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九十九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七百九十九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彊记  聪悟
   彊记
传不云乎博文彊识谓之君子盖有目所暂阅耳所暂
闻而成诵于口终身不忘者信乎其彊记也自汉而下
能者间出咸性理聪悟机神警迈或博通前籍默识无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b 页
谬或详练故事遽数弗遗以至阅爵里而悉举其名氏
经国邑而尽志其风土背碑靡失覆棋不误自非宅粹
精于心术彰敏慧于天性畴能及是哉
汉东方朔年十六学诗书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
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诵四十四
万言仕为侍郎
张安世从武帝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
安世识(识记/也)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a 页
帝奇其材擢为尚书令
任安字少卿为武功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安尝为人
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尝壮剧易处众人皆喜曰无伤
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略明日复会会者数百人安曰
某子甲何为不来乎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位至大司

后汉陆续幼孤仕郡为户曹吏时岁荒民饥困太守尹
兴使续于都亭赈民饘粥续悉简阅其民讯以名氏事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b 页
毕兴问所食几何续因口说六百馀人皆分别姓字无
有差谬
延笃少从颍川堂溪典受左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
(先贤行状曰笃欲写左氏传无纸堂溪典以废笺记与/之笃以笺记纸不可写传乃借本讽之粮尽辞欲归典)
(曰卿写传何故辞归笃曰已讽之矣典闻之叹曰嗟乎/延生虽复端木闻一知二未足为喻若使尼父更起于)
(洙泗君当显名七十与游/夏争匹也后为京兆尹)
应奉少听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
五行并下为郡决曹吏行部四十二县录囚徒数百千
卷七百九十九 第 3a 页
人及还太守备问之奉口说罪系名姓坐状轻重无所
遗脱时人奇之(又曰奉少为上计吏许训为计掾俱到/京师训自发乡里在路昼顿暮宿所见)
(吏宾客亭长吏卒奴仆训皆密疏姓名欲试奉还都归/示奉奉云前日颍川纶自都亭亭长胡奴名以饮浆来)
(何不在疏坐中皆惊又云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
(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
虞延为郡督邮光武东巡路由小黄高帝母昭灵后陵
园在焉诏呼延引见问园林之事延占对可观其陵树
株叶皆识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
卷七百九十九 第 3b 页
王充家贫无书尝游雒阳肆阅所卖书辄能诵忆后同
郡谢夷上书荐充才学肃宗诏公车徵病不行
臧旻自匈奴中郎将徵拜议郎还京师太尉袁逢问其
西域诸国土地风俗人物种类旻具答言西域本三十
六国复分为五十五稍散至百馀国大小道里远近人
数多少风俗燥湿山川草木鸟兽异物名种不与中国
同者口陈其状手画地形逢奇其才叹息曰虽班固作
西域传何以加此
卷七百九十九 第 4a 页
尹默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郑众
贾逵父子陈元方服虔注说咸略诵述不复按本后拜
大中大夫
(祢侯衡/夏 荣) (公孙瓒事王附粲此司马防/ 已上 节 在 卷末) (隗/) (禧/)
蜀张松为刘璋益州从事识达精果有才干刘璋遣诣
曹公曹公不甚礼松主簿杨脩深器之白公辟松公不
纳脩以公所撰兵书示松松饮宴之间一看便闇诵脩
以此益异之
卷七百九十九 第 4b 页
何祗补成都令使人投算祗听其读而心计之不差升
合其精如此后为都督从事时诸葛亮用法峻密阴闻
祗游戏放纵不勤所职当亮往录狱众人咸为祗惧祗
密闻之夜张灯火见囚牍诸解状诸葛亮晨往祗悉闇
诵答对解释无所疑滞亮甚异之
胡潜字公兴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彊识祖宗制度之仪
丧记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许慈并为博士
吴朱桓性彊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
卷七百九十九 第 5a 页
尽识之后领青州牧
阚泽字德润好学居贫无资尝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
写既毕诵读亦遍察孝廉除钱塘长
谢承字伟平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史不书官

晋刘舆为东海王越所召舆密视天下兵簿及仓库牛
马器械水陆之形皆默识之是时军国多事每会议自
潘滔以下莫知所对舆既见越应机辩画越倾颊酬接
卷七百九十九 第 5b 页
即以为左长史
刁协字元亮少好学经籍博闻强记释褐濮阳王文学
太兴初为尚书令
