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百六十四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四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仁  信  俭  谨慎  好谦
   仁
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讱繇难也谓仁之难言之又曰
唯圣与仁则吾岂敢大哉仁者五常之首百行之宗妙
入圣域冲乎天道得其禀者无夷夏无贵贱尧舜其心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b 页
周孔其化人受其赐物被其泽矣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者一竿钩以缴系钩纲罗/属为大网以横绝流著纲弋)
(缴射也/宿宿鸟)
秦西巴鲁人孟孙猎得麑使西巴持归烹之西巴不忍
而与其母孟孙怒逐西巴居一年取为子傅曰夫一麑犹
不忍况人乎
田子方魏人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
曰此何马也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也田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a 页
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去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
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
汉张欧为吏未尝言案人剸以诚长者处官(剸与/专同)具狱
事有可却却之不可者不得巳为涕泣面而封之(面谓/偕之)
(也/)其爱人如此
杜缓为太常治诸陵县每冬月封具狱日常去酒省食
(狱案已具当论/决之故封上)官属称其有恩
后汉钟离意为郡督邮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b 页
隐亲经给医药(隐谓亲自隐恤之经/给谓经营济给之)所部多蒙全济举
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
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
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见霸曰
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曹褒为射声校尉射声营见有停棺不葬者百馀所褒
亲自履行问其意故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
后者不得埋掩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
卷八百六十四 第 3a 页
祭以祀之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褒巡行病
徒为给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
邓训司徒禹之第六子明帝即位初以为郎中训谦恕
下士无贵贱见之如旧朋友子往来门内视之如子有
过加鞭朴之教太医皮巡从猎上林还暮宿殿门下寒
疝病发时训直事闻巡声起往问之巡曰冀得火以熨
背训身至太官门为求火不得乃以口嘘其背复呼同
庐郎共更嘘至朝遂愈也
卷八百六十四 第 3b 页
盛吉字君达为廷尉性多仁恩务在哀矜每至冬月罪
当断夜看刑状其妻执烛吉手持丹笔夫妻相向垂泣
廖扶汝南平舆人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岁荒敛葬遭疫
死亡不能自收者甚众
折像广汉雒人不仕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萌芽
韩卓家奴腊日窃食祭其先卓义其心即日免之
舒仲应为袁术沛相时江淮间相食殆尽术僭号天旱
岁荒士民冻馁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仲应悉散以
卷八百六十四 第 4a 页
给饥民术闻怒陈兵将斩之仲应曰知当必死故为之
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术下马牵之曰仲
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而不与吾共之耶
晋刘驎之南阳人车骑将军桓冲请为长史固辞不受
去家百馀里有一独媪疾将死叹息谓人曰谁当埋我
唯有刘长史耳何繇令知驎之先闻其有患故往候之
值其命终乃身为治棺殡送之其仁爱恻隐如此
郭翻武昌人不交世事尝以车猎去家百馀里道中逄
卷八百六十四 第 4b 页
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
宋严世期会稽山阴人好施慕善出自天然同里张迈
三人妻各产子时岁饥俭虑不相存欲弃而不举世期
闻之驰往拯救分食解衣以赡其乏三子并得成长同
县俞阳妻庄年九十庄女兰七十并各老病单孤无所
依世期衣饴之二十馀年死并殡葬之宗亲严弘乡人
潘伯等十五人荒年并饿死露骸不收世期买棺器殡
埋存育孩幼
卷八百六十四 第 5a 页
南齐江泌字士清性行仁义衣弊虱饥乃复取置衣中
数日间终身无复虱有志行食菜不食心以其有生意
也历任南中郎行参军所给募吏去役得时病莫有舍
之者吏扶杖投泌泌亲自隐恤吏死泌为买棺无僮役
兄弟共埋之领国子助教乘牵车见老翁步行下车载
之躬自步去
孔祐山阴人至行通神曾有鹿中箭来投祐祐为之养
疮愈然后去太守王僧虔与张绪书曰孔祐敬康曾孙
卷八百六十四 第 5b 页
也行动幽祗德标松桂引为主簿遂不可屈此古之遗
德也
张融为仪曹郎摄祠仓二曹寻兼掌正厨融见宰杀回
车径去自表解职
梁严植之字孝源为中抚军参军率性仁慈好行阴德
虽在闇室未尝怠也少尝山行见一患者植之问其姓
名不能答载与俱归为营医药六日而死植之为棺殡
殓之卒不知何许人也尝缘栅塘行见患人卧塘侧植
卷八百六十四 第 6a 页
之下车问其故云姓黄氏家本荆州为人佣赁疾既笃
船主将发弃之于岸植之心恻然载还治之经年而黄
氏差请终身充奴仆以报厚恩植之不受遗以资粮遣
之其义行多如此
后魏凌子彰崇好道术曾婴重疾药中须桑螵蛸子彰
不忍害物遂不服焉其仁恕如此
高谦之为国子博士好施赡恤言诺无亏居家僮𨽻对
其儿不挞其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世无髡黥奴婢尝
卷八百六十四 第 6b 页
称俱禀人体如何残害
李亮妙于医术亮大为厅事以舍病人停车舆于下时
有死者则就而棺殡亲往吊视其仁厚若此终前将军
领太医令
崔光为侍中皇兴初有同郡二人并被掠为奴婢后
