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法空比丘言 第 8a 页
心性罪福因缘集卷之中
大宋国 智觉禅师 注置
* ○法空比丘言
边州中有一男子。家常贫弊而无
财宝。妻子眷属养育无力。虽求财宝更不可得。遇有
知僧问寻可得财宝由。比丘答言。信第一财。诸宝中
胜。若得信财者二世安乐。男子大怪重问而言。以何
为信财。示其在所。我今荷取而二世无苦。比丘复答。
但信诸佛常住不灭。我心是佛无离心佛。如是信解
名为信财。二世富乐不可言尽。男子受教如是信解。
日日观念夜夜思惟。梵释诸天常来守护。自然财宝
不求自来。贫穷尽除众人爱敬。命终之后生于净土。
见闻此事无不感人。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应观法性寂静真如。一切诸法不思议故。
* ○边州中有一比丘
名弥留越。全缺戒行空无所知。
而是愚僧。常好大食。不著袈裟亦不持钵。身著白衣
不具威仪。时人轻弄名秃居士焉。是弥留越从有智
人而诵四句偈。
「 归命本觉心法身
常住妙法心莲台
本来具足三身德
三十七尊住心城」
从是四句偈以外更无所习。比丘常念此文义理。朝
夜诵练念念思惟。于时有一长者请于千僧。家内设
○法空比丘言 第 8b 页 X88-0008.png
食布施供养。请得九百九十九僧不得一僧。叹念不
满供于千僧愿。是弥留越虽在于近边。见著白衣并
无所知。但念愚者不入僧数。于时有贤者语长者言。
不量智行不求威仪。只以信心请弥留越入千僧数。
可遂本愿焉。长者信于此。请弥留越。是弥留越年巳
长大。而坐于下座受长者之供。馀僧檀那集会男女
皆嫌愚僧。加诽谤之。言持钵施食。诸僧之钵诸人持
传。弥留越之钵无持传之人。愚僧深念本觉三身。叹
悲世人狂迷法性分别是非。不知本觉。应时天童光
明照耀忽然现前。礼弥留越匝七匝。恭敬合掌捧钵
受食。僧俗贵贱极大惊怪。悔过自责顶礼愚僧。请于
忏悔。从是以后尊重赞叹。弥留越以为上首。命终之
后生不动国。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
性寂静真如。一切诸法不思议故。
* ○敬法药叉神守护观心人事
敬法药叉神云。我
常日日巡五天竺。护持于正法。罽宾国中有一居士。
身在居家具足妻子。于常观念法性真如。我心非内
非外非中间。非有非无非亦非有亦非无。诸佛有谁
众生及国土。念念具足更无缺减。妄想因缘生灭自
有。智者乐著三界。伹应思惟常住三身。如是观行更
无馀念。有一怨雠欲杀居士。拔剑俄来见居士形。忽
有光明身色金色。具佛相好诸天夜叉前后围绕。而
为说实相三身常住之法。怨雠之恶人见其异相。舍
剑合掌顶礼于居士。流泪悔过焉。居士语言。诸法如
满供于千僧愿。是弥留越虽在于近边。见著白衣并
无所知。但念愚者不入僧数。于时有贤者语长者言。
不量智行不求威仪。只以信心请弥留越入千僧数。
可遂本愿焉。长者信于此。请弥留越。是弥留越年巳
长大。而坐于下座受长者之供。馀僧檀那集会男女
皆嫌愚僧。加诽谤之。言持钵施食。诸僧之钵诸人持
传。弥留越之钵无持传之人。愚僧深念本觉三身。叹
悲世人狂迷法性分别是非。不知本觉。应时天童光
明照耀忽然现前。礼弥留越匝七匝。恭敬合掌捧钵
受食。僧俗贵贱极大惊怪。悔过自责顶礼愚僧。请于
忏悔。从是以后尊重赞叹。弥留越以为上首。命终之
后生不动国。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
性寂静真如。一切诸法不思议故。
* ○敬法药叉神守护观心人事
敬法药叉神云。我
常日日巡五天竺。护持于正法。罽宾国中有一居士。
身在居家具足妻子。于常观念法性真如。我心非内
非外非中间。非有非无非亦非有亦非无。诸佛有谁
众生及国土。念念具足更无缺减。妄想因缘生灭自
有。智者乐著三界。伹应思惟常住三身。如是观行更
无馀念。有一怨雠欲杀居士。拔剑俄来见居士形。忽
有光明身色金色。具佛相好诸天夜叉前后围绕。而
为说实相三身常住之法。怨雠之恶人见其异相。舍
剑合掌顶礼于居士。流泪悔过焉。居士语言。诸法如
○法空比丘言 第 8c 页 X88-0008.png
是。善恶不二也。汝发道心。不发恶心。一生如梦。三世
须臾也。何起怨心作三世之障乎。恶人闻说欢喜而
充足焉。居士本形无佛之相好。不见诸人恶人。欢喜
解怨结之心。剃头入道。观实相之法。我常守护如是
居士。如护眼月如惜身命。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应观法性寂静真如。一切诸法不思议故。
* ○敬法药叉神云
乾陀罗国有一圣人名善寂意。不
乐眷属不居愦闹。远离利益永舍名闻。住于深山思
惟实相。念三世佛常住在世。草木山河亦是佛身。如
是思惟经二十年。若时观念开眼见知。山林草木河
池沙石皆是佛身。光明相好巍巍殊妙。诸天使者常
来供养。世人不知况见其身。师子恶兽虽怀毒心。欲
来杀食。见比丘形皆起慈悲心。低头敬礼舍身奉仕。
如是之人我常守护。如守眼目如惜身命。是故应知。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寂静真如。一切诸法
不思议故。
* ○明惠沙门云
我闻天竺憍萨罗国。有一比丘名蓝
郁陀。生王种子。家具极憍慢。身著细衣又涂香乐。著
女色无惭愧之心。食酒肉等身心醉乱。具足妻妾一
日不离。又有威势眷属巨多。集诸外道以为亲友。时
有要事往至伽蓝。比丘集会论深妙法。时蓝郁陀暂
住闻法谓。
「 应观法界性
心造诸如来」
如是二句偈颂闻法生信。语诸比丘重令宣说。此二
须臾也。何起怨心作三世之障乎。恶人闻说欢喜而
充足焉。居士本形无佛之相好。不见诸人恶人。欢喜
解怨结之心。剃头入道。观实相之法。我常守护如是
居士。如护眼月如惜身命。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应观法性寂静真如。一切诸法不思议故。
* ○敬法药叉神云
乾陀罗国有一圣人名善寂意。不
乐眷属不居愦闹。远离利益永舍名闻。住于深山思
惟实相。念三世佛常住在世。草木山河亦是佛身。如
是思惟经二十年。若时观念开眼见知。山林草木河
池沙石皆是佛身。光明相好巍巍殊妙。诸天使者常
来供养。世人不知况见其身。师子恶兽虽怀毒心。欲
来杀食。见比丘形皆起慈悲心。低头敬礼舍身奉仕。
如是之人我常守护。如守眼目如惜身命。是故应知。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寂静真如。一切诸法
不思议故。
* ○明惠沙门云
我闻天竺憍萨罗国。有一比丘名蓝
郁陀。生王种子。家具极憍慢。身著细衣又涂香乐。著
女色无惭愧之心。食酒肉等身心醉乱。具足妻妾一
日不离。又有威势眷属巨多。集诸外道以为亲友。时
有要事往至伽蓝。比丘集会论深妙法。时蓝郁陀暂
住闻法谓。
「 应观法界性
心造诸如来」
如是二句偈颂闻法生信。语诸比丘重令宣说。此二
○法空比丘言 第 9a 页 X88-0009.png
句理弥闻细理。深生信解发誓愿言。我从今日一生
之间。常念受持如是妙偈。生生忆持不忘。即还本所
三时思惟。于心内中有三世佛。如是观念经历二月。
恶疮身发不知前后。众药无验毒气逼命。比丘流泪
恶声唱言。
「 应观法界性
心造诸如来」
