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930-05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二十四   宋 潘自牧 撰
  郡县部
   云中府路
    云中府(倚郭一/外县四) (大同/怀仁) (宣宁/) (白登/) (平/)
     (池/)
郡号云中 大同军节度
郡沿革天文昴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虞周属并州春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930-0532b.png
秋时北狄所居战国属赵秦为云中雁门代郡地东汉
末郡废三国魏属新兴郡晋改属雁门后魏徙都平城
置司州牧及置代尹又置北恒州后周并废隋以其地
属代朔云三州唐初复置北恒州治云中县寻废开元
中置云州天宝初改云中郡乾元初复为云州五代唐
以云州置大同军节度本朝为云中府(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大同周大同川地战国赵置云中县汉为雁门
郡平城地辽置大同县怀仁本秦云中县地辽始析云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930-0533a.png
中为怀仁宣宁本宣德县地后改宣宁白登本长清县
地后改白登平池本秦汉平城县后改平池(同/上)
形胜白登山在府城东上有白登台即匈奴围汉高处
 大宝山在府城北下有古城即汉武原郡 官山在
大同县西北上有九十九泉流入黑河 金龙山在怀
仁县西南 双化岭在府城西盘据百馀里上有古寺
遗迹 海子在怀仁县东其西北有泉深不可测 桑
乾河在府城南源出洪涛山下流入卢沟河 君子津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930-0533b.png
在古东胜州界汉时有大贾赍金行至此死津长为埋
之后其子至悉金付之因名 李陵台在府城西北
王昭君墓在郡境(舆地/纪胜)
人物隋杜彦云中人性勇果善骑射初封公后平陈进
位柱国五代折从阮云中人世为大族仕后唐为刺史
历周汉节度四镇卒赠中书令皇朝李汉云中人初为
齐州防禦使有善政后迁观察使 毕士安云中人登
进士累官参知政事(同/上)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930-0533c.png
集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李太/白)阃外传三略云中冀
一平(张嘉/贞)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河兵守阳日塞虏
失阴山(曾延/清)夜月降𦍑泪秋风老将心(杨景/山)朝跋青陂
道暮上白登台(梁元/帝)家在孤云落照间州人已上雁门
关凭君为报平安信方是云中第一山(王子/端)百万精兵
倾紫塞几多枯骨委黄沙(郭/纪)塞垣通碣石虏阵抵祁连
(卢杲/之)
本朝宣和二年始得云中府(沿革/表)雄临绝塞风霜古寒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930-0533d.png
逼新春草木疏(王/琮)古来险阻边陲地威震边陲万里惊
(元好/问)环佩魂归千里月琵琶声起黑山秋(元/节)旌旗影动
胡尘没笳鼓声寒塞月明(陈/颢)垒原青照白登山弥陇连
天麦浪寒(宇文/叔通)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欧/阳)
(修/)
    应州(倚郭一/外县一) (金城/山阴)
郡号神武
州沿革天文昴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古唐国地战国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930-0534a.png
属赵为代郡地秦为阴馆县属雁门郡汉因之东汉末
废后魏属神武郡北齐改属太平郡后周郡废置阴城
隋废唐置金城以县置应州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
应故名(沿革/表)
县沿革金城本古唐国地唐置金城县山阴秦为雁门
郡阴馆县地后改山阴县(同/上)
形胜龙首山在县北山之南跨云中 雁门山在州南
与龙首山相应 翠微山在金城县境 香峰山在金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930-0534b.png
城县南 复宿山在山阴县南 黄花山在山阴县北
 金凤井在州治相传李克用生时有金凤自井中飞
出 三冈四镇俱在州境(舆地/纪胜)
人物五代安重诲州人唐昭宗时官至中书令尽忠补
过人皆称焉 周密州人仕晋历三镇节度后仕周累
官太子太师 皇朝李重诲金城人初补邓州指挥后
以功升招安制置使(同/上)
集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930-0534c.png
(岑参题/金城楼)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仍闻左贤王更欲围
云中(刘/湾)月落云沙黑风回草木腥(窦胃/卿)岧峣试一临虏
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门开边月近战苦
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张/巡)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少/伯)
本朝宣和五年契丹将苏京以州来降(沿革/表)清晨铁骑
临长河短箫齐和班师歌过桥咫尺入金城满市居拥
笑声多(张/楷)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930-0534d.png
    朔州(倚郭一/外县一) (鄯阳/马邑)
郡号马邑
州沿革天文昴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战国地属燕秦
为代雁门二郡地汉为马邑县地属雁门郡东汉末废
后魏置平齐郡隋为神武县地属马邑郡唐废后置河
阴县地属应州(沿革/表)
县沿革鄯阳本秦马邑县地北齐置招远县隋改为鄯
阳县马邑本秦县属雁门郡北齐属广安郡隋初郡废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930-0535a.png
以县省入鄯阳唐置马邑县(同/上)
形胜翠峰山在州西南上有石佛洞 燕京山在州西
南上有天池 东灵山在州西上有台亭 神武尖山
在鄯阳境 元姬山在马邑境 居延川在朔州北一
名居延泽汉苏武常困于此泽 天德山在州北汉李
陵行军至此 洪涛山在马邑县西下有桑乾河神庙
 紫金山在马邑县南高二十里连亘数百里 太和
岭在马邑县东上有寨 鲁台在马邑县西北唐李靖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930-0535b.png
筑此观星 雁门关在马邑县东南七十里(舆地/纪胜)
人物南北朝斛律金县人善骑射仕至汾州刺史以功
封咸阳郡王 唐尉迟恭鄯阳人有战功累封鄂国公
 五代周德威马邑人唐庄宗时累官平章政事 安
重荣州人善骑射晋高祖时受武节拜成德军节度
皇朝党进马邑人从征太原以功历忠武军节度(同/上)
集北游幽朔城凉野多险艰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
(陆士/衡)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翠峰入青冥揽胜此勾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930-0535c.png
(李/端)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
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飞/卿)鼓角因风飘朔气旌旗映
水发秋光(杨巨/源)白头苏属国握节几时还(王懋/建)士卒并
持苏武节酋魁莫作李陵看(顾孔/文)
本朝宣和五年契丹守将韩正以州来降(沿革/表)朔风刮
面岁华遒闲拥丰貂一倚楼四野冻云随地合九河清
浪著天流(元章/简)尝闻朔北寒尤甚已见黄河可过车驲
骑骎骎持汉节边风惨惨听胡笳(梅圣/俞)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930-0535d.png
    蔚州
郡号代国
州沿革天文昴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战
国属赵秦置代县属代郡汉封代王于此为代国东汉
末废后魏于此置灵丘郡后周兼治蔚州隋郡废州存
大业初州废唐复置蔚州治灵丘至德初改安边郡后
复为蔚州(沿革/表)
形胜九宫山在州东 五台山在州东 玉屏山在州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930-0536a.png
西 倒刺山在州东 襄山在州北 胡芦河在州城
北 煖泉在州西其水夏凉冬煖 金箔泉在州境
