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四十八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九百四十八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逃难
语曰贤者避世易曰君子见机盖天步既艰刑网方密
或显斥于权要或公辨于邪謟私憾方逞大戮将至是
以变易姓名毁坏形貌诡道以出间行而去投迹于绝
域濯缨于洪波以至隐迹穷山之中潜身复壁之下属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b 页
辞悽怆拊心涕洟生民之穷良可哀也若乃负过越逸
背国奔亡节行无闻逋逃是保纪于著事罪莫大焉
尸子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
民未尝不与佼规鞅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
魏齐为魏相范睢从须贾使齐既归以为睢持魏国阴
事告齐以告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
睢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
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a 页
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
睢得出后范睢更姓名张禄范睢既相秦须贾使秦睢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匿平原君所秦昭王
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睢必报其仇乃佯为好书
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
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秦且以
为然而入秦见昭王昭王与平原君饮数日昭王谓平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b 页
原君曰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
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范君之仇在君之
家愿使人归取其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平原君曰
贵而为友者为贱也富而为交者为贫也夫魏齐者胜
之友也在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昭王乃遗赵王书
曰王之弟在秦范君之仇魏齐在平原君之家王使人
杀齐持其头来不然吾举兵而伐赵又不出王之弟于
关赵孝成王乃发卒围平原君家急魏齐夜亡出见赵
卷九百四十八 第 3a 页
相虞卿虞卿度赵王终不可说乃解其相印与魏齐亡
间行念诸侯莫可以急抵者乃复走梁欲因信陵君以
走楚信陵君闻之畏秦犹豫未敢见曰虞卿何如人也
时侯嬴在旁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夫虞卿蹑
屩担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
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
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
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
卷九百四十八 第 3b 页
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惭驾如野迎之魏齐
闻信陵君之初难见之怒而自刭赵王闻之卒取其头
予秦秦昭王乃出平原君归赵
高渐离燕人也初荆轲与渐离饮于燕市酒酣往往渐
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后轲刺秦王不中渐离变
名姓为人庸保匿依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
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
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主人召使前击筑一
卷九百四十八 第 4a 页
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
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
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
客之
汉陈平封曲逆侯初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归之从入破
秦赐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
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攻
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
卷九百四十八 第 4b 页
归项王而间行归汉
后汉申屠刚仕郡功曹平帝时对策言王莽隔绝平帝
外家冯卫二族为非莽令元后下诏罢刚归田里后莽
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
郅恽汝南西平人也明天文历数王莽篡位恽知汉必
再受命西至长安上书言之莽大怒系诏狱会赦得出
乃与同郡郑敬南遁苍梧后为长沙太守
马援兄员为王莽增山连率莽败与援俱去郡避地凉
卷九百四十八 第 5a 页
州光武即位员始诣雒阳
王隆冯翊人王莽篡位以父任为郎后避难河西为窦
融左护军
许杨为酒泉都尉王莽篡位杨乃变姓名为巫医逃匿
它界莽败方还乡里
刘昆陈留东昏人教授弟子尝五百馀人王莽以昆多
聚徒众乃系昆及家属于外黄狱莽败得免既而天下
大乱昆避难河南负犊山中建武五年举孝廉不行遂
卷九百四十八 第 5b 页
逃教授于江陵光武闻之即除为江陵令
班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馀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
