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930-033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十四    宋 潘自牧 撰
  郡县部
   荆湖北路
    江陵府(倚郭一/外县六) (江陵/公安) (潜江/) (监利/) (松/)
     (滋/) (枝江/) (石首/)
     荆南节度 湖北路安抚司
郡号荆州 南郡 郢都 渚宫 龙山 临山 公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930-0331d.png
安 石首
府沿革楚地翼轸分野鹑尾之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
楚都战国楚地秦置南郡汉高帝临江郡复为南郡景
帝临江国复为南郡武帝置荆州三国初归蜀后属吴
晋改新郡寻复为南郡又分置南平郡梁元帝都此西
魏以封后梁置江陵总管府陈置荆州于公安隋大业
为南郡唐武德为荆州贞观属山南道为督都府天宝
江陵郡上元升府贞元为荆南节度五代高季梁据之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930-0332a.png
本朝为江陵府江陵郡(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江陵本秦南郡之临江县汉景帝改江陵为郡
治又置郢县东汉省郢入江陵西魏属江陵总管府周
因之隋为荆州治唐为江陵府治 公安本汉武陵郡
之孱陵县蜀先主名其地曰公安晋属南平郡又置江
安县南朝改江安为公安陈于此置荆州隋省孱陵入
公安属南郡别置孱县属澧州唐为江陵府公安县
潜江本汉江陵县地本朝析置 监利本汉南郡华容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930-0332b.png
县吴置监利县寻省之晋太康复置属巴陵郡怀帝属
成都郡又增置丰都县悯帝省丰都入监利仍属南郡
宋属巴陵郡隋属沔阳郡唐属复州后梁属江陵府
松滋本汉南郡高城县地东汉省之晋于此侨立松滋
县南朝并属河南东郡隋废郡属荆州唐属江陵府
枝江属汉南郡魏属临江郡吴以后属南郡唐属江陵
府上元分置长宁县寻省枝江入焉大历复置枝江而
省长宁入焉 石首本汉华容县地晋置石首县南朝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930-0332c.png
省之唐武德复置属荆州(地理沿/革表)
形胜龙山在江陵孟嘉登高吹帽处 虎山在龙山西
 虎洲在公安与龙穴相对 金堤在江陵之灵溪
玉湖在江陵县东 鸡斗山在松滋 虎渡堤在大江
南岸 梅平洞在松滋县西上有石洞可容数百人
桃源洞在府城东南 青杨山在松滋 青杨湖在潜
江 赤湖城在江陵 碧涧溪在松滋有碧涧寺(舆地/纪胜)
人物三国霍峻守薛萌城先主招之曰头可弃城不可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930-0332d.png
得 石伟孙休时仕至光禄勋吴平佯狂不受晋爵
南史刘之遴八岁能属文公虬曰此儿必兴吾宗 庾
曼倩早有令誉 庾域小有名梁文帝美其才曰荆南
杞梓 唐俞文俊武后时新丰山移文俊上书言女主
居阳位故山变为灾后怒流岭南 皇朝李尧言李立
言李竦同时致仕号挂冠三李 朱昂朱协兄弟致仕
赐宴玉津园号渚宫二疏 唐介为御史论事不屈
孙伟自号七泽老渔 乐京熙宁中不肯行助役法弃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930-0333a.png
官而去(舆地/纪胜)
集江村竹树多于草山路尘埃半是云(姚/合)东弥夏首阔
西拒荆门壮(张九/龄)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孟浩/然)此府
雄且沃骄凌尽戈矛(韩/诗)江陵城西三月尾花不见桃惟
见李(同/上)汉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江陵珠比橘宜阳酒
似饧(白居/易)帘幕青山巫峡雨烟开碧树渚宫秋(武元/衡)
陵道途远楚俗云水青(元微/之)楚地八千里槃桓此都会
巍峨数里城远水相映带(李/白)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930-0333b.png
本朝淳熙元年改荆南府寻复改江陵府 乾德三年
以汉江陵县地置潜江县以汉华容县地置建宁县熙
宁六年省入石首元祐元年复置崇宁五年复省 建
炎初升公安县为公安府寻复为县(沿革/表)纪南遥望水
城宽水色天光混一般大抵江乡足诗景咏吟如把画
图看 自有碧江无限好荆州佳景不须山(郑/獬)地连云
梦泽人在水晶宫(山/谷)两岸垂杨遮虎渡一番青草覆龙
(张/景)地连云梦水无边天断夷陵欲尽山曾是刘虬高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930-0333c.png
饮地不知何处扣玄关(张大/觉)
    武昌府(倚郭一/外县六) (江夏/崇阳) (武昌/) (蒲圻/) (咸/)
     (宁/) (通城/) (嘉鱼/)
     武昌军节度 沿江制置副使司 湖北
      转运司 湖广总领所 都统制司
郡号东鄂 鄂渚 渚宫 沙阳夏纳 夏口 鲁口
府沿革翼轸之分鹑尾之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
属楚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三国初属魏后入吴孙权分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930-0333d.png
