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930-04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二十    宋 潘自牧 撰
  郡县部
   河北东路
    大名府(倚郭一一元城/外县十 革) (大名/) (内黄/) (成/)
     (安氏魏一馆陶/冠 宗城) (临清/) (夏津/) (清平/)
郡号天雄
郡沿革禹贡冀兖二州之域天文室壁分野本商旧都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930-0448b.png
周封武庚于此春秋为晋地战国为魏卫二国之境秦
属东郡汉置魏郡治东汉分魏郡为东西部置都尉魏
置阳平郡晋因之刘宋尝置东阳平郡前燕于此置贵
乡郡寻省后周置魏州隋改州为武阳郡唐武德中复
为魏州治贞观初置都督府龙朔初改为冀中咸亨中
复为魏州天宝初改为魏郡属河北道魏博节度治此
乾元初复为魏州号曰天雄军(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元城春秋时沙麓地汉置元城县 莘春秋卫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930-0449a.png
地隋置莘县 大名本汉贵乡地五代唐改为广晋县
汉改大名县 内黄殷河亶甲居相春秋时襄公会于
柯皆此地汉置内黄县 成安本春秋晋乾侯地后魏
置成安县 魏周时地名洹水战国时为魏武侯别郡
汉置魏县 馆陶本春秋晋寇氏邑汉置馆陶县 临
清本汉清源县地后魏置临清县 夏津本汉鄃县唐
为夏津县 清平本汉清阳县地隋改为清平县 冠氏
本春秋晋冠氏邑隋置冠氏县 宗城本汉广宗县隋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930-0449b.png
改宗城县(地理沿/革表)
形胜沙麓山在府东春秋沙麓崩晋史卜之后六百年
当生圣母后汉王翁孺一门二后果应此兆 惬山在
大名县北汉王延世于此筑丘塞河惬人心故名 弇
山在莘县北山有显仁庙左传齐闾丘婴出奔于弇即
此 博望冈在内黄县东南其上高平可远望也 陶
山在馆陶县南禹贡导水东至馆陶即此 琉璃井在
临清西南甃以琉璃泉甚清烈 成安君庙在成安治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930-0449c.png
西北祠陈馀于此鄃城在夏津县界汉封吕陀栾布为
鄃侯皆此地 黄河故道在馆陶西南汉河决于馆陶
即此 漳河在元城西南其流冲浊迁徙不常 卫河
在府南其流颇清 骑仙楼 喜雨亭 雪香亭 晚
香亭 许公亭归雁亭 望春亭 百花坞 东园
 梨园并在府治 金堤在府东延袤千馀里汉时筑
以障河者(舆地/纪胜)
人物汉冯杨宣帝时为弘农太守有八子皆为二千石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930-0449d.png
人号万石君家 盖宽饶以明经为郡文学举方正对
策高第奉公不避权要终司𨽻校尉 杜邺为荆州刺
史莅政宽厚元寿初以贵戚封侯 冯勤杨曾孙光武
时为郎中精勤进忠赐爵关内侯 栾巴博通经典有
技术为永昌太守尝噀酒救成都之火其事奇验 晋
束晰性寡欲不营赀产举孝廉茂才皆不就太康中旱
为邑人请雨雨三日如注官至尚书郎 唐沈佺期举
进士为脩文馆学士弟全交全宁皆有文学 郭震少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930-0450a.png
有逸材为太学生常捐钱四十万助贫人之丧年十八
举进士后封代国公 柏良器少有异质王奂常称额
似临淮王面似颜平原后为将年二十四身经战阵六
十二次以功封平原王图形凌烟阁 张万福三世明
经少学骑射德宗朝拜濠州刺史尝因阳城等论事大
言曰朝廷有直臣官至左金吾将军图形凌烟阁 皇
朝李继勋性质直初加检校太尉累迁至同平章事弟
继偓亦武勇官至都指挥使 曹翰少为小吏从太祖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930-0450b.png
太宗征伐四方皆有大功历千牛卫上将军 柳开幼
警悟豪勇举进士历官诸州皆有政绩太宗以文臣有
武略擢知宁边军有著书行世 刘安世登进士第不
就选从司马光学问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自不
妄语始调洛州司法历台諌言事刚直时人目之为殿
上虎尝自叹曰吾欲为元祐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舆地/纪胜)
集百代功勋一日成三年五度换双旌閒来不对人论
战难处长时自请行旗下可闻诛败将阵头多是用强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930-0450c.png
兵当朝面受新恩去为报妖星不教生 功成谁不拥
藩方富贵还须是本乡(并王/建)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
河半夕阳(白乐/天)魁宿绚光临分野台星焕彩烛名都(前/人)
汉家东郡国唐代义成军日月乾坤里山河晋魏分一
书褒美德九锡赞殊勋二杰今安在西山空白云(庞云/卿)
本朝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熙宁六
年省大名县为镇入元城治政和六年徙大名县治为
南乐镇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成安熙宁五年省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930-0450d.png
永济为镇入馆陶熙宁二年割博平县𨽻清平熙宁五
年省临清为镇以宗城县入(沿革/表)长河终岁足悲风亭
古台荒半倚空惟有燕归时最早柳含微绿杏粘红
东风杨柳杏花飞曾伴先生酒一卮前辈风流那复见
小亭烟雨谩相思 沙麓百战场舄卤不敏树(并欧/阳脩)
    开德府(倚郭一/外县六) (濮阳/观城) (临河/) (清丰/) (卫/)
     (南/) (朝城/) (南乐/)
     镇宁军节度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930-0451a.png
郡号澶渊
郡沿革天文室壁分野禹贡冀兖二州之域春秋时地
名澶渊属卫秦为东郡地汉为顿邱县地属魏郡晋为
顿丘郡及魏郡地隋为东郡及武阳郡地唐置澶州又
分置澶水县贞观中废州以县属魏州后复置五代晋
升镇宁军本朝升为开德府(沿革/表)
县沿革濮阳古颛顼之墟曰帝丘晋徙治濮阳 观城
本古之观国隋改观城县 临河以地近黄河故名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930-0451b.png
清丰古顿丘地唐改为清丰县以孝子张清丰故名
卫南以地在卫水之南 朝城本春秋卫国东北地唐
改为朝城以县东有古庙古城故名 南乐本汉乐昌
县五代唐改南乐县(同/上)
形胜洪洋山在郡东南秀丽崚嶒为一郡之望 卫阳
