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少傅¶
白少傅¶ 第 337b 页

法喜志卷三
冰莲道人 夏树芳 辑
寤斗居士 冯 定 阅

* 白少傅

白居易。字乐天。年十七登进士。宪宗朝极被宠遇。时
事无不言。为当路所忌。遂摈斥不得施。乃放意文酒。
东都所居。疏沼种树。架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
吟先生。晚年好佛特甚。至经月不茹荤。长庆二年知
杭州。问道于鸟窠禅师。见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
处甚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
白少傅¶ 第 337c 页 X88-0337.png
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居易服其
言。作礼而退。尝问惟宽禅师何以修心。师云。心本无
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勿念起。又问垢
即不可念。净亦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
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翳。乐天从此悟入。又咨
心要于凝禅师。得八言广为八偈。八言者。曰观曰觉。
曰定曰慧。曰明曰通。曰济曰舍。其观偈曰。以心中眼。
观心外相。从何而有。从何而丧。观之又观。则辨真妄。
末后舍偈曰。众苦既济。大悲亦舍。苦既非真。悲亦是
假。是故众生。实无度者。年七十五。赠尚书左仆射。宣
宗以诗吊之。既卒。以其所居施为佛寺。

* 李浚之

李渤。字浚之。初隐庐山。更从少室。元和初。李巽韦况
交章荐之。以右拾遗召不拜。洛阳令韩愈遗书曰。朝
士引领东望。若景星凤凰争睹为快。始出为谏议大
夫。朝有阙政。辄附章列上。孤掺自将。虽屡斥不少衰
其节。为江州剌史日。尝问归宗禅师曰。须弥纳芥子
即不问。如何是芥子纳须弥。师曰人传使君读万卷
书是否。渤曰然。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何
处。著渤有省。

* 杜彦之

杜荀鹤。字彦之。牧之子。大中间登科。官至翰林学士。
所居得香林之胜。与顾云诸贤为友。自号九华山人。
有诗集行世。其送僧诗曰。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
白少傅¶ 第 338a 页 X88-0338.png
前短焰灯。只恐为僧心不了。为僧心了总输僧。

* 韦南康

韦皋。字城武。万年人。皋初生。厥父饭僧祈福。忽有应
真尊者至。斋毕。乳媪抱儿求咒愿。尊者起谓众曰。此
儿诸葛武侯也。他日有美政于蜀。宜以武字之。言讫
不见。其后皋游宦出处。节义功名。大槩与武侯相类。
始李白为蜀道难以斥严武。陆扬更为蜀道易以美
𦤎焉。治蜀二十一年。官至大尉中书令。封南康郡王。
雅好释氏法。嘉州弥勒如来石像初成。皋为之记曰。
头围七尺。目广二丈。其馀相好。一一称是。世美其简
而雅。又尝训鹦鹉念佛。鹦鹉毙。以桑门故事闇维之。
得舍利十馀粒。皋为之记。其抑扬赞叹。颇得禅那之
妙。

* 皇甫湜

皇甫湜。字持正。新安人。元和中擢进士。游心内典。其
送简师叙曰。凤羽而麟毛。此鸟兽也。经传以比圣人。
师虽佛氏而儒其行。虽夷狄其衣服。而仁义其心。即
未齿于士。与凤麟类矣。不犹愈于冠冤朝服。或漏于
淫怪之说。以斁彝伦者耶。官至工部郎中。韩愈爱其
才。与李翱张籍齐名。

* 韩昌黎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三岁而孤。鞠于嫂郑氏。自知读
书。日记数千言。既长。尽通经史百家之学。擢进士第。
累官刑部侍郎。宪宗迎佛骨。上表极谏。贬潮州剌史。
白少傅¶ 第 338b 页 X88-0338.png
既至潮。闻大颠禅师之名。致书问道。书三至。颠始入
郭。愈敬礼焉。留师旬日乃返。后因祀神海上。登灵山。
复造其居问道。寻改袁州。施衣二袭为别。后周茂叔
往灵山寺访大颠遗迹。见文公留衣亭故事。题诗壁
间曰。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不识大颠
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 裴公美

