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百七十三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八百七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讼冤第二
后汉朱勃扶风人前为云阳令伏波将军马援同郡人
也援征武溪蛮夷卒于军中虎贲中郎将梁松宿不平因事
陷之光武大怒收其印绶援妻子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
松书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词甚哀切然后得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b 页
葬勃诣阙上书曰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
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
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谗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
不计诚为国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将据聊
而不下岂其甘心末规哉悼巧言之伤类也窃见故伏波
将军新息侯马援拔自西州钦慕上义间关险难触冒
万死孤立群贵之间傍无一言之佐驰深渊入虎口岂
顾计哉宁自知当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车
卷八百七十三 第 2a 页
驾西讨隗嚣国计狐疑众营未集援建宜进之策卒破
西州及吴汉下陇冀路断隔惟独狄道为国坚守士民
饥困寄命漏刻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招集豪杰晓
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遂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
城兵全师进因粮敌人陇冀略平而独守空郡兵动有
功师进辄克诛锄先零缘入山谷猛怒力战飞矢贯胫
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遂
斩灭徵侧克平一州间复南讨立陷临乡师已有业未
卷八百七十三 第 2b 页
竟而死吏士虽疫援不独存夫战或以久而立功或以
速而致败深入未必为得不进未必为非人情岂乐久
屯绝地不生归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
南渡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士(僵仆/也)名灭爵绝国土不
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
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慄死
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夫明主醲于用
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军不问
卷八百七十三 第 3a 页
出入所为岂复疑以钱谷间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
免于谗此邹阳之所悲也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
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言欲命上天
而平其恶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
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所
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厌
海内之望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里窃感栾布哭彭越之
义冒陈悲愤战栗阙廷书奏报归田里
卷八百七十三 第 3b 页
郑弘会稽山阴人为郡督邮举孝廉弘师同郡河东太
守焦贶楚王英谋反发觉以疏引贶(疏书/也)贶被收捕疾
病于道亡没妻子闭系诏狱掠考连年诸生故人惧相
连及皆改变名姓以逃其祸弘独髡头负鈇锧诣阙上章
为贶讼罪明帝觉悟即赦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妻子
还乡里繇是显名
孔僖与崔骃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
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
卷八百七十三 第 4a 页
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
年间号胜文武及后恣已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
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儳和之曰(儳谓不与之言而傍/对也礼记曰毋儳言)
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
骃僖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
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章帝自讼曰臣之愚意以为凡
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
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
卷八百七十三 第 4b 页
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
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诛于人也(诛责/也)
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言政教未/有过失也)
下所具知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诽实是则固应
后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陛下不推原大数
深自为计徒肆私忿以快其意臣等受戮死即死尔顾
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之心自今以后
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
卷八百七十三 第 5a 页
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
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倡管仲(鲁庄公束/縳管仲以)
(与齐桓公公亲迎于郊而与之坐问焉曰昔吾先君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毕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惟女是)
(崇九妃六嫔陈妾数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士冻馁/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
