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八十
卷九百八十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九百八十  宋 王钦若等 撰
  外臣部
   通好
夫服远以德先王之盛猷和戎为利昔贤之嘉论盖所
以屈已含垢继好息民偃戢兵威道迎善气自古之所
尚矣故易曰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盖言圣人
服万物而不以威刑也自春秋之后司籍所记或列于
卷九百八十 第 1b 页
盛会或通乎信使申以金币之锡加之冠带之宠或褒
以爵秩或重其报宴接以殊礼式表乎绥怀待以诚心
用期于纯固繇是边鄙不耸师徒不勤荒裔清宁表里
悦穆盖跻民于仁寿之域而驯致乎太平之业者未始
不繇斯也已
鲁宣公八年春白狄及晋平
十年晋却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伏于
(赤狄路氏最强/故服役众狄)秋会于攒函众狄服也襄公四年无
卷九百八十 第 2a 页
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无终山戎国/名乐其众臣)因魏庄子纳虎豹
之皮以请和诸戎(欲戎与晋和/庄子魏绛)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
不如伐之魏绛曰诸侯亲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
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
也诸华必叛(诸华/中国)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公
曰然则莫若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
货易士(荐聚也易/犹轻也)士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
穑人成功二也(耸惧狎/习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
卷九百八十 第 2b 页
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顿坏/也)鉴于后
羿而用德度(以后羿/为鉴戒)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公说使
魏绛盟诸戎脩民事田以时(传言晋使/能用善谋)
汉文帝时匈奴单于遗汉书云北州以定愿寝兵休士
养马以安边民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得安其处故使
郎中系虖浅奉书请皇帝即不欲匈奴近塞则且诏吏
民远舍(舍居/止也)
武帝时匈奴谋归汉使不降者苏武马宏等马宏者前
卷九百八十 第 3a 页
副光禄大夫王忠使西国为匈奴所遮忠战死马宏生
得亦不肯降故匈奴归此二人欲以通善意
和帝时南单于于汉北遗窦宪古鼎容五斗其傍铭曰
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宪乃止之
前秦苻坚时匈奴左贤王卫辰遣使降于坚遂请田内
地坚许之云中护军贾雍遣其司马徐斌率骑袭之因
纵兵掠夺坚怒曰朕方脩魏绛和戎之术不可以小利
忘大信昔荆吴之战事兴蚕妇浇瓜之惠梁宋息兵夫
卷九百八十 第 3b 页
怨不在大事不在小扰边动众非国之利也所获资产
其悉以归之免雍官以白衣领护军遣使脩和示之信
义辰于是入居塞内贡献相寻
西秦吐谷浑视连既立通聘于乞伏乾归拜为白兰王
宋高祖西伐长安索虏嗣先取姚兴女乃遣十万骑屯
结河北救之大为帝所破于是遣使求和自是使命岁

齐武帝永明中扶南国王臣侨陈如阇耶跋摩遣使上
