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百三十七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八百三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文章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仲尼曰言之不文行之不
远盖斯文之作其来尚矣经艺之设本于儒术辞赋之
起原乎六艺骚人之后风流弥劭汉氏中叶稍革古制
藻绚交错支𣲖逾广英才间出众体互兴分镳并驱因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b 页
枝振叶故子云有鞶帨之说萧统兴推轮之叹而沿袭
或异意制横作习尚殊轨气韵相高沈约有云自汉至
魏四百载间文体三变自是而下岂胜道哉繇灵均以
来迄于五代属辞之士连衡接武咸用全次以备夫广
记云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怀王左徒王甚任之上官大
夫害其能谗之王怒而疏平故平忧愁幽恚作离骚离
骚者犹离忧也又有赋二十五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a 页
唐勒楚大夫有赋四篇
宋玉楚大夫有赋十六篇(宋玉唐勒景差之徒在屈原/后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荀卿赋十篇(荀卿赵人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适楚为兰陵令避汉宣帝名改为)
(孙/卿)
汉陆贾楚人为大中大夫有赋三篇
朱建楚人高祖赐号平原王有赋一篇
庄夫子名忌吴人有赋二十四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b 页
贾生名谊为中大夫天子议以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
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
辞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三年有鸮
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谪居
长沙长沙卑隰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自广
(一云有/赋六篇)
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官为/楚王)
(傅而历相/三王也)不遵道孟作诗讽諌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
卷八百三十七 第 3a 页
作邹诗
孔臧为太常有赋二十篇
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为光禄大夫有赋十五篇
蔡曰赋一篇(吏阙/官)
倪宽千乘人为御史大夫有赋二篇
张子侨为光禄大夫有赋三篇
庄忽奇为常侍郎有赋十一篇(七略云忽奇者或言庄/夫子族家子或言庄助)
(弟芘/子)
卷八百三十七 第 3b 页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为丞相长史有赋三篇
司马迁字子长为太史公有赋八篇
苏李为辽东太守有赋二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人为前将军辅政有赋一篇
徐明字长君为河内太守有赋三篇
李息为给事黄门侍郎有赋九篇
冯商有赋九篇
杜参为长社尉有赋二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4a 页
张丰字侨予为车郎有赋三篇
朱宇为骠骑将军有赋三篇(一云朱宇为/骠骑将军史)
李思有孝景皇帝颂十五篇
李忠为卫士令有赋二篇
贾偃赋二篇
贾充赋四篇
张仁赋六篇
秦充赋二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4b 页
李步昌赋二篇
谢多为侍郎有赋十篇
周长孺为平阳公主舍人有赋二篇
华锜赋九篇
眭弘赋一篇(即眭孟也以/明经为议郎)
别栩阳赋五篇
王商为黄门书者假史有赋十三篇
徐博为侍中有赋四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5a 页
王广为黄门书者作吕嘉赋五篇
华龙为汉中都尉丞有赋二篇
路恭为左冯翊史有赋八篇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为常侍郎久之朔上书陈
农战彊国之计因自颂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数万言
终不见用朔因著论设客已用位卑以自慰谕又设非
有先生论此二篇最善其馀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
太子生禖祝屏风殷上柏柱平乐观猎赋八言七言上
卷八百三十七 第 5b 页
(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
(刘向别/录所载)
枚乘字叔淮阴人景帝时召拜弘农郡都尉以病去官
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孝王薨乘归淮阴有
赋九首
枚皋字少孺乘之子也上书北阙自称枚乘之子武帝
得之大喜召入见侍诏使赋平乐馆善之拜为郎武帝
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子
卷八百三十七 第 6a 页
生赋初卫皇后立皋奏赋以戒终皋为赋善于朔也从
行至甘泉雍河东东巡狩封泰山塞决河宣房游观三
辅离宫馆临山泽弋猎射驭狗马蹴鞠刻镂上有所感
辄使赋之奉诏辄成皋自言为赋不如相如又言为赋
乃俳见视如倡自悔类倡也故其赋有诋娸东方朔又
自诋娸其文骫骳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诙笑不甚闲
靡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为武骑会景帝不好辞
卷八百三十七 第 6b 页
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
吴严忌夫子之徒(严忌本姓庄当时尊上号曰夫子/史家避汉明帝讳故遂为严耳)
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得与诸侯游士居数岁乃
著子虚之赋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称说楚/之美也)乌有先生
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亡是人也(亡读/曰无)欲明
天子之义故虚藉此三人为辞(藉假/也)以推天子诸侯之
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諌上林赋亡是公言
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及子虚言云梦所有甚众侈
卷八百三十七 第 7a 页
靡多过其实且非义理所止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
(言不尚其侈靡之论且取终篇/归于正道且非除其辞也矣)武帝既美子虚之事
相如见武帝好仙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
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
居山泽间(儒有道术之称也/凡有道术皆为儒)形容甚臞(臞瘠也音年/句切又音衢)
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既奏武帝大悦飘飘
有凌云气游天地间之意武帝过宜春宫相如又奏赋
以哀二世行失相如后为孝文园令病免家居茂陵天
卷八百三十七 第 7b 页
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后之矣(若汝/也言)
(汝今去已/在他人后)所忠往(所忠使者/姓名也)而相如已死家无遗书问
妻对曰长卿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长卿未
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书奏之其遗札书言封禅
事所忠奏焉天子异之相如他所著遗平陵侯书与五
公子相难草木书篇不采采其尤著公卿者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有才俊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
于众庶间请与褒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又作
卷八百三十七 第 8a 页
其传因奏褒有轶才宣帝徵褒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
帝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所幸宫馆辄为歌颂顷之
