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649-A¶
1649-A¶ 第 322a 页

* No. 1649-A
法喜志序

是册拣历朝名位贤哲。饱于法味者。织之成帙。为来
期之明證也。盖佛法自汉始达震旦。使震旦无载道
之器。何以流通。至今日乎。其载道之器。有在家出家。
而出家且置。即在家名哲才士。有一不嗜于此。何以
见巨海一滴味具百川者哉。有云。狮子乳。唯玻瓈盏
能贮。馀物贮之即碎。然载道实难其人。昔法华会上。
地中涌出六万恒河沙数菩萨。同如来前自誓。于佛
灭后。恒在此界。流布大法。自佛法入此。此中缁素高
流。荷担大法者。不其人乎。又孰能哉。抑且佛末后。以
法藏付嘱国王大臣。将非后世异见稠密。借斯名势。
方能破之耶。是则通诸家之异执。断末世之沉惑。此
帙又是一大利器也。今之才士。有未见佛书者。视之
为异物。非前哲开导。起信无由。是知此帙。为来哲之
明證实矣。盖自汉晋至于宋元。耽此法味者甚众。今
但拣光明胜大。昭千古耳目者。列之。咸法喜所资。死
而不亡者寿也。教中有法喜禅悦二食。食之能养法
身。资慧命。究竟无尽。是诸明哲。巳饱法喜者也。今同
1649-A¶ 第 322b 页 X88-0322.png
载此名身不朽。知慧命亦无尽。此帙即法喜也。能持
过去慧命。能资现在慧命。能生未来慧命。真法喜欤。
真法喜欤。   紫竹林 观衡 撰

* No. 1649-B
名公法喜志叙

今夫草木。自茎目叶。自葩自实。种种色色。殊形异态。
而及乎膏残华落。总必归根。根在则当春而茁。一岁
由是。十岁由是。乃至千百岁由是。人亦一草木也。之
生而死。之死而生。夫死而生者根也。法门所谓种子
是也。慧根一种。虽复展转轮回。而衣珠自在。至宝弗
失。如树梧则梧。树槚则槚。从其所树。久且不易。未有
树优昙而得巨磨。树庵罗而得恶叉聚者也。夫自古
圣哲。其树深矣。树之最初。而要之再世彼其人。即复
习曾史法申韩勒祈连耀麟阁。犯一切空有之戒。甚
或丝竹寄胜。曲生埋照。蜡屐留连。金汤辨论。处身智
囊。托好阿堵。于薄迦氏。不啻河汉。而究竟收拾。未有
不探觉海。不窥般若门者。故或始疑而终信。或迹背
而实谐。或口排而衷嗜。要于了义。十九见解。何以故。
根在故也。夏君夙禀慧性。能见本来。摭自晋魏。以迄
唐宋。诸知禅学者。若而人曰法喜志。志中若许询刘
溉庞蕴裴休之属。生平为佛弟子亡论。即昌黎谏佛
骨。而从游大颠。杜祁公不信佛氏。读楞严而有解。曰
1649-A¶ 第 322c 页 X88-0322.png
恨得之晚。乃知从威音至今。诸骚人墨士名臣硕宰。
何尝不自祗洹中来哉。昔谓老子为摩诃迦叶。宣尼
乃净名童子。事有固然。无足讶者。知禅者不言禅。亦
犹善易者不言易。故夫有法者。不有其法者也。世人
弁髦五戒。土苴大三藏。而猥云见佛。且以为盗区。且
以为名利薮。此与阐提蔑隶何异。何言佛法哉。试举
是编示之。能淟然汗下。当一棒喝下种子否。

羼提居士邹迪光撰

* No. 1649-C
法喜志叙

澄江夏孝廉。辑法喜志成。有客过余。语及之。而曰。茂
卿津津禅悦。迹所釆撷。率从忠孝节谊中荐取。跳不
得儒家门户何也。余曰。茂卿以儒用禅者也。非以儒
为禅用者也。以儒为禅用。即儒亦化而禅。以儒用禅。
即禅亦化而儒矣。此茂卿陶铸手也。曰然则儒家摈
禅何也。曰此以正学脉也。而茂卿以广取善也。一主
严。一主宽。两者并行。而不悖也。曰伯升之秽焉而录
休文之阿焉录。处道之悖敌而录。天觉之党焉而录。
奚取也。曰兵有法。期于克敌。不必出自孙吴也。医有
案。期于疗病。不必出自卢扁也。客曰。善巳。又语客曰。
请为子竟其说。禅教之兴。本之乘儒教之衰而入。顾
其所以得久行而不废。则又赖儒教之立也。有如土
1649-A¶ 第 323a 页 X88-0323.png
苴人伦。秕糠事物。胥天下而入于虚无寂灭之教。世
道人心。且荡然靡所主持。彼禅者流。即欲云卧霞餐。
雍容尘拂。以课其所谓向上第一谛。将焉能之。昔王
仲祖刘真常。共访何骠骑。骠骑看文书。不顾。王谓何
曰。卿何不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复低头看此耶。何
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闻者共赏。以为佳。由此
言之。茂卿之为是编。特于忠孝节谊三致意也。其深
乎。其深乎。客以告茂卿。曰善。遂掇幅笺受之。而标其
端。