(血食敢问为此若何管子曰昔圣王之理天下定人之居/成人之事而慎用其六柄焉四人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
(言其/事易也)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
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搆衔
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
卷八百七十三 第 5b 页
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
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何敞为侍御史尚书仆射郅寿忤窦宪旨宪陷寿以买
公田诽谤下吏当诛敞上书理之曰臣闻圣王辟四门
开四聪延直言之路下不讳之诏立敢谏之旗听歌谣
于路争臣七人以自鉴照考知政理违失人心辄改更
之故天人并应傅福无穷臣伏见尚书仆射郅寿坐于
台上与诸尚书论击匈奴言议过差及上书请买公田
卷八百七十三 第 6a 页
遂系狱考劾大不敬臣愚以为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
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
私邪又台阁平事分争可否虽唐虞之隆三代之盛犹
谓谔谔以昌不以诽谤为罪请买公田人情细过可裁隐
忍寿若被诛臣恐天下以为国家横罪忠直贼伤和气
忤逆阴阳臣所以敢犯严威不辟夷灭触犯瞽言非为
寿也忠臣尽节以死为归臣虽不知寿度其甘心安之
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伤塞晏之化杜塞忠直垂
卷八百七十三 第 6b 页
讥无穷臣敞谬豫机密言所不宜罪名明白当填牢狱
先寿僵仆万死有馀书奏寿得减死
何融尚书仆射乐恢门生也恢刺举无所迥回避贵戚恶
之归乡里窦宪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后窦氏诛
帝始亲事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已为郎中
朱宠为大司农邓骘和僖太后之兄也太后终安帝乳
母王圣谮骘子悝先从尚书邓访取废帝故事谋立平
原王得帝闻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骘与子凤并不
卷八百七十三 第 7a 页
食而死宠痛骘无罪遇祸乃肉袒舆榇上疏追讼骘曰
伏惟和僖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兄弟忠孝同心忧
国宗庙有主王室是赖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外戚
无与为比当享积善履谦之祐而横为宫人单辞所陷
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證狱不讯鞫遂令骘等罹
此酷滥一门七人并不以命尸骸流离怨魂不反逆天
感人率土丧气宜收还冢次宠树遗孤奉承血祀以谢
亡灵宠知其言切自致廷尉诏免官归田里
卷八百七十三 第 7b 页
霍谞少为诸生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梁商
者以为妄刋章文坐系洛阳诏狱掠考困极谞时年十五
奏记于商曰将军天覆厚恩悯舅光冤结前者温教许
为平议虽未下吏断决其事已蒙神明顾省之听皇天
后土实闻德音窃独踊跃私自庆幸谞闻春秋之义原
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
而见书此仲尼所以垂王法汉世所宜遵前修也传曰
人心不同譬若其面斯盖谓大小窳隆丑美之形至于
卷八百七十三 第 8a 页
鼻目众窍毛发之状未有不然者也情之异者刚柔舒
急踞敬之间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谞与
光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冤滥未必可谅且以人情平论
其理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徵辟亦无
瑕秽纤芥之累无故刋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
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
子止渴于酖毒未入腹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昔东海
有孝妇见枉不辜幽灵感格天应枯旱光之所至情既
卷八百七十三 第 8b 页
可原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呼嗟紫宫之门泣血两观
之下伤和致灾为害滋甚凡事更赦令不应复案夫以
罪形明白尚蒙天恩岂有冤谤无徵反不得理是为刑
宥正罪戮加诬侵也不偏不党其若是乎明将军德盛
位尊人臣无二言行动天地举措移阴阳或能留神沛
然晓察必有于公高门之福和气立应天下幸甚商高
谞才志即为奏原光罪繇是显名
赵牧修春秋事乐恢恢以直谏死牧为陈冤得伸
卷八百七十三 第 9a 页
翟酺为尚书权贵诬酺交通属托减死归家复被章云
酺前与河南张楷等谋反逮诣廷尉杜真等上书讼之
事得明释卒于家
崔瑗为济北相岁馀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循行郡国
以赃罪奏瑗徵诣廷尉上书自讼得理出
史弼为平原相迁河东太守弼被诏书当举孝廉预敕
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遣诸生赍书请之弼怒付狱考
杀之览大怒遂诈作飞章下司𨽻诬弼诽谤槛车徵吏
卷八百七十三 第 9b 页
人莫敢近者及下廷尉诏狱平原吏人奔走诣阙讼之
李固前为王龚太尉掾龚深疾宦官专权上书请加放斥
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龚罪顺帝命亟自实(亟速/也)
固时为大将军梁商从事中郎乃奏记于商曰今旦闻
下太尉王公敕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王公束修
厉节敦乐艺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
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搆毁众人闻知莫不叹慄夫三公
尊重承天象极未有诣理诉冤之义纤微感慨辄引分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0a 页
决是以旧典不有大罪不至重问王公沉静内明不可
加以非理卒有他变则朝廷获害贤之名群臣无救护
之节矣昔绛侯得罪袁盎解其过魏尚获戾冯唐诉其
冤时君善之列在书传今将军内以至尊外典国柄言
重信著指撝无违加表救济王公之艰难语曰善人在
患饥不及餐斯其时也商即言之于帝事乃得释
臧旻为徐州从事中常侍单超以事陷兖州刺史第五
种坐徙朔方种逃匿数年旻上书讼之曰臣闻士有忍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0b 页
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故季布屈节于朱家管仲错行
于召忽此二臣可以死而不死者非爱身于须臾贪命
于苟活隐其智力顾其权略庶幸逢时有所为尔卒遭
高帝之成业齐桓之兴霸遗其亡逃之行赦其射钩之
雠拔于囚虏之中信其佐国之谋勋效传于百世君臣
载于篇籍假令二主记过于纤芥则此二臣同死于犬马沉
名于沟壑当何繇得申其补过之功达其奇奥之术乎
伏见故兖州刺史第五种杰然自建在乡曲无苞苴之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1a 页
嫌步朝堂无择言之阙天性疾恶公方不曲故论者说
清高以种为上序直士以种为首春秋之义选人所长
弃其所短录其小善除其大过种所坐以盗贼公负筋
力未就罪至徙徵非有大恶昔虞舜事亲大杖则走故
种逃亡苟全性命冀有朱家之路以显季布之会愿陛
下无遗须臾之恩令种有持忠入地之恨会赦出卒于

