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十
卷九百十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九百十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伪政
南宫有言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氏世为楚将因民
胥怨啸聚无赖攻城略地所过无不残灭而且遥尊怀
王为义帝以慰群下之望是时豪杰蜂起生灵靡托譬
犹捕鹿获者同功必推最强专用宰割然项籍以匹夫
卷九百十 第 1b 页
之勇妇人之仁威诈亟行胁以从已号令非一诸侯不
平岂所谓失道者寡助不善者善人之资邪故汉高以
宽仁长者卒有天下矣及汉氏中微乃有新莽繇外戚
以用事假仁义以邀名始辅弱主之政终窃南面之位
礼乐制度上下变更宴怀奸慝偷安岁月而不知汉德
虽衰天命未改孟坚曰紫色蛙声非伪而何哉
项籍字羽为楚上将军既屠咸阳杀秦降子婴乃阳尊
怀王为义帝徙之长沙都郴分天下以王诸侯(羽为诸/侯上将)
卷九百十 第 2a 页
(军以前事迹/并见将帅门)羽与范增疑沛公业已讲解(讲和/也)又恶背
约恐诸侯叛之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之乃
曰巴蜀亦关中地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而三
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道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
以西长史司马欣故栎阳狱吏尝有德于梁都尉董翳
本劝章邯降故立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立翳为
翟王王上郡徙魏王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瑕丘公申
阳者(瑕丘县之老/人姓申名阳)张耳嬖臣也(嬖谓爱/幸也)先下河南迎楚
卷九百十 第 2b 页
河上立阳为河南王赵将司马邛定河内数有功立邛
为殷王王河内徙赵王歇王代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
关立为常山王王赵地当阳君英布为楚将尝冠军立
布为九江王番君吴苪帅百粤佐诸侯又从入关立苪
为衡山王义帝柱国共敖将兵击南郡功多因立为临
江王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
入关立荼为燕王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从
共救赵入关立都为齐王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羽
卷九百十 第 3a 页
方渡河救赵安下济北数城引兵降羽立安为济北王
田荣者背梁不肯助楚击秦以故不得封陈馀弃将印
去不从入关然素闻其贤有功于赵闻其在南皮故因
环封之三县(饶南皮三/县以封之)番君将梅鋗功多故封十万户
侯羽自立为西楚伯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诸侯各
就国田荣闻羽徙齐王市胶东而立田都为齐王大怒
不肯遣市之胶东因以齐反迎击都都走楚市畏羽乃
亡之胶东就国荣怒追杀之即墨自立为齐王予彭越
卷九百十 第 3b 页
将军印令反梁地越乃击杀济北王田安田荣遂并王
三齐之地时汉王还定三秦羽闻汉并关中且东(言方/将出)
(关而/击楚)齐梁畔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令萧公角等击彭越越败萧公角等羽北击齐徵兵九
江王布布称疾不行使将将数千人往汉王二年羽阴使
布杀义帝羽至城阳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
羽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降卒系虏老弱妇女徇
齐至北海所过残灭齐人相聚而畔之于是田荣弟横
卷九百十 第 4a 页
收得亡卒数万人反城阳羽因留连战未能下汉王劫