莲花泉在州东北 镇边楼在州境 隘门关在州西
南 代王城在州东汉文帝封代即此 飞狐口在州
(舆地/纪胜)
人物唐侯仲庄为定武将军有功累加冠军将军(同/上)
集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虞子/阳)家居五原上征战是
平尘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上行(纬/卿)须识苦寒士莫矜狐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930-0536b.png
白温(同/上)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王少/伯)胡马如云屯越
骑亦星罗飞锋无绝影鸣镝自相和(陆士/衡)
本朝宣和五年契丹守将陈翊以州来降(沿革/表)云度飞
狐绝险天围紫塞高寒(赵献/之曲)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
海露(阙/)
    浑源州
郡号代郡
州沿革天文毕昴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战国时属赵代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930-0536c.png
郡秦属雁门郡汉为平舒崞二县地属雁门代郡东汉
末废后魏属神武郡隋属雁门郡唐置浑源州以川为
(沿革/表)
形胜恒山在州南二十里即北岳也高侵霄汉舜北巡
狩即此 翠屏山在州柏山之南华丽似翠屏然 五
峰山在州东五峰如削 画锦山在州西 封龙山在
州南 浑源川在州西南汇为大泽中有孤石高丈馀
上有神祠 孙膑山在州南因上有孙膑寨故名(舆地/纪胜)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930-0536d.png
人物汉范升郡人九岁通孝经长习易教授生徒光武朝
拜议郎迁博士 南北朝燕凤博综经史为代王长史
参决国事 皇朝刘撝州人举进士仕至石州刺史
苏保衡州人举进士累官参知政事 刘仲亨妻田氏
亨卒氏年二旬馀遂自经事闻旌表其门(同/上)
集水岭人无迹冰合足雁声(李/端)风旂翻翼影霜剑转龙
(骆宾/王)绝壁千寻孤峰万仞宝符临代邦之美灵蛇表
阵势之奇(唐太宗祀/恒岳文)铄石七年无以亏其大含波九载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930-0537a.png
不能损其高(同/上)
本朝双鲤附书常不达两萍浮海偶相逢燕南落日车
分辙代北春风酒满钟(朱好谦/过浑源)无定河边路风高雪洒
(王正/美)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翠深青一万重(阙/)
   陜西永兴军路
    京兆府(倚郭二一长安/外县十 鄠) (樊川/蓝田) (咸阳/) (泾/)
     (阳武栎阳乾高阳/ 功 祐) (兴平/) (临潼/) (醴泉/)
郡号永兴 安西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930-0537b.png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周为王畿地秦
置内史以领关中汉初置渭南郡寻罢郡复置内史景
帝分置左右内史此为右内史武帝改京兆尹与左冯
翊右扶风为三辅东汉于此置雍州寻罢三国魏改尹
为守晋置雍州理京兆未几为刘石姚苻所据后魏仍
置雍州西魏后周皆置京兆尹隋初置雍州寻改为京
兆郡唐初复为雍州又改京兆郡寻复雍州开元初改
京兆府自周秦汉晋西魏及周隋唐并都于此唐末为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930-0537c.png
佑国军五代梁改永平军后唐复为京兆府晋改曰晋
昌汉改曰永兴本朝仍京兆府属永兴军(沿革/表)
县沿革长安秦因古地名曰长安汉都关中始置为县
樊川本汉万年县地本朝置樊川县鄠本夏时扈国汉
置鄠县蓝田本秦旧县其地出玉故名咸阳本秦旧县
其地在山南水北故名泾阳本秦旧县以居泾水之北
故名栎阳本秦县汉高帝初都此高阳秦旧县亦名怀
德城兴平本周太丘地唐置兴平军寻改为县临潼周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930-0537d.png
为骊戎国本朝为临潼县醴泉本汉左冯翊谷口县地
隋置醴泉县武功后稷所封地秦置武功县乾祐秦为
内史地亦在长安之乾隅故名(同/上)
形胜龙首山在府城北长六十里 终南山在府城南
产玉石金银铜铁上有神祠 太一山在终南山南上
插云霄 骊山在临潼县东南 金斧山在骊山东南
 金山在蓝田县南上有风后庙 七盘山在蓝田县
南 峣山在蓝田县南峣关之名取此 甘泉山在泾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930-0538a.png
阳县西北 太白山在武功县南上多积雪望之皓然
 子午谷在府城南 细柳原在昆明池南 上林苑
凝碧池在唐禁苑中 通灵台在甘泉宫 鱼藻池在
唐禁苑中 渼陂在鄠县西 长信宫在咸阳县境
阿房宫在咸阳县东 望夷宫在泾阳县东 未央宫
在府城西北 长乐宫在府城西北 建章宫在府城
西北 甘泉宫在泾阳县 大明宫在府城东北 华
清宫在骊山 天禄阁在未央宫 沉香亭在兴庆宫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930-0538b.png
 造书台在长安县西即仓颉造书处 灵台在鄠县
东 柏梁台在未央宫北 蓝田关在县东南 霸桥
在府城东 五帝庙在长安东 汉唐诸陵俱在郡境
 梨园在通化门外 五丈原在武功县西 马嵬坡
在兴平西 鸿门坂温泉俱在骊山 太液池曲江池
俱在郡境(舆地/纪胜)
人物上古仓颉黄帝时人始造书契 周壤驷赤秦人孔
门弟子 汉魏尚兴平人为云中太守匈奴不敢犯塞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930-0538c.png
 宋弘长安人以清介著闻封宣平侯 景丹栎阳人
以功封栎阳侯图形云台晋挚虞长安人才学通博
历官秘书监 唐屈突通长安人以功官至兵部尚书
封国公 刘文静咸阳人赞太祖起义兵官至吏部尚
书 李大亮泾阳人有文武才略官至工部尚书 殷
开山鄠县人从太宗征伐有功仕至吏部尚书图形凌
烟 苏世长武功人为谏议大夫使突厥争礼不屈朝
廷壮之 韩休长安人举贤良峭直敢言官至太子少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930-0538d.png
师 韩滉休子刚直明吏事为江淮转运使封晋国公
 杜黄裳樊川人讨蜀有功累官同平章事后封邠国
公 杜牧樊川人善属文第进士累官史馆修撰 韩
渥樊川人善诗累官学士承旨 皇朝吕大防蓝田人
登进士累官左仆射其兄大忠弟大钧大临俱显于朝
 苏炳武功人为程子门人初仕太常后坐党籍编管
饶州 李涛樊川人工诗官至户部侍郎(同/上)
集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盛入款驾海亦来思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930-0539a.png
(唐太/宗)长乐宵钟尽明光晓奏催(沈佺/期)千条弱柳垂青锁
百啭流莺绕建章 莺归汉苑柳花映杜陵烟(并贾/至)
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岑/参)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王/维)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徐安/贞)
瞻太白雪喜近武功天(杜/甫)大明均照物小丑未宁边国
相台衡重元戎庙略宣(徐知/仁)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
叶汉宫秋(许用/晦)风随玉辇笙歌迥云捲珠帘剑旆高(同/上)
本朝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旧领永兴军路安抚使宣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930-0539b.png
和二年诏永兴军守臣等衔不用军额称京兆府(沿革/表)
佳气犹能想郁葱云间双阙峙苍龙春风十里霸陵树
晓月一声长乐钟(吴彦/高)小苑花开红漠漠曲江波涨碧
溶溶眼前叠嶂青如画借问南山共几峰 地形西控
三秦远河势南吞二华秋(冯叔/献)门外兵尘涨秦楚水边
烟景似湖湘(庞茂/弘)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关一战场
共说河山雄百二不堪屈指算兴亡(辛敬/之)贪看终南山
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王汤/臣)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930-0539c.png
    河中府(倚郭一/外县六) (河东/临晋) (猗氏/) (虞乡/) (万/)
     (泉/) (龙门/) (荣河/)
郡号河东
郡沿革天文觜参分野禹贡冀州之域古为虞舜都春
