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八十五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七百八十五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守道  知足
   守道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然则
卷怀昏乱养素丘樊不为利回不为物忤杜门谢绝陋
巷晏然或琴书以自娱或樵苏而不爨鱎饵不可诱污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b 页
君莫能臣安贞居尝誓志终老者良足多矣亦有逃荣
避地笃学俟时不历当涂之门独乐先王之道时主钦
慕风声自远至或濯缨仕籍忘怀得丧托庇彊宗栖心
恬薄端默以自守耿介而不渝确乎之操于兹可尚盖
闻其风者足使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者焉
孔子为鲁大夫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弗扰为季/氏宰与阳)
(虎共执季桓/子而召孔子)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
(之适也无可之则止/何必公山氏之适)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a 页
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兴周道于东/方故曰东周)又佛肸以中牟畔
子之欲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
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磷薄也涅可以染皂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
(于涅而不黑喻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匏瓠也言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者物系滞一处)又楚闻
孔子在陈蔡之间使人聘之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
楚大国也孔子用于楚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
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b 页
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孔子知弟子有愠心召子
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率循也言非兕/虎而循旷也)
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
信也(言人之不信吾/岂以未仁故乎)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言/人)
(不使通行而困穷/者岂以吾未智乎)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
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信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
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
卷七百八十五 第 3a 页
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
(种之为稼敛之为穑言良农/能播种之未必能敛穫之)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言/良)
(工能巧而已不/能每顺人之意)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
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
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
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
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卷七百八十五 第 3b 页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
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
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宰主财者/也为汝主)
(财言志/之同也)孔子在卫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王孙贾卫大夫奥内也以喻近臣灶以喻执政/贾执政者欲使孔子求昵之微以世俗之言感)
(动/之)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以喻君孔子拒之/曰如获罪于天无所)
(祷于/众神)又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贵不/可求而)
(得之当修德以得之若于道可/求者虽执鞭贱职我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所/好)
卷七百八十五 第 4a 页
(者古人/之道)又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
沽诸(韫藏也椟匮也谓藏诸匮中/沽卖也得善贾宁肯卖之耶)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又冉有谓子贡曰夫子为卫君乎(为犹助/也卫君)
(者谓辄也卫灵公逐太子蒯聩公薨而立孙辄后晋赵/鞅纳蒯瞆于戚卫石曼姑帅师围之故问其意助辄)
(否/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
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夷齐让国远去/终于饿死故问)
(怨邪以让为/仁岂有怨乎)出曰夫子不为也(父子争国恶行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
(知不助卫/君明矣)又孔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孔子尝为大/夫故子路欲)
卷七百八十五 第 4b 页
(使弟子行/其臣之礼)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欺天乎(少差曰间言子路久/有是心非今日也)且予与其死于臣
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无宁宁也二三子门/人也就使我有臣而)
(死其手我宁死/于弟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君臣/礼葬)予死于道路乎
(就使我不得此君臣礼葬有二/三子在我宁当忧弃于道路乎)又孟子曰孔子之去齐
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
