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930-049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二十二   宋 潘自牧 撰
  郡县部
   燕山府路
    燕山府(倚郭一/外县八) (析津/昌平) (良乡/) (潞/) (武清/)
     (安次/) (永青/) (香河/) (漷阴/)
郡号广阳 燕山
郡沿革天文尾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周置幽州武王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930-0495b.png
封尧后于蓟封召公于燕即此秦为上谷渔阳二郡地
汉初为燕国又分置涿郡元凤初改为广阳郡东汉省
广阳合上谷永光初复立广阳郡三国魏为燕国晋改
范阳国后周改置燕及范阳二郡兼立总管于幽州唐
改州为范阳郡乾元初复为幽州辽升幽州为南京幽
都府后改幽都为析津府本朝宣和中改燕山府(沿革/表)
县沿革析津本秦蓟县地属上谷郡汉至唐皆仍旧辽
改为析津昌平汉为军都县属上谷郡晋为昌平县本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930-0496a.png
朝仍旧良乡春秋时燕中都地汉为良乡县潞秦属渔
阳郡汉置潞县武清汉雍奴县𨽻渔阳郡属燕国天宝
初改为武清县安次汉旧县唐武德间移治石梁永清
本秦上谷郡地汉属渤海郡唐改为永清县香河本武
清县地辽于新仓置𣙜盐院因居民聚集遂置香河县
漷阴汉泉州县地属渔阳辽改为漷阴县本朝因之(同/上)
形胜天寿山在府北一百里群峰耸拔为一郡之胜槩
 西山在府西三十里为太行山之首 玉泉山在府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930-0496b.png
西北上有芙蓉殿 韩家山在府西上有韩延寿墓
仰山在府西七十里中有平顶如莲花傍有五峰上多
禅刹 西湖山在府西一百里下有溪潭因名 绵山
在昌平县东十二里上有古道场 玉𢃄山在昌平东
北山腰有白石若𢃄故名 燕山在府东自西山一𢃄
迤逦东来延袤数百里抵海岸 分水岭在府西诸水
至此分而为二 摘星岭在府西高入云霄 吕公岩
在玉泉山相傅吕仙往来处 弹琴峡在居庸关中水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930-0496c.png
流石罅声若弹琴 海子在府西三里汪洋如海中有
芰荷鸥毛可玩 西湖在玉泉山下环湖十里为一郡
之胜观 太湖在府西南傍有二泉涌出经冬不冻玉
河流出郡城东南注大通河 卢沟河在府西南亦曰
小黄河 榆河源出昌平县黄花镇河自塞外流入
琉璃河在良乡南即古圣水 延芳淀在漷阴西广数
百亩中多菱芡鱼雁 九龙池在天寿山西南泉出九
穴銮石为龙吻水 万柳崖在府南 铜马门在旧燕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930-0496d.png
城东南隅即古蓟城门 居庸关在府北一百二十里
 天津关在良乡县北 白杨口在昌平县西 黄花
镇在昌平东北九十里 乐毅墓在良乡南三里 窦
禹钧墓在府西二十里(舆地/纪胜)
人物周左伯桃羊角哀燕山人二人为友闻楚王善待
士同入楚值雨雪粮少伯桃饿死哀至楚为上大夫乃
厚葬伯桃 秦蔡泽燕山人战国弘辩智士尝劝应侯
以成功当退秦王与语悦拜客卿寻为相 汉韩婴郡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930-0497a.png
人文帝时为博士作韩诗内外傅 韩延寿郡人为吏
崇礼义好古教化所至令行禁止为天下最 寇恂昌
平人光武时为偏将军有牧民御众之才拜为颍川太
守当迁百姓遮道曰愿复借寇君一年后封雍奴侯图
形云台 南北朝张曜昌平人仕北齐以清白称历官
尚书右丞 隋慕容三藏郡人聪慧多武略仕为廓州
刺吏招纳流亡百姓襁负日至 唐卢照邻郡人与王
杨骆四人以文章齐名号为四杰 刘怦昌平人为范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930-0497b.png
阳裨将积功至雄武军使后迁涿州刺史 蔡廷玉昌
平人朱泚为幽州节度使谋不轨廷玉不从被囚将杀
之廷玉对曰不杀我公得名杀我我得名泚不能屈待
之如初 高崇文郡人七世不异居 高霞寓郡人五
世不异居尝从高崇文擒刘辟有功拜彭州刺史 刘
蕡昌平人明春秋擢进士第文宗时举贤良方正士对
策专论亲近嬖倖言极切直遂被黜时论称屈 扈蒙
安次人少以文学名仕周为右拾遗知制诰其从弟载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930-0497c.png
为翰林学士并掌内外制时号二扈 皇朝吕馀庆安
次人重厚简易事太祖以幕府旧僚参预大政历知数
州官至尚书左丞 宋琪郡人举进士太祖时为左补
阙累迁同平章事进仆射 吕端馀庆弟事太祖累官