秋时属晋为蒲坂地秦属河东郡汉为蒲城县地后魏
置河东郡兼置秦州后周改蒲州隋初郡废州存大业
初改河东郡治河东县唐改蒲州属河东道开元中改
河中府升中都寻罢都复为蒲州天宝初改河东郡乾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930-0539d.png
元初复为蒲州寻改河中府五代梁置护国军节度本
朝仍旧属陜西路(沿革/表)
县沿革河东古为舜都本春秋晋蒲坂地隋置河东县
临晋春秋晋桑泉地秦筑垒以临晋地因名临晋唐天
宝中置临晋县猗氏古郇国地文王子所封汉置猗氏
县虞乡春秋为晋之解梁城战国属魏汉为解县属河
东郡后魏析置安定县西魏改曰南解县属绥化郡隋
改虞乡县万泉本汉河东郡汾阴县地隋属河东郡唐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930-0540a.png
武德中置万泉县龙门古耿国殷王祖乙所都春秋时
属晋秦置皮氏县汉属河东郡魏晋皆属平阳郡后魏
改龙门县荣河古纶地为夏后少康邑战国时为魏汾
阴地汉置汾阴县属河东郡晋时刘渊省入蒲坂县后
魏复置汾阴县隋属河东郡唐初属秦州寻改属蒲州
开元中改宝鼎县本朝真宗祀汾阴改曰荣河县(同/上)
形胜中条山在州东南上有桃花玄女二洞及谷口苍
龙等泉 首阳山在州东南即禹贡雷首山伯夷叔齐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930-0540b.png
隐此上有夷齐墓并庙 历山在州南即舜耕处 五
老山在临晋县西南 龙门山在县西即禹凿通黄河
处 喷雪岩在解州南有泉喷出洁白如雪 黄河在
州西门外入河南境 汾河在河津县境 妫汭水在
州北尧釐降二女于妫汭即此地 舜井在州东南
大度关在州西门外 风陵关在州南 禹门渡在龙
门县西 成汤陵在荣河县北 蒲坂在州东 虞坂
在终条山 吕洞宾宅在州东南尚有纯阳宫(舆地/纪胜)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930-0540c.png
人物汉司马迁龙门人十岁诵古文后为太史令作史
记 胡建河东人为渭城令甚有治声 南北朝乐逊
猗氏人明五经仕周官至扬州刺史 隋王通龙门人
笃学常奏太平十二策后居河汾著书甚多 唐裴寂
州人太祖朝累迁尚书左仆射拜司空赠河东郡公
张玄素虞乡人太宗时为侍御史尝谏上治洛阳宫魏
徵叹其有回天之力 王勃通之孙六岁善文后对策
高第兄弟四人皆登进士 五代裴迪河东人精于簿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930-0540d.png
书仕梁太祖称其协赞之功 皇朝董孝章州人十世
同居真宗嘉奖之 薛颜万泉人举三礼中第累迁给
事中 薛向颜之孙干局绝人历知数州皆有能声(同/上)
集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一/)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
(二/)夜泉发清响寒渚生微波(三/)东流自朝暮千载空
云山(四/)閒云扬锡仗落日低金绳(五/)水田秋雁下山寺
夜钟深(六/)不如波上棹还弄山中月(七/)风来未渡水日
暮更看山(以上张文房/龙门八咏)蒲坂横临晋华芝晓望秦关城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930-0541a.png
雄地险桥路托天津(张/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朱佐/日)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
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畅当蒲/州诗)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
雄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唐太/宗)寂寞首阳山白云空
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李/颀)山路犹南属河源自
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骆宾/王)灶火通军壁烽烟
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同/上)
本朝大中祥符中以荣河为庆成军熙宁三年省西河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930-0541b.png
县六年省永乐县为镇入河东荣河旧𨽻庆成军熙宁
元年废以荣河𨽻府即县治置军使(沿革/表)疏凿年来道
路通行人万古翠微中南山山寺题诗满一字何曾到
禹功(王敏/夫)蒲坂东来通猗顿桑泉南下接虞乡(同/上)劝课
农桑诚有道折冲樽俎不临边(黄山/谷)老来深喜到乡州
三纪光阴若梦游今日恬愉君赐重白云庵洞许过留
(薛求归/蒲州诗)
    解州(倚郭一/外县二) (解县/闻喜) (安邑/)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930-0541c.png
郡号解梁
郡沿革天文觜参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春秋为晋之解
梁城战国属魏汉为解县属河东郡后魏析置安定县
西魏改曰南解县属绥化郡隋改为虞乡县属蒲州唐
初改曰解县贞观初省入虞乡后复置属河中府五代
汉始置解州治解县本朝属河东路复改陜西路(沿革/表)
县沿革解县本春秋晋之解梁城战国属魏汉为解县
属河东郡后魏析置安定县西魏改南解县属绥化郡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930-0541d.png
隋改为虞乡唐初改解县闻喜春秋晋曲沃县地秦改
为左邑属河东郡汉武帝经邑之桐乡闻破南粤因名
闻喜县安邑禹营安邑即此地春秋时为晋境后属魏
秦汉为安邑县(同/上)
形胜擅道山在州南与中条山相接 玉钩山在安邑
县东北状如玉钩 阳山在闻喜县东南山产铜上有
殷汤庙 白径岭在州东南路通陜州 姚暹泉在解
县北 黑龙潭在安邑县南深不可测上有龙池宫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930-0542a.png
盐池在州境 虞坂在中条山伯乐逢骐骥困盐车即
此 石门在州东南白径岭(舆地/纪胜)
人物汉裴潜闻喜人仕为代郡守匈奴詟服后为尚书
令 三国关侯解人仕蜀先主称万人敌拜前将军假
节钺威震华夷常刺颜良报效曹公有国士风后封寿
亭侯 晋裴頠博学稽古初为国子祭酒累迁尚书侍
中 卫瓘蚤以孝称仕魏为散骑常侍后进位太保一
门人物甚盛 南北朝柳崇州人后魏时举秀才高第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930-0542b.png
历尚书郎中累迁河中守 隋裴矩博涉经史仕为吏
部侍郎 唐薛收道衡子初为秦王府主簿后以功封
汾阴县男 裴行俭闻喜人举明经有知人之鉴后拜
相 柳宗元解人文章卓伟第进士博学宏词科拜监
察御史有文集行于世 裴度闻喜人举进士累官中
书侍郎讨平淮蔡封晋国公 皇朝赵鼎闻喜人举进
士累官殿中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与秦桧论和议不合
谪岭南不食而卒赠太傅丰国公(同/上)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930-0542c.png
集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未省孙阳身没
后几多骐骥困盐车(胡/曾)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鸾
下蒲坂飞旆入秦中(唐玄/宗)条山苍河水黄浪波纷纷去
松柏在山冈(韩/愈)威加塞北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牧/之)
本朝东北岭高明月晓西南川远夕阳多地饶胜槩连
灵岳民足丰年藉绿波(王荀/龙)中条山下王官谷草木烟
霞景物幽坐中爽气长飘洒天际浮云任去留(同/上)
    陜州(倚郭一/外县六) (陜陆/平) (夏/) (灵宝/) (芮城/)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930-0542d.png
     (湖城/) (闵乡/)
     大都督府
郡号弘农
郡沿革天文柳分野禹贡豫州之域周为虢国地王季
子虢仲封于此周召分治东西以陜为界即此春秋时
属晋后属韩韩灭入秦汉置陜县为弘农郡治魏晋因
之后魏始置陜州隋大业初州废以县属河南郡后复
置弘农郡唐初复为陜州天宝初改陜府乾元初改陜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930-0543a.png
郡昭宗时升为唐兴府哀宗初置保义军本朝改保平
军后为陜州(沿革/表)
县沿革陜本周虢国地春秋时属晋后属韩汉置陜县
平陆春秋虞国地战国属魏汉属河东郡后魏置河北
郡唐天宝初因开漕渎得古剑有篆文曰平陆故名夏
本禹所都之地汉为安邑县境后魏改为夏县以禹旧
都故名灵宝本秦函谷关地汉置弘农县魏晋因之隋
