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二十三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九百二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不忠  不孝  不睦
   不忠
古人有言曰竭身命以徇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
若乃三精露昏四海波荡乃有体被组绶世隆宠渥靡
排死以立操翻谋身而败名或当难而逃归或临危而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b 页
不救缔交于凶虐之伍阿旨于权倖之门以至怀贰受
节挟私谋事草板檄以内毁画计策而反攻盖废三纲
之正道使百代之可诛岂独人神之所弃今古共耻者
也书之于策可以为训
右宰榖卫大夫也卫侯出奔齐右宰榖从而逃归卫人
将杀之(以其从君/故欲杀之)辞曰余不说初矣(言初从军非说/之不获已耳)
狐裘而羔袖(言一身尽善雅少其恶喻/己虽从君出其罪不多)乃赦之
桓子为陈司马郑子产子展伐陈宵突陈城遂入之陈
卷九百二十三 第 2a 页
侯扶其太子偃师奔墓(欲逃/冢间)遇司马桓子曰载余(陈之/司马)
曰将巡城(不欲载公/以巡城辞)
伯嚭为吴太宰吴伐越败之扶椒(太湖中/椒山也)越王勾践使
大夫种因嚭而行成(行成求/成也)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不
听听嚭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后越王灭吴诛嚭以
为不忠
汉李绪武帝时为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
而单于客遇绪常坐李陵上其后汉遣使使匈奴李陵
卷九百二十三 第 2b 页
谓使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
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
陵曰乃李绪非我也陵痛其家以绪而诛使人刺杀绪
卢贺封亚夫侯武帝征和二年坐受卫太子节掠死(以/卫)
(太子擅发兵而贺受其节疑/有反心故见考掠而死也)
晋何曾初仕魏为司𨽻时曹爽专权宣帝称疾曾亦谢
病爽诛乃起视事魏帝之废也曾预其谋焉
王沈初仕魏为侍中高贵乡公甚见委重及高贵乡公
卷九百二十三 第 3a 页
将攻文帝召沈及王业告之沈业驰白帝以功封安平
侯邑二千户沈既不忠于主甚为众论所非
郗超为桓恭将军父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温常云
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素闇于事机
遣笺诣温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超取视寸寸毁裂乃
更作笺自陈老疾甚
王廙为左卫将军及从兄敦搆祸元帝遣廙谕敦既不
能谏其悖逆乃为敦所留受任助乱敦得志以廙为平
卷九百二十三 第 3b 页
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谢澹安之孙也封柴桑侯澹少历显位桓玄篡位以澹
兼太尉与王谧俱赍册到姑孰后恭帝元熙中为光禄
大夫复兼太保持节奏册禅宋
宋沈怀明为辅国将军明帝时为浔阳内史行江州事
邓琬挟晋安王子勋为乱怀明与申谦之杜幼文刘亮
率军讨之命豫州刺史刘胡拒子勋于赭圻帝欲绥慰
人情遣吏部尚书褚渊至虎槛选用将帅以下申谦之
卷九百二十三 第 4a 页
杜幼文因此求黄门郎怀明与刘亮求中书郎建安王
体仁即使褚渊拟选帝不许曰忠臣徇国不谋其报临
难以干朝典当为臣下之节耶
后魏高钦字希叔颇有文学莫折念生之反也钦随元
志西讨志败为贼所擒念生以为黄门郎
北齐斛律孝卿为侍中典机密后主至齐州以孝卿为
尚书令劝后主作诏禅位任城王令孝卿赍诏策及传
国玺往瀛州孝卿便诣邺城归于周武帝仍从入长安
卷九百二十三 第 4b 页
授纳言上士
隋郭术初仕后周为上柱国密劝高祖杀周室诸王早
行禅代由是大被亲信
韦福嗣为内史舍人后以罪出炀帝大业中杨玄感之
乱以兵逼东都福嗣从卫玄战于城北军败为玄感所
擒令作文檄词甚不逊寻背玄感还东都帝衔之不已
车裂于高阳
裴矩为黄门侍郎大业末从炀帝在江都宇文化及反
卷九百二十三 第 5a 页
矩晨起将朝至坊门遇逆党数人控矩马诣孟景所贼