擢褒为諌大夫元帝为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赋
令后宫诵读之
韦玄成字少翁丞相贤子袭封扶阳侯以列侯侍祀孝
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
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玄成自伤贬黜父爵
叹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作诗自劾责元帝永光中代
卷八百三十七 第 8b 页
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
荣当世焉玄成复作诗自著复玷缺之艰难因以戒示
子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雄好辞赋先时蜀有司马相
如赋甚弘丽雄每作赋尝拟之以为式又作书摭离骚
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
作广骚畔牢愁孝成帝时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
诏承明之庭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帝祭后土又奏河
卷八百三十七 第 9a 页
东赋尝从羽猎又奏羽猎赋拜为郎明年又奏长杨赋
雄方草太玄或嘲雄以玄尚白而玄解之曰解嘲雄实
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箴莫善
于虞箴作州箴(九州之/箴也)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
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其
后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之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
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
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讽帝及飘
卷八百三十七 第 9b 页
飘有凌云之志繇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又颇似俳
优淳于髡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赋诗之正
也于是辍不复为
薛方字子容齐人尝为郡掾祭酒王莽时居家以经教
授喜属文著诗赋数十篇
后汉班彪扶风人更始败隗嚣拥众天水彪从之彪伤
方难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
祚非诈力所致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0a 页
融以为从事及融徵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
参之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后为望都长建武三十年
卒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桓谭字君山沛国人博学多通能文章为议郎给事中
出为六安郡丞道病卒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
田邑字伯玉冯翊人有大节涉学艺能善属文为渔阳
太守
王隆字文山冯翊人建武中为新汲令能文章所著诗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0b 页
赋铭书凡二十六篇
杜笃字季雅京兆人少博学居美阳与美阳令相恨令
怨收笃送京师会大司马吴汉薨光武诏诸儒诔之笃
于狱中为诔辞最高帝美之赐帛免刑笃以关中表里
山河先帝旧京不宜改营雒邑乃上奏论笃赋所著赋
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又著明世论十
五篇后车骑将军防击西羌请笃为从事中郎战没
史岑字子孝沛国人王莽末以文章显莽以为谒者著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1a 页
颂诔复神说疾凡四篇(岑一字孝山/作出师颂)
崔篆涿郡人王莽以为新建大尹称疾去建武初客居
荥阳临终作赋以自悼名曰慰志
梁竦字叔敬松弟也明帝永平中坐松事徙九真南历
江湖济沅湘感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沈身乃作悼骚赋
系玄石而沈之后辟命交至并无所就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永平中有神雀集宫殿官府
翘羽有五采色帝异之以问临邑侯刘复复不能对荐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1b 页
逵博物多识帝乃召见逵问之对曰昔武王终父之业
鸑鷟在岐宣帝威怀戎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徵也帝
敕兰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拜为郎后为鲁相所作诗
颂诔书连珠酒令凡九篇
班固字孟坚彪子也弱冠而孤作幽通赋以致命遂志
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
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东方之
徒造搆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雒邑制度之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2a 页
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固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
诔颂书文记议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
傅毅字武仲扶风人明帝永平中于平陵习章句因作
迪志诗章毅以帝求贤不笃士多隐处故作七激以为
讽建初中章帝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郎
中与班固贾逵共校书毅追美孝皇帝功德最盛而庙
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毅早卒著诗赋
诔颂祀文七激连珠凡二十八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2b 页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幼有奇才为曲阳令得罪西
归故郡衍不得志退而作赋自励命其篇曰显志显志
者言光明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居贫年老卒于家所
著赋诔铭问交德诰慎情(衍集有问交一/篇慎情一篇)书记说自序
官录策五十篇章帝甚重其文
王景字仲通乐浪人建初七年为徐州刺史先是杜陵
杜笃奏上论迁都赋欲令车驾还迁长安耆老闻者皆
动怀土之心莫不眷然仲立西望旧京以宫庙已立恐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3a 页
人情疑惑会时有神雀诸瑞乃作金人论颂雒邑之美
崔骃字亭伯篆孙也善属文尝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
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扬雄解
嘲作达旨以答焉(华峤曰骃讥扬雄以为范蔡邹衍之/徒乘衅相倾诳曜诸侯者也而云彼)
(我异尚又曰窃资卓氏割炙细君斯盖士之赘行/而云不能与此数公者同以为失类而改之也)元和
中章帝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
甚典美为窦宪主簿出为长岑长以远去不之官而归
和帝永元中卒所著诗赋铭颂书记表七依婚礼结言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3b 页
达旨酒警合二十一篇
崔瑗字子玉骃子也为济北相卒瑗高于文词尤善为
书记箴铭所著赋碑铭箴颂七苏(牧乘七/发之流)南阳文学官
志叹辞移社文悔祈草书埶七言凡五十七篇其南阳
文学官志称于后世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
崔烈有文才所著诗书教颂等凡四篇位至太尉
崔实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为尚书病卒所著碑论箴
铭答七言词文表记书凡十五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4a 页
李尤字伯仁广汉人少以文章显和帝时侍中贾逵荐
尤有相如扬雄之风召诣东观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
累迁乐安相卒所著诗赋铭诔颂七叹哀典凡二十八