刘陶为太学生时朱穆为冀州刺史有宦者赵忠丧父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1b 页
归葬僣为玙璠玉匣偶人穆下郡案验吏乃剖棺陈尸
出之帝闻大怒徵穆输作左校陶与太学书生等数千
人诣阙上书讼穆曰伏见弛刑徒朱穆处公忧国拜州
之日志清奸恶诚以常侍贵宠父兄子弟布在州郡竞
为虎狼噬食小人故穆张理天网补缀漏目罗取残祸
以塞天意繇是内官咸共患疾谤讟烦兴谗隙仍作极
其刑谪输作左校天下有识皆以穆勤同禹稷而被共
鲧之戾若死者有知则唐帝怒于崇山重华忿于苍墓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2a 页
矣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运赏
则使饿𨽻富于季孙呼噏则令伊颜化为桀蹠而穆独
亢然不顾身害非恶荣而好辱恶生而好死也徒感王
纲之不摄惧天网之久失故竭心怀忧为上深计臣愿
黥首系趾代穆输作帝览其奏乃赦之
王调北海人太尉李固门生也固策免后岁馀甘陵刘
文魏郡刘鲔各谋立清河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
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调贯械上书證固之枉河内赵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2b 页
承等数十人亦要鈇锧诣阙通诉梁太后明之乃赦焉
冀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据奏前事遂诛之
段恭广汉人为上计掾时太尉庞参以所举用忤帝旨
司𨽻承风案之时当会茂才孝廉参以被奏称疾不得
会恭因上疏曰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庞
参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群邪之间自处
中伤之地臣犹冀在陛下之世当蒙安全而复以谗佞
伤毁忠正此天地之大禁人主之至诫昔白起赐死诸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3a 页
侯酌酒相贺季子来归鲁人喜其纾难夫国以贤化君
以忠安今天下咸欣陛下有此忠贤愿卒宠任以安社
稷书奏诏即遣小黄门视参疾太医致羊酒
马融为校书郎度辽将军梁慬坐专权徵下狱抵罪融
上书讼慬与护羌校尉庞参有诏原刑
刁韪为侍御史黄琬陈蕃为权富所中伤事下御史韪
素重蕃琬不举其事左右复陷以朋党蕃免官琬韪俱
禁锢后蕃被徵而言事者多讼韪复拜议郎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3b 页
寇荣少知名桓帝时为侍中性矜洁自贵于人少所与
以此见害于权宠而从兄子尚帝妹益阳长公主帝又
聘其从孙女于后宫左右益恶之延熹中遂陷以罪辟
与宗族免归故郡吏承望风旨持之浸急荣恐不免奔
阙自讼未至刺史张敬追劾荣以擅去边有诏捕之荣
逃窜数年会赦令不得除积穷困乃自亡命中上书曰
臣闻天地之于万物也好生帝王之于万人也慈爱陛
下统天理物为万国覆作人父母先慈爱后威武先宽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4a 页
容后刑辟自生齿以上咸蒙德泽而臣兄弟独以无辜
为专权之臣所见批抵青蝇之人所共搆会以臣婚姻
王室谓臣将抚其背夺其位退其身受其势于是遂作
飞章以被于臣欲使坠万仞之坑践必死之地令陛下
忽慈母之仁发投杼之怒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不复质
确其过寘于严棘之下便奏正臣罪司𨽻校尉冯羡佞
邪承旨废于王命驱逐臣等不得旋踵臣奔走还郡没
齿无怨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披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4b 页
肝胆布腹心刺史张敬好为谄谀张设机网复令陛下
兴雷霆之怒司𨽻校尉应奉河南尹何豹雒阳令袁腾
并驱争先若赴仇敌罚及死没髡剔坟墓但未掘圹出
尸剖棺露胔尔昔文王葬枯骨公刘敦行苇世称其仁
今残酷容媚之吏无折中处平之心不顾无辜之害而
兴虚诬之诽欲使严朝必加滥罚是以不敢触突天威
而自窜山林以俟陛下发神圣之听启独睹之明拒谗
慝之谤绝邪巧之言救可济之人援投溺之命不意滞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5a 页
怒不为春夏息淹恚不为顺时怠遂驰使邮驿布告远
近严文尅剥痛于霜雪张罗海内设罝万里逐臣者穷
人迹追臣者极车轨虽楚购伍员汉求季布无以过也
臣遇罚以来三赦再赎无验之罪足以蠲除而陛下疾
臣愈深有司咎臣甫力(甫始也/力甚也)止则见埽灭行则为亡
虏苟生则为穷人极死则为冤鬼天广而无以自覆地
厚而无以自载陷陆土而有沉沦之忧远岩墙而有镇
压之患精诚足以感于陛下而哲王未肯悟如臣犯元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5b 页
