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百六
卷八百六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贤德
傅曰太上立德又曰德成而上惟贤者必有德焉中古
而下良士间作乃有禀纯粹之气挺中庸之美蹈道体
和居简行约躬履仁义力敦孝友处崇高之势而志益
下居困阨之会而道弥显中语默之节得进退之理或
卷八百六 第 1b 页
推挽时彦致之于光大或化导民俗济之于淳厚或治
家而有法或念旧而施惠亦有锱铢人爵糠秕尘务优
游而自得恬澹而无欲者焉至若匪人革心而迁善鸷
兽屏迹而不害斯又高义之所服精意之所感者已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铜鞮伯华晋大夫也孔子曰国家有道其言足以兴国
家无道其默足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孔子又叹曰
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
卷八百六 第 2a 页
汉张释之为廷尉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尝召居廷
中公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袜音武/伐切)顾谓释之
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结读/曰系)既已人或让王生独奈何
廷辱张廷尉如此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亡益于张
廷尉廷尉方天下名臣吾故聊使结袜欲以重之诸公
闻之贤王生而重释之
卫绾为中郎将郎官有谴常蒙其罪(蒙谓覆/蔽之)不与它将
争有功常让它将帝以为廉忠实无他肠
卷八百六 第 2b 页
郑当时字庄武帝时为大司农每朝候帝间说未尝不
言天下长者(候天子间隙之时其/所称说皆言长者也)其推毂士及官属丞
史诚有味其言也(推毂言荐举人如车毂之运/转也有味者其言甚美也)尝引以
为贤于已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
之上惟恐后山东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韦元成贤之子也以父任为郎常侍骑谦逊下士出遇
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辍从者之/车马也)以为常其接
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
卷八百六 第 3a 页
田甲为张汤客甲虽贾人有贤操始汤为小吏与钱通
(为小吏之时与田/甲为钱财之交)及为大吏而甲所责汤行义有烈士

后汉樊重南阳湖阳人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
闾外县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县中
称美推为三老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后为广陵太

卷八百六 第 3b 页
王丹居家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
(东观记曰载酒肴便于田头大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馀酒肴而去)其惰懒者耻不致
丹皆兼功自厉(懒与懒同/音力亶切)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
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赙给亲
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
十馀年其化大治风俗以笃后徵为太子少傅
杜根为郎中諌邓太后归政太后怒令扑杀之诈死逃
窜积十五年太后丧徵为尚书郎或问根曰往者遇祸
卷八百六 第 4a 页
天下同义知故不少何至自苦如此根曰周旋民间非
绝迹之处邂逅发露祸及知亲故不为也
张湛扶风平陵人也在乡党详言正色三辅以为仪表
人或谓湛伪诈湛闻而笑曰我诚诈也人皆诈恶我独
诈善不亦可乎位终太中大夫
尹勋家世衣冠伯父睦为司徒兄颂为太尉宗族多居
贵位而勋独持清操不以地势尚人仕至大司农
钟皓兄子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辟州府未尝屈志李
卷八百六 第 4b 页
膺谓之曰孟子以为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弟何期不
与孟轲同邪瑾尝以膺言白皓皓曰昔国武子好昭人
过以致怨本卒保身全家尔道为贵其体训所安多此
类也
周燮汝南安城人居家清处非法不言兄弟父子室家
相待如宾乡曲不善者皆从其教也安帝时以玄纁羔
雁徵不至
陈寔为太邱长解印绶去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馀
卷八百六 第 5a 页
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
赦得出