卷九百八十 第 4a 页
启曰天化抚育感动灵祗四气调适伏愿圣主尊体起
居康御皇太子万福六宫清休诸王妃主内外朝臣普
同和睦邻境士庶万国归心五谷丰熟灾害不生士清
民泰一切安稳臣及人民国土丰乐四气调和道俗济
济并蒙陛下光化所被咸荷安泰
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五年三月遣使者四辈使西域
太延元年五月遣使者二十辈使西域
二年六月又遣使六辈使西域
卷九百八十 第 4b 页
西魏文帝大统十六年大军东讨齐师恐蠕蠕乘虚寇
掠乃遣帐内都督杨荐往谕和好以安慰之
北齐神武以魏孝靖兴和三年五月使使与蠕蠕通和
后周太祖西魏大统十一年突厥土门部落稍盛愿通
中国帝遣酒泉胡安诺槃陁使焉其国皆相庆曰今大
国使至我国将兴也
武帝建德元年二月遣大将军昌城公孙深使于突厥
隋文帝开皇八年突厥处罗侯死遣长孙晟往吊仍赍
卷九百八十 第 5a 页
陈国所献宝器以赐雍闾
十一年三月壬午遣通事舍人若干洽使于吐谷浑
十八年百济王昌使其长史辩那来献方物属兴辽东
之役遣使奉请为军导帝不许诏曰往岁为高丽不供
职贡无人臣礼故命将讨之高元君臣恐惧畏服归罪
朕已赦之不可致伐厚其使而遣之
是年突厥启民可汗为达头所攻帝令发兵助启民伐
之启民上表陈谢曰大隋圣人莫缘可汗怜养百姓如
卷九百八十 第 5b 页
天无不覆也如地无不载也诸姓蒙威恩赤心归服并
将部落归投圣人可汗来也或南入长城或往白道人
民羊马遍满山谷染干譬如枯木重起枝叶枯骨重生
皮肉千万世长与大隋典羊马也
炀帝大业三年三月遣羽骑尉朱宽使于琉球国
是年启民可汗上表乞依大国服饰帝下其议公卿请
依所奏帝以为不可乃下诏曰先王建国夷夏殊风君
子教民不求变俗断发文身咸安其性旃裘卉服各尚
卷九百八十 第 6a 页
所宜因而利之其道弘矣何必化诸削衽縻以长缨岂
遂性之至理非包荒之远度衣服不同既辨要荒之叙
庶类区别弥见天地之情仍玺书答启民以为碛北未
静犹须征战但使存心孝顺何必改变衣服也
唐高祖武德四年定襄王李大恩败突厥颉利于雁门
先是汉阳公苏瑰太常卿郑元璹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
德等各使于突厥颉利并拘之我亦留其使人前后数
辈至是为大恩所挫于是大惧乃放顺德还更请和好
卷九百八十 第 6b 页
献鱼胶数十斤欲令二国同于此胶帝嘉之放其使者
特勒热寒阿史德等还蕃赐以金帛
七年八月壬申颉利可汗遣其从叔毕特勒阿史那思
摩来朝帝引申御榻顿颡固辞帝谓之曰颉利诚心遣
特勒朝拜今见特勒如见颉利引之就坐因伏而言可
汗称陛下驭中原突厥据漠北各一方何敢相犯但为
汉人不交搆也今见秦王即为要契请子子孙孙永为
蕃附
卷九百八十 第 7a 页
是月丁酉遣尚书左仆射裴寂使于突厥
八年七月壬戌吐谷浑遣使请和
九年辛巳突厥颉利率十万馀骑突武功京师戒严进
寇高陵太宗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
驰六骑幸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其首
帅皆下马罗拜颉利请和诏许焉幸城西刑白马与颉
利同盟于便桥之上
太宗贞观十六年夏四月薛延陁以前扰汉南遣使谢
卷九百八十 第 7b 页

二十一年十二月乙亥高丽使第二子莫离支高任武
朝贺因谢罪帝许纳之
高宗仪凤四年二月吐蕃赞普卒遣使赍玺书往吊之
玄宗开元元年十二月吐蕃遣其大臣来求和丁酉命
有司引吐蕃使宴于三殿
六年春正月辛丑北夷请和乃降玺书曰突厥煞省表
具知往者默啜狂逆为人之蠹又诈降遣使于我求婚
卷九百八十 第 8a 页
我国家不违赏赐无数所在军镇为之解严遂背信乘
虚纵凶深犯损我百姓陷我数州从此之后常行贼计
近者枭戮实谓天诛卿能举前事之非有降和之请但
能诚实何虑不依且汉日有呼韩邪是卿族类既率部
落来慕中华终保宠荣足为前鉴今契丹奚等输款入
朝皆封郡王各赐公主放归所部以息其人卿若能来
此是成例官荣重功则授财帛赏善斯行此乃国家所
馀亦是卿之所要若怀奸设变口顺心违应朝不朝以
卷九百八十 第 8b 页
