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五十八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七百五十八 宋 王钦若等 撰
  总录部
   忠
书曰为下克忠传曰忠为令德盖士之策名从官委质
事君无贰尔心不为义疚时危而节见累至而行明周
旋夷险秉操弥厉遭值事变守死无改是皆忠之属也
中代而下曷尝无其人哉至乃勤身翼卫尽规缝阙诚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b 页
心内著谨力兼茂义形于颠沛志烈于屯难去就之际
确然不渝凶丑之会毅然有守垂谠言于将没全大节
而陨命其或卑处纲佐退居士伍亦乃拳拳勖勉存心
王室虽在畎亩犹不忘君斯可以为纯臣矣
汉周緤沛人也以舍人从高祖起沛尝为参乘高祖战
有利不利终亡离上心帝以緤为信武侯(以其忠信/故加此号)
欲自击陈豨緤泣曰始秦攻破天下未曾自行今上尝
自行是亡人可使者乎帝以为爱我赐入便门不趋封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a 页
緤为䣙城侯
梅福为南昌尉(豫章/之县)后去官归寿春数因县道上言变
(附县道之使而封奏/也变谓非常之事)求假轺传(小车之/传也)诣行在所条
对急政(条对者一一/条录而对之)
龚胜字君实楚人徵光禄大夫称疾乞骸骨哀帝赐策
归老于乡里王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
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复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
祭酒胜称疾不应徵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b 页
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即拜秩上卿先赐六月
禄直以办装使者与郡太守县长吏三老官属行义诸
生千人以上入胜里致诏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
胜称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使
者入户西行南面立致诏付玺书迁延再拜奉印绶内
安车驷马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
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
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
卷七百五十八 第 3a 页
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辄推不受使者即上言方盛夏
暑热胜病少气可须秋凉乃发有诏使者五日一与太
守俱问起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朝廷虚心待
君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动移至传舍示有行意必为
子孙遗大业晖等白使者语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
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
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
日死
卷七百五十八 第 3b 页
后汉王丰为光武突骑光武追尤来等贼乘胜轻进反
为所败贼追及短兵接帝自投高岸丰急下马援帝帝
抚其肩而上顾笑谓耿弇曰几为虏嗤弇频射却贼得

赵憙素与邓奉善后奉反于南阳憙数遗书切责之而
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光武以为疑及奉反帝得憙书
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即徵憙引见赐鞍马待诏公车
憙位至太傅录尚书事
卷七百五十八 第 4a 页
刘翊颍川人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椽是时寇贼兴
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及到长安诏
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何颙字伯求辟司空府及董卓秉政逼颙以为长史托
病不就乃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谋卓会爽薨颙
以他事为卓所系忧愤而卒
张温字伯慎少有名誉累登公卿亦阴与司徒王允共
谋诛卓事未及发而见害
卷七百五十八 第 4b 页
田丰为侍御史弃官归家时袁绍起义兵卑辞厚币以
招致丰丰以王室多艰志存拯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
劝绍迎天子绍不纳
