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三十八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九百三十八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奸佞第二
唐封伦字德彝彝少聪明多狡算颇涉书史初仕隋释
褐为州都俄以荫补左翼卫外如谨厚内殊险诐当官
处政必协奸谋因从杨素行军以谄事素甚异之遂妻
之以从妹后素受委营仁寿宫又引德彝为土工监及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b 页
文帝幸宫所见制度侈丽大怒曰杨素不诚矣殚百姓
之力雕饰离宫为吾结怨于天下也素惶恐虑将获谴
德彝曰公当勿忧待皇后至必有恩诏明日果召素入
对独孤后劳之曰公大用意知吾夫妻年老无以娱心
盛饰此宫实为孝顺素退问德彝曰卿何以知之对曰
至尊性俭故视见而怒然雅听后言皇后妇人也惟丽
是好后心既悦圣虑必移所以知耳素叹服曰揣摩之
才非吾所及也素负勋恃贵多所陵侮唯激赏德彝因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a 页
抚其床曰封郎后时必当据吾此座
李安俨初事隐太子及太子败率兵拒战太宗以为忠
于所事故任用之至中郎将典屯兵于北门甚见亲委
其弟思暕为太子通事舍人贞观中太子承乾因思暕
以致赂安俨亦深自托于承乾尝言于太宗曰皇太子
及诸王陛下处置未为得所且太子国之本也伏愿深
其思虑以安天下之情太宗曰我识卿意我儿虽患脚
犹为长嫡岂可舍嫡立庶乎安俨以白承乾大喜又令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b 页
左右遗以黄金
赵元楷武德中为交河道行军总管时侯君集为元帅
马病虫颡元楷以脂沾其脓而嗅之以谀君集为御史
所劾左迁括州刺史
姚璹则天朝为桂州都督府长史时则天雅好符瑞璹
至岭南访诸山川草树其名号有武字者皆以为上应
国姓列奏其事则天大悦召拜天官侍郎
宗秦客者蒲州河东人则天从父姊之子也垂拱中潜
卷九百三十八 第 3a 页
动则天革命称帝繇是累迁内史
李思文为司仆少卿垂拱元年表请改姓武氏则天许

迦叶志忠中宗朝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志忠上表曰
昔高祖未受命时天下歌桃李子太宗未受命天下歌
秦王破阵高宗未受命天下歌堂堂天后未受命天下
歌武媚娘伏惟应天皇帝未受命时天下歌英王石州
顺天皇后未受命时歌桑条韦也女六合之内齐首蹀
卷九百三十八 第 3b 页
足应四时八节之会歌舞同欢岂与夫箫韶九成百兽
率舞同年而语哉伏惟皇后降帝女之精合为国母主
蚕桑之事以安天下后妃之德于斯为盛谨进桑条歌
十二篇伏请宣布中外进入乐府皇后先蚕之事以享
宗庙帝悦而许之时赐志忠庄一区杂䌽七百段太常
少卿郑愔又引而申之播于舞咏亦受厚赏兵部尚书
楚客又讽补阙赵延禧表陈符命解桑条以为十八之
符请颁示天下编诸史册帝大悦
卷九百三十八 第 4a 页
郑愔謟事张易之兄弟历殿中侍御史易之伏诛愔左
授宣州参军寻坐赃逃归东都谄事武三思及韦氏悖
逆庶人历迁吏部侍郎
李繁宰相泌之子泌为相荐夏县处士北平阳城为谏
议大夫城深德泌及殁户部尚书裴延龄巧佞有恩窃
弄威权朝臣无不侧目城忠正之士尤忿嫉之一日尽
疏其过欲密论奏以繁故人子谓可亲信遂示其疏草
兼请繁缮写繁既写讫悉能记之其夕乃径诣延龄具
卷九百三十八 第 4b 页
述其事延龄闻之即时请对尽以城章中所欲论告节
目一一自解及城疏入德宗返以为妄不为之省
李训本名仲言宰相揆之族孙训从父逢吉为宰相以
训阴险善计事极亲厚之后竟以武钊之狱流于岭表
数岁会赦还丁母忧居于东雒时逢吉为留守思复柄
用逢吉虽暮年以怨裴度故尝愤郁不快每召训游说
训揣知逢吉意即以奇计动之且言已与郑注善逢吉
听其言因攘袂奋臂谓训即日能就其谋因遗训金帛
卷九百三十八 第 5a 页
数百万训居丧服中持之西来因得以厚自交结遂因
郑注委质于中尉王守澄
郑注绛州翼城人始以药术游扬长安中权豪间日有
知遇注者或云本姓鱼冒姓郑氏时人亦号为鱼郑及
注之用事天下有水族之号焉元和十二年李愬为襄
州节度使注以客诣愬愬得其秘药因厚过之署为节
度衙推愬迁镇徐州注从之赴职军中利害愬往往与
之参议注诡贼阴狡善探人意旨至是与愬筹画未尝
卷九百三十八 第 5b 页
不暗会其机巧然挟奇任数专作威福军府多害之时
王守澄为徐州监军使一日以军中之苦白于愬愬曰
彼诚如此然实奇才也将军试召之与语苟不合意去
之未晚也愬即召注令诣监军所守澄欲见之初尚迟
难及延坐与语机辩释然尽中其意即延入于中堂翼
日守澄反以诚款托注于愬请全护之愬即加署注节
度巡官齿诸宾列自此注遂委身于权幸之伍矣及守
澄入总枢密当长庆宝历之际国政多专于守澄注昼
卷九百三十八 第 6a 页
伏夜动攘窃贩卖于其间初则谗邪奸巧之徒附之以
图进取数年之后要官权臣争凑其门累从山东京西
诸军历卫左评事御史又以检校库部郎中兼侍御史
从昭义刘从谏军为节度副使既阴以罪诬奏宋申锡
时之守道居正者始侧目视之注有口辩机数过人卖
官鬻权积财累巨万复能粪土金帛居京师善和里宅
通永巷重檐复壁阴召引京师不肖及四方节将豪猾
通问往来日招权利间日赴军与守澄款昵语必移时
卷九百三十八 第 6b 页
或通夕无寐李训既附注以进承间遂入谒于帝时之
轻浮躁进者尽趋于注矣太和九年夏自太仆卿除工
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是时李训亦居内庭二人相挟
日侍帝前说帝以升平之策帝益惑其说当是时训注
之权赫于天下内外呼吸噂沓贤不肖升黜混乱而注
自谓弛张变化一时无比然识者知其所挟非正必能
致乱于时及京师急变注自岐阳将亲兵五百馀人至
