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三十六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六 宋 王钦若等 撰
  陪臣部
   智谋
传云智者利人又云咨难曰谋盖智以兴利谋以纾难
者古之道也春秋之世下逮战国诸侯竞取其霸大夫
各图其功故有处重臣之列负先见之明考几微极思
虑画经久之略献康济之谋诡辞以济祸乱重币以误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b 页
仇敌或兵车之既会金鼓之既陈辨盟载之义决胜负
之策饰之以文辞润之以礼乐足以詟服诸夏光启邦
家若其合从连衡搆怨速祸专任喉舌遐弃二刑者盖
不足称焉
管子名夷吾字敬仲齐大夫也桓公问于管仲曰楚者
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
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
战斗之道与之矣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a 页
公即为百里之域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
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榖什之六令左司
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
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
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主
之所弃逐也今齐以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
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
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仲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b 页
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
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子居外女子居涂隰朋杀民
藏粟伍倍楚以生鹿藏钱伍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
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伍倍其君且自得而修榖钱伍倍
是楚强也桓公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
得而修榖榖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四百齐因令人载
粟处芉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桓公
又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a 页
对曰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因使玉人
刻石而为璧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圭中
四千瑗中五百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子曰敝邑之
君欲率诸侯而朝先王之庙观于周室请以令使天下
诸侯朝先王之庙观于周室者不得不以彤弓石璧不
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天子许之曰诺号令于天下
诸侯载黄金珠玉五榖文采布帛输齐以收石璧流而
之天下天下财物流而之齐故国八岁而无藉阴里之谋也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b 页
桓公又曰寡人多务令衡籍吾国之富商蓄贾称贷家
以利吾贫萌农夫不失其本事反此有道乎管子对曰
惟反之以号令为可耳桓公曰行事奈何管子对曰请
使宾胥无驰而南隰朋驰而北宁戚驰而东鲍叔驰而
西四子之行定夷吾请号令谓四子曰子能为我君视
四方称贷之间其受息之氓几何干家以报吾鲍叔驰
而西反报曰西方之氓者带济负河沮泽之萌也渔猎
取薪蒸而为食其称贷之家多者千钟少者六七百钟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a 页
其出之钟也一钟其受息之萌九百馀家宾胥无驰而
南反报曰南方之萌者山居谷处登降之萌也上断轮
轴下采杼栗田猎而为食其称贷之家多者千万少者
六七百万其出之中伯伍也其受息之萌八百馀家宁
戚驰而东反报曰东方之萌带山负海若处上断福渔
猎之萌也治葛缕而为食其称贷之家丁惠高国多者
五千钟少者三千钟其出之中钟五釜也其受息之萌
八九百家隰朋驰而北反报曰北方之萌者衍处负海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b 页
煮泲为盐梁济取渔之萌也薪食其称贷之家多者千
万少者六七百万其出之中伯二十也受息之萌九百
馀家凡称贷之家出泉三千万出粟三数千万钟受子
息民三万家四子已报管子曰不弃我君之有萌中一
国而五君之正也然欲国之无贫兵之无弱安可得哉
桓公曰为此有道乎管子曰惟反之以号令为可耳诸
以令贺献者皆以鐻枝兰鼓则必坐长什倍其本矣君
之栈台之职以坐长什倍请以令召称贷之家君因酌
卷七百三十六 第 5a 页
之酒太宰行觞桓公举衣而问曰寡人多务令衡藉吾
国闻子之假贷吾贫萌使有以终其上令寡人有鐻枝
兰鼓其贾中纯万泉也愿以为吾贫萌决其子息之数
使无劵契之责称贷之家皆齐首而稽颡曰君之忧萌
至于此请再拜以献堂下桓公曰不可子使吾萌春有
以倳耜夏有以决芸寡人之德子无所宠若此而不受
寡人不得于心故称贷之家曰皆再拜受所出栈台之
职未能参千纯也而决四方子息之数使无劵契之责
卷七百三十六 第 5b 页
四方之萌闻之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曰夫垦田发务上
之所急可以无庶乎君之忧我至于此此之谓反准管
子曰昔者癸度居人之国必四面望于天下天下高亦
高天下高我独下必失其国于天下桓公曰此若言曷
谓也管子对曰昔莱人善染练茈之于莱纯锱緺绶之于
莱亦纯锱也其周中十金莱人知之闻綦茈空周且敛
马作见于莱人操之莱有推马是自莱失綦茈而反准
于马也故可因者因之乘者乘之此因天下以制天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6a 页
此之谓国准桓公又曰寡人以定三君之居处矣(三君/杞邢)
(卫/)今又将何行管子对曰臣闻诸侯贪于利勿与分于
利君何不发虎豹之皮文锦以使诸侯令诸侯以缦帛
鹿皮报桓公曰诺于是以虎豹皮文锦使诸侯诸侯以
缦帛鹿皮报则令因始行于天下矣又桓公曰仲父何
不遂交楚哉管子对曰不可楚人攻宋郑烧𤋲熯焚郑
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令人
有丧雌雄居屋如鸟鼠处穴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
卷七百三十六 第 6b 页
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浅灭垝四面百里而后可田也楚
欲吞宋郑思人众兵强而能害已者必齐也是欲以文
克齐(以宝币赂齐而齐自/服故曰以文克齐)而以武取宋郑也楚取宋郑
而不知禁是失宋郑也禁之则是又不信于楚也知困
于内兵困于外非善举也桓公曰善然则若何管子对
曰请兴兵而南存宋郑而令曰无攻楚言与楚王遇(冬/会)
(曰/遇)至于遇上而以郑城与宋水为请楚若许则是我以
文令也楚若不许则遂以武令焉桓公曰善于是遂兴
卷七百三十六 第 7a 页
兵而南存宋郑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而令于遇上曰
无贮粟无曲堤无擅废适子无置妾以为妻因以郑城
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
