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930-02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十二    宋 潘自牧 撰
  郡县部
   淮南西路
    庐州(倚郭一/外县二) (合肥/梁县) (舒城/)
     保信军节度 淮西路安抚司制置司转
     运司
郡号合肥 庐江 肥水 南豫 德胜军 保信军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930-0296b.png
州沿革吴地斗分野禹贡扬州之域春秋舒国徐取之
楚又取之战国属楚秦九江郡地汉庐江九江二郡地
魏为扬州治晋淮南庐江二郡地宋齐为庐江郡梁置
汝阴郡又改南豫州寻改合州隋开皇改庐州大业为
庐江郡唐属淮南道后唐改长兴升昭顺军节度周改
保信军(沿革/表)
县沿革合肥本汉九江郡合肥县晋属淮南郡梁改汝
阴县及置汝阴郡隋废郡改合肥县置庐州治焉 梁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930-0297a.png
县本汉浚遒县属九江郡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慎县东
魏置平梁郡陈改梁郡隋废郡以慎州属庐州 舒城
本春秋舒国楚灭之汉置庐江郡治舒县晋后废县唐
开元析合肥庐江置舒城县(沿革/表)
形胜潜山州治所据 巢湖(详见地理/部湖类)龙潭在梁县治
后 鹊岸在舒城春秋吴人败楚于此 金城河在合
肥西 金沙滩在藏舟浦 铁索涧金斗城皆在合肥
 三角山在舒城 四顶山在合肥东南 桃城镇在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930-0297b.png
舒城县北 花家城在舒城西旧名竹子市 龙舒山
在舒城有龙舒水 龙眠山鹿起山在舒城 金牛山
在合肥 金鸡潭在舒城(舆地/纪胜)
人物范增为项羽谋臣 文翁化巴蜀好文雅 左慈
有神术 吴周瑜破曹操于赤壁 晋陶侃惜分阴
唐万敬儒三世同居两赐旌表 皇朝马亮漕西川王
均反主将诛戮得亮救免者千数 包拯守本州不少
屈法天下号曰包家 李公麟博学好古(舆地/纪胜)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930-0297c.png
集胜境天然别精蓝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罗/隐)
本朝孝宗朝以御名改慎县为梁县(沿革/表)
集沃壤欲包淮甸尽坚城尤抱蜀山回柳塘春水藏舟
浦兰若秋风教弩台 晴湖列远岫万叠来骏奔横入
小蜀冈金友依玉昆 肥川胜赏冠他州浦口扬舲得
俊游梅雨正肥江国路蘋风未破洞庭秋(朱/服)蜀山回出
千螺秀肥水长萦一带回犹合金城藏后浦不惟铜雀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930-0297d.png
起楼台 花岛可怜春自媚柳洲遥觉月微明(郭祥/正)
    无为军(倚郭一/外县二) (无为/巢县) (庐江/)
     淮西路提刑司提举司
郡号庐江 居巢 巢州
军沿革星土分野历代地理并同庐州本朝置军(沿革/表)
县沿革无为本汉庐江郡襄安县梁改蕲县隋复为襄
安属庐江郡唐为巢县本朝析置无为县为军治 巢
县本古南巢地春秋群舒之邑汉为庐江郡居巢县三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930-0298a.png
国属吴后废之晋复置属庐江郡隋省入襄安县唐武
德置巢州七年州废改襄安为巢县属庐州本朝置军
来属 庐江本汉庐江郡龙舒县南齐改庐江县梁置
湘州北齐废之隋废郡𨽻庐州义兴移治于石梁东南
唐景隆移治于今所本朝置军来属(沿革/表)
形胜杏山在巢县 梅山见左传楚师伐郑右回梅山
 栭山在庐江 巢山在巢县本名道山 巢湖在巢
县西一名焦湖 孔台在巢县云宣圣与群弟子憩息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930-0298b.png
于此 吕泉在石膏山下云吕仙卓剑而泉涌出 三
公山九卿山在庐江县 佛足山在无为县西 仙女
洞在庐江有仙女台 锦绿溪在城内 七宝山在巢
县为西关濡须山为东关(舆地/纪胜)
人物东汉毛义以孝行称 皇朝杨杰自号无为子有
无为集二十五卷 贾易辨韩忠彦援立之功 焦蹈
元丰魁天下士 王之道与兄之义之深同登科名其
所居堂曰三桂堂(舆地/纪胜)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930-0298c.png
本朝太平兴国三年以巢县之无为镇置无为军以庐
州巢县庐江县来属熙宁三年析巢庐江二县置无为
县治郭下(沿革/表)
集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漅湖清(温/公)此楼此景他
州无山川形胜吞三吴惟凭诗老写奇胜纵有画笔难
工夫 此楼此景他州无天高水阔连平芜绿杨深处
杏花发日暖数声山鹧鸪(杨侍讲/咏南楼)山横大秀一峰高水
隔平湖千里遥(杨坎/兮)林霭波光秀可餐登临都付一亭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930-0298d.png
间坐违世事尘埃远静入湖山日月閒对岸莺花迷阆
苑隔烟洲溆砌蓬山习池胜事无多(阙/)只负襄阳倒载
(蒲守咏/挹秀亭)
    寿春府(倚郭一/外县一) (下蔡/霍邱)
     忠正军节度
郡号寿春 下蔡 寿州 忠正军
府沿革禹贡扬州之域战国属楚秦九江郡汉高帝为