阙下行至扶风闻李训等败走注即归镇忧惑不安将
卷九百三十八 第 7a 页
欲举兵诣阙监军使张仲清已得密诏乃绐注而召之
注恃其兵卫即云就召监军使伏勇卒以待之注至坐
定斩其首持以号令注之亲兵乃自散逸尽杀其家属
无孑遗初未得注京师忧恐至是人人庆快焉
王叔文初自顺宗为太子时以棋进太子又学书于王
伾二人俱待诏翰林数侍太子棋叔文谲诡多计顺宗
尝与诸侍读及叔文等论时政及宫市事顺宗曰寡人
方欲极言之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既退顺宗独自留
卷九百三十八 第 7b 页
叔文谓曰向者君奚独无言岂有意耶叔文曰叔文幸
蒙太子有所见教不以闻太子职当视膳问安不宜及
外事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顺宗大
惊因涕泣曰非先生寡人无繇知此遂大爱幸与王伾
两人相依附俱出入东宫
韩中仆射皋之从父弟凶狂喜酒博以罪斥逐元和中
量移宣州管内县尉会赦得还观察使元锡遂以疏荐
之中阴结内倖用事者因为锡通达锡厚输其货谋领
卷九百三十八 第 8a 页
大权未几果以诏徵既非公望又阴迹稍露至阙累召
对于延英于是谏官及在位者屡以疏论竟沮其谋复
旧任虽未加黜责人亦贺帝听允公议
后梁张袆以司徒致仕庶人友圭伪凤历元年祎著南
郊赋一篇来献以金帛赐之
后唐苏循在唐为礼部尚书首赞梁祖受九锡又其子
楷駮昭宗谥号敬翔恶其为人父子放归田里乃寓居
河中积年会庄宗将副人望求唐室旧臣遣使自河中
卷九百三十八 第 8b 页
徵赴邺都初监军使张承业惜经国之费未欲上议即
尊之事诸将宾僚无敢言者及循至邺入衙城拜魏帅
厅谓之拜殿翌日献画日笔三十管冀悦帝心其謟进
如此承业闻之怒会河东节度副使卢汝弼卒因以代
之明年春偶食蜜雪而卒
陈乂为给事中充枢密直学士性奸险好为阴计始在
梁事张汉杰灭宗庄宗时佐郭崇韬伐蜀而郭又覆族
至是朱宏昭拔用之不两月宏昭及祸其时僻政拙谋
卷九百三十八 第 9a 页
而又有力焉
张文礼初镇州大将也自燕归于王镕察镕不亲政事
遂曲事当权者以求衒达每对镕自言有将才孙吴韩
白莫已匹也镕赏其言大悦为小校给遗甚厚与姓为
义男改名德明自是调发兵马每将军令
何泽为太仆少卿致仕长兴四年八月自河阳遣婢宜
子投匦上书请立秦王从荣为皇太子泽前任吏部郎
中旧曾与宰相赵凤使府同院为判官因是旧数泣告
卷九百三十八 第 9b 页
于凤求为给谏凤怒其躁佞除授秘书少监堂吏有姓
何者私报泽泽即称新授秘书少监臣泽上章诉屈大
略云臣伏寻近例自郎中拜给谏者即崔惠张延雍皆
自郎官拜谏议况臣在郎署粗有勤劳无罪左迁有同
排摈事下中书宰臣执奏何泽新命未下便敢称谓开
天不知泽何处授此官位诬弄朝纲法当不敬繇是命
太仆少卿致仕退居河阳泽性好内侍婢十馀凡公私
请托多令诸婢出入至于掌阍待客辄无形迹既久退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0a 页
居心常郁郁年七十馀求进未已既见从荣位望隆盛
帝又多病自素与执政私憾欲报仇于一时即令婢宜
子诣阙投匦上章大略曰立储之事人所难言内外大
臣不忍轻议臣所以冒死以闻又云臣前在班行不求
致仕乃是宰执抑臣屏退所以不尽臣才明宗览泽表
不悦私谓近臣曰群臣欲立储君吾自归河东养老虽
然不得已令大臣商议大臣闻帝所言不敢可否即议
加从荣大元帅之命俄而致从荣不轨之变繇泽启其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0b 页
衅端也
段凝梁末为招讨使乞降累授兖州节度使初谒见庄
宗因伶人景进通货于宫掖又天性奸佞巧言饰智善
候人意契丹寇幽州命宣徽使李绍宏监护军以禦北
虏凝与董璋戍瓦桥关凝巧事绍宏绍宏尝乘间奏凝
盖世奇才可以大任屡请以兵柄委之郭崇韬奏曰凝
亡国败军之将奸謟难状不可信也凝在藩镇私用库
物数万计有司促偿中旨贳其负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1a 页
孔循幼孤流落洛都市人李让畜之然性黠慧让以军
功为朱温所宠温以让为子号朱友让循又姓朱循渐
长成尤颖悟朱温选为纲纪温之乳媪掌事者而循亲
之乳媪为之义母媪之外夫赵氏循又随媪夫姓曰赵
名殷衡昭宗自凤翔还京左右前后皆朱温之腹心时
殷衡年十七八为宣徽副使及东迁雒都殷衡与蒋玄
晖张廷范等受朱温密旨同弑昭宗辉王即位蒋玄晖
为枢密使因事与殷衡不相协时朱温欲受九锡即禅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1b 页
辉王位朱温在宿州行营玄晖自往咨谋其事稍迟留
朱温怒玄晖会殷衡至温问不行九锡之繇殷衡曰玄
晖与张廷范同谋恢复唐家向何皇后前同立盟誓以
此故不欲王速行九锡温怒是日遣使与殷衡同来遂
杀何皇后及蒋玄晖张廷范柳璨等十馀族殷衡以功
为权枢密副使朱温之世掌要密权庄宗末知汴州军
州事会明宗自邺城南趋夷门庄宗东出汜水循西则
奉表迎奉亦遣人北输密款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2a 页
张遵诲为客省使明宗将有事于南郊为脩仪仗法物
使初遵诲以历位尹正与安重诲素亦相款心有望于
节钺重诲尝视法物于脩行寺因过遵诲之第遵诲于
中堂出女妓珍币以为寿有弹筝妓尤善欲以奉重诲
时枢密学士史圭阎至等在席素恶遵诲之阿䛕有不
平之色重诲曰吾自有妓媵不烦掠美于人自是左右
益言其短及郊禋毕以为绛州刺史郁郁不乐离京之
日白衣乘马于隼旗之下至郡无几而卒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2b 页
石知讷为殿中少监本梁时之走吏也以奸险自进渐
厕簪组夏鲁奇辟为河阳节判移任许州亦佐之及鲁
奇权知襄州知讷为殿中少监尚居于许下朱守殷叛
知讷走人劝鲁奇弃其城而归许州汉上戍兵几将为