郭泰字林宗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褒衣博带周游郡
国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惟林宗袁闳免焉泰
徵有道不就
孙堪仕郡县公正廉洁俸禄不及妻子皆以供宾客及
为长吏所在有迹为吏人所敬仰仕至侍中骑都尉
刘虞为幽州刺史后以疾归家尝降身隐约与邑州闾
卷八百六 第 5b 页
同乐共恤等齐有无不以名位自殊乡曲咸共宗之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通识达道秉义不回时在井市
步行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承风咸竞为善时国中有盗
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
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
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若闻之反与布何也
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
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
卷八百六 第 6a 页
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相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之
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
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
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乃前
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
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
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求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
曰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
卷八百六 第 6b 页
人表其闾而异之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
反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
骖乘适烈私馆畴咨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孔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诘
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
已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后为少府
魏田畴字子泰为幽州牧刘虞从事奉使长安得报还
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
卷八百六 第 7a 页
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
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
数年间至五千馀家畴谓父老曰诸君不以畴不肖远
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愿推择
其贤长者以为之主皆曰善同佥推畴畴曰今来在此
非苟安而已将图大事复怨雪耻窃恐未得其志而轻
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时无深计远虑畴有愚计愿
与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
卷八百六 第 7b 页
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馀条又制为婚
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
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
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华歆汉末为豫章太守孙策略地江东歆以郡迎策策
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是时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
南者甚众皆出其下人人望风每策大会坐上莫敢先
发言歆时起更衣则论议欢哗歆能剧饮至石馀不乱