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取其虽百代/而无敢毁者)曰自此而北至于
河者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水
复东流而楚不敢塞也遂南伐及踰方城济于汝水望
汶山(汶音岷岷山/江水所从出)南致楚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东
存晋君于南(自伐秦而自存晋于/晋之南故曰东存)北伐孤竹还存燕山
卷七百三十六 第 7b 页
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反位为己霸修钟
磬而复乐管子曰此臣之所谓乐也又桓公问于管子
曰代国之出何有管子对曰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
买之管子曰狐白应阴阳之变六月而一见公贵买之
代人忘其难得喜其贵贾必相率而求之则是齐金钱
不必出代民民必去其本而居山林之中离枝闻之必
侵其北离枝侵其北代必归于齐公因令齐载金钱而
往桓公曰诺即令中大夫王师北将人徒载金钱之代
卷七百三十六 第 8a 页
谷之上求狐白之皮代王闻之即告其相曰代之所以
弱于离枝者以无金钱也今齐乃以金钱求狐白之皮
是代之福也子急令民求狐白之皮以致齐之币寡人
将以来离枝之民代人果去其本处山林之中求狐白
之皮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离枝闻之则侵其北代王闻
之大恐则将其士卒保于代谷之上离枝遂侵其北王
即将其士卒愿以下齐齐未亡一钱币使修三年而代
服桓公又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
卷七百三十六 第 8b 页
子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燕代必从公
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贾
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
山求买械器不敢辨其贾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
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
吾械器令其贾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
巧齐即令隰朋漕粟于赵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卷七百三十六 第 9a 页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
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
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
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又桓公问曰夫军令则寄诸
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管子对曰轻过而移诸
甲兵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重罪死罪犀犀皮可为甲/戟车戟也袐长丈六尺)
轻罪赎以鞼盾一戟(轻罪劓刖之属鞼/盾缀华有文如缋)小罪谪以金分
(小罪不入五刑者以金赎有分两之/差今之罚金是也书曰金作赎刑)宥閒罪(宥赦也閒/罪刑罚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9b 页
(疑者尚书曰五/刑之疑有赦)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索求也求讼者之情三禁禁之三日使审实其辞不可/上下辞定不可移也坐成狱讼之坐已成也十二矢为)
(东矢取往而不反周礼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美金以铸戟剑(铸/冶)试诸
狗马(狗马难/为利者)恶金以铸锄夷斤(恶粗夷平也所以削/草平地也斤形似锄)
(而小/研也)试诸壤土则甲兵大足也
王缪秦缪公内史也戎将由余使秦秦缪公问之得失
之要对曰古有国者未尝不以恭俭也失国者未尝不
以骄奢也由余因论五帝三王之所以衰及至布衣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0a 页
士所以亡缪公然之于是告王缪曰邻国有圣人敌国
之忧也由余圣人也将奈之何王缪曰夫戎王居僻陋
之地未尝见中国之声色也君遗之女乐以媱其志乱
其政其臣下必疏因为由余请缓期使其君臣有间然
后可图缪公曰善乃使王缪以女乐二列遗戎王为由
余请缓期戎王大悦许之于是张酒听乐日夜不休终
岁媱纵牛马多死由余归数谏不听去之秦缪公迎拜
之上卿遂以并国十二辟地千里(又云秦缪公见由余/悦而欲留之由余不)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0b 页
(肯缪公以告蹇叔曰君以告史廖廖曰戎人不达于五/音与五味君不若遗之缪公以女乐二人与良宰遗之)
(宰谓膳宰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由余骤谏不听因怒而归秦)
屈瑕楚莫敖也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轻
则寡谋请无捍采樵者以诱之(捍卫也/樵薪也)从之绞人获三
十人(获楚/人也)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
北门而覆诸山下(坐犹守也覆设/伏兵而待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
而还
公孙偃鲁大夫也齐师宋师伐鲁次于郎公孙偃曰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1a 页
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鲁庄公弗许自雩
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雩门鲁南城/门皋比虎皮)公从之大败宋
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斗廉楚大夫也屈瑕将盟贰轸(贰轸二/国名)郧人军于蒲骚
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郧国在江夏云杜县东南有郧/城蒲骚郧邑绞国名州国在南)
(郡华容县东南蓼国今义/阳棘阳县东南湖阳城)莫敖患之(莫敖楚官/名即屈瑕)斗廉曰
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虞度也四邑/随绞州蓼也)
君次于郊郢以禦四邑(君谓屈瑕也/郊郢楚地)我以锐师宵加于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1b 页
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恃近/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
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盍何不也/济益也)对曰师克在和
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商纣也周武王也传/曰武王有乱臣十人)
(纣有亿/兆夷人)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
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
荀息晋大夫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
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荀息晋大夫屈邑产/骏马垂棘出良璧)