如是心念口唱。不经多时毒疮拔出。去一丈馀远所
投舍。身心安稳无诸苦痛。如第三禅但乐无苦。比丘
精进念念思惟。命终即生兜率内院。是故应知。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寂静真如。法性心起不思
议故。
* ○明惠沙门云
我若盛时周巡于诸国。志求佛法。胡
国有山有四人住。我见其行甚为希有。有一比丘常
修礼拜。日夜不卧。但除食时大小便。复有一僧未尝
睡眠读诵经典。复有沙门常行乞食。施诸僧并济贫
乏。是三人行为未曾有。复有一僧。见其作法甚可厌
离。不诵经典不拜诸佛。不行乞食不持禁戒。不具威
仪不敬沙门。饮食常饱卧具亦足。高枕寝息不别日
夜。极解怠人极无惭僧。我见此僧忽起恶念。是旃陀
罗出家外道。是恶律仪不可亲近。见前三人如大菩
萨。观此一人如瘖哑羊。我有事缘两三年间往诣于
彼山。而是比丘外相懈怠内行尤胜。十五年中常观
深法。所谓如来秘密之藏。三身体遍凝然常。住烦恼
菩提生死涅槃。论其本性冥寂真如。愚夫妄想迷谬
之间。常念受持如是妙偈。生生忆持不忘。即还本所
三时思惟。于心内中有三世佛。如是观念经历二月。
恶疮身发不知前后。众药无验毒气逼命。比丘流泪
恶声唱言。
「 应观法界性
心造诸如来」
如是心念口唱。不经多时毒疮拔出。去一丈馀远所
投舍。身心安稳无诸苦痛。如第三禅但乐无苦。比丘
精进念念思惟。命终即生兜率内院。是故应知。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寂静真如。法性心起不思
议故。
* ○明惠沙门云
我若盛时周巡于诸国。志求佛法。胡
国有山有四人住。我见其行甚为希有。有一比丘常
修礼拜。日夜不卧。但除食时大小便。复有一僧未尝
睡眠读诵经典。复有沙门常行乞食。施诸僧并济贫
乏。是三人行为未曾有。复有一僧。见其作法甚可厌
离。不诵经典不拜诸佛。不行乞食不持禁戒。不具威
仪不敬沙门。饮食常饱卧具亦足。高枕寝息不别日
夜。极解怠人极无惭僧。我见此僧忽起恶念。是旃陀
罗出家外道。是恶律仪不可亲近。见前三人如大菩
萨。观此一人如瘖哑羊。我有事缘两三年间往诣于
彼山。而是比丘外相懈怠内行尤胜。十五年中常观
深法。所谓如来秘密之藏。三身体遍凝然常。住烦恼
菩提生死涅槃。论其本性冥寂真如。愚夫妄想迷谬
○法空比丘言 第 9b 页 X88-0009.png
不识。如是观察见于心性。临命终时兼知时节。文殊
现前赞言善哉。音乐满空天华乱落。我及馀众深怀
惭愧。命终之后见其死骸。栴檀之香从死骨出。以是
因缘。以牛羊之眼不可量知众生根性。是故应知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不思议
故。
* ○跋陀三藏语道朗沙门云
我往昔时为请求法。往
来于五天竺。流沙巳西有一小州。州有伽蓝一百馀
僧常住其中。皆持禁戒而不犯微尘。食时持钵入里
乞食。若得之不得。不喜不叹深守佛法。继于佛遗尘。
其中一人常乐好房。以贵木而造房。以众䌽而涂垆。
乞食巳后但营房事。造毕而又破。破毕而又造。我于
时见于此甚大叹息焉。馀僧宣云。此是比丘无益营
房三十馀年。我等见其年龄老倾。常劝进云。一生空
过可救头火。何搆土木不知后世。如是如是诸僧诱
进。而是比丘不信其言。每临老衰而弥励老骨。常营
造房。诸小莫不叹于焉。我闻此事欲知因缘。则往造
房所顶礼僧而言。大善知识日夜安不。菩萨行不退
勤不。比丘答云。善哉沙门。能求佛法。此生不取后忧
悔。我闻此说心中欢喜。而是比丘。所出言词慈悲柔
软。所作之事更不虚捐。更重问言。菩提行法种种无
量。何故造房寻佛道耶。比丘答言。汝从远来请求佛
法。我为汝说菩提秘要。一色一香皆是中道。粗言软
语无非佛法。历于万法境。只可直心是佛。无离心佛。
现前赞言善哉。音乐满空天华乱落。我及馀众深怀
惭愧。命终之后见其死骸。栴檀之香从死骨出。以是
因缘。以牛羊之眼不可量知众生根性。是故应知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不思议
故。
* ○跋陀三藏语道朗沙门云
我往昔时为请求法。往
来于五天竺。流沙巳西有一小州。州有伽蓝一百馀
僧常住其中。皆持禁戒而不犯微尘。食时持钵入里
乞食。若得之不得。不喜不叹深守佛法。继于佛遗尘。
其中一人常乐好房。以贵木而造房。以众䌽而涂垆。
乞食巳后但营房事。造毕而又破。破毕而又造。我于
时见于此甚大叹息焉。馀僧宣云。此是比丘无益营
房三十馀年。我等见其年龄老倾。常劝进云。一生空
过可救头火。何搆土木不知后世。如是如是诸僧诱
进。而是比丘不信其言。每临老衰而弥励老骨。常营
造房。诸小莫不叹于焉。我闻此事欲知因缘。则往造
房所顶礼僧而言。大善知识日夜安不。菩萨行不退
勤不。比丘答云。善哉沙门。能求佛法。此生不取后忧
悔。我闻此说心中欢喜。而是比丘。所出言词慈悲柔
软。所作之事更不虚捐。更重问言。菩提行法种种无
量。何故造房寻佛道耶。比丘答言。汝从远来请求佛
法。我为汝说菩提秘要。一色一香皆是中道。粗言软
语无非佛法。历于万法境。只可直心是佛。无离心佛。
○法空比丘言 第 9c 页 X88-0009.png
我从无始至于今日。分别心起生于五道。流转无穷
无出离期。是只非佗由曲心故。我本性拙好住所。而
种种方便才造好舍。少火出来皆悉焚烧。心怀忧恼
三日不食。夙夜不睡求止忧恼。弥更发增。时有智者
教以无常。我闻教巳忧悔止息。次复受习观心之道。
从是以后常造房而为观法境。三十馀年直我心性。
造毕又破。表五蕴舍生巳又灭。破毕又造。显四大室
灭巳又生。心王大工。心所斧锯。业力材木。造生死舍。
谁有智者。实玩此身形无常主。心王舍去神无常家。
法身亡故其无朽坏。法性宫殿。般若心王安居其中。
圣智宫殿凡夫不通。六度涂垆四摄开门。空寂床高
慈悲叠厚。我虽似造无常房舍。真实造作法性宫殿。
令处心王境智冥合。汝等比丘。好造法城为菩提宿。
慎妄莫造世间住所。但世人愚。好造居舍。不知法城。
尤可悲悯。我今知终。汝示其相。即言说毕默然而坐。
弹指思惟诸法实相。从身出火及房舍皆悉烧尽。光
明照耀奏闻寺内。大众叹未曾有。以是因缘常观心
性。历缘可直心性。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
观法性寂静真如。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 ○祇须弥耶主之言
祇须弥耶主夜神。呵责得停
沙弥云。如来入灭一千馀岁。遗教流布专不可久。汝
何出家未入正信。石火之命未久消灭。流水之身未
永停住。何不知苦安然卧哉。雪山之南有一贤者。初
十八岁入山闭迹。今百三十未退修行。不念衣食不
无出离期。是只非佗由曲心故。我本性拙好住所。而
种种方便才造好舍。少火出来皆悉焚烧。心怀忧恼
三日不食。夙夜不睡求止忧恼。弥更发增。时有智者
教以无常。我闻教巳忧悔止息。次复受习观心之道。
从是以后常造房而为观法境。三十馀年直我心性。
造毕又破。表五蕴舍生巳又灭。破毕又造。显四大室
灭巳又生。心王大工。心所斧锯。业力材木。造生死舍。
谁有智者。实玩此身形无常主。心王舍去神无常家。
法身亡故其无朽坏。法性宫殿。般若心王安居其中。
圣智宫殿凡夫不通。六度涂垆四摄开门。空寂床高
慈悲叠厚。我虽似造无常房舍。真实造作法性宫殿。
令处心王境智冥合。汝等比丘。好造法城为菩提宿。