* No. 1649-D
法喜志题辞

原夫千流万派。莫非天一所生。满字只言。孰是象三
之外。傥能函三为一。庶几即佛是心。爰自诞影周星。
通晖汉日。鹫头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鸡足山中。舒玉
毫之瑞色。莲花六叶。白社同开。祇树双林。玄风独畅。
岂非荷持象法汲引人伦者乎。自匪利根。宁超正果。
别相别名。各喝登堂之棒。说常说寂。共操入室之戈。
有齐脩。有单脩。并拟折冲尊俎。无假观。无空观。愿言
剖破藩篱。尼师聃。聃师竺。师亦何常。墨归扬。扬归儒。
归斯可受。何用分门立户。自然识路知家。总属一因
缘。乳酥流出。便说三次第。羊鹿俱无。七十二君。皆在
钧陶之内。八万千岁。即为俄顷之间。此夏丈茂卿所
1649-A¶ 第 323b 页 X88-0323.png
为志法喜也。茂卿显證一乘。深研三藏。谓此岸无非
彼岸。法身即是报身。矧夫忠孝节义之儒。合于清净。
精微之旨。远溯东方而下。近沿南宋以前。凡宰官居
士之阐扬。小史稗家之载记。莫不徵引所出。捃摭而
来。即代不数人。人不数语。而机缘交激。若掣剑光。智
藏开明。旁资鞭影。振金声于觉苑。远宝路于词坛。傥
非标表禅宗。缕详史籍。何以契传灯之喻。施合辙之
功乎。固知。眼里有筋。具游戏于花飞钏动。舌头无骨。
妙言筌于见色闻声。宁独破三学之中坚。抑可谓四
禅之外护者矣。不佞愧临川之翻译。乏净土之脩持。
文力无馀。天机最浅。聊藉阮瞻之语。以自附于玄晏
之一言云尔。   庄严居士友弟吴亮书

* No. 1649-E
法喜志自叙

文始曰。一蜂至眇也。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也。
亦能放肆乎大海。况人配二仪。超万有。而可无寥廓
远大之思乎。几世出世间。得法自在。诚往哲消遥之
令图。而亦今人旷达之玄致也。玉几山人。有物外英
豪录。昉古参禅学道之士。汇而成编。[(厂@((既-旡)-日+口))*页]繁者厖杂。简
者寂寥。谲者琐诞。佚者挂漏。余读未卒业。而为之四
顾。为之踌躇。窃有志焉。暇日山居。横襟睨古。于诸名
公。次第釆撷。一一校雠。人各具一小传。盖自晋魏齐
1649-A¶ 第 323c 页 X88-0323.png
梁。迄于唐宋。按以历朝本史。或诸名公文集。或散见
本传。或错综于大藏传灯语录诸书。裒多益寡纂要
钩玄。题曰法喜志。釐为四卷。大都超绝殊胜于世外。
别标一色。而又准乎人情。不违大道。砥名节则依忠
孝。律进退则首清严。出则奋迹麒麟。垂光竹帛。处则
希踪麋鹿。照耀松萝。或以理学开基。或以文章命世。
总之遗荣履素。归于自然。固非谬悠荒唐。恣意枯槁。
作一老头陀行径比也。间有韬敛未尽。荡漾犹存。或
跳跃圆方。互有出入。而清言妙理。亦所亟收读之如
水镜浮空。冰壶映座。顿令心胆澄彻。神骨清凉。躁竞
之意烟消。而郁结之衷雾散。学人欲打透关头。安身
立命。舍是无繇矣。老氏有言。虽有拱譬以先驷马。不
如坐进此道。其兹法喜之谓乎。夫法居三宝之一。至
人秀世。法所必晞。然有法法而不囿于法。譬如雪山
十大弟子。胸中各具一造化。决不向如来行处投足。
此所谓法法而不囿于法者也。此又法喜者。所当知
也。   延陵 夏树芳 撰



