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九十三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七百九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长者
仲尼有言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曰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皆长者之谓欤然则讷言敏行宽柔温豫
笃诚心以待物守不欺而无贰致美于它人处众之所
恶斯盖急病让夷薰心濡首先民之攸重礼经之为贵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b 页
也至有临难无苟免观过以知仁御下以至宽诲盗以
归善州里率德而咸服政教不严而自治使民无争而
怨益亡信为天地之纪有道之极致乎
汉田叔为汉中守十馀年文帝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
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帝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首
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直不疑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
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疑其/盗取)不疑谢有之(告云/实取)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a 页
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不疑学老子言
其所临为官如故惟恐人知之其为吏迹也不好立名
称为长者
张欧为御史大夫欧为吏未尝言案人剸以诚长者处
官官亦以为长者亦不敢大欺
后汉赵孝以父任为郎其父普王莽时为田禾将军孝
每告归尝白衣步担尝从长安还欲止邮亭亭长先时
闻孝当过以有长者客扫洒待之孝既至不自名亭长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b 页
不肯内因问曰闻田禾将军子当从长安来何时至乎
孝曰寻到矣于是遂去
卓茂初辟丞相府吏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
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馀日矣茂有
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
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
头谢之茂惟不好争如此
甄宇建武中为博士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
卷七百九十三 第 3a 页
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又欲投钩宇甚耻之
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后召会问瘦
羊博士所在京师因以号之
寇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时称其长者有宰相器位执
金吾
梁鸿扶风平陵人也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
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
为少鸿曰无它财欲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
卷七百九十三 第 3b 页
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常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
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周嘉汝南人仕郡主簿太守何敞讨贼为贼所围嘉号
泣请以死赎后太守寇恂举为孝廉拜尚书侍郎光武
引见问以遭难之事嘉对曰太守被伤命悬寇手臣实
驽怯不能死难帝曰此长者也
陈重举孝廉为郎有同署郎负息钱数十万责主日至
诡求无已重乃密以钱代还郎后觉知厚辞谢之重曰
卷七百九十三 第 4a 页
非我之为将有同姓名者终不言惠又同舍郎有告归
宁丧者误持邻舍郎绔以去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
而市绔以偿之后宁丧者归以绔还主其事乃显
刘宠为太尉以日食策免归乡里常出京师欲息旅舍
亭吏止之曰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不可得也宠无言而
去时人称其长者
刘宽常坐客遣苍头市酒迟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
曰畜产宽须臾遣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
卷七百九十三 第 4b 页
言畜产辱孰甚焉故言惧其死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
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
送还叩首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
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校报也论/语曰子曰)
(犯而/不校)
陈实颍川人也为郡功曹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
用教署为文学掾实知非其人怀檄请见言曰此人不
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实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
卷七百九十三 第 5a 页
从之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实终无所言伦后被徵为尚
书郡中士大夫送至伦氏傅舍伦谓众人言曰吾前为
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自署比闻议者以
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禦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
则称已者也实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
德建宁中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实阴见乃
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
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
卷七百九十三 第 5b 页
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首归罪实徐譬之曰视君状貌
不似恶人宜深克巳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疋
自是一县无复盗