淮南国武帝复九江郡治寿春县东汉兼置扬州三国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930-0299a.png
属魏晋武帝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宋齐兼置豫州元魏
曰扬州梁曰南豫州东魏曰扬州陈曰豫州后周曰扬
州隋开皇改寿州治寿春县置总管府大业为淮南郡
唐寿州治寿容县天宝曰寿春郡属淮南道后唐升忠
正军节度周显德徙治颍州之下蔡本朝升府(沿革/表)
县沿革下蔡本春秋州来国汉为沛郡下蔡县东汉属
九江郡晋置淮南郡梁置汴郡北齐废之隋属汝阴郡
唐武德改淮州县寻复故又置涡州八年州废属颍州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930-0299b.png
五代周世宗徙州治此 霍邱本春秋蓼国汉为庐江
郡松滋县梁置安丰郡东魏废之隋置霍邱县属寿州
唐武德以松滋霍邱二县置蓼州七年省松滋州废属
寿州神功曰武昌景云复故名(沿革/表)
形胜寿春合肥受南北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汉/志)
南引汝颍之利东连吴会之富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
百里西接陈许水陆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有淮
淝之固龙泉之阪良田万顷舒六之贡利尽南越(晋伏/滔傅)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930-0299c.png
峡石山颍水淮水在下蔡 丰津在霍邱(沿革/表)八公山
在寿春有隐室石井(初学/记)
人物秦甘罗年十二为泰上卿 皇朝吕夷简及子公
著皆为名相(见安丰/军下)
集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李义/山)
本朝州郡军额并仍前代政和六年升寿春府(沿革/表)
集珠履缤纷宴寿阳栏干横出白云傍小艇斗垂凹鼻
钓佳人尤学小梅妆(郭祥/正)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930-0299d.png
    安庆府(倚郭一/外县四) (怀宁/桐城) (宿松/) (望江/) (太/)
     (湖/)
     安庆军节度 旧提刑司
郡号灊山 同安 舒皖 皖城 德庆 桐乡
府沿革星纪之次斗分野禹贡扬州之域春秋群舒地
楚取之战国属楚秦九江郡地汉庐江郡地三国属魏
孙权克皖城以为重镇晋安帝置晋熙郡梁兼置豫州
后改晋州北齐改江州陈又改晋州隋开皇废郡置熙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930-0300a.png
州大业为同安郡唐武德为东安州五年为舒州天宝
曰同安郡至德为盛唐郡后复故属江南道五代吴及
南唐有之本朝升府(沿革/表)
县沿革怀宁本汉庐江郡皖县晋永嘉后废之安帝复
置怀宁县为晋熙郡治隋初置熙州后为同安郡治唐
改舒州治此 桐城本春秋桐国汉为庐江郡枞阳县
东汉省之宋置阴安县属晋熙郡梁复置枞阳县郡阴
安属焉隋开皇废郡省阴安以枞阳属熙州十八年改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930-0300b.png
同安县唐属舒州至德更今名 宿松本汉皖县地梁
置高塘郡隋开皇废为县属熙州十八年改今名唐武
德置严州州废来属 望江本汉皖县地晋安帝置新
冶县属晋熙郡陈置大雷郡隋开皇废郡改曰义乡十
八年改望江属熙州唐武德置高州寻改智州州废属
严州严州来属 太湖本汉皖县地宋置太湖县属晋
熙郡齐置龙安郡陈废之复属晋熙郡隋改县曰晋熙
后复名太湖属熙州唐属舒州(沿革/表)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930-0300c.png
形胜灊山在怀宁西北上有三峰一曰天柱二曰灊山
三曰皖山灊水出焉为第十四小洞天 南岳汉武帝
以衡山遥远移祭灊山遂为南岳 龙吟岩虎啸岩皆
在灊山左右 龙井在真源宫 虎井在中炼丹山
三祖山在郡西北有乾元寺 七公山在皖山南 百
子山在怀宁县东 万岁峰在玉照峰北 多智山在
怀宁县北 桃花港去司真洞五里 菊花港在怀宁
东北 桑落洲在宿松县南 麟角峰在皖山顶 虎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930-0300d.png
头岩在怀宁北 龙眠山在桐城西北 凤栖山在太
湖县东南 玉龙洞在州北七十里 金鸡石在真源
宫后 水晶洞在天柱寺中 琼瑶宫在灊山西 玛
瑙山在太湖北 白云山在太湖东 丹霞峰至皖山
二里(舆地/纪胜)
人物汉朱邑守东海治行第一 南史河尚之子孙多
文人仕皆显达 皇朝王圭为相 张汉卿为兴国管
库与太守论事不合即和陶潜归去来辞大书于印纸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930-0301a.png
而去(舆地/纪胜)
集疏钟天柱寺细雨皖溪船(张/乔)县好也知临皖水官閒
应得看灊峰(罗/隐)灊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马/戴)
本朝政和五年升德庆军节度绍兴十七年改安庆军(沿革/表)
集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岩(王介/甫)独秀司命
峰众立逊高寒松竹二乔宅雪霜三祖山(山/谷)碧水苍山