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2a 页
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此谓璧/马之属)彼不借吾道必不
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
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宫/之)
(奇虞之/贤大夫)必不使受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
(懦/弱)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明达之人言则举纲/领要不言提其耳则)
(愚者不/悟也)懦则不能彊諌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在
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
料虞公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諌曰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2b 页
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
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
谓与(语谚/语也)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犹/是)
(言如/故)
先轸晋大夫也楚伐宋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门/尹)
(般宋/大夫)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与晋/绝)告楚不许我欲战
矣齐秦未可若之何(未肯/战)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3a 页
(求救于/齐秦)藉之告楚(假借齐秦/使为宋请)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
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不许齐/秦之请)喜赂怒顽能无
战乎(言齐秦喜得宋赂而怒楚之顽/必自战也不可告请故曰顽)公悦执曹伯分曹
卫之田以畀宋人楚子使子玉去宋子玉使宛春告于
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卫侯未出境/曹伯见执在)
(宋已失位故/言复卫封曹)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君取/一以)
(释宋围惠晋侯臣取/二复曹卫为己功)不可失矣(言可/伐)先轸曰子与之定
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3b 页
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言/将)
(为诸侯/所怪)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雠已多将何以战不如
私许复曹卫以携之(私许二国使告绝于/楚而后复之携离也)执宛春以怒楚
既战而后图之(须胜负决/乃定计)公悦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
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
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
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重耳过楚楚成/王有赠送之礼)退
三舍辟之所以报也(一舍三十里初楚子云若返/国何以报我故退三舍以报)背惠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4a 页
食言以亢其雠(亢犹当也/雠谓楚也)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
(直气/盈饱)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
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战于莘北楚师败

狐偃晋大夫也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公孙固宋/庄公孙)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先/轸)
(晋下军之佐原轸/也报宋赠马之施)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
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楚围宋宋复告急于晋晋/文公欲救则攻楚谓楚尝)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4b 页
(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于)
(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师叔楚大夫潘尪也楚伐庸自庐以往振廪同食(往往/伐庸)
(也振发也廪仓也同/食上下无异馔也)次于句澨(楚西/界也)使庐戢黎侵庸(戢/黎)
(庐大/夫)及庸方城(方城庸地上庸/县东有方城亭)庸人逐之囚子扬窗(窗/戢)
(黎官/属)三宿而逸曰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还复/句澨)
(师/)且起王卒合而后进师叔曰不可姑又与之遇以骄
之彼骄我怒而后可克先君鼢冒所以服陉隰也(鼢冒/楚武)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5a 页
(王诸父陉/隰地名也)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军走/曰北)惟裨倏鱼人实逐之
(裨倏鱼庸三邑鱼鱼复县今巴东/永安县轻楚故但使三邑人逐之)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
遂不设备楚子乘驿会师于临品(驿传车也/临品地名)分为二队
(队部也两/道攻之)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子越斗椒也/石溪仞皆庸)
(道/)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蛮见楚/强故)遂灭庸
公孙申郑大夫也晋人执郑伯郑人围许公孙申谋之
曰我出师以围许(示不/畏晋)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纾缓/也勿)
(亟遣使诣晋示/欲更立君也)晋必归君明年晋归郑伯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5b 页
仲孙蔑鲁大夫孟献子也襄公二年秋会晋荀罃宋华
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于戚谋郑故也(郑人叛晋/谋计也)孟献
子曰请城虎牢以偪郑(虎牢旧郑/邑今属晋)知武子曰善鄫之会
吾子闻崔子之言今不来矣(元年孟献子与齐崔杼次/于鄫崔杼有不服晋之言)
(献子以/告武子)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三国齐/之属)寡君之忧
不惟郑(言复忧/齐叛)罃将复于寡君而请于齐(以城事白晋/君而请会之)
(欲以观/齐志)得请而告吾子之功也(得请谓齐人应命/告诸侯会筑虎牢)若不