置武昌郡都此晋武昌郡东晋末武昌江夏二郡地宋
置郢州治江夏梁分置上隽郡及州寻废州隋废郡改
鄂州大业时为江夏郡唐为鄂州贞观属江南道天宝
为江夏郡元和升武昌军额五代地入吴杨氏南唐李
(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江夏本汉江夏郡沙羡县吴初属武昌郡后省
之晋太康复置咸和中侨置汝南郡孝武省沙羡义熙
以汝南县属江夏隋置鄂州改县曰江夏 崇阳本汉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930-0334a.png
长沙郡下隽县宋属巴陵郡梁置上隽郡陈改隽州寻
复为郡隋废郡省县入蒲圻唐天宝分蒲圻置唐年县
后梁改临夏吴杨氏改宗阳南唐复为唐年石晋改临
江本朝改今名 武昌本秦鄂县𨽻南郡汉属江夏郡
吴孙权改武昌都置武昌郡后迁都建业晋太康增置
鄂县东晋为江州治宋二县并属武昌郡齐又侨置义
宁县寻废之隋属鄂州省鄂县入武昌后置城塘县大
业废之本朝置郡后复废之 蒲圻本汉沙羡县地晋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930-0334b.png
太康初置属长沙郡宋元嘉属巴陵郡孝建属江夏郡
隋属鄂州 咸宁本江夏之南境唐大历置永安镇南
唐升县属鄂州本朝改今名 通城本汉下隽县地唐
元和置通城镇本朝升县 嘉鱼本汉沙羡县地晋太
康徙置沙阳县属武昌郡宋元嘉属巴陵郡孝建属江
夏郡梁置沙州寻废之隋省沙阳入蒲圻南唐置嘉鱼
属鄂州(地理沿/革表)
形胜夏口在荆江之中正对沔 夏首夏水之首江之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930-0334c.png
汜也 灒山在咸宁县南山如展旗 静山在江夏县
 东半面山在江夏东半面产草木 八分山在江夏
东南水流分如分字有八分湖八分院 赤壁山在蒲
圻吴周瑜焚曹公舡处 白望山在咸宁县西 凤凰
山在江夏县北鹦鹉洲在城西南祢衡遇害处 黄龙
山在通城 黄鹄山在江夏 龟湖山在嘉鱼西南
龙洞山在通城县南 宝盖山在通城东 铜盘堤在
咸宁南(舆地/纪胜)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930-0334d.png
人物吴孟宗至孝母嗜冬笋宗入林哀叹笋为之出
晋孟嘉征西大将军 唐李善注文选子李邕为北海
太守号李北海 李鄘邕之从孙吐突承璀荐之引疾
辞位 元结制大唐中兴颂 皇朝冯京进士第一人
 李宗孟年十一召试两掖 陈卓有田五千而兄之
田止一千愿合户而同之(舆地/纪胜)
集乘鄂渚而反顾兮款秋冬之绪风(楚/辞)过夏首而西浮
兮顾龙门而不见(同/上)浮鄂渚而驾言背夏首以窘逝(陆/云)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930-0335a.png
(赋/) 落帆黄鹄之浦藏船鹦鹉之洲(庾信/赋)我且为君搥
碎黄鹤楼君亦为吾𢷬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
须歌舞宽离愁(李/白)路指凤凰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
(岑/参)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苍茫云水
冷商音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
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白居/易)
本朝开宝八年改临江县为崇阳县 景德四年改永
安县为咸宁县 熙宁五年升通城镇为县元丰八年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930-0335b.png
属岳州元祐七年来属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七年复置
 嘉定十五年升武昌县为寿昌军绍定复为县属鄂
(沿革/表)孤烟汉川树长笛武昌人(刘/挚)鹤楼试望晴霞断
鹦渚行吟绿蕙香(梅/询)鹦洲有客吊芳草黄鹤无人吹落
(刘奉/世)但见石城多草木定知江夏久兴亡(张舜/民)黄鹤
楼鹦鹉洲碧水欲合天自浮芳草无情春亦秋祢衡白
骨瘗何处曹王旧曲无人收(郭祚/正)
    常德府(倚郭一/外县三) (武陵/桃源) (龙阳/) (沅江/)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930-0335c.png
     常德军节度 湖北提刑司提举司
郡号武陵 鼎水 桃源 临沅 黔中
府沿革翼轸鹑尾之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属楚战国
楚黔中地秦黔中郡汉高帝改武陵郡三国初入蜀后
入吴梁置武州后改沅州隋废郡改朗州大业复武陵
郡唐武德曰朗州天宝曰武陵郡属江南道后周升武
平军本朝改鼎州(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武陵汉武陵郡索临沅二县以索为郡治东汉临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930-0335d.png
沅为郡治阳嘉更索曰汉寿为荆州刺史治魏徙荆州
治江陵吴改汉寿曰吴寿晋复名汉寿隋治朗州改临
沅曰武陵省汉寿入焉 桃源东汉治沅南县属武陵
郡隋省入武陵本朝析置桃源县 龙阳本汉索县地
吴初置县历代并属武陵郡 沅江本汉长沙国益阳
县地梁置重华县隋改安乐后改沅江属岳州唐乾宁
改桥江五代属朗州本朝复曰沅江(地理沿/革表)
形胜朗水在武陵县 沅水经武陵南注洞庭 桃源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930-0336a.png