照眼青始知朱邑爱桐城(郭祥/正)此山富山水自昔少园
池 主簿峰高昔所见司空山深初未游 白水十丈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930-0301b.png
瀑吴塘千顷波 林依玉照远云为石盆留 虎头玉
照南北岭麟角石盆三两峰 三百六旬了无事二十
七峰常对门 横舟千古枞阳水一径从容达观台
北峡远连南峡险小龙峻逼大龙高(徐/俯)势参吴楚分作
镇向同安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位将衡岳献根与
霍山蟠日转香炉暖风清玉照寒石楼平郡堞天柱倚
云端禅临祖师塔山接左慈坛玄宗曾立庙汉武亦鸣
(孙倬题/灊山)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930-0301c.png
    蕲州(倚郭一/外县四) (蕲春/蕲水) (罗田/) (广济/) (黄梅/)
     蕲春郡防禦
郡号蕲春 蕲水 蕲阳 南晋
州沿革楚地翼轸之分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
秦九江郡地汉江夏郡地三国属魏吴取之置蕲县晋
废之属弋阳郡惠帝属西阳郡孝武属新蔡郡宋属西
阳郡南齐置齐昌郡北齐置雍州陈为江州后周改蕲
州隋开皇置总管府大业为蕲春郡唐属淮南道(沿革/表)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930-0301d.png
县沿革蕲春属汉江夏郡吴为郡治晋属弋阳寻改蕲
阳梁改县曰蕲水北齐改蕲阳隋复曰蕲春与蕲水并
属蕲春郡唐为蕲春治武德省蕲水入焉 蕲水本汉
蕲春县地宋置浠水县及永安郡梁置罗田县及义城
郡隋废郡以二县属蕲州唐武德改浠水曰兰溪省罗
田县天宝改今名 罗田本汉蕲春县地梁置义成郡
隋废为罗田县唐武德省之本朝复置 广济本汉蕲
春县地唐武德析蕲春置永宁县天宝改今名 黄梅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930-0302a.png
本汉蕲春县地晋元帝置新蔡郡及永兴县隋改新蔡
又改今名属蕲州(沿革/表)
形胜静明山在州东有神祠 德章山在黄梅县东
天柱峰在黄梅县北 月顶山在蕲水县西 四祖山
大医禅师道场五祖山人满禅师道场皆在黄梅县
杨梅岭在黄梅县 黄梅山在县北 石龟山石龙陂
在广济县 玉镜山在蕲水 玉虹泉在罗田 金仙
山在广济 龙平山在黄梅县 凤栖山在蕲水(舆地/纪胜)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930-0302b.png
人物林敏功弟敏修隐居不仕世号二林 庞安时喜
读书治病有奇功 吴神绍兴间以布衣上书 王玠
骂叛臣孔彦周全家遇害(舆地/纪胜)
集笛愁春尽梅花里潭冷秋生薤叶中 兰溪春尽碧
泱泱映水兰花雨后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
潇湘(杜/牧)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朱旗半捲
山川小白马连钱草树寒(戴叔/伦)
本朝元祐八年以石桥镇升为罗田县绍兴五年废为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930-0302c.png
镇寻复置(会/要)
集胜地初无一点埃水晶城里小瑶台环岸柳弄碧云
合浮岛莲分翠盖来(刘极咏/含晖阁)甃石封苔百尺深试尝茶
味少知音唯馀半夜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王元之/咏陆羽)
(泉/)霁容(阙/)   态柳藏桥 欲到险头寻怪石夜来
春雨涨前溪(阙/)
   淮南西路
    和州(倚郭一/外县二) (历阳/含山) (乌江/)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930-0302d.png
     历阳郡防禦 旧提举司
郡号历阳 濡须 乌江 东城 南豫
州沿革天文南斗魁下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
秦九江郡地汉末为扬州刺史治三国吴重镇吴属淮
南郡永兴分置历阳郡宋兼置南豫州北齐置和州隋
开皇废郡大业废州复历阳郡唐武德改和州天宝曰
历阳郡属淮南道(沿革/表)
县沿革历阳秦初置县属九江郡汉为都尉治东汉为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930-0303a.png
刺史治晋初属淮南郡后属历阳郡北齐置和州隋唐
为州治 含山本汉历阳县地东汉末孙权置濡须坞
晋元帝置龙亢县后周省入历阳唐武德析置含山县
八年废之长安复置更曰武寿神龙复曰含山 乌江
本秦东城之乌江亭汉属九江郡晋置乌江县属淮南
历阳二郡梁置江都郡北齐改齐江郡陈改临江郡后
周改同江郡隋开皇废郡以县属和州大业为历阳郡
治唐属和州(沿革/表)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930-0303b.png
形胜玄元有台彭铿有洞名山曰鸡笼名坞曰濡须异有
皿阃祥有沸井(刘梦得/壁记)扬山在历阳南 桃坞在紫极
观 梁山在历阳南 滁河在历阳北 濡须山在含
山西濡须水出焉 乌江浦在县东即亭长舣舟欲渡
项羽处 白石山在历阳山下有洞 黄龙城在乌江
县 白马河在历阳 六合山在历阳又名方山 八
公山在城北 千秋涧在历阳 历阳山在县西北四