大理少卿后为相持重识大体子藩蔚蔼皆仕于朝孙
诲登进士第累官御史中丞(同/上)
集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弓力强虎皮裁鞍雕羽
箭射杀阴山双白狼(张子/潜)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欧/公)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930-0497d.png
(度/)雁山横岱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伯/玉)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骆宾/王)阴云兴岩侧悲风
鸣树端(陆士/衡)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
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寒深沙草白都护领
燕兵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张文/昌)
本朝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又改郡曰广阳节度
曰永清军(沿革/表)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冲西山麓
尾挂东海岸 会当挽天河洗此生齿万(并东/坡)万里锄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930-0498a.png
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王安/石)草自冈长暮驿赊朔
风终日起平沙(韩稚/圭)黄金台下古燕都潭碧渊沦粉堞
(朱/弁)边日照人如月色野风吹草似泉声(范纯/仁)
    涿州(倚郭一/外县三) (范阳/归义) (固安/) (新城/)
郡号涿鹿
郡沿革天文尾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战国皆燕
之涿邑秦为上谷郡地汉置涿郡曹魏改为范阳郡晋
改为范阳国后魏复为范阳郡隋为涿郡唐初废郡为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930-0498b.png
范阳县属幽州大历中又于县置涿州辽置永泰军本
朝改为涿水郡(沿革/表)
县沿革范阳春秋战国为燕之涿邑唐置范阳县归义
本汉易县地唐置归义县本朝改归信固安本汉方城
县属广阳国后属涿郡新城本汉新昌侯国属涿郡(同/上)
形胜独鹿山在州城西十五里下有鹿鸣泽 石虎山
在州城西上有二石其形如虎 龙安山在州城西北
五十里时有云气腾绕宛若龙然 白沟河在新城南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930-0498c.png
 淇沟在州西南督亢陂燕太子使荆轲赍督亢图即
此今有督亢亭 月池在州西南广三顷其形如月
展台在州西南燕昭王尝展礼于此华阳台在州境燕
太子丹与樊将军置酒华阳馆出美人奇马即此 袁
天纲墓在州东北浮落冈 楼桑村在州西南即汉昭
烈故居东南旧有桑高五丈如车盖然人异之因号其
里曰楼桑南三里有郦亭即后魏郦道元故居也(舆地/纪胜)
人物汉蒯彻范阳人楚汉说士 卢植郡人刚毅有大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930-0498d.png
节官至尚书董卓欲废立植抗义不从彭伯称其为海
内大儒 三国张飞郡人与关云长辅昭烈时称万人
敌封西乡侯 晋张华范阳人学业优博赞伐吴功成
封广武侯 南北朝郦道元郡人仕魏为御史中丞执
法清烈为时所忌遣为关右大使注水经四十卷 隋
祖君彦范阳人有才学李密礼重之 唐卢承庆范阳
人学博才辨累官至户部尚书 贾岛范阳人举进士
有诗名累官司户 五代张藏英范阳人后唐末举族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930-0499a.png
为贼孙居道所害藏英袭杀居道以祭其父母时称为
孝子后屡败契丹官至瀛州团练使 窦禹钧范阳人
有阴德事周累官谏议大夫五子皆登进士时号为燕
山五桂 皇朝窦仪禹钧子学问优博官至礼部尚书
 窦俨仪弟好贤乐善累官礼部侍郎其弟侃官起居
郎你参知政事僖左补阙子侄八人俱显于朝 董遵
诲范阳人太祖命守边番汉悦附上尝解所服盘龙服
以赐之 邵雍范阳人高明英迈迁居河南事李之才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930-0499b.png
洞见天地古今事变遂衍宓羲先天之旨著皇极经世
诸书程子称为振古之豪杰 张世杰范阳人有忠义