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时有十八诸侯汉得/其五常山河南韩魏)
(殷/也)羽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
出胡陵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谓早击之至/日中大破也)汉军荥
阳筑甬道取敖仓食三年羽数击绝汉甬道汉王食乏
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羽欲听之范增曰汉易与尔今
不取后必悔之羽乃急围荥阳汉王患之用陈平计以
金四万斤间楚君臣羽以故疑范增稍夺之权增怒疽
卷九百十 第 4b 页
发背死汉王西入关收兵出宛叶间与黥布行收兵羽
闻之即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是时彭越渡睢与项声
薛公战下邳杀薛公羽乃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军
成皋羽已破走彭越引兵西下荥阳城进围成皋汉王
(跳谓轻身/而急出也)独与滕公得出羽遂拔成皋四年羽击陈
留外黄不下数日降羽悉令男子十五以上诣城东欲
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说羽曰彭越强劫外黄外
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所归心哉
卷九百十 第 5a 页
从此以东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羽然其言乃赦
外黄当坑者而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时汉军方围钟
离昧于荥阳东羽亦军广武与汉王相与语汉王数羽
十罪羽怒伏弩伤汉王时汉关中兵益出食多羽兵食
少汉王使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
而西者为汉东者为楚归汉王父母妻子已约羽解而
东五年汉王进兵追羽至固陵复为羽所败汉王用张
良计致齐王信建成侯彭越兵及刘贾入楚地围寿春
卷九百十 第 5b 页
大司马周殷叛楚举九江兵随刘贾迎黥布与齐梁诸
侯皆大会羽壁垓下军少食尽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
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
楚人之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姓虞氏常幸从骏马名
骓常骑(苍白杂毛曰/骓以色名之)乃悲歌忼慷自为歌诗曰力拔山
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
兮奈若何(若汝/也)歌数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左右皆
泣莫能仰视于是羽遂上马戏下骑从者八百馀人(戏/大)
卷九百十 第 6a 页
(将旗也汉书通以戏/为旌麾及指麾字)夜直溃围南出驰平明汉军乃觉
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羽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
羽至阴陵迷失道(阴陵县名/属九江郡)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
二十八骑追者数千羽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
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
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军决战必三胜斩将艾旗乃后死
卷九百十 第 6b 页
使诸军知吾非用兵罪天亡我也于是引其骑因四隤
(隤四下/隤陁也)而为圜陈外向(圜陈四周围之/兵刃皆在外)汉骑围之数
重羽谓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