十里 华阳山在含山县北有华阳洞(舆地/纪胜)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930-0303c.png
人物梁昌义之守钟陵亢元英之师 唐何蕃当朱泚
反时诸生将从乱蕃正色叱之 张籍善为古诗与韩
文公游 皇朝沈立熙宁间力言邪正有识嗟服 彭
思永明道先生之妇翁也熙宁间论朋党 魏矼劝高
宗亲征乞罢讲和二字 张邵建炎使敌议论不屈留
十九年时以埒苏武 沈文通张孝祥皆魁多士 钱
藻登第又中材识兼茂科 丘鄜登第又中博学宏词
科 蒋子春以士人骂敌死 何宋英绍兴布衣上书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930-0303d.png
言敌必渝盟
集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沸井今无涌乌江旧有名 土台游柱史石室隐彭
铿 曹操祠犹在濡须坞未平 沙浦王浑镇沧州谢
守城望夫人化石梦帝日还营 湖鱼香胜肉官酒重
于饧鸡笼为石颗龟眼入泥坑(刘禹/锡)山状鸡笼攒翠黛
水通滴沥落冰崖谁知内隐神仙宅金叠云房玉琢阶
(李思/聪)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930-0304a.png
本朝盘堆白玉鲈鱼美手擘黄金蟹壳肥(范纯/仁)山扼平
湖蓄不东地分南北指撝中二关形势千年壮三国英
雄一笑空 堂成相业思三老山揖仙风对八公(张/祁)
    濠州(倚郭一/外县一) (钟离/定远)
     钟离郡团练
郡号钟离 濠梁 涂山 临濠
州沿革吴地斗分野禹贡扬州之域春秋钟离子国楚
取之吴又取之吴亡属楚秦九江郡地晋属淮南郡安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930-0304b.png
帝置钟离郡齐兼置北徐州北齐改西楚州隋开皇废
郡置濠州大业为钟离郡唐武德曰濠州天宝曰钟离
郡乾元曰濠州元和改从河属河南道(沿革/表)
县沿革钟离本古涂山地汉九江郡当涂钟离二县晋
属淮南郡后置钟离郡北齐改当涂为马头县置荆山
县隋废郡马头曰涂山属濠州置钟离县唐武德省涂
山入焉 定远本汉九江郡曲阳东城二县又有古阴
陵城东汉于阴陵县为九江郡治而曲阳加西字晋三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930-0304c.png
县并属淮南郡梁改东城曰定远置临濠郡北齐改广
安省西曲阳入焉阴陵废之隋废郡属濠州仁寿改县
曰临濠唐武德复名定远(沿革/表)
形胜涂山在钟离县西禹会诸侯处 漆园在定远庄
子吏隐之地 濠梁即河水在城下庄子与惠子观鱼
处 杏山在钟离县南 韭山在定远东北 观鱼台
在钟离县西即庄周台也 梦蝶港在州城之梦蝶坊
 华盖山在定远南 水帘洞在清流门外 宝公山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930-0304d.png
银坑岭在定远 金子冈云母山钟乳山石膏山皆在
钟山(舆地/纪胜)
人物战国庄子为蒙漆园吏 三国鲁肃仕吴为横江
将军 皇朝郭延泽传写书籍至万卷号为书藏(舆地/纪胜)
集紫蔓青条覆酒壶落水时与竹风俱归来自负花前
醉笑向游鱼问乐无(独孤及咏/垂花坞)远岫碧光合长淮清𣲖
连院藏归鸟寺钟到落帆船(张/祜)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
(乐/天)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930-0305a.png
本朝欲将同异校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若信万殊归
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东坡咏/观鱼台)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
忘死未忘骸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东坡/题逍)
(遥/台)自得庄生乐观鱼近碧濠触萍时破鬣防饵不投刀
(郭祥/正)粉翅何妨化赪鳞更乐观涂山二剑利淮水十浆
寒 郭家书藏旧焚香数尽书来宅已荒梦蝶坊中人
不见昔年门馆倍凄凉(钱/易)
    光州(倚郭一/外县三) (定城/固始) (光山/) (仙居/)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930-0305b.png
     光山军节度
郡号浮光 固始 光山 定城 仙居 南郢 浍

州沿革楚地翼轸之分禹贡扬州之域春秋黄弦二国
楚灭之战国属楚秦九江郡地汉汝南江夏二郡地魏
分置弋阳郡梁宋置光州东魏复为弋阳郡北齐置南
郢州后周置淮南郡隋弋阳郡唐光州弋阳郡属淮南
(沿革/表)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930-0305c.png
县沿革定城本春秋黄国汉汝南郡弋阳县魏属弋阳
郡东魏为郡治北齐置南郢州后废为南北二弋阳县
又省北弋阳又改为定城后周为淮南郡治隋废郡属
弋阳县唐武德置弦州贞观州废来属太极徙州治此
 固始本古蒋国汉汝南寖县及期思县东汉更寖曰
固始晋属汝阴郡期思属弋阳郡宋置包信县梁改固
始为蓼县废期思于包信置义成郡及建州北齐复以
蓼为固始废建州为新蔡郡周改置浍州陈置边城郡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930-0305d.png
隋废浍州以固始属弋阳郡改包信曰殷城废边城为
期思县唐固始殷城并属光州废期思 光山本汉江