累官至保康军节度使后死国难(同/上)
集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鲍明/远)度关行照月乘障坐
消烟(徐知/仁)鞞鼓鼋鼍振旌旗鸟兽悬由来词翰简今见
勒燕然(同/上)方消塞北祲还静漠南尘(李巨/山)
本朝宣和四年金将郭药师以州降赐名曰涿水升威
胜军节度(沿革/表)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轩辕此立极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930-0499c.png
玉泉朝诸侯(文/山)旷野风多劲(范纯/仁)涿州沙上望桑乾鞍
马春风特地寒(王介/甫)楼桑大树翠缤纷凤鸟鸣时曾一
闻合使本支垂百世讵知功业只三分(朱/熹)燕山窦十郎
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冯/道)谁将家集过
幽都每被行人问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
江湖(李宗易/寄子瞻)
    檀州(倚郭一/外县一) (密云/行唐)
郡号密云 白檀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930-0499d.png
郡沿革天文尾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秦汉时为渔阳
郡地后魏置密云郡领白檀要阳密阳三县兼置安州
后周改安州曰玄州隋置檀州后改安乐郡唐为檀州
辽为武威军本朝号为檀州(沿革/表)
县沿革密云本秦汉渔阳郡地五代时魏置密云县行
唐本真定旧地秦割为南行唐县后魏去南字为行唐
(同/上)
形胜密云山在县南十五里昔燕赵伏兵于此大获辽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930-0500a.png
众 白檀山在县南山阳古有白檀故名曹操历白檀
破乌丸于柳城即此 雾灵山在密云县东北山拥祥
光如雾每于六月六日现 柏山在行唐西北三十里
上有古柏大数十围柏上有铁环相傅窦建德椓以系
马者 箕山在行唐西北其峰若箕形相傅许由隐此
上有许由墓弃瓢岩洗耳溪巢父问答碑 毗山在行
唐西北四十里峰峦若列屏障相傅毗卢佛化身之所
上有禅刹 挂甲谷在密乡东北杨彦朗北征尝挂甲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930-0500b.png
于此 广𡶭水在密云东北 道人溪在密云东北
告河在行唐县南 倒马关水在行唐东二十里 古
北口在密云北一百二十里 峨嵋山塞在密云东北
 杨令公祠在古北口 共城在檀州乃舜流共工于
幽州之地(舆地/纪胜)
人物周郤縠行唐人赵衰称其说礼乐敦诗书知御兵
之道晋文公使作元帅将三军 南北朝鲜于世荣郡
人沉敏有器干事北齐为太子太傅周武帝入代遗以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930-0500c.png
宝器不受后被执不屈而死 五代赵玉郡人尝客沧
州依节度使吕兖刘守光破沧州尽戮兖亲属玉负兖
之子琦逃至太原后琦仕后唐官至兵部侍郎时人以
玉能存吕氏之孤皆称其义 皇朝高彦晖渔阳人太
祖时从王师伐蜀为先锋又讨王师雄之难力战而死
集闽烽指荆关代马属幽燕横海咸飞骑绝汉皆控弦
(韩延/年)箫鼓流汉飔旌甲被边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
(鲍明/远)接镝赴阵首卷甲起行前(韩延/年)征路出穷边孤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930-0500d.png
吟傍戍烟河光深荡塞碛色迥连天(许文/化)
本朝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名曰横山升镇远军
节度(沿革/表)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东/坡)驱驰
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苏辙题/杨公祠)乱山环合疑无
路小径萦回长傍溪髣髴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
西(同/上)
    平州(倚郭一/外县二) (卢龙/石城) (马城/)
郡号孤竹 北平 卢龙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930-0501a.png
郡沿革天文尾分野禹贡冀州之域初虞分冀州东北
为营州即此商为孤竹国周属幽州春秋时为山戎肥
子二国地秦为辽西右北平二郡地汉末为公孙度所
据魏改卢龙郡北燕置平州及乐浪郡后魏改乐浪为