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蘧伯玉卫大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卷/而)
卷七百八十五 第 5a 页
(怀之谓不与时政/柔顺不忤于人)
颜子名回鲁人也当世乱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当乱世安陋巷者/不用于世穷而乐)
(道也故孔/子贤之也)
曾点字晰(晰曾/参父)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点曰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春)
(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单祫之时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歌)
(咏先生之道归/于夫子之门)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善点之能/知时也)
卷七百八十五 第 5b 页
曾子名参寝疾病(疾谓/疾困)乐正子春坐于床下(子春曾/参弟子)
元曾申坐于足(元申曾/参之子)童子隅坐而执烛(隅坐不与/成人并)
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华画也箦谓床下也/说者以睆为刮节目)子春曰
(以病困/不可动)曾子闻之瞿然曰呼(呼虐惫/之声)曰华而睆大夫
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
易箦(未之能易/已病故也)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
至于旦请敬易之(言夫子者曾子亲没之后齐尝聘以/为卿而不为也革急也变动也幸觊)
(也/)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彼童/子)君子之爱人也以
卷七百八十五 第 6a 页
(成已/之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息犹安也言/苟容取安也)吾何求哉
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毙休/也)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
(言病虽困/犹勤于礼)
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也既已受业退
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
公晰哀字季次齐人也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
于都唯季次未尝仕
漆雕开字子开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仕进/之道)
卷七百八十五 第 6b 页
(未能信者/未能究习)孔子说(善其志/道深)
柳下惠鲁人为士师(士师典狱之/官鲁士师也)三黜人曰子未可以
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苟直道以事人至/之国俱当复三黜)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墨子宋人名翟弟子公上过语墨子之义于越王悦之
谓公上过曰子之师苟肯至于越请以故吴之地阴江
之浦书社三百以封夫子(二十五家为社/七千四百家也)公上过往于
墨子墨子曰子观越王能听吾言用吾道乎公上过曰
卷七百八十五 第 7a 页
殆未能也墨子曰不唯越王不知翟之意虽子亦不知
翟也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
于宾萌未敢言士(宾客/萌民)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虽全
越以予我吾无所用之不听不用而受其国是非义翟
也何必越虽中国可矣
孔伋字子思孔子孙也鲁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
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
乎岂曰友之云乎(孟子曰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
卷七百八十五 第 7b 页
(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
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孟子尝为齐/卿出吊滕君)
(盖齐下邑也王以治盖之大夫王驩辅行辅副使也王/驩齐之谄人也有宠于王后为右师孟子不悦其为人)
(虽与同使而行未尝与之/言行事不愿与之相比也)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
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未尝与之言行事何也曰
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孟子曰夫人既有自谓/治行事我将复何言哉)
颜斶齐人也见齐宣王王曰斶前(使之/就已)斶亦曰王前宣
卷七百八十五 第 8a 页
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
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欲使斶
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
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
秦王攻齐令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
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斤由是观
之齐王之头会不若死士之垄也齐王默然不说左右
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簴
卷七百八十五 第 8b 页
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知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
北莫敢不来服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
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
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
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虞舜起农
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至商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
之世南面称寡人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
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
卷七百八十五 第 9a 页
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