夏郡西阳县魏属弋阳郡晋为郡治梁置光州及光城
郡隋开皇废郡置光山县大业为弋阳郡治唐徙光州
置定城 仙居本春秋弦国汉江夏郡[轪]县晋属弋阳
郡宋分[轪]置乐安县梁置宋安郡宋安光城二县隋省
梁郡县入乐安属弋阳郡唐武德析乐安置宋安为谷
州治贞观省入改今名(沿革/表)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930-0306a.png
形胜梅林山杏子河在固始 东西龙门在定城 大
小灌水在固始 金浆涧在固始大苏山 铁林山在
固始 弋场山在光山县 净居山在固始南 龙潭
山雁塞山皆在固始 仙人洞在光山 圣人泽佛子
院仙居山皆在固始(舆地/纪胜)
人物春秋虞丘相楚之处士 孙叔敖为楚令尹虞丘
相荐之 齐杨愔为名相 五代闽王王审知 皇朝
司马光生光山驿今有祠堂(舆地/纪胜)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930-0306b.png
本朝建隆元年改殷城为商城县后省为镇入固始宣
和初升光山军额(沿革/表)
集弋阳信夷旷深在乱山中惟此仙人杏特盛苍臣功
(盛度咏/杏亭)我来小小郡爱此高高台前对篬筤竹万竿球
琳材 黄子山川遗故国弋阳烟雾共空台(杨/蟠)潢河绕
出郡城楼楼枕潢南城上头天阔星连翼轸分地长川
带汉淮流百年京邑天边在一点弋山烟际浮(赵彦/琓)
陂衰草凄荒城千里浮光点太清不与众山为伴侣自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930-0306c.png
然八面露峥嵘 荆榛千里古黄国此景葱菁浮烟岚
(张天觉/浮光山)佩兰浮者今何在炼杏山翁去不还(郝及中/浮光山)
    黄州(倚郭一/外县二) (黄冈/黄陂) (麻城/)
郡号齐安 黄冈 黄城 黄陂 赤壁
州沿革楚地翼轸分野禹贡扬州之域春秋黄国境战
国属楚汉高帝置江夏郡魏为重镇后入吴晋初属弋
阳郡后属西阳郡南齐分置齐安郡北齐兼置衡州陈
废州后周复置隋改黄州大业为永安郡唐黄州齐安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930-0306d.png
郡初属江南后属淮南道(沿革/表)
县沿革黄冈战国楚徙相君于此汉西陵县为江夏郡
治又邾县晋并属弋阳郡后废邾县北齐置南安县及
齐安郡隋废郡改黄冈县置黄州治此又有木兰县唐
省木兰入黄冈 黄陂本汉西陵县地东汉末为黄城
镇北齐置南司州后周置黄陂县改南司曰黄州隋属
永安郡唐武德置南司州寻以黄陂来属 麻城本汉
西陵县地梁置信安县东汉置定州后周改亭州隋废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930-0307a.png
州改麻城县属黄州唐武德复亭州八年废州来属元
和省麻城县建中复置(沿革/表)
形胜松湖在黄陂 竹楼在城上王元之作记 赤壁
在江滨东坡作赋 乌林近赤壁 赤山在黄冈 春
风岭在麻城 甘露山在黄陂 十胜景在城山有仙
女台仙女洞看花台龙潭瀑水崖龙仙源亭马头泉师
姑台仰天窝 七丈山在黄冈 三角山九螺山在麻
(纪/胜)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930-0307b.png
人物皇朝程珦寓居黄陂生二子即二程先生 潘大
临潘大观皆有诗名 何颉之自号樗叟陈慥自号龙
丘东坡谪黄州与之游(纪/胜)
集一夜风吹竹连江雨送秋 可怜赤壁争雄处唯有
蓑翁坐钓鱼(杜/牧)
本朝诗情不负齐安郡杜牧当年与我齐 山州过夏
如山寺销尽机尘见道心 淮甸为内地黄冈压上游
(王元/之)南篇司马青衫湿北句郎官白发生堪与江黄永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930-0307c.png
传唱离骚经外此歌声(王轸小司马白居/易郎官王元之)长江绕郭知
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黄州小郡夹溪谷茅屋数间
依竹苇 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东/坡)云梦
泽南君子泉水无名字托人贤(山/谷)异时小杜高眠地几
向秋风听楚江(张/耒)缥渺烟中渔父桨坡陀山上使君衙
(董/乂)地据淮西尽江吞石壁宽(孙/载)
    安丰军(倚郭一/外县二) (安丰/寿春) (六安/)
郡号六安 六蓼 八公 芍陂 寿阳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930-0307d.png
军沿革吴地斗分野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六国楚灭之
秦九江郡治汉为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魏置安丰郡
梁增置陈留郡隋废郡属寿州大业属淮南郡唐属寿
州本朝置军(沿革/表)
县沿革安丰本汉六蓼阳泉安丰四县地东汉庐江郡
晋但存六县馀三县悉省之南朝废六县梁置安丰郡
及县又侨置陈留郡隋废郡以安丰属淮南郡本朝置
郡治此 寿春本春秋楚邑秦置九江郡汉淮南国后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930-0308a.png
为九江郡治东汉扬州刺史九江郡并治此晋淮南郡
治后改寿阳县宋复为寿春县梁置豫州陈为扬州隋
开皇为寿州治大业淮南郡治唐寿州治周世宗徙寿
州治下蔡而县属焉本朝置军来属 六安本汉庐江
郡潜县及六安国安丰县晋省潜县梁徙安丰县于郡
治于此置霍州及岳安郡县北齐州废隋废郡改岳安
为霍山县属庐州唐武德置霍州并析置应城潜城二
