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百八十
卷八百八十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八百八十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独行
孔子之所谓狷者有所不为盖夫趋向殊性能否异执
虽不得夫中庸是亦好名独任者也𦕈观古昔先民继
轨其或愤大道之讹变慨季运之奸扰因忘旧而积怨
顾不义而深耻责知己以激世念必报以励俗坚持一
卷八百八十 第 1b 页
介之行力慕古人之操乃有弃绝粒食坦视锋刃冯河
蹈火忍苦称疾或高蹈长往或块处待尽不交朋类自勤
给养至有简父兄之礼断妻子之恋敦迫无屈力行靡
悔取其嫉恶之可尚而不至于乱伦也易曰君子以果
行传曰匹夫不可夺志其斯人之徒欤
周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
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
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
卷八百八十 第 2a 页
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
粟隐于首阳山(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阳河曲之中)采薇而食之及饿
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
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孔子贤二人以为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也
熊宜僚楚人也楚白公胜将乱胜谓石乞曰王与二卿
卷八百八十 第 2b 页
(二卿士子/西子期)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五/百)
(人不/可得)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
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而故辞(告欲作乱宜/僚辞拒之)承之
以剑不动(拔剑指/其喉)胜曰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
以求媚者去之
鲍焦衣敝肤见挈畚捋蔬遇子贡于道子贡曰吾子何
以至此也鲍焦曰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以不至
于此也吾闻之世不已知而行之不已者是爽行也上
卷八百八十 第 3a 页
不已知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行爽廉毁然且不舍
惑于利者也子贡曰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
君者不履其土今吾子污其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捋
其蔬此谁之有哉鲍焦曰呜呼吾闻贤者重进而轻退
廉者易丑而轻死乃弃其蔬而立槁死于雒水之上君
子闻之曰廉夫刚哉夫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行特者
其德不厚志与天地疑者其为人不祥鲍子可谓不祥
矣其节度浅深适至而止矣
卷八百八十 第 3b 页
介子推晋人也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舅犯而将之
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
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
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乾独不得甘
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与子爵待旦
之朝也吾与子田在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
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者不受也文公曰
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得
卷八百八十 第 4a 页
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承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
为人臣而不见察其君者则不敢立其朝然推亦无索
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
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
以为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黔敖(一作/禽敖)齐人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一/云)
(饿人/况荀)蒙袂辑履贸贸然来(蒙袂不欲见人也辑敛也敛/履力惫不能履也贸贸目不)
(明之/猊)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
卷八百八十 第 4b 页
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嗟来食虽闵而/呼之非敬辞)从而
谢焉终不食而死(从犹/就也)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
其谢也可食(微犹无也无与/止其狂狷之辞)
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吾闻仁
智士生于天地之间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之故不救
溺人可乎申徒狄曰不然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
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国故亡国
残家非无圣智也不用故也遂负石沈于河君子闻之
卷八百八十 第 5a 页
曰廉矣乎如仁与智吾未见也
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于海上夏日则
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辞其友而
往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知故去今又往死之是知与
不知无异别也柱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
而不去是果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人主之不知
其臣者也所以激君人者之行而厉人臣之节也