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彪既疾嚣言著王命论以为
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欲以感
寤隗嚣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后举茂材至徐令
刘宣字子高安众侯崇之从弟知王莽篡乃变名姓抱
经书隐避林薮
承宫琅琊姑幕人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遭天下丧乱
卷九百四十八 第 6a 页
遂将诸生避地汉中后至侍中祭酒
窦章安帝永初中三辅遭羌寇避难东国家于外黄居
贫蓬户蔬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辍后至大鸿胪
杜根为郎邓太后临朝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与
同时郎上书直谏太后大怒执根等令于殿下扑杀之
载出城外根得苏因逃窜为宜城山中酒家保积十五
年酒家知其贤厚敬待之及邓氏诛左右皆言根之忠
帝谓根已死乃下诏布告天下录其子孙根方归乡里
卷九百四十八 第 6b 页
刘矩沛人为尚书令性亮直失大将军梁冀意以疾去
官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不敢还乡里乃
正补从事中郎
荀爽桓帝时为郎中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
十馀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
夏馥陈留圉人也桓帝初举直言不就馥虽不交时宦
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
下州郡捕为党魁及俭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
卷九百四十八 第 7a 页
所连引布遍天下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巳作空污良
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剪须变形入林
虑山中隐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
三年人无知者后馥弟静乘车马载缣帛追之于涅阳
市中遇馥不识闻其言声乃觉而拜之馥避不与语静
追至客舍共宿夜中密呼静曰吾以守道疾恶故为权
宦所陷且念苟全以庇性命弟奈何载物相求是以祸
见追也明旦别去党禁未解而卒
卷九百四十八 第 7b 页
范滂汝南人少厉清节为乡里所服太守宗资署为功
曹委任政事坐诬钩党系黄门北寺狱后事释南归始
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者车数千两同囚乡人殷
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滂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
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王允为豫州刺史发中常侍张让奸状让怀挟忿怨以
事中允槛车徵以减死论是冬大赦而允独不在宥三
公咸复为言至明年乃得解释是时宦者横暴睚眦触
卷九百四十八 第 8a 页
死允惧不免乃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留间王烈察孝
廉三府并辟皆不就遭黄巾董卓之乱乃避地辽东夷
人尊奉之
范冉陈留外黄人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
官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
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馀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李燮字德公太尉固之子也初固既策罢知不免祸乃
遣三子归乡里燮时年十三姊文姬为同郡赵伯英妻
卷九百四十八 第 8b 页
贤而有智见二兄归具知事本默然独悲曰李氏灭矣
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密与二兄谋豫藏匿
燮托言还京师人咸信之有顷难作下郡收固三子二
兄受害文姬乃告父门生王成曰君执义先公有古人
之节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成感其
义乃将燮乘江东下入徐州界内令变姓名为酒家佣
遇赦还乡里后为京兆尹
卢植涿郡人为尚书会董卓议欲废立植抗议不同卓
卷九百四十八 第 9a 页
怒免植官因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从轘辕出
卓果使人追之到怀不及遂隐于山谷不交人事
赵歧为皮氏长弃官西归京兆尹延笃复以为功曹先
是中常侍唐衡兄玹为京兆虎牙都尉郡人以玹进不
繇德皆轻侮之歧及从兄袭又数为贬议玹深毒恨桓
帝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歧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
玹果收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歧遂逃难四方江
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市中时安邱孙嵩
卷九百四十八 第 9b 页
年二十馀游市见歧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歧惧失
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歧曰视子非卖饼者又
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
百口势能相济歧素闻嵩名即以实告之遂以俱归嵩
先入白母曰出行乃得死友迎入上堂飨之极欢藏歧
复壁中数年歧作厄屯歌二十三章后诸唐死灭因赦
乃出
郑玄被公卿举为赵相道断不至会黄巾寇青部乃避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0a 页