1649-A¶ 第 324a 页 X88-0324.png

* 法喜志目录



* 卷一

* 东方曼倩
* 刘更生
* 曹子建
* 羊叔子
* 王茂弘
* 刘真常
* 陶士行
* 谢安石
* 王右军
* 王武冈
* 刹嘉宾
* 王乔之
* 殷中军
* 袁彦伯
* 王坦之
* 何次道
* 何幼则
* 谢仁祖
* 罗君章
* 孙兴公
* 许玄度
* 王简栖
* 王苟子
* 习彦威
* 戴安道
* 宋少文
* 张莱民
* 陶靖节
* 刘遗民
* 周续之
* 谢康乐
* 孟 顗
* 高伯恭
* 明僧绍
* 雷仲伦
* 王彦德
* 孔德璋
* 江文通
* 萧云英
* 何彦德
* 张孝始
* 范伯伦
* 范蔚宗
* 刘灵预
* 周彦伦
* 颜之推
* 戴仲若
* 谢庆绪
* 颜延年
* 何子晢
* 刘士光
* 袁景倩
* 王淮之
* 何子季
* 苏 琼
* 卷二

* 陶贞白
* 荀公普
* 刘慧斐
* 陆佐公
* 孔彦深
* 梁敬之
* 魏伯起
* 刘 溉
* 沈休文
* 刘彦和
* 崔子约
* 刘士湮
* 阮士宗
* 庾彦实
* 杜辅言
* 徐孝穆
* 徐孝克
* 李子约
* 杨越公
* 张士衡
* 孙思邈
* 王仲淹
* 褚河南
* 虞文懿
1649-A¶ 第 324b 页 X88-0324.png
* 孔颖达
* 杜克明
* 司马乔卿
* 王子安
* 骆宾王
* 武平一
* 宋广平
* 房 琯
* 元鲁山
* 王右丞
* 张燕公
* 严挺之
* 李青莲
* 李公度
* 苏 晋
* 韦苏州
* 李遐叔
* 杜子巽
* 陆鸿渐
* 李邺侯
* 颜鲁公
* 裴晋公
* 庞道玄
* 柳柳州
* 刘梦得
* 于刺史
* 李元宾
* 李习之
* 权载之
* 徐 岱
* 李义山
* 卢源一
* 裴 宽
* 卷三

* 白少傅
* 李浚之
* 杜彦之
* 韦南康
* 皇甫湜
* 韩昌黎
* 裴公美
* 丁 繁
* 陈 琡
* 崔 群
* 司空表圣
* 吕许公
* 李文靖
* 谢宗源
* 曾运使
* 查湛然
* 杨文公
* 晁文元
* 王文正
* 朱 炎
* 朱正裕
* 王中立
* 王 随
* 富文忠
* 文潞公
* 杜祁公
* 范文正
* 尹师鲁
* 冯当世
* 夏英公
* 李 觏
* 赵清献
* 欧阳永叔
* 司马温公
* 张文定
* 范忠文
* 邵康节
* 王介甫
* 苏端明
* 苏栾城
* 米襄阳
* 文与可
* 程明道
* 吕晦叔
* 杨无为
* 晁以道
* 王观文
* 刘元城
* 卷四

* 胡康侯
* 周濂溪
* 秦淮海
* 李伯时
1649-A¶ 第 324c 页 X88-0324.png
* 黄鲁直
* 吴德夫
* 江民表
* 陈忠肃
* 李汉老
* 韩子苍
* 吕居仁
* 张无尽
* 赵郡王
* 王以宁
* 潘待制
* 徐师川
* 杨龟山
* 张魏公
* 胡致堂
* 张文忠
* 王龟龄
* 游定夫
* 于 宪
* 朱晦庵
* 冯跻川
* 陆放翁
* 王龙舒
* 张南轩
* 尤遂初
* 吴明可
* 叶水心
* 真西山
* 钱公相
* 刘后村
* 陆省庵
* 范致虚
* 吴履斋
* 饶德操
* 刘中明
* 刘经臣
* 戴道纯
* 杨 圭
* 李端愿
* 高世则
* 赵松雪
* 黄晋卿
* 顾仲英
* 杨铁崖


法喜志目录(终)No. 1649
法喜志卷一
冰莲道人 夏树芳 辑
窹斗居士 冯 定 阅

* 东方曼倩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武帝朝上书称旨。待诏
1649-A¶ 第 325a 页 X88-0325.png
金马门。时有正谏法言以为滑稽之雄。元狩三年。帝
凿昆明池得黑灰。以问方朔。朔曰。可问西域胡道人。
时梵僧摩腾至。因问之。腾曰。此劫灰也。

* 刘更生

刘向。字子政。一名更生。年十二。随父任为辇郎。献赋
颂数十篇。成帝时为光禄大夫。以赵后淫乱著列女
传。以王氏权太盛作洪范五行传。上欲用为九卿。数
为王氏所持。居列大夫三十馀年。向尝校书天禄阁。
青藜夜照。往往多见佛书。其著列仙传云。吾披检藏
经。缅寻太史撰列仙图。自黄帝以下迄于今。得仙道
者一百四十九人。其七十四人乃见佛经。