恶继恶还学默啜自取残亡想卿解思不至于此也
七年六月吐蕃遣使请和求皇帝亲署誓文帝以为昔
岁和亲已有成约而今何乃重请盟书但信必繇衷聿
寻前化足矣不许大享使因赐其束帛用修前好以杂
䌽二千段赐赞普五百段赐赞普祖母四百段赐赞普
母二百段赐可敦一百五十段赐坌达廷一百三十段
赐论乞力徐一百段赐尚赞咄及大将军大首领各有
差皇后亦以一千段赐赞普五百段赐赞普母二百段
卷九百八十 第 9a 页
赐可敦
九年二月丙戌突厥遣使来朝献方物且通和好帝降
玺书谓曰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
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䌽帛
彼此丰足皆有便宜自三四十年已来不似旧时法用
总缘默啜可汗失信遂令使命不通一口称和一心即
背每将兵马常抄边军天嗔地知人怨神怒身被诛灭
岂不繇兹今可汗承破亡之遗馀验违负之得失祸福
卷九百八十 第 9b 页
斯在吉凶可见计合早相依附如何久事迟回仍袭甘
凉复行抄劫初闻为恶不能无怪赖自遣使至此通和
国家如海之容如天之覆不念既往之过以纳将来之
诚可汗若实好心求为和好计彼此百姓各得自安斟
酌一生更亦何虑若言无准定意有翻覆还似往日可
汗又违今时明信不烦更差使命徒令再遣往来至于
边疆之任侵掠自当更拟宜审思之
十年五月戊午突厥遣大首领阿史德泥熟来和授
卷九百八十 第 10a 页
右骁卫大将军员外置放还蕃
十二年五月新罗贺正使金武勋还蕃帝降书谓新罗
王金兴光曰卿再承正朔朝贡阙庭言念所怀深可嘉
尚又得所进杂物等并踰越沧波跋涉草莽物既精丽
深表卿心今赐卿锦袍金带及䌽素共二千疋以答来
献至宜领之
二十一年正月命工部尚书李皓使于吐蕃制曰继好
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
卷九百八十 第 10b 页
故崇于殊俗选众之誉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皓体合
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今金城
公主既在蕃中汉廷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
忘宜持节充入蕃使所司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疋
私觌二千疋皆杂以五䌽遣之
二十三年三月命内使窦元礼使于吐蕃使悉诺勃藏
还蕃命通事舍人杨绍贤往赤岭以宣慰焉
二十四年八月甲寅突厥骑施遣大首领胡禄达干来
卷九百八十 第 11a 页
求和许之宴于内殿授左金吾将军员外置赐锦衣一
副帛及䌽一百疋放还蕃
二十六年八月命中官魏泰使于突厥骑施降书谓突
厥骑施可汗曰朕与可汗结为父子恩义所感骨肉何
殊可汗乃信彼小子自生疑阻前后使往非不具论自
尔已来当所迷也使至省表以变其节过而能改善莫
大焉既效忠诚深可嘉尚朕本意相待如初父子之间
更敦前好凡为君须守信义不信则身危若外饰甘言
卷九百八十 第 11b 页
内藏奸计未能有损终必自伤想可汗通明固不至于
此巧言似实深宜察也若忠信不易更复何忧千秋万
岁俱享多福故令中使专达少信悉朕意焉
肃宗上元元年正月吐蕃遣其大臣论吐蕃弥来请和
且请与吐谷浑复脩邻好
元年建寅月甲辰吐蕃遣使来朝请和敕宰相郭子仪
萧华裴遵庆等于中书宴设
代宗宝应四年二月兼御史大夫李之芳使于吐蕃兼
卷九百八十 第 12a 页
御史中丞崔伦为之副通旧好也
永泰元年正月以四镇行营节度使马璘为南道和蕃
使
三月吐蕃请和遣宰相元载杜鸿渐等于兴唐寺与之
盟而罢
三年三月命大理少卿杨济兼御史中丞使于吐蕃脩
旧好也
九月杨济自吐蕃使还吐蕃遣其首领论位藏等百馀
卷九百八十 第 12b 页
人随济来朝谢申好也
十月乙酉引吐蕃使见于宣政殿丙申命宰相宴吐蕃
使论位藏于中书
天历二年二月遣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薛景西