得请事将在齐(将伐/齐)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城虎牢足/以服郑息)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6a 页
(征/伐)岂惟寡君赖之(传言荀罃/能用善谋)冬复会于戚齐崔武子及
滕薛小邾之大夫皆会知武子之言故也(武子言吾事/将在齐齐人)
(惧帅小国/而会之)遂城虎牢郑人乃成(如献子/之谋)
庆虎陈大夫也楚子囊围陈诸侯会陈侯于鄬以救之
(晋会/诸侯)陈侯患楚(楚围/陈故)庆虎庆寅谓楚人曰吾使公孙黄
往而执之(二庆陈执政大夫/公子黄哀公弟)楚人从之(为执/黄)二庆使告
陈侯于会(鄬之/会)曰楚人执公子黄矣君若不来群臣不
忍社稷宗庙惧有二图(背君/属楚)陈侯逃归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6b 页
知武子晋大夫也诸侯伐郑郑人恐乃行成(与晋/成也)中行
献子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
(献子荀偃也恐楚/救郑郑复属之)知武子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人
(敝罢/也)吾三分四军(分四军/为三部)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来者/楚也)
于我未病楚不能矣(晋各一动而楚/三来故曰不能)犹愈于战(胜聚/战)
骨以逞不可以争(言争当以谋/不可以暴骨)大劳未艾君子劳心小
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艾急也言当/从劳心之劳)诸侯皆不欲战乃许
郑成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7a 页
子展郑大夫也郑人患晋楚之故诸大夫曰不从晋国
几亡(几近/也)楚弱于晋晋不吾疾也(疾急/也)晋疾楚将辟之
何为而使晋师致死于我(言当作/何计)楚弗敢敌而后可固
与也(固与/晋也)子展曰与宋为恶诸侯必至吾从之盟楚师
至吾又从之则晋怒甚矣晋能骤来楚将不能乃固与
晋大夫说之使疆埸之司恶于宋(使守疆埸之/吏侵犯宋)宋向戍
侵郑大获子展曰师而伐宋可矣若我伐宋诸侯之伐
我必疾吾乃听命焉且告于楚楚师至吾又与之盟而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7b 页
重赂晋师乃免矣(言如此乃免/于晋楚之难)子展侵宋(欲以致/诸侯)诸侯
伐郑齐太子光宋向戍先至于郑门于东门其莫晋荀
罃至于西郊东侵旧许(许之旧国/郑新邑)卫孙林父侵其北鄙
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向地在颍川/长社县东北)右还次于琐(北行/而西)
(为右还荣阳宛陵/县西有琐候亭)围郑观兵于南门(观示/也)西济于济隧
(济隧/水名)郑人惧乃行成
荀偃晋大夫中行献子也卫侯出奔卫人立公孙剽晋
侯问卫故于中行献子(问卫逐君/当讨否)对曰不如因而定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8a 页
卫有君矣(谓剽/已立)伐之未可以得志而勤诸侯史佚有言
曰因重而抚之(重不可移/就抚安之)仲虺有言曰亡者侮之乱者
取之推亡固存国之道也(仲虺汤/左相)君其定卫以待时乎
(待其昏乱之/时乃伐之)冬会于戚谋定卫也(定立/剽)
乐王鲋晋大夫桓子也晋栾盈帅曲沃之甲因魏献子
以昼入绛(献子魏舒/绛晋国都)初栾盈佐魏庄子于下军(庄子魏/绛献子)
(之/父)献子私焉故因之(私相/亲爱)赵氏以原屏之难怨栾氏(成/八)
(年庄姫谮之/栾郤为徵)韩赵方睦(韩起让赵/武故和睦)中行氏以伐秦之役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8b 页
怨栾氏(十四年晋伐秦栾黡违/荀偃命曰余马首欲东)而固与范氏和亲(范宣/子佐)
(中行偃/于中军)知悼子少而听于中行氏(悼子知罃之子荀盈/也少年十七知氏中)
(行氏同祖/故相听从)程郑嬖于公(郑亦荀/氏宗)惟魏氏及七舆大夫与
(七舆/官名)乐王鲋侍坐于范宣子或告曰栾氏至矣宣子
惧桓子曰奉君以走固宫必无害也且栾氏多怨子为
政栾氏自外子在内其利多矣既有利权又执民柄(赏/罚)
(为民/柄)将何惧焉栾氏所得其惟魏氏乎而可强取也夫
克乱在权子无懈矣公有姻丧(夫人有/杞丧)王鲋使宣子墨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9a 页
缞冒绖(晋自殽战还/遂常墨缞)二妇人辇以如公(恐栾氏有内应/拒之故为妇人)
(服而/进)奉公以如固宫(固宫宫之有/台官备守者)
叔孙豹鲁大夫穆叔也襄公在楚楚康王卒楚人使公
亲襚(望侯有遣使赗禭之礼/今楚欲依遣使之礼)公患之穆叔曰祓殡而禭
则布币也(先使巫祓除殡之凶而行/禭礼与朝而布币无异)乃使巫以桃茢先
祓殡楚人弗禁既而悔之
厨人濮宋厨邑大夫也华登以吴师救华氏(登前年/奔吴)
乌枝鸣戍宋(乌枝鸣/齐大夫)厨人濮曰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19b 页
心后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劳且未定也伐诸若入而固
则华氏众矣悔无及也从之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
获其二帅公子苦鳹偃州员
冀芮晋大夫也晋献公二十三年遂发贾华等伐屈(贾/华)
(晋右行/大夫)屈溃夷吾将奔翟冀芮曰不可重耳已在矣今往
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于秦秦
强吾君百岁后可以求入焉遂奔梁二十五年晋伐翟
翟以重耳故亦击晋于齧桑(翟/地)晋兵解而去晋既杀奚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0a 页
齐卓子秦穆使公子絷吊公子重耳重耳再拜不稽首
起而哭退而不私絷退吊公子夷吾于梁如吊重耳之
命夷吾告冀芮曰秦人勤我矣冀芮曰公子勉之乎亡
人无狷洁狷洁不行重赂配德公子尽之无爱财人实
有之我以徼幸不亦可乎夷吾出见使者再拜稽首而
不哭退而私于公子絷曰中大夫里克与我矣吾命之
以汾阳之田百万丕郑与我矣吾命之以负蔡之田七
十万君苟辅我蔑天命矣吾必遂矣亡人苟入扫除宗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0b 页
庙定社稷亡人何国之与有君实有郡县且入河外列
城五岂谓君无有亦为君之东游津之上无有难急也
亡人之所环挟缨瑰以望君之尘垢者黄金四十镒白
玉之珩六双不敢当公子请纳之左右公子絷反致命
穆公曰吾与公子重耳重耳仁再拜不稽首不敢为后
也起而哭爱其父也退而不私不没于利也公子絷曰
君之言过矣君若求置晋君而戴之置仁不亦宜乎君
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天下则不如置不仁以滑其中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1a 页
且可以进退臣闻之仁有置武有置仁置德武置
服是故先置公子夷吾寔为惠公穆公问冀芮曰公子
谁恃于晋国对曰臣闻之亡人无党有党必有雠夷吾
之少也不好弄戏不过所复怒不及色及其长也弗改
是故出亡亦无恶于国而众安之不然夷吾不佞其谁
能恃君子曰善以徵劝
张孟谈赵臣也知伯帅赵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
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諌曰不可夫知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1b 页
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复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
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于他国他国不与必乡之
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康子曰善使
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悦又使人请地于魏