慎妄莫造世间住所。但世人愚。好造居舍。不知法城。
尤可悲悯。我今知终。汝示其相。即言说毕默然而坐。
弹指思惟诸法实相。从身出火及房舍皆悉烧尽。光
明照耀奏闻寺内。大众叹未曾有。以是因缘常观心
性。历缘可直心性。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
观法性寂静真如。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 ○祇须弥耶主之言
祇须弥耶主夜神。呵责得停
沙弥云。如来入灭一千馀岁。遗教流布专不可久。汝
何出家未入正信。石火之命未久消灭。流水之身未
永停住。何不知苦安然卧哉。雪山之南有一贤者。初
十八岁入山闭迹。今百三十未退修行。不念衣食不
○法空比丘言 第 10a 页 X88-0010.png
叹房舍。不养眷属不储财宝。天龙恭敬不以为善。禽
兽围绕又不为畏。晨朝闭目结跏趺坐。七日十日不
动身体。才从定出为资沐身。汲清水饮采软草食。洗
手口毕又闭口坐。梵释诸天龙神夜叉。聚会恭敬请
说法要。贤者开眼流泪如雨。生死海深妄想波起。我
身未乘六度船筏。不到佛果涅槃彼岸。何为大众宣
说法门。如是如是卑下我身。须臾须臾叹生空暮。集
会大众莫不发于无上道心。然后为说直心法门。心
是国土。心是菩提。观我一心。知一切法。思我一心。观
一切佛。起一念心。经无量劫。阿僧祇劫未越一念。梦
内千岁觉前刹那。未得真觉常处梦中。如来说为生
死长夜。始知众生本来如如。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如
是观法是真菩提。如是修行是大菩提。拔自佗苦置
涅槃岸。诸天龙神如是习学。离妄想家入秘密藏。我
观此理。虽住深山。催无明之友。迷长夜之闇。如是流
泪而悲叹。诸天大众恭敬尊重如仆使大家。我敬彼
贤者如释迦尊。今见汝身如吐唾拾。汝早观心莫令
放逸。沙弥忽闻主夜神语。叩头责身。寻善知识习观
心法。日夜思惟得深禅定。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不思议故。
* ○可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事
宝志和尚云。若
求佛乘。只可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我心中。所
以者何。我念昔时往诣胡国。有一伽蓝无有僧尼。只
一比丘住僧房中。我三七日同住此寺。见僧所行。口
兽围绕又不为畏。晨朝闭目结跏趺坐。七日十日不
动身体。才从定出为资沐身。汲清水饮采软草食。洗
手口毕又闭口坐。梵释诸天龙神夜叉。聚会恭敬请
说法要。贤者开眼流泪如雨。生死海深妄想波起。我
身未乘六度船筏。不到佛果涅槃彼岸。何为大众宣
说法门。如是如是卑下我身。须臾须臾叹生空暮。集
会大众莫不发于无上道心。然后为说直心法门。心
是国土。心是菩提。观我一心。知一切法。思我一心。观
一切佛。起一念心。经无量劫。阿僧祇劫未越一念。梦
内千岁觉前刹那。未得真觉常处梦中。如来说为生
死长夜。始知众生本来如如。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如
是观法是真菩提。如是修行是大菩提。拔自佗苦置
涅槃岸。诸天龙神如是习学。离妄想家入秘密藏。我
观此理。虽住深山。催无明之友。迷长夜之闇。如是流
泪而悲叹。诸天大众恭敬尊重如仆使大家。我敬彼
贤者如释迦尊。今见汝身如吐唾拾。汝早观心莫令
放逸。沙弥忽闻主夜神语。叩头责身。寻善知识习观
心法。日夜思惟得深禅定。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不思议故。
* ○可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事
宝志和尚云。若
求佛乘。只可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我心中。所
以者何。我念昔时往诣胡国。有一伽蓝无有僧尼。只
一比丘住僧房中。我三七日同住此寺。见僧所行。口
○法空比丘言 第 10b 页 X88-0010.png
不出音身不行步。住所更无杂具众物。若人与食即
请食之。若不与时自经多日。我见此僧希有所行。犹
久宿住密行。见僧房中无僧。唯有丈六相好庄严如
来尊像。才惊怪之。比丘识知有人气色本形。还住复。
我感奇异还异所毕。临初夜分又往见僧。如前丈六
如来放光明。相好微妙寂静端坐。我深顶礼通夜视
之无异相。至天晓毕而又还本处。如是如是。日日夜
夜我常住见。尔时比丘常观如来形像。我不堪感。顶
礼比丘问其因缘。比丘答言。我是愚痴破戒之比丘
也。亲近智者而闻其所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只在
心中。更不求外。我信其说。年来久观如来相好慈悲
弘誓。在我心内。从是以外更无行法。我闻僧语深发
道心。明哉。心备于万德。谁寻菩提不须观心哉。是故
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一切
诸法不思议故。
* ○南海岸有二比丘事
同云。我念昔时为访道迹
寻善知识。南海岸边有二比丘。形虽似僧如捕鱼人。
设船及网每日捕鱼。更不论风雨之日只行此事。专
无馀业。我时见之。于僧所起不善念。律仪海中不留
尸骸。法王园内拔弃毒树。我依何罪见此僧如是厌
离。近边一宿。其夜梦见有一沙门威仪庠序。手持香
炉礼捕鱼僧。次来我所呵责我言。汝何于圣生诽谤
心。后世罪报如经所说。早向彼圣可致忏悔。梦觉巳
后身心温污。待日出时驰走到于比丘之所。头面敬
请食之。若不与时自经多日。我见此僧希有所行。犹
久宿住密行。见僧房中无僧。唯有丈六相好庄严如
来尊像。才惊怪之。比丘识知有人气色本形。还住复。
我感奇异还异所毕。临初夜分又往见僧。如前丈六
如来放光明。相好微妙寂静端坐。我深顶礼通夜视
之无异相。至天晓毕而又还本处。如是如是。日日夜
夜我常住见。尔时比丘常观如来形像。我不堪感。顶
礼比丘问其因缘。比丘答言。我是愚痴破戒之比丘
也。亲近智者而闻其所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只在
心中。更不求外。我信其说。年来久观如来相好慈悲
弘誓。在我心内。从是以外更无行法。我闻僧语深发
道心。明哉。心备于万德。谁寻菩提不须观心哉。是故
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一切
诸法不思议故。
* ○南海岸有二比丘事
同云。我念昔时为访道迹
寻善知识。南海岸边有二比丘。形虽似僧如捕鱼人。
设船及网每日捕鱼。更不论风雨之日只行此事。专
无馀业。我时见之。于僧所起不善念。律仪海中不留
尸骸。法王园内拔弃毒树。我依何罪见此僧如是厌
离。近边一宿。其夜梦见有一沙门威仪庠序。手持香
炉礼捕鱼僧。次来我所呵责我言。汝何于圣生诽谤
心。后世罪报如经所说。早向彼圣可致忏悔。梦觉巳
后身心温污。待日出时驰走到于比丘之所。头面敬
○法空比丘言 第 10c 页 X88-0010.png