使于吐蕃脩旧好也
三年七月命左散骑常侍萧昕兼御史大夫持节充吊
祭回纥可敦使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八月命太常少卿韦伦
卷九百八十 第 13a 页
持节使吐蕃统蕃俘五百人归之
建中元年四月太常少卿韦伦至自吐蕃自大历中吐
蕃聘使前后数辈皆留之不遣俘获其人必遣中官部
统徙之江岭因缘求财及给养之费不胜其弊去年冬
吐蕃大兴师以三道来侵一自灵武一自山南一自蜀
约踪齐举会帝初即位以德绥四方徵其俘囚五百馀
人各给衣一袭使伦统还其国与之约和敕边将无得
侵伐吐蕃始闻归其人不之信及蕃俘入境部落皆畏
卷九百八十 第 13b 页
威怀惠其赞普乞立赞谓伦曰不知是来也而有三恨
奈何伦曰未达所云乞立赞曰不知大国之丧而吊不
及哀一也不知山陵之期而赙不成礼二也不知皇帝
舅圣明继立已发众军三道连衡今灵武之师闻命辄
回矣而山南之师已入扶文蜀师已趋灌口追且不及
是三恨也及发使奉贽不二旬而复命蜀帅上所获戎
俘有司请准旧事颁为徒𨽻帝曰要约著矣言庸二乎
乃各给缣二疋衣一袭而归之
卷九百八十 第 14a 页
五月以韦伦为太常卿复使吐蕃十二月伦至自吐蕃
与其宰相钦论明思等五十五人皆至献其方物初吐
蕃见伦再至甚欢既就馆声乐以娱之留九日而旋兼
遣其渠帅报命伦一岁再往复绝域戎夷奉教无此之
速者也
二年二月以万年令崔汉衡为殿中少监持节使西戎
初吐蕃遣使求沙门之善讲者至是遣僧良琇文素二
人行二岁一更之
卷九百八十 第 14b 页
十二月入蕃使判官监察御史常鲁与吐蕃使论悉诺
罗等至自蕃中初鲁与其使崔汉衡至列馆赞普令止
之先命取国信敕书既而使谓汉衡曰来敕云所贡献
物普领讫今赐外甥少信物至领取我大蕃与唐舅甥
国耳何得以臣礼见处又所欲定界云州之西请以贺
兰山为界其盟约请依景龙二年敕书云唐使到彼外
甥先与盟誓蕃使到此阿舅亦亲与盟乃邀汉衡遣使
奏定鲁使还奏帝为改敕书以贡献为进以赐为寄以
卷九百八十 第 15a 页
领取为领之且谓曰前相杨炎不循故事致此误耳其定
界盟约并从之
三年九月和蕃使殿中少监兼御史中丞崔汉衡与吐
蕃使区颊赞至自蕃中时吐蕃大相尚结息忍而好杀
以尝覆败于剑南思刷其耻不肯约和其次相尚结赞
有材略因言于赞普请定界明约以息边人赞普然之
竟以结赞代结息为大相约终和好期以十月十五日
会盟于境上
卷九百八十 第 15b 页
四年二月以鸿胪卿崔汉衡兼御史大夫持节答蕃使
送区颊赞等归蕃
六月答蕃使判官监察御史于頔与吐蕃使论颊没藏
等至自青海
兴元元年二月以御史大夫于颀为右散骑常侍寻加
兼御史大夫往泾州已来宣慰吐蕃仍与州府计会顿
递时吐蕃款塞请以兵助平国难故遣使焉
八月甲子以右武卫将军周皓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
卷九百八十 第 16a 页
宣慰回纥使
贞元二年二月辛未以水部员外郎赵聿为仓部郎中
兼侍御史入吐蕃使
九月丁未诏遣左监门将军康成使于吐蕃初吐蕃大
相尚结赞累遣使请盟会定界乃命成使之至上砦原
与结赞相见结赞令其使论乞陁与成同来甲寅以
左千牛大将军裴谓为吏部侍郎充入蕃使俄以吐蕃
退遂不行其年冬吐蕃入寇陷盐夏二州诏加河东节
卷九百八十 第 16b 页
度使马燧绥鞍麟胜招讨使燧乃将兵次石州时吐蕃
深入人马疾疫渠帅论颊热因退贞元三年正月燧引
军还太原
三年二月以前太子右谕德崔浣为检校左庶子兼御
史中丞充入吐蕃使
三月丁酉以左庶子李铦充入吐蕃使
五年七月以殿中监嗣滕王湛然为太子宾客回鹘使
如故
卷九百八十 第 17a 页
六年春回鹘忠贞可汗为其弟所杀而篡立国人杀篡
者立忠贞之子为可汗乃遣达比特勒梅录将军告忠贞
可汗之哀于我且请册新君也
十三年二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奏南诏前年于巂
州筑得城一所今请据旧境归还已受领讫
十九年五月吐蕃使论颊热等至其年以右龙武将军
薛伾兼御史大夫使于吐蕃
二十年五月以秘书监史馆修撰张荐为工部侍郎兼
卷九百八十 第 17b 页