* 曹子建

曹植。字子建。操次子。十岁善属文。诵诗书十馀万言。
邯郸淳见而骇叹。称为天人。植每读佛经。留连嗟玩。
以为至道之宗。游鱼山。闻有声特异。清飏哀婉。因仿
其声为梵呗。今法事中有鱼山梵。即其遗奏也。植在
日不甚信黄老。著辨道论见意。今载藏经中弘明集。

* 羊叔子

羊祜。字叔子。平阳人。累迁尚书在仆射。吴陆抗尝称
其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祜方五岁。令乳母
于邻家李氏桑树下探取金环。李氏惊曰。此亡儿所
失。乃知李氏子祜之前身也。武帝时祜为荆州都督。
日供武当山寺。有问其故。祜曰。前身过多。赖造此寺
故获中济。所以供养之情偏重于此。
1649-A¶ 第 325b 页 X88-0325.png

* 王茂弘

王导。字茂弘。琅琊人。官太傅。封始兴公。僧人吉友游
建康。善说梵呗。导见之曰。我辈人也。太尉庾亮。光禄
周顗。廷尉桓彝。皆造门结纳。名籍公卿间。吉友尝对
导解带盘薄。尚书卞望之适至。友正容肃然。人问其
故。对曰。王公风期鉴人。卞令范度格物。吾吾当以是
应之耳。

* 刘真常

刘惔。字真常。沛人。少清远。家贫晏如。王导深器之。累
迁丹阳尹。时竺法深道徽高扇。誉播山东。惔常为其
弟子。一日法深在简文坐。惔问道人何以游朱门。深
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

* 陶士行

陶侃。字士行。鄱阳人。初为广州刺史。有渔于海得文
殊像。送寒溪寺。寺尝经火而像屋无恙。其后侃武昌。
使人迎之。十辈不能举。既而丛力致之舟。舟辄没。遂
失其像。时谣曰。侃惟剑雄。像以神标。可以诚致。难以
力招。及远公创寺。心祈之。于是像泠然自至。

* 谢安石

谢安。字安石。阳夏人。少有时名。朝命敦逼皆不就。年
四十馀始应命。出为征西司马。太元中加太保。居东
山。时与支遁许询为山水之游。尝诏遁入禁中。讲经
多会宗遗文。为守文者所[怡-台+(陋-(阿-可))]。安闻而叹曰。此九方[(栗-木+土)*ㄆ]
之相马。略玄黄而取神骏也。太和二年。遁辞阙还山。
1649-A¶ 第 325c 页 X88-0325.png
诏建沃州寺以居之。时安守吴兴。以书抵遁曰。思君
积日。计辰倾驰尤甚。知欲还剡自治。为之怆然。人生
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惟迟
君一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千载也。

* 王右军

王羲之。字逸少。导从子。以骨鲠称。起家秘书郎。后为
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咸康六年于庐山建归宗寺。请
西天达磨多罗居之。羲之在会稽。闻支遁名未之信。
后遁还剡。羲之诣遁观其风力。谓曰逍遥可得闻乎。
遁作数千言。羲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巳。

* 王武冈

王谧。字雅远。官司徒。尝与远公书曰。身年四十而衰
同耳顺。远答曰。古人不爱尺璧而重寸阴。观其所存。
似不在长年耳。檀越既履顺而游性。乘佛理以御心。
由此而推。复何羡于遐龄耶。人皆称公善诱。

* 郗嘉宾

郗超。字嘉宾。山阳人。少有旷世之度。标志慕佛。加好
行檀。喜隐遁。闻拂衣者必为起屋具器用遗之。支道
林每谓其造微之功足参正始。甚重之。为桓温府掾。
超问谢安曰。支遁所谈何如嵇中散。安曰。嵇努力才
得其半耳。又问何如殷浩。安曰。亹亹辨论。恐当抗衡
超拔渊源。殷有惭德。后与亲旧书云。支公神理所通。
玄挺独悟。数百年来绍隆大法。令真理不绝。一人而
巳。超尝著五戒文。巳行五戒。更修岁月斋戒。迎中而
1649-A¶ 第 326a 页 X88-0326.png
食。既中之后。美味甘香一不得尝。

* 王乔之

王乔之。琅琊人。有念佛三昧诗曰。妙用在兹。涉有览
无。神由昧彻。识以照粗。精微自引。因功本虚。泯彼三
观。思转豪馀。又曰。嘅自一生。夙之慧识。托崇渊人。庶
藉冥力。思转豪功。在深不测。至哉之念。注心西极。