裴休。字公美。孟州人。儿时与兄弟偕隐。昼讲经。夜著
书。经年不出户。有馈鹿者诸生荐之。休不食。曰蔬食
犹不足。今一啖肉。后将何继。擢进士为监察御史。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嗜浮图法。讲求其说。虽当世嘲之
而所好不衰。公守新安日。属运禅师初于黄檗山。舍
众入大安精舍。混迹劳侣。公入寺因观壁间画。乃问
是何图相。主事者对曰。高僧真仪公曰。真仪可观。高
僧何在。僧皆无对。公曰此间有禅人否。曰近有一僧
投寺执役。颇似禅者。公命至。睹之欣然。曰休适有一
问。诸德吝辞。今请和尚代詶一语。运曰。第言之。公即
举前问。运朗声曰裴休。公应诺。运曰。在什么处。公当
下知旨。如获髻珠。遂迎入府第。旦夕问法。及移镇宛
陵亦命与俱。由是深彻法源。复与圭峰密禅师道缘
尤密。年七十有四卒。休能文章。书楷遒媚有体法。为
人掺守严正。进止雍闲。宣宗尝曰。此真儒者。居尝不
御酒肉。著释氏文数万言。如作劝发菩提心文。圆觉
经叙。法界观叙。禅源诠叙。世皆服其精要。
白少傅¶ 第 338c 页 X88-0338.png

* 丁繁

丁繁。自尚书郎参灵度师。去官求道。日食脱粟二外。
钵水一盂。夏月夜禅。虽飞蚊咂食终不摇动。

* 陈琡

陈琡。鸿之子。咸通中佐廉使郭常侍铨之幕于徐。性
耿介。非其人不与之交。同院有姓武者。为元衡相国
之后。汾阳之婿也。琡心不屑与为侣。遂挈家居于芧
山。与妻子隔山而居。短褐束绦。焚香习禅而巳。在职
之时。惟流沟寺长老与之款接。自述坛经三卷。今在
藏中。临行留一章与僧云。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
止若圆底器。常恐他物触。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
乾符中弟琏复佐薜能幕于徐。薜公重其为人。延请
入城。遂坚拒之曰。琡巳有誓不践公门矣。薜乃𢹂舟
造之。清言永日。不宿而去。

* 崔群

崔群。武城人。未冠举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数进谠言。
宪宗嘉纳之。后被谮出为湖广观察使。公至任。即访
湖南如会禅师问曰。师以何得。师曰。见性得。时师方
病眼。公曰。既云见性。其奈眼何。师曰。见性非眼。眼病
何害。公稽首称谢。穆宗朝超拜吏部尚书。

* 司空表圣

司空图。字表圣。河内人。咸通末进士。拜谏议大夫不
赴。居中条山官谷。作休休亭。以禅悦为乐。号耐辱居
士。有诗云。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六龙
白少傅¶ 第 339a 页 X88-0339.png
飞辔常相窘。更忍临危自著鞭。

* 吕许公

吕蒙正。字圣功。太宗时举进士第一。累官参知政事。
封许国公。少时寄食僧房。得以安意书史。后执政十
年。郊祀俸给皆不请。帝问其故。对以私恩未报。帝诘
之。以实对。帝曰。僧中有若人耶。赐紫袍加号以旌之。
于是恩俸悉推之寺僧以酬夙德。公尝晨兴礼佛。祝
曰。不信三宝者愿勿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
佛法。从子夷简申国公。每遇元日拜家庙后。归焚香
发广慧琏公书一封展礼之。申公之子公著亦封申
国公。元日发天衣怀禅师书。左丞好问。元日发圆照
禅师书。左丞之子用中。元日发佛照禅师书。其家世
崇信有自来矣。

* 李文靖

李沆。字太初。太宗时为右补阙。真宗时拜相。日取水
旱盗贼奏闻。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则
留意于土木祷祠之事矣。厥后其言果验。王文正公
且叹曰。李丈靖真圣人也。居常端默寡言。深通释典。
尤厌荣利。家人以所居第湫隘劝治之。公曰。身食厚
禄。时有横赐。计亦可治。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
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耶。堂下花槛欹损。经岁不
问。有请之者。曰岂以此故动吾一念哉。临终右胁而
逝。时盛暑停尸七日。颜色不变。吐香如莲花。人谓履
践之验。
白少傅¶ 第 339b 页 X88-0339.png

