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五十四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九百五十四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寡学  虚名  妄作  愚暗
   寡学
温故知新好问则裕为学之益盖君子之所急也乃有
愚昧成性宴安任已靡思时习之义不念将落之刺懵
厥古道束于常见繇是言致无稽之诮动成踰矩之咎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b 页
为儒者之所耻曷士林之可预古人有言曰人而不学
其犹正墙面而立也盖谓是矣
宰予字子我鲁人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
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
(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事已/成不)
(可复/解说)遂事不諌(事已遂不/可复谏也)既往不咎(事已往不可复追/也孔子非宰我故)
(历言此三者/欲使慎其后)
吴滕脩为广州刺史或语脩虾须长一丈脩不信其人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a 页
后故至 海取虾须长四丈四尺封以示脩脩乃服之
晋蔡谟为司徒谟初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
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诣谢尚而
说之尚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勤学死
虞啸父为侍中孝武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
献替耶啸父家近海谓帝有所求对曰天时尚温䱥鱼
虾鲊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帝大笑
唐苏良嗣为荆州都督郭下旧有河东寺后梁宣帝为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b 页
其兄河东王誉所立也良嗣见而惊曰此在江汉之间
与河东有何关涉遂奏改之繇是议者讥其学之不博

萧炤为户部侍郎尝与严挺之同行庆吊客次有礼记
萧炤读之曰蒸尝伏猎炤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
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炤对如初挺之白张九龄曰省中
岂得有伏猎侍郎繇是出为岐州刺史
李林甫为吏部侍郎时选人严迥判语有用杕杜二字
卷九百五十四 第 3a 页
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陟曰此云杖杜何也
陟俛首不敢言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
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獐之庆客视之掩口
王锷为太原节度使尝读左氏传自称儒者人皆笑之
后唐李鏻为宗正卿初赵州昭庆县有神尧之祖献祖
宣皇帝建初陵懿祖光皇帝启运陵庄宗践祚之后宗
正司条奏陵园故事请置建初启运陵台令许之时有
伪称宗子言世为丹阳竟陵台令投诣宗寺为闻喜令
卷九百五十四 第 3b 页
宗正少卿李琼莫测其繇凭百姓伪书即面补之其人
既至本处招庇百姓以为部曲出入建绛旌豪视长吏
复侵夺近墓民田百馀顷言是陵园壖地百姓诣府陈
诉州府不能辨疑乃具状奏天子下公卿访丹阳竟陵
故事是何帝陵寝遂检列圣陵园及追封录太子诸王
尊号者皆无丹阳竟陵之号其伪百姓宗正司吏皆伏
法琼鏻以不闲故实谬补奸人鏻责授朝散大夫司农
少卿琼责授朝议郎守太子中舍丹阳之地北在南方
卷九百五十四 第 4a 页
竟陵之名六朝故事鏻等不知书故也
李琪为太子少傅明宗天成末既平定州自汴还雒琪
为留司官班首奏乞于偃师县奉迎而奏章中有败契
丹之凶党破真定之逆贼之言诏曰契丹即为凶党真
定不是逆贼李琪罚一月俸(史臣曰大驾还京留司官/出城奉迎载于典礼李琪)
(好动移班师称中山为真/定躁人之词俱失实也)
马缟为国子祭酒时年八十馀形气不甚衰而于事多
遗忘尝言元稹不应进士以父元鲁山名进故也多如
卷九百五十四 第 4b 页
此类又上疏古者无嫂叔服文皇创意以兄弟之亲不
宜无服乃议服小功今令文省服制条为兄弟之妻大
功不知何人议改而寘于令文诸博士駮云律令国之
大经马缟知礼院时不曾论定今遽上疏駮令式罪人

周卢损为太子少保致仕损梁开平初举进士性颇刚
介以高情远致自许侪类之中务欲自胜然学涉不博
以此为人士所薄
卷九百五十四 第 5a 页
   虚名
夫名浮于行声过其实先民用耻小人争骛盖繇不纯
其德务饰其诈身为斧藻言生枝叶苟合于世䆮以成
风大则朋扇相高日彰浮称次则矜持自用徒衒謏闻
诡诞则多循实何有或误听而进擢或从权而委任罔
获攸济终败乃事是知胶柱鼓瑟讵能合变画地作饼
不可以啖者矣
汉东方朔为侍郎诙谐逢占射覆(逢占逆占事/犹云逆刺也)其事浮
卷九百五十四 第 5b 页