王珣为桓温主簿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万人悉识
其面
范宣字宣子陈留人也言谈未尝及老庄客有问人生
与忧俱生不知此语何出珣曰出庄子至乐篇客曰君
言不读老庄何由识此宣笑曰小时尝一览时人莫之
卷七百九十九 第 6a 页
测也太尉郗鉴命为主簿诏徵太学博士散骑郎并不

张华为司空彊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武帝尝问
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
地成图左右属目帝甚异之时人比之子产
谢安为太保初以晋自过江遂亡舆辇之制度率意造
焉及破苻坚于淮上获京都旧辇形制无爽大小如一
时人服其精记
卷七百九十九 第 6b 页
吴熹初出身为领军府白衣吏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
之使为起居注所写既毕闇诵略皆上口演之尝作让
表未奏失本熹经一见即便写赴无所漏脱演之甚爱
之因此涉猎汉史颇见古今演之门生诸童民入为主
书荐熹为主书史进为主图令史
南齐萧惠开拜益州刺史严用威刑蜀人号曰卧虎明
识过人尝有三千沙门一阅其名退无所失
梁陆倕所读书一遍必诵于口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
卷七百九十九 第 7a 页
四卷乃暗写还之略无漏脱后为中庶子加给事中扬
州大中正复守太常卿中正如故
任孝恭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崎岖从人假借每读一遍
讽诵略无所遗高祖闻其才学召入西省撰史初奉朝
请进直寿光省为司文郎俄兼中书通事舍人
刘子谅少好学有文才尤博识晋代时人号曰皮里晋
书历官著作郎
张缅明后汉及晋代诸家客有执卷质缅者随问便对
卷七百九十九 第 7b 页
略无遗失起家秘书郎
刘览为尚书左丞性聪敏尚书令史七百人一见并记
姓名
谢蔺阮孝绪之甥孝绪以其有至性谓之曾子稍授以
经史过目便能讽诵孝绪每曰吾家阳元也后吏部尚
书萧子显表其至行擢为王府法曹行军参军
何宪庐江灊人博涉该通群籍毕览天阁宝秘人间散
逸无脱漏焉任昉刘沨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
卷七百九十九 第 8a 页
自甲至丁书说一事并叙述作之体连日累夜不竟所
遗位本州别驾国子博士
臧严为浙东王宣惠轻车府参军兼记室严于学多所
暗记尤读汉书讽诵略皆上口王尝自执四部书目以
试之严自甲至丁卷中各对一事并作者姓名通无遗
失其博洽如此
刘显好学博涉多通任昉尝得一篇缺简书文零落莫
能识者显云是古文尚书删逸篇昉简周书果如其说
卷七百九十九 第 8b 页
约命驾造焉于坐策显经史十事显对其九显问其五
约对其二陆倕闻之叹曰刘郎差可人虽吾家平原诣
张壮武王粲谒蔡伯喈必无此对(陆机为平原内史先/是与弟云同造壮武)
(郡公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王粲/徙长安蔡邕见而异之伯喈邕字也)累迁中书侍郎
陈陈凝少孤贫性质直彊勇力封永循县开国侯寻授
通直散骑常侍中领军
陆瑜幼长读书昼夜不废聪明彊记一览无复失累迁
永阳王文学太子洗马中书舍人
卷七百九十九 第 9a 页
后魏韩显宗有才学沙门法抚三齐称其聪悟尝与显
宗较试抄百馀人名读一遍随即覆呼法抚犹有一二
舛谬显宗了无误错法抚叹曰贫道生平以来唯服郎
耳举秀才对策甲科除著作佐郎
杨大眼为将军虽不学尝于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
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终平东将军
胡叟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朝廷以其机识拜
武威将军
卷七百九十九 第 9b 页
杨机为雒阳令凡诉讼者一经其前后皆识其名姓并
记事理世咸异之迁镇军将军
阚骃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目则诵时人谓
之宿读沮渠蒙逊甚重之拜秘书考课郎中
高谦之专意经史天文算历图纬之书多所该涉日诵
数千言释褐奉朝请加宣威将军
常景字永昌少聪敏初读论语毛诗一受便览廷尉公
孙良举为协律博士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0a 页
邢邵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言族
兄峦有文鉴谓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少在
雒阳会天下无事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霖
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
史五行俱下一览便无所遗尝与右北平阳固河东裴
伯茂从兄梁河南陆道晖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饮相与
赋诗凡数十首皆在主人奴处旦日奴行诸人求诗不
得邵皆为诵之诸人不可认诗者奴还得本不误一字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0b 页
诸人方之王粲后为卫将军国子祭酒
李神风骨颖秀举博学多闻朝廷旧章及人伦氏族多
所谙记仕至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祖莹年十二为中书学士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
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