* 谢宗源

谢泌。字宗源。举进士为右谏议大夫。太宗时修正殿。
泌谏不当用釆绘。丞命代以丹垩。且奖其忠荩。公知
人能得士。每发荐牍。必望阙再拜曰。老臣又为陛下
得一人矣。王文正公旦。皆公所荐引也。与查待制道
博通佛典。其亡也沐浴俨衣冠。无疾端坐而尽。

* 曾运使

曾会。字宗元。端拱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丁谓建捍
海塘。索民太急。时无敢言者。公极论奏罢。军民得安。
幼时与雪窦显禅师同舍。及冠异途。天禧初值于淮
甸。公遂将中庸大学。参以楞严符宗门语句质显。显
曰这个尚不与教乘合。况中庸大学耶。学士须直揵
理会。乃弹指一下曰。但恁么荐。取公于言下领旨。

* 查湛然

查道。字湛然。性慈孝。母病思鳜鱼羹。市无鬻者。道泣
祷于河。凿冰得之。母病寻愈端拱初举进士。官至龙
图阁待制。公尝守果州。洞贼作乱。相戒曰。查使君以
仁义抚此境。未可犯也。及城而遁。所著文集二十卷。
尝为石门聪禅师作僧堂记曰。自佛法广被。达磨西
来。具信根者求證本原。衣不禦寒。食不充腹。迩来禅
刹竞规宏壮。少年初学恣卧其间。明因果者如卧铁
床。若当冤敌。自非朝夕密养圣胎。潜求解脱。其或心
汩盖缠。身利温暖。不察无明。惟究文字。自谓究竟。纪
尽迁谢。堕彼恶趣。猛利丈夫得不为之动心哉。
白少傅¶ 第 339c 页 X88-0339.png

* 杨文公

杨亿。字大年。浦城人。累官朝林学士。性鲠介。尚名节。
文格雄健。学者宗之。谥曰文。所著文集一百九十四
卷。公尝自谓少时锐于仕进。常若有物碍于胸中。及
学释氏法。其物曝然破散。无复蔽碍而心泰然。

* 晁文元

晁迥。字明远。清丰人。历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以太
子少保致仕。年八十四。谥文元。迥性宽简。当官莅事。
未尝挟情害物。所著有翰林集三十卷。道院集十五
卷。法藏碎金录十卷。公所读坛经。其七世孙子健见
其后题云。时年八十一。第十六次看过。公当弱冠时。
遇高士刘惟一。访以生灭之事。刘曰人常不死。公骇
之。刘曰。形死性不灭。公始悟其说。自是留意禅观。晚
年尚看坛经孜孜如此。又尝见丛宝录纪公一事。公
谢政后燕居。独处道院。不治他务。戒家人无辄有请。
其子宗悫擢进士。易章服诣谢。公亦不顾。其夫人密
觇之。但见瞑目端坐。须发摇风。凝然若木偶。尝有诗
云。鍊矿成金得宝珍。鍊情成性得天真。相逢此理交
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公又尝曰。予观宝积经中末
后云。若彼比丘于一切法。但取一行。极随顺者。所谓
无生。是为禅行。予详此语。若有酌然明禅理而学佛
者止用此一科足矣。

* 王文正

王旦。字子明。累官工部尚书同平章事。赠魏国公。谥
白少傅¶ 第 340a 页 X88-0340.png
文正。因省常禅师剌血写华严经净行品。结社修净
业。旦为之首。天禧元年九月旦薨。先一日嘱翰林杨
亿曰。吾深厌劳生。愿来世为僧。宴坐林间。观心为乐。

* 朱炎

朱炎。真宗时为节度判官。久读海眼。未知趣入。一日
问讲僧义江曰。此身死后。此心何在。江曰。此身未死。
此心何在。公契旨述偈曰。四大不须先后觉。六根还
向用时空。难将语嘿呈师也。只在寻常语嘿中。江曰。
更须吐却。