山在府东南居卫之阳 秋山在清丰县西山海经云
帝喾葬于此山 淇水在临河东南绵丽太行而东入
于海 澶水在清丰西伏流至古繁水城西南谓之繁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930-0451c.png
泉 御井泉在府治南 放鹤池在观城境相传卫灵
公养鹤之所 二贤堂在朝城县境上有臧洪陈荣祠
人物上古苍颉生而神圣有四目始制文字以代结绳
之政 汉索卢放以尚书教授子弟千馀人光武徵为
諌议大夫数献忠谠 成公蕳家世二千石与周馥齐
名官至散骑常侍 南北朝李崇性宽厚有谋事魏为
荆州刺史氐人作乱讨平之累迁徐州大都督 董徵
身长七尺博通经史事魏四门小学博士教授诸王累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930-0451d.png
迁光禄大夫 隋华秋家贫佣赁以养母母终负土成
坟郡县以事闻旌表之 唐张公瑾贞观初为代州都
督有惠政 南霁云同张巡守睢阳城陷死节 皇朝
陈兴事太宗屡从征伐斩获甚众官至都指挥使 陈
琰进士及第累官监察御史父丧哀毁墓上生连理枝
孝感所致 赵延进从太宗讨幽州以督造战具有功
迁大将军 张田登进士第以欧阳脩荐通判广信军
历知数州政有贤绩常作敛忠堂绘古清刺史像日夕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930-0452a.png
拜之官至龙图阁学士(并舆地/纪胜)
集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映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君问辽阳戍摇摇天际旗(陈/子)
(昂/)古塔对河堧长林幽淇口(高/适)溟漫望云海萧条听风
水 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閒人临水狎渔商望山怀隐
伦 野寺荒台晚天寒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
(并同/上)
本朝建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辅郡宣和二年罢辅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930-0452b.png
郡仍𨽻河北东路皇祐元年省观城入濮阳四年复庆
历四年徙清丰县治德清军即县置军使𨽻州熙宁六
年省顿邱入清丰崇宁四年以朝城南乐来𨽻开德府
(沿革/表)祖帐飘扬堤柳边北来飞盖复翩翩追随不忍轻
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梅/絜)能吏于今少春令及此行英
雄馀战伐犴狱寄廉平(陈无/已)
    沧州(倚郭一/外县四) (清池/无棣) (盐山/) (乐陵/) (南皮/)
     横海军节度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930-0452c.png
郡号景城
郡沿革天文箕尾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
燕齐二国境汉置渤海郡治浮阳东汉徙治南皮晋为
渤海国宋为渤海郡后魏置沧州隋为渤海郡治阳信
地后徙治清池唐改沧州天宝初改景城郡乾元初复
为沧州唐末置义昌军五代梁为顺化军唐改横海军
本朝省长芦入渭地(沿革/表)
县沿革清池汉渤海郡地隋改为清池县 无棣本春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930-0452d.png
秋无棣邑汉属渤海郡 盐山本汉高城县隋置浮水
县寻改盐山县以地有盐山故名 乐陵周时为齐北
境汉为阳信县地属渤海郡隋置乐陵县 南皮本汉
旧县因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同/上)
形胜箧山在盐山县东南四十里一名峡山 盐山在
县东南以地产盐故名 汉武台在盐山县相传汉武
帝所筑 燕友台在南皮县东魏文帝筑台于此以燕
友故名 观台在南皮县曹操擒袁谭处 浮河在州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930-0453a.png
南浮水之阳 毛河在州西南东北入海 汤通河在
清池县东唐开元中开 尹吉甫墓在南皮县西三十里
 赵武灵王墓在州城东南有庙 隽不疑墓在南皮
县东南 木门城在州西北春秋魏侯弟鱄出奔晋托
于木门即此 丱兮城在盐山县东北秦始皇发童男
女千人至海求蓬莱仙因筑此城 五垒城在清池县
西南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雍为景城侯五子分居城
中俗呼五垒城 盟亭在州境内燕齐二国常结盟于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930-0453b.png
此 铁狮子在州城内开元寺五代周世宗时所铸(纪/胜)
人物汉鲍宣好学汉成帝朝举孝廉为郎官至諌议大
夫以直忤宰相下廷尉太学儒生救者千馀人 巴肃
值窦武谋诛宦官遇害甚多肃自诣县死贾琮立碑记
之 隽不疑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昭帝时擢
京兆尹吏民敬其威信其母甚贤常教戒故不疑为吏
严而不残 晋石苞雅旷有智而容仪伟丽累官大司
马其子崇为脩武令有能名财业丰积室宇宏丽庖膳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930-0453c.png
穷水陆之珍 南北朝李铉家素贫常春夏务农秋冬
入学从李用仁受毛诗尚书北齐时迁国子博士 唐
高适玄宗时举有道科官至諌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
侧目五十始学诗即工传布甚广 贾耽天宝中举明
经迁汾州刺史政有异绩累官尚书同平章事耽嗜观
书老益勤尤悉地里世谓淳德有常者 皇朝索相开
宝举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州有大狱千五百人相
按鞫事随以白抚爱闾阎兴利革弊民甚便之 张知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930-0453d.png
白同中书平章事在位重名器无毫发之私虽贵显清
约如寒士 张凝少勇武倜傥为殿前都虞候善抚士
卒赏赐多以犒师家无馀赀赠章德军节度(同/上)
集自叹马卿长𢃄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棠梨宫里瞻
龙衮细柳营前着豹裘 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
亦东流山当睥睨常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惟羡君为
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州(并李/从一)