属虢郡唐天宝初得宝符于古函谷关故名芮城本魏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930-0543b.png
国附庸春秋时芮伯居此后周改芮城县湖城本汉湖
县地属京兆因津以名阌乡本汉阌乡地后周置阌乡
郡隋废郡为阌乡县(同/上)
形胜砥柱山在州东黄河中上有三门禹凿以通河流
者 岘山在灵宝县东 荆山在阌乡县南昔轩辕黄
帝铸鼎于此 砥柱峰在平陆东南世传老子炼丹于
此 傅岩在平陆县东即傅说隐处 龙泉在芮城县
北旁有五龙祠 墨池在州境汉张芝好书所居池水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930-0543c.png
尽黑遗迹尚存 阿对井在阌乡县西南汉杨震家童
引泉灌蔬故名 九龙泉在阌乡县南泉有九窟 上
阳宫在阌乡境 翠微宫在灵宝县北 绣岭宫在州
西南 西楼在州境 三鳣堂在州境杨震教书处
草堂在州境魏野所居真宗常画图以观 望气台在
州境春秋时关令尹见有紫气后老子乘青牛过此
鸡鸣台在灵宝县治孟尝君过关之处 望仙台在州
西汉文帝筑此以望河上公 大阳关在州西 硖石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930-0543d.png
关在州东 潼关在阌乡县西 女娲陵在阌乡县境
人物商傅说平陆人高宗贤相 周段干木芮城人魏
文侯之师文侯过其闾必式 晋王浚湖城人家世二
千石以平吴有功累加大将军 唐姚崇州人少尚气
节初授蒲州参军后拜相封梁国公 张齐贤州人初
为太常奉礼郎论礼制合古义累迁谏议大夫 五代
高季兴州人梁初拜荆南节度使后以功封渤海王
皇朝魏野陜县人隐居清介号草堂居士累徵不就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930-0544a.png
司马光州人举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著述甚多赠太
师封温国公 王继勋州人初授道州刺史有武功升
行营都监(并舆地/纪胜)
集六载抽毫侍禁闱(吴/融)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撑天
形突兀逐浪势浮沉(柳公权题/砥柱山)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
泉头一布衣(同/上)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
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李/洞)秋来无觅处直上
郡西楼(岑参题/西楼)侯门草满罝寒兔浴浦沙深见塞鸿疑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930-0544b.png
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杜牧/之)
本朝太平兴国初改宝平军旧兼提举商虢州兵马巡
检事咸宁四年省湖城县入灵宝元丰元年复置太平
兴国三年自虢州与湖城二县来𨽻阌乡(沿革/表)昼睡方
浓向竹斋柴门日午尚慵开惊回一觉游仙梦村巷传
呼宰相来(魏野自题/草堂诗)古人惟恃众心城何事秦皇苦好
兵本设函关禁奸诈不知半夜有鸡鸣(范/镇)西祀东封今
已毕这回好伴赤松游(魏野上/王旦)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930-0544c.png
平地作神仙(魏野上/寇准)幽居帝画看(同/上)苍山绿水依然是
不独青编事业存(范/镇)
    商州(倚郭一/外县二) (上洛/洛南) (丰阳/)
郡号上洛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本契始封地周
为豫州之境春秋属晋后属秦汉于此置上洛县属弘农
郡晋置上洛郡后魏置洛州后周改为商州取古商于
地为名隋复为上洛郡唐初复为商州天宝初为上洛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930-0544d.png
郡乾元初复商州属关内道本朝属永兴军路(沿革/表)
县沿革上洛本契始封地周为豫州之境春秋属晋后
属秦汉置上洛县属弘农郡洛南春秋时晋上洛地汉
为上洛县地晋析置拒阳县寻省后魏复置隋初属商
州寻改曰洛南县以在洛水之南故名丰阳本古商州
地以在丰水之南故名(同/上)
形胜高东山在州西南以其高于东山故名 熊耳山
在州西以形似名 商洛山在州东即四皓隐处 竹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930-0545a.png
山在上洛东南丹水所出 玄扈山在洛南县西北世
传黄帝时有凤衔图至此帝拜受之 武关在州东
李彦仙祠在州境上有忠烈祠 四皓墓在州西前有
祠 冢岭山在州南洛水所出(舆地/纪胜)
人物秦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秦不仕隐
居商山号为商山四皓后汉高祖欲废太子吕后命张
良请四人至随太子见高祖高祖谓戚夫人曰我欲废
之彼四人者羽翼已成不可易也太子遂安(同/上)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930-0545b.png
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商岭东西路欲
分两间茅屋一溪云(韦蟾赠商/山僧人)和如春晚静如秋五月
商山是胜游当昼火云生不得一溪分作万重流(无名/氏)
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张文/昌)近逢商路客
知尔坐南塘(张承/吉)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王贞白/题商山)
烟笼涧黑残雪逼林明(同/上)秦法未兴鸿已去汉储将废
凤还来 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长在水潺潺 本为
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930-0545c.png
虚当第一功(许/浑)
本朝属永宁军路高宗时秦桧力主和议割商与金(沿/革)
(表/)二车何处搔蓬鬓九日樽前见菊花 南秦地煖花
开早比至春初已数番(并王元之/题商州)远别秦城万里游乱
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
宫址蔓生草洞门低枕泉废兴人目击何处是神仙(并/李)
(涉/)举步高登天渐近回头下阚胆先寒(南山/居士)
    虢州(倚郭一/外县一) (卢氏/虢略)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930-0545d.png
郡号雄虢
郡沿革天文柳分野禹贡豫州之域周封虢仲于此汉
为弘农郡治魏置洛安郡西魏为义川郡隋初改为虢
州唐徙州治弘农五代及本朝俱为虢州(沿革/表)
县沿革卢氏本莘国旧地汉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属
弘农郡晋属上洛郡后魏置洛安郡西魏改义川郡隋
初改虢州皆治卢氏唐徙州治弘农五代及本朝俱属
虢州 虢略本弘农地本朝置虢略(同/上)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930-0546a.png
形胜观音山在卢氏县西有观音祠 小青山在卢氏
县西产青碌 抱犊山在州东南山极高峻昔人多避
兵于此 老君山在州东南相传老子修道于此上有
丹灶丹井 东涧水在州北 断密涧在卢氏县东北
盛彦师斩李密处 传道堂在卢氏县治西北有孔子
曾子塑像 虢仲庙在卢氏县东北(舆地/纪胜)
人物唐张士贵卢氏人善左右射从高祖征贼有功进
爵虢国公 梁文贞虢州人少从军守边逮还亲已亡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930-0546b.png
自伤不得养即穿圹为门晨夕汛扫庐墓喑默三十年
家人有问书文以对有甘露降茔木白兔驯扰县令刻
石记之 杨虞卿虢州人第进士博学宏词累官御史
穆宗时上疏极谏累迁弘文馆学士(同/上)
集邠王玉笛三更咽虢国金车十里香(薛陶/臣)征尘暗河
洛二陜震鼓鼙行军在函谷两度闻莺啼闻君欲朝天
驷马临道嘶(萧茂挺虢/州送别)因怀陈溪老最忆南峰缁(薛岑/过虢)
(州/)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到来函谷愁中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930-0546c.png
月归去磻溪梦里山(同/上)
本朝熙宁二年以西京伊阳县栾川治𨽻卢氏建隆初
改弘农为常农至道三年改虢略熙宁四年省五城县
为镇入虢略(沿革/表)枝脉远连荆楚外峰峦真出斗牛间
丹崖彩凤频栖止紫气青軿任往还(朱师美题/老君山)关树晚
苍苍长安近夕阳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习战边尘
黑防秋塞草黄(李虚已虢/州送别)