晋时渔人尝至其地见秦时隐者今为第三十五小洞
天 橘洲在龙阳县吴李衡植柑其上号木奴千头
天门山岩中有书数千卷人不可取 风门山在武陵
 龙泉池在府东 龙岩山在武陵 三脊茅九觔鳖
并产沅江(舆地/纪胜)
人物虞善卷舜逊以天下不受今有坛在柱山 蜀廖
立孔明称为楚之良才 吴潘浚以五千兵擒蛮人樊
胄 梁伍安盆撰武陵地理纪 皇朝陈阳举八行不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930-0336b.png
(舆地/纪胜)
集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茗拆苍溪秀蘋生枉渚暄沈约台榭故李衡墟落存(刘/禹)
(锡诗/集)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星象承鸟翼蛮陬想
犬牙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北渚吊灵均长岑思
亭伯(并同/上)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
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李/白)雾暗烟浓草色新一番
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同/上)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930-0336c.png
本朝建隆削武平军额大中祥符改鼎州政和升常德
军额隆兴升府 乾德元年析武陵置桃源县复以桥
江为沅江县属岳州后改𨽻常德(沿革/表)武陵控扼五溪
猺路入京城万国朝石匮雄排沅水势浮图高耸接云
霄丹砂井涌三泉脉玉带河横六画桥(杨/川)曲台风月德
山云梦想中间今几春臣葬江鱼终爱楚民逃花洞不
思秦(陶/弼)锁断桃源一窟春避秦日月无归处(徐东/野)花片
已随山下水云层虚锁洞中春(王/祜)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930-0336d.png
    德安府(倚郭一/外县三) (安陆/云梦) (应城/) (孝感/)
     安远军节度
郡号安陆 环岳 安远 郧州 安州
府沿革翼轸分野禹贡荆州之域春秋郧国楚灭之战
国楚地秦属南郡汉高帝分置江夏郡三国初属魏中
属吴后又属魏宋分置安陆郡梁置南司州寻废西魏
置安州总管府周置郧州及安陆郡隋废郡为安州大
业复安陆郡唐武德改安州后为大督都府属淮南道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930-0337a.png
天宝曰安陆郡贞元为奉义军节度后罢后唐升安远
军本朝升府(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安陆县属汉江夏郡晋为郡治宋安陆郡梁南
司州西魏安州隋安陆郡唐安州皆治此 云梦本汉
江夏郡治西陵县西魏置云梦县属城阳郡隋为安陵
郡 应城本汉江夏郡云杜县地西魏置应城县属阳
城郡隋大业改应阳属安陆郡唐武德复故名属安陆
州省入云梦大和复置天祐复改应阳后唐复曰应城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930-0337b.png
 孝感本汉安陆县地宋置孝昌县属江夏郡梁置永
阳县及应州西魏置岳州及岳山郡后周并省隋开皇
废郡梁置永阳以孝昌属安州永阳为吉阳唐武德置
环州及澴阳县州废省澴阳入孝昌来属宝应属沔州
又归安州元和省孝昌入云梦省吉阳入应山后皆复
置后唐改孝昌为孝感本朝省吉阳入焉(地理沿/革表)
形胜铁城山石柱山在府北 石梁山在府西北石岩
山在府南 石牛潭金龙涧在府西北 四望山九堫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930-0337c.png
山八境岩在孝感县 紫金山在府西北 碧玉亭在
府南 珍珠坡在云梦县(舆地/纪胜)
人物楚斗榖于菟即令尹子文 东汉黄香号江夏黄
童子黄琼为太尉黄琬琼之孙(对日事见/日食类)唐许绍与唐
高祖同学 皇朝郑獬魁多士 宋庠宋祁寓居安陆
文学冠世天下谓之二宋 王德臣有注和杜诗及尘
史 郭赞为上蔡令金人入不屈死(舆地/纪胜)
集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王昌/龄)还把馀杯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930-0337d.png
重相劝不堪秋草背郧城(罗/隐)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
到穆陵西(刘文/房)
本朝宣和元年以神宗潜藩升德安府 开宝二年
省吉阳县入孝感 熙宁二年省云梦县入安陆元祐
复置(沿革/表)安陆号方镇江边无事州(范/雍)郧川梦泽地古
迹堪词求白兆桃花岩翰林栖此丘(同/上)紫金高处是鳌
头独负华堂几百秋形势平吞北梦泽规模雄峙南司
(李/楫)白兆山光相掩映紫金气象转深幽(同/上)楼在浮云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930-0338a.png
缥缈间浮云破处见朱栏山光对入郧城紫溪影横飞
梦泽寒(郑獬咏/浮云楼)
   荆湖北路
    岳州(倚郭一/外县三) (巴陵/华容) (平江/) (临湘/)
     岳阳军节度
郡号巴陵 巴川 岳阳 华容 罗水 洞庭
州沿革楚分翼轸之次禹贡荆州之域三苗之地春秋
战国属楚秦以后属长沙郡三国初入蜀后归吴晋元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930-0338b.png