乱朝廷知之诘其所自鲁奇沮之而知讷贬宪州司户
寻与温韬同诏赐死
   怨刺
古者行人之官每岁孟春振木铎徇于路采耴怨刺之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3a 页
诗以闻于天子故五子之歌风雅之什率多怨诽风刺
之言也骚人已来作者间出其或含忠履洁遭罹谗搆
越世高蹈舍去荣禄痛国政之颓废嫉时风之浇竞因
废滞而形赋咏发愤懑而讥公卿至于迁斥流落穷愁
困辱词人才子往往而有何尝不摭灵均之遐韵袭长
沙之逸轨托文以示讽因言以见志斯可哀也已若乃
负衅而忘悔长傲而自弃鲜克内省形于诋訾传所谓
居下流而讪上者乃仲尼之所恶焉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3b 页
夏王太康失邦(启子也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昆弟五人须
于雒汭作五子之歌(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雒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曰太
康 位以逸豫(尸主也主以尊/位为逸豫不勤)灭厥德黎民咸贰(君丧/其德)
(则众民皆/贰其心矣)乃盘游无度(盘乐游逸/无法度)畋于有雒之表十旬
弗反(雒水之表水之南十日/曰旬田猎过百日不还)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
(有穷国名羿诸侯名距太/康于河不得入国遂废之)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御/侍)
(也言/从畋)徯于雒之汭五子咸怨(待太康怨其/久畋失国)述大禹之戒
以作歌(述循也歌/以叙怨)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皇/君)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4a 页
(也君祖禹有训戒近/谓亲之下谓失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言能畏敬小民/所以得众心)一人三
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三失过非一也不/见是谋备其微)予临兆民懔
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十万曰亿十亿曰兆言多懔危貌/朽腐也腐索驭六马言危惧甚)
为人上者柰何不敬(能敬则不骄在上/不骄则高而不危)其二曰训有之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作为也迷乱曰荒/色女色禽鸟兽)甘酒嗜音峻宇
彫墙(甘嗜无厌足峻/高大彫饰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此六者弃德/之君必有其)
(一有一必亡/况兼有乎)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4b 页
(下四/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言失尧之道乱其/法制自致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君万/国为)
(天子典谓经籍则法/贻遗也言仁及后世)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
宗绝祀(金铁曰石供民器用通之使和平则官/民足言古制存而太康失其业以取亡)其五曰
呜呼曷归予怀之悲(曷何也言/思而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仇/怨)
(也言当依谁/以复国乎)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郁陶言哀思也/颜厚色愧忸怩)
(心惭惭愧于/仁人贤士)弗慎厥德虽悔可追(言人君行已不慎其/德以速灭败虽欲悔)
(其可追及/乎言无益)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5a 页
周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父卒兄弟让位归于周武
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采薇而食之及饿而
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
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
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召穆公(康公/后也)作民劳五章刺厉王也(厉王时赋敛重数/繇役烦多人民劳)
(苦轻为奸宄彊凌弱众暴/寡作寇害故穆公以刺之)又作荡八章伤周室大坏也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5b 页
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此诗也
凡伯(凡国伯爵周公之裔也/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为王卿士作板八章刺厉