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
敢还取乃置曲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李
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1a 页
北齐王琳虽无学业而彊记内敏军府佐吏千数皆识
其姓名自梁归齐除骠骑大将军进封巴陵郡王
杨愔幼聪敏从父兄黄门侍郎昱尝与十馀人赋诗愔
一览便诵无所遗失愔典选聪记彊识半面不忘每有
所召问或单称姓或单称名无有误者后有选人鲁漫
汉自言猥贱独不见识愔曰卿前在元子思坊骑秃尾
草驴经过见我不下以方曲障面我何不识卿漫汉惊
服又调之曰名以定体漫汉果自不虚后为尚书令拜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1b 页
骠骑大将军
裴诹之字士正少好学释褐太学博士尝从常景借书
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
景叹曰应奉五行俱下祢衡一览便记今复见之于裴
生矣
祖珽为神武开府仓曹参军神武口授珽三十六事出
而疏之一无遗失大为僚类所赏
刁柔字子温少好学综习经史尤留心礼仪性彊记至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2a 页
于氏族内外多所谙悉天保除国子博士
冯子琮性聪敏涉猎书传为孝昭领军府法曹典机密
摄库部孝昭曾阅簿领试令口陈子琮闇对无有遗失
唐邕初为文宣大将军府参军后文宣频年出塞邕必
部从专掌兵机每识悟闲明承受敏速自督将以还军
吏以上劳效由绪无不谙练每有顾问占对如响或于
御前简阅虽三五千人邕多不执文簿暗唱官位姓名
未尝谬误文宣又尝对邕白太后云唐邕分明彊记每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2b 页
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
后周韩果为都督从太祖征讨果性彊记兼有权略所
之处山川形势辄能记忆
长孙绍远魏太师稚之子雅好坟籍聪慧过人时稚作
牧寿春绍远年甫十三稚管记王硕闻绍远彊记心以
为不然遂白稚曰伏承世子聪慧之姿发于天性目所
 一见诵之于口此既历世罕有窃愿验之于是命绍远
试焉读月令数纸才一遍诵之若流自是硕乃叹服累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3a 页
迁殿中尚书录尚书事孝闵践祚封上党公
柳庆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经不治章句好饮酒闲于
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习谓庆曰汝虽聪敏吾未经特
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有馀言庆立读三遍便
即诵之无所遗漏保定中为司会
裴汉字仲霄操尚宏雅聪敏好学尝见人作百字诗一
览便诵后魏孝文初解褐员外散骑侍郎
韦师雅为宇文护宾曹参军知诸番风俗及山川险易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3b 页
其有夷狄朝贡师雅必接对论其国俗如视诸掌夷人
惊服无敢隐情格高下亦如是卒为扬州功曹
蒋乂为右拾遗史馆脩撰德宗尝幸凌烟阁见左壁颓
剥上有残缺文记每行可辨三五字命录之以问宰臣
卒然无以对遽召乂访之对曰此圣历年侍臣图赞也
暗讽不失一字宰臣上奏德宗叹曰虞世南暗写列女
传无以加也
刘乃聪颖志学暗记六经日数千言为给事中终朱泚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4a 页
之乱
陈谏彊记洽闻人罕及之王叔文之党量移通州刺史

马嘉运为太学博士性聪赡异于众人耳目所涉终身
不忘尤善论难
梁敬翔为枢密使开平三年宴宰臣扈从官新授西路
行营行军司马崔公实时刘知俊西讨鄜延又传檄银
夏甚为邠岐寇党侵扰帝深忧其未济中宴顾问侍臣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4b 页
翔承旨而对剖析山川险要郡邑虚实兵粮多少悉以
条奏如素讲耨左右莫不惊其聪悟人罕能及帝嗟赏
晋郑琮太原人始事唐武皇为左院军小校屡有军功
庄宗在河上为马步都虞候戎伍之事一睹不忘凡所
诘问应答如流故所在知名唐同光末从明宗伐魏州
时军情有变明宗退守魏县未知趋向安重诲将徵兵
于四方琮在帐中历数诸道屯军及主将姓名附口传
檄相次而至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5a 页
   聪悟
语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诚哉聪悟之
性天纵之能故世之所希矣若乃思理周物警慧过人
耳目口手不相参涉画诵数听无所差忒赋古诗而达
其意闻廋(音搜隐辞/也见国语)辞而究其理悬解默识洞察其精
微屈指心讨尽发其疑谬故为稠人之所推服惇史之
所流传至如过衒颖悟靡虞漏师致不密而失身者亦
士子之攸戒也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5b 页
叔向晋大夫也初诸侯伐秦及泾莫济叔向见鲁叔孙
穆子曰诸侯谓秦不恭而讨之及泾而止于秦何益穆
子曰豹(豹穆子/名也)之业在匏有苦叶矣不知其他叔向退
召舟虞与司马曰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鲁叔孙
赋匏有苦叶必将涉矣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范燮为晋大夫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燮
知三焉(解其/三事)