本朝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清池政和二年改巷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930-0454a.png
姑曰海清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
𨽻州熙宁二年徙乐陵治咸平郡熙宁六年省临津县
入南皮(沿革/表)解组沧溟畔携家紫翠间地临双巷胜天
与两年閒茅屋静闻雨竹篱疏见山(陈伯/和)沧城近河岁
增堤防犹惧奔溢矧妄有开凿乎(高赋上三/塘泊赋)潇水悠悠
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栅中人物不满把日晏市散
多苍苔九嶷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沈睿/达)荒湾
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新篁抽筒添夏影老卉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930-0454b.png
乱发争春妍(欧阳/永叔)一麾新命古三齐白首沧州愿已违
轩冕从来为外物山川信美独思归长天极目无飞鸟
积雪生光射落晖(同/上)
    冀州(倚郭一/外县五) (信都南宫/蓨) (枣强/) (武邑/)
     (衡水/)
郡号信都
州沿革天文昴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晋东阳地
秦属钜鹿郡汉为信都县立信都国于此景帝时改广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930-0454c.png
川国后复信都国东汉名安平国后置冀州治此晋改
长乐国后魏改长乐郡隋为信都郡唐改冀州寻改魏
州后复旧名天宝初改信都郡乾元初复冀州治信都
县本朝增置武安军(沿革/表)
县沿革信都春秋时晋东阳地汉𨽻信都国 蓨汉脩
县隋改为蓨县 南宫本汉旧县隋属冀州 枣强本
汉旧县其地枣木强盛故名 武邑汉旧县北齐废晋
置武邑县 衡水汉信都国桃县地隋属冀州(同/上)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930-0454d.png
形胜枣山在州城 武强山在武强县境内汉置县取
此义 紫薇山在信都东北 洚水在州治北 百花
楼在州治东 避暑亭在信都西郊 卖浆台在枣强
县北相传姜太公未遇时卖浆于此 棘津城在枣强
县境内左传晋荀吴率师涉自棘津即此 观津城在
武邑县东南即赵国封乐毅处 扶柳城在县西即刘
植据城以迎世祖处 桃城在州西北 南亭在南宫
县汉光武遇大雨入此亭冯异邓禹抱薪爇火对灶燎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930-0455a.png
衣即此(舆地/纪胜)
人物周吕望隐东海闻文王善养老来归佐武王取天
下封太师 却缺晋大夫芮之子穷居耨于野其妻馈
之相敬如宾臼季见之言诸文公用为下军大夫复与
之冀为采邑因以为氏 汉董仲舒为汉大儒武帝时
上天人三策 南北朝苏侃少涉猎书传事南齐为冠
军参军深自刻励为高帝委用 刘兰年三十始受学
遂以儒学名聚徒二百人长于左氏精博经史为儒者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930-0455b.png
所宗 孟信家贫寒从孝武入朝官至陈州太守尚宽
和居官清介室无馀赀 隋孙万寿幼学五经博涉子
史善属文隋初拜豫章王长史有文集十三卷 唐苏
定方太宗时为将有功平三国皆生执其主累迁幽州
都督 孔颖达孔子三十二世孙日记千馀言善属文
累官国子祭酒纂五经正义其子志孙惠俱为司业时
人美之 葛文远博涉群书尤精春秋太宗时与十八
学士之选其宗人文懿亦以儒学称时号为二葛 苏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930-0455c.png
安恒武后时尝上书劝太后归政于太子且曰天下者
高祖太宗之天下非李氏不王时论称之 杜景俭性
严正举明经中第为司刑丞与来俊臣同治狱时人称
之曰遇杜者生遇来者死累官同平章事武后称其为
真宰相 刘幽求举制科为朝邑尉尝恨桓彦范不诛
武三思以为必有后患果如其言官至中书三品 田
神功初为县吏后以破贼有功累迁太子太师且事亲
至孝官至司徒 孔巢父孔子三十七世孙少力学荐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930-0455d.png
为参军德宗时与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渑号竹溪
六逸 皇朝荆嗣祖为晋州兵马钤辖嗣以应募累立
战功太宗时迁都指挥使 傅思让有力善射以破契
丹功四迁容州观察使 田况少卓荦有大志举进士
甲科尝上治边十四事 李浚父超有阴德浚举进士
为御史屡上言事台中称直后擢枢密直学士(同/上)
集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去时未免人来
往欲买严公旧钓矶(高/适)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930-0456a.png
未闻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逆风走马貂
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空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
羊群(李德/新)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横行沙漠外神速
至今称(杜/甫)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
日将斜(钱仲/文)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春色临关尽黄
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想到阴山路天骄
已请和(郎士/元)
本朝庆历八年升武安军节度皇祐四年升新河镇为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930-0456b.png
县废南宫六年省新河为镇入焉熙宁元年省枣强入
信都十年复置(沿革/表)莫嫌此垒是边州试听山河说上
游帐下文书三幕府马前靴靺五诸侯王藩故社经徐
国侠窟馀风解报仇四十年来民缓𢃄使君何事不轻
(宋子/京)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为寄井泉石老来思
目明(王正/美)
    河间府(倚郭一/外县二) (河间/乐寿) (东城/)