王也(其诗曰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板板反也瘅病也话善言也犹道也言王为政反)
(先王与天之道天下之民/皆病其出善言而不行也)
芮伯(畿内/诸侯)字良夫为王卿士作桑柔十六章刺厉王也
(其诗曰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旬言/阴均也刘爆烁而希也瘼病也谓桑之柔濡其叶菀然)
(茂盛人庇阴其下者均得其所已捋采之/则爆烁而疏人息其下则病于爆烁也)
卫武公作抑十二章刺厉王亦以自警也(其诗曰抑抑/威仪维德之)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6a 页
(隅抑抑密/也隅廉也)又作宾之初筵五章刺时也幽王荒废媟近
小人饮酒无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沈湎淫液武公既
入而作是诗也(其诗曰彼醉不臧不醉反耻言/彼醉则已不善未醉者耻罚之)
家父为周大夫(家父字也/失其姓)作南山十章刺幽王也(其诗/曰赫)
(赫师尹不平谓何又曰昊天不平我王不宁/言太师尹氏为政不平使我王不得安宁也)
凡伯为王大夫(臣钦若等曰前凡伯为卿士此/为大夫盖二人也皆失其名)作瞻卬
七章刺幽王大坏也(其诗曰瞻卬昊天则不我惠/言幽王为政不爱我下民也)又作
召旻七章刺幽王大坏也旻闵也闵天下无如召公之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6b 页
臣也
孟子寺人也作巷伯七章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
是诗也(巷伯奄官寺人内小臣也奄官掌王后之命于/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与寺人之官相近谗人)
(谮寺人寺人又伤其/将及巷伯故以名篇)
谭大夫(失其/姓名)作大东七章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
(谭国在东故其大夫/尤苦征役之事者也)作是诗以告病焉
苏公作何人斯八章刺暴公也(苏暴皆畿/内国名)暴公为卿士
而谮苏公焉故苏公作是诗以绝之(其诗曰伊谁云从/维暴之云云言也)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7a 页
(谓谮我也言从谁生/乎乃暴公所言也)
郑公子素作清人三章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顾其
君文公恶而欲远之不能使高克将兵而禦狄于竟(臣/钦)
(若等曰高克郑大夫也/清者高克所师之邑名)陈其师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
众散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以礼文公
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故作是诗也
介子推晋人从文公出亡周流天下文公反国介子推
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7b 页
为之承辅(承佐也辅维也龙君也以喻文公蛇臣也喻/赵衰狐偃贾佗魏犨介子推也故曰五蛇也)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露雨膏/泽也)一蛇
羞之槁死于中野悬书文公门而伏于山下文公闻之
曰嘻此必介子推也避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介
子推者爵上卿田百万(百万/亩)或遇之山中有釜盖登问
焉曰请问介子推安在应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见而
欲隐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
申叔仪吴大夫鲁哀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申叔仪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8a 页
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公孙有山鲁/大夫旧相识)曰佩玉繠兮余无所
系之(繠然服饰备也已独无/以系佩言吴王不恤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
睨之(一盛一器也睨视也褐寒/贱之人言俱得视不得饮)
楚屈原名平为楚怀王左徒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
谗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謟之蔽
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作离
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
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8b 页
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