陈圭为沛相时吕布在下邳袁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
索布女布许之(时布在徐州/许以女嫁之)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
布并求迎妇圭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将为国难于
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
四海将军宜与恊同策谋图泰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
卷七百五十八 第 5a 页
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以怨术初不已受也
女已在途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于市圭欲使子登
诣曹公布不肯遣会使者至拜布左将军布大喜即听
登往并令奉章谢恩后布为曹公所围乃遣许汜王楷
告急于袁术术曰布不与我女理自当败何为复来相
闻耶汜楷曰明上今不救布为自败耳布破明上亦破
也术时僭号故呼为明上术乃严兵为布作声援布恐
术为女不至故不遣兵救也绵缠女身缚马上夜自送
卷七百五十八 第 5b 页
女出与术曹公守兵相触格射不得过复还城
邓羲为荆州刘表治中献帝都许昌表虽遣使贡献然
北与袁绍相结羲谏表表不听(汉晋春秋曰表答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
(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独何怪乎)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不出
元尚献帝初为兖州刺史东之郡而魏太祖已临兖州
尚南依袁术术僭号欲以尚为太尉不敢显言私使人
讽之尚无屈意术亦不敢强也建安初尚逃还为术所害
徐璆为东海相献帝迁许以廷尉徵当诣京师道为袁
卷七百五十八 第 6a 页
绍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璆乃叹曰龚胜鲍宣独何人
哉守之必死术不敢逼术死军破璆得其传国玺及还
许并送前所假汝南东海二郡印绶司徒赵退谓璆曰
君遭大难尤存此邪璆曰昔苏武困于匈奴不队七尺
之节况此方寸印乎
臧洪为即邱长灵帝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
功曹时董卓杀帝图危社稷洪说超曰明府历世受思
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虎视此诚义士效命
卷七百五十八 第 6b 页
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人殷富若动桴鼓可得二万人
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义不亦宜乎超然其言与洪
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先谓超曰闻弟为郡委政臧
洪洪者何如人超曰臧洪海内奇士才略智数不比于
超矣邈即引洪与语大异之乃使诣兖州刺史刘岱豫
州刺史孔胄遂皆相善邈计先有谋约会超至定议与
诸牧守大会酸枣设坛场将盟既而更相辞让莫敢先
登咸共推洪洪乃摄衣升坛歃血而盟曰汉世不幸皇
卷七百五十八 第 7a 页
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
剪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胄陈留太守邈东郡
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
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
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皆鉴之洪辞气
慷慨闻其言者无不激扬
魏李乾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
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
卷七百五十八 第 7b 页
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
蜀法正字孝直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
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
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
直吾与汝俱去遂退位至尚书令护军将军
赵云为先主车骑曹公追先主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
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