御史大夫依前史馆修撰持节吊赠吐蕃以左金吾卫
将军薛径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右金吾将军兼御史大
夫持节和吐蕃
宪宗永贞元年十一月以通王府长史孙果为鸿胪少
卿兼御史中丞持节充册立回纥使其月以卫尉少卿
侯幼平兼御史中丞充入吐蕃告册立等使
元和四年正月命中官元文政往渤海充吊祭册立使
七月吐蕃遣使来和好
卷九百八十 第 18a 页
五年五月吐蕃遣使论思颊热来朝并归郑叔矩路泌
之柩及叔矩男武延等一十三人叔矩会盟使崔汉衡
之从事泌浑瑊之从事贞元初吐蕃背盟所陷凡二十
馀年竟不屈节因殁于蕃中至是请和故归其柩
六月宰相与吐蕃使语中书令厅蕃使拜阶下宰相阶
还半礼
七月以陜州大都督府左司马兼通事舍人李铦为鸿
胪少卿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入吐蕃使仍赐紫金鱼袋
卷九百八十 第 18b 页
太子中舍人吴晕为丹王府长史兼侍御史为之副
七年正月癸未以鸿胪卿张茂宣充入回鹘使通事舍
人张贾副焉
二月吐蕃东道节度论诰都宰相尚绮心儿以书遗凤
翔节度使李惟兰惟兰奏献之
三月命宰相于中书与吐蕃使议事
七月以京兆府功曹李汭为殿中侍御史充入新罗副
使
卷九百八十 第 19a 页
八年正月命内侍李重旻充渤海册立宣慰使
十一月黔中奏昆明夷请归其先侵牂牁之地
十一年二月授渤海使国信以归
五月命中使二人送回鹘使归国
十一月以宗正卿李诚兼御史中丞充入回鹘使
十二年四月吐蕃以赞普卒来告己未以右卫将军乌
重玘兼御史中丞充吊赠吐蕃赞普使
五月癸亥以右补阙段均为殿中侍御史充吊赠吐蕃
卷九百八十 第 19b 页
使
十三年三月渤海国遣使李继常等二十六人来朝
十月凤翔节度使郑馀庆奏吐蕃遣使脩好
穆宗元和十五年即位八月乙亥命宰臣召吐蕃使于
中书议事十月命高品窦千乘使于吐蕃
十月庚午朔以太子中允张贾为太府少卿摄御史中
丞持节充入吐蕃答请和好使庚辰命宰臣留吐蕃使
于中书议事以郯王府长史邵同为太府少卿兼御史
卷九百八十 第 20a 页
中丞持节入吐蕃充答请和好使
十二月以左散骑常侍崔元略充党项宣抚使丁丑改
命太子中允李寮兼侍御史充党项宣抚副使
长庆元年十二月丰州刺史李祜奏先入回鹘使裴通
高品袁有直并回鹘六十四人到鸊鹈泉
二年二月癸酉吐蕃遣使十五人来请定界甲戌召对
于麟德殿赐有差
八月凤翔送落蕃人宇文律等一百八十人诏付京兆
卷九百八十 第 20b 页
府详勘寻令亲族识认任其归还
十月辛酉以太子仆杜载为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持
节充答吐蕃谢会盟礼毕使仍赐服金紫
敬宗初即位鸡林人前右监门卫率府兵曹参军金云
卿进状请充入本国宣慰副使从之
宝历元年三月以前蕲州刺史于人文为司门郎中摄
御史中丞持节入回鹘充吊祭册立使仍赐紫金鱼袋
以右赞善大夫裴常守本官兼侍御史为之副
卷九百八十 第 21a 页
四月以前江南西道观察推官试大理评事陈璟夫守
河南府雒阳县丞兼监察御史充入回鹘吊祭册立使
判官仍赐绯鱼袋
十月以岳王傅成杭为右庶子兼御史中丞充入吐蕃
答贺正使仍赐紫金鱼袋以太常博士刘幼复为殿中
侍御史为之副仍赐绯鱼袋以前万年县丞韩澥为大
理丞兼殿中侍御史入吐蕃答贺正使判官仍赐绯鱼

卷九百八十 第 21b 页
二年二月凤翔节度使进到落蕃回鹘四人敕旨令付
鸿胪寺待有还蕃使即放归国
十月灵武节度使奏收得吐蕃石金山等四人诏委本
道节度使差人送付本界游奕吐蕃取领闻奏仍优赏
发遣
文宗太和二年十二月以前棣州刺史唐弘实为莒王
傅兼御史大夫持节充入吐蕃答贺正使
三年十二月庚寅西川监军判官张士谦奏南蛮宣尉
卷九百八十 第 22a 页
回得蛮人事物金盏银水瓶等并进首领王巅状一
封云被杜元颖欺扰蕃界又云南蛮续自羌专使奏事
乙亥郭钊又奏蒙巅差使送书信共四角以闻又奏
追还三百馀里
五年五月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奏南蛮放还先虏
掠百姓工巧僧道约四十人到本道
十一月入吐蕃使宗正少卿李从易至蕃中