礼二之捕鱼僧。陈我心念。忏悔诽谤大师垂慈悲施
灭罪方便。二之捕鱼僧答云。善哉。沙门法子。谁有智
者于万法中生诽谤哉。所以者何。山河草木情与非
情。皆我先身皆我父母。妄执流转犹有是恩。况寻本
性皆是真如。于真如中又有怨亲情及非情。诽谤赞
叹净与不净。是故智者于一切法。皆生佛相不欺诸
法。是故忏悔是大道理。然我等辈是恶律仪。捕杀有
情以活身命。身坏命终还于恶趣。是故善人远离我
等。作如是语。乘船持网出于大海。我时深见比丘所
行。数日近住。日日夜夜问讯求索菩提因缘。二比丘
僧为我说言。我等二人本捕鱼人。出家入道更无所
知。以前所作寻求佛道。观我心性乃是法性。乃是诸
佛。乃是慈悲。乃是智慧。大誓愿济诸群生置于彼岸。
如是观察船网为境。所以者何。慈悲之心是船本体。
以六度行庄严此船。檀波罗蜜万行所依。如船底板
众物所依。戒波罗蜜防非止恶。如船边板遮人及物
令不堕水。忍辱之行覆养万行。如船舍盖覆船中物。
精进功德早达佛果。如船意棹方得动行。禅波罗蜜
治乱安住。如船不落破安稳而住。智慧似楫工能简
择。如船稍工扇河道等。如是庄严弘誓之船。大悲菩
萨乘此舟船。以教文网曳生死海。救取流转泥溺众
生鱼鳖。安置涅槃秘密之藏。如是所行是佛所作。如
是事业菩萨所习。我等习练如是悲愿。日日乘船夜
夜游海。出家巳后不犯轻罪。何况捕鱼活我等命。但
灭罪方便。二之捕鱼僧答云。善哉。沙门法子。谁有智
者于万法中生诽谤哉。所以者何。山河草木情与非
情。皆我先身皆我父母。妄执流转犹有是恩。况寻本
性皆是真如。于真如中又有怨亲情及非情。诽谤赞
叹净与不净。是故智者于一切法。皆生佛相不欺诸
法。是故忏悔是大道理。然我等辈是恶律仪。捕杀有
情以活身命。身坏命终还于恶趣。是故善人远离我
等。作如是语。乘船持网出于大海。我时深见比丘所
行。数日近住。日日夜夜问讯求索菩提因缘。二比丘
僧为我说言。我等二人本捕鱼人。出家入道更无所
知。以前所作寻求佛道。观我心性乃是法性。乃是诸
佛。乃是慈悲。乃是智慧。大誓愿济诸群生置于彼岸。
如是观察船网为境。所以者何。慈悲之心是船本体。
以六度行庄严此船。檀波罗蜜万行所依。如船底板
众物所依。戒波罗蜜防非止恶。如船边板遮人及物
令不堕水。忍辱之行覆养万行。如船舍盖覆船中物。
精进功德早达佛果。如船意棹方得动行。禅波罗蜜
治乱安住。如船不落破安稳而住。智慧似楫工能简
择。如船稍工扇河道等。如是庄严弘誓之船。大悲菩
萨乘此舟船。以教文网曳生死海。救取流转泥溺众
生鱼鳖。安置涅槃秘密之藏。如是所行是佛所作。如
是事业菩萨所习。我等习练如是悲愿。日日乘船夜
夜游海。出家巳后不犯轻罪。何况捕鱼活我等命。但
○法空比丘言 第 11a 页 X88-0011.png
是观行易识方便。又是大悲所练习也。如是说毕。二
比丘僧及与我俱乘此船上。出海曳网。见网曳寄网
不系鱼。但有如来坐莲华上。其数无量。身长一尺或
复一尺。放光照耀各现神变。比丘顶礼尽心赞叹。不
经多时皆悉不见。二比丘僧重语我言。我以船网为
其境界。观心法界功德如是。勿令传佗少智闻之。失
二世益。只藏心内可观心性。我闻见毕倍生欢喜。发
菩提心弥更观心。汝观是事。见破戒僧可生谤哉。
* ○郁头比丘问一比丘
比丘所行其事云何。比丘答
云。我今但礼十方诸佛。于日夜中千返礼佛。郁头比
丘语比丘言。沙门所行甚为难事。日夜不退能行千
拜。我今随喜比丘所行。为我宣说礼佛作法亦可勤
行。比丘答言。而无仪式。在于佛前口称南无。二手合
掌头面礼佛是为仪式。郁头比丘语比丘言。汝所言
者外相威仪。我今所问内心所念。以何心念礼敬诸
佛。比丘答言更无所念。但闻获得功德之由。顷年礼
佛未知礼心内所念。郁头比丘我为比丘说礼拜法。
令汝知功德甚深境界。比丘谛听。末世众生才发善
心。勤修佛法不寻深旨。不知是非内外威仪。心相所
念皆悉迷失。虽礼三宝不守外仪。内心不合。犹如醉
人不觉起卧。亦复如碓随足上下。如是礼拜不名礼
佛。所得功德甚可微少。若如法礼。所生善根不可思
量。如普贤等礼诸佛愿。亦如不轻礼佛性心。如是礼
佛名真礼佛。我念昔时不顾身命不念衣食。遍往五
比丘僧及与我俱乘此船上。出海曳网。见网曳寄网
不系鱼。但有如来坐莲华上。其数无量。身长一尺或
复一尺。放光照耀各现神变。比丘顶礼尽心赞叹。不
经多时皆悉不见。二比丘僧重语我言。我以船网为
其境界。观心法界功德如是。勿令传佗少智闻之。失
二世益。只藏心内可观心性。我闻见毕倍生欢喜。发
菩提心弥更观心。汝观是事。见破戒僧可生谤哉。
* ○郁头比丘问一比丘
比丘所行其事云何。比丘答
云。我今但礼十方诸佛。于日夜中千返礼佛。郁头比
丘语比丘言。沙门所行甚为难事。日夜不退能行千
拜。我今随喜比丘所行。为我宣说礼佛作法亦可勤
行。比丘答言。而无仪式。在于佛前口称南无。二手合
掌头面礼佛是为仪式。郁头比丘语比丘言。汝所言
者外相威仪。我今所问内心所念。以何心念礼敬诸
佛。比丘答言更无所念。但闻获得功德之由。顷年礼
佛未知礼心内所念。郁头比丘我为比丘说礼拜法。
令汝知功德甚深境界。比丘谛听。末世众生才发善
心。勤修佛法不寻深旨。不知是非内外威仪。心相所
念皆悉迷失。虽礼三宝不守外仪。内心不合。犹如醉
人不觉起卧。亦复如碓随足上下。如是礼拜不名礼
佛。所得功德甚可微少。若如法礼。所生善根不可思
量。如普贤等礼诸佛愿。亦如不轻礼佛性心。如是礼
佛名真礼佛。我念昔时不顾身命不念衣食。遍往五
○法空比丘言 第 11b 页 X88-0011.png
竺希求佛法。僧伽陀国有一法师名曰信德。我时往
至彼法师所。问礼佛时不生观念。但礼诸佛有何过
失。如我愚者犹不知浅。况观心深。我闻诸佛具诸功
德。故虽不观但行礼拜。功德应深。如彼甘食虽不了
知甘恶味。但食相入腹增色资命。若能虽知甘食作
法。不食入时不能益身。以是比知虽作观念。若不礼
佛不得利益。虽不观念但行礼佛。决定作佛。甘食如
佛。食时如礼。了知食相如用观行。答汝谛听。我从若
时至于老时。寻勘佛教。未曾闻求菩提人不用观念
散乱修善。但闻用观修诸事业。汝未闻欤。诸经中说
不净观治于食欲病。及数息观.界方便观及因缘观.
大慈悲观.四念处观.四善根观.十六行观.十六空观.
十六相观。如是乃至一实观等无量观法。其数无量。
所言观者是即观心。若无观念其法不成。又不闻哉。
五波罗蜜及诸行犹如盲躄。般若一法如有目人。亦
如手足能引盲躄。五度万善安稳将护而趣佛菩提。
言般若者亦是观心。由是应知。若无观心散乱修善。
不能断惑及證佛果。如有愚人回诸方便。才得少食
心生欢喜。由此食力不求馀食。亦置大算。筹量国中
王臣长者所储一切衣食玉钱象马车乘妻子眷属
田畠屋宅一切之财宝。如是如是种种经历。日月念
我身贫希望财宝。日夜相续。虽数量宝。刹那刹那令
身力疲竭。更无一粒半钱之益。况复得财。不如肆力
复求馀食及馀资具。若自受用亦施妻子身心安乐
至彼法师所。问礼佛时不生观念。但礼诸佛有何过
失。如我愚者犹不知浅。况观心深。我闻诸佛具诸功
德。故虽不观但行礼拜。功德应深。如彼甘食虽不了
知甘恶味。但食相入腹增色资命。若能虽知甘食作
法。不食入时不能益身。以是比知虽作观念。若不礼
佛不得利益。虽不观念但行礼佛。决定作佛。甘食如
佛。食时如礼。了知食相如用观行。答汝谛听。我从若
时至于老时。寻勘佛教。未曾闻求菩提人不用观念
散乱修善。但闻用观修诸事业。汝未闻欤。诸经中说
不净观治于食欲病。及数息观.界方便观及因缘观.
大慈悲观.四念处观.四善根观.十六行观.十六空观.