恶大憝足以陈于原野备刀锯陛下当班布臣之所坐
以解众论之疑臣思入国门坐于胏石之上使三槐九
棘平臣之罪而阊阖九重陷阱步设举趾触罘罝动行
絓罗网无缘至万乘之前永无见信之期矣国君不可
雠匹夫雠之则一国尽惧臣奔走以来三离寒暑阴阳
易位当煖反寒春常凄风夏降霜雹又连年大风折拔
树木风为号令春夏布德议狱缓死之时愿陛下思帝
尧五教在宽之德企成汤避远谗夫之诫以宁风旱以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6a 页
弭灾兵臣闻勇者不逃死智者不重困固不为明朝惜
垂尽之命愿赴湘沅之波从屈原之悲沉江湖之流吊
子胥之哀臣功臣苗绪生长王国惧独含恨以葬江鱼
之腹无以自别于世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
怀犯冒王怒触突帝禁伏于两观陈诉毒痛然后登金
镬入沸汤糜烂于炽㸑之下九死而未悔悲夫久生亦
复何聊盖忠臣杀身以解君怒孝子殒命以宁亲怨故
大舜不避涂廪浚井之难申生不辞姬氏谗邪之谤臣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6b 页
敢忘斯议不自毙以解明朝之忿哉乞以身塞重责愿
陛下丐兄弟死命使臣一门颇有遗类以崇陛下宽饶
之惠先死陈情临章涕泣泣血涟如帝省愈怒遂诛荣
寇氏繇是衰废
皇甫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拥众立功无他私惠
又恶绝宦官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令其虚降
天子玺书诮让规上书自讼曰四年之秋戎丑惷戾爰
自西州侵及泾阳旧都惧骇朝廷西顾明诏不以臣愚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7a 页
驽急使军就道幸蒙威灵遂振国命羌戎诸种大小稽
首辄移书营郡以访诛纳所省之费一亿以上以为忠
臣之义不敢告劳故耻以片言自及微效然比方先事
庶免罪悔前践州界先奏郡守孙隽次及属郡都尉李
翕督军御史张禀旋师南征又上凉州刺史郭闳汉阳
太守赵熹陈其过恶执据大辟凡此五臣支党半国其
馀墨绶下至小吏所连及者复有百馀吏托报将之怨
子思复父之耻载质驰车怀粮步走交搆豪门竞流谤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7b 页
讟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
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
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
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
自永初以来将出不少覆军有五动资巨亿有旋车完
封写之权门而名成功立厚加爵封今臣还督本土纠
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臣虽
污秽廉洁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8a 页
谨冒昧略上其年冬徵还拜议郎论功当封而中常侍
徐璜左悹欲从求货数遣宾客就问功状规终不答璜
等忿怒陷以前事下之于吏官属欲赋敛请谢规誓而
不听遂以馀寇不绝坐系廷尉论输左校诸公及太学生张
凤等三百人诣阙讼之会赦归家
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先是黄巾贼起尚书卢植拜中郎
将发天下诸郡兵征之连战破贼张角斩获万馀人角
等走保广宗植筑围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灵帝遣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8b 页
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势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
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尔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
天诛帝怒遂槛车徵植减死罪一等及嵩讨平黄巾盛
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以其年复为
尚书
赵谦为司𨽻校尉广陵府丞谢弼去官归家中常侍曹
节从子绍为东郡太守收弼考掠死狱中时人悼伤焉
初平二年谦上书讼弼忠节求报其怨魂乃收绍斩之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9a 页
 
 
 
 
 
 
 
 
卷八百七十三 第 19b 页
 
 
 
 
 
 
 
 册府元龟卷八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