     瀛海军节度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930-0456c.png
郡号河间 瀛海
郡沿革天文禹贡冀州之域箕尾分野春秋时为晋乐
阳地战国时为燕赵齐三国之境秦为钜鹿上谷二郡
地汉置河间国东汉入信都和帝时复旧后魏于乐城
县立瀛州后置河间郡隋罢郡置瀛州大业初改为河
间郡唐改瀛州天宝初仍为河间乾元初复为瀛州五
代晋初入辽周复取之本朝升为河间府(沿革/表)
县沿革河间周为唐叔封邑汉为周乡侯国魏置河间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930-0456d.png
县 乐寿本隋乐城县唐改乐寿 东城在河间县本汉
束州县隋置东城县(同/上)
形胜瀛台在郡城东南高五丈四望极远其下有濠水
之派 高阳台在河间县东与瀛台相望 天王台在
郡城门内上有古殿坛并像 毛公书院在河间县尊
福乡祀汉毛苌下有苌墓 束州城在河间县如林乡
 武垣城在郡西南汉武帝初巡狩至此望气者言有
异女访之得赵氏以为钩弋夫人 曲义垒在河间东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930-0457a.png
汉公孙瓒破黄巾遣人来此为令袁绍令曲义攻之即
此 毛精垒在河间县因有毛苌宅故名(舆地/纪胜)
人物汉刘辅汉宗室举孝廉擢諌议大夫成帝欲立赵
倢伃为后封倢伃父为列侯辅上疏言腐木不可以为
柱卑人不可以为主上怒系狱群臣救之得减死 邢
颙举孝廉司徒聘之皆不就时人称之曰德行堂堂后
仕魏迁尚书仆射 南北朝马敬德好儒术北齐时宣
至都授国子助教寻升为祭酒朝廷师事之 信都芳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930-0457b.png
少习算书尝集五经算事及古今乐事为书又聚浑天
欹器以诸巧艺称 杨庆祖玄父刚并以至孝驰名庆
美姿仪颇涉书记郡举孝廉庆以事养不就母有疾不
解𢃄者七旬母卒哀毁骨立负土成坟北齐旌表其门
隋授平阳太守卒年八十五 隋尹式博学善属文仁
寿中官至汉王记室其族人正卿彦卿俱有俊才并显
于世 刘善经博物洽闻历官太子舍人著述甚富
卢大翼七岁日诵数千言州里号神童既长博综群书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930-0457c.png
隐林虑山中授业者自远方来其所言天文事多应验
炀帝重之 唐张浚汎知书史官至度支员外黄巢作
乱僖宗召拜諌议大夫时王敬武欲臣贼浚喻以君臣
大义且谓诸将曰何不共诛大盗奉迎天子敬武愧服
贼平拜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朝张昭十岁诵书数万
言及长博洽经史太祖时拜吏部尚书岭南平遣使就
卧疾处问献俘礼昭可否以对皆有證据时人服其该
博 李璘因契丹犯边陈友妄杀璘父及家属三人后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930-0457d.png
报父仇手刃友而不遁去朝廷壮而释之 张悫元祐
中进士累迁龙图阁学士都转运使高宗为大元帅诸
道勤王悫飞挽踵道闻二帝北狩极言中原不可一日
无君又募民合力抗敌在朝谔谔有大臣节及卒朝廷
称为古之遗直 权邦彦崇宁中以上舍登第累官签
枢密院事尝献十议以图中兴著书十卷号瀛海残编
集王子宾仙去飘飖跨鹤飞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宋延/清)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同/上)仓卒滹沱渡如何便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930-0458a.png
合冰非干权济事天佐汉中兴(尧/雄)我恨身不翼飞腾上
蓬瀛(封/回)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鸂鶒畏人
沉涧底山羊投石挂岩松(薛陶/臣)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
惊从地底回(元微/之)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常/建)绕郭烟
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人声晓动千门辟海色霄
涵万象虚(元微/之)浮槎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深
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刘梦/得)沙村好处多逢
寺山叶红时觉胜春(同/上)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凄凄客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930-0458b.png
倦游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胡/宿)北登渤海
岛回首秦东门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秦帝曾经此
登临异飞翻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徐福意何成羡
门徒空言惟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贺兰/进明)
本朝至道二年以高阳𨽻顺安军太平兴国元年改名
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大观二年升
为府赐军额(沿革/表)夙有沧洲趣云扃梦几回临深疑地
尽望远觉天开月涌冰轮出涛翻雪阵来无机同海客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930-0458c.png
鸥鸟莫相猜(吴彦/高)潮蹙三山岛烟横万里沙蜃楼春作市
鼍鼓暮催衙一曲水仙操片帆渔父家(同/上)
    博州(倚郭一/外县三) (聊城/高唐) (堂邑/) (博平/)
     博平郡防禦
郡号博平
州沿革天文禹贡兖州之域危室分野春秋时齐西鄙
聊摄地战国为魏齐赵三国之境秦汉为东郡地曹魏
𨽻平原郡晋因之刘宋尝置魏郡后魏置南冀州及平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930-0458d.png
原郡治聊城未几州废隋初郡废后置博州太业初州
废唐初复置天宝初改博平郡乾元初复为博州(沿革/表)
县沿革聊城本春秋时聊摄地秦置聊城县属东郡汉
因之魏晋俱属平原郡北齐改属济州隋初属平原郡
寻于此置博州唐为博州治五代周省武水县入焉
高唐本春秋齐之高唐邑汉始置县属平原郡唐改为
高唐县属博州 堂邑本汉发干清二县地属东郡隋时