淳于恭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牧采又见偷
刈禾者恭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位侍
中骑都尉
刘虞在乡里时尝有失牛者骨体毛色与虞牛相似因
以为是虞便推与之后主自得本牛乃还谢罪位太尉
卷七百九十三 第 6a 页
姜肱彭城广戚人也常遇盗但掠夺衣资而已既至郡
中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他辞终不言盗盗闻
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徵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
而还所掠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
高凤南阳叶人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
已乃脱巾叩头固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于是争者
怀感投兵谢罪
戴封遇贼财物悉被掠夺唯馀缣七疋贼不知处封乃
卷七百九十三 第 6b 页
追以与之曰知诸君之乏故送相遗贼惊曰此贤人也
尽还其器物位太常
承宫琅邪人常在蒙阴山中耕种禾黍熟人就认之宫
便传而去由是发名位侍中祭酒
公沙穆北海胶东人常养猪猪有病使人卖之于市语
之言如售当告买者言病贱取其直不可言无病欺人
取贵价也卖猪者到市即售亦不言病其直过价穆怪
之问其故赍半直追以还买猪人告语言猪实病欲贱
卷七百九十三 第 7a 页
卖不图卖者人相欺乃取贵直买者言卖价私约亦复
辞钱不取穆乃不受钱而去仕至辽东属国都尉
段颖为护羌校尉坐讨羌无功输作左校吏人守阙讼
颖以千数朝廷知颖为郭闳所诬诏问其状颖但谢罪
不敢言枉京师称为长者
滕延为京兆尹有名理世称为长者
高顺为吕布将布后疏顺以魏续有内外之亲悉夺顺
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
卷七百九十三 第 7b 页
无恨意
魏管宁北海朱虚人邻有牛暴宁田者牵牛著凉处自
为饮食过于牛主牛主得牛大惭若犯严刑
吴陆逊为大将军兵屯芜湖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
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嘉吏大帝曰式
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
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也帝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
不能为耳
卷七百九十三 第 8a 页
钟离牧字子干会稽山阴人汉鲁相意七世孙也少居
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馀亩临熟县民有识认之牧
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归焉县长闻之召民系
狱欲绳以法牧为之请长曰君慕承宫自行义事仆为
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君邪牧曰此是郡
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以复留
遂出装还山阴长自往止之为释民系民惭惧率妻子
舂所取稻得六十斛米送还牧牧闭门不受民输置道
卷七百九十三 第 8b 页
旁莫有取者牧由此发名
晋庾纯与荀贩俱为大将军所辟贩整丽车服纯率素
而已贩以为愧恨后纯坐事免复为散骑常侍贩奏纯
前坐不孝免黜不宜升进侍中甄德奏贩以私议贬夺
公论诬罔朝廷贩坐免官贩既免黜纯更以此愧之亟
往慰勉之时人称纯通恕
阮裕常以人不须广学正应以礼让为先故终日静默
无所修综而物自宗焉在剡曾有好车借无不给有人
卷七百九十三 第 9a 页
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后裕闻之乃叹曰吾有车而使
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命焚之位东阳太守
邓攸既陷石勒长史张宾先荐之勒以礼焉勒每东西
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
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
对灯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縳诣勒以明
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位右仆射
王延西河人也家牛生一犊他人认之延牵而授与初
卷七百九十三 第 9b 页
无吝色其人后自知妄认送犊还延叩头谢罪延仍以
与之不复取也
桑虞魏郡黎阳人有园在宅北数里瓜果初熟有人踰
垣盗之虞以园援多棘刺恐踰者见人惊走而致伤损
乃使奴为之开道及偷负瓜将出见道通利知虞使除
之乃送所盗瓜叩头请罪虞乃欢然尽以瓜与之尝行
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虞为盗虞默默无言便解衣
偿之主人曰此舍数失鱼肉鸡鸭多是狐狸偷去君何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0a 页
以疑人乃将脯主山冢间寻求果得之客求还衣虞投
之不顾位宁朔将军
周访字士达汉末避地江南因家庐江寻阳乡人盗访
牛于冢间杀之访得之密埋其肉不使人知
庾亮为征西将军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
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利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
邓骞字长真长沙人少有志气为乡里所重常推诚行
已有节操忠信兼识量宏远善与人交久而益敬太尉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0b 页
庾亮称之以为长者官至大司农卒
郭文隐居馀杭大辟山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
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馀谷辄
恤穷匮人有致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
鹿于庵侧文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
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
范乔陈留县外黄人字伯孙高尚不仕邑人腊夕盗斫
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谕曰卿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1a 页
节曰取柴欲与父母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
皆此类也外黄令高愿叹曰诸士大夫未有不及私者
而范伯孙恂恂率道名讳未尝经于官曹士之贯异于
今而见大道废而有仁义信矣其行身不秽为人所叹
服如此
孙晷吴国富春人时年饥榖贵人有生割其稻者晷见
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割送与之乡邻感愧莫复侵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1b 页
郭翻字长翔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