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
奇言怪语附著之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
及朔时者(与朔同/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
人诵说(喜许吏反/为去声)故令后世多传闻者而扬雄亦以为
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言辞义浅/薄不足称)
(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
王成为胶东王相宣帝最先褒成后诏使丞相御史问
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对言前胶东相成
卷九百五十四 第 6a 页
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
魏邓飏为中书郎飏少得士名于京师与李胜等为浮
华友与诸葛诞等驰名誉有四窗八达之诮文帝疾之
文钦为将好自壮勇高人颇得虚名于三军
诸葛诞为御史中丞与尚书夏侯玄邓飏等相善收名
朝廷京都翕然言事者以诞飏等修浮华合虚誉渐不
可长明帝恶之免诞官
蜀许靖为刘璋蜀郡太守先主进围成都靖将踰城降
卷九百五十四 第 6b 页
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
此薄靖不用也法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
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
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
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
于是乃厚待靖
诸葛瞻以丞相亮之子为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蜀人
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
卷九百五十四 第 7a 页
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
有过于实
晋王衍为太子中庶子衍既有盛才累居显职后进之
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
成风俗焉
谢万太傅安之弟虽器量不及安而善自衒曜故早有
时誉后至豫州刺史
王绥字彦犹少有美称厚自矜迈实鄙而无行后至冠
卷九百五十四 第 7b 页
军将军
宋刘休为南康相善言理体而在郡无异绩
后魏和跋为龙骧将军累迁尚书平原太守道武宠遇
跋冠于诸将时群臣皆敦尚恭俭而跋好修虚誉衒曜
于时
刘仁之为御史历西兖州刺史善候当途能为诡激每
于稠人广众之中或挝一奸吏纵一孤寡大言自示眩
巳高明矜物无知浅识皆称其美公能之誉动过其实
卷九百五十四 第 8a 页
唐房琯为吏部尚书平章事肃宗以琯素有重名倾意
待之琯好宾客喜谈论用兵素非所长而天子采其虚
声冀成实效琯既自无庙胜又以虚名择将吏以至于

后唐张文礼初为镇州大将从庄宗行营素不知书亦
无兵家方略唯于懦卒中萋菲上将自言甲不知进退
乙不识兵机以此军人推为良将
周李知损为諌议大夫在梁朝时以笺刺篇咏出入于
卷九百五十四 第 8b 页
内臣之门繇是浪得虚誉时人目之为李罗隐
   妄作
古人有言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故感于哀乐而造
其端绪苟非侈靡闳衍周通博达岂能为学者之所宗
乎乃有不祖述于前典妄穿凿于圣意言涉鄙俗义多
诡诈虽确然自是而行之非远布诸后世良可愧焉
汉孟喜东海兰陵人从田王孙受易喜好自称誉得易
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喜䣛独传喜
卷九百五十四 第 9a 页
(䣛与/膝同)同门梁丘贺疏通證明之(同门同师学者也疏通/犹言分别也證明明其)
(伪/也)曰田生绝施雠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又蜀人
赵宾好小数书后为易饰易文以为箕子明夷阴阳气
亡箕子者万物方荄兹也(易明夷卦彖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
(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而六五爻/辞曰箕子之明夷利贞此箕子者谓殷父师说洪范者)
(也而宾妄为说耳荄兹言其根/荄方兹茂也荄音该又音皆)宾持论巧慧易家不能
难皆曰非古法也(心不/服也)云受孟喜喜为名之(名之者承/取其名云)
(实授/也)后宾死莫能持其说喜因不肯仞(仞亦名也/仞音刅)以此
卷九百五十四 第 9b 页
不见信
晋卫瓘为司空为左思作吴都赋叙及注叙粗有文辞
至于为注了无所发明直为尘秽纸墨不合传写也
束晢为尚书郎尝为劝农及饼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

后魏张吾贵中山人年八十本郡举为太学博士吾贵