康置建昌郡咸康省之宋元嘉置巴陵郡梁兼置巴州
隋废郡改岳州大业改罗州后为巴陵郡唐武德巴州
六年改岳州天宝曰巴陵郡五代入楚马氏(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巴陵本汉长沙郡下隽县地晋太康置巴陵县
宋置巴陵郡治梁为巴州治隋为巴陵郡治 华容本
汉武陵郡孱陵县地晋武置南安县属南平郡隋改华
容县属岳州唐垂拱改容城神龙复故 平江本汉长
沙郡罗县地东汉置汉昌县吴改曰吴昌隋省入罗县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930-0338c.png
属巴陵郡唐省罗入湘阴神龙分湘阴置昌江县属岳
州后唐改今名 临湘本晋巴陵县之王朝场本朝置
(地理沿/革表)
形胜君山在洞庭湖中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君湘夫人
 湘水至清虽深见底 洞庭湖(详见/湖类)云梦泽云在江
北梦在江南 紫阁山见杜牧诗 赤亭湖在华容县
 玉笥山在湘阴屈原于此九歌词金船洞在平江岳
阳楼下瞰洞庭 洞庭山(即君/山也)幕阜山在平江为第二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930-0338d.png
十五小洞天 道岩山梅仙山仙郎洞仙女岩皆在平
江石龙洞在临湘界中 玉猴山在华容界 昌江山
在平江境仙人艾君居之有石坛芙蓉池金线洞飞仙
石温泉山有别出山凡五曰天岳天柱雷台雷公幕府
(舆地/纪胜)
人物唐以来隐君子郑田二刘山人嵇处士刘长卿李
频王昌龄郑谷(自刘长卿以下/各有诗篇传世)黄诰登熙宁第 李平
西登元符第靖康中与李纲奏守禦之策(舆地/纪胜)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930-0339a.png
集三湘沦洞庭七泽蔼荆牧(颜延/之)清晨登巴陵周览无
不极(李/白)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风清长沙浦霜空云
梦田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
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并同/上)西泛平湖尽差参入乱
山东瞻岳阳郡汗漫太虚间(张/说)江国踰千里山城近百
(杜/诗)云梦夕阳愁里色洞庭春浪坐来声(崔/橹)夜缆洞庭
舟丛芮才可傍明登岳阳楼辉焕朝日亮(韩/诗)湖光秋色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930-0339b.png
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木翠白银盘里
一青螺(刘禹/锡)
本朝宣和二年升岳阳军额绍兴二十五年改纯州华
容军三十一年复旧 淳化四年升王朝场为王朝县
至道改临湘县(沿革/表)欹枕夜听潇湘雨扶筇秋望洞庭
(吕蒙/正)满川风月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
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山/谷)一境并吞云梦国四时閒
澹洞庭天(彭浚/明)万里山川宽眼界两湖风月送天涯(范/宗)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930-0339c.png
    澧州(倚郭一/外县三) (澧阳/安乡) (石门/) (慈利/)
郡号澧阳 澧水 澧陵 澹澧 松门 石门
州沿革翼轸鹑尾之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
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吴孙休置天门郡晋安帝侨
置南义阳郡隋废郡置松州寻改澧州大业为澧阳郡唐
属江南道五代地入楚马氏(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澧阳本汉武陵郡零阳县地晋太康分置澧阳
县属天门郡宋省之隋复置为郡治 安乡本汉武陵郡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930-0339d.png
孱陵县地东汉分置作唐县亦汉寿县地晋置南平郡
治作唐宋置义阳郡隋改作唐为孱陵又置安乡县并
属澧州唐贞观省孱陵入安乡 石门本汉零阳县地
吴置天门郡隋废郡置石门县 慈利本汉零阳县吴
又置溇中县晋置天门郡治零阳后省溇中南朝又省
零阳周置衡州隋开皇复置零阳后改慈利又于衡州
置崇义县改衡州曰崇州大业州废唐二县属澧州麟
德省崇义入慈利(地理沿/革表)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930-0340a.png
形胜澧水在澧阳县南 崇山即放驩兜之所 兼泉
在大同山 汤泉在慈利有三处 独浮山在澧阳浮
丘子修道于此 层步山在石门 雷山洞在慈利张
宗洞之侧 仙女洞在石门紫和山之阳 鸳鸯浦在
慈利 鸲鹆湖在澧阳 天门山一名嵩梁山在慈利
有六十峰 石桂城在慈利 黄石山在石门 赤崖
山赤松城白公城皆在慈利(舆地/纪胜)
人物春秋白善将军不从白公之乱 申鸣以孝闻后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930-0340b.png
相楚杀白公 晋车武子聚萤读书 唐李群玉放怀
丘壑吟咏性情(舆地/纪胜)
集望涔阳兮极浦(楚/辞)遗余佩兮澧浦(同/上)秋原被兰叶春
渚涨桃花(刘禹/锡)芳意怅摇落兰芷谢汀洲(李群/玉)濡毫乱
写湘江月(同/上)