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赎免高祖闻而嘉之
北齐房谟为丞相右长史以直甚被赏遇谟悉心尽力
知无不为前后赐其奴婢率多免放神武后赐其生口
卷八百六十四 第 7a 页
多黥面为房字付之
后周张元字孝始河北首城人六岁村陌有狗子为人
所弃者元见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
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
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
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
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隋乞伏惠为潭桂二州总管曾见人以簺捕鱼者出绢
卷八百六十四 第 7b 页
买而放之其仁心如此百姓美之号其处曰西河公簺
唐李大亮为安州刺史擒辅公祏将军张善安以功赐
奴婢百人大亮谓之曰汝辈多衣冠子女吾何忍以汝
为贱𨽻乎一皆放遣高祖闻而嗟异复赐俚婢三十人
任简迪为天德军使李景略判官性重厚尝有军宴行
酒者误以醯进简迪知误以景略法严虑坐主酒者乃
勉饮尽之而伪容其过以酒薄白景略请换之于是军
中皆感悦
卷八百六十四 第 8a 页
刘祥道为刑部尚书每覆大狱必歔欷而叹奏决之日
为之再不食
周冯道晋末为太尉封魏国公北虏犯阙随虏北行在
恒山见有中国士女为虏所俘者出橐装以赎之皆寄
于高尼精舍后相次访其家以归之
   信
仲尼曰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则知君子励不欺之
节哲人怀可复之言自其诚而至于明发其中而形于
卷八百六十四 第 8b 页
外所以不言示于挂剑杀鸡应乎千里郡儿赴于竹马
一诺重于黄金著行立诚可谓至矣
延陵季子吴之公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
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
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是脱剑致之
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
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
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已许之矣今死
卷八百六十四 第 9a 页
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违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与嗣
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
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
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仲繇字子路卫人无宿诺(宿犹豫也子路笃信恐/临时多故故不豫诺)小邾
射以句绎奔鲁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子路诚信故/欲得与相要)
(誓而不/须盟)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
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卷八百六十四 第 9b 页
吴起魏人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令如是组妻织
组异善起曰非诏也使衣之而归妻往请之起曰家无
虚言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

汉季布楚人以然诺闻楚人为之谚曰得黄金百斤不
如季布一诺
后汉贾复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0a 页
馀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郭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
骑竹马于道路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
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
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当告之行部既还
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范式字巨卿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
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0b 页
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尅期日后期方至元伯
具以白母请设酒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
尔何相信之审耶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
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吴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汉末随扬州刺史刘繇
与长沙桓王策战神亭战败为策所执策素闻其名即
解縳请见咨问进取之术慈答曰破军之将不足与论
事策曰昔韩信定计于广武今策决疑于仁者君何辞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1a 页
焉慈曰州军新破士卒离心若傥分散难复合聚欲出
宣恩安集恐不合尊意策长跪答曰诚本心所望也明
日中望君来还诸将皆疑策曰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
信义为先终不欺策明日大请诸将豫设酒食立竿视
影日中而慈至策大悦尝与参论诸军事
陈萧允为光禄大夫性敦重未尝以荣利干怀及晋安
王出镇湘州又苦携允允少与蔡景历善历子徵修父
党之敬闻允将行乃诣允曰公年德并高国之元老从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1b 页