卷八百六 第 8a 页
众人微察尝以其整衣冠为异江南号之曰华独坐曹
公奏徵之及行宾客旧人送之者千馀人赠遗数百金
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
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
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邴原北海朱虚人也避地辽东辽东多虎原之邑落独
无虎患原尝行而得遗钱拾以系树枝此钱既不见取
而系钱者愈多问其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其由已而
卷八百六 第 8b 页
成淫祀乃辨之于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及原自
辽东归魏太祖为司空辟原署东閤祭酒曹公北伐三
郡单于还住昌国燕士大夫酒酣曹公曰孤反邺守诸
君必将来迎今日明旦度皆至矣其不来者独有邴祭
酒耳言讫未久而原先至门下通谒曹公大惊喜揽履
而起远出迎原曰贤者诚难测度孤谓君将不能来而
远自屈诚副饥虚之心谒讫而出军中士大夫诣原者
数百人曹公怪而问之时荀文若在坐对曰独可省问
卷八百六 第 9a 页
邴原耳曹公曰此君名重乃亦倾士大夫心文若曰此
一世异人士之精藻公宜尽礼以待之曹公曰固孤之
宿旧也自是之后见敬益重原虽在军历署尝以病疾
高枕里巷终不当事又希会见河内张范名公之子也
其志行有与原符甚相亲敬令曰邴原名高德大清规
邈世魁然而峙不为孤用闻张子颇欲学之吾恐造之
者富随之者贫也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汉末避乱至辽东往见公孙
卷八百六 第 9b 页
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坯为室越海
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成邑遂讲诗书陈俎豆饰
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
邴原与宁俱往而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度已下心不
安之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
道也宁密遣令西还度庶子康代居郡外以将军太守
为号而内实有王心卑已崇礼欲官宁以自镇辅而终
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宁居辽东所居屯落会井汲者
卷八百六 第 10a 页
或男女杂错或争井斗阋宁患之乃多买器分置井傍
汲以待之又不使知来者得而怪之问知宁所为乃各
相责不复斗讼后诏为大中大夫固辞不受
袁准忠信公正不耻下问惟恐人之不胜已以世事多
险故常恬退而不敢求进后为给事中
袁侃论议清当柔而不犯善与人交在废兴之间人之
所趣者务常谦退不为也时人以是称之历位黄门选部

卷八百六 第 10b 页
徐干清元体道六行脩备轻官忽禄不耽世荣仕为五
官将文学
任嘏为人纯粹恺悌虚已若不足恭敬如有畏其脩身
履义皆沈默潜行不显其美人少得称之
管辂体性宽大多所含受憎已不雠爱已不褒每欲以
德报怨谓忠孝信义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细直士
之浮饰不足为务也自言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安能断
江汉之流为激石之清乐与季主论道不欲与渔父同
卷八百六 第 11a 页
舟此吾志也其事父母孝笃兄弟顺爱士友皆仁和发
中终无所阙臧否之士晚亦服焉后为少府丞卒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初为郡功曹皆擢举善人不
伐其功
朱才为武卫校尉本郡议者以才少处荣贵未留意于
乡党才乃叹曰我初为将谓跨马蹈敌当身履锋足以
扬名不知乡党复追迹其举措乎于是更折节为恭留
意于宾客轻财尚义施不望报声名闻于远近会疾卒
卷八百六 第 11b 页
吴骆统字公绪事适毋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
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居无子见
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
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是乃自以私粟与
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大帝以将
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
丁览字孝连八岁而孤家又单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
推财从弟以义让称为人精微洁净门无杂宾大帝深
卷八百六 第 12a 页
贵待之为始平令未及擢用而病卒
晋乐广字彦辅父方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
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广值世道