于此置堂邑县 博平本齐博陵邑汉为博平县(同/上)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930-0459a.png
形胜茌山在州东汉茌平县治 会通河在州东南
漯河在高唐县西 鸣犊河在高唐南汉河决于鸣犊
即此 玉环井在聊城县西南井中有白石如玉凿其
中浑然有井甃 望岳楼在郡东北可登以望岱岳
四知堂在堂邑县治 绿云亭在郡西北 晋文公台
在博平地相傅晋文公自狄奔齐桓公以女妻之即此
 东方朔庙在高唐县北 郑元操祠在堂邑治 高
阳氏陵墓在郡西北陵前有圣水井旱祷雨即应 燕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930-0459b.png
子冢在博平县东汉吴王及七国反齐王不同谋而被
杀后有燕子衔泥置冢上故名 微子城在县北相传
微子常封于此 古聊城在本县西北昔燕既拔聊城
田单攻之不下鲁仲连射书以谕其将乃自杀即此
麒麟碣在郡学内载乡贤淳于髡等三十人赞取汉麒
麟阁意而名(舆地/纪胜)
人物汉刘瓆太原太守常以直言坐罪陈蕃上疏力救
不免天下冤之 三国华歆性清介事魏为御史累迁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0930-0459c.png
太尉朝廷所赐悉以赈亲族而清贫自守 晋王鉴少
以文笔著称初为琅琊国侍郎拜驸马与弟涛及弟子
戭并有才名 刘寔好学博通今古以世多进趋乃谦
逊著崇让论以矫之累官太傅以列侯就第赐几杖不
朝 刘智寔之弟有兄风少贫窭每负薪自给诵读不
辍仕为颖川太守迁至尚书太常著述行世 南北朝
刘昭幼清警既长勤学属文事梁卒于剡令所著有后
汉等书百馀卷子刘绦亦好学位尚书 唐崔元略登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0930-0459d.png
进士第官至节度使弟元式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镐
魁梧有大志仕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廉介不殖赀产
论议有体天下称为旧德云 崔贤素有高志造诣深
远尤善诗歌初擢进士又中宏词科迁侍御史特立风
采官至秘书监 皇朝昝居润性明敏有节概仕检校
太尉 张逊初辅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迁副使官至枢
密子敏中次子虚中俱为显秩 廉公谔为莱芜令民
歌曰甑釜生尘鱼境内安以乐昔闻范史云今见廉公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0930-0460a.png
谔累官司农少卿 刘谦曾祖直以淳厚闻有盗其衣
者既得亦不问谦为保定军节度使尝上言边城早寒
请六月给冬衣后以为例 孙奭幼师里中王辙辙门
人数百皆从奭问经以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累官龙
图阁待制时上好天书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上优
容之(同/上)
集新花临御陌春色起天园河间献某语斯道愧能论
 香浮郁金酒烟绕凤凰樽微风飏清管轻雨发陈根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0930-0460b.png
(并梁/孝元)吾家青萍剑操割有馀閒往来紏二邑此去何时
还鞍马月桥南光辉岐路间贤豪相追随却到栖霞山
(李/白)津头却望后湖岸别处已隔东山云(独孤/至之)
本朝淳化三年河决移治于孝武渡熙宁二年割明灵
砦𨽻博州(沿革/表)早发东阿县暮宿高唐州哲人达几微
志士怀隐忧山河已历历天地空悠悠(文天/祥)高唐不是
那高唐风物由来各异乡若向此中望云雨只应愁杀
楚襄王(黄夷仲口占/戏高唐令)野桥西望见高唐城上依稀塔影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0930-0460c.png
长方朔古碑堆蔓草晋文遗庙废残阳依依远树秋烟
断漠漠平沙故垒荒(米与/诚)
    棣州(倚郭一/外县二) (厌次/商河) (阳信/)
郡号乐安
州沿革天文危分野禹贡青州之域秦为齐郡地汉为
平原渤海二郡地三国魏分置乐陵郡晋为乐安乐陵
二国地隋置棣州治阳信县后罢唐复置乐陵天宝改
为乐安郡乾元初复为州五代梁徙治东南本朝复徙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0930-0460d.png
于此(沿革/表)
县沿革厌次本棣州地属乐陵唐又移治厌次后省厌
次入乐安州 商河本汉县属平原郡又为后魏千乘
郡隰沃县地北齐省隰沃入商河后废隋复置商河县
 阳信本汉县属渤海郡本朝属棣州(同/上)
形胜谢恩台在州南二里 千乘城在阳信县西 博
昌城在阳信县 瑗城在阳信县亦名连城王莽更名
东顺亭 马岭城在阳信东南北魏移厌次于此 黄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0930-0461a.png
巾寨在阳信东北曹操领兖州刺史追黄巾精兵三十
万屯此地故名 狼邱冢在阳信东南相傅薛仁贵征
东时憩此野火将燃有一狼以身取水展草火至而熄
 富平城在阳信东南汉张延寿锡封之邑 广野轩
在州东南隅 廉颇墓在州境上有祠 蔺相如墓在
阳信县东 商河在县南 索河在州南淤为平壤民
获桑麻之利(舆地/纪胜)
人物唐任敬臣五岁丧母哀毁过制七岁问父英曰若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0930-0461b.png
何可报母英曰扬名显亲乃刻志从学十六举秀才又
三年举孝廉授正字父亡数痛绝继母曰儿不胜丧谓
孝可乎敬臣勉进饘粥累官弘文馆学士 五代李愚
好学善属文梁时举进士宏词科后仕唐拜翰林学士
从郭崇韬伐蜀有功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愚为相
欲遵古法以创礼请颁六典示百司作乡饮酒礼 皇
朝张令铎少贫勇力太祖时迁都虞候征李筠有功为
震宁军节度使太祖弟光美娶其女自谓从军三十年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0930-0461c.png
大小四十战未尝妄杀一人 张凝少武勇太宗在藩
邸闻其名以为天雄军都监真宗时率兵击契丹为贼
所执其子昭远从行即单骑突入阵中掖凝以出左右
披靡累迁灵州安抚使大破契丹(同/上)
集日之升也浴海而丽天岳之峻也切汉而临边登高
者以致九霄之上爱景者欲在万人之先 千嵓瑞色
思效祗以凝升万壑春云欲入封而空上(并丁春/泽赋)水入
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鸡山转却似送人来(李/白)野亭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0930-0461d.png
逼湖水歇马高林间鼍吼风披浪鱼跳日映山(杜/甫)
本朝建隆二年升为团练又为防禦大中祥符八年移
治阳信县界(沿革/表)城隅荒僻地潇洒一时虚雅有林泉