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倨慢骄奢则凶必从之是故
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
其禄者辱祸必渥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
其名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
有五丞汤有三士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
有也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士故成其道德而
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者
卷七百八十五 第 9b 页
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源下通其流至
圣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
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是其贱之本与
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
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
世世称曰明王是以明乎士之贵也宣王曰嗟乎君子
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
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0a 页
汉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邱伯受诗
元王薨子郢嗣立申公传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申
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
召之乃往
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也为宣帝博士至河南东
郡太守以高第入为左冯翊廉直不事权贵或说曰天
时不胜人事君以不修小礼曲义亡贵人左右之助经
义虽高不至宰相愿少自勉强彭祖曰凡通经术固当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0b 页
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治齐诗与萧望之等同师望
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说元帝徵待
诏宦者署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
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后为谏大夫
孙宝字子严以经明为郡吏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
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除为修饰/扫除也)设储峙(谓豫备器物/也音又纪切)
宝自劾去忠固还之心内不平后署宝主簿宝徙入舍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1a 页
祭灶请比邻忠阴察怪之使所亲问宝前大夫为君设
除大舍子自劾去者欲为高节也今两府高士俗不为
主簿子既为之徙舍甚说(说读/曰悦)何前后不相副也宝曰
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言大/夫以)
(为宝通可为主簿耳府中/之人又不以为不当也)士安得独自高前日君男欲
学文而移宝自近(文礼/书也)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不可诎
身诎何伤且不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言士不遭遇/知已则当屈)
(辱无所/不为也)忠闻之甚惭后终于大司农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1b 页
扬雄哀帝时为郎待诏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
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元有以自守泊如也
桓谭当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竞褒称德
美作符命以求媚谭独自守默无言后终于六安郡丞
后汉孔子建鲁国人也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
王莽为建新大尹(莽改千乘国曰建/新郡守曰大尹)尝劝子建仕对曰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
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2a 页
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习鲁诗论语王莽末去归
乡里于东界为赤眉贼所得遂见俘执十馀日咸晨夜
诵经自若贼异而遣之后终于骑都尉
杜抚字叔和犍为武阳人也少有才受业于薛汉后归
乡里教授沈静乐道举动必以礼后为公车令
冯衍更始时为立威将军更始使鲍永安集河北永以
衍领狼孟长屯太原光武即位遣使者招永衍不肯降
审知更始已殁乃共罢兵幅巾降于河内帝怨衍等不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2b 页
时至永以立功得赎罪遂任用之而衍独见黜永谓衍
曰昔高祖赏季布之罪诛丁固之功今遭明主亦何忧
哉衍曰记有之人有挑其邻人之妻者挑其长者长者
詈之挑其少者少者报之后其夫死而取其长者或谓
之曰夫非骂尔者耶曰夫在人欲其报我在我欲其骂人
也夫天命难知人道易守守道之臣何患死亡衍后为
曲阳令
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3a 页
有高名与览此宇宾客盈室览尝自守不与融言融观
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牖今京
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
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
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因与融赍刺就房谒宿林
宗嗟叹下床为拜览初为本县主簿后归乡里卒
杨赐常退居隐约不答州郡礼命后辟大将军梁冀府
非其好也出除陈仓令因病不行公车徵不至连辞三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3b 页
公之命后拜尚书令数日出为廷尉赐自以代非家法
言曰三后成功惟殷于民皋陶不与焉盖吝之也(尚书/曰伯)
(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榖三后成功惟殷于民言皋陶不预其数者盖耻之)
遂固辞以特进就第
魏邴原自辽东归曹公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
爱子苍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原
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