六年十一月以少府少监田早守本官兼御史中丞持
卷九百八十 第 22b 页
节充入吐蕃答贺正使仍赐紫金鱼袋
七年夏四月九姓回鹘可汗薨以左骁卫将军皇城留
守唐弘实为右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持节充入回
鹘吊祭册立使
八年春正月庚申凤翔节度使李听进吐蕃赞普贺正
表函
九年五月辛酉入朝回纥进太和公主所献马射女子
七人沙陁小儿二人
卷九百八十 第 23a 页
十一月以宗正少卿李从简守本官兼御史中丞持节
充入吐蕃答贺正使仍赐紫金鱼袋
开成元年十二月以太子少詹事李景儒兼御史中丞
充入吐蕃答贺正使
二年十一月天德奏吐蕃东北道元帅论夷加羌使信
物乃木夹到本道以其书信上闻
三年秋七月新罗王金祐徵遗淄青节度使奴婢帝矜
以远人诏令却归本国
卷九百八十 第 23b 页
四年三月以太子詹事李景儒为入吐蕃使
武宗会昌二年十一月吐蕃赞普卒遣使论普热入朝
告哀遣将作少监李景入蕃吊祭
三年八月黠戛斯遣使谛德伊斯难珠来朝九月与黠
戛斯敕书曰皇帝敬闻黠戛斯可汗将军谛德伊斯难
珠至览书并白马二疋具悉可汗降精斗极雄朔漠以
为君禀耀旄头分天街而建国特负英豪之气夙推骁
驭之才眷想嘉猷载深寤叹来书云温仲令将军归国
卷九百八十 第 24a 页
后汉使不来温仵合去日朕书具云速遣报章此当遣
重臣册命自是可汗未谕此意报答稍迟来信又云
道路隔绝盖为山川悠远未得与可汗封壤接连非是
两国之情犹有阻隔想可汗明识无复致疑又云两地
致书彼此不会且书不可以尽言言不可以尽意况蕃
汉文字传译不同祗在共推赤心永保盟好岂必缘饰
词语以此交欢想每欲思惟先相好意不更疑惑便是
明诚又云欲除两楹间恶刺如此之事最为嘉言缘回
卷九百八十 第 24b 页
鹘据雄北方为一代君长诸蕃臣伏百有馀年今可汗扫
除穹居大雪雠耻功业既高于前古威声已振于北荒
固当深务远图岂可更留馀孽黑车子不度德量力敢
保寇雠则是侮可汗独力向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况
可汗前来访送公主云上天入地必须觅得今若舍而
不问何以取信朕怀想可汗乘彼盛秋长驱精骑问回
鹘逋逃之罪行黑车子后服之诛取若拾遗役无再举
从兹荡定岂不美欤来书又云送公主到彼无一语来
卷九百八十 第 25a 页
缘公主才离可汗五日便被回纥劫夺所遣来使尽被
杀伤公主二年之中流离沙漠事已隔远所以不再叙
言然赵蕃去日已具感悦之心足表殷勤之意又闻今
秋欲移往回纥牙帐灭其大国便保旧居足使诸蕃威
畏回鹘绝望稍近汉境颇谓良图所云请发遣兵马期
集公处缘黑车子犹去汉界一千馀里在沙漠之中从
前汉兵未尝到彼比闻回鹘深意尝欲投窜安西待至
今秋朕当令幽州太原振武天德缘边四镇要路出兵
卷九百八十 第 25b 页
料可汗攻讨之时回纥必当潜遁各令邀截便可枭擒
此是军期须如符契想可汗必全大信用叶一心谛德
伊斯难珠朕已于前殿面对兼赐宴乐并依来表更不
滞留朕续遣重臣便申册命故先达此旨令彼国明知
册命之礼并依回纥故事可汗爰始立国临长诸蕃须
示邻壤情深宗盟义重以此镇抚谁敢不从宜体至怀
共宏远略春暖想可汗休泰将相以下并存问之黠戛
斯者亦名纥吃斯本前代坚昆国在回纥西北自称李陵
卷九百八十 第 26a 页
之后初破回纥国之时得太和公主以天家贵种又与
国同姓令达干十人送公主至塞上中路为乌介可汗
所得尽杀黠戛斯使人乃质公主同行及黠戛斯上表
问公主所在及所遣使者十人帝顾问宰臣议者奏以
黠戛斯是回纥深雠今乌介可汗尚须与通和令自将
兵马求杀使者罪人兼讨黑车子容纳可汗之罪帝心
末决以回纥故事自平禄山之后岁赐绢三万疋以为
定制又黠戛斯有可汗之名虑不脩臣礼宰臣又奏云今
卷九百八十 第 26b 页
黠戛斯与回纥故事不同未有大功安敢邀利如肯同回
纥称臣即加册命不尔便停无伤国体兼许为宗盟可
以尊卑谕之令展子孙之礼帝意乃定故降此书
僖宗乾符二年南蛮骑信遣使乞盟许之
梁太祖乾化元年鄜州以回纥可汗所与书来上制以
左监门卫上将军杨沼为右骁卫上将军押领回纥等
还蕃又河中奏回纥宣慰谕使杨沼押领二蕃酋长一
百二十人归本国