地徐州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
袁忠为沛相天下大乱忠弃官客会稽上虞见太守王
朗徒从整饰心嫌之遂称病自绝
韩嵩初与同好数人隐居于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
南方
许邵汝南人初为郡功曹避地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
阿及孙策平吴邵与繇南奔豫章而卒
李敏辽东人为河内太守罢归时辽东太守公孙度有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0b 页
逆谋敏居郡中恶度所为恐为所害乃将家属入于海
度大怒掘其父冢剖棺焚尸诛其宗族
魏崔琰年二十九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
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榖籴县乏玄罢谢
诸生琰既受遣而寇贼充斥西道不通于是周旋青徐
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
书自娱后至侍中
管宁与邴原相友时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1a 页
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
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
迁志后渐来从之太祖为司空辟宁度子康绝命不宣
国渊字子尼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
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孔融在郡以原为计佐是
时汉朝陵迟政以贿成原乃将家入郁洲山中郡举有
道融书喻原曰修性保真清虚守高危邦不入久潜乐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1b 页
土王室多难西迁镐京圣朝劳谦畴咨隽乂我徂求定
策命恳恻国之将陨婺不恤纬家之将亡缇萦跋涉彼
匹妇也犹执此义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
于难乃或晏晏自居莫我肯顾谓之君子固如此乎根
矩可以来矣原遂到辽东后原归乡里止于三山孔融
遗书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翟咨仰靡所叹息增怀倾知
来至近在三山诗不云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今遣五
官掾奉问榜人舟楫之劳祸福动静告慰乱阶未已阻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2a 页
兵之雄若棋奕争枭原于是遂复反还积十馀年后乃
遁还南行已数日而度甫觉度知原之不可复追也因
曰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鴳之网所罗矣又吾自遣
之勿复求也遂免危难后至五官长史
郑袤父泰为董卓将军统诸军击关东或谓董卓曰郑
泰智略过人而诘谋山东今资之士马使就其党窃为
明公惧之卓收其兵马留拜议郎后又与王允谋共诛
卓泰脱身自武关走东归后将军袁术以为杨州刺史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2b 页
未至官道卒其弟浑乃将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
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
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
司马朗河内温人董卓迁天子都长安朗知卓必亡恐
见留朗散财物以贿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
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雠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
与京都境壤相接雒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
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3a 页
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到黎阳有营邱赵
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
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
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
万皆集荣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钞略民人死
者且半后至兖州刺史
袁徽以儒素称遭天下乱避难交州司徒辟不至
陈群举茂才除柘令不行随父纪避难徐州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3b 页
韩暨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难鲁阳
山中山民合党欲行寇掠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
帅为陈安危山民化之终不为害
杨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场乃扶
持老弱诣京密山间同行者百馀家俊振济贫乏通共
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
赎之后至南阳太守
刘廙兄望之为刘表所害廙惧奔杨州道路为笺谢表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4a 页
曰考匊过蒙分遇荣授之显未有管狐桓文之烈孤德
陨命精诚不遂兄望之见礼在昔既无堂构昭前之绩
中规不密用坠祸辟斯乃明神弗祐天降之灾悔吝之
负哀号靡及廙之愚浅言行多违惧有浸润三至之间
考匊之爱已衰望之之责犹存必伤天慈既往之分门
户殪灭取笑明哲是用迸窜永涉川路即日到庐江寻
阳昔钟仪有南音之操椒举有班荆之思虽远犹迩敢