先未多学乃从郦诠受礼牛天祐受易诠祐粗为开发
而吾贵览读一遍便即别构户牖世人竞归之曾在夏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0a 页
学聚徒千数而不讲传生徒窃云张生之于左氏似不
能说吾贵闻之谓其徒曰我今夏讲暂罢后当说传君
等来日皆当持本生徒怪之而巳吾贵谓刘兰云君曾
读左氏为我一说兰遂为讲三旬之中吾贵读杜服隐
括两家异同悉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
新异兰仍伏听学者以此益奇之而以辨能饰非好为
诡说繇是业不久传
成霄字景鸾亦学涉好为文咏但词彩不伦率多鄙俗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0b 页
与河东姜质等朋游相好诗赋间起知音之士共所嗤
笑闾巷浅识颂讽成群乃至大行于世
北齐刘昼渤海阜城人河清初举秀才考策不第乃恨
不学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拙制一首赋以六合
为名自谓绝伦吟讽不辍乃叹曰儒者劳而少工见于
斯矣我读儒书二十馀年而答策不第始学作文便得
如是曾以此赋呈魏收收谓人曰赋名六合其愚已甚
及见其赋又愚于名昼又撰高才不遇传三篇在孝昭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1a 页
武成之朝又频上书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终不见收

石曜为黎阳郡守著石子十卷言甚浅俗
隋张仲让为太学博士未几告归乡里著书十卷自云
此书若奏我必为宰相又数言玄象事州县列上其状
竟坐诛
唐东方震德州人玄宗开元十三年与郑帝臣献书词
理虚矫徙于道州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1b 页
南次回为国子监学生肃宗宝历元年进皇帝亲学图
一轴初太学博士李涉狂妄诱生徒上疏请亲临国庠
因有诏令画图以进事寻不行
后唐王思同初仕庄宗历典诸军至都将性疏俊粗有
文性喜为诗什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魏王继岌待
之若子时内养吕知柔侍兴圣宫颇用事思同不平之
知柔为终南山诗末句有头字思同和曰料伊直拟冲
霄汉赖有青天压着头其可笑诗句皆此类也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2a 页
晋崔居俭为户部尚书其先自后魏至唐推为甲族吉
凶之事自著家礼与卢郑不同但浮薄是务淳儒恶之
   愚暗
夫愚暗之徒与贤知并生于世亦犹樗栎之与杞梓瓦
石之与珠玉也故含英炳灵者为贤知积污蕴浊者为
愚暗则有罔达人情靡周世务动为欺绐靡达变通至
乃畏乎影者见月而却走失乎剑者刻舟而待求取柳
叶以自蔽谓南金之可食其底滞之性有如此者其或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2b 页
应对失指率履过中言有远于典型动必为于嗤笑纪
诸竹素良足怃然
燕李季好远出其妻有士李季至士在内中妻患之乃
令士裸而解发直出门吾属阳不见也于是士从其计
疾走出门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无有季曰吾见鬼
也季妇曰为之奈何然取五牲之毛浴之季曰诺乃浴

涓浊梁夏首之南人也其为人愚善畏明月而宵行宵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3a 页
见其影以为伏鬼仰见其发以为伏魅匍匐而走比至
其家失气而死
公孙绰鲁诸孙也尝告人曰我能治偏枯今吾倍为偏
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
楚人有涉江者本不载姓名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锲
其舟曰是吾剑所从坠也舟已行而剑不行若此求剑
不亦惑乎
宋人有耕者本不载姓名田中有株兔走触之折头而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3b 页
死因释耕守株冀复得兔为宋国笑
后汉刘玄王莽末为绿林渠帅号为更始既至长安诸
将后至者更始问虏掠得几何左右侍官皆宫省久吏
各惊相视
董卓献帝初自为太尉领前将军及逼帝迁都长安卓
乃结垒于长安城东以自居又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
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
守此足以毕老后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4a 页
有书吕字于布上负而行于市歌曰布乎有告卓者不

公孙瓒为辽东太守破擒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
盛以童谣之言徙镇易县盛修营垒楼观数十临易河
通辽海瓒虑有非常乃居于高京以铁为门斥去左右
男子七岁已上不得入易门专侍姬妾其文簿书记皆
汲而上之令妇人习为大言声使闻数百步以传宣教
令或问其故瓒曰我昔驱叛胡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4b 页