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卷七百五十八 第 8a 页
吴谷利为孙权左右给使以谨直为亲近监权征合淝
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见撤丈馀无板谷利在马后使
权持鞍缓控利于后着鞭以助马势遂得超渡权既得
免即拜利都亭侯于武昌新装大船名为长安试泛之
钓台沂时风大盛谷利令舵工取樊口权曰当张头取
罗州利拔刀向舵工曰不取樊口者斩工即转舵入樊
口风遂猛不可行乃还权曰阿利畏水何怯也利跪曰
大王万乘之主轻于不测之渊戏于猛浪之中楼船装
卷七百五十八 第 8b 页
高邂逅颠危柰社稷何是以利辄敢以死争权于是贵
重之自此后不复名之尝呼曰谷
陈表父武为偏将军从孙权击合淝战死孙权复其客
二百家在会稽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
以还官充足精锐诏曰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
之卿何得辞焉表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
本空枉此劲锐以为僮仆非表忠也皆辄科取以充部
伍所在以闻权甚嘉之下郡县科正户羸民以补其处
卷七百五十八 第 9a 页
石伟有节操高行及吴亡晋武帝诏曰吴故光禄大夫
石伟秉志清白皓首不踰虽处危乱廉节可纪年已过
迈不堪远涉其以伟为议郎加二千石秩以终厥世伟
遂阳狂及盲不受晋爵
晋郭琦为右著作郎赵王伦篡位又欲用琦琦曰我已
为武帝吏不欲复为今世吏终身处于家
王允之年在总角从伯敦谓为似已尝以自随出则同
舆入则共寝敦尝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
卷七百五十八 第 9b 页
逆允之已醒悉闻其言虑敦或疑已便于卧处大吐衣
面并污凤既出敦果然视见允之卧吐中以为大醉不
复疑之时父舒始拜廷尉允之求还定省敦许之至都
以敦凤谋议事白舒舒即与导俱启明帝成帝初随舒
之会稽及苏峻反允之讨贼有功封番禺县侯邑千六
百户
刘敬宣为会稽王世子元显征虏参军事隆安二年王
恭起兵于京口以诛司马尚之兄弟为名敬宣父牢之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0a 页
为恭前军司马辅国将军晋陵太守置左领兵而恭以
豪戚自居甚相陵忽牢之心不能平及恭北举牢之为
前锋太傅会稽王道子与牢之书备言祸福使以兵反
恭牢之呼敬宣曰吾与王恭皆蒙先帝殊恩今居元舅
之重义心未彰唯兵是从吾不能审恭事捷之日必能
奉戴天子缉穆宰相与否今欲奉国威灵以明逆顺汝
以为何如敬宣曰朝廷虽无成康之隆未有桓灵之乱
而恭怙乱阻兵志陵京邑大人与恭亲无骨肉分非君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0b 页
臣虽共事少时意好不协今日讨之于情何有牢之至
竹里斩恭大将颜延遣敬宣率高雅之等还京袭恭恭
方出城跃军驰骑横击之一时散溃元显进号后将军
以敬宣为咨议参军又加宁朔将军后为辅国将军谋
袭桓玄不克与司马休之高雅之等奔长安求救于姚
兴得兵数千人又为玄所破乃奔慕容德敬宣素晓天
文知必有兴复晋室者又梦丸土而服之既觉喜曰丸
者桓也桓既吞矣吾复本土乎乃结青州大姓诸崔并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1a 页
要鲜卑大帅免达谋灭德推休之为主克日垂□时刘
轨为德司空大被委任雅之又欲要轨敬宣曰此公年
老吾观其有安齐志必不动不可告也雅之以为不然
遂告轨轨果不从谋颇泄相与杀轨而去
韩遥之安帝时为荆州治中转平西府录事参军以刘
裕父名翘字显宗遥之遂字显宗名儿为翘以示不臣
刘氏与司马休之俱奔姚兴刘裕入关又奔于魏
刘迈仕桓玄后为竟陵太守及刘毅与刘裕等同谋起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1b 页
义迈将应之事泄为玄所害
宋张畅为南谯王长史义宣既有异图蔡趍等以畅民
望劝义宣留之及解南蛮校尉以授畅加冠军领丞相
长史遣门生苟僧保下都因颜竣陈义宣衅状僧宝有
私货停巴陵不时下舍义宣起兵津径断绝僧宝遂不
得去义宣将为逆遣嬖人翟灵宝谓畅朝廷简练舟甲
意在西讨今欲发兵自卫畅曰必无此理请以死保之
灵宝知畅不回劝义宣杀以徇众即遣召畅止于东齐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2a 页
弥日不与相见赖司马竺超民保持故获全免既而进
号抚军别立军部以收民望畅虽署文抚檄饮酒尝醉
不省文书随义宣东下梁山战败义宣奔走畅于乱兵
自归为军人所掠衣服都尽值右将军王玄谟乘舆出
营畅已得败衣遂排玄谟上舆玄谟意甚不悦诸将欲
杀之队主张世营救免送京师下廷尉削爵土配左右
尚方寻见原复起为都官尚书
庾炳之为始兴王镇军长史于时领军将军刘湛协附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2b 页
大将军彭成王义康而与仆射殷景仁有隙凡朝士游
殷氏者不得入刘氏之门独炳之游二人之间密尽忠
于朝廷景仁称疾不朝见者历年太祖尝令炳之衔命
去来湛不疑也义康出藩湛伏诛以炳之为尚书吏部
郎与右卫将军沈演之俱参机密
王僧虔迁司徒左西属兄僧绰为元凶所害亲宾咸劝
避难僧虔涕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