多虞朝章紊乱清已中立任诚保素而已时人莫有见
其际焉仕至河南尹
阮瞻字千里尝群行冒热渴甚逆旅有井众人竞趋之
瞻独逡巡在后须饮者毕乃进其夷退无竞如此后为
尚书令
卷八百六 第 12b 页
郑默宽冲博爱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事上以礼遇
下以和虽童竖厮养不加声色太康元年为光禄勋卒
皇甫方回安定朝那人有文才永嘉初以博士徵不起
避乱荆州闭门闲居未尝入城府蚕而后衣耕而后食
先人后已尊贤爱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
郑冲字文和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
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
不要乡曲之誉后为太傅
卷八百六 第 13a 页
张华少自脩谨造次必以礼度勇于赴义笃于周急后
为司空
李憙为尚书仆射拜光禄大夫特进致仕憙自历仕虽
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友故人乃自分衣共食未尝
私以王官
乐道融丹阳人少有大志好学不倦与朋友信每约已
而务周急有国士之风为王敦参军
幸灵豫章建昌人也性少言与小人群居见侵辱而无
卷八百六 第 13b 页
愠色邑里号之痴虽其父母兄弟亦以为痴也尝使守
稻群牛食之灵见而不驱待牛去乃往理其残乱者其
父母见而怒之灵曰夫万物生天地之间各欲得食牛
方食奈何驱之其父愈怒曰即如汝言复用理坏者何
为灵曰此稻又欲得终其性牛自犯之灵可以不收乎
庾衮字叔褒明穆皇后伯父也母终服丧居于墓侧岁
大饥藜羹不糁门人欲进其饭者而衮每曰已食莫敢
为设及麦熟穫者已毕而采捃尚多衮乃引其群子以
卷八百六 第 14a 页
退曰待其间及其捃也不曲行不旁掇跪而把之则亦
大获又与邑人入山拾橡分夷险序长幼推易居难礼
无违者见齐王囧归于京师踰年不朝曰晋室卑矣寇
难方兴乃携其妻子适林虑山事其新乡如其故乡言
忠信行笃敬比及期年而林虑之人归之咸曰庾贤及
石勒攻林虑父老谋曰此有大头山九州之绝崄也上
有古人遗迹可共保之惠帝迁于长安衮乃相与登于
大头山而田于其下年榖未熟食木实饵石蕊同保安
卷八百六 第 14b 页
之有终焉之志及将收穫命子怞与之下山中涂目眩
瞀坠崖而卒同保赴哭曰天乎独不可舍我贤乎时人
伤之曰庾贤绝尘避地超然远迹固穷安陋木食山栖
不与世同荣不与人争利不免遭命悲夫衮学通诗书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尊事耆老惠训蒙幼临人之丧必
尽哀会人之葬必躬筑劳则先之逸则后之言必行之
行必安之是以宗族乡党莫不崇仰门人感慕为之树碑

卷八百六 第 15a 页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闻人之善欣若有得闻人之
恶惨若有失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
后尚书张国明表荐晷公车特徵会卒
应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馀岁祖母又终家富于财
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
异焉弱冠知名性质素宏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
文章称司徒何劭见之曰君子哉若人官至平南将军
卫玠字叔宝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
卷八百六 第 15b 页
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及卒谢鲲哭之恸曰栋梁
折矣仕至太子洗马
魏咏之为荆州刺史持节都督六州领南蛮校尉咏之
初在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
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
王延西河人也非其织不衣非其耕不食属天下丧乱
随刘元海迁于平阳农蚕之暇训诱宗族侃侃不勌年
六十方仕于刘聪为金紫光禄大夫
卷八百六 第 16a 页
何琦字万伦性沈敏有识度居于宣城阳榖县养志衡
门不交人事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不营产业节俭寡
欲丰约与乡邻共之乡里遭乱姊没人家琦惟有一婢
便为购赎然不为小谦凡有赠遗亦不苟让但于已有
馀辄复随而散之任心而行率意而动不占卜无所事
仕至泾县令
谯秀巴西人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就避难岩渠乡
里宗族依凭之者以百数秀年出八十众人欲代之负
卷八百六 第 16b 页
担秀曰各有老弱当先营护吾气力犹足自堪岂以垂
朽之年累诸君也
宋谢弘微陈郡阳夏人父思武昌太守弘微所继叔父
混义熙中以刘毅党见诛混妻晋陵公主宋初降号东
乡君元嘉九年东乡君薨资财千万园宅十馀所又
会稽吴兴琅琊诸处从祖司空琰时事业奴仆犹有数
百人公私咸谓室内资财宜归二女田宅奴仆应属弘
微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混女夫殷睿素好摴
卷八百六 第 17a 页