* 朱正裕

朱昂。字举之。荆南人真宗朝翰林学士。博学有清德。
晚年乞归。真宗下诏留俟秋凉。时吴淑赠行诗曰。浴
殿夜凉初阁笔。渚宫秋晚待悬车。昂前后所得俸资。
日购奇书云自乐。尤好释氏书。自为墓志。门人谥曰。
正裕先生。弟协为主客郎。亦退居里中。人号渚宫二
疏。

* 王中立

王中立。岢岚州人。家豪于财。悉以供客而自举甚俭。
妻亡不再娶。居一室如神僧。数年乃出。人觉其谈吐
异常。叩之不言。晚年更名云鹤。自号拟栩。临终豫期
而逝。多禅咏。

* 王随

王随。字子正。河内人。天圣初。自润州徙知江宁府。岁
大饥。时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随不听。
白少傅¶ 第 340b 页 X88-0340.png
曰民饥由兼拜闭籴以邀高价耳。乃大出官粟私价
遂平。民之全活者以万计。居尝慕裴休之为人。以御
史中丞出镇钱塘。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
自是践履益深。竟明大法。与杨大年俱号参禅者。先
是大年编次传灯录三十卷。随去其繁为十五卷。名
玉英集。临终书偈曰。画堂灯巳灭。弹指向谁说。去住
本寻常。春风埽残雪。

* 富丈忠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庆历中与文彦博并相。天下称
为富文。封郑国公。谥文忠。公方镇毫州时。迎华严颙
公馆于州治。既有證入而别。后答颙公书曰。示谕此
事。闻佛必有夙因。今弼遭遇和尚。即无始以来忘失
事一旦认得。此后定须拔出生死海。不是寻常恩知。
虽尽力道。断道不出也。和尚得弼百千。其数何益于
事。不过得人道华严会下出得个老病俗汉。济得和
尚甚事。所云陶汰甚多。此事诚然。每念古尊宿始初
在本师处。动是二三十年。少者亦是十数年。日夕侍
奉。开道闻法。方得透顶彻底。却思弼两次蒙和尚垂
顾。共得两个月请益。若非和尚巧设方便。著力擿发。
何由见个涯岸。虽竭踵顶难于报称。未知何日再得
瞻拜。但晨夕依依也。

* 文潞公

彦文博。字宽夫。介休人。进士及第。历仕四朝。出入将
相五十馀年。再相时与富弼同拜。士大夫相庆以为
白少傅¶ 第 340c 页 X88-0340.png
得人。官至太师。封潞国公。年九十二。谥忠烈。公守洛
阳日。尝致齐往龙安寺瞻礼圣像。忽见像坏堕地。略
不加敬。但胆视而出。旁有僧曰。何不作礼。公曰。像既
坏。吾将何礼。僧曰。譬如官路土。人掘以为像。智者知
路土。凡人谓像生。后来官欲行。还将像填路。像本不
生灭。路亦无新故。公闻之有省。由是慕道益力。专念
阿弥陀佛。辰香夜坐。未尝少懈。每发愿曰愿我常精
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大诸含识。如如居士
有颂赞曰。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
一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

* 杜祁公

杜衍。字世昌。山阴人。庆历中为相。与富弼韩琦范仲
[泳-永+庵]同革弊事以修纪纲。而衍尤抑绝侥倖。凡内降恩
泽一切封还。后以太子少师致仕。封祁国公。卒谥正
献。时号清白宰相。公以张方平好佛。常窃怪之。有医
者朱生游二公间。一日公召生诊脉。至迟。公诘之。曰
看楞严经未了。公曰。圣人微言无出孔孟。楞严何等
语耶。生曰。公未读此经。何知不及孔孟。因袖中出其
卷。公观之不觉终轴。大惊曰。方平知之。不以告我。即
命驾见之。方平曰。譬如失物。忽巳得之。但当喜其得。
不必悔其晚也。