县贞观州县并废以霍山属寿州开元改盛唐县天宝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930-0308b.png
又别置霍山县本朝废之改盛唐为六安县(沿革/表)
形胜霍山即天柱山也尔雅云霍山为南岳 蓼城在
安丰即春秋蓼国 芍陂在安丰东(详见/陂类)三公山在六
安 八公山在寿春符坚战败见其草木皆为人兵
九公山在六安 安阳山在阳泉安丰二县之间 盛
唐山在六安 黄闾山青冈城皆在寿春(纪/胜)
人物汉英布六安人皋陶之后 梅福寿春人得仙
召信臣见循吏传民号为召父 魏胡质胡威父子清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930-0308c.png
谨名誉著闻 唐庞严举贤良第一 李兴父疾自刃
股肉以馈父父死捧土就坟诏表门闾(纪/胜)
集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八公山下清淮
水千骑尘中白面人(刘禹锡寄/杨寿春)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
(刘文/房)日夕烟波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皇甫/冉)
本朝开宝初省霍山县为镇入盛唐四年改六安县绍
兴十二年升安丰县为军以寿春寿州六安二县来属
(沿革/表)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930-0308d.png
集三辅亡秦期可必八公草木势将回(王枢/密)地分三楚
尝为茅土之强山号八公终(阙/)
   京西南路
    襄阳府(倚郭一/外县三) (襄阳/榖城) (宜城/) (南漳/)
     山南东道节度 京西湖北两路安抚司
      京湖制置司 京西转运司 提刑司
     提举司 都统制司
郡号汉水 邓城 荆山 临汉 梁山 襄汉 樊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930-0309a.png

府沿革楚地翼轸之分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
秦南郡之北界汉属南阳南郡魏置襄阳郡为重镇晋
兼置荆州东晋侨置雍州宋割荆州置雍州西魏改襄
州隋开皇废郡大业废州复置郡唐武德曰襄州为山
南东道节度本朝升州来属(沿革/表)
县沿革襄阳本古樊城春秋鄾邓之国汉属南郡及南
阳郡魏属襄阳后立樊城县东晋侨置雍州邓城县后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930-0309b.png
废入樊城后周省樊城入安养曰临汉贞元移治古邓
复改曰邓城本朝省入襄阳 榖城本春秋榖伯秦属
南阳郡汉筑阳县阴县酂县之城晋孝武置义成县属
义成郡宋以筑阳置扶风郡阴酂属广平郡梁置饶阳
县属义城郡后周省酂县馀并属襄阳隋省筑阳饶阳
改阴县曰阴城开皇改义城曰榖城唐贞观省阴城入
焉 宜城本春秋鄀国楚城后都之秦南郡之北部汉
南郡都改三县惠帝改鄢曰宜城魏置襄阳郡三县属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930-0309c.png
焉晋安帝析置乐乡县属武宁宋改宜城为莘山郡又
置略阳县梁置率道县西魏改莘山曰汉南略阳曰上
洪隋并属襄州大业乐乡属竟陵唐贞观省上洪汉南
入率道以乐乡还属襄州天宝改率道曰宜城后周省
乐乡入焉 南漳本荆豫二州之境春秋卢戎周秦伊
庐地汉中庐山都临沮三县魏临沮山都属襄阳郡中
庐属南阳郡晋分临沮置上黄县属襄阳梁属中庐置
穰县西魏置重阳废穰县又置义清周改重阳曰思安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930-0309d.png
省山都隋改思安曰南漳唐武德析南漳置荆山贞观
省南漳入义清开元徙荆山于故南漳改今名(地理沿/革表)
形胜岘山去城十里羊祜所游 荆南在南漳西北有
石室云卞和宅 榖山在榖城西北 檀溪在城西南
蜀先主乘的卢一跃而过 九岛山八叠山在南漳
百丈山在襄阳南 鹿门山在宜城东北马窟山汉时
有马出焉(纪/胜)
人物战国宋玉 汉王逸注楚词 马良兄弟五人谚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930-0310a.png
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庞德公隐岘山 三国庞统
即德公之从子也德公称为凤雏 杨颙为诸葛亮主
簿 张悌相吴晋平吴死之 习凿齿博学洽闻 唐
张东之相武后匡复唐室 孟浩然隐鹿门山 柳浑
料吐蕃必败盟已而果然 尹嗣宗子怦孙恭先曾孙
仁恕皆有孝行荆公诗云四叶表门唐尹氏 皇朝胡
旦魁天下 张士逊拜相 魏恭不受章子厚官 范
宗尹直言擢为相(纪/胜)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930-0310b.png
集汉池水如带巫山云似盖一望沮漳水宁思江海会
(沈/约)醉中来习氏梦里忆襄王宅毁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宛宛樊池岸悠悠汉水波
 访古登高岘凭高眺襄中天晴远峰出水落塞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里怀山公 岘山临汉江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