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
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
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
家百馀里道中逢病人以送之徒步而归其渔猎所得
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
敬焉翻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
固辞翻曰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2a 页
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
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

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闲静寡欲好学而贫
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归后得犊于水上
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
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位太子右庶子
宋谢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兄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2b 页
论弘微常以他语乱之位侍中
谢方明性尤爱惜未尝有所是非为牧守承代前人不
易其政必宜改者则以渐移使无迹可寻
郭原平有志行为乡里所推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
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
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取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
绕宅为沟以通于水宅上种小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
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3a 页
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
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又常于县南郭凤埭
助人引船遇有相斗者为吏所录斗者逃散惟原平独
住吏执以送县县令新到未相识悉将加严罚原平解
衣就罪义无一言左右小大咸稽颡请救然后得免位
会稽太守
沈道虔吴兴人居石山下有人窃其园菜者外还见之
仍自逃隐待窃者去乃出人又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3b 页
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
与之盗者惭不敢受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常以捃拾
自资同捃者或争穟道虔諌之不止悉以其所得与之
争者愧恧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
吴国义兴人也有义让之美人有窃其稻者乃引还为
设酒食以米送之
刘凝之字安隐南郡枝江人常为封里所诬一年三输
公调有认其所著屐笑曰仆著已败令家中觅新者备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4a 页
之此人后于田中得所失屐乃送还不肯复取(凝之宋/书梁书)
(皆有/传)
南齐沈麟士吴兴武康人尝行路邻人认其所著屐麟
士曰是卿屐耶即跣而反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之麟士
曰非卿屐耶笑而受之
韩系伯襄阳人也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系伯以桑枝荫妨他地迁界上开数尺邻畔随复侵之
系伯辄更改种久之邻人惭愧还所侵地躬往谢之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4b 页
梁王志家世居建康禁中里马粪巷父僧虔以来门风
多宽恕志尤惇厚所历职不以罪咎劾人门下客尝盗
脱志车幰卖之志知而不问待之如初宾客游其门者
专覆其过而称其善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时人号马
粪诸王为长者位散骑常侍
裴子野迁廷尉正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
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或劝言诸有司可
得无咎子野笑而答曰虽惭柳季之道岂因讼以受服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5a 页
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
明山宾性笃实家中常乏用货所乘牛既售钱乃谓买
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语买
主遽退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
朴激薄停浇矣位至侍中
何点庐江潜人也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
者见而不言傍有人擒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
受点命告有司盗惧乃受之催令急去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5b 页
庾诜新野人也常乘舟从田舍还载米一百五十石有
人寄载三十石既至宅寄载者曰君三十斛我百五十
石诜嘿不言恣其取足
范元琰吴郡钱塘人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
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菜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
具以实答问盗者为谁答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
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
因伐木为桥以渡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草窃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6a 页
蔡凝自中书侍郎迁晋陵太守及之郡更令左右修缉
中书廨宇谓宾友曰庶来者无劳不亦可乎
后魏高允为尚书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太和十年四月
有事西郊诏以御马车迎允就郊所扳辕登车马忽惊
奔车覆伤眉三处孝文明太后遣医药护治存问相望
司驾将处重坐允启陈无恙乞免其罪先是命中黄门
苏兴寿扶持允曾雪中遇犬惊倒扶者大惧允慰勉之
不令闻彻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6b 页