容坐镇旦夕自为列曹何为方复辛苦在外答曰已许
晋安岂可忘信其恬于荣势如此
唐萧至忠年少时与友人期于路隅会风雪冻洌诸人
皆奔避就宇下至忠曰宁有与人期而求安失信乎独
不去众咸叹服后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友贞怀州河内人出言未尝负诺时论以为真君子
中宗时以太子舍人徵固以疾辞
   俭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2a 页
先贤有言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又曰在约则久是故节
俭之行君子攸先若乃历辅邦君继登相事妾不衣帛
家无私积以至受伐冰之禄列彯缨之位居室不饰田
园以芜处之有常克敦素履如此则岂独遗清白于子
孙亦可以免乎祸患矣
斗子文楚人三登令尹无一日之积成王闻子文朝不
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七束糗一箱以羞子文成王
每出子文之禄子文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2b 页
生求富子逃之何也对曰从政者以庇人也人多旷者
而我取富焉是勤人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
富也
赵盾晋大夫也晋灵公使勇士往杀之勇士入俯而窥
其户方食鱼飧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子为晋国重卿
而食鱼飧见子之俭也君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吾
亦不可复见遂刎颈而死
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3a 页
马仲孙它諌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
食粟人其以子为爱其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然吾
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
(献子它之父/仲孙蔑也)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
七升之布(子服即它也/八十缕为升)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
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又云文子卒大夫入/敛宰尤家器为葬备)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3b 页
(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晏平仲名婴者事齐灵公庄公景公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
衣濯冠以朝齐侯欲更晏子之宅晏子辞之及晏子之
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拜谢/新宅)乃毁之而里室皆
如其旧(夲坏里室以大晏/子之宅故复之)则使宅人反之(还其/故室)且谚曰
非宅是卜唯邻是卜(卜良/邻)二三子先卜邻矣(二三子/谓邻人)
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去俭即奢/为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4a 页
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
(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介遣车七乘大夫五介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
公孙舍之字子展郑大夫俭而一(居身俭而/用心一)
公仪休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
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食茹而美拔其
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
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后汉祭遵颍阳人家富给而遵恭俭恶衣服后至征虏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4b 页
将军
桓鸾少立操行缊袍糟食不求盈馀后为议郎
张禹性笃厚节俭父歆为汲令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
百万悉无所受后至太尉
王良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

崔瑗居常蔬食菜羔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仕至
济北相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5a 页
魏常林历宰守刺史所在俭身节用其家尝饥乏糟糠
缊弊
晋李胤历职内外而至贫俭儿病无以市药帝赐钱十
万位至司徒
宋王昙首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初为彭城府
功曹后至扬州刺史
孔顗为浔阳安陆二府长史性真素不尚矫饰过得宝
玩服用不取而他物粗败终不改易吴郡顾觊之亦尚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5b 页
俭素衣裘器服皆择其陋者宋世言清约称此二人
王俭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好声色衣裘服用取
给而已
乐颐为湘州主簿弃官吏部郎庾杲之尝往候颐为设
食枯鱼菜菹而已杲之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
膳鱼羔数种杲之曰卿过于茅季伟我非郭林宗仕至
郢州治中卒
梁范岫每所居官常以廉洁著称为长城令时有梓材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6a 页
巾箱至数十年经贵遂不改易在晋陵唯作牙管笔一
双犹以为费
后魏裴佗河东人为中军以老还乡佗不事家产宅不
过三十步又无田园暑不张盖寒不衣裘其贞俭若此
唐郭曜子仪之长子诸弟争饰池馆盛车服独以朴俭