    同州(倚郭一/外县五) (冯翊/澄城) (朝邑/) (合阳/) (白水/)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930-0546d.png
      (韩城/)
郡号冯翊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周为大荔国秦
为内史地汉初置河上郡三国魏为冯翊郡西魏改为
同州取禹贡沣水攸同之义隋罢州复置冯翊郡唐初
复为同州治冯翊县天宝初复为冯翊郡五代梁改忠
武军后唐复旧本朝改定国军属永兴路(沿革/表)
县沿革冯翊本秦内史地汉置河上郡后为左内史本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930-0547a.png
朝改为冯翊县属同州朝邑春秋时为蒲关战国魏筑
城于此汉为临晋县地晋为冯翊郡治后魏分置南五
泉县西魏改朝邑县以据朝坂故名唐改河西县属河
中府大历初复曰朝邑属同州本朝因之合阳古莘国
地汉始置合阳县属左冯翊以在合水之阳故名五代
梁属河中府本朝属同州澄城春秋时晋北徵地汉始
置徵县后误徵为澄后魏置澄城郡隋初罢郡以县属
同州唐初析置长宁县五代梁属河中府后唐复属同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930-0547b.png
州本朝仍旧白水春秋时名彭衙秦置白水县以南临
白水故名汉为粟邑县后魏改为白水县复置白水郡
隋初罢郡以县属同州韩城古韩梁二国地晋为少梁
邑秦更名夏阳县汉为夏阳县地属冯翊郡隋始析置
韩城县以古韩城为名唐初置西韩州贞观间州罢以
县属同州本朝因之(同/上)
形胜龙门山在韩城县东禹贡导河至龙门 乳罗山
在合阳县南俗传尝有人过此山拾一卵置箱中后化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930-0547c.png
为蛇复还此山名其蛇曰乳罗故山因以名 风谷山
在澄城县西北山有风洞麓有风伯祠 小秦山在白
水县西北相传自古形势阻隔后秦王过此山而兵不
得行秦王下拜其山自崩 合水在合阳县西北诗曰
在合之阳即此 遇仙桥在州西俗传寇准少时遇仙
人于此 蒲津关在朝邑县东黄河岸关下有铁牛渡
人物南北朝吉翰冯翊人参宋武帝中军事清谨勤正
为武帝所知累迁徐州刺史 寇隽冯翊人有识量好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930-0547d.png
学仕魏累官司马出为梁州刺史有善政种种可稽后
又为洛州刺史 隋杨伯丑冯翊人好读易隐于华山
文帝召与语无所答赐衣服舍之而去 唐严撰朝邑
人武后时为详审使平活八百馀人后拜右散骑常侍
 皇朝雷德骧合阳人中进士为磁州刺史后历官工
部侍郎 杨克让冯翊人初为西川转运副使蜀人怀
其善政后知广州 张升韩城人举进士忠谨清直仁
宗时累官至枢密使(并舆地/纪胜)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930-0548a.png
集千载遗踪寄薜萝沛公乡里汉山河长陵亦是闲丘
陇异日谁知与仲多(房彦谦题合/阳刘仲城)君不见左辅白沙白
如水缭以周墙百馀里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
不萎(杜甫题同/州沙苑)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驰七过春(白/乐)
(天为同/州刺史)龙门泉石香山月早晚同游报一期(白乐/天)山入
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元微之寄同/州白乐天)
本朝熙宁四年省夏阳县为镇入合阳元祐二年置铸
钱监于韩城(沿革/表)疏凿年采道路通行人万古翠微中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930-0548b.png
南山山寺题诗满一字何曾到禹功(王敏/夫)层崖摩苍穹
四月号阴风大河三门险神禹万世功(雷希/颜)
    华州(倚郭一/外县四) (郑邽/下) (蒲城/) (华阴/) (渭南/)
郡号华阴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秦为内史地汉
魏晋并为京兆弘农二郡地后魏置华山郡又改东雍
州西魏改为华州隋省后置华山郡唐复为华州垂拱
初改太州天宝初改华阳郡后复为华州乾宁中升兴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930-0548c.png
德府又为镇国军五代梁改为威化军唐复置为镇国
军本朝改为镇潼军(沿革/表)
县沿革郑即郑桓公封邑秦为县后周移于西南九里
隋又移于华州城内蒲城本汉重泉县属冯翊郡后魏
于此置南白水县西魏始改蒲城县唐改奉先县属京
兆府天祐间复属同州五代时属京兆本朝初属同州
寻复蒲城县华阴战国属魏为阴晋地秦改曰宁秦汉
始置华阴县以在华山之阴故名唐分置潼津县寻省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930-0548d.png
入华阴本朝仍旧渭南汉新丰县地苻秦始置渭南县
属京兆府后魏改南新丰县及置渭南郡西魏复渭南
县后周属雍州唐复属华州本朝因之(同/上)
形胜太华山在华阴县南十里即西岳也 少华山在
州南东连太华山 玄象山在渭南县东南三十里
尧山在蒲城县北二十里相传尧洪水时诸山尽没独
此山若浮故名 金粟山在蒲城县东北山有碎石若
金粟然 白堂山在蒲城东北秦白起立寨于此故名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930-0549a.png
 蟠龙原在蒲城西三十里唐明皇游此见云雾中有
黄龙状乃于下得石状似蟠龙因名 敷水在州东南
 姜泉在渭南县城内 金氏陂在渭南县南二十里
汉昭帝以金日磾有功赐此陂 潼关在华阴县东四
十里历代皆为要地(舆地/纪胜)
人物汉杨震华阴人明经博览时称为关西夫子五十
始仕历郡守拜太尉居官清白以四知却金 刘宽华
阴人性宽仁初守南阳以蒲鞭为朴后拜太尉封侯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930-0549b.png
隋杨素华阴人数进平陈之策累加上柱国封公 唐
张仁愿下邽人有文武才为洛州长史盗不入境后封
韩国公 郭子仪郑县人讨安史之乱功居第一封汾
阳王八子四孙皆以才显 杨绾华阴人性至孝大历
中拜相制下朝士相贺奢侈者靡然改行 白居易下
邽人博学工诗初为左拾遗调江州司马与元稹同名
时号元白后官至刑部尚书 皇朝寇准下邽人年十
九举进士初知同州又判永兴军尽心民事后拜相契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930-0549c.png
丹入寇决策幸澶州后封莱公 蒋偕郑县人性至孝
父病尝割股以疗举进士数上书论边事累官忠州刺
史 韩丕郑县人幼孤贫读书刻苦举进士第初拜右
谏议大夫守正不阿后为翰林学士(同/上)
集函谷称地险襟带壮神京(唐太/宗)西岳峥嵘何壮哉黄
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崚嶒耸处尊诸峰罗列似儿孙
(杜/甫)绕街流渺渺夹砌树阴阴(陆贽题/姜泉)瀑流莲岳顶河注
华山根(贾阆/仙)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地连秦塞起河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930-0549d.png
隔晋山微(张/桥)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杜甫/题郑)
(县亭/子)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表龙门(薛陶/臣)借问潼
关吏修关还备胡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踰(杜/甫)岧峣大
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
连汉畤平(崔/颢)
本朝建隆初为镇国军节度皇祐五年改镇潼军节度
开宝四年改奉先县为蒲城建隆中自京兆𨽻同州天
禧四年自同州来𨽻华州熙宁六年省渭南为镇入郑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930-0550a.png
元丰元年复为县旧自京兆府来𨽻华州(沿革/表)应被华
山高士笑天真丧尽得浮名(王/旦)山色满庭供画障松声
万壑即琴弦 野花红作阵溪水绿成行(并陈/抟)拔地三
峰冷翠微落岩飞瀑喷珠玑十丈玉莲秋不谢半楞掌
月昼还飞(王庆长过/华州诗)今日星驰剑南去回头惭愧华山
(张覆/之)华山宫殿白云封不见当年打睡翁(王阳/臣)空闻
华山名未始见颜色(刘无/党)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谁担
华岳图(李九/龄)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930-0550b.png
    耀州(倚郭一/外县四) (华原/富平) (三原/) (云阳/) (同官/)
郡号华原 威德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秦为内史地汉