为三处于是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杀汉一将是
时杨喜为郎骑追羽羽还叱之(还谓回/面也)喜人马俱惊辟
易数里(辟易谓开张/而易其本处)与其骑会三处汉军不知羽所居
分军为三复围之羽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亡两骑乃谓骑曰何如骑皆服曰如大王言
卷九百十 第 7a 页
于是羽遂引东欲渡乌江(在牛/渚)乌江亭长舣船待(整船/向岸)
(也/)谓羽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
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羽笑曰乃天亡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而对今亡一
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纵彼不
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也吾骑此
马五岁所当亡敌尝一日千里吾不忍杀以赐公乃令
骑皆去马步持短兵接战羽独所杀汉军数百人羽亦
卷九百十 第 7b 页
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
童面之(面谓背之/不面向也)指王翳曰此项王也羽乃曰吾闻汉
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公得(令公得我/为功也)乃自刭王翳
取其头乱相輮蹈争羽相杀者数十人最后杨喜吕马
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故分其地以封五人皆
为列侯汉王乃以鲁公号葬羽于榖城诸项支属皆不
诛封项伯等四人为列侯赐姓刘氏
王莽为安汉公摄行皇帝之事(居摄以前莽之事迹并/见宰辅诸部外戚门)
卷九百十 第 8a 页
改元居摄元年正月莽祀上帝于南郊迎春于东郊行
大射礼于明堂养三老五更成礼而去置柱下五史秩
如御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
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以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大
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又置四少秩皆二千石四月
安众侯刘崇与相张绍攻宛不得入而败莽污池崇室
宅群臣复白刘崇等谋逆者以莽权轻也宜尊重以镇
河内五月甲辰太后诏莽朝见太后称假皇帝十二月
卷九百十 第 8b 页
群臣奏请益安汉公宫及家吏置率更令庙厩厨长丞
中庶子虎贲以下百馀人又置卫士三百人安汉公庐
为摄省府为摄殿第为摄宫莽白太后下诏曰故太师
光虽前薨功效已列太保舜大司空丰轻车将军邯步
兵将军建皆为诱进单于筹策又典灵台明堂辟雍四
郊定制度开子午道与宰衡同心说德合意并力功德
茂著封舜子康为同心侯林为说德侯光孙为合意侯
丰孙康并力侯益邯建各三千户是岁西𦍑庞恬傅幡
卷九百十 第 9a 页
等怨莽夺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奔走莽
诛永遣护羌校尉窦况击破之
二年五月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然卒
不与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都试勒车骑因发奔命立
严乡侯刘信为天子(信东平炀/王之子也)移檄郡国言曰莽毒平
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今共行天罚诛莽郡国疑惑众
十馀万莽惶惧不能食昼夜抱孺子告祷郊庙作策曰
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禄父纣/子也)今翟
卷九百十 第 9b 页
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自喻材/器小也)群臣皆曰不遭此变不章圣德莽于是依周书