李汉广汉人有文才为东观郎著赋诔颂论数十篇
桓麟郁孙也为许令卒著诔赞说书凡二十篇(挚虞文/章志麟)
(文在者十八篇有碑九首诔七/首说一首沛相郭府君书一首)
桓彬字彦林麟子也为尚书郎卒于家所著七说及书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4b 页
凡三篇
朱穆字公叔南阳人尝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
论又著广绝交论亦矫时之作后为尚书卒所著论策
奏教书诗记嘲凡二十篇(穆著论甚美蔡邕/尝至其家自写之)
张衡字平子南阳人少善属文和帝永元中天下承平
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
赋因以讽諌精思傅会十年乃成顺帝初为太史令衡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5a 页
乃设客问作应间以见其志迁侍中中官共谗之衡尝
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
宣寄情志后为尚书卒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
辨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衡集作玄图/盖悬与玄通)
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人也和帝时以善文记知名著
文赋碑诔书记凡二十篇终临汾令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为太傅录尚书令薨初扬雄
依虞箴作十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阙后涿郡崔骃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5b 页
及子瑗及临邑侯刘騊駼增补十六篇广复继作四篇
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为之解释名曰百官箴凡四
十八篇其馀所著诗赋铭颂箴吊及诸解诂凡二十二

夏恭字敬公梁国蒙人为太山郡尉卒官恭为文著善
赋颂诗励学凡二十篇恭子牙少习家业著赋颂赞诔
凡四十篇举孝廉早卒
苏顺字孝山京兆人和安间以才学见称为郎中卒官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6a 页
所著赋论诔哀辞杂文凡二十六篇时三辅多士扶风
曹众伯师亦有才学著诔书论四篇又有曹朔不知何
许人作汉颂四篇
刘珍一名宝南阳人安帝延光五年为卫尉卒官著诔
颂连珠凡七篇
黄香字文彊能文章为魏郡太守卒官著赋笺奏书令
凡五篇
马融字季长有俊才安帝永初四年为校书郎中是时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6b 页
邓太后临朝邓骘兄弟辅政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
遂废蒐狩之礼初元二年乃上广成颂以讽出为河间
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
拜郎中桓帝延熹九年卒年八十八所著赋颂碑诔书
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崔琦字子玮涿郡人少游学京师以文章博通称举孝
廉梁冀闻其清与交琦作外戚箴以戒之琦以言不从
失意复作白鹄赋以为风后为冀杀之所著赋颂铭诔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7a 页
箴吊论九咨七言凡十五篇
王逸字叔师顺帝时为侍中著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
十一篇又作汉诗凡一百二十三篇
王延寿字文考逸之子也有俊才少游鲁国作灵光殿
赋后蔡邕亦造此赋未成及见延寿所为甚奇之遂辍
翰而已曾有异梦意恶之乃作梦赋以自励后溺水死
边让字文礼陈留人少辩博能属文作章华赋虽多淫
丽之辞而终之以正亦如相如之讽也位至九江太守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7b 页
边韶字孝先陈留人以文学知名为陈相卒于官著诗
颂碑铭书策五十篇
赵壹恃才倨傲屡抵罪几致死友人救得免壹乃贻书
谢恩及为穷鸟赋又作刺世疾邪赋著赋颂箴诔书及
杂文十六篇壹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张升字彦真尉氏人为外黄令著赋诔颂碑书凡十六