北平郡隋改为平州后废州为郡唐后改为平州天宝
初改为北平郡乾元初复为平州五代唐为辽兴郡本
朝为平州(沿革/表)
县沿革卢龙古肥子国汉为肥如县属辽西郡开皇中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930-0501b.png
省肥如入新昌后为卢龙郡治唐武德初移平州治此
改为卢龙县石城东汉为海阳县地晋属辽西郡后魏
因之隋唐为北平平州之境五代时始析其地置石城
马城本卢龙地唐开元中析置马城县(同/上)
形胜阳山在州东南峰峦高耸下多溪谷西有李广射
虎石 双子山在州西山有孤竹长君之墓其西北马
鞭山有孤竹少君墓 团子山在州西北有孤竹次君
之墓 横山在马城西四里下有深潭石井 射虎石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930-0501c.png
在州南八里汉李广夜出见虎弯弓射之至没羽比明
乃知为石 海在郡南一百六十里东连辽东西抵直
沽 谯楼井在郡治南每天将雨有气自井中出 扶
苏井在马城泉甚甘美秦太子扶苏北筑长城尝驻此
 汤泉在郡北 桃林口关在卢龙县北 伯夷叔齐
庙在旧州治西漆河之滨(舆地/纪胜)
人物商伯夷叔齐孤竹君二子兄弟让国逃之首阳采
薇以食武王伐纣扣马而谏纣灭耻食周粟饿死首阳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930-0501d.png
之下 南北朝段永石城人孝武时讨贼有功拜平东
将军 唐田弘正卢龙人忠孝畏慎为魏博节度使封
沂国公 周宝卢龙人仕武宗为工部尚书后以功封
汝南郡王 皇朝郭琼卢龙人太祖时领军卫上将军
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 姚丙斌卢龙
人为庆州刺史在郡十数年西夏不敢犯塞号为姚大
虫子承赞为閤门祗候死于阵承鉴殿中丞(同/上)
集塞漠风沙外边城雨雪间辽水三千里卢龙数万山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930-0502a.png
(王懋/建)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王摩/诘)莫卖卢
龙塞归邀麟阁名(陈伯/玉)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
城荒(郑守/愚)
本朝宣和四年赐郡名渔阳升抚宁节度五年辽将张
觉据州来降寻为金所破(沿革/表)逊国同来访圣谟适观
争国誓师徒耻生汤武干戈日宁死唐虞揖让区(石曼/卿)
大义充身安是饿清魂有所未应无始终天地无前后
名骨虽双此行孤(同/上)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930-0502b.png
    易州(倚郭一/外县二) (易水/涞水) (容城/)
郡号遂武
郡沿革天文尾箕兼昴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秦为上
谷郡汉为涿郡故安易县地隋置易州大业初罢州置
昌黎郡寻改为上谷郡唐初复为易州天宝初置上谷
郡乾元初复为易州辽置高阳军本朝号为遂武郡
县沿革易水本秦上谷郡地汉为涿郡本朝置为易水
县涞水本汉涿郡遒县地后周置永阳县后改涞水县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930-0502c.png
容城本汉旧县属涿郡唐属易州本朝因之(并沿/革表)
形胜龙迹山在州城西南石上有仙人及龙迹西麓有
坑大如车轮中有四穴春则风东出夏出南秋出西冬
出北 龙宫山在涞水县西北三十里中有石洞泉水
汇石井中 大宁山在易水西中有大宁寺 五回岭
在州西南委折五回下望层山若蚁垤然 星月岩在
州城西山顶有二穴望之隐然如星月状 黄金台在
易州东南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以延天下士故名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930-0502d.png
 石兽冈在州城西南上有石似虎 易水在县境县
名取此 涞水在县东北三十里 雷溪在州西南即
徐河上流滩石湍急声闻数里若雷鸣然 五龙池在
州西北燕昭王引山泉注池栽莲建亭于上以为游观
之所 马跑泉在州东北唐太宗征辽驻跸于此马跑
地出泉故名 五华楼在州治即燕候云物台 候台
在州治周武王所筑为日者占候之所 王公台在州
东南燕昭王所筑乐毅剧辛邹衍尝游于此处 仙台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930-0503a.png
在州境燕平曾学仙于此 吟诗台在州大宁山五代
冯道吟诗于此 紫荆关在州西八十里历代为扼塞
之所 燕昭王庙在州东南二十里 四贤祠在易水
傍祠郭隗乐毅剧辛邹衍 樊将军庙在州西即秦樊