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
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
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
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
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
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9a 页
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皭疏净/之貌)推此
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既被迁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
三闾大夫欤(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何故而
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
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
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
卷九百三十八 第 19b 页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
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蒙垢/敝)宁赴长流而葬乎江鱼
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蝹蠖乎乃作怀
沙之赋怀石自投汨罗以死
汉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
(湘水出零陵阳海/山北流入江也)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
放逐作离骚赋(离遭也忧动曰骚/遭忧而作此辞)其终篇曰已矣国
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0a 页
杨恽宣帝时以光禄勋免为庶人家居治产业起室宅
以财自娱岁馀其友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与恽书谏
戒之恽答书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
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缶瓦器即今盆/类秦人击之以)
(节/歌)而呼乌乌其诗云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
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山高而在阳人君之/象也芜秽不治言朝)
(廷之荒乱也一顷百亩以喻百官也言豆者真实之物/当在囷仓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也萁豆茎也曲而不)
(直言朝臣皆謟/䛕也须待也)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0b 页
后汉梁竦字叔敬少习孟氏易弱冠能教授后坐兄松
事与弟恭俱徙九真既徂南土历江湖济沅湘感悼子
胥屈原以非辜沈身乃作悼骚赋系玄石而沉之
应奉为司𨽻校尉党事起(臣钦若等曰桓帝时牢脩上/书诬告李膺等部党奉在党)
(中/)以疾自退追悯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数十
万言
赵壹汉阳西县人也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作刺世疾
邪赋以舒其怨愤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1a 页
晋鲁褒字元道南阳人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元康之
后纪纲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
刺之其略曰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
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
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
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
不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
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居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1b 页