本朝忠以申鸣著学有车公优外挹兰江水下俯仙明
洲读书谓群玉探药思浮丘况得子厚语谓冠南汉州
(楼/钥)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930-0340c.png
    沅州(倚郭一/外县二) (卢阳/麻阳) (黔阳/)
郡号潭阳 黔阳 龙标 沅陵
州沿革鹑尾楚分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楚地秦黔
中郡地汉以后武陵郡地梁陈属沅陵郡隋属辰州唐
贞观以辰之龙标县置巫州天授改沅州开元复曰巫
州天宝曰潭阳郡大历改叙州衰没于溪峒(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卢阳本汉武陵郡无阳县晋置舞阳县宋省之
(阙/)          州唐垂拱析麻阳县地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930-0340d.png
置龙门县属辰州先天析龙标置潭阳县属叙州并废
本朝置卢阳县属沅州 麻阳唐武德分沅溪辰溪初
置属辰州又为锦州招谕县后废之本朝以麻阳来属
 黔阳本汉武陵郡镡城县地宋省之唐贞观置朗溪
县属叙州后废为黔江城本朝复升为黔阳县(地理沿/革表)
形胜沅水在黔阳 潕水在卢阳 龙溪在镇江寨
犀溪在卢阳界 鸦井出朱砂 花山竹山在卢阳
金斗崖在黔阳 锦州渡在麻阳 双髻峰在卢阳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930-0341a.png
七宝山在黔阳 龙井洞在卢阳有三洞曰龙井乾井
小井 大浴洞在黔阳(舆地/纪胜)
集令沅湘兮无波(楚/辞)沅有芷兮澧有兰(同/上)沅湘万里秋
(杜/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说龙标过五溪我亦甘心寄明
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送/王昌龄)叙浦潭阳隔楚山离樽不
用起愁颜(王昌/龄)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同/上)
沅水罗纹海燕回柳条牵恨到荆台定知行路春愁里
故郢城边见落梅(李群玉/送客)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930-0341b.png
本朝熙宁七年收复兼得唐锦奖二州地置沅州治卢
阳县今镇江铺乃龙标县龙门铺乃唐龙同县以辰州
麻阳县来属先是端拱三年复置招谕县属辰州至是
亦属焉八年省入麻阳今锦州寨乃唐锦州元丰三年
升黔江城为黔阳县来属(沿革/表)草暖闻鸣鹿江清对饮
猿何时一樽酒重上谢公轩(陶弼群谢公/轩乃 山楼)
    辰州(倚郭一/外县三) (沅陵/溆浦) (辰溪/) (卢溪/)
郡号辰阳 辰溪 溆浦 义陵 卢溪 巫黔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930-0341c.png
州沿革翼轸鹑尾之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属楚战国
秦取之置黔中郡汉武陵郡三国初入蜀后归吴陈置
沅陵郡隋废郡置辰州大业复沅陵郡唐置辰州天宝
曰卢溪郡属江南道五代地入楚马氏(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沅陵本汉武陵郡沅陵酉阳二县地晋后废酉
阳陈置郡隋为辰州治所 溆浦本汉武陵郡义陵县
地东汉省义陵唐武德分辰溪置溆浦县 辰溪本汉
武陵郡辰阳县晋省之宋复置梁又置建昌县及南阳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930-0341d.png
废建昌隋改辰阳曰辰溪改南阳郡为寿州又改充州
大业废之属沅陵郡唐属辰州 卢溪本汉沅陵县地
梁置卢州隋废之后萧铣置卢溪县唐武德属辰州(地/理)
(沿革/表)
形胜五溪为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 辰水出三吴
山 卢水在卢溪县西 沅水在辰溪县 酉水在州
西北 溆水在溆浦县 紫山在州西南 丹湍在沅
溪君山 漱㳘山怡容山皆在沅陵 高明山溆浦有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930-0342a.png
高明涧 光明山在沅陵 大酉山在沅陵为第二十
六小洞天 紫溪山在溆浦 青浪滩在沅陵 龙门
山出朱砂 龙池洞在溆浦 半月湾在辰溪 明月
山在沅陵 明月洞在溆浦(舆地/纪胜)
集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楚/辞)入溆浦而邅回(同/上)卢溪郡
南夜泊舟夜闻南崖羌戎讴(王昌/龄)滔滔武陵一何深鸟
飞不渡兽不能临嗟哉武溪多毒淫(马援南征作/歌名武陵深)
本朝六月五溪边溪深气象偏昼阴疑雨后久冷觉秋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930-0342b.png
先栈倚临崖石竿通隔岭泉(陶/弼)草芾人朝醉畬田夜火
明 采金人簇青莎岸射虎兵围黄叶林(并同/上)瞿柏庭
之石碑可读马伏波之铜柱犹存(贺张/守启)
    靖州(倚郭一/外县二) (永平/会同) (通道/)
郡号诚州
州沿革鹑尾楚分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武帝牂牱
郡唐为夷播叙三州之境五代马希范有地后周称徽
诚二州皇朝十洞豪长杨通蕴送款内附(舆地纪胜馀/见后本朝下)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930-0342c.png