皆曰不关裴黄门既而化及从百馀骑至矩迎拜化及
慰之谕令矩参定仪注推秦王子浩为帝以矩为侍中
随化及至河北及僭即位以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
大夫封燕国公
薛德音大业末为著作郎及越王侗称制东都王充之
僣号也车书羽檄皆出其手王充平以罪伏诛
唐张均为大理卿均弟垍为太常卿禄山之乱玄宗幸
卷九百二十三 第 5b 页
蜀次咸阳谓高力士曰仓皇离京朝官不知所诣今日
谁当至此力士曰张垍兄弟世受国恩又连戚属必当
先至是日房琯至帝因问均垍曰臣离京师亦过其舍
比约同行均报臣云己于城南取马观其趋向来意不
切既而均弟兄果受禄山伪命
薛兢为武功令玄宗幸蜀兢见于路隅帝谓之曰卿饬
装便随朕行兢俯伏不对帝曰不愿行亦听卿且好养
人及贼至京师兢受伪官颇失臣节王师收京城兢伏
卷九百二十三 第 6a 页

后唐苏循唐末为礼部尚书阿䛕善承顺苟容以希进
取昭宗自秦还洛也朱温凶势日滋唐室旧臣阴怀主
辱之愤名族之胄往往有违祸不事逆温者唯循希旨
傅会朱温之失律江西也屯于寿春要少帝欲授九锡
朝臣或议是非循扬言云梁王功业显大历数有归朝
廷速宜揖让时畏温如虎即议行之明年朱温逼逊循
为册礼副使希幸风云求为宰辅先是循子起居郎楷
卷九百二十三 第 6b 页
上疏驳昭宗谥号不可为昭请改谥为襄楷亦附会贼
心别求进达朱温既僣伪位敬翔恶其为人父子放归
田里乃寓居河中积年会庄宗将副人望求唐室旧臣
遣使自河中徵赴邺都初监军事使张承业惜经国之
费未欲议即尊之事诸将宾僚无敢言者及循至邺入
荷城拜魏师厅谓之拜殿翼日献画日笔三十管冀悦
帝心其谄进如此承业闻之怒会河东节度副使卢汝
弼卒因以代之明年春偶不食病疟而卒
卷九百二十三 第 7a 页
孟汉琼明宗朝为宣徽北院使性通黠善交搆初见秦
王权重乃挟王淑妃势倾心事之及朱宏昭冯赟用任
又与之缔搆秦王既诛翼日令汉琼驰骑召闵帝于邺
及帝嗣位尤恃恩宠期月之内累加开府仪同三司骠
骑大将军潞王赴阙闵帝急召汉琼欲令先入于邺汉
琼藏匿不至知潞王行及陕州乃单骑至渑池谒见因
自恸哭欲有所陈潞王曰诸事不言可知汉琼即自预
从臣之列寻戮于路左
卷九百二十三 第 7b 页
汉安叔千初仕晋少帝开运初为左金吾卫上将军獯
戎犯阙百僚迎见于赤岗虏主登高岗驻马而抚谕汉
官叔千出班夷言虏主曰是安没字否卿少在邢州屡
贡章表有以见卿之效忠也俄授镇国节度未几高祖
革命代归京师自以尝附虏庭居常愧惕久之授太子
太师致仕
   不孝
立德之厚莫先于仁为仁之本莫大于孝夫以发肤所
卷九百二十三 第 8a 页
禀保抱而成凯风自南载伤于生鞠昊天罔极何报于
劬劳苟乖色难尚三牲而无补矧为悖德固五刑之尤
重眇观旧史具著遗文明徵凶顽之条以示沮劝之义
云尔
楚后臧叶公诸梁之弟也鲁定公五年吴师败楚臧从
其母于吴不待而归(诸梁司马沈尹臧之子叶公子高/也吴入楚获后臧之母楚定臧弃)
(母而/归)叶公终不正视之(不义/之)
吴起卫人也后为卫将少时家累千金游士不遂遂破
卷九百二十三 第 8b 页
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人而东出其卫
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
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后汉贾闵嗣其祖复封胶东侯章帝建初元年坐诬告
母杀人国除(人名/也)
蜀姜维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后主建兴六年丞相
诸葛亮军向祁山天水太守夜亡保上邽时维为中郎
参本郡事遂还冀冀不纳还诣诸葛亮亮辟为仓曹掾
卷九百二十三 第 9a 页
与母相失后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顷不在一亩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晋贾充为太尉行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充前妻李氏淑
美有才行其父丰诛李氏坐流徙充后娶郭配女槐性
妒忌武帝践祚李以大赦得还母柳敕充迎李氏槐怒
不许充迎李氏及母将亡充问所欲言母曰我教汝迎
李新妇尚不肯安问他事遂无言
孙会侍中秀之子年二十为射声校尉尚惠帝女河东
卷九百二十三 第 9b 页
公主母丧未期便纳聘礼
刘肃民荆州刺史毅之子也安帝义熙八年宋高祖遣
振武将军王镇袭毅于江陵毅仓卒无为便就子肃民
取马肃民不与朱显之谓曰人取汝父而惜马不与汝
今自走欲何之夺马以授毅
宋向植父弥以佐命功封曲江县侯植嗣封以不受母
训夺