卷九百八十 第 27a 页
后唐武皇天祐四年契丹阿保机大寇云中武皇遣使
连和因与之面会于云州东城大具享礼延入帐中约
为兄弟谓之曰唐室为贼所篡吾欲今冬大举弟可以
精骑二万同收汴雒保机许之赐予甚厚留马三千匹
以答贶左右咸劝武皇可乘间虏之武皇曰逆贼未殄
不可失信于夷狄自亡之道也乃尽礼遣之
庄宗同光初沧州奏侦间契丹国舅撒剌宴送羊马于
幽州申和好
卷九百八十 第 27b 页
二年八月幽州进契丹国舅撒剌宴书
三年七月丁巳灵武奏恩赐回纥王敕书降已送甘州
四年正月幽州李绍斌奏契丹阿保机与臣貂裘一生
吐蕃谷浑杜每儿爰生李绍威遣梅老茹真贡马
明宗初篡嗣遣供奉官姚坤空函告哀至契丹西楼属
阿保机在渤海又径至慎州崎岖万里既至谒见保机
延入穹庐保机身长九尺被锦袍大带垂后与妻对榻
引见坤坤未致命保机先问曰闻尔汉江河南河北各
卷九百八十 第 28a 页
有一天子信乎坤曰河南天子今年四月一日雒城军
变今凶问至矣河北总管令公比为魏州军乱先帝诏
令除讨既闻内难众军离心及京城无主上下坚册令
公请主社稷今已顺人望登帝位矣保机曰汉国儿与
我虽父子亦曾彼此雠掣俱有恶心与尔今天子彼此
无恶足得欢好尔先复命我续将马二万骑至幽镇已
来与尔家天子面为盟约我要幽州令汉儿把捉更不
复侵汝汉界天成初阿保机死其母令次子德光权主
卷九百八十 第 28b 页
牙帐明年德光遣其使梅老等三千馀人来脩好又遣
使为父求碑石帝许之赐予甚厚并赐其母缨络锦䌽
自是山北安静蕃汉不相侵扰
天成元年九月幽州赵德均奏先羌军将陈继威使契
丹部内今使还得状称今年七月二十日至渤海界扶
馀府契丹族帐在府城东南隅继威既至求见不通窃
问汉儿言契丹主阿保机已得疾其月二十七日阿保
机身死八月三日随阿保机灵柩发离扶馀城十三日
卷九百八十 第 29a 页
至乌州契丹主妻始受却当府所持书信二十七日至
龙州契丹主妻令继威归本道仍遣撩括梅老押马三
匹充答信同来继威见契丹部族商量来年正月葬阿
保机于木叶山下兼差近位阿思没骨馁持信与先入
蕃天使供奉官姚坤同来赴阙告哀兼闻契丹部内取
此月十九日一齐举哀朝廷及当府前后所差人使继
威来时见处分候到西楼日即并放归
十月辛丑契丹告哀使没骨馁见言契丹国主阿保机
卷九百八十 第 29b 页
今年七月二十七日薨敕曰朕以近缵皇图恭脩帝道
务安夷夏贵洽雍熙契丹王世豫欢盟礼交聘问遽闻
凶讣倍轸悲怀可辍今月十九日朝参
二年四月奏黎州状云南使赵和于大渡河南起舍一
间留信物十五笼并杂笺诗一卷递至阙下初郭崇韬
平蜀之后得王衍昔获蛮俘数十以天子命令殿直李
楷持国信赐其国王并归其俘囚楷入其部为止于界
上惟国信与蛮俘得往月馀乏食而还续有转牒称督
卷九百八十 第 30a 页
爽大长和国宰相布燮等上大唐皇帝舅奏疏一封自
鹤枯发递历机美白崖爽等又入弄梗演习白鹦鹉郡
缮裔爽等又入平夷新安宁远标莎差人转送黎州其
纸厚硬若皮笔力遒健有书诏体后有督爽陁酋忍爽
王宝督爽弥勤忍爽董德义督爽长坦绰爽杨布爽等
所署有䌽笺一轴转韵诗三章章三韵共十联有类击
筑词时有思本朝姻亲之意理亦不逊其褚中之物即
却返其国信旧封犹存复命左卫上将军乌昭遇等再
卷九百八十 第 30b 页
往使焉至西川知李楷又不能进遂回
十一月契丹使梅老等三十馀人见传本主愿和好之
意帝谓侍臣曰俱保边鄙以安疲民朕岂辞降志耶彼
既求和足得怀柔矣
三年正月己酉契丹主阿保机妻差使送前振武副使
刘在金到行阙赐在金钱帛银器金带铺陈毡褥甚厚
长兴元年五月青州奏所与高乞国敕书钿函已付本
国知后宫
卷九百八十 第 31a 页
七月振武张方进呈纳契苾木书二封
二年五月癸亥青州上言有百姓过海北樵采附得东
丹王堂兄京尹污整书问慕华行止欲修贡也
闰五月青州进呈东丹国首领耶律羽之书二封
七月乙未兖州奏密州淮口准敕放过往来商客一千
八十八人
十二月丙辰幽州奏契丹乞通和好
三年正月庚子契丹遣使拽骨等来朝
卷九百八十 第 31b 页
五月己亥契丹朝贡使迭罗卿辞归蕃迭罗卿来求归
荝刺帝初欲遣之大臣争之未决会幽州赵德均状奏
及杨檀皆言其不可遣帝意方解仍曰鲜卑脩好朕意
在息边悉所共求但不遣敌即有词其前骨舍利朕欲
放还冀不全阻其请执政不敢复争乃遣从北使归蕃