* 范文正

范仲淹。字希文。读书长白山中。一日于寺中得窖金。
覆之不取。及贵。语僧出金修寺。仁宗朝。累官枢密参
白少傅¶ 第 341a 页 X88-0341.png
知政事。谥文正。追封楚国公。公尝宣抚河东。宿保德
传舍。获故经一卷。名十元罗汉因果颂。藏经所未录
也。公为之叙曰。此颂文一尊者七首。皆悟本成佛之
言。予读之。一颂一悟。方知人世有无边圣法。大藏遗
落其文。因以付沙门慧哲俾行于世。公守吴日。琅琊
觉禅师谒之。留数日。公于言下知归。赠师偈曰。连朝
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直欲与师闲到老。尽
收识性入玄关。

* 尹师鲁

尹洙。字师鲁。博学。深于春秋。唐末以来。文章寖敝。洙
与穆伯长倡为古文辞。自是文风少变。庆历中。累官
起居舍人。公谪官大梁时。与老衲去眼游。一日谓法
眼曰。洙迩来颇以退静为得法。眼曰。盍若退静两忘。
公即有省。临终之日。先以手书。别范文正公。适朱从
事炎至。公谓炎曰。吾素学佛于禅师法眼者。乃今资
此也。及文正公驰至恸哭之。公张目曰。巳与公别。何
用复来。且死生常理。希文岂不晓乎。言讫端坐而逝。

* 冯当世

冯京。字当世。江夏人。举进士。自乡选至廷对俱第一。
京知制诰日。韩琦为相。京数月不一见。琦谓其傲。京
闻之谓韩曰。公为宰相而不妄诣公者。乃所以重公
也。岂傲哉。其在并州。尝以书寄王安国曰。并门歌舞
妙丽。闭目不窥。日以谈禅为上。安国曰。若如所论。未
达禅理。闭目不窥。巳是一重公案。
白少傅¶ 第 341b 页 X88-0341.png

* 夏英公

夏竦。字子乔。德安人。仁宗朝举制科。皇祐中参知政
事。公自契机于谷隐。日与老衲游。偶上滥溥禅师至。
公问百骸溃散时。那个是长老自家的。蓝曰。前月二
十离蕲阳。公休去。蓝却问百骸溃散时。那个是相公
自家的。公便喝。蓝曰。喝则不无。毕竟那个是相公自
家的。公对以偈曰。休认风前第一机。太虚何处暑思
惟。山僧若要通消息。万里无云月上时。

* 李觏

李觏。字彦礼。南阳人。通五经。生徒数百。曾巩邓润甫
皆其商弟。觏尝著潜书力于排佛。自嵩禅师𢹂所诠
辅教编读之。始留意佛书。乃怅然曰。我辈议论尚未
及一卷般若心经。佛道岂易言哉。皇祐间范仲淹荐
试太学说书。既没。润甫上其退居类藁。皇祐续稿。诏
官一子。

* 赵清献

赵抃。字阅道。气宇清逸。人不见其喜愠。自号知非子。
宋至和中为侍御。弹劾不避贵戚。居尝以一龟一鹤
自随。后以龟放汴水。有龟放长淮不再来之句。公在
成都。有僧上诗云须向维摩顶上行。嗣后从天钵寺
重元师问心要。及知青州。隐几公堂。闻雷声忽然大
省。后以太子少保归三衢。与山僧野老往来无间。名
所居为高斋。以诗自见曰。轩外长溪溪外山。捲帘空
旷水云间。高斋有问如何答。清夜安眠白昼间。元丰
白少傅¶ 第 341c 页 X88-0341.png
间。忽一日遍辞亲友。其子㞦见其形色异常。问后事。
公厉声叱之。少顷语如平时。趺坐而化。法泉禅师以
偈赞曰。仕也邦为瑞。归于世作程。人间金粟去。天上
玉楼成慧剑无纤缺。冰壶彻底清。春风瀫水路。孤月
破云明。寿七十七。谥清献。

* 欧阳永叔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仁宗朝为谏官。论事切直。后
拜参知政事。矢心匡弼。与韩琦策立英宗。熙宁初。以
太子少师致仕。谥文忠。公始不信佛。知酬净照诗云。
佛说吾不学。劳师空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
后守毫社。有许昌龄来游太清宫。公邀至州舍与语。
忽然有悟。居洛中时。游嵩山。却仆吏放意而往。至一
寺。修竹满轩。风物鲜美。公休于殿陛。傍有老僧阅经
自若。公问诵何经。曰法华。公曰。古之高僧临死生之
际。类皆谈笑脱去。何道致之。曰定慧力耳。又问今乃
寂寥无有。何哉。老僧笑曰。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
得散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慧。公大叹服。
后居颖州。捐酒肉。彻声色。灰心默坐。令老兵往近寺
借华严经读至八卷。乃安座而薨。