范晔为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0a 页
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
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
才不罪也晔家乐器服玩皆珍丽妓妾亦盛饰母住止
单陋唯有一厨盛樵薪子冬无被叔父单布衣晔后谋
逆将诛其母泣曰主上念汝无极曾不能感恩又不念
我老今日奈何仍以手击晔颈及颊晔色不怍及妓妾
来别晔悲泣流连
谢况前为会稽录事参军以谄佞事巴陵王休若况多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0b 页
受贿赂时内外戒严普着裤褶况居母丧被起声乐酣
饮不异吉人衣冠既无殊异并不知况居丧尝自称孤
子众乃骇愕
王长嗣祖华封新建县侯明帝泰始二年坐骂母夺爵
南齐刘彪宋司徒文宣公穆之孙也建元初降封南康
县侯武贲中郎将坐庙墓不修削爵为羽林监又坐与
亡弟母杨别居杨死不殡葬为有司奏事寝不出
顾昌元为乌程令坐父法秀宋太始中北征死亡尸骸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1a 页
不反而昌元宴乐喜游常人无异有司请加以清议
朱绪秣陵人无行母病积年忽思菰羹绪妻到市买菰
为羹欲奉母绪曰病复安能食先尝之遂并食尽母怒
曰我病欲此羹汝何心并啖尽天若有知当令汝哽死
绪闻便心中介然即利血明日而死萧睿明闻之大悲
恸不食积日问绪尸在何处欲手自戮之既而曰洿吾
刀乃止
张植为瀛州刺史其母夏侯氏出家为尼植虽自州送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1b 页
禄奉母及为诸弟而各别资财同居异㸑一门数灶植
母既老身又长嫡其临州也妻子随去分违数岁论者
讥焉
梁柳仲礼为司州刺史父津太子詹事袭封云杜侯侯
景围城既急而仲礼拥兵来援时邵陵王纶亦在外与
仲礼搆怨津登城谓仲礼曰汝君父在难不能尽心竭
力仲礼言笑自若景遗以金环仲礼闭营不战武帝召
津问策对曰陛下有邵陵臣有仲礼不忠不孝贼何由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2a 页
平太清三年城陷卒
隋郑译开皇初为上柱国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
除名下诏曰译嘉谋良策寂尔无闻鬻狱卖官沸腾盈
耳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地为不
孝之鬼有累幽显无以置之宜赐以孝经令其熟读仍
遣与母共居
冯忱为尚书兵部郎摄江都郡丞慈明子也李密逼东
都诏令慈明安集瀍雒为密党翟让所害忱先在东都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2b 页
王充破李密忱亦在军中遂遣奴负父尸诣东都身不
自送未几又盛花烛纳室时论丑之
唐李均为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弟锷京兆府法曹参军
并不守名教配流均于施州锷于辰州纵会非常之赦
不在免限均锷温州人也玄宗天宝中州举道学咸赴
京师既升弟参官遂割贯长安与郡里绝凡二十馀载
母死不举温州别驾知州事嗣曹王皋具以闻下宪司
讯问锷等俱伏罪帝叹息久之曰三千之刑莫大于此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3a 页
合寘辕裂岂止谪窜焉
崔损德宗贞元中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损身居宰相母
野殡不展墓不议迁祔姊为尼殁于近寺终丧不临君
子罪之
郑方逵先为太仆寺丞元和三年其兄兵部侍郎御史
中丞云逵奏方逵受性凶悖不知君亲众恶备身教训
莫及结聚恶党江中劫人臣亡父先臣胪杖至一百终
不能毙张延赏任扬州日亦曾犯延赏法决杀复苏至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3b 页
于常言皆呼臣亡父先臣名见戚所知无可教语昨闻
于邠宁庆等州干谒节度使及州县乞丐今见在武功
县南西戎俯近恐有异谋若不冒死奏闻必恐覆臣家
族诏曰郑方逵宜委京兆府锢身递送黔州付李模于
偏远州驱使勿许东西
陆慎馀故京兆府法曹赓之子慎馀与兄博文居丧衣
华服饮酒食肉于坊市为京兆府所奏诏各决四十慎
馀流循州博文递归本贯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4a 页