作大诰(武王终周公相成王而三监淮夷叛周/公作大诰莽自比周公故依放其事)曰惟居
摄二年十月甲子摄皇帝若曰大诰道诸侯王三公列
侯于汝卿大夫元士御事(言以大道告于诸侯/已下御事主事也)不吊天
降丧于赵傅丁董(赵飞燕傅太后丁太后董贤也/不吊言不为天所吊闵降下也)洪惟
我幼冲孺子当承继嗣无疆大历服事(洪大也惟思也/冲稚也大思幼)
(稚孺子当承继汉家/无竟之历服行政事)予未遭其明哲能导民于安况其
卷九百十 第 10a 页
能往知天命(予莽自称也言不遭遇明知之/人以自辅伏而导百姓于安也)熙我念孺
子若涉渊水(熙叹/辞)予惟往求朕所济度奔走(言我当求/所以济度)
(之故奔走尽/力不惮勤劳)以傅近奉承高皇帝所受命予岂敢自比
于前人乎(前人谓/周公也)天降威明用宁帝室遗我居摄宝龟
(威明犹言/明威也)太皇太后以丹石之符乃绍天明意(绍承/也)
予即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反虏故东郡太守翟义
擅兴师动众曰有大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曰者述/翟义之)
(言西土谓京师也/言在东郡之西也)于是动严乡侯信诞敢犯祖乱宗之
卷九百十 第 10b 页
(诞大/也)天降威遗我宝龟固知我国有呰灾使民不安
(呰病也言天所以降威遗龟者知国/有灾病义信当反天下不安之故也)是天反复右我汉
国也粤其闻曰(粤发语词/上问曰也)宗室之隽有四百人(诸刘见/在者)
献仪九万夫(民之表仪/谓贤者)予敬以终于此谋继嗣图功(我/用)
(此宗室之隽及献仪者/共谋图国事终成其功)我有大事休予卜并吉(大事戎/事也言)
(人谋既从卜又/并吉是为美也)故我出大将告郡太守诸侯相令长曰
予得吉卜予惟以汝于伐东郡严乡逋播臣(逋去也/播散也)
国君或者无不反曰艰大民亦不静亦惟在帝宫诸侯
卷九百十 第 11a 页
宗室于小子族父敬不可征(言尔等国君或有言曰祸/难既大众庶不安又刘信)
(国之宗室于孺子为族父/当加礼敬不可征讨也)帝不违卜(卜既得吉/天命不违)故予为
冲人长思厥难曰乌虖义信所犯诚动鳏寡哀哉(无妻/无夫)
(之人亦同受其/害故可哀哉)予遭天役遗大解难于予身以为孺子
不身自恤(言天以汉家役事遗我而令身解其难/故我征伐以为孺子除乱非自忧□身)予义彼
国君泉陵侯上书(泉陵侯刘庆也言/书令莽行天子事)曰成王幼弱周公
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乐班度
量而天下大服(班谓布/行也)太皇太后承顺天心成居摄之
卷九百十 第 11b 页
义皇太子为孝平皇帝子(皇太子即/谓孺子)年在襁褓宜且为
子知为人子道令皇太后得加慈母恩畜养成就加元
服然后复子明辟(辟君也以明君/之事还孺子也)熙为我孺子之故(重叹/而言)
予惟赵傅丁董之乱遏绝继嗣变剥适庶危乱汉朝以
成三□(厄会也谓三七/二百一十岁)队极厥命(队陨也/极尽也)乌虖害其可
不膂力同心戒之哉(害何也/膂陈也)予不敢僣上帝命(僣不信/也言顺)
(天命而/征讨)天休于安帝室兴我汉国惟卜用克绥受兹命
(言天美于兴复汉国故我/惟用卜吉能安受此命)今天其相民况亦惟卜用(言/天)
卷九百十 第 12a 页
(道当思助人况更/用卜吉可知矣)太皇太后肇有元城沙鹿之右(沙鹿/在元)
(城县春秋时沙鹿崩/王莽以为元后之祥)阴精女主圣明之祥(李亲怀元后/梦月入怀阴)
(精女主/之祥)配元生成以兴我天下之符遂获西王母之应
(民传祀西王/母之应也)神灵之徵(徵證/也)以祐我帝室以安我大宗
以绍我后嗣以继我汉功厥害适统不宗元绪者辟不
违亲辜不避戚(其有害国之正统不尊大绪/者当速加刑辟不避亲戚)夫岂不爱
亦惟帝室(非不爱此人但/为帝室不得止)是以广立王侯并建曾玄俾
屏我京师绥抚宇内(屏谓蔽捍/其难也)博徵儒生讲道于廷论
卷九百十 第 12b 页
序乖谬制礼作乐同律度量混一风俗(混亦/同也)正天地之
位昭郊宗之礼定五畤庙祧咸秩亡文(诸废祀无文/籍皆祭之)
灵台立明堂设辟雍张太学尊中宗高宗之号(宣帝元/帝也)
昔我高宗崇德建武克绥西域以受白虎威胜之瑞(元/帝)
(诛灭郅支单于怀辑西域时有/献白虎者所以威远胜猛也)天地判合乾坤序德(言元/帝既)
(有威德太后又兆符应则是天地乾/坤夫妻之义相配合也判之言片也)太皇太后临政有
龟龙麟凤之应五德嘉符相因而备河图雒书远自昆
崙出于重壄(昆崙河所出重壄雒所/出皆有图书故本言之)古谶著言肆今享
卷九百十 第 13a 页
(谶故也言古有其/谶故今当其实)此乃皇天上帝所以安我帝室俾