蒱闻弘微不取财物乃滥夺其妻妹及伯母两姑之分
以还钱债内人皆化弘微之让一无所争弘微舅子领
军将军刘湛不堪其非谓弘微曰天下事宜有裁衷卿
此不治何以治官弘微笑而不答或有讥之曰谢氏累
世财产充殷君一朝戏债理之不允莫此为大卿亲而
不言譬弃物江海以为廉耳设使立清名而令家内不
足亦吾所不取也弘微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内人
尚能无言岂可导之使争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
卷八百六 第 17b 页
之后岂复见关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尝以捃拾自资同捃者或争穟道
虔谏止之悉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事辄云勿
令居士知
辛普明字文达侨居会稽士子高其行当葬兄皆送金为
赠后至者不复肯受人问其故答曰本以兄墓不周故
不逆亲友之意今实已足岂可利亡者馀赠邪齐豫章
王嶷为扬州徵议曹从事不就
卷八百六 第 18a 页
何子平幼持操检敦厉名行虽处闇室如接大宾学义
坚明处之以默安贫守善不求荣进好退之士弥以贵
之位至吴郡海虞令
沈林子简泰廉靖不交接世务义让之美著于闺门位
至辅国将军
南齐江泌为南中郎行参军领国子助教乘车至染乌
头见一老翁步行下车载之躬自步去
谢朓好奖人才会稽孔顗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圭尝
卷八百六 第 18b 页
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谓圭曰
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其好善如此
朓为吏部尚书郎
王骞俭之子也性凝简慕乐广为人未尝言人之短
梁张弘策为人厚实笃于故旧虽居隆重不以贵势自
高故人宾客礼接如布衣时禄赐皆散之亲友为卫尉
卿遇害莫不痛惜焉
刘苞性和而直与人交面折其罪退称其美情无所隐
卷八百六 第 19a 页
士友咸以此叹惜之终太子洗马
刘吁平原人也自少至长无喜愠之色每于可竞之地
辄以不竞胜之或有加凌之者莫不退而愧服由是众
论咸归重焉本州辟主簿不就
傅昭所涖官常以清净为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
谒不畜门生不交私利终日端居以书记为乐虽老不
衰性尤笃慎子妇家尝饷牛肉以进昭召其子曰食之
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已不负闇室
卷八百六 第 19b 页
类皆如此京师后进宗其学重其道人自以为不逮仕
至散骑常侍
庾黔娄新野人少好学多讲诵孝经未尝失色于人南
阳高士刘虬宗测并叹异之起家本州主簿
刘杳治身清俭无所嗜好为性不自伐不论人长短位
至尚书左丞
诸葛璩处身清正妻子不见喜愠之色旦夕孜孜讲诵
不辍时人益以此宗之
卷八百六 第 20a 页
庾承先字子通颍川鄢陵人也少沈静有志操是非不
涉于言喜愠不形于色人莫能窥也后湘东王徵为法
曹参军不就
陈陆琰寡嗜欲鲜矜竞游心经籍晏如也终通直散骑
常侍
王劢字公济通之弟也美风仪博涉书史恬然清简未
尝以利欲干怀梁世为国子周易生射策举高第除秘
书郎太子舍人
卷八百六 第 20b 页
虞寄少笃行造次必于仁厚虽僮竖未尝加以声色至
于临危执节则辞气懔然白刃不惮也终大中大夫
欧阳頠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父丧
毁瘠甚至
萧允为光禄大夫未尝以荣利干怀及晋安王出镇湘
州又苦携允允少与蔡景历善景历子徵脩父党之敬
闻允将行乃诣允曰公年德并高国之元老从容坐镇
日夕自为列曹何为方复辛苦在外答曰已许晋安岂
卷八百六 第 21a 页
可忘信其恬于荣势如此
姚察性至孝有人伦鉴识冲虚谦逊不以所长矜人终
日恬静惟以书记为乐在位多所称引一善可录无不
赏荐若非分相干咸以理遣尽心事上知无不为侍奉
机密未尝泄漏且任遇已隆衣冠攸属深怀退静避于声
势清洁自处赀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笃于宗
属所得禄赐咸充周恤为吏部尚书入隋终太子内舍人
岑之敬性谦谨未尝以才学矜物接引后进恂恂如也
卷八百六 第 21b 页
终征南府咨议参军
后魏常景善与人交终始若一其游处者皆服其深远
之度未尝见其矜吝之心好饮酒澹于荣利自得怀抱
不事权门终车骑将军
裴敬宪字孝虞有志行学博才清抚训诸弟专以读诵
为业澹于荣利风气俊远而情性和雅未尝失色于人
而又世有仁义于乡里孝昌中蜀贼陈双炽所过残暴
至敬宪宅辄相约束不得焚烧为盗所服如此除太学
卷八百六 第 22a 页
博士
王椿太原人为瀛州刺史更满还乡齐神武之居晋阳
霸朝所在人士辐凑椿礼敬亲知多所拯接
李冲沈雅有大量兄承为荣阳太守冲随兄至官是时
牧守子弟多侵乱民庶轻有乞夺冲与承长子韶独清
简皎然无所求取时人美焉显祖末为中书学生冲善
交游不妄戏杂流辈重之
游明根历官内外五十馀年处身以仁和接物以礼让
卷八百六 第 22b 页
时论贵之
崔挺幼孤居丧尽礼推人受士州闾亲附焉每四时
与乡人父老书相存慰辞旨款备得者荣之家徒四壁
时榖籴踊贵乡人或有赡遗者挺辞而后受仍亦散之
贫困不为蓄积故乡邑更钦叹焉仕至北海王祥司马
辛雄廉谨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于色释褐奉朝请
梁越字元览性纯和笃信行无择善为光禄大夫