独孤铉穆宗初为田宏正镇州从事及王庭凑作乱从
事皆遇害铉时奉使邻境故得免死其母及血属皆为
庭凑所囚时有周僧达者继母即铉之女弟因随亲至
镇州亦为庭凑所囚铉闻军乱惧不敢入留于境上僧
达时在京闻乱奔走镇州谒庭凑谕以逆顺之理庭凑
虽不能纳感其忠孝之心遂许僧达迎其亲以归当时
朝议奖僧达之行授渭南县尉贬铉为夹州司户自此
铉为士林所鄙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4b 页
崔贻孙自吏部侍郎贬官塞北三子争于旧业分其利
以自谋甘旨医药咸莫知之贻孙以书责之曰生有明
君真宰死有天曹地府
后唐乌正为镇州都将闻张文礼杀王镕志复主天雪
泣请行兵及镇阳文礼执其母妻洎儿女十口诱之不
回攻城日急文礼忿之咸割鼻断腕不绝于肤放至军
门观者皆不忍正视正一恸而止
晋程逊为太常卿高祖天福三年命使吴越母羸老且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5a 页
瞽未尝白执政以辞之将行母以手扪其面号哭拊背
而送之及使回遭风水而溺焉
景延广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少帝时加同平章事及
虏骑南牧六师亲主澶渊延广南在军母凶讣至自澶
渊律北移于津南不信宿而复莅戎事曾无戚容下俚
之士亦闻而恶之
王瑜范阳人也为太府少卿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
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以诡计干重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5b 页
威使奏己为成德军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冯杰晋宰相玉之子也玉从少帝北迁虏伪命为太子
少保至周太祖广顺二年杰自幽州不告父而亡归玉
惧虏谴责寻以忧恚卒于蕃中
杨仁泽前为鄜州三川县主簿仁泽在父忧制内求官
为大理寺所奏详断官大理正韩保裔与详覆官刑部
员外郎李知损断曰伏以杨仁泽父丧未满释服求官
人子何堪违律如此宜从追毁以赎典刑馀望依大理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6a 页
寺断可之
汉后赞为飞龙使赞母本倡家也与父同郡往来其家
生赞从职四方父未尝离郡赞既长疑其所生及为内
职不欲父之来寓书以致其意父自郡至京师直抵其
第赞不得已而奉之
   不睦
夫兄弟之亲手足之义也悌顺居先友于是切故诗人
以棠棣之华敷荣相媲鹡鸰在原急难为喻洎乎义匪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6b 页
相容情惟不睦宁问共被之恩动起阋墙之忿尺布斗
粟尚或致争连枝同气岂顾其义乎
共叔段郑庄公弟也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
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
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
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虢叔东虢君也/恃制岩险而不)
(修德郑灭之叔段复然故/问以他邑虢今荥阳县)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
(公顺姜请使段居京请谓之京城太叔/言宠异于众臣京郑邑今荥阳京县也)京叛太叔段段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7a 页
入于鄢公伐诸鄢太叔出奔共(共国今汲/郡共县)书曰郑伯克
叔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
失教也后隐公会鄢伯伐许许庄公奔卫隐公以许与
郑郑伯使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许叔许庄公/之弟东偏东)
(鄙/也)曰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
久有许乎
汉主父偃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散五百馀金予之数