为祋祤县地后魏置北雍州隋为宜君郡治华原县唐
废置不一天祐初置耀州建义胜军五代梁改曰崇州
及改静胜军唐初复改为耀州又名顺义军本朝初复
为威义军又改威德军(沿革/表)
县沿革华原本秦内史地汉为祋祤县唐置耀州属华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930-0550c.png
原县富平本汉旧县属北地郡治后周属冯翊郡隋初
属雍州唐又徙治义亭五代梁属耀州本朝仍旧三原
本汉池阳县地晋时苻秦置三原护军以其地在清酆
原孟侯原白鹿原间故名唐置三原县属耀州本朝因
之云阳本汉昭帝所置唐废同官本汉祋祤县地秦置
铜官护军以川为名后魏罢军为铜官县属北地郡后
周改曰同官县属宜州唐属耀州本朝仍旧(同/上)
形胜土门山在州东南四里中断如门 磬玉山在州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930-0550d.png
东五里山出青石可以为磬 鉴山在州东年丰则山
中有光如鉴 尧门山在三原西北三十里其山两合
如门 荆山在富平西南禹贡荆岐既旅即此 万斛
山在富平东北山有石形如斗斛者以万数 中山在
富平县汉武帝获宝鼎于汾阴荐之甘泉鼎至中山有
黄气盖焉 郑国在富平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
人物汉宣秉云阳人少修高节光武初拜御史中丞后
拜大司徒 唐李靖三原人姿貌魁奇贞观初出将入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930-0551a.png
相封卫国公图形凌烟 韩瑗三原人博学晓吏事永
徽中为侍中王后之废褚遂良之贬瑗力谏不纳乞归
田里 柳公绰华原人性孝友平生不读非圣之书初
补校书郎尝奏箴以讽宪宗游畋累迁检校左仆射其
弟公权举进士为侍书学士穆宗时尝以笔谏累官学
士承旨以太子太保致仕 皇朝刘长孺耀州人为签
书博州判官厅公事刘豫僭号长孺以书谕以祸福豫
怒囚之百日终不屈(同/上)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930-0551b.png
集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白居易题/磬玉山)磬襄
入海去不归长安市人为乐师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
两声谁得知(同/上)压河连华势巉岩鸟没云归一望间杨
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李义山题富/平荆山诗)北上惟
土门连天走穷谷(杜/甫)
本朝开宝五年为威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威德军
(沿革/表)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韩/愈)
    清平军(倚郭一/) (终南/)
卷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0930-0551c.png
郡号盩厔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本汉旧县属右
扶风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故以为名后周徙县于鄠县
西北而于此置恒州后置周南郡隋初以县属京兆唐
改宜寿县至德初复为盩厔县天复初属凤翔府本朝
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终南本汉盩厔县地东汉省晋复置唐改为终
南县属凤翔府本朝因之(同/上)
卷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0930-0551d.png
形胜终南山在县南三十里 石楼山在县东峰峦层
叠如楼 沉岭在县南五十里汉姜维出师经沉岭即
此 玉女洞在县西南洞门旁有飞泉味甚佳饮可愈
疾 芒谷在县东南谷中有汉马融读书石室处 五
郡城在县东旧说有义兄弟五人共居此城(舆地/纪胜)
人物汉陈遵终南人哀帝末以功封旧威侯性好客每
会客取客车辖投井中 南北朝韦孝宽终南人沉敏
和正涉猎经史西魏为淅阳郡守有政术后以功进大
卷二十四 第 40a 页 WYG0930-0552a.png
司空上柱国 皇朝赵瞻盩厔人第进士历知万泉夏
县皆有善政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同/上)
集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终南地轴横祥云辉映汉宫
紫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之)野日初晴麦陇分竹园村巷
鹿成群(卢永言归/盩厔诗)贪看终南山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
(王阳/臣)
本朝大观元年升为军复置终南县𨽻京兆府清平军
使兼知终南县(沿革/表)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说水泉
卷二十四 第 40b 页 WYG0930-0552b.png
甘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苏轼游五/郡城诗)谁知
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题玉女/洞诗)
    延安府(倚郭一/外县五) (肤施/延川) (延长/) (门山/) (临/)
     (真/) (甘泉/)
郡号上郡 金明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白翟所
居秦属上郡汉初属翟国寻属上郡东汉时郡邑俱废
晋陷于戎后魏以为统万镇未几置金明郡又改东夏
卷二十四 第 41a 页 WYG0930-0552c.png
州后改为延州取延水为名隋初仍为州大业改延安
郡唐初复为延州天宝初改延安郡乾元初复延州五
代梁置忠义军节度后唐改彰武军本朝初仍为延州
属鄜延路元祐中升为延安府(沿革/表)
县沿革肤施本秦旧县属上郡三国魏废隋复置本朝
属延安府延川本秦临河地汉属朔方郡隋改为延川
县取界内延川为名唐属延州又析置安民县后改曰
延水本朝省延水县入焉延长本秦汉肤施县地后魏
卷二十四 第 41b 页 WYG0930-0552d.png
置广安县唐改为延安县属延州本朝属延安府门山
周宣帝分汾州云岩二县地置门山县汉唐并本朝因
之临真本汉高奴地后魏置县唐本朝因之甘泉本汉
上郡雕阴县地唐置伏陆县天宝改甘泉县鄜州本朝
属延安府(同/上)
形胜嘉岭山在府东南形势高峻 伏龙山在府北以
形似名 雕阴山在甘泉县南山多土穴为鹰雕所居
 温泉山在甘泉县南下有温泉 青眉山在延川县
卷二十四 第 42a 页 WYG0930-0553a.png
西北后魏时有土蕃青眉簇居此 牡丹山在府南
屏山在延长县治南其形如屏 独战山在延长东北
山险峻一人独战可以当千 漱玉岩在延长东其中
可容百人泉出如练 延水在府东门外 延利渠在
府城南 龙尾水在肤施县北 柳湖在府城南 甘
泉在甘泉县南岩谷中飞流激下炀帝游此饮而甘之
人物皇朝李继周郡人太宗时以功迁殿直后讨西夏
累功迁成州刺史 韩世忠郡人目瞬如电鸷勇绝伦
卷二十四 第 42b 页 WYG0930-0553b.png
从高宗南渡以功封咸安郡王 张宗颜郡人父吉为
泾原将解宣威城围死之宗颜补官累迁崇定宁承宣
使刘豫入寇宗颜自泗州为张浚继遇刘猊大破之卒
谥庄敏(并舆地/纪胜)
集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韦庄题雕/阴山诗)一株
豪渥人争赏宁似延安花满山远近随风香馥郁高低
迎目锦斓斑(李延/寿)
本朝元祐四年升延州为府熙宁五年省丰林县为镇
卷二十四 第 43a 页 WYG0930-0553c.png
熙宁八年省延水县为镇入焉(沿革/表)种柳穿湖后延安
盛可游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州(范仲淹题/柳湖诗)枝分清浅
流纵横贯城市还如恩在人润泽无终既(司马光题/延利渠)
云常带雨草树不知春 暮烟凝塞上候火落天涯(并/同)
(上/)
    鄜州(倚郭一/) (宜川/)
郡号洛交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本秦汉上郡地
卷二十四 第 43b 页 WYG0930-0553d.png
晋置吉城镇后魏于镇置东秦州又改为北华州后改
为鄜州隋罢州置鄜城郡唐复为鄜州天宝初改洛交
郡后置保大军节度乾元初仍为鄜州本朝于州置康
定军(沿革/表)
县沿革宜川本秦汉上郡地后魏置义川县周改为丹
阳县隋复义川后改丹阳郡唐改为丹州县属焉本朝
改为宜川县(同/上)
形胜樱桃山在州南上多樱桃树 龟山在州西以形
卷二十四 第 44a 页 WYG0930-0554a.png
似名 凤翅山在宜川东以形似名 云岩山在宜川
北山形重叠如云 孟门山在宜川北黄河中流 库
利山在宜川县境 开元坡在州北 汾川在宜川北
东流入黄河 三川水在州南 保大楼在州内唐时
建 鄜畤在州治秦穆公梦大蛇止鄜畤因此立畤
尘玉亭在州内 二贤祠在州内祀杜甫范仲淹 浑