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也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6a 页
(愈犹/胜也)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
以知二又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助/益)
(也言回闻言即解无/所发起增益于已)
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也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此上二/句在卫风硕人之二章其下一句)
(逸/诗)子曰绘事后素(绘画文也凡画绘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
(倩盼美质亦/须礼成也)曰礼后乎(孔子言绘事后素子夏闻而/解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
子曰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6b 页
驺忌子以鼓琴见齐威王驺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
于髡见之曰善说哉髡有愚志愿陈诸前驺忌子曰谨
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失全全亡驺忌子曰谨受令
请谨毋离前淳于髡曰豨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
能运方穿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事左右淳于髡曰弓
胶析干(一作/乾)所以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驺忌子
曰谨受令请谨自附于万民淳于髡曰狐裘虽弊不可
补以黄狗之皮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择君子毋杂小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7a 页
人其间淳于髡曰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调
不能成其五音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脩法律而督奸
吏淳于髡说毕趋出至门面其仆曰是人者吾与之微
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不久矣(新序曰齐/稷下先生)
(喜议政事驺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驺忌淳于髡之徒礼踞驺忌之礼卑淳于髡)
(等称辞驺忌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诎而去驺忌之/礼踞淳于髡之礼卑故所以尚干将莫邪者贵其立断)
(也所以尚骐骥者为其立至也必且历日旷久则丝氂/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是以聪明捷敏人之美才也)
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7b 页
后汉应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
履莫不暗记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位司𨽻校

杨脩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公主簿用事曹氏及曹公
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
军不知进止何依曹公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
莫能晓之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
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曹公于此回师脩之能决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8a 页
几多如此类又尝出行筹曹公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
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二曹
公怪其速使廉之知状
蜀费袆为尚书令于时战国多事公务烦猥袆识悟过
人每省读书记举目暂视已究其意旨其速数倍于人
终亦不忘
吴吕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尝口占为笺疏位南郡
太守封孱陵侯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8b 页
顾谭每省簿书未尝下筹徒屈指心计尽发疑谬下吏
以此服之加奉车都尉
晋范乔字伯孙友人刘彦秋夙有声誉尝谓人曰范伯
孙体应纯和理思周密吾每欲错其一事而终不能
阮瞻字千里性清虚寡欲自得于怀读书不甚研求而
默识其要遇理而辩辞不足而旨有馀永嘉中为太子
舍人
宋谢晦为太尉参军高祖尝讯囚其旦刑狱参军有疾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9a 页