李孝伯常引纲纪或有言事者孝伯恣其所陈假有是
非终不抑折及见太武言其所长不隐人姓名以为己
善故衣冠之士服其雅正位秦州刺史
崔光韶其家资产皆弟光伯所理光伯亡悉焚其契河
间邢子才曾贷钱数万后送还之光韶曰此亡弟相贷
仆不知也竟不纳位太傅咨议参军
邢臧和雅信厚有长者之风为时人所爱敬位尚书令
李元忠家素富在乡多有出贷求利元忠焚契免责乡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7a 页
人甚敬之孝庄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
南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奉绢千馀疋元忠惟受一疋
杀五牛以食之遣奴为导曰若逢贼但道李元忠遣如
言贼皆舍避位骠骑大将军
尔朱代勤为立义将军曾围山而猎部民射兽误中其
髀代勤乃令拔箭竟不推问曰此既过误何忍加罪部
内闻之咸感其意
宇文测为驸马都尉在雒阳之日曾被窃盗所盗之物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7b 页
即其妻阳平主之衣服也州县擒盗并物俱获测恐此
盗坐之以死乃不认焉遂遇赦得免
赵琰字叔起初苻氏乱琰为乳母携奔寿春年十四乃
归孝心色养饪熟之节必亲调之皇兴中京师俭婢简
粟粜之琰遇见切责敕留轻秕尝送子应冀州聘室从
者于路偶得一羊行三十里而琰知之令还于本处人
买耜刃得剩六耜即命送还刃主刃主高之义而不受
琰命委之而去后为淮南王府长史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8a 页
北齐崔暹为吏部郎主议麟趾格暹亲遇日隆好笃人
士言邢邵宜任府僚可以兼管机密宣武因以徵邵甚
见亲重言论之际邵遂毁暹宣武不悦谓暹曰卿说子
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
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
元文遥后魏昭成皇帝六世孙也有地十顷与物无竞
仕齐为侍中魏之将季孙姓被侮有人冒相侵夺文遥
即以与之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文遥大惊追加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8b 页
慰抚还以与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
后周孟信魏末为赵平太守及去官居贫无食惟有一
老牛其兄子卖之拟供薪米劵契已讫市法应知牛主
在任所信适从外来见买牛人方知其卖也因告之曰
此牛先来有病小用便发君不须买也杖其兄子买牛
人嗟异良久呼信曰孟公但见与牛未必须其力也苦
请不得乃罢买牛者文帝帐下人也文帝深叹异焉
赵轨为卫王爽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9a 页
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于是方知禾主酬直而去
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
隋卢昌衡常行至浚仪所乘马为他牛所触因致死牛
主陈议求还价直昌衡谓之曰六畜相触自关常理此
岂人情也君何谢也拒而不受性宽厚皆此类也位仪
同三司
张文诩为博士仁寿末学废策杖而归尝有人夜中窃
割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文诩慰谕之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9b 页
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论之始为远
近所悉邻家筑墙心欲直之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诩
尝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文诩令禁之遂为刃所伤
至于顿伏床枕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遣之因谓其妻
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其掩人短者皆此类也
李士谦赵郡平棘人隋有天下毕志不仕有牛犯其田
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割其禾黍者
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栗者士谦慰谕之曰某穷困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0a 页
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元褒字孝整为原州总管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
伴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宽而辞正遂舍之商人诣阙讼
褒受金纵贼帝遣使穷治之使者薄责褒曰何故利金
而舍盗也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使者与褒俱诣京师
遂坐免官其盗寻发于他所帝谓褒曰公朝廷旧人位
望隆重受金舍盗非善事何至自诬也对曰臣受委一
州不能息盗贼臣之罪一也州民为人所谤不付法司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0b 页
县即放免臣之罪二也牵率愚诚无顾刑法不持文书
约束至今为物所疑臣之罪三也臣有三罪何所逃责
臣又不言受赂使者复将有所穷究然则缧绁横及良
善重臣之罪是以自诬帝叹异之称为长者
唐杨再思郑州原武人也少举明经授玄武尉充使诣
京师止于客舍会盗窃其囊装再思邂逅遇之盗者伏
罪再思谓曰足下当苦贫匮至此无行速去勿风声恐
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馀财尽以相遗盗者赍去再思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1a 页
初不言其事假贷以归
王友贞口不言人过时论以为真君子后特授太子中
舍人员外
源乾曜玄宗时为京兆尹仍京师留守乾曜政存宽简
不严而理尝有仗内白鹰因纵逸遂失所在帝令京兆
切捕之俄于野外获之其鹰挂于丛棘而死官吏惧得
罪相顾失色乾曜徐曰事有邂逅死亦常理主上仁明
当不以此寘罪必其获戾吾自当之不须惧也遂入自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1b 页
请失旨之罪帝一切不问众咸伏乾曜临事不慑而能
引过在己也尹京三年政令如一
孔述睿为秘书监史馆修撰时令狐垣亦充修撰与述
睿同职多以细碎之事侵述睿皆让之竟不与争时人
称焉
杜黄裳性雅澹宽恕心虽从长口不忤物位平章事
任迪简为天德军使李景略判官性重厚尝有军宴行
酒者误以醯进迪简知误以景略法严虑坐主酒者乃勉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2a 页
饮尽之而伪容其过以酒薄白景略请换之于是军中
皆感悦
钱徽为礼部侍郎长庆元年知贡举放进士郑明等及
覆落郎等十人贬徽为江州刺史先是宰臣段文昌翰
林学士李绅恳言进士杨子浑周汉宾二人于徽继以
私书及徽贬有讽徽令尽献文昌李绅等私书帝必开
悟者徽曰不然苟无愧心得丧一致修身慎行安可以
私书相證邪命子弟焚之时议以为君子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2b 页
后唐王正言为魏州观察判官庄宗平定魏博正言仍
旧职任小心端慎与物无竞尝为同职司空颋所陵正
言降心下之
晋崔税属词颇工凡受托而作者必亲札致之即焚其
藁惧泄人之假手位太子宾客
 
 
 册府元龟卷七百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