十六相观。如是乃至一实观等无量观法。其数无量。
所言观者是即观心。若无观念其法不成。又不闻哉。
五波罗蜜及诸行犹如盲躄。般若一法如有目人。亦
如手足能引盲躄。五度万善安稳将护而趣佛菩提。
言般若者亦是观心。由是应知。若无观心散乱修善。
不能断惑及證佛果。如有愚人回诸方便。才得少食
心生欢喜。由此食力不求馀食。亦置大算。筹量国中
王臣长者所储一切衣食玉钱象马车乘妻子眷属
田畠屋宅一切之财宝。如是如是种种经历。日月念
我身贫希望财宝。日夜相续。虽数量宝。刹那刹那令
身力疲竭。更无一粒半钱之益。况复得财。不如肆力
复求馀食及馀资具。若自受用亦施妻子身心安乐
○法空比丘言 第 11c 页 X88-0011.png
焉。比丘当知。愚人即是生死众生。回诸方便才得少
食。如因少善得人天之果。或遇佛教得二乘国王臣
等。犹如诸佛菩萨贤圣一切财宝。犹如万善置算常
数。如散乱修善。虽数更无半钱之益。如不观心。更无
其益。是则如来定途之所说也。由是案之。不用观心
虽修功德实无所益。汝前所引甘食譬喻。亦出经论。
汝不得心任意合法。我今为汝合法令闻。甘食犹如
佛果菩提。求得甘食如散乱勤。虽得不食如不用观。
了知食相如知法相。虽知食相而不食入。如知行相
修诸佛法。而不观心散乱而修。不知食相但得食入。
犹如不知万行多闻。但习观念一心修行。如是合法
细细可知。身礼诸佛意不相应。不名真礼。身不礼佛
心观真如。是名真礼。若无观心。所修善根如彼枯木
开华结果。犹如死人更无心神。观念即是佛法之寿
命。观念即是万法之依怙。观念是则法身住所。观念
则是生死之资粮。观念则是菩提之指南。观念则是
道心之父母。是故行者若礼佛之时。若念诵之时。若
乃至一切有所作之时。必应观念。问讯求法至心止
住。信德叹言。希有比丘。法灭渐久。众生心浊。不希法
味。汝今深求甚为希有。我无所知亦无戒德。每日礼
佛是为所作。信德比丘作是语巳。澡浴尘秽内外清
净。威仪具足。手持香炉烧众名香。从房出巳渐渐行
步。思惟观察至堂门户。良久止住。泪流悲泣。早未入
堂生惊怖相。生敬屈想。才入于堂内。慎信任意不出
食。如因少善得人天之果。或遇佛教得二乘国王臣
等。犹如诸佛菩萨贤圣一切财宝。犹如万善置算常
数。如散乱修善。虽数更无半钱之益。如不观心。更无
其益。是则如来定途之所说也。由是案之。不用观心
虽修功德实无所益。汝前所引甘食譬喻。亦出经论。
汝不得心任意合法。我今为汝合法令闻。甘食犹如
佛果菩提。求得甘食如散乱勤。虽得不食如不用观。
了知食相如知法相。虽知食相而不食入。如知行相
修诸佛法。而不观心散乱而修。不知食相但得食入。
犹如不知万行多闻。但习观念一心修行。如是合法
细细可知。身礼诸佛意不相应。不名真礼。身不礼佛
心观真如。是名真礼。若无观心。所修善根如彼枯木
开华结果。犹如死人更无心神。观念即是佛法之寿
命。观念即是万法之依怙。观念是则法身住所。观念
则是生死之资粮。观念则是菩提之指南。观念则是
道心之父母。是故行者若礼佛之时。若念诵之时。若
乃至一切有所作之时。必应观念。问讯求法至心止
住。信德叹言。希有比丘。法灭渐久。众生心浊。不希法
味。汝今深求甚为希有。我无所知亦无戒德。每日礼
佛是为所作。信德比丘作是语巳。澡浴尘秽内外清
净。威仪具足。手持香炉烧众名香。从房出巳渐渐行
步。思惟观察至堂门户。良久止住。泪流悲泣。早未入
堂生惊怖相。生敬屈想。才入于堂内。慎信任意不出
○法空比丘言 第 12a 页 X88-0012.png
佛前。思惟合掌经于少时一心观佛。才出佛前绕佛
七匝。然后顶礼诸佛菩萨。胡跪合掌散华烧香。对佛
思惟立居礼佛。一礼之时闭目久住。才礼百度及黄
昏礼佛。礼佛毕巳时思惟。悲泣恋慕弹指忧念。渐渐
还房。我见此僧奇异礼佛。至心生信。白信德言。见于
世间礼佛之人。不经多时亦不悲泣。速速礼佛早出
佛堂。大师何故如是礼佛。愿说因缘我今欲闻。比丘
言。世间众生被狂烦恼。不摄身心。内心狂故外身不
安。放心猕猴何得止住。是故作善如风前尘。亦如旋
火。不留心底。何入秘藏。凡于礼佛总有二种。一事礼
佛。二理礼佛。过此二种何得礼佛光明。事礼佛者。内
怀惭愧名内清净。外扫尘秽不现放逸。深生尊重名
外清净。从房诣堂。思惟观察。我从无始至于今日。笼
居火舍不知出门。今随佛教出于火宅。往于净土。举
足下足非轮回之步。目足至清凉之池。如是思惟渐
至堂门。尽心投信不得早入。寻我身者三毒四蛇。尘
劳垢秽充满绕缠。不可亲近犹如屎尿。亦如泥粪。以
如是身辄得入堂。夫寻堂者名清净地。众善所成专
无诸恶。诸佛菩萨常来止住。内外明净。假使虽有垢
秽不净。善神护法皆悉扫治。我不净身云何得入。如
是思惟深怀怖畏。惭悔忧秽悲泣慎怖。以信得入适
得入堂。但念得入慈悲之室。于诸佛所深生尊重难
遇之想。过无量劫不闻佛名。但遇恶友。增长生死。希
有值遇如来之尊像。我今尽心礼一切佛。一一观察
七匝。然后顶礼诸佛菩萨。胡跪合掌散华烧香。对佛
思惟立居礼佛。一礼之时闭目久住。才礼百度及黄
昏礼佛。礼佛毕巳时思惟。悲泣恋慕弹指忧念。渐渐
还房。我见此僧奇异礼佛。至心生信。白信德言。见于
世间礼佛之人。不经多时亦不悲泣。速速礼佛早出
佛堂。大师何故如是礼佛。愿说因缘我今欲闻。比丘
言。世间众生被狂烦恼。不摄身心。内心狂故外身不
安。放心猕猴何得止住。是故作善如风前尘。亦如旋
火。不留心底。何入秘藏。凡于礼佛总有二种。一事礼
佛。二理礼佛。过此二种何得礼佛光明。事礼佛者。内
怀惭愧名内清净。外扫尘秽不现放逸。深生尊重名
外清净。从房诣堂。思惟观察。我从无始至于今日。笼
居火舍不知出门。今随佛教出于火宅。往于净土。举
足下足非轮回之步。目足至清凉之池。如是思惟渐
至堂门。尽心投信不得早入。寻我身者三毒四蛇。尘
劳垢秽充满绕缠。不可亲近犹如屎尿。亦如泥粪。以
如是身辄得入堂。夫寻堂者名清净地。众善所成专
无诸恶。诸佛菩萨常来止住。内外明净。假使虽有垢
秽不净。善神护法皆悉扫治。我不净身云何得入。如
是思惟深怀怖畏。惭悔忧秽悲泣慎怖。以信得入适
得入堂。但念得入慈悲之室。于诸佛所深生尊重难
遇之想。过无量劫不闻佛名。但遇恶友。增长生死。希
有值遇如来之尊像。我今尽心礼一切佛。一一观察
○法空比丘言 第 12b 页 X88-0012.png
如来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庄严功德因缘。
心生随喜甚深礼拜。如是思惟名事礼佛。理礼佛者。
我心是堂。心王是佛。心所眷属三昧法。一心动起三
身动起。一心止住三身止住。礼于一佛礼一切佛。礼
一切佛即礼一佛。若礼诸佛即礼我心。若礼我心即
礼诸佛。观于一心即一切佛。观一切佛即是一心。亦
是一心亦一切佛。亦非一心非一切佛。由妄执故起
佛非佛。是差别寻求。本源一切皆如。能礼所礼性相
空寂。犹如幻人礼于幻人。亦如虚空礼于虚空。虽不
思议而有感应。一切诸佛现我心中。犹如明镜能浮
万像。亦如明月宿一切水。如是思惟敬礼诸佛。一切
诸佛自然显现。是则名为不思议礼。亦名真礼。亦名
同礼。亦名满礼。于一礼中一切佛法决定具足。宛然
不缺。我今信受如是礼拜。经于六年。一礼之间眼见
化佛伸手摩顶。赞叹善哉。汝当如我礼于诸佛。一礼
之中见于真佛。我闻是事心生欢喜。如人极渴时得
妙甘露。受持此法。于礼佛时生如是观。汝比丘僧随
我所言。如法礼佛速除烦恼。證于大觉。比丘闻巳举
声大泣。我更不知礼佛作法。空作无益无惭礼拜。今
日巳后随大师教。于礼佛时生如是观。比丘取信生
事理观。敬礼三宝。临终之时化佛来迎引摄西方。若
欲入堂礼拜佛者。须依如是观行作法。是故应知。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心起不
思议故。
心生随喜甚深礼拜。如是思惟名事礼佛。理礼佛者。
我心是堂。心王是佛。心所眷属三昧法。一心动起三
身动起。一心止住三身止住。礼于一佛礼一切佛。礼
一切佛即礼一佛。若礼诸佛即礼我心。若礼我心即
礼诸佛。观于一心即一切佛。观一切佛即是一心。亦
是一心亦一切佛。亦非一心非一切佛。由妄执故起
佛非佛。是差别寻求。本源一切皆如。能礼所礼性相
空寂。犹如幻人礼于幻人。亦如虚空礼于虚空。虽不
思议而有感应。一切诸佛现我心中。犹如明镜能浮
万像。亦如明月宿一切水。如是思惟敬礼诸佛。一切