* 殷中军

殷浩。字深源。以佛经未了。遣人迓支公。支欲往。右军
曰。渊源思致渊富。故未易当。

* 袁彦伯

袁宏。字彦伯。阳夏人。自少有逸才。谢安辈甚重之。累
官至东阳郡太守。所著咏史诗及东征等赋。为时盛
传。尝著汉纪云。西域天竺有佛道焉。变化无所不入。
故能通万物而大济群生。汉明帝感梦。乃遣使天竺
问道。图其像而还。有经数千卷。善为宏阔胜大之言。
所求在一体之内。所明在视听之外。俗士目之以为
虚诞。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臣视生
死报应之际。莫不矍然而自失焉。

* 王坦之

王坦之。字文度。晋阳人。宁康中迁中书令。领丹阳尹。
时桓温移晋祚。坦之与谢安同心匡辅。卒安社稷。与
支道林相友善。道林尝造即色论曰。色之性也。不自
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
论成以示坦之。坦之都无言。支曰默而识之乎。曰既
1649-A¶ 第 326b 页 X88-0326.png
无文殊。谁能见赏。

* 何次道

何充。字次道。庐江潜人。风韵闲雅。少以文义见称。王
导与庾亮并言于成帝曰。何充器局方槩有万夫之
望。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社稷无虞矣。及导卒。遂
参录尚书事。推能用功。不树私恩。世甚重之。充性喜
释氏。时庾冰以元舅辅政。奏沙门应尽礼王者。充等
议不应致拜。乃上奏曰。武皇以盛明革命。明帝以聪
圣玄览。岂此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
法。所以通天下之志也。疏三上。冰议遂寝。

* 何幼则

何准。字幼则。充之弟。高尚寡欲。州府交辟不就。初充
为骠骑将军。劝令仕。准曰。第五之名。何减骠骑。充居
宰辅。权倾一时。而准散带衡门。不及人事。惟焚香诵
经而巳。其女为穆皇后。

* 谢仁祖

谢尚。字仁祖。鲲之子。仕晋为镇西将军。尚尝梦其父
曰。西南有气至。当者必死。汝宜建塔造寺可禳之。若
未暇。可于杖头刻作塔形。见有气来可拟之。尚寤遂
刻小塔于杖头。后果有异气自天而下。直冲尚家。尚
以杖头指之。气即回散。阖门获全。尚于永和四年舍
宅造寺。名庄严。

* 罗君章

罗含。字君章。耒阳人。少时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
1649-A¶ 第 326c 页 X88-0326.png
飞入其口。自此藻思日新。仕为江夏从事。太守谢尚
曰。可谓湘中之琳琅。读书好佛。著更生论曰。世皆悲
合之必离。而莫慰离之必合。皆知聚之必散。而莫识
散之必聚。今谈者徒云。向我非今我。而不知今我即
昔我耳。达观者以死生为寤寐。诚哉是言。

* 孙兴公

孙绰。字兴公。与高阳许询俱有高尚之志。初隐会稽。
放情山水。作遂初赋以见志。支道林问绰曰。君何如
许。答曰。高情远志。弟子早巳服膺。然一咏一吟。许将
生面。尝作天台赋示友人范荣期曰。卿试掷地。当作
金石声。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哀帝时为著作
郎。撰喻道论左袒佛氏。内典中诸所撰述。俱见弘明
等集。史臣称绰。有匪躬之节。不徒文雅而巳。

* 许玄度

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曾孙也。澡心学佛。
江左诸公卿翕然仰慕。简文帝高其风。每月夜必造
焉。清言妙理。至其亹亹。简文不觉前席。刘真长为时
谭宗。与询结清言友。每谓人曰。清风朗月。何尝不思
玄度。与支遁讲维摩经。询发一难。众谓遁不能通。遁
通一义。众谓询无以难。询尝以会稽永兴居为崇化
寺。建塔四层。

* 王简栖

王巾。字简栖。琅琊人。有学业。为齐录事参军。作头陀
寺碑。文精理造。
1649-A¶ 第 327a 页 X88-0327.png

* 王苟子

王脩。字苟子。僧意在瓦官寺中。苟子与共语。使其唱
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否。王曰无。曰圣人如柱耶。王
曰如寿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曰。谁运圣人耶。

* 习彦威

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章
著称。著晋汉春秋凡五十四卷。晋桓温辟为从事。累
迁别驾。时有沙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比至荆州。与
习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习曰四海习凿齿。时人
以为佳对。习尝与道安书曰。承应真履正。明白内融。
慈训兼照。道俗齐荫。宗虚者悟无常之旨。存有者达
外身之权。若庆云东徂。摩尼回耀。雨甘露于丰草。植
旃檀于江湄。庶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玄波逸响。重
荡濯于一代矣。