成就洪烈也(洪大也/烈业也)乌虖天明威辅汉始而强大矣(言/因)
(此难更/以强大)尔有惟旧人泉陵侯之言尔不克远省尔岂知
太皇太后若此勤哉(言尔当思久旧之人泉陵侯所言/尔不能远省识古事其知太后之)
(勤/乎)天毖劳我成功所(天慎劳我国家/成功之所在)予不敢不极卒安
皇帝之所图事(卒终也言我不敢不终祖/宗之业安帝室所谋之事)肆予告我诸
侯王公列侯卿大夫元士御事(肆陈也陈其/理而告之也)天辅诚辞
(言有至诚之辞/则为天所辅)天其累我以民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
卷九百十 第 13b 页
图功所终(累托也言天以百姓托我我曷/敢不谋终祖宗安人之功也)天亦惟劳我
民若有疾予害敢不于祖宗所受休辅(言天欲抚劳我/众若有疾苦我)
(曷敢不顺祖宗之/意休息而辅助之)予闻孝子善继人之意忠臣善成人
之事予思若考作室厥子堂而构之(父有作室之意则/子当筑堂而构棼)
(橑以/成之)厥父菑厥子播而穫之(菑耕其田子当布种而收/穫反土为菑一云田一岁)
(日/菑)予害敢不于身抚祖宗之所受大命(作室农人犹不/弃其本业我于)
(今日不得有避而/不征讨叛逆也)若祖宗乃有效汤武伐厥子民长其劝
弗救(譬有人来伐其子而长养彼心反劝助之弗救其/子者止以子恶故也言汤武疾恶其心亦然今所)
卷九百十 第 14a 页
(征讨不得避/亲当以公义)乌虖肆哉(肆陈也劝/令陈力)诸侯王公列侯卿大
夫元士御事其勉助国道明(道繇也言当繇于明/知之事以助国也)亦惟
宗室之俊民之表仪迪知上帝命(迪亦道也言当/遵道而知天命)粤天
辅诚尔不得易定(言天道辅诚尔不/得改易天之定命)况今天降戾于汉
国惟大艰人翟义刘信大逆欲相伐于厥室岂亦知命
之不易乎(言义信不知天命不改易乃大为艰/难以干国纪是自相谋诛伐其室也)予永念
曰天惟丧翟义刘信若啬夫予害敢不终予亩(啬夫治/田志除)
(草秽天之欲丧义信事亦如之/我当顺天以终竟田亩之事)天亦惟休于祖宗予害
卷九百十 第 14b 页
其极卜害敢不于从(言天美祖宗之事我何其/极卜法敢不往从言必从)率宁人
有旨疆土况今卜并吉(亦循祖宗之业务在安人而美/疆土况今卜并吉乎言不可不)
(从/也)故予大以尔东征今不僭差(言必信/之矣)卜陈惟若此(卜/兆)
(陈列/如此)乃遣谏议大夫桓谭等班行谕告当反位孺子之意
还封谭为明告里附城(明告者以其出使能明告谕/言外也附城如古附庸也)遣王
邑孙建等八将军击义分屯诸关守阨塞槐里男子赵
明霍鸿等起兵以和翟义相与谋曰诸将精兵悉东京
师空可攻长安众稍多至且十万人莽恐遣将军王奇
卷九百十 第 15a 页
王级将兵拒之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
下兵左仗节右把钺屯城外王舜甄丰昼夜循行殿中
十一月王邑等破翟义于圉司威陈崇使监军(为使而/监军于)
(外/)上书言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心与/合也)龟膺受元命豫
知成败咸应兆占是谓配天配天之主虑则移气言则动
物施则成化臣崇伏读诏书下日窃计其时圣思始发
而反虏仍破(思虑/也)诏文始书反虏大败制书始下反虏
毕斩众将未及齐其锋芒臣崇未及尽其愚虑而事已
卷九百十 第 15b 页
决矣莽大说尽坏义第宅污池之(污停/水也)发父方进及先
祖冢在汝南者烧其棺柩夷灭三族诛及种嗣至皆同
坑以棘五毒并葬之(野葛狼毒/之属也)而下诏曰盖闻古者伐
不敬取其鲸鲵筑武军封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
惩淫慝(此左传载楚庄王辞也鲸鲵大鱼为害者也以/比敌人之勇桀者京高丘也观谓如阙形也惩)
(创也慝/恶也)乃者反虏刘信翟义悖逆作乱于东而芒竹群
盗赵明霍鸿造逆西土(芒竹在盭厔南芒水之曲而多/竹林也即今司竹园是其地矣)
遣武将征讨咸伏其辜惟信义等始发自濮阳结奸无
卷九百十 第 16a 页
盐殄灭于圉赵明依阻槐里环堤(槐里县界其中有环/曲之堤而明依之以)
(自固/也)霍鸿负倚盭厔芒竹(负恃/也)咸用破碎亡有馀类其
取反虏逆贼之鲸鲵聚之通路之旁濮阳无盐圉槐里盭
厔凡五所各方六丈高六尺筑为武军封以为大戮荐
树之棘(荐重也/聚也)建表木高丈六尺(表者所以/标名也)书曰反虏
逆贼鲸鲵在所长吏尝以秋循行勿令坏败以惩淫慝

三年春地震大赦天下王邑等还京师西与王级等合
卷九百十 第 16b 页
击明鸿皆破灭莽大置酒未央宫白虎殿劳赐将帅诏陈
崇治校军功第其高下莽乃上奏曰明圣之世国多贤
人故唐虞之时可比屋而封至功成事就则加赏焉至