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4a 页
祖乃止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天下向慕宾客如归而
原独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举动太祖微使人从容
问之原曰吾闻国危不事冢宰君老不奉世子此典制
也于是乃转五官长史
晋庾敱字子嵩为吏部郎是时天下多故机变屡起敱
尝静默无为
陈袁枢字践言家世显贵资产充足而枢独处率素
傍无交往端坐一室非公事未尝出游荣利之怀淡如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4b 页
也王僧辩平侯景镇京城衣冠争往造请枢独杜门静
居不求闻达后为丹阳尹
后魏胡方回为中书侍郎司徒崔浩及当时朝贤并爱
重之清贫守道以寿终
崔模字叔轨长者笃厚不营荣利颇为崔浩轻侮而守
志确然不为浩屈后位至征东将军
北齐卢熙裕袭兄爵为固安伯虚淡守道有古人之风
为亲表所敬重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5a 页
后周于谨字思敬河南雒阳人性沉深有识量略窥经
史尤好孙子兵书屏居闾里未有仕进之志或有劝之者
谨曰州郡之职昔人所鄙台鼎之位须待时来吾所以
优游乡邑聊以卒岁耳太宰元天穆见之叹曰王佐才
也后为太傅大宗伯
隋房彦谦为司𨽻刺史时隋政渐乱朝廷靡然莫不变
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
阳令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5b 页
李礼成字孝谐年七岁与姑之子兰陵太守荥阳郑颢
随魏武帝入关颢母每谓所亲曰此儿平生未尝回头
当为重器耳及长深沉有行检不妄通宾客释褐著作郎
周受禅拜平东将军散骑常侍于时贵公子皆竞习弓
马被服多为军容礼成虽善骑射而从容儒服不失素

裴矩炀帝时为右光禄大夫于时皇纲不振人皆变节
左翊卫大将军字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6a 页
多以贿闻唯矩守常无赃秽之响以是为世所传
李文博为薛道衡所奏为司𨽻从事于时朝政浸坏人
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遭离乱播迁
不知所终
唐虞世南于隋大业初累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时兄
世基当朝贵盛妻子被服拟于王者世南虽同居而躬
履勤俭不失素业
窦威字文尉扶风平陵人隋太傅炽之子也沉深有器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6b 页
局博览群言多所通涉家风尚武诸兄并以武功致位
通显皆哂威所为而终不改也隋内史令李德林举其
有文学释褐袐书郎
赵宗儒自中书侍郎平章事罢授右庶子退居守道奉
朝请而已德宗闻而嘉之迁吏部侍郎召见劳之曰知
卿閒六年故有此拜曩者与先臣并命尚念之耶因俯
伏流涕
卢绍广明初迁给事中大寇犯边避地江左虽生计屡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7a 页
空而端默自守未尝以事干侯伯人所难者绍力行之
后唐李愚昭宗在凤翔汴军攻蒲华愚避难东归雒阳
时卫公李德裕孙道古在平泉旧墅愚往依焉子弟亲
采梠负薪以给朝夕未尝干人
   知足
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氏之训也故大雅明哲之士
乃能察盈虚之理蹈卑约之戒使其任不踰量居常远
祸克保身吉而终无祗侮焉至乃辞婚当途移疾避位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7b 页
用清白为家法故不益田庐谓赢馀为自苦故不须富
贵逮乎妨贤窃禄之愧发于话言怀田述志之乐形于
赋咏斯皆究易象知退之旨识天道亏盈之意寡欲易
足不忮不求内全节而无苟世闻风而竞劝其淑人之
令范欤
汉张良封留侯为太子少傅良言天下事甚众乃称曰
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彊秦天下
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8a 页
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赤松子/仙人也)
刘德为宗正尝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光欲以
女妻之德不娶畏盛满焉
疏广宣帝时为太傅广兄子受为少傅在位五岁皇太
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
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
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移/病)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8b 页
(谓移书/言病也)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宣帝以其
年老皆许之诏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五十斤疏广
疏受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日日设之也/共读曰供)请族
人故旧宾客相娱乐数问其家金馀尚有几所趋卖以
共具(几所犹言几许/也趣读曰足)居岁馀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
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几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几读/曰冀)
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丈人严庄/之称也故)
(亲而老老/者皆称焉)老人即以閒暇乃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9a 页
诗不念子孙哉(悖惑也音/布内切)顾自有旧田庐(顾思/念也)令子孙
勤力其中足以共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馀
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
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
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
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馀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
说服(说读/曰悦)皆以寿终
邴曼容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
卷七百八十五 第 19b 页
后汉马援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
牛酾酒劳享军士(酾犹滤也/音所宜反)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
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
下泽车(车行泽者/欲短毂)御款段马(款犹绥也言/形段迟缓)为郡掾吏守