* 戴安道

戴逵。字安道。谯郡人。性高洁。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
遣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能为王门伶
人。王子猷过访。至雪夜乘舟。孝武时累徵不就。尝欲
造无量寿佛。积思三年。刻雕方就。迎置山阴灵宝寺。
郗超见而作礼。撮香在手。勃然烟上。极目云表。众皆
叹其神异。

* 宗少文

宗炳。字少文。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慨
焉有尚平之志。因疾还江陵。叹曰名山恐难遍睹。惟
1649-A¶ 第 327b 页 X88-0327.png
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图之于室。每谓人
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刘裕领荆州。辟为主簿。
答曰。吾栖丘饮谷三十年矣。岂可作王门折腰吏耶。
乃入庐山筑室。专修业。尝著明佛论。

* 张莱民

张野。字莱民。居浔阳柴桑。与陶渊明有婚姻之契。学
兼华梵。累徵不就。庾悦以其贫。徵为散骑常侍。笑曰。
古人以容膝为安。屈志就禄。非吾志也。乃入庐山。依
远公研味释典。

* 陶靖节

陶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为彭泽令。之官八十日即解
印去。赋归去来辞。及宋受禅居柴桑。门前植五株柳。
因以五柳自号焉。闲静寡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
亦复欣然有喜。常往来庐山。使一门生二儿舁以行。
时远公为西方之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我饮
即往。许之。遂造焉。尝著搜神记。多载佛之灵验。

* 刘遗民

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少孤。事母以孝闻。才操自负。
不委气于时俗。虽寒饿在已。威福当前。其意湛如也。
司徒王谧。丞相柏玄。侍中谢琨。大尉刘裕。后先引荐。
程之力辞。乃之匡山托于远公。远曰。官禄巍巍。何以
不为。程之曰。君臣相疑。疣赘相亏。普室无磐石之固。
物情有叠卵之危。吾何为哉。远然其说。深加器厚。太
1649-A¶ 第 327c 页 X88-0327.png
尉亦以其志不可屈。与群公议遗民之号旌焉。居山
十五年。修念佛三昧。尝于定中见佛光照地。作黄金
色。又有摩顶授衣之异。若遗民者。真可谓妙观大仪。
启心真照。飘灵衣于八极。沉香风以穷年。于远公之
誓辞。庶几无负矣。莲社与盟凡一百二十三人。

* 周续之

周续之。字通祖。雁门人。年十二。受业于范𡩋。通五经
五纬。号十经。世称为颜子。既而入庐山。事沙门慧远。
布衣蔬食。终身不娶。与刘遗民陶靖节。号浔阳三隐。

* 谢康乐

谢灵运。玄之孙。家于上虞。少好学。博览群藉。文章称
江左第一。仕宋为永嘉太守。袭祖父封爵。故世称康
乐。灵运负才傲世。至庐山见远公。肃然心服。即寺筑
台。译涅槃经三十六卷。尝撰佛赞曰。惟此大觉。因心
则灵。垢尽智照。数极慧明。三达非我。一援群生。理粗
心行。道绝形声。菩萨赞曰。若人仰宗。发性遗虑。以定
养慧。和理斯附。爰初四等。终然小住。涉求至矣。在外
皆去。缘觉声闻赞曰。厌苦情多。无物志少。如彼化城。
权可得宝。诱以涅槃。救尔衰老。肇元三事。翻成一道。

* 孟顗

孟顗。仕宋为会稽太守。奉佛精恳。谢灵运嘲之曰。得
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
后。顗深恨此语。然而事佛弥加抗厉。

* 高伯恭
1649-A¶ 第 328a 页 X88-0328.png

高允。字伯恭。渤海蓨人。少有奇度。崔宏异之曰。高子
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仕魏累官中书
令。爵咸阳公。允虽宠贵。家贫自如。武帝尝幸其第。惟
草屋数间。布被缊袍。厨中豉菜而巳。帝曰。古之清贫
有如此乎。赐帛五百疋。粟千斛。尝撰鹿苑赋。与昙始
法师传。文甚精釆。年九十八无疾而终。

* 明僧绍

明绍。字承烈。平原鬲人。明经隐居。自号平原居士。齐
高帝欲就见之。时明绍方依远公居定林寺。远公问
绍曰。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绍曰。山薮之人。正当
凿坏以遁。若辞不获。便当依戴公故事。高帝知其意
不可屈。遣人赐以竹根如意。及笋箨冠。宋泰始中尝
游摄山。野老谏曰。山多猛虎毒蛇。所以久绝行迹。绍
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忠信可踏水火。猛虎亦何能
为。乃结茅茨廿许年。不事人世。尝与法度禅师讲无
量寿经。夜见金光照室。