县沿革永平本沅州贯堡寨地有云叙州地 会同昔
在狼江寨之上 通道本唐之旧置县基莫知其名(并/舆)
(地纪胜馀见/后本朝下)
形胜飞山在州北俗呼为胜山 沅江出西南番界
九叠山山势盘纡九峰相次 六王溪在永平贯堡寨
 多星江在通道县 芙蓉江来自湖南 菖蒲与武
冈之岭绥宁分界 侍郎山佛子岭皆在州南 宝溪
在城东北 一玉山潭水会于渠河入于郎江 福湖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930-0342d.png
峰在州南 旺溪山在会同县 鸡公县本唐旧县今
属永平通道一县分界九溪十湖(舆地/纪胜)
本朝太平兴国五年杨通宝来贡朝廷以为诚州刺史
 熙宁九年收复元丰四年置诚州元祐二年降为渠
阳军寻废为寨五年复置诚崇宁二年改名靖州(沿革/表)
 元丰六年置渠阳县为州治崇宁改永平县置三江
县寻改为会同县以罗蒙县为通道县(并同上知按罗/蒙名不 起于)
(何时会要又作罗/岐县未知孰是)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930-0343a.png
   荆湖北路
    峡州(倚郭一/外县三) (夷陵/宜都) (长阳/) (远安/)
郡号夷陵 西陵 三峡 夷山 夷都
州沿革鹑尾之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秦汉
属南郡魏分置临江郡蜀改宜都郡吴以后因之梁兼
置宜州西魏改拓州后周改硖州隋大业为夷陵郡唐
武德改峡州自下牢戍徙治步阐垒天宝曰夷陵郡属
山南道五代高季兴有其地(地理沿/革表)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930-0343b.png
县沿革夷陵属秦南郡汉为都尉治东汉建中属新城
郡魏为临江郡治蜀宜都郡吴改曰西陵为重镇晋太
康复曰夷陵为宜都郡治梁宜州西魏拓州周硖州皆
治焉隋置郡又分长阳置巴山县属清江郡后省之唐
置州复置巴山县属睦州贞观来属天宝日省入长阳
五代高氏复置巴山县本朝省之 宜都本秦南郡夷
道县属宜都郡治此宋析宜道置宜昌县属宜都郡陈
析置宜都县属南荆州隋开皇废郡省宜都入宜昌属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930-0343c.png
江陵府大业夷道属夷陵郡唐武德改宜昌曰宜都以
二县置江州六年曰东松州贞观州废省宜道入宜都
属峡州 长阳本汉武陵郡很山县东汉属南郡蜀吴
以后皆属宜都郡晋太康改兴山后复故梁属宜州西
魏属拓州陈属南荆州又置盐水县及亭州隋开皇改
长阳县属江陵府九年置睦州寻废又改亭州为庸州
又废为清江郡后郡徙而省盐水唐武德复置睦州并
盐水八年州废省盐水入长阳属东松州贞观州废来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930-0343d.png
属 远安本汉临沮县地东晋沮阳地义熙分置高安
县及汶阳郡后周改高安曰远安隋废郡属峡州(地理/沿革)
(表/)
形胜丹山在远安县 清江在宜都县 龙角山在长
阳 羊肠山在宜都 虎牙山在夷陵 狼尾滩在蜀
江 羊门山在宜都 鹿溪山在远安 黄牛峡白狗
峡在夷陵 金龙洞在远安鬼谷子隐处 西陵峡在
夷陵三峡之一也 松门山兰亭洞皆在远安 荆门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930-0344a.png
山在宜都 桃李洞在远安 阴阳石在长阳(见雨/晴类)
峥谷在夷陵(并舆地/纪胜)
人物五代李景威死节南平太祖称其忠臣厚恤其
家 皇朝何参不求闻达欧阳公重之 胡勉建炎初
集豪勇破贼钟相斩二渠魁 龚鼎摄夷陵令击刘超
有功(舆地/纪胜)
集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见桃花浪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逶迤巴山尽遥曳楚云行(李/白)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930-0344b.png
黄牛来势泻山川叠日孤舟逐寸前雷电夜惊猿落树
波涛秋恐客离船盘涡迸入空虚地断壁高分缭绕天
多少旅人经此过一生魂梦拍潺湲(同/上)鹿角真走险狼
头如跋胡(杜/甫)白狗斜临冗黄牛更在东 远山朝白帝
深水谒夷陵(并同/上)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白居/易)神女台云閒缭绕使君滩水急潺湲 上有万仞
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并同/上)两崖开
尽水回环一叶才过石罅间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930-0344c.png
更险于山(雍/陶)
本朝开宝以峡州𨽻京师咸平中属湖北路 开宝八
年省巴山县入夷陵为巴山寨(沿革/表)未臈梅先发经霜
叶不凋(欧阳/公)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 西陵山水天
下佳 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斗红紫 醉里人
归芳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并同/上)江水远流千古恨峡云
长作四时容(房与/之)枫落楚江寒岸静月高巫峡夜猿哀
(秦惟/肖)三遗洞里寻遗迹坐喜亭前足雅歌(洪/迈)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930-0344d.png
    归州(倚郭一/外县二) (秭归/巴东) (兴山/)
郡号巴东 秭归 建平 夔国