忘前施后至侍中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4b 页
王凌字彦云叔父允为汉司徒诛董卓卓将李傕郭泛
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凌及兄晨时年皆
少踰城得脱亡命归乡里凌举孝廉为发干长后至太

蜀谢坚字文固少有美名辟公府为黄门侍郎献帝之
初三辅饥乱坚去官与弟援南入蜀依刘璋
孟光字孝裕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
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后至大司农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5a 页
来敏字敬达汉末大乱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璋
遣迎琬妻敏遂俱与姊入蜀常为璋宾客后至光禄大

许靖汉末补御史中丞董卓秉政与吏部尚书周毖共
进退天下士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后卓斩毖靖惧诛
奔孔胄胄卒依杨州刺史陈祎祎死吴郡都尉许贡会
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
振赡出于仁厚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5b 页
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
叹息靖在交州与曹公书曰世路戎夷祸乱遂令驽怯
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凶礼废昔在会稽得所贻
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迫于袁术方命圯族扇动群逆
津涂四塞虽县心北风欲行靡繇正礼师退术兵前进
会稽倾覆景兴失据三江五湖皆为虏庭临时困厄无
所控告便与袁沛邓子孝等浮涉沧海南至交州经历
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漂薄风波绝粮茹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6a 页
草饥殍荐臻死者大半既济南海与领守儿孝德相见
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饬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
休问且悲且喜即与袁沛及徐元贤复共严装欲北上
荆州会苍梧诸县夷越䗬起州府倾覆道路阻绝元贤
被害老弱并杀靖寻循渚岸五千馀里复遇疾疠伯母
陨命并及群从自诸妻子一时略尽复相扶持前到北
郡计为兵害及病亡者十遗一二生民艰苦之甚岂可
具陈哉后至司徒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6b 页
吴刘繇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后至杨州
刺史
薛综字敬文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后至太子
少傅
徵崇本姓李遭乱更姓遂隐于会稽躬耕以求其志
步骘世乱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
以种瓜自给后至丞相
鲁肃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7a 页
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
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彊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
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彊壮在
后男女三百馀人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
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
罚何为相偪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
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肃渡江往见孙策焉后至
横江将军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7b 页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为郡县吏避乱南渡孙权统
事岱诣幕府后至大司马
陆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
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
纲纪门户后至丞相
赵达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
气可以避难故脱身渡江
高岱字孔文吴郡人太守盛宪以为上计举孝廉许贡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8a 页
来领郡岱将宪避难于许昭家求救于陶谦谦未即救
岱憔悴泣血水酱不入口谦感其忠壮有申包胥之义
许为出军以书与贡岱得谦书以还而贡已囚其母吴
人大小皆为危竦以贡宿忿往必见害岱言在君且母
在牢狱期于当往若得入见则事自当解遂通书自白
贡即与相见才辞敏捷好自陈谢贡登时出其母岱将
见贡语友人张允沈睧令豫具船以贡必悔当追逐之
出便将母乘船易道而逃贡须臾遣人追之令追若及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8b 页
于船江上便杀之已过则止使与岱错道遂免被诛时
年三十馀
晋庾衮明穆皇后伯父也乡党荐之州郡交命皆不降
志及齐王囧归于京师踰年不朝曰晋室卑矣寇难方
兴乃携其妻子适林虑山事其新乡如其故乡言忠信
行笃敬比及期年而林虑之人归之咸曰庾贤及石勒
攻林虑父老谋曰此有大头山九州之绝险也上有古
人遗迹可共保之惠帝迁于长安衮乃相与登于大头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9a 页
山而田于其下年谷未熟食木实饵石蕊同保安之有