乐闲同郊野居小园春自好幽径客来疏不学樊迟稼
虞卿喜著书(张之/才)杨柳巧含烟景合芙蓉争𢃄露华开
城头山色相围坐眼底波声四面来 湖面平随水面
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蒸坐
(并曾/子固)春阴柳絮不能飞雨足蒲芽绿正肥(赵孟/頫)
卷二十 第 28a 页 WYG0930-0462a.png
    莫州(倚郭一/) (任丘/)
郡号文安
州沿革天文箕尾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汉为鄚县隋属
瀛州唐置鄚州改鄚为莫本朝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任丘本汉鄚州地属涿郡汉平帝使中郎将任
丘城此因名任丘县(沿革/表)
形胜白马峰在州境其状如马 桂岩在任丘县境岩
多桂木 濡水在鄚州西左传齐侯伐燕盟于濡水即
卷二十 第 28b 页 WYG0930-0462b.png
此 𣸦水在任丘县西 易水在任丘西西流合滹沱
而达于海 掘鲤淀在任丘东南唐志言鄚州有九十
九淀此其一也 长丰渠在任丘县西北渠可溉田
鱼君陂在任丘县境开元中县令鱼思贤开故名 虞
丘台在任丘县北相传汉吾丘寿王读书于此吾虞声
相近故讹为虞丘云 长桑君庙在州城东即扁鹊师
 扁鹊庙在长桑君庙西 颛顼城在州东北即颛顼
所造 谒城在任丘南汉桓帝崩太后使窦武迎灵帝
卷二十 第 29a 页 WYG0930-0462c.png
群臣谒于此故名 高廓城在鄚州西南二十六里汉
宣帝封河间献王子为高廓侯即此 长丰城在任
丘北六十里本秦汉利丰县北齐废唐复置因县北有
长丰故名 扁鹊故宅在鄚州东门外有药王祖业庄
 神臼在任丘南三十里邢子昂三郡志臼受一石二
斗晋有沙门移于寺经宿血满其中移于旧所复净如
(舆地/纪胜)
人物汉张敏鄚人少好学举孝廉四迁尚书多所建明
卷二十 第 29b 页 WYG0930-0462d.png
 张超鄚人有文行汉灵帝时从车骑将军朱隽讨黄
巾有功为别部司马著赋颂笺檄等文又善草书世多
宝之 三国张合鄚人为魏偏将军立功颇多封都乡
侯 南北朝邢祐鄚人少有学知名于时仕魏至成平
侯子产举秀才除著作郎从子蚪尚书殿中郎蚪有
二子臧为乐安内史有吏政召为黄门侍郎 张羡鄚人
好学仕周累官司成大夫甚为当时所重 黎景熙鄚
州人性强记以学行闻仕周拜著作郎仪同三司 隋
卷二十 第 30a 页 WYG0930-0463a.png
张煚羡子好学有父风仕周历膳部大夫进爵为伯
皇朝邢炳鄚人应九经擢上第历官刑部尚书(同/上)
集渚烟空翠合滩月碎江流澧浦无芳草沧波有钓舟
 山晚云和雪汀寒月映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并皇甫/茂政)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州久被浮名累能无愧
海鸥(刘文/房)坐歇青松晚行吟白日长人烟隔水见草气
入林香(皇甫/茂政)空城流水在荒驿旧村稀秋日平原上虫
鸣桑叶飞(李从/一)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不改周南化
卷二十 第 30b 页 WYG0930-0463b.png
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塞草连天暮边
风动地秋无因陪远道结束佩吴钩(皇甫/茂政)
本朝丰宁六年省长丰县镇又省鄚县入任邱元祐二
年复鄚县寻罢又为镇(沿革/表)潮声半夜来寒渚夜色深
秋照旧窗(刘贡/父)一峰孤起势崔巍秀色拖蓝入酒杯灵
药已从清路得平湖尝泛宿云回翰林明月舟中过司
马虚亭竹外开我亦退公思蜡屐会看归路野人来(曾/巩)
    雄州(倚郭一/外县一) (归信/容城)
卷二十 第 31a 页 WYG0930-0463c.png
郡号易阳
州沿革天文尾箕兼昴毕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本汉易
县属涿郡后汉属河间国晋改为易城县后魏属上谷
郡北齐省入鄚县隋属河间郡唐初于此置北义州贞
观六年州废八年复置归义县属州五代初置瓦桥关
周为雄州本朝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归信周时雄州地本朝置归信县 容城汉旧
县属涿郡东汉省唐初名容城(同/上)
卷二十 第 31b 页 WYG0930-0463d.png
形胜大雄山在州西高峙数十丈 小雄山在大雄山
左多奇峰有甘泉出焉 雄河在归信县南东入海
均乐亭在州治旧名望山亭 瓦桥关在州境为三关
之一 三台城在容城县境昔燕魏分易水为戒筑三
台以耀武 亚谷城在归信县西汉景帝封降王卢它为
亚谷侯即此 易京城在州境南临水汉公孙瓒所筑
人物南北朝陈奇魏人少孤奉母至孝博通经史尤精
于易常非郑玄马融解经失旨后补秘书高允称其非
卷二十 第 32a 页 WYG0930-0464a.png
凡学可及 皇朝赵信归信人景德中为隰州兵马累
功迁龙神四厢都指挥使历知数州刚强自负喜谋轻
财众乐为用 赵珣信之子工骑射仕至显官 赵瑜
珣之弟与兄齐名亦至显官 赵璞瑜之弟亦英伟知
名当世(并舆地/纪胜)
集北地寒应苦南庭戍不归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皇甫/茂政)登高望燕代日夕生夏云司徒拥精甲誓将除国
(韦应/物)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前/人)虽无壮
卷二十 第 32b 页 WYG0930-0464b.png
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盼邈四海豪右何足陈(左太/冲)东逾
辽海北滹沱星象风云喜色和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
台贮俊贤多(杜/甫)
本朝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易阳建隆四年复置阳城(沿/革)
(表/)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影斜犹去西楼二千
里行人到此莫思家(欧阳/脩)马头今日过中都到得雄州
更有书道路莫愁音问少天寒沙漠雁全疏(彭汝/砺)济曲
笛声出禁墙边城一听醉千觞明朝便是南归客已觉
卷二十 第 33a 页 WYG0930-0464c.png
身依日月傍(沈文/通)客行相聚且一醉不见越人空古邱
(曾子/固)
    霸州(倚郭一/外县一) (文安/大城)
郡号永清
州沿革天文箕尾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本秦上谷郡地
汉属渤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章武国隋初属瀛州
后属涿郡唐属幽州后改为永清县即益津关也后周
克复益津关始置霸州(沿革/表)
卷二十 第 33b 页 WYG0930-0464d.png
县沿革文安汉旧县唐属霸州 大城汉东平舒县五