辛琛宽雅有度量涉猎经史喜愠不形于色当官奉法
卷八百六 第 23a 页
所在有称
韦休之为安西将军光禄大夫贞和自守未尝以言忤

北齐杨愔字遵彦魏司徒津之子也愔贵公子早著声
誉风表鉴裁为朝野所称家门遇祸惟有二弟一妹及
兄孙女数人抚养孤幼慈旨温颜咸出人表重义轻财
前后赐与多散之亲族群从弟侄十数人并待而举火
频遭迍厄冒履艰危一飧之惠酬答必重性命之雠舍
卷八百六 第 23b 页
而不问
赵彦深幼孤贫事母至孝性聪敏善书记安闲乐道不
杂交游为雅论所归服昧爽辄自扫门外不使人见率
以为常后位至司徒
后周乐逊性柔谨寡于交游立身以忠信为本不自矜
尚每在众中言论未尝为人之先学者以此称之仕至
大将军
高尚不仕又雅好名义虚襟善诱虽耕夫牧竖有
卷八百六 第 24a 页
一介可称者皆接引之
杨荐秦郡宁夷人也父宝昌平郡守荐幼孤早有名誉
性廉谨喜怒不形于色终梁州刺史
段永累官至大将军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
士朝野以此重焉
皇甫璠性平和小心奉法安贫守志常以清白自处当
时号为善人终隋州刺史
薛善字仲良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
卷八百六 第 24b 页
食方丈坐客常满弦歌不绝而善独恭已率素爱乐闲
静终隆州刺史
柳霞性温裕略无喜愠之容宏奖名教未尝论人之短
尤好施与家无馀财终骠骑大将军
隋令狐熙字长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
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起家吏部上士
房彦谦历官司𨽻刺史被执政所嫉出为泾阳令卒家无
馀财车服器用务存俭素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
卷八百六 第 25a 页
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
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
郭荣容貌魁岸外疏内密与之交者多爱之终右候将

李士谦赵郡平棘人龆龀丧父母以孝闻士谦自以少
孤未尝饮酒食肉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
会极欢无不沈醉諠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
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榖之长荀卿亦云食先
卷八百六 第 25b 页
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弛惰退而相
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
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又士谦家富于财州里有兄
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
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谦擢国子祭
酒不就终于家
唐李百药性宽容泛爱为时文宗引进后生提奖不倦
王友贞口不言人过尤好释典屏绝膻味出言未尝负
卷八百六 第 26a 页
诺时论以为真君子神龙初徵太子中舍人以疾固辞
赵骅肃宗时为秘书少监性孝弟敦重交友虽经危难
不改其操
杨绾尤攻文词藻思清赡而宗尚玄理沈静寡欲尝独
处一室左右经书尘埃满室澹如也含光用晦不欲名
彰每属文耻于自白非知己不可得而见位至宰相薨
杨于陵为左仆射致仕于陵器量宏整进止有常度在
朝三十馀年崇践中外始终不失其正居官奉职亦善
卷八百六 第 26b 页
操守时人皆仰其风德
孔述睿谦和退让与物无竞每亲朋集会恂恂似不能
言人皆敬之终太子宾客
韦夏卿有风韵善谈宴与人同处终年而喜愠不形于

许孟容方劲富有文学又雅好推毂乐善拔士士多归

崔从少以贞晦恭让自处不交权利忠厚方严为正人
卷八百六 第 27a 页
宿儒所推阶品合立门戟终不之请四为方镇无声妓
之娱终淮南节度副大使
武儒衡字庭硕丞相元衡从父之弟才度俊伟气直貌
庄言不妄发与人交有终始终兵部侍郎
卢元辅自曾祖以名节显著元辅端静贞介不失门风
历践清贯人士归美不以其父把之恶为累终兵部侍

后唐李琪初仕梁为翰林承旨琪之名播于海内重然
卷八百六 第 27b 页
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
晋尹玉羽性仁恕好静默与朋友交无怨弃御仆𨽻不
好詈辱有过则谕而戒之有罪则礼而遣之家虽屡空
不渝其廉时虽乱离不废其业仕至光禄少卿
郑韬光自襁褓迨于悬车凡事十一君踰七十载所在
无官谤无私过三持使节不辱君命士无贤不肖皆恭
已接纳晚年背伛时人咸曰郑伛不污平生交友之中
无怨隙亲族之间无爱憎恬和自如性尚平简及为户
卷八百六 第 28a 页
部尚书致政归雒甚惬终焉之美
崔棁字子文性恬淡不汲汲于荣利笑不至哂怒不至
詈接新进后生未尝有诲群居公会寡言尝云非止致
人爱憎且或千人祖襧之讳指命仆役亦用礼节隆暑
祁寒不使冒犯终太子宾客
程逊性温厚鲜是非所履循绳墨与善恶人交皆无悔
吝朝野贤达咸慕而重之终太常卿
 
卷八百六 第 28b 页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