诸佛自然显现。是则名为不思议礼。亦名真礼。亦名
同礼。亦名满礼。于一礼中一切佛法决定具足。宛然
不缺。我今信受如是礼拜。经于六年。一礼之间眼见
化佛伸手摩顶。赞叹善哉。汝当如我礼于诸佛。一礼
之中见于真佛。我闻是事心生欢喜。如人极渴时得
妙甘露。受持此法。于礼佛时生如是观。汝比丘僧随
我所言。如法礼佛速除烦恼。證于大觉。比丘闻巳举
声大泣。我更不知礼佛作法。空作无益无惭礼拜。今
日巳后随大师教。于礼佛时生如是观。比丘取信生
事理观。敬礼三宝。临终之时化佛来迎引摄西方。若
欲入堂礼拜佛者。须依如是观行作法。是故应知。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心起不
思议故。
○法空比丘言 第 12c 页 X88-0012.png
* ○智光法师
有数弟子。于中有一弟子常乐多食。犹
如俗法朝暮两食。智光语弟子言。如何饮食味甘益
身。汝能知哉。为我说之。弟子答言。非是难事。米油盐
噌和合调味。食满腹中。气力充调身肉肥盛。若食粗
恶。气力减少益身甚少。是故大师常好味食。可令肥
益五体身肉。智光法师向于弟子度度弹指。仰天悲
泣告弟子言。汝不可发如是恶言。我闻此语身心不
安。汝前所言饮食方法。非佛所说非沙门行。乃是外
道恶律仪说。随汝所说常好食者。必堕三途无暇难
处。我今当说饮食方法。
如我昔时僧□国止宿树下。有一老僧持钵分卫来
至树下。捧钵数拜结跏趺坐。将钵中饮分成七分。六
分极等一分减少。以四分饭一一礼巳。思惟观察各
置异所。以残二分一分施我。一分施于前居一狗。以
少一分充自食分。比丘分毕。临自食时身心不动。闭
目思惟。而于少时举手弹指。举声大啼。才啼笑毕。开
眼见食生怖畏想。身体惊动弥更悲泣。终不食饭。以
自分食施与狗毕。以四分食或入河中或置林中。终
自不食。洗钵盂行。我见比丘希有所行。随比丘行。而
是比丘往于冢间端身而坐。我礼比丘至心白言。大
师何故今日不食。遍施一切洗钵还去。又何因缘向
食悲泣。欲闻因缘为我说之。比丘答言。善哉佛子能
求法要。我今为汝说食方法。我今不食巳过三日。才
得少食虽可食之。观食过患其数甚多。是故不食。比
○法空比丘言 第 13a 页 X88-0013.png
丘作法不著万法。常好慈悲为经也。由是因缘。若于
僧房若于树下。于所有食总不可食。深怀平等极大
悲心。普施一切。若见远来疲极客僧及男女等。敬礼
迎请令入住所。问讯寒温饥渴等。随力所堪备调食
物供养令食。若无食物。驰走所以搆求饮食。志当供
养。或卖三衣或卖一钵或卖我身。应施食。乃至孤独
病者贫穷无依乞丐男女。普施令喜。牛马犬鸟畜生
虫等。皆施食。亦无自身常食百味。以粗恶食令食佗
人。所以者何。于食生贪。但资自身不与眷属。不施一
切弊隐身内。佛性慈悲不令显现。身体命终堕大地
狱。或生饿鬼经无量劫受诸苦痛。恐是报故不贪食。
食有二种。一世间食。二出世食。于世间食深生厌离。
佛言。比丘若欲食时。甚可怖畏。食是苦源。食是忧本。
增长生死是食所致。有待之身四大身体。依烦恼故
因恶业故。依食持命依命生爱。为资露命。虽受饮食。
更不可生一念著心。佛为比丘许一坐食。其一坐食。
又我作田储财宝等不可充食。但持一钵食时乞食。
若人施者而可食之。若人不与观我果报。所以者何。
释迦如来无上福田。犹有乞食空钵还时。何况其馀
薄福异生定途得食。如是思惟不可再乞。若得食时
可分四分。先以一分以敬信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三
乘贤圣。发弘愿云。我从无始至于今日。拨无因果邪
见不善。不行布施不供养佛。以是因缘生生世世贫
穷下贱。亦无威势。不值诸佛亦不闻法。常处恶道如
僧房若于树下。于所有食总不可食。深怀平等极大
悲心。普施一切。若见远来疲极客僧及男女等。敬礼
迎请令入住所。问讯寒温饥渴等。随力所堪备调食
物供养令食。若无食物。驰走所以搆求饮食。志当供
养。或卖三衣或卖一钵或卖我身。应施食。乃至孤独
病者贫穷无依乞丐男女。普施令喜。牛马犬鸟畜生
虫等。皆施食。亦无自身常食百味。以粗恶食令食佗
人。所以者何。于食生贪。但资自身不与眷属。不施一
切弊隐身内。佛性慈悲不令显现。身体命终堕大地
狱。或生饿鬼经无量劫受诸苦痛。恐是报故不贪食。
食有二种。一世间食。二出世食。于世间食深生厌离。
佛言。比丘若欲食时。甚可怖畏。食是苦源。食是忧本。
增长生死是食所致。有待之身四大身体。依烦恼故
因恶业故。依食持命依命生爱。为资露命。虽受饮食。
更不可生一念著心。佛为比丘许一坐食。其一坐食。
又我作田储财宝等不可充食。但持一钵食时乞食。
若人施者而可食之。若人不与观我果报。所以者何。
释迦如来无上福田。犹有乞食空钵还时。何况其馀
薄福异生定途得食。如是思惟不可再乞。若得食时
可分四分。先以一分以敬信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三
乘贤圣。发弘愿云。我从无始至于今日。拨无因果邪
见不善。不行布施不供养佛。以是因缘生生世世贫
穷下贱。亦无威势。不值诸佛亦不闻法。常处恶道如
○法空比丘言 第 13b 页 X88-0013.png
游园林。我今以食供养三宝。大慈悲力哀悯纳受。我
及众生令离分段。次以一分施父母师长朋友七世
之四恩。次以一分普施一切六道之众生。四生之含
识。运于无缘极大慈悲。普覆一切而发愿言。六道众
生果报甚拙。地狱众生食极热丸常损身分。彼食所
悯何生乐著。饿鬼之类常竭饥屎尿粪秽诸不净物。
百千万劫更不得之。设得少分寻又散失。况得微妙
清净之饮食。畜生.脩罗有随分之食。互怀恶心不得
安食。人.天之二辈随其果报有种种之食。生贪著故
还生苦聚。如是诸食皆有怖畏。不可乐食。我以大悲
劝请诸佛。以智慧之水洒食清净。施与一切含识之
类。施无畏食各得安乐。以是因缘。令汝等类世世生
所见佛闻法。常得法喜及禅悦食。乃至究竟涅槃之
果德。如是思惟。普施一切。临食自分即作思惟。宁食
沙砾生甘美想。于此食物不可生爱。宁食我身骨髓
肉肝生安乐之想。于此食物不生著心。谁有智者贪
甘美味。况寻我身。禁戒不全。精进不深。忍辱不厚。禅
定不固。智慧不明。慈悲不遍。何以如是恶业之身受
于檀那信心之食。正使经历阿僧祇劫。日日三时食
热铁丸焚烧身体摧骨尽肉。以破戒口不得食于檀
越之施。是大毒药断慧命故。是大利剑截法身故。比
丘见食犹如见怨拔剑伺便。亦可如鹿见猎师怖畏。
努力努力。不可生于爱著之心。今世后世甚可怖畏。
有如是过我不应著。如是思惟。犹于食物生著心者。
及众生令离分段。次以一分施父母师长朋友七世
之四恩。次以一分普施一切六道之众生。四生之含
识。运于无缘极大慈悲。普覆一切而发愿言。六道众
生果报甚拙。地狱众生食极热丸常损身分。彼食所
悯何生乐著。饿鬼之类常竭饥屎尿粪秽诸不净物。
百千万劫更不得之。设得少分寻又散失。况得微妙
清净之饮食。畜生.脩罗有随分之食。互怀恶心不得
安食。人.天之二辈随其果报有种种之食。生贪著故
还生苦聚。如是诸食皆有怖畏。不可乐食。我以大悲
劝请诸佛。以智慧之水洒食清净。施与一切含识之
类。施无畏食各得安乐。以是因缘。令汝等类世世生
所见佛闻法。常得法喜及禅悦食。乃至究竟涅槃之
果德。如是思惟。普施一切。临食自分即作思惟。宁食
沙砾生甘美想。于此食物不可生爱。宁食我身骨髓
肉肝生安乐之想。于此食物不生著心。谁有智者贪
甘美味。况寻我身。禁戒不全。精进不深。忍辱不厚。禅
定不固。智慧不明。慈悲不遍。何以如是恶业之身受
于檀那信心之食。正使经历阿僧祇劫。日日三时食
热铁丸焚烧身体摧骨尽肉。以破戒口不得食于檀
越之施。是大毒药断慧命故。是大利剑截法身故。比
丘见食犹如见怨拔剑伺便。亦可如鹿见猎师怖畏。
努力努力。不可生于爱著之心。今世后世甚可怖畏。
有如是过我不应著。如是思惟。犹于食物生著心者。
○法空比丘言 第 13c 页 X88-0013.png
但以我指入口䶩啮。调诫著心然后食之。又应思惟。
我是凡夫烦恼深重。而不应受食。唯我身内有三身
之佛。以食供彼堪任受用。愿身内佛受此饮食。令施
主愿决定满足。又发誓愿。为断一切之烦恼所知迷
理事分别俱生二障惑故。我今食之。为灭决定应受
恶业及不定等一切业故。我今食之。为转一切苦聚
因缘极不可受分段果报。我今食之。为證一切法身.