代周属霸州(同/上)
形胜莫金山在州城东南 南山在州城东其山乔松
脩竹周匝十数里内有台榭为一郡之望 雁头山在
州城东南 巨马河在州南自直沽入于海 文安潭
在县北高桥淀在霸州东周延三十里 安信城左州
东古为峪口关 圻城在州东杨彦朗屯兵于此以拒
契丹 广陵城在文安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二十 第 34a 页 WYG0930-0465a.png
人物汉周堪宣帝时论经石渠惟堪最高元帝时与萧
望之并领尚书以师傅见尊重后迁太子太傅 南北
朝周惠达文安人后周文帝时进爵为公兼尚书仆射
谦退下人喜拔良士当时重之 皇朝张晖大城人太
祖时从征泽潞并蜀躬抚士卒人忘其劳(同/上)
集雨露从边起旌旗上陇遥暮天沙漠漠空碛马萧萧
塞路随河水关城外柳条和戎先罢战知胜霍嫖姚(皇/甫)
(孝/常)云静妖星落秋高塞马肥据鞍雄剑动摇笔羽书飞
卷二十 第 34b 页 WYG0930-0465b.png
方期成献凯歌舞共春晖(杜必/简)五原烽火急六郡羽书
催冰状飞狐冷霜浓候雁哀(沈佺/期)将军朝受钺战士夜
衔枚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同/上)燕郊芳岁晚残雪动
边城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崔/颢)
本朝政和三年赐郡曰永清景祐二年废永清入文安
元丰四年割鹿角砦𨽻信安军政和三年改刘家窝砦
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沿革/表)
关深锁白云收天际诸峰黛色流北枕龙沙通绝漠南
卷二十 第 35a 页 WYG0930-0465c.png
临凤阙壮神州 烟生睥睨千岩晓露湿芙蓉万壑秋
王气自应成五彩龙文长傍日光浮(并曾/棨)乱山环合疑
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苏子/瞻)
    德州(倚郭一/外县一) (安德/平原)
郡号平原
州沿革天文危分野禹贡青州之域本齐郡地汉析置
平原郡治平原县东汉晋魏俱为平原国后魏改为郡
又置安德郡隋置德州属平原郡唐置德州寻改平原
卷二十 第 35b 页 WYG0930-0465d.png
郡乾元初复为德州治安德县五代晋移治长河县本
朝移治安德(沿革/表)
县沿革安德本夏鬲侯国汉为平昌县唐改为德安本
朝省为安德 平原汉置县为平原郡治晋属平原国
后魏徙置聊城而以县属清州寻属安德郡又改属德
(同/上)
形胜望远台在平原县平原岭可望百馀里 安德城
在德州境汉所置 卫河在州城西经河间界入海 广
卷二十 第 36a 页 WYG0930-0466a.png
川楼在州境内 陈公堤在州东南北底大海 董子
读书台在德州境内 基山在安德西二十里 笃马
河在州城东 龙泉井在安德县寺内其水甘洁虽大
旱不竭 黑水潭在安德县西望之其水如黛上有龙
王庙 长魁台在安德县东 观莲台在安德西相傅
昔刘关张至此见池莲盛开筑台起楼 东方朔画像
赞在平原县治内晋夏侯湛撰唐颜真卿书(纪/胜)
人物汉东方朔平原人武帝时上书称旨待诏金马门
卷二十 第 36b 页 WYG0930-0466b.png
迁大中大夫给事中 高诩平原人世傅鲁诗以清操
知名光武徵拜大司农 成翊世平原人好学明道术
除尚书正色立朝百寮敬惮 三国管辂平原人明周
易精天文每言辄应 晋刘寔平原人博通古今累官
吏部郎参相国军事 南北朝刘杳平原人伯怀珍父
怀慰皆至显宦杳博综群书事梁官至尚书左丞著书
甚多 明亮平原人有识干仕魏迁阳平太守清白爱
人甚有惠政 皇朝张雍安德人开宝中进士累官右
卷二十 第 37a 页 WYG0930-0466c.png
諌议大夫尚书右丞莅事勤恪集会宾座粝食而已
单煦平原人举进士历数州皆有政绩累迁光禄卿(同/上)
集柴门岂断施行马鲁酒那堪醉近臣赖有军中遗令
在犹将谈笑对风尘(鲍子/慎)秋日平原路虫鸣桑叶飞(李/从)
(一/)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
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之)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
泪沾衣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同/上)
本朝景祐二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又后割属永静军熙
卷二十 第 37b 页 WYG0930-0466d.png
宁六年省德平县为镇入安德(沿革/表)柳摇楚馆牵新恨
花落吴宫忆旧游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
(汪水/云)青徐气接川原秀常碣风连草木薰(曾子/固)平原太
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一朝渔阳动鼓鼙大河以
北无坚城君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文天/祥)
死于今六百年精忠赫赫雷行天(同/上)
    滨州(倚郭一/外县一) (渤海/招安)
郡号渤海
卷二十 第 38a 页 WYG0930-0467a.png
州沿革天文危分野禹贡青州之域春秋时齐地晋属
乐陵国隋属渤海郡唐属乐安郡五代唐置𣙜盐务汉
改赡国军周改滨州治渤海县(沿革/表)
县沿革渤海本汉之湿沃县地隋废县置永利镇唐置
渤海县 招安亦汉湿沃县地唐置渤海县本朝改为
招安县(同/上)
形胜东海在州及渤海招安境 秦台在州东北高八
丈周回二百步秦始皇东游筑此以望海 茅焦台在
卷二十 第 38b 页 WYG0930-0467b.png
州治东焦事秦以諌显 久山在招安县东北七十里
秦始皇筑以镇海(舆地/纪胜)
人物秦公晰哀齐人不仕家臣孔子贤之 茅蕉始皇
时直諌迁太后于雍始皇悟子母复合如初 皇朝胡
旦渤海人少有俊才太宗时举进士累官秘书少监
刘蒙渤海人耻为辞赋后举遗逸试第一知胡阳县时
行免役法即投劾而去门人称为正思先生(同/上)
集珠宝之光以明尘霾之杂不处(柳宗元/东海歌)九天之云
卷二十 第 39a 页 WYG0930-0467c.png
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杜甫/赋)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
石壁开(李白/诗)
本朝大观二年赐渤海郡名祥符五年废蒲台县庆历
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渤海元丰二
年复为县(沿革/表)云破孤峰出潮平两浆飞东溟看月上
西渡认僧归 鱼龙临海窟鸡犬隔淮圻草色迷千古
波声荡四围 废兴怀霸业融结想天机浩浩群流会
沉沉百怪依(并晁/君成)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誇