州沿革翼轸分野禹贡荆州之域春秋夔子国楚灭之
秦汉属南郡三国先入蜀后归吴永安属建平郡晋属荆
州齐属巴州梁属信州后周置秭归郡隋开皇初郡
废县仍曰秭归属信州唐武德分夔置归州天宝曰
巴东郡属山南东道五代地入南平高氏(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秭归属汉南郡吴属建平郡后周置秭归郡改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930-0345a.png
县曰长宁隋废为秭归县属信州唐为归州治 巴东
本汉巫县地宋置归乡县属建平郡梁置信陵郡后周
废郡改归乡曰乐乡隋改巴东属信州唐武德来属
兴山本秭归县地吴置兴山县属建平郡宋省之周武
帝置高阳县宣帝省之唐武德析秭归复置兴山属归
(地理沿/革表)
形胜四通山在兴山有四径可上 三游洞即龙昌洞
蒋槩彭德纯周茂叔同游得名 三闾山屈原所居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930-0345b.png
八学士山在秭归 桐木山在巴东 莲花滩枣子林
在秭归奇石山在兴山 破石山滑石滩在秭归 鸡
笼山在巴东 龙湫洞在秭归 螺玉山螺金山在巴东县北
 金字山在巴东 玉虚洞在兴山 朱雀山在秭归
 青羊溪在巴东(舆地/纪胜)
人物楚屈原忠而被逐著离骚赋 宋玉师事屈原
梁严植之撰吉凶礼仪注 皇朝谭述尝参山谷先生
 万俟卨绍兴参政(舆地/纪胜)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930-0345c.png
集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杜/甫)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
山有屈原宅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上有昭君村 群
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
留青冢向黄昏(并同/上)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
(白居/易)巫山暮足沾花雨楚水春多逆浪风(同/上)
本朝开宝归州直𨽻京师咸平属湖北建炎属夔路绍
兴复故寻又属夔路淳熙复故(阙/)熙宁(阙/)(阙/)(阙/) 属
秭归元祐复置(沿革/表)晚日寒天过秭归(阙/)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930-0345d.png
 况经宋玉悲秋处不特秋悲冬亦悲(阙/)
   熊绎旧城空竹丛(同/上)归州(阙/)
    山穷林薄不肥沃生尔(阙/)
      穹庐天万里汉宫无色(阙/)
 
    复州(倚郭一/外县一) (景陵/玉沙)
郡号竟陵 建兴 江沙 景陵
州沿革翼轸鹑尾之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楚地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930-0346a.png
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三国初属魏(阙/)     晋
元康分置竟陵郡南齐分置遂安左郡梁又置沔阳郡
改遂安左郡为建安西魏改光川郡置郢州后周改复
州隋开皇废郡为复州大业改沔州又改沔阳郡唐武
德为复州贞观属山南道天宝为竟陵郡后梁升武威
(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景陵本汉江夏郡竟陵县晋元康置竟陵郡治
霄城县竟陵属焉南齐以霄城属遂安左郡梁省竟陵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930-0346b.png
以霄城属建安郡西魏属光川郡周改霄城为竟陵属
复州隋开皇为复州治仁寿徙治建兴唐初为州治贞
观徙治沔阳后梁为州晋天福改县曰景陵 玉沙本
汉江夏郡云杜县晋元康属竟陵郡梁分置沔阳县及
郡西魏改沔阳曰建兴废云杜县隋大业改建兴曰沔
阳徙沔阳郡治焉唐武德属复州贞观为州治后梁徙
治竟陵以为属邑本朝置玉沙县省沔阳入焉(地理沿/革表)
形胜三澨水见禹贡澨三阳湖在玉沙曰朝阳南阳水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930-0346c.png
阳 五华山在竟陵东 采桑村撒花台皆在竟陵
白鹭湖在玉沙 白螺在竟陵 大隐林小隐林在沔
(舆地/纪胜)
人物唐陆羽号竟陵子 皇朝张徽能诗有沧浪集弟
张徵七持使节八部郡府 张嘉言为学谕敌犯景陵
郡不屈自沉于水同室六人俱死(舆地/纪胜)
集羡尔优游正少年竟陵烟月似吴天车螯近岸无妨
取舴艋随风不费牵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930-0346d.png
(皮日休/送弟)千羡万羡西江水曾见竟陵城下来(陆/羽)
本朝熙宁六年废复州以景陵县属安州元祐复置州
治景陵 乾德二年置玉沙县属江陵至道来属宝元
省沔阳入玉沙熙宁州废省县为镇入江陵监利县元
祐复玉沙县属江陵寻又来属(沿革/表)西风袅袅木飕飕
身在江湖北岸州自古楚人词最好为君重赋竟陵秋
(张/耒)水际疑逢陆文学草间恐有斗于菟(赵纲/立)云梦泽南
古竟陵登临聚景在幽亭几重湛湛波湖绿万叠阴阴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930-0347a.png
桑柘青(唐/恪)
    汉阳军(倚郭一/外县一) (汉阳/汉川)
郡号沔阳 汉津 古沔
军沿革翼轸分野禹贡荆州之域春秋属郧楚取之秦