魏宣子欲勿与赵葭谏曰彼请地于韩韩与之请地于
魏魏弗与则是魏内自强而外怒知伯也然则其错兵
于魏必矣不如与之宣子曰诺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
于知伯知伯悦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2a 页
与知伯因阴结韩魏将以伐赵赵襄子召张孟谈而告
之曰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三使韩魏而寡人弗
与焉其移兵寡人必矣今吾安居而可张孟谈曰夫董
阏安于简子之才臣也世治晋阳而尹铎循之其馀政
教犹存其定居晋阳君曰诺乃使延陵君将车骑先之
晋阳君因从之至行城郭案府库视仓廪召张孟谈曰
吾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矣无矢奈何张孟谈曰
臣闻董子之治晋阳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廧之其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2b 页
高至丈君发而用之于是发而试之其坚则箘簬之劲
不能过也君曰矢足矣吾铜少若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
治晋阳也公宫之室皆以鍊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
有馀铜矣君曰善号令以定备守以具三国之兵乘晋
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纾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
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
羸病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
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3a 页
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
韩魏之君襄子曰诺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
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亡矣亡则
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矣夫知伯之为人也粗
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
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
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
子再拜之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一云/知果)辕门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3b 页
外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君曰何如对曰臣
遇张孟谈于辕门之外其志矜其行高知伯曰不然吾
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
子释之勿出诸口知过出见二主入说知伯曰二子色
动而意变必背君不如令杀之知伯曰兵著晋阳三年
矣旦暮当拔之而向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复言
知过曰不杀则遂亲之知伯曰亲之奈何知过曰魏宣
子之谋臣曰赵葭韩康子之谋臣曰段规是皆能移其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4a 页
君之计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
一如是则二主之心不可变而君得其所欲矣知伯曰
破赵而三分其地又封二子者则吾所得者少不可知
过见君之不用也言之不听出更其姓为辅氏遂去不
见张孟谈闻之入见襄子曰臣遇知过于辕门之外其
视有疑臣之心入见知伯出更其姓今暮不击必后之
矣襄子曰诺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日夜期教守堤之
吏而决水灌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4b 页
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知氏尽灭惟辅氏存

段规韩臣也三晋已破知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
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
之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
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
矣王曰善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大
伍员事吴吴子问于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5a 页
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
之矣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三
师以肄焉(肄犹/劳也)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
楚必道敝(罢敝/于道)亟肄以罢之(亟数/也)多方以误之既罢而
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阖庐从之楚于是乎始病
文种越大夫也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
之江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惟天所授王其无
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5b 页
挫也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夫谋必素见成
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
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
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
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越王许诺
乃令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
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
于天王天王亲举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赦宥之君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6a 页
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
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句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