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得同归九泉犹羽化也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3a 页
袁淑为太子左卫率元凶劭将为逆其夜淑在直二更
许呼淑及萧赟等流涕谓曰主上信谗将见罪废省内
无过不能受枉明旦便当行大事幸相与戮力淑及赟
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左右皆动赟惧乃曰
臣昔忝伏事尝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淑
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也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
疾动耳劭愈怒因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
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3b 页
急息之劭左右引淑等衿褶又就主衣取锦截三尺为
一段又中破分赟淑及左右使以缚裤淑出还省绕床
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赟同载呼淑甚急淑眠
终不起劭停车风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
车又辞不上劭因命左右与手刃见杀于风化门外时
年四十六
程天福随孝武镇彭城后魏太武亲率大众至彭城遣
人云魏主致意安北程天祚一介常人诚知非宋朝之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4a 页
美近于汝阳身被九创落在殿外我手牵而出之凡人
骨肉分张并思集聚辄已语之但其弟苦辞今令与来
使相见天福谓使人曰兄受命汝阳不能死节各在一
国何烦相见
巢遂为绥安令时会稽太守孔顗反义兴诸县唯遂守
节不移不受伪爵
王孚大明末为海盐令泰始初天下反叛唯孚独不同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4b 页
刘弥之青州人明帝即位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
遣弥之及张灵庆崔僧璇三军应安都弥之等寻归顺
弥之青州强姓门族甚多诸宗从相合率奔北海据城
以拒文秀
何承天东海郯人谢晦镇江陵请为南蛮长史及晦进
号卫将军转为咨议参军时朝廷既诛徐羡之将讨晦
晦率兵既下承天留府不从及到彦之至马头承天自
诣请罪彦之以其有诚宥之使行蛮府事后为廷尉卒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5a 页
邵领宗彭城人竟陵王诞举兵反孝武遣沈庆之讨伐
彭城领宗在城内阴结死士欲袭诞先欲布诚于庆之
乃说求为间谍见许领宗既出致诚毕复还城内事泄
诞鞭二百考问不服遂支解之
尹玄庆为海陵王休茂参军休茂杀司马庾深之等徵
兵为乱玄庆起义兵攻袭休茂生擒之将出中司马斩
首休茂平以玄庆为射声校尉
南齐桓康勇果骁悍宋大明中随太祖为军容使从世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5b 页
祖在赣县泰始初世祖起义为郡所絷众皆散康装担
一头贮穆后一头贮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自负置
山中与门客萧欣祖杨瑑之皋分喜潜三奴向思奴四
十馀人相结破郡狱出世祖郡追急康等死战破之
曹道刚字景昭彭城人性质直萧谌之废立也道刚死
之初废帝虽与道刚狎而未尝敢詶帝悦市里杂事以
为欢乐道刚辄避之益州韩护善骑马帝尝呼入华林
园中令骑尝狎之道刚出谓明帝主上犹是小儿左右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6a 页
皆须正人使日见礼则近闻韩护与天子齐马并驰此
导人君于危地道刚欲杀之既而遣人刺护及道刚死
张融谓刘绘曰道刚似不为謟亦复不免也答曰夫径
寸之珠非不宝也而蚌之所病云何不疗之哉此道刚
所以死也
杜文谦者吴郡钱塘人明帝为南郡王文谦侍五经文
局历太学博士出为溧阳令未之职会帝知权萧谌用
事文谦乃谓舍人綦母珍之曰天下事可知灰尽粉灭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6b 页
匪朝伊夕不早为计吾徒无类矣珍之曰计将安出答
曰先帝故人多见摈斥今召而使之谁不慷慨近闻王
洪轨与赵越尝徐僧亮万灵会共语皆攘袂搥床君其
密报周奉叔使万灵会魏僧勔杀萧谌则宫中之兵皆
我用也即勒兵入尚书斩萧令两郡伯力耳其次则遣
荆轲豫让之徒因咨事左手顿其胸则方寸之刃足以
立事亦万世一时也今举大事亦死不举事亦死二死
等耳死社稷可乎若迟疑不断复少日录君称敕赐死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7a 页
父母为殉在眼中矣珍之不能用时徐龙驹亦当得封
珍之耻龙驹共诏因求别立事未及行而事败珍之在
西州时有一手板相者云当贵每以此言动帝又图黄
门郎帝尝问之曰西州时手板何在珍之曰此是黄门
手板官何须问帝大笑珍之时为左将军南彭城太守
领中书通事舍人正直宿宣旨使即往蒋王庙祈福因