当此之时谓天下指挥可定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观此
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百楼不攻今
吾诸营楼橹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
变后为袁绍所败
魏毛嘉以明帝后父封博平乡侯嘉本兴虞车工卒暴
富贵帝令朝臣会其家饮宴其容止举动甚蚩騃语辄
自谓侯身时人以为笑位至散骑侍郎
曹爽为大将军与邓飏何宴等专乱朝政司马宣王将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5a 页
讨之正始十年车驾朝高平陵爽兄弟皆从宣王勒兵
马先据武库遂出屯雒水浮桥奏请废爽等爽得宣王
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为大司农桓范说爽使车驾幸
许昌招外兵爽兄弟犹豫未决会宣王使许允陈太解
语爽蒋济亦与书达宣王之旨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
尹大目谓爽唯免官而已以雒水为誓爽信之罢兵爽
既罢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爽父真/字子丹)
人生汝兄弟犊尔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爽兄弟归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5b 页
家敕雒阳县发民八百人使尉部围爽第四角角作高
楼令人在上望视爽兄弟举动爽计穷愁闷持弹到后
园中楼上人便唱言故大将军东南行爽还厅事上与
兄弟共议未知宣王意深浅作书与宣王曰贱子爽哀
惶恐怖无状招祸分受屠灭前遣家人迎粮于今未反
数日乏匮尚烦见饷以继旦夕宣王得书大惊即答书
曰初不知乏粮甚怀踧踖令致米一百斛并肉脯盐豉
大豆寻送爽兄弟不达变数即便喜欢自谓不死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6a 页
顾恺之为桓温司马参军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
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
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
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及为散
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瞻每过赞之恺之
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
而止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常以一柳叶绐之
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6b 页
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庾条为临川太守条冰之弟翼之兄而条于兄弟最凡
劣故禄位不至
宋赵伦之为领军将军性野拙人情世务多所不解久
居方伯颇觉富盛入为护军资力不称以为见贬光禄
大夫范泰好戏谓曰司徒公缺必用汝老奴我不言汝
资地所任要是外戚高秩次第所至耳伦之大喜每载
酒肴诣泰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7a 页
刘义綦袭封营道侯凡鄙无知识每为始兴王浚兄弟
所戏浚尝谓义綦曰陆士衡诗曰营道无烈心其何意
苦阿父如此义綦曰下官初不识士衡何忽见苦其庸
塞皆然位湘州刺史
戴法兴后废帝时为越骑校尉寻免官乡里赐死于家
法兴临死封闭库藏使家人谨录其钥
王怿侍中琨之父怿不辨菽麦时以为殷道矜之流人
无肯与婚家以獠婢恭心侍之遂生琨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7b 页
南齐刘道隆为右卫将军时谢超宗作商淑仪诔奏之
大嗟赏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道隆在御坐出候超
宗曰闻君有异物可见乎超宗曰悬罄之室复有异物
耶道隆武人无识正触其父名曰旦侍宴至尊说君有
凤毛超宗徒跣还内道隆谓检觅凤毛至暗待不得乃

熊度初为武陵王赞中直兵沈攸之过郢州度于城中
楼上骂辱至自发露形体秽辱之及事宁度功居多后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8a 页
见朝廷贵戚说郢城事宣露如初其戆如此
张敬儿为征西将军于襄阳城西起宅聚财货又欲移
羊叔子堕泪碑于其处立台纲纪諌曰羊太傅遗德不
宜迁动敬儿曰太傅是谁我不知也后为散骑常侍不
习朝仪闻当内迁乃于密室中屏人学揖让对空中俯
仰竟日妾侍窃笑及时拜开府仪同三司谓其妓曰我
拜后应开黄閤因口为鼓声又于新林慈姥庙为妾乞
儿祝神自称三公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8b 页