卷二十 第 39b 页 WYG0930-0467d.png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苏东/坡)
    恩州(倚郭一/外县二) (清河/武城) (历亭/)
     永平军节度 周为防禦
郡号清河
州沿革天文胃昴毕分野禹贡兖冀二州之域春秋时属
齐其后属晋七国时属赵秦为钜鹿郡汉分置清河郡
后汉为清河国晋因之后魏北齐并为清河郡后周兼
置贝州隋初郡废炀帝初复置清河郡而废州唐为清
卷二十 第 40a 页 WYG0930-0468a.png
河郡属河北道本朝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清河汉县唐属贝州天宝元年改州为清河郡
县仍属焉 武城本七国时赵封平原君地 历亭隋
开皇十六年置属清河郡(同/上)
形胜西山在州西四十里 津期在州南二十里溢涸
无常不通舟楫 弦歌台在武城县西上有子游祠
阴山在州境林木深阻 孙伏伽墓在武城东北 鄃
城属清河在夏津县界汉封吕陀栾布为鄃侯即此
卷二十 第 40b 页 WYG0930-0468b.png
四女树在州西北五十里有古槐俗传四女同植(舆地/纪胜)
人物澹台灭明武城人子游称其行不由径非公事不
见邑宰 汉赵苞东武城人灵帝时为辽西大守遣使
迎母及妻子道值鲜卑劫质苞率众禦之寇出母以示
母曰毋亏忠义苞遂力战母妻为贼所害及葬母讫苞
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遂呕血死
 崔琰东武城人少朴讷好击剑年三十九乃从郑玄
学初从袁绍寻归曹操为尚书 三国崔林武城人为
卷二十 第 41a 页 WYG0930-0468c.png
政多推诚存大体仕魏为幽州刺史迁至司空 南北
朝崔宏东武城人林六世孙少有俊才号冀州神童
崔浩宏子博极群书识天文历官著作郎 崔逞琰五
世孙好学有文才仕慕容炜补著作郎 崔彧逞曾孙
善医术性仁恕官至冀州别驾 崔休逞玄孙公平清
洁甚得时誉仕魏历幽青二州刺史以清白著称 张
彝东武城人性公强有风槩历览经史仕魏散骑常侍
后为安西将军 崔亮琰之后为吏部尚书奏为格制
卷二十 第 41b 页 WYG0930-0468d.png
以停解日月为断后世贤愚同滞自亮始 崔光清河
鄃人好学昼耕夜诵仕魏为中书博士撰国书孝文称
其才曰浩浩如黄河东注今日之文宗也 崔鸿光从
子博综经史官至平州刺史 崔灵恩武城人编习五
经尤精三礼三传为国子博士授徒数百儒者论天执
浑盖之说恩立义以浑盖为一 张晏之彝之孙仕北
齐官至刺史百姓为制清德颂以扬之 唐孙伏伽武城
人武德初上言三事高祖为侍御史太宗时累迁大理
卷二十 第 42a 页 WYG0930-0469a.png
少卿 崔隐甫以廉洁自守累官刑部尚书 崔群累
官吏部尚书 崔邠三世同居累官吏部尚书其弟郾
郇郸郾中进士第官礼部尚书郸中进士第文宗末同
平章事宣宗为一门孝友题其斋居曰德星堂 皇朝
田祚清河人十世同居 张美清河人事周世宗为枢
密承旨因征淮南有功升左骁卫上将军(同/上)
集鲁客多归兴居人怅别情雨馀衫袖冷风惹马蹄轻
(韩/雄)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月同行
卷二十 第 42b 页 WYG0930-0469b.png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开寒杵屯云对古城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并杜/甫)
本朝初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罢节度端拱元年徙
治清河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熙宁四年省清阳
县入焉至和元年废漳县入历亭(沿革/表)释褐来城武始
知为政难每签逃户状羞作字人官(王禹/称)古砌绿苔遍
荒城草木寒 拂榻惊巢燕陈书起蚁蛾(并同/上)
    永静军(倚郭一/外县二) (东光/将陵) (阜城/)
卷二十 第 43a 页 WYG0930-0469c.png
郡号景州
军县沿革天文箕尾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本汉景城侯
国后置渤海郡隋开皇初废唐复置观州治弓高贞观
中州废贞元初始置景州再废复置东光县五代周改
定远军本朝改永静军 东光本汉旧县属渤海郡后
魏徙渤海郡治此隋初郡废置州大业州罢属平原郡
以安陵县省入唐属沧州贞元初改属景州五代周以
弓高县省入本朝入永静军治 将陵本隋旧县属平
卷二十 第 43b 页 WYG0930-0469d.png
原郡唐属德州本朝属景州 阜城汉旧县属渤海郡
本朝改名阜城(沿革/表)
形胜卢师谷在郡东 天胎山在东光县南临靳河
刘麟河在阜城县北因伪齐刘豫子麟为名 胡卢河
在阜城县西北即衡漳之别名有王莽故河在 永济
渠在东光西其深莫测 千顷洼在郡东凡河决即导
入此渠民免水患 董子书院在郡广川镇祀董仲舒
 华阳亭在阜城相傅晋嵇康尝学琴于此 胡苏亭
卷二十 第 44a 页 WYG0930-0470a.png
在东光境以古河为名 广川台在郡治东高三丈上
有董子祠 周亚夫庙在郡西亚夫封条侯即此地
弓高城在郡东北汉封韩增为龙额侯今有龙额村即
此 简子城在阜城县东赵蕳子所筑 澹台故居在
故城县西 董家里在郡西即仲舒下帷读书处(舆地/纪胜)
人物汉董仲舒治春秋三年不窥园度越诸子为汉
醇儒 隋公孙景茂阜城人博涉书史时称书库迁西
州刺史教化大行吏民思之 刘炫郡人闭户读书十
卷二十 第 44b 页 WYG0930-0470b.png
年不出奉敕同脩国史旋直门下省 唐袁恕巳东光
人历官司刑少卿与诛二张以功封郡王其孙袁高擢
进士为给事中论卢杞当国朝廷壮之 王晙郡人明
经擢第除殿中侍御史授桂川都督 皇朝周萤郡人
习知水利累官杭州都监迁知枢密院学士 刘挚东
光人登进士第为御史神宗朝上书请辨君子小人又
论常平免役法十害官至中书舍人 刘甲挚之子举
进士累迁国史编脩后拜宝谟阁学士昼之所为夜必
卷二十 第 45a 页 WYG0930-0470c.png
书之名曰自鉴(同/上)
集亲友送予迈挥泪广川阴抚膺解携手永叹结遗音
 吴岫雨来溪鸟浴楚江云暗岭猿吟(并陆/士衡)野人宁忆
沧洲畔会待吹嘘定至音(许用/晦)
本朝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属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
城来属景德元年改军名景祐元年移将陵于长河镇
嘉祐八年省阜城为镇入东光熙宁十年复为县(沿革/表)
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薰十二楼(汪水/云)霜散月明谁
卷二十 第 45b 页 WYG0930-0470d.png
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
 
 
 
 
 
 
 记纂渊海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