* 雷仲伦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人。隐退不受徵辟。入远公莲社。
立馆东林之侧。及远公亡。与子侄书曰。吾托业庐山。
事释和尚三十年。渊匠既倾。良朋亦丧。及今未耄。尚
可励志西归。自今巳往。勿以家务相闻。

* 王彦德

王玄谟。字彦德。祁县人。素奉佛。尝举兵伐魏。玄谟为
宁朔将军。受辅国萧斌节制。玄谟失律当斩。沈庆之
1649-A¶ 第 328b 页 X88-0328.png
因谏曰。佛狸威震天下。岂玄谟所能当。且杀战将徒
自弱耳。乃止。初玄谟将见杀。以观音示梦得免。后官
至开府仪同三司。年八十二卒。

* 孔德璋

孔稚圭。字德璋。会稽人。风韵清飒。好文咏。太守王僧
虔见而重之。引为主簿。与江淹对掌辞笔。尝答萧子
良疏曰。民早奉提拂之仁。深蒙弘引之训。至于大觉
明教。般若正源。使民六滞顿袪。五情方勖。回心顶礼。
霍然大悟。

* 江文通

江淹。字文通。考城人。少孤。釆薪以养母。仕齐累官御
史中丞。弹劾不避贵近。风釆肃然。后封醴陵侯。以诗
赋显。尝著无为论曰。吾闻大人降迹。广树慈悲。破生
死之樊笼。登涅槃之彼岸。阐二乘以诱物。去诸相以
归真。有智者不见其去来。有心者莫知其终始。湛然
常住。永绝殊途。

* 萧云英

萧子良。字云英。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及卒。
馈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与文慧太子并精佛
理。而子良每招致名僧讲诸佛乘。尊法之盛江左未
有。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子良尝梦东方普光世界
天王如来。说净住净行法门。因著净住子二十卷。净
住者即梵语布萨。谓净身口意如戒而住也。

* 范伯伦
1649-A¶ 第 328c 页 X88-0328.png

范泰。字伯伦。顺阳人。仕刘宋为中书郎。继领国子祭
酒。少帝在位多失。数上封事苦谏。博览篇籍。撰古今
善言二十四篇。暮年事佛甚精。于宅西建祇洹精舍。

* 范蔚宗

范晔。字蔚宗。伯伦之子。仕宋为秘书丞。撰东汉书。有
西域论曰。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
焉。张骞伹著地多暑湿。乘象而战。班超惟列其奉浮
屠不杀伐。而精文善导之功靡所传述。予闻之。其国
殷乎中土。玉烛和气。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
神迹诡异。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而骞
超无闻者。岂其道闭往运。数开叔叶乎。

* 何彦德

何尚之。字彦德。宋文帝时为侍中。帝尝谓尚之曰。范
泰谢灵运常言。六经在济俗。若求性灵真要。必以佛
理为指南。近见颜延之折达性论。宗炳难黑白论。并
明至理。开奖人意。若率土皆淳此化。则朕坐致太平
矣。尚之曰。渡江以来。王导周顗。庾亮谢安。戴达许询。
王蒙郗超。王坦之。臣高祖兄弟。莫不禀志归依。夫百
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
十善。则百人和睦。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
息一刑。此明旨所谓坐致太平者也。时羊元保进曰。
此谈非臣所与闻。窃谓秦楚强兵。孙吴吞并。将无取
于此也。尚之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息。贵仁德则兵气
消。以孙吴为志。动期吞并。则将无取乎尧舜之道。岂
1649-A¶ 第 329a 页 X88-0329.png
特释教而巳哉。帝悦曰。释门之有卿。犹孔门之有季
路。恶言不入于耳也。

* 张孝始

张元。字孝始。河北万城人。年十六。其祖丧明。元忧泣。
昼夜经行以祈福佑。复诵药师经。至盲者得视之语。
遂请七僧燃七层灯。转读是经七昼夜。每日行道祝
曰。元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并施法界。乞祖
目还明。元求代闇。是夜梦。一神僧以金篦刮其祖目。
三日遂瘥。

* 刘灵预

刘虬。字灵预涅阳人。抗节好学。宋太始中为当阳令。
后徙居江陵。竟陵王累辟不就。报书曰。畅馀音于山
泽。托暮情于鱼鸟。遂断谷饵朮。麻衣草履。长斋礼诵。
六时不缺。注华严法华二经。

* 周彦伦

周颙。子彦伦。建康人。颙于钟山西立隐舍。清贫寡欲。
终日长蔬。王俭问曰。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
葵紫蓼。后应诏出仕。累官国子博士。明帝颇好玄理。
而所为多惨毒。颙不为显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之
事。帝亦为之少止。太子尝问颙卿精何如胤。颙曰三
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累。太子曰其累伊何。颙曰
周妻何肉。颙尝建山茨寺于钟山。今草堂寺是也。