梁柳津为太子詹事虽乏风华性甚强直人或劝之聚
书津曰吾尝请道士奏章驱鬼安用此鬼名耶
张仲子竟陵人繇其子兴世致位给事中及兴世为雍
州刺史欲将往襄阳爱乡里不肯去尝谓兴世曰我虽
田舍老公乐闻鼓角汝可送一部行田时欲吹之兴世
素恭谨畏法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所吹兴世
欲拜墓仲子谓曰汝卫从太多先人必当惊怖兴世减
撤而行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9a 页
胡僧祐为天水天门二郡太守性好读书不解缉缀然
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野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
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萧应庐陵王之子应不慧父薨至内库阅珍物见金铤
问左右曰此可食不答曰不可应曰既不可食并特乞
汝他皆此类
何敬容为左仆射其署名敬字则大作苟小为攴容字
则大为父小为口陆垂戏之曰公家苟既奇大父亦不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9b 页
小敬容遂不能答尝有客姓吉敬容问卿与邴吉远近
答曰如明公之与萧何
后魏翟黑子封辽东公有宠于太武奉使并州受布千
疋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著作郎高允曰主上问我首
与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
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不可测宜讳
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已而反怨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
其不宜遂与允绝黑子以不实对竟为太武所疏终获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0a 页
戮死
宋鸿贵为定州平兆府参军送戍兵于荆州坐取兵绢
四百疋兵欲告之乃斩十人又疏凡不达律令见律有
枭首之罪乃生断兵手以水浇之然后斩决寻坐伏法
时人哀兵之苦笑鸿贵之愚
郦约性多造次好以荣利干谒乞丐不巳多为人所笑
弄坎壈于世不免饥寒
北齐库狄干为太宰封章武郡王不知书署名为干字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0b 页
逆上画之时人谓之穿锤又武将王周者署名先为吉
而后成其外二人至子孙始并知书
尉瑾为右仆射闺门秽杂为世所鄙然亦折节下士意
在引接名流但不之别也
孙搴为散骑常侍学浅行薄邢邵尝谓曰须更读书搴
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搴少时与温子升齐
名尝谓子升卿文何如我子升谦曰不如卿搴要其为
誓子升笑曰但知劣于卿便是何劳旦旦搴怅然曰卿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1a 页
不为誓事可知矣
唐韩简为魏博节度使封昌黎郡王而性粗质每对文
士不晓其说心尝耻之乃召一孝廉令讲论语及讲至
为政篇明日谓诸从事曰仆近知古人淳朴年至三十
方能行立外有闻者无不绝倒
高霞寓为邠宁节度观察等使霞寓本骑将性轻悍无
节制之材始因随吐突承璀东讨遂累得任而又好非
斥朝列侮慢僚属鄙词俚语日闻于人竟不自悟以至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1b 页
于卒
张仲武武宗会昌中为幽州节度使教其民曰凡为牛
马羊豕之类必先择其牝之大者则其种亦大乃自指
曰吾所以形貌大者繇母故也
赵道兴为右武候将军其父才居是官时廨宇仍旧不
改时人以为荣道兴尝自指其厅事曰此是赵才将军
厅今还使赵才将军儿坐为朝野所笑传为口实
后唐卢程为庄宗太原府支使庄宗尝于帐中召程草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2a 页
奏程曰叨忝成名不闲笔砚繇是文翰之选不及于程
时张承业专制河东留守士人皆敬惮旧例支使监诸
廪出纳程诉于承业曰此事非仆所长请择能者承业
叱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图尝命草辞
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程垂泣
谢之
晋康福为秦州节度使福无军功属后唐明宗龙跃有
际会之幸擢自小校暴为贵人每食非羊之全髀不能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2b 页
饫腹与士大夫交言懵无所别在天水日尝有疾幕客
谒问福拥衾而坐客有退者谓同列曰锦衾烂兮福闻
之遽召言者怒视曰吾虽生于塞下乃唐人也何得以
为烂奚因叱出之繇是诸客不敢措辞复有末客姓骆
其先与后唐懿祖(武皇/父)来自金山府一日因公宴福谓
从事辈曰骆评事官则卑门族甚高正沙陁也闻者窃
笑焉
 册府元龟卷九百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