翁欲上马笑杀襄阳儿(李/白)不厌楚山路稀怜汉水清津
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夜入橘花宿朝穿枫叶行(岑/参)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930-0310c.png
敛荆门近江平岘首低(杨于/陵)襄阳九里郭楼雉连云树
(白乐/天)商路雪开旌旆远楚堤梅发驿亭春襄阳风景由
来好重与江山作主人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吾
家碑不昧王粲并依然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庐
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自从宋玉贤特立冠耆旧离
骚既日月九辨即列岫卓哉悲秋辞合在风雅右(陆龟/蒙)
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丹壑尝如霁青林不换秋(张/九)
(龄/)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江波明楚甸山色夺荆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930-0310d.png
(韩文/公)
本朝宣和元年升襄州为襄阳府太平兴国元年改义
清县曰中庐绍兴七年省入南漳绍兴五年省邓城县
入襄阳(沿革/表)
集莫沉杜预閒碑石判倒山翁醉接离 襄阳春游乐
何许岘山之阳汉江浦使君朱旆来翻翻人道使君如
羊杜(东/坡)习家池畔思前事游女江边想弄珠 檀溪春
水长青蒲溪上行人问的卢(颜/算)连天汉水鸭头春乐府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930-0311a.png
铜鞮艳曲新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逃
亡已觉依刘表寒畯应须礼浩然(苏子/由)
    邓州(倚郭一/外县四) (穰县/南阳) (内乡/) (淅州/) (顺阳/)
     武胜军节度
郡号南阳 宣化
州沿革禹贡豫州之域春秋邓国地后并于楚战国属
韩寻属秦又属楚秦以后为南阳郡晋南阳国及顺阳
义阳二国境宋齐为南阳郡后魏兼置荆州西魏为重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930-0311b.png
镇隋改邓州大业复为南阳郡唐邓州南阳郡后梁升
宣化军后唐改威胜后周改武胜(沿革/表)
县沿革穰县春秋楚邑战国秦取之汉穰朝阳新野冠
军涅阳五县地并属南阳东汉以冠军之北境置临濑
县晋穰及朝阳属义阳郡惠帝置新野郡后废朝阳元
魏以穰为南阳郡治为荆州刺史治又置新城县西魏
改临湍县后周废新野郡隋开皇改新野县属南阳改
涅阳曰课阳以临湍为新城唐贞观省冠军涅阳入穰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930-0311c.png
县乾元省新野天宝又改新城为临湍五代后汉改临
湍曰临濑本朝省入穰县 南阳本春秋申国秦置宛
县后属南阳郡汉宛博望安众杜衍育阳雉西鄂七县
之地并属南阳郡东汉省杜衍县晋省安众育阳又废
博望元魏置上陌县改雉曰北雉省西鄂孝文置向成
县后周并宛上陌连名上宛隋改上宛为南阳向成属
育阳郡唐属邓相唐末省向成入南阳 内乡本春秋
楚白羽地后改为析蕲固商于邑汉析及丹水二县属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930-0311d.png
弘农郡郦县属南阳郡东汉三县并属南阳晋析及丹
水属顺阳郡郦属南阳郡元魏置析阳郡西魏改为中
乡郡又置南漳郡于郦县地隋改中乡曰内乡属析阳
郡废菊潭为县省丹水入内乡唐内乡菊潭属郑州五
代后周省菊潭入内乡为镇 浙川亦析白羽之地东
汉为南乡县魏置南乡郡晋改顺阳郡后析阳南乡皆
废五代后周复置淅川属邓州 顺阳属汉南阳郡哀
帝改博山东汉属顺阳国晋属顺阳郡西魏析置郑县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930-0312a.png
寻改为清乡后周省顺阳入焉隋废复为顺阳其后省
入内乡为镇本朝复置县(沿革/表)
形胜丹水城在淅川县抱朴子云丹水出丹鱼先夏至
十日夜祠之鱼浮水上赤光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
涂足可以步行水上 紫山在南阳县 梅溪松岭皆
在南乡(初学/记)菖蒲潭在穰县东南 金龟潭博望城即
汉张骞封处 张衡宅有读书堂又有邓禹宅(已上皆/在南阳)
人物汉邓禹中兴元勋 邓弘守南阳著治绩条教法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930-0312b.png
度为后所述 召信臣守南阳号为召父 杜诗守南
阳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羊续守南阳府丞献其
生鱼续悬之于庭 刘宽守南阳吏民有过但用蒲鞭
示辱而已 鲍德守南阳吏民爱说号为神父(俱见/汉书)
本朝建隆初省临濑县入穰县太平兴国六年以顺阳
镇复为县(沿革/表)
    随州(倚郭一/外县二) (随县/唐城) (应山/)
     崇信军节度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930-0312c.png
郡号汉东 随阳 随国
州沿革韩地角亢氐分野禹贡荆豫之域春秋随国战