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句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任重罪顿颡于边今君王不察盛怒
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
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句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
以赅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
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夫谚曰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6b 页
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
名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
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惟天王秉利
度义焉吴王夫差乃许越成
范蠡越大夫也越国大饥(榖不/熟)王恐召范蠡而谋之蠡
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国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
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剽轻好须臾之名不思
后患(其王吴/王夫差)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于吴则食可得也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7a 页
(王越王/勾践也)食得其粜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得其粜终必/得吴国王何)
(忧/焉)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王将与之伍子胥谏曰不
可与也夫吴之与越接土邻境道易人通仇雠敌国也
非吴丧越越必丧吴若燕秦齐鲁山处陆居岂能踰五
湖九江越十七陂以有吴哉(踰渡也越历/也陂险难也)故曰非吴丧
越越必丧吴今将输之粟与之食是长吾雠而养吾死
也财匮而民怨悔无及也不若勿与而攻之固其数也
(数术/也)此昔吾先王之所以霸且夫饥代事也(先王阖闾/也代更也)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7b 页
犹渊之与陂谁国无有吴王曰不然吾闻之义兵不攻
服仁者食饥饿今服而攻之非义兵饿而不食非仁者
不仁不义虽得十越吾不为也遂与之不出三年而吴
亦饥使人请食于越越王弗与乃攻之夫差为禽
陈轸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轸奔楚楚未之
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见轸
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见之
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令公餍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8a 页
可乎曰奈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
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
相见愿谒行于王王虽许公公请勿多车以车三十乘
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王使
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
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
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韩
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8b 页
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
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
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圭有顷而病
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圭富贵矣亦思
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
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
之楚岂能无秦声哉惠王曰善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
或谓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决愿子为子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9a 页
主计之馀为寡人计之陈轸对曰亦尝有以夫卞庄子
刺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
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
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
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
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
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臣
主与王何异也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国果伤小国亡秦
卷七百三十六 第 29b 页
兴兵而伐大尅之此陈轸之计也
张仪事秦惠王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
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
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
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
其说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徐广曰一/作寻成皋)
(巩县有/寻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
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0a 页
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
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
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
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
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