有馀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独钱
之为言泉也无远不往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
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
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
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
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致虚而况有寔嬴二虽
少以致亲密繇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
排金门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2a 页
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雠非钱不解
令闻非钱不发雒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
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
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
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
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盖
疾时者共传其文褒不仕莫知其所终(惠帝末忠贤路/绝谗邪得路更)
(相荐举天下为之反常高平王沉作释时/论卢江杜嵩作任子春秋皆疾时之作也)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2b 页
会稽王道子孝武世辅政时有人为云中诗以指斥朝
廷曰相王沉醉轻出教命捕贼千秋干豫朝政王恺守
常国宝驰竞荆州大度散诞难名盛德之流法护王宁
仲堪仙民特有言咏东山安道执操高抗何不徵之以
为朝匠荆州谓王忱也法护即王珣宁即王恭仙民即
徐邈字安道戴逵字也
宋颜延之为太子中庶子时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湛
恨延之言于彭城王义康出为永嘉太守延之甚怨愤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3a 页
乃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山涛王戎以贵显被黜咏
嵇康曰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咏阮籍曰物故不可
论涂穷能无恸咏阮咸曰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咏
刘伶曰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此四句盖自序也湛
及义康以其辞旨不逊大怒时延之已拜欲黜为远郡
太祖与义康诏曰降延之为小邦正谓其在都邑岂动
物情罪过彰著亦士庶共悉直欲选代令思愆里闾犹
复不悛当驱往东土乃至难恕自可随事录治殷刘意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3b 页
咸无异也以光禄勋车仲远代之延之与仲远世素不
协屏居闾巷不豫人间者七载
梁江革子从简少有文情年十七作采荷调以刺何敬
容为当时所赏
后魏东阿县公顺与城阳王徽不协顺疾徽闻之为蝇
赋以刺焉
崔纂字叔则博学有文才景明中自太学博士转员外
散骑侍郎既不为时知乃著无谈子论以刺焉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4a 页
常景为门下录事淹滞积岁不至显官以蜀司马相如
王褒严君平扬子云等四贤皆有高才而无重位乃托
意以赞之其赞司马相如曰长卿有艳才直致不群性
郁若春烟举皎如秋月映游梁虽好仁仕汉常称病清
身非我事穷达委天命其赞王子渊曰王子挺秀质逸
气干青云明珠既绝俗白鹄尽惊群才世苟不合遇否
途自分空枉碧鸡命徒献金马文其赞严君平曰严公
体沉静立志明霜雪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说才屈罗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4b 页
仲口位结李强舌素尚迈金贞清标陵玉彻其赞扬子
云曰蜀江导清流扬子挹馀休含光绝后彦覃思邈前
脩世轻文不赏玄谈物无求当途谢权宠置酒独閒游
隋卢思道字子行初仕后周为掌教上士高祖为丞相
迁武阳太守非其好也为孤鸿赋以寄其情思道自恃
才地多所陵轹繇是官涂沦滞既而又著劳生论指切
当时
刘炫以教授为务敕令事蜀王秀迁延不往秀大怒枷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5a 页
送益州既而配为帐内炫因拟屈原卜居为筮涂以自

 
 
 
 
 
 
卷九百三十八 第 25b 页
 
 
 
 
 
 
 
 册府元龟卷九百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