侯瑾字子珑燉煌人州郡累召公车有道徵并称疾不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8a 页
到作矫世论以讥刺当世而徙入山中单思著述以莫
知于世故作应时宾难以自寄馀所作杂文数十篇多
亡矣西河人敬其才而不敢名之皆称为侯君
刘梁字曼山一名岑东平人少孤贫尝疾世多利交以
邪曲相党乃著破群论时之览者以为仲尼作春秋乱
世知志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又作辨和同之论
为尚书郎累迁野王令未行病卒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少博学好辞章閒居玩古不交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8b 页
当世感东方客难及扬雄班固崔骃之徒设疑以自通
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励后为左
中郎将邕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
释诲叙乐女训篆埶祝文章表书记凡四百篇传于世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人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后恭丞相
曹操军事卒统友人东海缪袭尝称统文章足当西京
董贾刘扬
杨修字德祖有俊才为丞相曹公主簿所著赋颂碑赞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9a 页
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祢衡字正平平原人少有才辨曹公送与刘表表及荆
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
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择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
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
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
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
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
卷八百三十七 第 19b 页
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祖长子射为章陵太
守尝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黄祖举卮于衡曰愿先
生赋之以娱嘉宾衡览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
为祖所杀
张超字子并河间人留侯良之后有文才灵帝时从车
骑将军朱㒞征黄巾为别部司马著赋颂碑文荐檄笺
书碣文嘲凡十九篇
高彪字子义吴郡人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奇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0a 页
因事讽諌灵帝异之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
幽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议郎蔡邕等皆赋诗彪
乃独作箴邕等甚美其文以为莫尚也出为内黄令卒
于官文章多亡
张奂字然明酒泉人后为弘农人为太常以党罪归田
里卒所著铭书教诫述志对策章表二十四篇
李固字子坚汉中人为太尉所著章表奏议教令对策
记铭凡十一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0b 页
延笃字叔坚南阳人为京兆尹以病免归卒于家所著
诗论铭书应讯表教令凡二十篇
应奉字世叔汝南人为司𨽻校尉及党事起奉乃慨然
以疾自退追悯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数万言
卢植字子干涿郡人为北中郎将免官隐于上谷卒所
著碑诔表记凡六篇
陶邱洪字子休平原人清达博辨文冠当代辟太尉府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1a 页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为护羌校尉以疾卒所著
赋铭碑赞祷文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凡二十七篇
魏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为少府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
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为太祖军谋祭酒魏国建为
侍中粲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搆
然正复精意单思亦不能加也(粲才既高辨论应几钟/繇王朗等虽名为魏卿)
(相至于朝廷奏议/皆搁笔不能措手)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1b 页
徐干字伟长北海人陈琳字孔璋广陵人阮瑀字元瑜
陈留人应玚字德琏汝南人刘桢字公干东平人干为
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琳瑀为司空军谋祭
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
仓曹掾属玚桢并为太祖丞相掾咸著文赋数十篇(魏/文)
(帝典论曰魏世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阳应玚东平刘桢斯七子者于学)
(无所遗于辞无所假粲长于辞赋干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
(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2a 页
(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乃其所善扬班之俊也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
(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绎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列玚弟璩璩子贞咸以文章显)
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颍川人博学有文章黄初中为
博士给事中作投壶千馀言奏之文帝以为工赐帛千