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当吾在
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熏蒸仰视飞
鸢跕跕堕水中(鸢鸱也跕跕堕猊跕/音都□泰□二切)卧念少游平生时
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0a 页
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及军还将至故人
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
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
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
能常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
张霸为会稽太守视事三年谓掾吏曰太守起自孤生
致位郡守盖日终则移月满则亏老氏有言知止不辱
遂移病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0b 页
魏程昱为奋武将军从太祖屡立功及天下渐平昱宗
人奉牛酒大会昱曰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乃自表归
兵阖门不出
晋羊祜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尝与弟琇书曰
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以白士而
居重位何能不以盛满受责乎疏广是吾师也
南齐王秀之为晋平太守至郡期年谓人曰此郡丰壤
禄俸常充吾山资已足岂可久留以妨贤路上表请代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1a 页
时人谓王晋平恐富求归
丘灵鞠为尚书左丞世祖即位转通直常侍领东观祭
酒灵鞠曰人居官愿数迁使我终身为祭酒不恨也
梁陶季直初仕齐为尚书左丞迁建安太守为政清静
百姓便之梁台建为给事黄门侍郎尝称仕至二千石
始愿毕矣无为久预人间事
江淹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尝谓子弟曰吾本寒素不
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1b 页
矣人生行乐虽富贵何时吾功名既立正欲归身草莱

陈虞寄字次安官至戎昭将军大中大夫卒前后所居
官未尝至秩满裁期年数月便自求解退尝曰知足不
辱吾知足矣
后魏裴宣为益州刺史家世以儒学为业尝慕廉退每
叹曰以贾谊之才仕汉文之世不历公卿将非运也乃
谓亲宾曰吾本闾阎之士素无当世之志直随牒推移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2a 页
遂至于此禄厚养亲效不光国瞻言往哲可以言归矣
因奉表求解世宗不许乃作怀田赋以叙心焉
北齐郑述祖文宣天保初累迁太子少师仪同三司兖
州刺史病笃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
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遂卒于州
后周萧太圜梁简文帝子也国亡于周为麟趾殿学士
太圜深信因果心安閒放尝言之曰拂衣褰裳无吞舟
之漏网挂符悬节虑我志之未从傥获展禽之免有美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2b 页
慈明之进如蒙北叟之放实胜济南之徵其故何哉夫
闾阎者有优游之美朝廷者有簪佩之累盖由来久矣
留侯追踪于松子陶朱成术于辛文良有以焉况乎智
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止
萧然无累北山之北弃绝人间南山之南超踰世网面
川原而𢃄流水倚郊甸而抗平皋筑蜗舍于疏林搆环
堵于幽薄近瞻烟雾远睇风云藉纤草以荫长松结幽
兰而援芳桂仰翔禽于百仞俯泳鱼于千寻果园在后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3a 页
开窗牖以临花卉蔬圃居前坐檐楹而看灌圳二顷以
供饘粥十亩以给丝麻侍儿五三可充纴织家僮数四
足代耕耘沽酪牧羊协潘生之志畜鸡种黍应庄叟之
言穫菽寻汜氏之书露葵徵尹君之录烹羔豚而分春
酒迎伏腊而候岁时披良书采至赜歌纂纂唱乌乌可
以娱神可以散虑有朋自远扬㩁古今田畯近至剧谈
稼穑斯亦足矣乐不可支永保性命何畏忧责岂若蹙
足入绊申颈就羁游帝王之门趋宰衡之势不虑飘尘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3b 页
之少选宁觉年祀之斯须万物营营靡存其意天道昧
昧安可问哉嗟乎人生若浮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所
愿言执烛夜游惊其迅速耳百年几何擎忌曲拳四时
如流俛眉蹑足出处无成语默奚当非直邱明所耻抑
亦宣尼耻之
隋梁睿字恃德初仕后周为柱国益州总管高祖受襌
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徵
还京师及引见帝为之兴命睿上殿握手极欢睿退谓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4a 页
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也遂谢病阖门自守不友当

韦世康以高祖开皇初为绛州刺史性恬素好古不以
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吾生
因绪馀夙沾缨弁驱驰不已四纪于兹亟登衮命频莅
方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脂膏而莫
润如斯之事颇为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霜早梧
楸风先蒲柳眼闇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4b 页
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况娘春秋已
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今世穆世文并从戎
役吾与世冲复婴远任陟岵瞻望此情弥切桓山之悲
倍深尝恋意欲上闻乞终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
言远慕感咽难胜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于宣敏为奉车都尉尝以满盛之诫昔贤所重每怀静
退著述志赋以见其志焉
唐岑本文字景仁为中书令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5a 页
曰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
令耳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
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言者太息而
退
李日知以玄宗先天元年转刑部尚书罢知政事频请
致仕许之初日知将有陈请而不与妻谋归家而使左
右饬装将出居别业妻惊曰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
何为遽辞职也日知曰书生至此已过本分人情无厌若
卷七百八十五 第 25b 页
恣其心是 止足之日及归田园不事产业但缉构池
亭多引后进与之谈宴
 
 
 
 
 
 册府元龟卷七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