十一月乙巳云州节度使张敬达奏探得契丹主在黑
榆林南撩刺泊率蕃族三百帐见制造攻城之具云蕃
界无草欲借汉界水草诏亲直指挥使张万全供奉官
卷九百八十 第 32a 页
周务谦赍书国信杂䌽五百疋银器二百两往赐契丹

四年五月丙戌契丹国使述骨卿三十四人入朝
其年契丹耶律德光以兄东丹王突欲在阙下其母继
发使申款朝廷亦优容之赐突欲姓李氏名赞华出镇
滑州以庄宗夫人夏氏嫁之
悯帝应顺元年正月乙亥契丹遣都督没辣干来朝献
马四百驼十羊二千先是遣供奉官西方璟入契丹复
卷九百八十 第 32b 页
命故有是献
末帝清泰三年八月戊午契丹遣使梅里来朝
其年契丹遣使银折梅里入朝
晋高祖即位于晋阳改号天福元年车驾将入雒闰十
一月甲戌契丹主举酒言于帝曰余远来赴义大事已
成皇帝顷赴京都今已令大相温勒兵相送至于河梁
要过河者即多少任意余亦且在此州俟京雒已定便
当北辕执手相泣久不能别脱白貂裘以衣帝赠马二
卷九百八十 第 33a 页
十匹战马一千二百匹仍诫曰子子孙孙各无相忘焉
二年二月契丹太子解里舍利梅老等到阙见
四月契丹宫苑使李可与到阙见
三年八月戊寅以左仆射刘煦为契丹册礼使左散骑
常侍韦动为副使给事中卢重册契丹太后使赠赐帛
器皿有差
九月庚申契丹使𨁂𨁂廷信押按各马往雒京般取后
唐公主丙寅赵延寿进马二匹谢恩放燕国长公主归
卷九百八十 第 33b 页
幽州
十一月契丹遣梅里赍书到阙贺范延光归明其月戊
寅契丹命使以宝册上帝徽号曰英武明义左右金吾
六军仪仗兵部法物太常鼓吹殿中省伞扇等并出城
迎引至崇元殿前陈列帝受徽号毕御殿受百官贺
四年十月契丹使近臣崔廷勋领兵交戍于云丘之北
帝遣中官李威以吴赴上酹遣而劳之
十一月戊子契丹遣遥折来使因聘吴越
卷九百八十 第 34a 页
五年四月甲子契丹使兴化王来聘
十一月契丹使舍利来聘致马百匹及玉鞍狐裘等其
年回纥可汗仁美遣使贡良马白玉谢册命也
六年四月己未契丹使述括来聘
七月壬戌泾州奏西凉府留后李文谦今年二月四日
闭宅门自焚遣元入西凉府译语官杨行实与来人赍
三部族蕃书进之
八月蕃通事康王六自契丹回复遣使焉
卷九百八十 第 34b 页
六年九月遣供奉官李延业以时果送于契丹
十一月契丹遣使杨通事与供奉官李仁廓同到阙见
七年春正月庚午契丹遣使达剌已下三十六人来聘
三月乙卯朔契丹通事高模翰来聘
闰三月遣殿直马延理内班王延斌送樱桃于契丹
六月辛酉契丹遣达剌于来聘癸亥遣殿直张延杲使
于契丹
少帝以天福七年六月乙丑即位八月宣唤契丹王母
卷九百八十 第 35a 页
使舍利共一十二人宴于崇德殿
八年汉高祖时为太原节度使奏以太原往例每年差
人押送葡萄往契丹今年伏候敕旨有诏罢之高祖曰
此土产常物废而不行必启戎心以生怨也
周太祖广顺元年二月丁未左千牛卫将军朱宪使于
契丹复命契丹主充欲复遣使袅骨支伴送朱宪归京
师又贺我登极兼献良马一驷仍达蕃情云两地通欢
近因晋祖议和好之理为远大之谋
卷九百八十 第 35b 页
五月己巳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右神武将军华光裔
使于契丹辞各赐袭衣银带绢䌽三百疋银器五十两
契丹入朝使大御赐重锦五疋衣著三百疋银器百两
别赐衣著五十疋马价衣著一百五十疋副使赐有差
曳刺五人各赐中锦一疋衣著五十疋仍遣供奉官李
诵押援兵防送至乐寿
八月契丹遣幽州教练使曹继筠护送宰相赵莹丧柩
至其家先是开运末虏陷京城莹与冯玉李彦韬俱迁
卷九百八十 第 36a 页
于北塞未几卒至是方归丧柩
二年正月泾州史光懿言回纥可汗遣悉里来等四人
到州迎接进奉回使
十月沙州僧兴赍表辞回纥阻隔回纥世世以中国主
为舅朝廷亦以甥呼之沙州陷蕃后有张氏世为州将
后唐同光中长史曹义金者遣使朝贡灵武韩洙保荐
之乃授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处置使
其后久无贡奉至是遣僧辞其事
卷九百八十 第 36b 页
其月淮南送高丽使陈参等到阙见敕有司赐酒食衣

 
 
 
 
 
 册府元龟卷九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