终焉之志
顾荣为成都王颖丞相从事中郎惠帝幸临漳以荣兼
侍中遣行园陵会张方据雒不复得进避之陈留及帝
西迁长安徵为散骑常侍以世乱不应遂迁吴又徵拜
侍中行至于彭城见祸难方作遂轻舟而还纪瞻与顾
荣俱徵为尚书郎至滁州闻乱日甚将不行会刺史裴
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乃与荣及
卷九百四十八 第 19b 页
陆玩等各解船弃车牛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得还杨州
裴楷为侍中坐杨骏姻亲去官太保卫瓘太宰亮称楷
贞正不阿附宜蒙爵土乃封临海侯食邑二千户代楚
王玮为北军中候加散骑常侍玮怨瓘亮斥己任楷楷
闻之不敢拜转为尚书楷长子舆先娶亮女女适卫瓘
子楷虑内难未已求出外镇除安南将军假节都督荆
州诸军事垂当发而玮果矫诏诛亮瓘玮以楷前夺已
中候又与亮瓘婚亲密遣讨楷楷素知玮有望于巳闻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0a 页
有变单车入城匿于妻父王浑家与亮小子一夜八徙
故得免难
卫玠为太子洗马兄璪为散骑侍郎玠以天下大乱欲
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宝去也玠启谕深至为门
户大计母泣涕从之临别玠谓兄曰在三之义人之所
重今可谓致身之日兄其免之乃扶舆母转至江夏
郗鉴以世乱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时中州之士素有
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0b 页
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
伯常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与千馀家俱
避难于鲁之峄山后至太尉
邓攸初陷石勒后逃勒至新郑投李矩三年将去而矩
不听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悯帝徵为尚书左丞长
水校尉皆不果就后密舍矩去投荀组于许昌矩深恨
焉久之乃送家属还攸攸与刁协周顗素厚遂至江东
后至尚书仆射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1a 页
谢鲲为东海王越参军事鲲以时方多故乃谢疾去职
避地于豫章后至豫章太守
袁瑰字山甫永嘉末兴弟猷欲奉母避乱求为江淮间
县拜吕令转江都因南渡元帝以为丹阳令
高瞻渤海蓨人为尚书郎属永嘉之乱还乡里乃与父
老议曰今皇纲不振兵革云扰此郡沃壤凭固河海若
兵荒岁俭必为寇庭非谓图安之所王彭祖先在幽蓟
据燕代之资兵强国富可以托也诸君以为何如众咸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1b 页
善之乃与叔父隐率数千家北徙幽州既而以王浚政
令无常乃依崔□如辽东
徐邈东莞姑幕人为州治中属永嘉之乱遂与乡人臧
琨等率弟子并闾里士庶千馀家南渡江家于京口后
至骁骑将军
褚翜为冠军避地幽州后河北有寇难复还乡里河南
尹举翜行本县事及天下鼎沸翜招合同志将图过江
先移住阳城界颍川庾敱即翜之舅也亦忧世乱以家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2a 页
付翜翜道断不得前东海王越以为参军辞疾不就
孔愉会稽人避乱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
为务信著邻里后忽舍去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永
嘉中元帝始以安东将军镇扬土命愉为参军并族寻
求莫知所在建兴初始出应召为丞相掾年已五十矣
毛德祖父祖并没于贼中德祖兄弟五人携母南渡皆
有武干荆州刺史刘道规以德祖为建武将军始平太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2b 页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父恂颍川太守恂在郡遇贼
被害盛年十岁逃难渡江及长博学善属文后至秘书
监给事中
宋谢方明随伯父邈为吴兴太守孙恩之乱方明逃遁
获免顷之孙恩重侵会稽谢琰见害恩购求方明甚急
方明于上虞以母妹奔东阳繇黄蘖峤出鄱阳附载还
都寄居国子学流离险厄屯苦备经而贞立之操在约
无改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3a 页
沈怀文为治书侍御史元凶劭弑立以为中书侍郎世
祖入讨劭呼之使作符檄怀文固辞邵大怒投笔于地
曰当今艰难卿欲避事邪旨色甚切值殷冲在侧申救
得免托疾落马间行奔新亭后至征虏长史广陵守
刘之遴梁南阳人为度支尚书太常卿时侯景以萧正
德为帝之遴时落景所将使授玺绂之遴预知乃剃发
披法服乃免先是平昌伏挺出家之遴为诗嘲之曰传
闻伏不斗化为支道林及之遴遇乱遂披法服时人笑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3b 页
之寻避难还乡
庾肩吾为太子中庶子太清中侯景陷京都简文以肩
吾为度支尚书时上流蕃镇并据州拒景景矫诏遣肩
吾使江州喻当阳公大心大心寻举州降贼肩吾因逃
入建昌界久之方得赴江陵未几卒
萧子云为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太清二年
侯景寇逼子云逃民间三年三月官城失守东奔晋陵
馁卒于显灵寺僧房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4a 页
江总为太子中舍人侯景寇京都诏以总权兼太常卿
守小庙台城陷总避难崎岖累年至会稽郡憩于龙华
寺乃制修心赋略序时事总第九舅萧勃先据广州总
又自会稽往依焉梁元帝平侯景徵为明威将军始兴
内史以郡秩米八千斛给总行装会江陵陷遂不行总
自此寓岭南积岁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徵还朝
陈萧引为西昌侯仪同府主簿侯景之乱元帝为荆州
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今日逃
卷九百四十八 第 24b 页
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
南行以存家门尔于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

张正见为彭泽令属梁季丧乱避地于正俗山时焦僧
度拥众自保遣使请交正见惧之逊辞延纳然以法自
持僧度亦雅相敬惮
 
 册府元龟卷九百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