报身.应身佛果。度脱众生入佛道故。我今食之。如是
思惟然后食之。名世间食。又复食于出世间食。能食
所食如幻如梦。寻其本性俱不可得。以前际心受此
饮食。前际心既灭巳。故亦不可得以中际心言受此
食。中际之心以不住故。亦不可得以后际心若受此
食。后际之心以未生故。亦不可得寄于内外心及境
界。寻受食之缘。皆不可得。犹如向空寻空体性。无量
劫终不可得。又观诸法皆空寂静。是名空食。如人食
小。腹中虚豁。观一切法虽空而有。森罗万像不离而
住。是名有食。如人多食。腹内饱满。观一切法亦有亦
无。非有非无。离言词相绝思议境。如是观法名中道
食。如人食时不少不多。节量不误。腹中安稳。离饱饥
苦。于三法食若论胜劣。中道观食是为第一。如是观
心三谛具足。是名法食相。三世诸佛之所赞叹。一切
菩萨之所唼食。二乘贤圣才得空食。更不得食后二
法食。何况世间人天修罗物不闻名况得食之。不用
是观不名乞食。不入僧数。不知后世得脱之期。但可
我是凡夫烦恼深重。而不应受食。唯我身内有三身
之佛。以食供彼堪任受用。愿身内佛受此饮食。令施
主愿决定满足。又发誓愿。为断一切之烦恼所知迷
理事分别俱生二障惑故。我今食之。为灭决定应受
恶业及不定等一切业故。我今食之。为转一切苦聚
因缘极不可受分段果报。我今食之。为證一切法身.
报身.应身佛果。度脱众生入佛道故。我今食之。如是
思惟然后食之。名世间食。又复食于出世间食。能食
所食如幻如梦。寻其本性俱不可得。以前际心受此
饮食。前际心既灭巳。故亦不可得以中际心言受此
食。中际之心以不住故。亦不可得以后际心若受此
食。后际之心以未生故。亦不可得寄于内外心及境
界。寻受食之缘。皆不可得。犹如向空寻空体性。无量
劫终不可得。又观诸法皆空寂静。是名空食。如人食
小。腹中虚豁。观一切法虽空而有。森罗万像不离而
住。是名有食。如人多食。腹内饱满。观一切法亦有亦
无。非有非无。离言词相绝思议境。如是观法名中道
食。如人食时不少不多。节量不误。腹中安稳。离饱饥
苦。于三法食若论胜劣。中道观食是为第一。如是观
心三谛具足。是名法食相。三世诸佛之所赞叹。一切
菩萨之所唼食。二乘贤圣才得空食。更不得食后二
法食。何况世间人天修罗物不闻名况得食之。不用
是观不名乞食。不入僧数。不知后世得脱之期。但可
○法空比丘言 第 14a 页 X88-0014.png
增长分段生死。犹如猪羊乐于溷痾更增臭秽。甚可
悲悯。汝当受学。若欲食时如是观心。然后食之。消尽
心中烦恼恶业无明之食。法食法身慧命常住。不死
之法食。慈悲色力弥更增长。广度众生令解法性。比
丘说巳。身心不动如入禅定。安然端坐。我闻所说。头
面顶礼。以种种言尊重赞叹。比丘默然更不发言。经
于七日才开眼言。善哉比丘。犹故在此。我以神通示
汝沙门。取钵投出。时钵飞登于虚空中放五色光。周
匝宛转然后来下。我见钵中甘膳充满。比丘告言。我
有如是乞食道力。我弥顶礼深生信心。以是因缘今
告弟子。于一生食。智者怖畏。汝可每日二食三食。后
世罪报何人救济。悲哉悲哉。破戒比丘由食增业。堕
地狱中经无量劫。受诸极苦。犹如猕猴。由食五缚忽
然致死。亦如夏虫。见光生爱入火命终。是大愚痴。甚
可悲悯。汝今发起大惭愧之心。离多食想。勇猛精进
摄护三业。弟子比丘闻大师说。佛前发誓。我从今日
乃至死相。但一坐食。摄心精进如彼往昔乞食比丘。
是以后不退修行。得净六根。若有比丘求佛道者。如
是观行然后须食。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
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 ○明智和尚问比丘言
沙门行法何为宗。比丘答云。
我常日日读诵经典。其数百卷更不退转。和尚问云。
以何心行读诵经典。比丘云。我性聪明。读诵经典自
然谙诵。见诸法师皆读诵经。我今法师是故读诵。细
悲悯。汝当受学。若欲食时如是观心。然后食之。消尽
心中烦恼恶业无明之食。法食法身慧命常住。不死
之法食。慈悲色力弥更增长。广度众生令解法性。比
丘说巳。身心不动如入禅定。安然端坐。我闻所说。头
面顶礼。以种种言尊重赞叹。比丘默然更不发言。经
于七日才开眼言。善哉比丘。犹故在此。我以神通示
汝沙门。取钵投出。时钵飞登于虚空中放五色光。周
匝宛转然后来下。我见钵中甘膳充满。比丘告言。我
有如是乞食道力。我弥顶礼深生信心。以是因缘今
告弟子。于一生食。智者怖畏。汝可每日二食三食。后
世罪报何人救济。悲哉悲哉。破戒比丘由食增业。堕
地狱中经无量劫。受诸极苦。犹如猕猴。由食五缚忽
然致死。亦如夏虫。见光生爱入火命终。是大愚痴。甚
可悲悯。汝今发起大惭愧之心。离多食想。勇猛精进
摄护三业。弟子比丘闻大师说。佛前发誓。我从今日
乃至死相。但一坐食。摄心精进如彼往昔乞食比丘。
是以后不退修行。得净六根。若有比丘求佛道者。如
是观行然后须食。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应
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 ○明智和尚问比丘言
沙门行法何为宗。比丘答云。
我常日日读诵经典。其数百卷更不退转。和尚问云。
以何心行读诵经典。比丘云。我性聪明。读诵经典自
然谙诵。见诸法师皆读诵经。我今法师是故读诵。细
○法空比丘言 第 14b 页 X88-0014.png
不知寻读诵因缘。明智和尚语比丘云。希有难遇大
乘经典。汝今读诵甚为难事。但所叹念不知读诵心
行作法。我今为汝示读诵法。我是胡国大臣子也。厌
世出家而舍乐求法。初发心之时虽读诵经。未知观
法。胡国之北山有一比丘。我往于彼山经行读诵。时
彼比丘身心沐浴而著新净衣。脱污垢衣。于经卷前
烧香散华而拜经数百千反。然后端身安座于法座。
而手涂名香敬崛取经。头上举开。读诵思惟不高音
声。又不早读。终日诵经才终一卷。或读半卷。读了而
置经闭眼思惟。从法座起如前礼经数百千返。悲泣
渴仰还居住所。脱读经衣。著常途衣。如是如是日日
不退。我见如是读经作法。欲知因缘。问彼比丘。比丘
答言。汝新发僧也。是故不知因缘。我当为说。凡于读
诵有二种之法。一者文字诵。二者理观诵。文字诵者。
若欲诵经。应净二业。所以者何。秽手取经。臭口向经。
后世生于厕中粪虫。或堕地狱折破手口饮融铜。是
故必净身及手口。汝深应知。经是三世诸佛之父母。
诸佛之所师。所谓大乘也。可知法身如来者全身之
舍利。经卷住所。诸佛集会。龙神围绕。是故读者必须
用意。威仪具足手口清净。而名香涂手。沉檀含口中。
口气皆令消去。生难遇想。心念口言。我今念生死之
过。僧祇劫堕三恶道。从冥入冥增诸苦业。犹不得闻
天地日月父母之名。亦不得闻五戒十善人天教之
名。况得闻如是大乘实相之法门。佛出世难。佛说是
乘经典。汝今读诵甚为难事。但所叹念不知读诵心
行作法。我今为汝示读诵法。我是胡国大臣子也。厌
世出家而舍乐求法。初发心之时虽读诵经。未知观
法。胡国之北山有一比丘。我往于彼山经行读诵。时
彼比丘身心沐浴而著新净衣。脱污垢衣。于经卷前
烧香散华而拜经数百千反。然后端身安座于法座。
而手涂名香敬崛取经。头上举开。读诵思惟不高音