瑊祠在宜川境内 长城在州西南秦时所筑 库锅
在宜川西北蕃之人香火同此 杜甫宅在州南(舆地/纪胜)
卷二十四 第 44b 页 WYG0930-0554b.png
人物唐杜甫襄阳人后寓鄜州为右拾遗善诗为古今
绝唱 法天本天竺摩伽陀国僧也寓居鄜州太祖召
见赐紫方袍 崔仲芳筑城于鄜州有功(同/上)
集三川会合古鄜州纡绂来宽宵旰忧静守化条无一
事东风独上夕阳楼(武元衡题/保大楼)花落尘中玉堕泥香魂
应上窈娘堤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倩城乌夜夜啼(罗虬/诗)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韦庄题/开元坡)三川不可
到归路晚山稠落雁浮寒水饥乌栖戍楼(杜/甫)今夜鄜州
卷二十四 第 45a 页 WYG0930-0554c.png
月闺中只独看(同/上)小会三川碧漾波雕阴人唱采菱歌
(郑/玉)
本朝太平兴国中改义川为宜川以鄜州废威宁县入
焉熙宁三年省汾川县七年省云岩县为镇八年析同
州韩城县新丰乡并入宜川(沿革/表)两载鄜城著小冠一
台高筑地平宽 向阳花木齐教放天下无春似此间
(并杜纯祐/题鄜台)貔虎有威开玉帐犬戎无战挂金钲(向文/简)
    坊州(倚郭一/外县一) (中部/宜君)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WYG0930-0554d.png
     中部军州事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本汉左冯翊翟
道地隋属上郡唐置坊州本朝仍旧(沿革/表)
县沿革中部本汉冯翊郡地渠楼中部都尉治此姚秦
置中部郡后魏改中部县大统中改曰内部隋属上郡
唐复改中部县本朝因之宜君本汉左冯翊祋祤县地
苻秦置宜君护军后魏改为宜君县及置宜君郡隋为
宜州唐州县俱废后复置县属坊州本朝因之(同/上)
卷二十四 第 46a 页 WYG0930-0555a.png
形胜桥山在州东北其山下水通如桥状即轩辕皇帝
葬衣冠之所 玉仙山在中部县西时有仙人往来于
此 石堂山在中部县治西北周穆王命驾六骏之马
造父为御南征朔野升于太行即此 玉华山在宜君
县西上有玉华宫 东移泉在中部县东轩辕思饮扬
子江水因得此泉其味如之上有黄帝庙并石碣存
滴珠泉在中部县西南一里石岸下滴水如珠 太子
山在宜君县东南相传扶苏猎于此 凤凰谷在宜君
卷二十四 第 46b 页 WYG0930-0555b.png
县南谷中有地九顷许有五色雀见故名(舆地/纪胜)
人物上古轩辕黄帝生坊州 秦文公居坊州 皇朝
杨偕中部人举进士性刚而忠朴上疏论时政甚切累
迁翰林侍读学士(同/上)
集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刘显/灵)
本朝熙宁元年省西平县为镇入宜君(沿革/表)秋声不见
黄花色崖峨泉通一窍清恰似宫壶沉漏夜还如阁雨
滴檐声(唐/琦)琼珠寒并苔痕滑玉露朝晞草色轻(唐/琦)
卷二十四 第 47a 页 WYG0930-0555c.png
    绥德军(倚郭一/外县一) (清涧/米脂)
郡号上郡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本秦上郡地号
阳周汉为雕阴县地晋为赫连勃勃所居后魏于此置
上郡又分置绥州隋改为上州大业初废雕阴郡唐为
绥州天宝中改上郡乾元初复改为绥州本朝元符初
置绥德军(沿革/表)
县沿革清涧本故宽州旧地康定初置为清涧城属延
卷二十四 第 47b 页 WYG0930-0555d.png
安府后置清涧县属绥德军米脂本延川郡地宝元中
置米脂寨元丰中改寨为城属绥德军(同/上)
形胜疏属山在军境昔上帝桎贰负之臣于疏属即此
 笔架山在清涧县西 无定河在清涧东 呜咽泉
 李广寨 孤山寨 开元堡 扶苏墓 嵯峨山
雕山 共有二十馀处俱在军境 满堂川在州东宋
女将杨满堂在此屯兵 大理河在州西北本朝种放
复绥州夜渡大理河即此 呜咽泉在州南三里即秦
卷二十四 第 48a 页 WYG0930-0556a.png
太子扶苏自缢处 黑水河在青涧县一百里 银川
关在米脂县西 流金河在县南每岁居民引以灌田
其利如金故名(舆地/纪胜)
人物唐张平高绥州人从高祖平京城累授左领军将
军封萧国公 皇朝李浩绥州人通兵法以破侬智高
为广西都监后官至副都总管 高永能清涧人勇力
善射从种谔取绥州五战皆捷后至团练使 李永奇
清涧人性忠贞不从金人叛家属二百口遇害(同/上)
卷二十四 第 48b 页 WYG0930-0556b.png
集雕阴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明妃去日花应
笑蔡琰归来鬓已秋(韦端/已)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
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胡/曾)一曲单
于暮风起扶苏城上月如钩(韦端/已)
本朝熙宁三年收复唐绥州废为城𨽻延州元丰七年
以延州米脂等六城砦𨽻绥德城元符二年改为军(沿/革)
(表/)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奈何伏剑区区
死不辨书从赵李奸(孔武/仲)
卷二十四 第 49a 页 WYG0930-0556c.png
    庆阳府(倚郭一/外县二) (安化/合水) (彭原/)
郡号安化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周之先不窋所
居号北豳春秋时为义渠戎国秦以其地属北地郡汉
因之东汉至晋复陷于戎后魏置朔州后周废隋置庆
州后改为弘化郡唐初复为庆州天宝初改安化郡至
德初改曰顺化乾元初复为庆州升安定军五代梁改
武静军本朝仍为庆州(沿革/表)
卷二十四 第 49b 页 WYG0930-0556d.png
县沿革安化周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国秦为北地部
汉为郁郅县属北地郡王莽改曰功著东汉晋俱废后
魏后周皆为镇隋置合水县唐初改合川县后改改化
县又改安化县又改顺化县本朝为安化县合水秦属
北地郡汉为归德县魏置蔚州及华池县后周州县俱
废隋置合水县以建水北川相合故名唐置合川县又
析置蟠交县后省合川入弘化又改蟠交曰合水五代
省合水入乐蟠本朝复置合水县以华池乐蟠二县省
卷二十四 第 50a 页 WYG0930-0557a.png
入彭原本唐宁州地天宝初改彭原郡属关内道治彭
原县本朝熙宁二年来𨽻庆阳(同/上)
形胜景山在府城西上多奇木怪石及獐鹿猿猱之属
 太白山在府城北黑水河发源于此 子午山在合
水县东绵亘八百馀里黄帝葬衣冠处 马岭在安化
一名箭栝山汉之牧马地上有果实猿鸟岩洞幽邃
东河在府城东来自沙漠 西河在府城西来自环河
 白马川在府城西 白豹川在府城北 玉梅川在
卷二十四 第 50b 页 WYG0930-0557b.png
府合水县东 凤川在合水东北中多鸥鹭春月游赏
可爱 平戎川在合水东北 灵沟水在府城北 华
池水在合水县东 玉泉在合水县西 圣公泉在合
水县治能愈百病上有亭 宝泉在合水县北 鹅池
在府治东 盐池在府城北有二池大者周八十里小
者周二十七里 花马池在府城北周围四十三里与
马槽孛罗滥泥锅底等池皆相近 红柳池在府北周
围二十五里 石沟池在其西 莲华池在其东 安
卷二十四 第 51a 页 WYG0930-0557c.png
化楼在府城内 临川阁在府内 柔远亭在府城傍
西有寨 驿马关在府城南 横山寨在府境 怀威
寨在城东 天固堡在彭原县南 不窋冢在府城东
碑久剥落尚有片石 傅介子墓在府西 范仲淹祠
在府城内 郭子仪墓在合水县东 灵武城在府境
 唐列圣碑在合水县北(舆地/纪胜)
人物上古岐伯郡人黄帝尝与论医有素问难经行于
世 夏不窋后稷之子居邠为周之祖 汉公孙昆邪
卷二十四 第 51b 页 WYG0930-0557d.png
郡人为陇西太守以功封平曲侯 公孙贺昆邪孙为
骑士后以功封南窌侯子敬声代为太仆并居卿位
傅介子郡人使大宛斩楼兰有功封义阳侯 甘延寿
郡人善骑射初为郎后奉使西域斩郅支单于封义城
侯 皇朝张吉合水人初为淮安镇守烽卒夏人执之
使绐城中降吉不从死之事闻赠内殿崇班又录其子
 王庶郡人举进士知保定县后为鄜延经略使累立
战功(同/上)
卷二十四 第 52a 页 WYG0930-0558a.png
集山股逗飞泉泓澄傍岩石乱垂寒玉条碎洒珍珠滴
(唐人题合水/县玉泉诗)北川涧水河南流邑治因名几百秋(同/上)
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杜/甫)血战乾坤赤气迷
日月黄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杜子美送灵/武李判官)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少/伯)边雪藏行径林风透
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贾/岛)高居在幽岭人得见
时稀写箓扃虚白寻僧到翠微(项子迁题太/白山隐者)太白山中
寺师居最上方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定久衣尘积
卷二十四 第 52b 页 WYG0930-0558b.png