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三国初属魏后属吴梁属沔阳郡
后周属复州隋属沔阳郡置沔州天宝曰汉阳郡建中
废之寻复宝历又废地属岳州后周置汉阳军(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汉阳本汉安陆县地汉末三国沔口县地东晋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930-0347b.png
置沌县陈省之隋开皇置汉津县属复州大业改今名
唐初置沔州后废属鄂州后周置军治此 汉川本安
陆县地梁置梁安县西魏改魏安寻改汊川周改甑山
隋属沔阳郡后废甑山唐武德析汉阳置汊川县属沔
州后属鄂州后周属安州本朝来属(地理沿/革表)
形胜却月城在县北三里 却月湖在汉川 凤栖山
在军治北 鸡鸣镇在汉川西 仙潜山一名九真山
又名五岁山 大小别山小军山皆在汉阳 梁城山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930-0347c.png
在郡治东北一名鲁山 石潭山在汉阳 桃花洞在
钟秀门外 菖蒲洞在汉阳(舆地/纪胜)
集汉阳抱青山飞楼映襄渚白云蔽黄鹤绿树藏鹦鹉
(崔群/玉)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锦帐郎官醉罗衣舞女
(李/白)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罗/隐)
本朝熙宁四年废汉阳军以县属鄂州元祐复置 太
平兴国二年改汊川县为汉川来属熙宁废为镇元祐
复置(沿革/表)西来汉水接江流大别山边旧沔州春到夕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930-0347d.png
阳无尽兴一行飞鹭下汀洲(林/邵)郎官湖上郎官游只都
閒客生閒愁烟波荡漾四五顷风月凄凉三百秋(同/上)
    荆门军(倚郭一/外县一) (长林/当阳)
郡号长林 荆岑
军沿革星土分野历代地理并同江陵府五代高季兴
置军治当阳(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长林本汉江陵县地宋置长林长宁二县隋省
长林又改长宁曰长陵属江陵府唐武德置基州及章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930-0348a.png
山县州废章山𨽻郢州八年省章山入长林析正元置
荆门县后省之本朝徙军治此 当阳汉属南郡又为
临沮县晋临沮属襄阳宋二县并属南郡后梁置平州
又置安居县废临沮隋开皇置玉州未几州郡并废属
江陵府后改安居曰昭丘大业改荆台后废之唐武德
置平州复临沮县又名玉州州废属荆州省临沮(地理/沿革)
(表/)
形胜䌽水出紫盖山下 丹溪在当阳北 龙川凤川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930-0348b.png
在当阳南 七星潭在长林 三星山在当阳 龙尾
山狼尾山在长林 虎牙山在城西南 香垆山熨斗
陂剑池皆在当阳 磨剑山在长林秦王磨剑处 铁
山接远安县界 玉泉在当阳县南(舆地/纪胜)
人物唐郑谷居白社 皇朝唐介为谏官 朱震号汉
上先生有易(舆地/纪胜)
集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张九/龄)荆门控三巴(孟浩/然)
分汉水横湘山山青水绿荆门间(王/建)飞烟纪南城尘土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930-0348c.png
荆门间(杜/甫)
本朝开宝五年仍置军初治当阳改置长林熙宁废元
祐复(沿革/表)紫盖亭亭绣荆渚股分䌽水穿林莽(葛立/方)
川紫岫洗诗愁(王之/望)指点荆门路烟云半有无(王之/道)
    信阳军(倚郭一/外县一) (信阳/罗山)
郡号义阳 申国 平氏
军沿革鹑尾之分禹贡荆豫之域春秋申国楚灭之秦
属南阳郡汉南阳江夏郡晋义阳江夏郡宋置宋安郡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930-0348d.png
兼置司州梁为北司州后魏改郢州周改申州隋大业
改义州寻为义阳郡唐淮南道本朝降为军(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信阳本汉南阳郡平氏县地又江夏郡钟武鄳
二县地东汉省钟武魏分平氏置义阳县晋义阳属义
阳郡鄳属江夏郡宋改义阳县曰平阳置宋安郡治北
齐改鄳为齐安置齐安郡隋复改义阳改齐安为钟山
并属义阳郡本朝省钟山改今名 罗山本汉鄳县地
北齐置高安县隋开皇废之后复置罗山县属义阳郡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930-0349a.png
唐武德置南罗州州废属申州(地理沿/革表)
形胜羊山在郡东北 鹊山鱼陂在罗山县 武阳关
在军南 义阳山在军东 石壁潭在信阳 石城山
在军东南 三角山在军南八十里 九曲河在军南
 仙君港在军西 佛图山在罗山 钟山在县西南
 金山在军南 霸山于诸山最为高大(舆地/纪胜)
人物蜀费祎代蒋琬为大将军 晋孟嘉史以为鄳人
 皇朝舒继明与伪齐战死(舆地/纪胜)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930-0349b.png
集城边一水抱城流城外群山拥郡楼(张/耒)
本朝开宝九年改义阳军省钟山罗山入义阳县太平
兴国军县并改为信阳复置罗山县(沿革/表)群山设关险
高屋昼多阴晴岚度丘壑疏草上衣襟(皇朝名贤诗见/文苑英华不著)
 
 
 
 记纂渊海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