陈仲子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井上有李螬
卷八百八十 第 5b 页
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
(仲子穷不苟求者是以绝粮而馁也螬虫/也李实虫食之过半言仲子目不能择也)仲子齐之
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
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于
(仲子齐之世卿大夫之家也兄名戴为齐卿食采于/盖禄万钟也仲子以为仕非君行非道以居富贵故)
(不处也窜/之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已频蹙曰恶用
是鹢鹢者为哉(归省其母见受人鹅而非之己仲子也/频蹙不悦曰安用是鹢鹢者为乎鹢鹢)
(鹅鸣/声)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
卷八百八十 第 6a 页
鹢鹢之肉也出而哇之(哇吐/也)
汉王吉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
啖吉(啖谓使/食之)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
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
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其厉志如此后为昌邑
中尉
周燕宣帝时为郡决曹掾太守欲枉杀人燕谏不听遂
杀囚而黜燕囚家守阙称冤诏遣覆考燕见太守曰愿
卷八百八十 第 6b 页
谨定文书皆著燕名府君但言时病而已出谓掾史曰
诸君被问悉当以罪推燕如有一言及于府君燕手剑
相刃使乃收燕系狱悉被掠楚辞无屈挠当下蚕室乃
叹曰我平王之后正公玄孙岂可以刀锯之馀下见先
君遂不食而死
后汉谯玄王莽时隐遁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
述乃遣使者备礼徵之若玄不肯起使赐以毒药太守
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
卷八百八十 第 7a 页
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繇耻仕周武至
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
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
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
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宋弘王莽末为共王赤眉入长安遣徵弘逼迫不得已
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高获字敬公少游学京师与光武有素旧师事司徒欧
卷八百八十 第 7b 页
阳歙歙下狱当断获冠铁冠带铁锧诣阙请歙帝虽不
赦而引见之谓曰敬公朕欲用子为吏宜改常性获对
曰臣受性于父母不可改之于陛下出便辞去
李业梓潼人公孙述僭号于蜀素闻其贤徵之欲以为
博士业因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
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
以药融譬二日曰方今天下分离孰知是非而以区区
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
卷八百八十 第 8a 页
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
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
之得者也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
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厚饵
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业曰丈夫断之
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述闻业死大惊又耻
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祠赙绢百疋业子翚逃辞不受
任永冯信皆托青盲以避公孙述之难永妻淫于前匿
卷八百八十 第 8b 页
情无言见子入井忍而不救信侍婢亦对信奸通及闻
述诛皆盥洗更视曰世适平目即清淫者自杀光武闻
而徵之并会病卒
费贻犍为人不肯仕公孙述乃漆身为癞佯狂以避之
退藏山薮十馀年
李充陈留人家贫兄弟六人同衣递食妻窃谓充曰今
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充伪酬之曰
如欲别居当酝酒晏会请呼乡里内外共议其事妇从
卷八百八十 第 9a 页
充治酒燕客充于坐中前跪白母曰此妇人无状而教
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
而去坐中惊肃因遂罢散
杨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猊诏
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袁闳字夏甫彭之孙也少励操行苦身修节父贺为彭
城相闳往省谒变姓名徒行无旅既至府门连日吏不
为通会阿母出见闳惊(一云乳母从内出见在门侧面/猊省瘦为其垂泣闳厚丁宁言)
卷八百八十 第 9b 页
(此间不知吾/慎勿宣露也)入白夫人乃密呼见既而辞去贺遣车送
之闳称眩疾不肯乘反郡界无知者闳见时方险乱而
家门富盛常对兄弟叹曰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
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却矣延熹
末党事将作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以母老不宜远
遁乃筑土室四周于庭不为户自牖纳饮食而已旦于
室中东向拜母母思闳时往就视母去便自掩闭兄弟
妻子莫得见也潜身十八年黄巾贼起攻没郡县百姓
卷八百八十 第 10a 页
惊散闳诵经不移贼相约语不入其闾乡人就闳避难
皆得全免年五十七卒于土室
孔嵩字仲山南阳人与山阳范式为友式为荆州刺史
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呵里街卒式行部
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
谓曰子非孔仲山耶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昔与子俱
曳长裾游进帝学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
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侯嬴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