于期 古燕国在州东南广袤六十里召公之后都于
此 武阳城在州东南故燕之下都也 三台城在容
城县燕魏分易水为界筑三台登降以耀武(纪/胜)
人物周郭隗郡人昭王招贤隗曰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930-0503b.png
昭王筑宫师事之未几乐毅等诸贤俱归燕遂并强齐
隗之力也 田光郡人不慕仕进为人智深而勇太子
丹闻其贤愿与之交与图国事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
时一日而驰千里及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
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因荐荆轲太子曰愿先生
勿泄也光出而叹曰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遂
自刎以明不言(同/上)
集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930-0503c.png
(陶/潜)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左太/冲)此地别燕丹壮发上
冲冠(骆宾/王)匹马东归羡知己燕王台上结交新(高千/里)
虹贯白日易水急寒风(阳/缙)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俗
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李/白)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
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陶/潜)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塞
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皇甫/茂政)
本朝雍熙四年陷于契丹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
郡名曰遂武防禦(沿革/表)荆轲一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930-0503d.png
尽期(冯/戴)燕山不改色易水无新声谁知数尺台中有万
古情 中有学仙台燕平欲升天 林壑少佳色风雷
有清秋太行千万里潇湘横中洲(并刘/因)郭君自举先群
豪乐生独步超凡曹酬恩一雪伯国耻建功并倚云天
(吴师/道)郭隗独为天下始乐生还自魏中来齐城下后
谗夫起易水歌长壮士哀(董/儒)
    蓟州(倚郭一/外县二) (渔阳/三河) (玉田/)
郡号广川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930-0504a.png
郡沿革天文尾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本秦汉渔阳郡
魏晋属幽州隋初徙玄州于此后复置渔阳郡唐置蓟
州取古蓟门关以名天宝初改渔阳郡乾元初复为蓟
州本朝改广川(沿革/表)
县沿革渔阳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后废唐为渔阳县之
大王镇三河本汉临泃县地唐析潞县地置三河县属
幽州以地近七渡鲍丘临泃三水故名玉田本春秋无
终国地汉为无终县魏属渔阳郡后省唐复置属幽州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930-0504b.png
后改为玉田县因汉杨雍伯种石得玉故名(同/上)
形胜崆峒山在州东北五里黄帝尝问道于崆峒山上
有府君庙存焉 盘山在州西北山北数峰陡绝 桃
花山在州西南魏志渔阳有桃花山即此 甘泉山在
州西北七十里山下有泉极甘美故名 瑞屏山在渔
阳县北二十里连峰耸拔秀若列屏 碣山在渔阳县
东峰峦峭峻林谷深邃 华山在三河县北三十里上
出花斑石 圣水山在三河县西北上有圣水可愈眼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930-0504c.png
疾 城山在渔阳县东山中平如城有石室仅容一人
栖卧相傅孙真人修行于此 徐无山在玉田县东北
后汉田畴避难于此 小泉山在玉田县东北三十里
有泉出石罅间故名 无终山在玉田东北三十里乃
古无终子国 金泉河在州城北 龙池河在州南
周村河在渔阳县西 光沙泉在玉田南溪涧中泉涌
沙而出碎若飞雪(舆地/纪胜)