* 司马温公

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宝元初进士。累官端明殿学
士。上疏极言青苗法不便。退居洛十五年。哲宗初立。
召拜左仆射。罢青苗法。人谓公元祐相业。有旋乾转
坤之功。卒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生平著述甚多。
白少傅¶ 第 342a 页 X88-0342.png
尝作解禅六偈。谓世之谈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遂
广文中子之言而解之。其一曰。念怒如烈火。利欲如
铦锋。终朝长戚戚。是名阿鼻狱。其二曰。颜回安陋巷。
孟轲养浩然。富贵如浮云。是名极乐国。其三曰。孝弟
通神明。忠信行蛮貊。作善降百祥。是名作因果。其四
曰。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久久不可掩。是名不坏
身。其五曰。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行之诚且久。是
名光明藏。其六曰。道义修一身。功德被万物。为贤为
大圣。是名佛菩萨。

* 张文定

张方平。字安道。宋城人。累官太子少师。谥文定。与眉
山父子友善。受知神宗。时王安石用事。公嶷然无所
动。望高一时。庆历中尝为滁州守。游琅琅山。抵藏院。
偶见楞伽经取视之。忽感悟前身事。入手恍然。如获
旧物。开卷未终。宿障冰释。读至世间离生灭。犹如虚
空华。遂明巳见。偈曰。一念在生灭。千机缚有无。神锋
轻举处。透出走盘珠。暮年以此经授苏子胆。辅以钱
三十万使印施江淮间。子胆乃为书而刻之。

* 范忠文

范镇。字景仁。华阳人。累官翰林学士。熙丰镇。士大夫
论天下贤者。必归于司马光及镇。光尝自谓勇决不
如景仁。卒谥忠文。有文集百卷。或问景仁何以不信
佛。景仁曰。尔必待我合掌膜拜。然后为信耶。山谷一
日过景仁。终日相对。正身端坐。未尝回顾。亦无倦色。
白少傅¶ 第 342b 页 X88-0342.png
景仁言吾二十年来胸中未尝起一思虑。二三年来
不甚观书。若无宾客终日独坐。夜分方睡。虽儿曹欢
呼咫尺皆不闻。山谷曰。公却是学佛作家。

* 邵康节

邵雍。字尧夫。范阳人。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冬不炉。
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名所寝处为安乐窝。自号
安乐先生。公有学佛吟曰。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
节奈愁何。求名壮岁投宣圣。怕死老年亲释迦。妄欲
断缘缘愈重。徼求去病病还多。长江一片平如练。幸
自无风又起波。熙宁初。以著作郎召不至。死谥康节。
有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击壤集行于世。程子称为振
古之豪杰。

* 王介甫

王安石。字介甫。神宗朝拜相。封荆国公。一日访蒋山
元禅师。坐间谈论。品藻古今。师曰。相公口气逼人。恐
著述劳神。心气不正。何不坐禅体此大事。公从之。一
日谓师曰。坐禅实不亏人。予数年欲作胡笳十八拍
未就。忽于夜坐间得之。师呵呵大笑。公读书定林。尝
问元公祖师意旨。元不答。公益扣之。元曰。公于般若
有障者三。其近道一耳。公曰愿闻其说。元曰。公受气
刚大。于世缘深。以刚大器遭世缘深。必以身任天下
之重。怀经世之志。用志不纯。则心未平。以未平之心。
持经世之志。何时能一念万年哉。又多怒则与物多
竞。此其三也。特视名利如脱发。甘澹薄如头陀。此为
白少傅¶ 第 342c 页 X88-0342.png
近道。当以教乘滋茂之可也。公再拜。后于首楞严得
旨。熙宁八年。公复入相。一日奏事退。上曰佛法于中
国有补乎。公曰。君子小人皆知畏而为善。岂小补哉。
公居金陵。由蒋山至其故宅当半道。后请以宅为寺。
因号半山。