声。又不早读。终日诵经才终一卷。或读半卷。读了而
置经闭眼思惟。从法座起如前礼经数百千返。悲泣
渴仰还居住所。脱读经衣。著常途衣。如是如是日日
不退。我见如是读经作法。欲知因缘。问彼比丘。比丘
答言。汝新发僧也。是故不知因缘。我当为说。凡于读
诵有二种之法。一者文字诵。二者理观诵。文字诵者。
若欲诵经。应净二业。所以者何。秽手取经。臭口向经。
后世生于厕中粪虫。或堕地狱折破手口饮融铜。是
故必净身及手口。汝深应知。经是三世诸佛之父母。
诸佛之所师。所谓大乘也。可知法身如来者全身之
舍利。经卷住所。诸佛集会。龙神围绕。是故读者必须
用意。威仪具足手口清净。而名香涂手。沉檀含口中。
口气皆令消去。生难遇想。心念口言。我今念生死之
过。僧祇劫堕三恶道。从冥入冥增诸苦业。犹不得闻
天地日月父母之名。亦不得闻五戒十善人天教之
名。况得闻如是大乘实相之法门。佛出世难。佛说是
○法空比丘言 第 14c 页 X88-0014.png
难。闻名亦难。读持之人难大。觉世尊希有出现难。思
方便说置大乘希有。我等值如是之法。犹如盲龟之
值浮木孔。如贫穷之得如意珠。如是恋慕不生馀心。
又更忏悔三业所犯。又发弘誓具慈悲心。香华饭饮
幡盖供具。随力所堪供养经卷。临读诵时。五体投地
礼拜经卷。坐于法座应时思惟。虽凡夫身。今读大乘。
欲闻经故。龙神八部皆来集会。诸佛菩萨满空證明。
是故我今心纯净信。应读诵经。如是思惟读经之间。
能寻文句更不杂乱。亦不读落一文一字。初中后时
平等生信。复不退转。如是读诵名事读诵。观心读诵。
其义甚深。破心微尘出大千经。故知经卷但在我心。
以我身体直名经卷。骨髓如轴。皮肉如纸。血色如墨。
五脏六腑肝等之类。无量差别重重不杂。如经文字
其数无量互不杂乱。心王住中其性玄妙。岂非经中
所诠实相乎。佛说众生心性善恶不思议之理。名为
经卷。是故应知。谁云经卷。谁云众生。名异体同。如眼
目异。是故我身即是经卷。我心即是所诠实相。如是
观知是真经卷。如是思惟是真读诵。为令众生知心
经卷。方便说故名为经卷。又须观能诵我身。所诵经
卷。如幻化。实不可得。谁人读诵。谁人听经。犹如梦中
化人出音。又如山谷依音发响。是故万法自性皆空。
如是读诵名空观诵。虽空而有。我身经卷读诵音声。
听闻大小由业不失。自然而住。是故万法虽空而有。
我身经卷读诵音声。听闻大小由业不失。自然而住。
方便说置大乘希有。我等值如是之法。犹如盲龟之
值浮木孔。如贫穷之得如意珠。如是恋慕不生馀心。
又更忏悔三业所犯。又发弘誓具慈悲心。香华饭饮
幡盖供具。随力所堪供养经卷。临读诵时。五体投地
礼拜经卷。坐于法座应时思惟。虽凡夫身。今读大乘。
欲闻经故。龙神八部皆来集会。诸佛菩萨满空證明。
是故我今心纯净信。应读诵经。如是思惟读经之间。
能寻文句更不杂乱。亦不读落一文一字。初中后时
平等生信。复不退转。如是读诵名事读诵。观心读诵。
其义甚深。破心微尘出大千经。故知经卷但在我心。
以我身体直名经卷。骨髓如轴。皮肉如纸。血色如墨。
五脏六腑肝等之类。无量差别重重不杂。如经文字
其数无量互不杂乱。心王住中其性玄妙。岂非经中
所诠实相乎。佛说众生心性善恶不思议之理。名为
经卷。是故应知。谁云经卷。谁云众生。名异体同。如眼
目异。是故我身即是经卷。我心即是所诠实相。如是
观知是真经卷。如是思惟是真读诵。为令众生知心
经卷。方便说故名为经卷。又须观能诵我身。所诵经
卷。如幻化。实不可得。谁人读诵。谁人听经。犹如梦中
化人出音。又如山谷依音发响。是故万法自性皆空。
如是读诵名空观诵。虽空而有。我身经卷读诵音声。
听闻大小由业不失。自然而住。是故万法虽空而有。
我身经卷读诵音声。听闻大小由业不失。自然而住。
○法空比丘言 第 15a 页 X88-0015.png
是故万教虽空而有。如是思惟名有观诵经卷。我身
及一切法。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识所知。非言所诠。
无始法尔寂静宛然。是故须臾读经之心。生界佛果
自然具足。六度万行法尔而有。如是读诵大乘经典。
名为观心中道读经。住如是观。名理读诵。只调三业
诵文字经。功德无边。何况观心相应读诵。所得功德
不知边际。唯有如来知功德量。凡智思量所不能及。
如是读者皆应供养礼拜赞叹。以前二种名读经之
法。汝深听受。可纳心藏。无令满失焉。比丘语毕。入夜
诵经。从口中出五色之光明。满耀房内。我见此相弥
生信敬。更无疑惑。从其以后。才读经时依彼方法诵。
比丘僧依此方法应诵大乘。现身成就万德佛身。经
历多劫虽诵大乘。不依观心。不如法诵。恐成远因总
无大益。如人有病得大良药。不知和合亦不了知眼
药方法。但喜获得微妙良药。任意服之不知治时。良
药变毒病恼更增。或同死苦或复致死。虽复才存良
药尽力。是故比丘能知方法。服大乘药治烦恼病。增
三身命。比丘闻巳。五体投地。迷闷绝息。以水洒面而
得反活。苦哉悲哉。恶业之身。于今不知如是深法。我
今法味始得尝餐。自今以后如是受持。又复和尚更
诫沙门。是此密事勿传非器。末世众生善根微薄。如
是观心更不信受。反生诽谤。以一渧水洒万里沙更
不可湿。况有末世五浊众生如是如是。是故比丘一
心听受。淡泊莫传任意不显。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
及一切法。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识所知。非言所诠。
无始法尔寂静宛然。是故须臾读经之心。生界佛果
自然具足。六度万行法尔而有。如是读诵大乘经典。
名为观心中道读经。住如是观。名理读诵。只调三业
诵文字经。功德无边。何况观心相应读诵。所得功德
不知边际。唯有如来知功德量。凡智思量所不能及。
如是读者皆应供养礼拜赞叹。以前二种名读经之
法。汝深听受。可纳心藏。无令满失焉。比丘语毕。入夜
诵经。从口中出五色之光明。满耀房内。我见此相弥
生信敬。更无疑惑。从其以后。才读经时依彼方法诵。
比丘僧依此方法应诵大乘。现身成就万德佛身。经
历多劫虽诵大乘。不依观心。不如法诵。恐成远因总
无大益。如人有病得大良药。不知和合亦不了知眼
药方法。但喜获得微妙良药。任意服之不知治时。良
药变毒病恼更增。或同死苦或复致死。虽复才存良
药尽力。是故比丘能知方法。服大乘药治烦恼病。增
三身命。比丘闻巳。五体投地。迷闷绝息。以水洒面而
得反活。苦哉悲哉。恶业之身。于今不知如是深法。我
今法味始得尝餐。自今以后如是受持。又复和尚更
诫沙门。是此密事勿传非器。末世众生善根微薄。如
是观心更不信受。反生诽谤。以一渧水洒万里沙更
不可湿。况有末世五浊众生如是如是。是故比丘一
心听受。淡泊莫传任意不显。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
○法空比丘言 第 15b 页 X88-0015.png
无差别。应观法性真如寂静。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心性罪福因缘集卷之中
心性罪福因缘集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