人物三国徐邈州人仕魏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所在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930-0504d.png
著称后为梁州刺史风化大行累官司空 晋刘沉州
人博学好古仕至侍中喜荐贤士为时所重 南北朝
平恒州人为幽州别驾廉贞寡欲衣食常不足后迁秘
书丞 平鉴郡人少聪敏有豪侠气以军功累迁襄州
刺史后迁怀州筑城以防寇城内井竭鉴衣冠而祝泉
即涌出 唐鲁炅州人至襄邓节度使后以禦贼有功
封岐国公 五代李承约郡人后唐明宗拜为陉州节
度使见毛璋谕以祸福璋即从之明宗大悦迁黔南节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930-0505a.png
度使累官左卫上将军 皇朝赵普州人仕太祖初为
掌书记后拜相又相太宗拜太师追封韩王 许骧州
人风骨秀异十三能文善辞赋与吕蒙正齐名擢进士
历御史中丞用法宽恕时称仁厚长者 杨崇勋州人
知兵法真宗时为郡牧使仁宗时拜同平章事判定州
集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阵子/昂)雁足牵情远渔阳入望频(王/怿)征戍在桑乾年年蓟
水寒(李君/虞)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边镇戍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930-0505b.png
歌连日动京城燎火彻明开(张道/济)沙场烽火侵胡月海
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直欲请长缨(祖/咏)
(望蓟/门诗)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惟有赤心存(杜子/美)惆怅秦
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李君/虞)今朝蓟城北又见塞
鸿飞(张文/昌)沙塞碍飞蓬(张/蠙)禄山北筑雄武城(杜甫/渔阳)
本朝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广川团练七
年金人破之(沿革/表)十载归来对故山山光依旧白云间
不须更读元通偈始信人间是梦间(王子慎三/河道中)楼外青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930-0505c.png
山半斜阳寒鸦翻墨点林霜(邢嵓/夫)
    景州(倚郭一/) (遵化/)
郡号滦川
郡沿革天文尾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本春秋无终国
地汉为右北平之境唐于此置马监及铁冶居民稍聚
因置遵化县清安军本朝号滦川郡(沿革/表)
县沿革春秋时为无终国地汉置遵化县(同/上)
形胜南龙山在州南八里北又有北龙山两山相望蜿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930-0505d.png
蜒如龙 明月山在遵化西南 清风山在县南高三
百馀仞 五峰山在县东北山磅礴突起五峰 三台
山在县东北其山盘曲三层 磨台山在县南四十里
山高耸顶圆如磨 五里河在州北五里 梨河在县
西南 大喜峰口在县北 龙门在县南十里山间上
合下开高六丈许水自悬崖倾泻而下轰然若雷 石
门在县西北山势峭绝汉张纯叛灵帝遣将征之即此
人物汉田畴郡人董卓之乱率亲族隐居徐无山躬耕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930-0506a.png
养亲曹魏时屡徵不出后文帝高其义赐从孙关内侯
 晋阳骛郡人器识沉远始为平州别驾屡献安时强
国之术后以太尉致仕 南北朝阳尼郡人博通群籍
仕魏为幽州中正朝廷尝命其举贤尼乃举其子朝廷
称其不蔽贤(舆地/纪胜)
集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卢思/道)残日沉雕
外惊蓬到马前(许文/化)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明馀/庆)
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若使三边定当封万里侯(孔绍/安)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930-0506b.png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鲜庭中奇树已堪攀
塞外征人殊未还(卢思/道)
本朝宣和四年金人以州来归赐郡名曰滦川军使(沿/革)
(表/)
 
 
 
 记纂渊海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