晦代之于车中一览讯牒催促便下相府多事狱系殷
积晦随问酬辨曾无遗谬高祖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
殷景仁为中书侍郎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义深
达玄理
刘穆之为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同将领引选内
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目览词讼手答
笺书耳行听受口兼酬应不相参涉
沈璞善属文时有忆识之功尤练究万事经目过耳人
卷七百九十九 第 19b 页
莫能欺仕至淮南太守
南齐王融少而神明警慧博涉有文才举秀才仕至太
子舍人
梁王训字怀范幼聪警有识量徵士何裔一见奇之迁
侍中终于位
周舍字升逸父颙齐中书侍郎有名于时舍幼聪颖颙
异之临卒谓曰汝不患不富贵但当将之以道德既长
博学多通尤精义理善诵书背文诵说音韵清辩起家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0a 页
齐太学博士
陶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
言无烦舛有亦辄觉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
朝请辞禄而去
蔡徵为中书令陈平随例入关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
顾问言辄会旨
后魏李预字元顗少为中书学生聪敏彊识涉猎经史
胡叟少聪慧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0b 页
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
柔之位宁有探赜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仕至
武威将军
程骏字驎驹少孤贫师事刘炳性机敏好学昼夜无倦
炳谓门人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者此子亚之也始拜
著作郎
陈奇河北人少孤家贫龆龀聪识有夙成之美性气刚
亮与俗不群为儒不用于世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1a 页
邢臧加安东将军为特进博学有藻思曾共读回文集
臧独先通之
北齐魏收为太子少傅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
为奴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
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妃母
欲子孙众多帝大喜诏收卿还将来仍赐收美锦二疋
邢邵字子才聪明强记广寻经史五行俱下累迁尚书
令加侍中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1b 页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博览群经
隋薛胄字昭玄河东汾阴人也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
晓其义尝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辄以意辨之诸儒
莫不称善袭爵文成郡公为兖州刺史有善政
李德饶少敏聪好学有至性宗党咸敬之弱冠为校书
郎仍直内史省参事文翰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也少以聪敏见称与信都刘
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炫眸子精明视日不眩默识强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2a 页
记莫与为俦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
无所遗失初为户曹从事
张虔雄少有才器秦孝王俊为秦州总管选为法曹参
军王尝亲按囚徒虔雄误不持状口对百馀人皆尽事
情同辈莫不叹焉
唐裴矩襁褓而孤博闻强记雅有智略善应对尤达政
吕才博州清平人少好学善阴阳方伎之书贞观初太
子左庶子杜正伦太常少卿祖孝孙表荐之诏令直弘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2b 页
文馆太宗尝览周武帝所撰三局象经不晓其旨太子
洗马蔡允恭年少时尝为此戏太宗召问亦废而不通
或称才有敏思召使问焉才寻绎一宿便作图解允恭
览之依然记其旧法与才正同才由是知名
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悟绝伦读书数行俱下博览
经史尤精三雅终司礼卿判纳言事
杨绾清识过人至如往哲微言五经奥义先儒未悟者
绾一览究其精理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3a 页
袁滋陈郡汝南人弱岁彊学以外兄通州刺史元结有
重名往依焉每读书悬解旨奥结甚重之迁河南观察
使卒
郤士美字和夫父纯士美少好学博涉善记览父友颜
真卿萧颖士辈尝与之讨论经传应对如流既而相谓
曰吾曹异日当交于二郤之门矣卒忠武军节度使
后唐萧顷字子澄京兆万年人故相仿之孙京兆廪之
子顷幼聪悟善属文昭宗朝擢进士第太常卿太子少
卷七百九十九 第 23b 页
保致仕卒
 
 
 
 
 
 
 册府元龟卷七百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