* 苏端明

苏轼。字子瞻。因宿东林。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献偈
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
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又曰。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
看山了不同。不识此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公
尝访弟子由于高安。将至之夕。子由与真净文禅师。
寿圣聪禅师联床夜话。至三鼓方睡去。真净忽惊觉
曰。吾梦谒五祖戒禅师不思而梦。何祥也。子由撼聪
公。聪曰。吾方梦见戒禅师至是品坐。黎明。俄报东坡
巳至奉新。有顷东坡至。理梦事。公问戒公生何所。曰
陜右。东坡曰。轼十馀岁时每梦与是僧往来陜西。又
问戒状奚若。曰戒失一目。东坡曰先妣方娠。梦僧至
门瘠而眇。又问戒终何所。曰高安大愚。今五十年矣。
而东坡时四十九。后与真净书曰。戒和尚不识人嫌。
强颜复出。亦可笑矣。绍圣间公谪儋耳。𢹂阿弥陀佛
一轴。曰此吾往西方公据也。公于建中元年七月。卒
于毗陵。时钱济明侍傍曰。公平生学佛。此日如何。公
曰。此语亦不受。又径山琳禅师问疾云。学士生平践
履。至此更须著力。公应声曰。著力便差。语绝而速。
白少傅¶ 第 343a 页 X88-0343.png

* 苏栾城

苏辙。字子由。号颖滨。又号栾城。累官翰林学士门下
侍即。谥文定。元丰三年。公以罪谪高安。会黄檗全禅
师于城寺。熟视公曰。君静而慧。苟留心宗门。何患不
成此道。公识之。因习坐。数求决于全无契。后忽有省。
聪禅师来居寿圣。公以此事往问。聪不答。公又叩之。
聪徐徐谓曰。圆照未尝以道语人。吾今亦无以语子。
公于是得言外之旨。又尝咨心法于洪州顺禅师。顺
示以搐鼻因缘。公言下大悟。作偈呈曰。中年闻道觉
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
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惭愧东
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 米襄阳

米芾。字元章。吴人。号海岳外史。由临光尉累官礼部
员外郎。芾为文奇险。不剽前人一语。特妙于翰墨。沉
著飞翥。得献之笔意。苏子胆自海外归。尝与元章书
云。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关念。但念吾元章迈。
往凌云之气。清雅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
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及得宝月庵赋琅然一诵。恨
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元章答云。更有知不尽处。
修阳许之业。为帝宸碧落之游。异时相见乃知也。其
高自标置如此。及晚年学禅有得。知淮阳军。未卒前
一月作亲朋别书。尽焚其所好书画奇物。造香楠棺。
即其中坐卧饮食。书判前七日不茄荤。更衣沐浴。焚
白少傅¶ 第 343b 页 X88-0343.png
香清坐而巳。及期遍邀郡僚。举拂示众曰。众香国中
来。众香国中去。掷拂合掌而逝。平生好石。见有坏奇
秀溜者取袍笏拜之。呼为石丈云。

* 文与可

文与可。名同。尝守湖州。元丰三年八月。至陈州宛丘
驿。忽留不行。沐浴冠带正坐而化。同馆崔公度闻之。
惊谓人曰。昨别与可于州南。与可曰明日复来乎。及
再造。与可徐曰。经言人不妄语者舌覆面上。与可即
吐舌引至眉上三叠。公度大骇。今闻其亡又异。信得
道人也。同汉文翁之后。方口秀眉。以学名世。其襟韵
高洁。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司马光苏子瞻尤雅重
之。自号笑笑先生。子瞻尝题笑笑先生墨竹赞曰。先
生闲居。独笑不巳。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
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馀。以竹发妙。竹
亦得风。天然而笑。呜呼。此足以占与可矣。

* 程明道

程颢。字伯淳。洛阳人。神宗朝进士。以道学为己任。世
称明道先生。尝曰佛说光明变现。初莫喻其旨。后看
华严合论。却说得分晓。应机破惑。名之为光。心垢解
脱。名之为明。只是前自心光明。便能得入光照无尽
世界。公每觉释子读佛书端庄整肃。乃语学者曰。凡
看经书必当如此。今之读书者形容先自怠惰了如
何存主得。一日过定林寺。偶见众僧入堂。周旋步武。
威仪济济。一坐一起。并准清规。乃叹曰。三代礼乐尽
白少傅¶ 第 343c 页 X88-0343.png
在是矣。