(数责也数/音所具反)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衣音于既切/食读曰饮)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7b 页
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母复入偃之

薛宣为丞相任政数年宣有弟明修明至南阳太守修
历郡守京兆尹少府善交接得州里之称后母尝从修
居官宣为丞相修为临菑令宣迎后母修不遣后母病
死修去官持服宣谓修三年服少能行之者兄弟相駮
不可(駮者执意不全/犹如色之间杂)修遂竟服繇是兄弟不和
魏袁尚冀州牧绍之少子绍爱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8a 页
显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
比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
素意乃奉尚代绍位谭至不得立自号车骑将军由是
谭尚有隙太祖北征谭尚谭军黎阳尚少与谭兵而使
逢纪从谭谭求益兵配等议不与谭怒杀纪
刘琦荆州牧表之长子也初表及妻爱少子琮欲以为
后而蔡瑁张允为之友党乃出长子琦为江夏太守众
遂奉琮为嗣琦与琮还雠隙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8b 页
夏侯楙伏波将军惇之子也文帝时为安西将军妻即
清河公主也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太和二年明帝西
征人有白楙者遂召还为尚书楙在西时多蓄伎妾公
主由此与楙不和其后群弟不遵礼度楙数切责弟惧
见治乃共搆楙以诽谤令主奏之有诏收楙帝意欲杀
之以问长水校尉京兆段默默以为此必清河公主与
楙不睦出于谮搆冀不推实耳且伏波与先帝有定天
下之功宜加三思帝意解曰吾亦以为然乃发诏推问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9a 页
为公主表者果其群弟子臧子江所搆也
蜀许靖汝南人位至司徒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
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公曹排摈靖不得齿
叙以马磨自给
晋王济为侍中时父浑为仆射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
峻厉明法绳之数与从弟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
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
陈骞为大司马素无謇谔之风弟稚与其子舆忿争遂
卷九百二十三 第 19b 页
说骞子女秽行骞表从弟以此获讥于时也后舆为侍
中坐与叔父不睦出为河内太守舆虽无简正而有力

陶称侃子也称为东中郎恃性虓勇与诸弟不协
王恺少践清阶为侍中领右卫将军恺弟愉为辅国将
军愉弟国宝安帝时为中书令中领军参管朝权威震
内外时王恭恶国宝乱国讨国宝恺愉并请解职以与
国宝异生又素不协故得免祸
卷九百二十三 第 20a 页
宋周郎为太子舍人兄峤尚高祖第四女志气怯懦而
郎少而爱奇雅有风气与峤志气不同峤甚疾之
江智渊湘州刺史夷之弟子也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
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僧安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
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后魏陆炜为尚书左户二公郎后除伏波将军炜与弟
恭之并有时誉炜与恭之晚不和睦为时所鄙
郦道元字善长为御史中尉弟兄不能笃穆又多嫌忌
卷九百二十三 第 20b 页
时论薄之
薛怀彻金紫光禄大夫真度嫡子也为车骑将军真度
长庶子怀吉为后将军汾州刺史怀吉弟怀直怀直弟
怀朴怀朴弟怀景怀景弟怀隽真度诸子既多其母非
一同产相朋因有争爱兴和中遂致诉列云以毒药相
害显在公府发扬疵衅时人耻焉
 
 册府元龟卷九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