收送廷尉周奉叔文谦同死文谦有学行善言吐其父
闻其死曰吾所以忧者恐其不得死地耳今以忠义死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7b 页
复何恨哉王经母所以欣王经之义也时人美其言
梁江革为豫章王长史时魏徐州刺史元□僧降附革
被敕随府主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
还途经下邳遂为魏人执之魏徐州刺史安丰王延明
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
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时祖暅同被拘絷延明使暅作
欹器漏刻铭革唾骂暅曰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今乃
为虏立铭孤负朝廷延明闻之乃令革作丈八寺碑并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8a 页
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愈苦
将加以箠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
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
止日给脱粟三升仅馀性命值魏帝讨中山王元略反
乃放革及祖暅还朝诏曰前贞威将军镇北长史广陵
太守江革才思通瞻出内有闻在朝正身临危不挠首
佐台铉实允佥请可太尉临川王长史
张讥为士林馆学士侯景陷台城讥崎岖步难卒不事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8b 页

乐子云位江陵丞魏克江陵众奔散呼子云子云曰终
为虏矣不如守以死节遂仆地卒于马蹄之下
陈沈文阿仕梁为五经博士简文在东宫引为学士及
侯景寇逆简文别遣文阿招募士卒入援京师城陷与
张嵊共保吴兴嵊败文阿窜于山野景素闻其名求之
甚急文阿穷迫不知所出登树自缢遇有所亲救之便
自投而下折其左臂及景平高祖以文阿州里表为原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9a 页
乡令监江阴郡
萧摩诃为侍中骠骑大将军隋总管贺若弼袭京口摩
诃众溃被执及京城陷贺若弼置后主于德教殿令兵
卫守摩诃请弼曰今为囚虏命在斯须愿得一见旧主
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摩诃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
旧厨取食而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后魏穆崇代人也道武之居独孤部崇尝往来奉给窟
咄之难崇外甥于植等谋执道武以应之告崇曰今窟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9b 页
咄已立众咸归附富贵不可失愿舅图之崇乃夜告道
武道武诛植等北踰阴山复幸贺兰部崇甚见宠待位
至太尉徙宜都公卒
张兖为幽州刺史道武天兴初徵还后与崔逞答晋将
书失旨黜为尚书令史及疾笃上疏曰臣既庸人志无
殊操值太祖诞应期运天地始开参戎氛雾之初驰驱
革命之会托翼邓林寄鳞溟海遂荷恩宠荣兼出内陛
下龙飞九五仍参顾问曾无微诚尘山露海今旧疾弥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0a 页
留气力虚损天罗有罪将填沟壑然犬马恋主敢不尽
言方今中夏虽平九域未一西有不宾之𦍑南有逆命
之虏岷蜀殊风辽海异教虽挺生明圣拨乱乘时而因
几抚会实须经略介焉易失切在人谋伏愿恢崇睿道
尅广德心使揖让与干戈并陈文德与武功俱运则太
平之化康哉之美复隆于今不独前世昔子囊将终寄
言城郢荀偃辞含遗恨在齐臣虽闇劣敢忘前志魂而
有灵结草泉壤后数日卒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0b 页
娄提献文时为内三郎献文厌世提谓人曰圣主升遐
安用活为遂引佩刀自刺几至于死明文太后诏赐帛
贰百疋
甄珍为侍郎领御史中尉坐朋党免官时以鹰犬驰逐
自娱朝廷有大事尤上表陈情
徐遵明华阴人讲学于外二十馀人庄帝永安二年元
颢入雒任城太守李湛将举义兵遵明同其事夜至民
间为乱兵所害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1a 页
泉元礼雒州都督企之子东魏高敖曹围逼雒州杜窋
为其乡道城既陷敖曹报企而企密诫元礼及其弟仲
遵致力本朝仲遵以被伤不行元礼亦于路逃归时杜
窋虽为刺史然巴人素轻杜而重泉及元礼至与弟仲
遵相见感父临别之言潜与豪右结托信宿之间遂率
乡人袭州城斩窋传首长安朝廷嘉之拜卫将军骠骑
大将军世袭雒州刺史后元礼于沙苑战没复以仲遵
为雒州刺史遵宿称干略为乡里所归及为本州颇得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1b 页
时誉
梁韦嵩遵为萧宝夤中兵参军深见信任宝夤反令嵩
遵率众出征嵩遵伪受其署既行之后遂与侯德等还
来袭城以功封乌氏县开国伯邑伍百户
苏湛为萧宝夤行台郎中深见委任孝昌中宝夤大败
东还朝廷以为雍州刺史后自猜惧害中尉郦道元乃