繁钦字休伯以文才机辩少得名于汝颍钦既长于书
记又善为诗赋其所与太子书说喉转意率皆巧丽为
丞相主簿卒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2b 页
夏侯会字雅权幼以才学见称善属文议终乐安太守
与陈郡太守任城孙该郎中令河东杜挚等并著文赋
颇传于世
韦诞字仲将太仆端之子终光禄大夫有文才善属辞

刘劭字孔才广平人为散骑常侍尝作赵都赋明帝美
之诏劭作许都雒都赋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
赋皆讽諌焉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3a 页
卫觊字伯儒河东人少夙成以才学称为尚书凡所撰
述数十篇黄初中潘勖王象与觊并以文书显
潘勖字元茂为尚书左丞魏公九锡策命勖所作也
王象字羲伯黄初时为散骑常侍初建安中与同郡荀
纬等俱为魏太子所礼待及王粲陈琳坑瑀路粹等亡
后新出之中惟象才最高
吴质字季重济阴人为北中郎将以文才为文帝所善
应璩字休琏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曹爽秉政多违法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3b 页
度璩为诗以讽焉其言虽颇谐合多切时要世共传之
终于侍中
周不疑年十七著文选论四首
严苞黄初中以高才入为秘书丞数奏文赋文帝异之
夏侯玄字太初为太常玄常著乐毅张良及本无肉刑
论辞旨通远咸传于世
何晏字平叔为尚书晏少以才秀知名作道德论及诸
文赋著述凡数十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4a 页
袁亮贞固有学行疾何晏邓飏等著论以讥刺之位至
尚书
刘盛有文藻又善言名理诸所论著并传于世
钟会字士季为中书侍郎时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命松更定以经时松思竭不能改心
存之形于颜色会察其有忧问松所能松以实答会取
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王王曰不当尔邪谁所定也
松曰钟会向亦欲启之会公见不敢饕其能王曰如此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4b 页
可大用可令来
蜀诸葛亮字孔明为丞相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

杨戏字文然犍为人为射声校尉以后主延熙四年著
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
吕雅为谒者清厉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郤正字令先河南人弱冠能属文为秘书郎性澹于荣
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马王扬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5a 页
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
自在内职三十年官不过六百石依则先儒假文以见
意号曰释讥其文继于崔骃达旨景耀六年后主从谯
周之计遣使请降于邓艾其书正所造也凡所著述诗
论赋之属垂百篇
秦宓字子敕广汉人少有才学为大司农卒宓见帝系
之文五帝皆同一族宓辩其不然之本论皇帝王霸养
龙之说甚有通理谯允南少时数往咨访记录其言于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5b 页
春秋然否论
谯周字允南巴西人为中散大夫太子家令于时军旅
数出百姓彫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
谓之仇国论
陈术字申伯汉中人博学多闻著释论七篇历三郡太

吴张纮字子纲广陵人为大帝长史见楠榴枕爱其文
为作赋陈琳在北见之以示人曰此吾乡里张子纲所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6a 页
作也后纮见陈琳作武库赋应讥论与琳书深叹美之
琳答曰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此间率少于文章易为
雄霸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谭非其实也今景兴(魏王朗/字景兴)
在此足下与子布(吴张昭/字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
尽矣纮著诗赋铭诔十馀篇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也为建武中郎将黄武八年
夏黄龙见举口于是大帝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
大牙树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后为偏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6b 页
将军凡自大帝统事诸为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
之所造也
薛综字敬宗沛郡人少善属文有秀才为太子少傅领
选曹尚书赤乌六年卒凡所著诗赋难论数万言名曰
私载子莹建衡中为选部尚书领太子少傅后主追叹
综遗文且命莹继作莹遂献诗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少好学时汝南主簿应劭议宜为
旧君讳论者互有异同著论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7a 页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少耽学为尚书令卒畯著孝经传
潮水论又与裴玄张承论管仲季路皆传于世
孙丞好学有文章作萤火赋行于世
范慎字孝敬广陵人为太子登宾客著论二十篇名曰
矫非后为太尉终
韦曜字弘嗣吴郡人少好学能属文为太子中庶子时
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奕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
卷八百三十七 第 27b 页
 
 
 
 
 
 
 
 册府元龟卷八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