* 吕晦叔

吕公著。字晦叔。举进士。累官御史中丞。元祐初拜尚
书右仆射。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公自少讲学。即以治
心养性为本。寡嗜欲。薄滋味。生无窘步惰容。凡嬉笑
俚近之语未尝出诸口。晚多读佛书。讨究禅理。温公
博学有至行而独不喜佛。公劝其留意。且曰。所谓学
佛者直贵其心术简要耳。非必事服习为方外人也。
属纩时虽子孙满前。亲朋遝至。初不谈及身世。经理
后事。

* 杨无为

杨杰。字次公。元祐中为侍郎。自号无为子。尝历参诸
名宿。晚从天衣怀禅师游。怀每引庞居士机语。令研
究深造。后奉祠泰山。一日闻鸡鸣睹日出如盘涌。忽
大悟。乎居以净土自信。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
尝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凡圣一体。
机感相通。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中净土。
念念弥陀。若自弃巳灵。是谁之咎。又尝与僧谈道云。
大凡学道之人十二时中。尝须照顾。不见南泉道三
十年看一头水牯牛。若犯人苗稼。擿鼻拽回。如今变
成露地白牛。裸裸地放他不肯去。诸人长须著精釆。
不可说禅道之时便有个照带的道理。洗菜作务之
时。不可便无知也。如鸡抱卵。若是抛离起去。暖气不
接。不成种子。如今万境森罗。六根烦动。略失照顾便
白少傅¶ 第 344a 页 X88-0344.png
致丧身失命。不是小事。

* 晁以道

晁说之。字以道。文元公孙。尝慕司马光范仲淹之为
人。自号景迁。登进士。苏子瞻以文章可备著述荐于
朝。官至徽猷阁待制。生平博极群书。通六经。尤精于
易。所著有客话等书行于世。公尝监税明州。尝往湖
南访明智法师。闻三千境观之说。欣然愿学其旨。晚
年日诵法华。自号天台教主。又从事禅学。山谷尝寄
诗云。念公坐癯禅。守心如缚虎。其答赵子和书曰。我
释迦文佛与阿弥陀佛。于无量无边法门之外。立此
净土之一门。释迦宾之也。弥陀主之也。释迦于病药
之也。弥陀使之终身不死也。释迦之土犹逆旅也。弥
陀之土犹乡闾也。自西竺以望安乐国。与震旦之望
安乐国一也。

* 王观文

王韶。字子淳。为洪州剌史。延晦堂禅师问道。默有所
契。因述投机颂曰。昼曾忘食夜忘眠。捧得骊珠欲上
天。却向自身都放下。四棱塌地恰团圆。堂深肯之。

* 刘元城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既举进士。不谒选。从司马光受
业问尽心行巳之要。光教之以诚。旦令自不妄语。始
居台谏。论事刚直。权豪敛手。目之曰殿上虎。忠孝正
直。居家未尝有惰容。尝曰吾欲为元祐全人。见司马
光于地下也。公尝谓弟子为永卿曰。佛法到梁敝矣。
白少傅¶ 第 344b 页 X88-0344.png
人皆认著色相。至梁武帝为人主不知治民。至乱天
下。岂佛意也。达磨西来。其说不认色相。上根聪悟多
喜其说。故其说流通。予之南迁虽平日于吾儒吃紧
处得力。然亦不可谓此事不得力。世间事有大于死
生者乎。而此事独一味。理会生死有个见处。则于贵
贱祸福轻矣。又尝取楞严经示永卿曰。观音大士。熏
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其
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盖割水吹光而
水火之性不动摇耳。犹如遇害而吾性湛然。此观音
无畏之力也又云。音性圆消。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
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谓人得无畏力。则枷锁
不能为害。故祖师被刑云。将头迎白刃。一似斩春风。
又呼永卿嘱之曰。吾友可以此理谕人。使后人不至
谤佛。
法喜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