自处后为太子少保
韩滉性持节俭志在务公衣裘茵衽十年一易居处陋
薄才蔽风雨自居重位愈清俭入仕之初以至卿相凡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6b 页
四十年乘五马皆及弊帷
于休烈自释褐秘书省正字至工部尚书在朝三十馀
年历清要家无担石之蓄
  谨慎
克谨于事是谓周防能慎其言终亦寡悔苟在家而必
达于从政乎何有若乃多知而守约居安而虑危素履
是敦庸行斯执引古为鉴非礼勿动恭事上之节戒不
密之失修身絜矩闲邪杜渐罔欺暗室靡杂尘游跬步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7a 页
之间颠沛于是在少有立虽老弥笃兹乃终君子之道

鲁孔子入太庙(太庙周公庙孔子仕鲁/鲁祭周公而助祭也)每事问或曰孰
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邹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时人多言)
(孔子知礼或人以为/知礼者不当复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鲁/大夫季孙)
(行父文谥也文子思而有贤/行其举事寡过不必有三思)
子家懿伯子家羁也昭公将伐季氏告懿伯(羁庄公/之玄孙)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7b 页
伯曰谗人以君徼幸事若不克君受其名(受恶/名)不可为
也舍民数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且政在焉其难图也
公退之(退使/去)辞曰臣与闻命矣言若泄臣不获死乃馆
于公(恐受泄命之罪故/留公宫以自明)
曾参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启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于父)
(母不敢毁伤使弟/子开衾而视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言此诗者喻已常/戒慎恐有所毁伤)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乃今日后/我自知免)
(于患难矣小子弟子也/呼之者欲使之识其言)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8a 页
南宫括字子容孔子弟子三复白圭(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
(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谨慎)
汉爰颖以慎将从高帝起留入汉(以谨慎/为将也)以都尉守广

金日磾输黄门养马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
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不敢及在帝左
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忤逆/也)赐出宫女不敢近帝欲纳
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帝尤奇异之后为侍中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8b 页
张临嗣父延寿爵为平原侯性谦俭每登阁殿常叹曰
桑霍为我戒岂不厚哉(桑桑弘羊也霍霍光/也言以骄奢致祸也)
后汉杜安字伯夷贵戚慕其名或遗其书安不发悉壁
藏之后捕贵戚宾客安开壁出书封印如故竟不罹其
患后至巴郡太守
皇甫嵩为太常为人忧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諌有补益
者五百馀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
魏华歆平原高唐人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9a 页
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
人位终太尉
吴阚泽字德润山阴人也性谦恭笃慎人有非短口未
尝及容貌似不足者仕至尚书仆射
晋刘超少有志尚为县小吏稍迁琅邪国记室掾以忠
谨清慎为元帝所拔常亲侍左右遂从渡江于时天下
扰乱伐叛讨贰超自以职在近密而书迹与帝手笔相
类乃绝不与人交书时出休沐闭门不通宾客繇是渐
卷八百六十四 第 19b 页
得亲密以左右勤劳赐爵原乡亭侯
蔡谟字道明性尤笃慎每事必为过防故时人云蔡公
过浮航脱带腰舟仕至左光禄大夫
南齐王琨为光禄大夫谦恭谨慎老而不渝朝会必早
起简阅衣裳抖擞冠帻如此数四或为轻薄所笑
臧荣绪隐居京口南徐州辟西曹举秀才不就惇爱五
经又以饮酒乱德言常为戒
刘琎字子敬方轨正直文惠太子召入侍东宫每上事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0a 页
辄削草仕至射声校尉
后魏辛祥为太传元丕并州府属咸阳王禧妃即祥妻
妹及禧搆逆亲知多罹尘谤祥独萧然不预
司马惠安丹阳侯叔璠之孙为洺州龙骧府司马未曾
自伐性闲淡少所交游识者云其淳至
王雒儿少善骑射明元在东宫给事帐下天赐末明元
出居于外雒儿晨夜侍卫无须臾违离恭勤发于至诚
侍从游猎夙夜无怠性谨厚未尝有过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0b 页
陆丽少以忠谨入侍左右太武特亲昵之举动审慎而
无愆失赐爵章安子
崔振字延根自中书学生为秘书中散在内谨饬为孝
文所知
叔孙俊字丑归少聪敏年十五内侍左右性谨密初无
过行入为猎郎
赵邕南阳人司空李冲之贵宠也邕以少年谨端出入
其家颇给按摩奔走之役冲亦深加接念令与诸子游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1a 页
处人有束带谒于冲者时记之以通仕平北将军幽州
刺史
杨津少端谨以器度见称年十一除侍御中散于时孝
文冲幼文明太后临朝津曾久侍左右忽而咳逆失声
吐血数升藏衣袖太后闻声阅而不见问其故具以实
言遂以敬慎见知
常景字永昌累迁右光禄大夫袐书监性和厚恭慎每
读书见韦弦之事深薄之危乃图古昔可以监戒指事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1b 页
为象赞而述之
庾岳拜相州刺史邺旧有园池时果初熟丞吏送之岳
不受曰果未进御吾何得先食其谨慎如此
封隆之性宽和有度量义旗始建首参经略奇谋妙策
密以所闻上书削藁罕闻于外高祖嘉其忠谨每多从
之转齐州刺史卒
权会字正理志尚沉雅动遵礼则知太史局事明风角
解玄象至于私室聊不及言学徒有请问者终无所说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2a 页