卷八百八十 第 10b 页
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
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
刘翊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中马以救
其乏众人止之翊曰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
戴就会稽上虞人仕郡仓曹掾扬州刺史欧阳参奏太
守成公浮赃罪遣部从事薛安验仓库簿领收就于钱
塘县狱幽囚拷掠五毒惨至就慷慨直辞色不变容又
烧铁斧使就挟于肘腋就语狱卒可熟烧斧勿令冷每
卷八百八十 第 11a 页
上彭(彭即旁/也音同)考因止饭食不肯下肉焦毁堕地者掇而
食之主者穷竭酷惨无复馀方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
薰之一夜二日皆谓已死发船视之就方张眼大骂曰
何不益火而使灭绝又复烧地以大针刺指爪中使以
爬土爪悉堕落主者以状白安安呼见就谓曰太守罪
秽狼籍受命考实君何故以骨肉拒捍也就据地答言
太守剖符大臣当以死报国卿虽衔命固宜申断冤毒
奈何诬枉忠良强相掠理令臣谤其君子證其父薛安
卷八百八十 第 11b 页
庸騃忸行无义就考死之日当白之于天与群鬼杀汝
于亭中如蒙生全当手刃相裂安深奇其壮节即解械
更与美谈表其言辞解释郡事徵浮还京师免归乡里
周燮汝南安城人不读非圣之书不脩贺问之好有先
人草庐结于南冈畔下有陂田常肆勤以自给非身所
耕渔则不食也乡党宗族希得见者举孝廉贤良方正
特徵皆以疾辞
皇甫规字威明为度辽将军规为人多意算自以连在
卷八百八十 第 12a 页
大位欲退身避第数上病不见听会友人上郡太守王
旻丧还规缟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荆州刺
史胡芳言规擅远军营公违禁宪当急举奏芳曰威明
欲避第(言欲归第避/仕宦之涂也)仕涂故激发我尔吾当为朝廷爱
才何能申此子计耶遂无所问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
多见染逮规虽为名将素誉不高自以西州豪杰耻不
得预乃先自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
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
卷八百八十 第 12b 页
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时人以规为贤
杨后字仲桓广汉人潜身薮泽耦耕诵经司徒杨震表
荐其高操公车特徵不就益州刺史焦参行部致谒后
恶其苛暴时耕于大泽即委锄疾逝参恚之收其妻子
录系欲以致后遂不知后所在乃出其妻子
魏管宁北海朱虚人年十六丧父中表悯其孤贫咸共
赗赙悉辞不受文帝徵为大中大夫明帝徵为光禄勋
并不起常坐一木榻积五十馀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
卷八百八十 第 13a 页
膝处皆穿
范粲为太宰中郎齐王芳被废迁于金墉城粲素服拜
送哀动左右时司马师辅政召群官会议粲又不到朝
廷以其时望优容之粲又称疾阖门不出于是特诏为
侍中持节使于雍州粲因狂不言寝所乘车足不履地
子孙常侍左右至有婚宦大事辄密咨焉合者则色无
变不合则眼寝不安妻子以此知其旨不言三十六载
终于所寝之车
卷八百八十 第 13b 页
晋庾衮笃学好问事亲以孝闻乡党荐之州郡交命察
孝廉举秀才清白异行皆不降志世遂号之为异行元
康末颍川太守召为功曹衮服造役之衣杖锸荷斧不
俟驾而行曰请受下夫之役太守饰车而迎衮逡巡辞
退请徒行入郡将命者遂逼扶升车纳于功曹舍既而
衮自取己车而寝处焉形虽恭而神有不可动之色太
守知其不屈乃叹曰非常士也吾何以降之厚为之礼
而遣焉
卷八百八十 第 14a 页
宋纤年八十笃学不倦前凉张祚遣使者张兴备礼徵
为太子友兴逼喻甚切纤喟然叹曰德非庄生才非干
木何敢稽停明命遂随兴至姑臧祚遣其太子太和以
执友礼造之纤称疾不见赠遗一皆不受寻迁太子太
傅顷之上疏曰臣受生方外心慕太古生不喜存死不
悲没素有遗属属诸知识在山投山临水投水处泽露
形在人亲土声闻书疏勿告我家今当命终乞如素愿
遂不食而卒
卷八百八十 第 14b 页
华混观阳伯表之世孙也表子侍中廙坐事免官削爵
土以混嗣混当受封逃避断发阳狂病瘖不能语故得
不拜世咸称之
辛谧永嘉末为散骑常侍慰抚关中及长安陷没于刘
聪拜大中大夫固辞不受又历石勒季龙之世并不应
辟命虽处丧乱之中颓然高迈视荣利蔑如也及冉闵
僭号复备礼徵为太常谧遗闵书曰昔许繇辞尧以天
下让之全其清高之节伯夷去国子推逃赏皆显史牒
卷八百八十 第 15a 页
传之以无穷此往而不反者也然贤人君子虽居庙堂
之上无异于山林之中斯穷理尽性之好岂有识之者
耶是故不婴于祸难者非为避之但冥心至趣而与吉
会尔谧闻物极则变冬夏是也致高则危累棋是也君
王功以成矣而久处之非所以顾万全远危亡之祸也
宜因兹大捷归身本朝必有许繇伯夷之廉享松乔之
寿永为世辅岂不美哉因不食而卒
宋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
卷八百八十 第 15b 页
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
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
有德仁
南齐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也少有隐操寡嗜欲
年十八父为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遂往剡居瀑
布山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三十馀年隔绝
人物
梁何点父铄坐法死点感家祸欲绝婚宦祖尚之强为
卷八百八十 第 16a 页
娶琅邪王氏礼毕时亲迎点累涕泣求执本志遂得罢
点既老又娶鲁国孔嗣女嗣亦隐者也点虽婚亦不与
妻相见筑别室以处之人莫喻其意也
刘讦早孤长兄洁为之娶妻尅日为婚讦闻而逃匿事
息乃还
阮孝绪年十三遍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诫曰
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庇尔躬答曰愿迹松
子于瀛海追许繇于穷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
卷八百八十 第 16b 页
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
居士
后魏济阴王郁长子弼以故嫡应袭先爵为季父尚书
仆射丽因子氏亲宠遂夺弼王爵横授同母兄子诞于
是弼绝弃人事托疾还私第宣武徵为侍中弼上表固
辞入嵩山以穴为室布衣蔬食至卒
隋元褒十岁而性友悌善事诸兄诸兄议欲别居褒泣
谏不得家素富多金宝褒无所受脱身而出为州里所
卷八百八十 第 17a 页

唐李源憕之子憕既为羯胡所害源方八岁为郡贼所
虏流浪南北展转人家凡六七年逮雒阳平父之故吏
有忆认者以金帛赎之归于近亲代宗闻之授河南府
参军源遂绝酒肉不婚娶不役僮使常依雒阳城北之
惠林寺即憕之别墅寓于一室次僧而食人亦未尝见
其欲习至于齐荣辱混是非熙熙而无不合盖自有得
也先命冗其野以备终制时眠其间穆宗长庆二年七
卷八百八十 第 17b 页
月御史中丞李德裕表荐之乃徵諌议大夫不起
 
 
 
 
 
 
 册府元龟卷八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