于夏后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国诸侯执玉附庸执帛
周武王孟津之上尚有八百诸侯周公居摄郊祀后稷
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
以其职来祭盖诸侯千八百矣礼记王制千七百馀国
是以孔子著孝经曰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
卷九百十 第 17a 页
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此天子之孝也
秦为亡道残灭诸侯以为郡县欲擅天下之利故二世
而亡高皇帝受命除残考功施赏建国数百后稍衰微
其馀仅存太皇太后躬统大纲广封功德以劝善兴灭
继绝以永世是大化流通旦暮且成遭羌寇害西海郡
反虏流言东郡逆贼惑众西土忠臣孝子莫不奋怒所
征殄灭尽备厥辜天下咸宁制礼作乐实考周爵五等
地四等有明文(爵五等公侯伯子男也地四等公一/等侯伯二等子男三等附庸四等)
卷九百十 第 17b 页
爵三等有其说无其文(公一等侯二等/伯子男三等)孔子曰周监于
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监视也二代夏殷/也郁郁文章貌)臣请诸将帅当
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于是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
男当赐爵关内侯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击西海者以
羌为号槐里以武为号翟义以虏为号群臣复奏言太
后脩功录德远者千载近者当世或以文封或以武爵
深浅大小靡不毕举今摄皇帝背依践阼宜异于宰国之
时制作虽未毕已(已止/也)宜进二子爵皆为公春秋善善
卷九百十 第 18a 页
及子孙贤者之后宜有土地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
皆有茅土及汉家名相大将萧霍之属咸及支庶兄子
光可先封为列侯诸孙制度毕已大司徒大司空上名
如前诏书太后诏曰进摄皇帝子褒新侯安为新举公
赏都侯临为褒新公封光为衍功侯是时莽还归新都
国群臣复白以封莽孙宗为新都侯莽既灭翟义自谓
威德日盛获天人助遂谋即真之事矣九月莽母功显
君死意不在哀令太后诏议其服少阿羲和刘歆与博
卷九百十 第 18b 页
士诸儒七十八人皆曰居摄之义所以统立天功兴崇
帝道成就法度安辑海内也昔殷成汤既没而太子蚤
夭其子太甲幼少不明伊尹放诸桐宫而居摄以兴殷
道周武王既没周道未成成王幼少周公屏成王而居
摄以成周道(屏拥/也)是以殷有翼翼之化(商颂曰商邑翼商/翼四方之极言)
(邑礼俗翼翼然可则/效乃四方之中正也)周有刑错之功(谓成康之世/囹圄空虚)今太
皇太后比遭家之不造(比类也周颂曰遭家不/造造成也故议者引之)委任安
汉公宰尹群僚衡平天下(宰治也尹正也衡/平也言如称之衡)遭孺子幼
卷九百十 第 19a 页
少未能共上下(上下谓/天地)皇天降瑞出丹石之符是以太
后则天明命诏安汉公居摄践祚将以成圣汉之业与
唐虞三代比隆也摄皇帝遂开秘府会群儒制礼作乐
卒定庶官茂成天功(茂美/也)圣心周悉卓尔独见发得周
礼以明因监(殷因于夏礼/周监于二代)则天稽古而损益焉犹仲尼
之闻韶(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天纵多能而识微也)日月之不可阶(子贡/叙孔)
(子德云他人贤者邱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无得/而踰焉又曰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圣哲之至孰能若兹纲纪咸张成在一匮(言人修行道/德者若为山)
卷九百十 第 19b 页
(虽于平地始覆一匮之土而作不止可以得/成谓莽修行政化致于太平本繇一匮也)此其所以保祐
圣汉安靖元元之效也今功显君薨礼庶子为后为其母
缌传曰与尊者为体不敢服其私亲也摄皇帝以圣德
承皇天之命受太后之诏居摄践祚奉汉大宗之后上
有天地社稷之重下有元元万机之忧不得顾其私亲
故太皇太后建厥元孙俾侯新都(建立也元长也谓/莽孙宗为新都侯)
哀侯后明摄皇帝与尊者为体承宗庙之祭奉共养太
皇太后不得服其私亲也周礼曰王为诸侯缌缞弁而