国属楚秦以后属南阳郡晋属义阳郡惠帝置随郡西
魏置并州后号随州隋废州置汉东舂陵二郡唐并为
随州汉东郡(沿革/表)
县沿革随县本春秋随厉二国楚灭随为县汉属南阳
郡晋属义阳后置随郡梁置曲阳郡西魏置随州南齐
分置安化县西魏改新化后周改光化隋置汉东郡光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930-0312d.png
化属焉唐随光化二县属随州本朝省光化 唐城本
春秋唐国汉为舂陵县之上唐乡东汉属章陵县晋属
安昌县后置上唐县后魏曰厥西置义阳郡后改肆州
县曰下溠隋改县曰唐城后省入枣阳唐开元复置属
随州五代梁晋皆尝改为汉东后复故 应山本汉南
阳郡随县地又东汉江夏平春县地宋平春属义阳郡
后省之西魏置平靖县属平靖郡隋大业废郡改置应
山县属安陆郡省平靖入焉本朝改隶随州(沿革/表)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930-0313a.png
形胜寿山在州东北 仙丘在州南 龙坡在州北
鼋潭在州东 铁城山在唐城县北 金庭洞在桐柏
山西南 大洪山在州西南慈忍灵尊者道场 大紫
山在州东北 大义山居民有义故名 三钟山在随
县东北三堆状若覆钟 双泉山有七宝泉珊瑚泉
随城山在州南 唐城山在唐城县 仙城山在州东
(舆地/纪胜)
人物春秋季梁随国贤臣 后汉周章谏太守谒窦宪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930-0313b.png
 皇朝宋绶诏试学士院与父皋同在馆阁世以为荣
 连舜宾有隐德乡里悦服二子相继登第 刘陆进
士第二人坐元祐之党谪安州(舆地/纪胜)
集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李/白)行行指汉东暂喜言笑
同雨雪离江上蒹葭在梦中(韩/集)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
(蒋/吉)鸥翻汉浦风波急雁下郧溪雾雨深(罗/隐)
本朝乾德五年升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改崇信熙宁
五年省光化县为镇入随县(沿革/表)嘉定年间割德安府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930-0313c.png
应山县入随州(邸/报)
集城上春光莺语乱城下烟波风拍岸(钱文/僖)诗筒相逐
到随城练句挥毫老益精(范纯/仁)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
为助笔纵横(山/谷)随为西楚南郡颇富山水 涢水带西
城城高敞郡亭 城隅楼榭与云平城下流溪见底清
(邢/恕)云山连楚塞夏水暗随城 随州九十九重山安得
乡人住此间(王安/中)随州西南多奇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大洪(杨/连)厥涢双水抱城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930-0313d.png
隅高谊前闻季大夫九十九冈风俗厚人人况已握灵
(陈师/道)
    均州(倚郭一/外县一) (武当/郧乡)
     武当军节度
郡号武当 邹城 始平 郧乡 齐兴 丰则
州沿革秦韩之交角亢氐东井之分野禹贡豫州之域
春秋麋国战国属韩秦属南阳汉属南阳汉中二郡魏
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宋后置武当郡齐侨置始平郡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930-0314a.png
寻改齐兴兼置兴州后周改丰州隋废郡改均州大业
州废属淅阳郡唐义宁置均州贞观废之属淅川八年
复置武当军(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武当属汉南阳郡魏南乡郡晋顺阳郡后置武
当郡隋治均州州废属淅阳郡唐复属均州 郧乡本
春秋麋国汉锡县长利县地属汉中郡东汉省长利魏
属魏兴郡晋复置长利县太康改锡县为郧乡东置南
上洛郡西魏改丰利郡析锡县置丰利县后周废郡隋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930-0314b.png
以丰利属西域唐属均州本朝省丰利(地理沿/革表)
形胜武当山在县南二百里中有一峰名参岭峰上有
三十六岩 天柱山在郧乡上有三石门飞仙往来
宝盖山在郧乡 金锁岭在武当山 落帽峰乃戴将
军上升落帽于此 兜鍪山在郧乡 三生石在武当
县 千龄州在郧乡一名沧浪州(舆地/纪胜)
人物皇朝陈抟号希夷先生隐于武当山后乃居华山(纪/胜)
集我生本似远行客况是乱离多病身经山涉水向何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930-0314c.png
处看见竹林禅定人(戴叔伦题/武当兰若)
本朝宣和元年升武当节度(会/要)乾德省丰利县入郧乡
(沿革/表)
集万事若在手百年聊称情他时南岳去记得此岩名
(陈搏题/俞公岩)苏壁留诗志何大可怜泰华老图南(张士/逊)我爱
武当好将军曾得道蜕举入云霄高岑名落帽(无名/氏)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930-0314d.png
 
 
 
 
 
 
 
 记纂渊海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