每云此学可知不可言诸君并贵游子弟不繇此进何
烦问也会唯有一子亦不以此术教之其谨密如此
北齐杨愔字遵彦性周密畏慎常若不足每闻后命愀
然变色仕至尚书右仆射
后周申徽少与母居尽力孝养及长好经史性审慎不
忘交游元邃为东徐州刺史引徽为主簿
隋于宣道字元明性谨密不交非类仕周释褐左侍上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2b 页
唐皇甫无逸太宗贞观中为益州刺史过于审慎所上
表奏惧有误失必读之数十遍仍令官属再三披省使
者就路又追而更审每遣一使辄连日不得上道
杨恭仁为雒州都督性虚澹必以礼度自居谦恭下士
未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
高郢性恭慎廉洁罕与人游守官奉法勤恪迁刑部郎
中改中书舍人掌诰累年家无制草或谓曰前辈皆留
制集公焚之何也曰王言不可存私家时人重其慎密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3a 页

   好谦
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盖君子谦尊而光卑以自牧持
之则为德柄行之可以利涉故有处实若虚难进易退
先人后已辞大取小贵而能降泰而不骄撝挹发于诚
信恭逊见于形色播厥令誉获乃终吉书称受益不其
然乎
孔子谓弟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3b 页
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
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又鲁太宰问于
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太宰大夫官名或吴/或宋未可分也疑孔)
(子多能/于小艺)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言固天纵大/圣之德又使)
(多/能)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
多乎哉不多也(我少小贫则尝自执事故多能/为鄙人之事也君子固不多能)又达巷
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此党之)
(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4a 页
执射乎吾执御矣(闻人美之承之以谦吾/执御者从名六艺之卑)
公子荆卫侯之子孔子曰卫公子荆善居室(荆与蘧瑗/史䲡并为)
(君/子)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汉公孙弘菑川薛人武帝时以贤良徵为博士使丐奴
还报不合意帝怒以为不能乃移病免归元光五年复
徵贤良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弘弘谢曰前已常西用不
能罢愿更选国人
于定国为廷尉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定国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4b 页
皆与钧礼(钧礼犹/言亢礼)
韦玄成丞相贤之子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其接
人贫贱者益加敬繇是名誉日广后亦至丞相
蜀刘巴零陵人也少知名年十八郡署户曹史主记主
簿刘先主欲遣周不疑就巴学巴答曰昔游荆比时涉
师门记问之学不足纪名内无杨朱守静之术外无墨
翟务时之风犹天之南箕虚而不用赐书乃欲令贤甥
摧鸾凤之艳游燕雀之宇将何以启明之哉愧于有若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5a 页
无实若虚何以堪之
晋羊祜为车骑将军开府累年谦让不辟士
夏方初仕吴为五官中郎将朝会未尝乘车行必让路
周处除楚内史未之官徵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
不辞小乃先之楚
刘殷在前赵刘聪朝为太保录尚书事与公卿恂恂然
常有后巳之色
陆玩为司空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5b 页
玩不得已而从命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
若布衣繇是搢绅之徒莫不荫其德宇
宋刘怀慎为中领军虽名位优重而恭恪愈至每所造
位任不踰已者皆束带门外下车其谨退如此
沈昙庆谨实清正所莅有政绩尝谓子弟曰吾处世无
才能正图作大老子耳世以长者称之仕至徐州刺史
蒯恩以战功封新宁县男益自谦损与人语常呼官位
自称鄙人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6a 页
南齐陆慧晓历补司徒征虏辅国左军冠军五府为长
史治身清肃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或谓慧晓曰长
史贵重不宜忘自谦屈答曰我性恶人无礼不容不以
礼处人未尝轻士大夫或问其故慧晓曰贵人不可轻
而贱者乃可轻人生何容立轻重于怀抱终身尝呼人

张岱为吏部尚书兄子怀弟恕以诛郡太守刘遐功太
祖欲以恕为晋陵郡岱曰恕未娴从政美锦不宜滥裁太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6b 页
祖曰恕为人我所悉且又与怀同勋自应有赏岱曰若
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语功推事臣门之耻
王纶之字元昌为安成王记室参军偃仰召会退居僚
末司徒袁粲闻而叹曰格外之官便今日为重贵游居
此位者遂不以掌文记为高自纶之始也
陈显达为侍中护军将军谦厚有智计自以人微位重
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
梁王昙生好文义以谦和见称历吏部尚书太常卿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7a 页
王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仕至太子詹事
后魏游肇谦廉不竞曾撰儒棋以表其志焉位至尚书
右仆射
崔挺为北海王详司马挺子孝芬早有才识孝文召见
甚叹赏李彪谓挺曰比见贤子谒帝旨喻殊优今当为
绝群耳挺曰卿自欲善处人父子之间然斯言吾所不
敢闻也
裴景融卑退廉谨无竞于时位至諌议大夫
卷八百六十四 第 27b 页
唐李藩为徐州张建封从事居幕中谦让未常论细微
晋崔棁为翰林学士平生所著文章碑诔制诏极多人
有借本传写者则曰有前贤有来者奚用此为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