* 颜之推

颜之推。字子分。西魏武平中为黄门侍郎。举家蔬食。
1649-A¶ 第 329b 页 X88-0329.png
深崇佛教。有颜氏家训行于世。其归心篇曰。神仙之
事。颇为虚放。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劝汝曹学之。佛
家三世之事信而有徵。家素归心。勿生轻慢。其间妙
旨具于经论。不复于此赞述。

* 戴仲若

戴颙。字仲若。逵之子。才巧如其父。江夷尝托颙造观
音像。积年未成。夜梦神曰。江夷与观音机缘未契。可
改为弥勒。颙即驰报而夷书巳至。俱于此夕感梦。触
手成妙像。今在会稽龙华寺。颙超逸多风。以剡县多
名山。故世居剡。桐庐复多名山。故复居桐庐。巳又爱
吴下佳山水。复游吴下。吴中好事者。共为筑室。至聚
石开涧以居之。尝著逍遥论。注礼中庸篇。永初嘉中
累徵不就。

* 谢庆绪

谢敷。字庆绪。会稽人。崇信释氏。初入太平山中十馀
年。以长斋供佛为业。招引同事化导不倦。以母老还
南山若耶中。内史郗愔表荐之。徵博士不就。郗尚书
尝曰。谢庆绪识见虽不绝人。可以累心处都尽。

* 颜延年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人。官至太常卿。居身清约。不营
财利。子竣既贵重。权倾一朝。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
受。宅宇如旧。见竣起宅。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
拙也。释慧亮过江。止何园寺。讲莲花大小品十地等。
延之眷德流连。每叹曰。安汰吐珠玉于前。斌亮振金
1649-A¶ 第 329c 页 X88-0329.png
声于后。清言妙绪。将绝复兴。

* 何子皙

何点。字子皙。偃之子。尚之孙。点明目秀眉。容貌方雅。
不以门户自矜。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
归。人谓之通隐。梁武帝赐以鹿皮巾召见。引入华林
园。诏拜常侍。点以手捋帝须曰。乃欲臣老子耶。遂辞
去。一时名士如陈郡谢瀹。吴国张融。会稽孔德璋为
莫逆友。点门世信佛。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
耶山云门寺。兄求弟胤。并从栖遁。世号点为大山。胤
为小山。求为东山。

* 刘士光

刘歊。字士光。平原人。奉母兄以孝弟闻。母每病梦歊
进药。翌日有问。弟刘吁常戴谷皮巾。披衲衣。每游山
山泽。留连忘返。吁善玄言。尤精释典。与兄歊听讲钟
山。因共卜筑有终焉之志。歊所著有革终论。以为形
之于神。逆旅之馆耳。既死神去。馆乃速朽。世称其达。
卒谥贞节先生。

* 袁景倩

袁粲。字景倩。幼孤好读书。及长有风操。尝著妙德先
生传。仕宋累官尚书左仆射。出镇石头城。为刘僧静
所杀。子最以身卫父俱死。粲语最曰。我不失为忠臣。
汝不失为孝子。逸士顾欢偏主道教。粲为论以驳之。
谓孔老教俗为本。释氏出世为宗。发轸既殊。其归亦
异。又仙道以变形为尚。泥洹以陶神为先。变形者。白
1649-A¶ 第 330a 页 X88-0330.png
首穷玄。而未能无死。陶神者。尘惑日损。而湛然常住。

* 王淮之

王淮之。字元会。琅琊人。世尚儒业。不信佛法。常谓身
神俱灭。宁有三世耶。元嘉中为丹阳令。病绝少苏。时
建康令贺道力省疾。淮之语道力曰。身死神存。始知
释教不虚。道力曰。明府生平置论不尔。今何见而辄
异之耶。淮之敛容答云。神实不尽。佛氏不可不信。语
讫而终。

* 何子季

何胤。字子季。少好学。师事沛国刘巘。受易及礼记毛
诗。时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仕齐为建安太守。每伏
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胤尝与门人议蔬食。门人上
疏曰。变之大者无如死生。死生之所重无踰性命。性
命之于彼极切。滋味之在我可赊。如云一往一来生
死常事。则伤心之惨行亦自及。胤之末年遂绝血味。

* 苏琼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为清河太守。郡父老尝献瓜二
头。琼置梁上终不割。性喜禅理。有沙门入谒。意欲徵
债。琼竟日与之谈玄。沙门无从启口。弟子问故。沙门
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去。何由得论地上事
耶。遂焚其券。

法喜志卷一
1649-A¶ 第 330b 页 X88-03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