行稀径草长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顾飞熊赠太白/山无能禅师)
本朝建隆元年升团练乾德元年复为军事政和七年
升为节度宣和七年改庆州为府(沿革/表)陜右号名郡庆
阳乃雄镇临柎多时才结搆甚闳峻城端耸华阁千里
归一瞬不窋陵庙存其傍接烽烬人家住深崦檐瓦俯
可认陶穴尚遗风前书自传信俯窥鹅池泉窕黑深万
仞黄流缭如带漱激似湍迅地险诚在兹贼骑安可近
(蒋之/奇)维庆有祠邦民式思庆山可夷兹堂巍巍(穆衍赞/范文正)
卷二十四 第 53a 页 WYG0930-0558c.png
(公/祠)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麒麟地上行(黄山/谷)
    邠州(倚郭一/外县四) (新平/宜禄) (三水/) (定平/) (淳化/)
郡号新平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后公
刘所居为豳国地秦属内史汉为右扶风北地安定三
郡地东汉置新平郡治漆县后魏置南豳州后废北豳
州去南字隋省豳州义宁初复新平郡唐复豳州寻改
邠州天宝初复新平郡乾元初复邠州升静难军本朝
卷二十四 第 53b 页 WYG0930-0558d.png
属永兴路(沿革/表)
县沿革新平本汉漆县后魏置白土县隋改新平本朝
因之宜禄在州城西后魏置县本朝因之三水西汉末
三水人卢芳据此吴汉击之不克即此县也定平本定
安县地唐初析置此县属邠州后属宁州本朝属邠州
淳化本汉冯翊郡之云阳县本朝淳化中始析县之黎
阳镇置淳化(同/上)
形胜紫微山在州西南上有屯兵砦 寿山在州境内
卷二十四 第 54a 页 WYG0930-0559a.png
顶平有茂林修竹之胜 石门山在淳化县北六十里
山有石如门 万寿湫在三水县北二十里唐大历间
因风雷而成 金泉在淳化县东南世传目昏者洗之
可明 履迹在州南门外相传为姜嫄履巨人迹处
宜禄川在宜禄县内(舆地/纪胜)
人物唐侯君集三水人以才雄称从太宗征伐有功平
高昌刻石纪功而还封潞国公图形凌烟 皇朝张舜
民新平人善为文中进士元祐初司马光荐其才器秀
卷二十四 第 54b 页 WYG0930-0559b.png
异刚直敢言召为御史后为吏部侍郎 张确宜禄人
元祐中进士宣和中判杭州后知隆德军以不降金死
节钦宗悲哀之赠述古殿学士(同/上)
集终岁山川路生涯竟若何艰难为客惯贫贱受恩多
暮角飘残韵寒流起夕波悬愁茂陵宅喜色又相过(耿/伟)
(邠州/留别)同游漆沮后已是十年馀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
(同/上)月高城影尽霜重柳条疏且对樽前酒千般想未
(并同/上)
卷二十四 第 55a 页 WYG0930-0559c.png
本朝熙宁五年以定平县𨽻宁州政和七年自宁州来
𨽻淳化四年升耀州云阳黎国镇为淳化县(沿革/表)烹葵
剥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太守召农须勉听从今
再愿颂邠风(范仲淹邠/州劝农)南邠地胜少与侔我来时与诸
君游飞泉六月鸣琅球桃花两处夹泾流(蔡忠/怀)
    宁州(倚郭一/外县二) (定安/襄乐) (真宁/)
郡号彭原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本公刘邑秦置
卷二十四 第 55b 页 WYG0930-0559d.png
义渠县始皇时为北地郡汉为泥阳县地后魏于此置
华州又改邠州西魏改宁州隋改北地郡唐为宁州又
改彭原郡本朝复为宁州(沿革/表)
县沿革定安魏置州内本朝因之襄乐本汉襄洛县后
魏改曰襄乐尝于此置燕州真宁本汉阳周县地属上
郡后魏于此置泥阳惠涉二护军隋改为罗川县属宁
州唐天宝初于此获玉真人像更名真宁县本朝仍旧
形胜抚琴山在真宁治南唐玄宗梦群仙处山畔有洞
卷二十四 第 56a 页 WYG0930-0560a.png
风来有声彷佛若琴音故名 罗山在真宁县唐天宝
初尝获玉真人像二十七于此 横岭在州东一百里
盖子午山别阜也 安定岩在州西岩壑如泼黛石可
以镌砚 画山石在州境石上有文粲然若战马状无
异画图故名 珊瑚川在州西旁有龙祠 金沙泉在
州城南其水有沙如金 狄仁杰庙在州内唐垂拱中
(舆地/纪胜)
人物三国傅嘏州人介子六世孙弱冠知名仕魏为河
卷二十四 第 56b 页 WYG0930-0560b.png
南尹累迁尚书右仆射后以功封阳平侯 晋傅咸州
人识性明悟累官御史中丞时称其直 皇朝李彦仙
州人有大志靖康初应募勤王以功授石壕尉屡败强
敌后以孤城无援投河而死赠新武军节度使(同/上)
集澄波涵万象明镜泻天色有时乘月来赏咏还自适
(唐人题/宁州泉)
本朝宣和元年赐军额(沿革/表)一语唤回鹦鹉梦九霄夺
得凤雏还荒坟寂寞临官道清迥孤高重太山(题仁/杰墓)
卷二十四 第 57a 页 WYG0930-0560c.png
    醴州(倚郭一/外县四) (奉天/永寿) (武功/) (醴泉/) (好畤/)
郡号奉天
郡沿革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秦为内史地汉
为左冯翊之池阳县地晋属扶风郡后魏为咸阳郡宁
𡰥县地隋改宁𡰥为醴泉属京兆郡唐析醴泉等五县
地置奉天县又置乾州五代梁为威胜军唐复为乾州
属凤翔府本朝罢政和中复置改为醴州(沿革/表)
县沿革奉犬秦内史地汉属左冯翊晋属扶风后魏为
卷二十四 第 57b 页 WYG0930-0560d.png
𡰥宁县隋改醴泉唐置奉天县永寿在州城北九十里
古豳国地汉为右扶风之漆县地后魏置广寿县后周
改永寿县隋省入新平县唐复析置神龙中属京兆府
景龙初复属邠州本朝属醴州武功在州城西南六十
里古为邰国后稷所封地秦孝公始置武功县后魏改
美阳县又置武功郡后周俱省寻复置武功县醴泉在
州城东七十五里本汉左冯翊谷口县地东汉及晋为
池阳县后魏改宁𡰥县隋改醴泉县因后周醴泉宫为
卷二十四 第 58a 页 WYG0930-0561a.png
名唐初析置温秀县后省入醴泉本朝割属醴州好畤
在州东七里本汉县后周省本朝复置(同/上)
形胜梁山在州北五里古公亶父踰梁山至岐下即此
 烈山在永寿县三里上有烈山神祠 明月山在永
寿县西南九十里夜望之如月明故名 峗山在永寿
县西南九十里其山巍然故名 武将山在醴泉县西
北十八里 九嵏山在醴泉县西北六十里高百馀丈
 承阳山在醴泉西北五十里左右有水合流上有唐
卷二十四 第 58b 页 WYG0930-0561b.png
太宗昭陵 太白山在武功县南九十里山极高上恒
积雪望之皓然军行不得鸣鼓鸣则疾风暴雨立至上
有洞名十一洞天又有横云如瀑布则澍雨上有太白
湫有神龙岁旱祷雨多应 武功山在武功县南一百
里北连太白山岩巍秀杰 五丈原在武功西南七十
里即诸葛亮屯兵处 醴泉在醴泉县东南二十里泉
涌出味如醴 良沟泉在武功北十五里引以溉田邑
民赖之 吕公泉在永寿县 庆善宫在武功南十八
卷二十四 第 59a 页 WYG0930-0561c.png
里 穆陵关在永寿南四里 窦女墓在州北二十里
人物南北朝苏绰武功人博物多通为宇文泰行台郎
中周惠达称其有王佐才官至度支尚书 唐刘文静
武功人有大志与太宗谋起义后为民部尚书 苏世
长武功人初拜谏议大夫后使突厥争礼不屈朝廷壮
之 苏良嗣世长子官至太常 苏源明武功人工文
辞累官国子司业 赵隐奉天人父死朱泚之难庐墓
十馀年不应召后擢第拜相 皇朝游师雄武功人学
卷二十四 第 59b 页 WYG0930-0561d.png
于张载第进士累迁直龙图阁(并舆地/纪胜)
集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尺邈尔与世绝
(李太/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
(同/上)举首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
(同/上)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
(姚合题/武功县)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绕(同/上)小市柴薪贵贫
家砧杵閒(同/上)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同/上)吏来山鸟散
酒熟野人过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县多(同/上)引水远通涧
卷二十四 第 60a 页 WYG0930-0562a.png
叠山高过城(同/上)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同/上)夜犬因风
吠邻鸡带雨鸣(同/上)移山入院宅种竹上城墙惊蝶移花
蕊游蜂带蜜香(同/上)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同/上)长忆深
山下深居遂性情(同/上)遥瞻太白雪喜近武功天(杜/甫)居枕
江沱北情悬渭曲西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贾岛寄/武功主)
(簿/)
本朝熙宁五年废乾州以奉天还𨽻京兆府政和七年
复以县为州更名醴(沿革/表)南阳尚隐起龙盘五丈星流
卷二十四 第 60b 页 WYG0930-0562b.png
大将坛图分八阵遗沙石表历千秋见肺肝(前人题/五丈原)
 
 
 
 
 
 
 记纂渊海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