称兵反时湛卧疾于家宝夤令姜俭报湛云元略受萧
衍意旨乃欲见除郦道元之来事不可测居不能坐受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2a 页
死亡今便为身计不复作魏臣也与卿契阔故以相报
死生荣辱与君共之湛闻举声大哭俭遽止之曰何得
便尔湛曰百口居家即时屠灭如何不哭哭数十声徐
谓俭曰为我白齐王王本以穷鸟投人赖朝廷假王羽
翼荣宠至此国步多虞不能竭忠报德乃欲乘人间隙
有不臧之心信惑行路无识之语欲以羸败之兵守关
问鼎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且王之恩义未洽于民但
见其败未见有成苏湛不能以百口居家为王族灭宝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2b 页
夤复报曰此自救命之计不得不尔所以不先相白者
恐沮吾计故耳湛复曰凡为大事尝得天下奇士今但
共长安博徒小儿辈计较辨有成理不湛恐荆棘必生
庭阁愿乞骸骨归乡里脱得因此病死以下见先人宝
夤素重之以其病笃且知不为已用听还武功宝夤败
庄帝即位徵补尚书郎既至庄帝曰前闻卿答萧宝
夤甚有美辞为我说也湛顿首谢曰臣虽言语不如伍
被始终不易自谓过之然臣与周游契阔言得尽心而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3a 页
不能令其不反臣之罪也庄帝悦拜散骑都尉仍领侍

贾景隽以学识知名奉朝请迁京兆王愉府外兵参军
愉起逆于冀州将授其官景隽不受愉杀之永平中赠
东清河太守谥曰贞
王士良孝庄末为尔朱仲远府参军事与纥豆陵叔藩
交战军败为藩擒遂居河右伪行台纥豆陵伊利钦其
才擢授右丞妻以孙女士良既为姻好便得尽言遂晓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3b 页
以祸福伊利即归附朝廷嘉之
北齐崔仲文东魏兴和中为丞相掾沙苑之败仲文持
马尾以渡河及中流乍没乍出高祖望见之曰崔掾也
遽遣船赴接既济劳之曰卿为亲为君不顾万死可谓
家之孝子国之忠臣加中军将军
王纮为奉朝请兰京之乱纮冒刃捍禦以其忠节赐爵
平春县男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疋钱三万并金带骏
马仍除晋阳令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4a 页
后周蔡袭高平人名著西州魏孝明正光中万侯奴寇
乱关中袭乃背贼乘妻子归雒阳拜齐安郡守
李远其先陇西人也魏正光中天下鼎沸敕勒贼胡琮
侵逼原州其徒甚盛远昆季率励乡人欲图拒守而众
情猜惧颇有异同远乃按剑而言曰顷年以来国家多
难凶党乘机肆其毒螫王略未振缓其枭夷正是忠臣
立节之秋义士建功之日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
中求生耳诸人并世载忠贞沐浴教义今若弃同即异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4b 页
去顺就逆虽三尺童子犹或非之将复何颜以见天下
之士有异议者请以剑斩之于是众皆股慄莫不听命
乃相与盟歃遂深壁自守而外无救援城遂陷其徒多
被杀伤唯远兄弟并为人所匿得免远乃言于兄贤曰
今逆贼孔炽屠戮忠良远欲间行入朝请兵救援兄晦
迹和光可以免祸内同衅隙因变立功若王师西指得
表里相应既殉国家之急复全私室之危岂若穷迫凶
威坐见夷灭贤曰是吾心也遂定东行之策远乃崎岖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5a 页
寇境得达京师魏朝嘉之授武骑常侍俄转别将赐帛
千疋并弓矢衣马等
皇甫续武帝建德初为宫尹中侍武帝避暑云阳宫时
宣帝为太子监国卫刺王作乱城门已闭百僚多有遁
者续闻难赴之于玄武门遇皇太子下楼执续手悲喜
交集帝闻而嘉之迁小宫尹
薛端汾阴人初为司空高乾雍参军以天下扰乱遂弃
官归乡里魏孝武西迁文帝令大都督薛宗礼据龙门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5b 页
引端同行崇礼寻失守降东魏东魏遣行台薛循义都
督一千兵西度据杨氏壁端与宗亲及家僮等先在壁
中循义乃令其兵逼端等东渡方欲济河会日暮端密
与宗室及家僮等叛之循义遣骑追端且战且驰遂入
石城栅得免栅中先有百家端与并力固守贵等数来
慰谕知端无降意遂收还河东东魏又遣其将贺兰懿
南汾州刺史薛琰达守杨氏壁端率其属并招喻村民
等多设奇兵以临之懿等疑有大军便东进船溺死者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6a 页
数千人端收其器械复还杨氏壁文帝遣南汾刺史苏
景恕镇之降书劳问徵端赴阙以为大丞相府户曹参

卢辨范阳涿人也初魏孝武入关事起仓卒辨不及至
家单马而从或问辨曰得辞家不辨曰门外之治以义
断恩复何辞也孝武至长安授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太祖以辨有儒术甚礼之朝廷大议尝日顾问赵青雀
之乱魏太子出居渭北辨时随从亦不告家人其执志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6b 页
敢决皆此类也
 
 
 
 
 
 
 册府元龟卷七百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