卷九百十 第 20a 页
加环绖(弁上加环绖也谓之环者/言其轻细如环之形也)同姓则麻异姓
则葛摄皇帝当为功显君缁缞弁而加麻环绖如天子
吊诸侯服以应圣制莽遂行焉凡一吊再会而令新都
侯宗为主丧服三年莽下书曰遏密之义讫于季冬(平/帝)
(以元始五年十二月终至此再期/年也遏止也蜜静也谓不作乐也)正月郊祀八音当奏
王公卿士乐凡几等五声八音条各云何其与所部儒
生各尽精思悉陈其义是岁广饶侯刘京车骑将军千
人扈云(千人官名属车骑/将军扈姓云名)太保属臧鸿奏符命京言齐
卷九百十 第 20b 页
郡新井云言巴郡石牛鸿言扶风雍石莽皆迎受十一
月甲子莽奏太后曰陛下至圣遭家不造遇汉十二世
三七之阨承天威命诏臣莽居摄受孺子之托任天下
之寄臣莽兢兢业业惧于不称宗室广饶侯刘京上书
言七月中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暮数梦曰吾
天公使也天公使我告亭长曰摄皇帝当为真即信我
此亭中当有新井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诚实/也)
地且百尺十一月壬子直建冬至(壬子之日冬至/而其日当建)巴郡
卷九百十 第 21a 页
石牛戊午雍石文皆到于未央宫之前殿臣与太保安
阳侯舜等视天风起尘冥风止得铜符帛图于石前文
曰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骑都尉崔发
等视说(言视其文而/说其意也)及前孝哀皇帝建平二年六月甲
子下诏书更为大初元将元年案其本事甘忠可夏贺
良谶书藏兰堂(兰堂掌图/籍之所)臣莽以为元将元年者大将
居摄改元之文也于今信矣尚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
其弟小子封(孟长也孟侯者言为诸侯/之长也封者卫康叔之名)此周公居摄称
卷九百十 第 21b 页
王之文也春秋隐公不言即位摄也此二经孔子周公
所定盖为后法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臣
莽敢不承用臣请共事神祗宗庙奏言太皇太后孝平
皇后皆称假皇帝其号令天下天下奏言事毋言摄以
居摄三年为初始元年漏刻以百二十为度用应天命
臣莽夙夜养育隆就孺子(隆长也成就之/使其长大也)令与周之成
王比德宣明太皇太后威德于万方期于富而教之孺
子加元服复子明辟如周公故事奏可众庶知其奉符
卷九百十 第 22a 页
命指意群臣博议别奏以视即真之渐矣梓潼人哀章
作铜匮为两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
赤帝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莽至高庙
拜受金匮神嬗(言有神命汉/禅位于莽)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
宫前殿下书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
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属皇天上帝隆显
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
天下兆民(属委/付也)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
卷九百十 第 22b 页
策之书予甚祗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于建除之次/其日当定)
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易服
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徽帜通谓/旌旗之属)以十二月朔癸酉
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以鸡鸣为时服色配德上黄牺
牲应正用白使节之旄幡皆纯黄其署曰新使五威节
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册府元龟卷九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