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
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
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0b 页
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
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
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
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
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
不欲危矣臣请论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
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
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1a 页
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惠王曰善寡人请
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
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仪又
以商于六百里地诈楚怀王后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
以武关外易之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
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惠王曰彼楚王
怒子之负以商于之地是且甘心于子张仪曰秦强楚
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1b 页
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
臣之上愿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
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
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讴歌者为媵楚王重
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不若为言而出之于是
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末入秦秦
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
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怀王后悔赦张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2a 页
仪厚礼之如故
段干朋齐臣也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召
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
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对曰夫魏氏并
邯郸其于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
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弊
威王从其计
无忌魏公子也齐楚相约而攻魏秦昭王救之魏王以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2b 页
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无忌谓魏王曰秦
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
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
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
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亲
戚若此而况于仇雠之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
秦患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群臣莫以闻则不忠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3a 页
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韩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
乎王欲得其故地今负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秦非无
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
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踰河绝韩上党
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
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
秦又不敢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楚/之)
(险塞也徐广曰或/以为今江夏鄳县)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若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3b 页
道河外倍大梁右蔡左召陵与楚兵决陈郊秦又不敢
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夫韩亡之
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在修武轵/县有茅亭)邢丘
(在平/皋)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汲县属/河内)有郑地
(成皋荥阳/亦属郑)得垣雍(垣雍城在卷县卷县属魏地卷/县又有长城经阳武到密者也)决荥
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于秦
(召陵有安陵郡征/羌有安陵亭也)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
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4a 页
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已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
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
梁千里(魏国之界千里又云/河南梁县有注城)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
间之从林乡军(林乡在/宛县)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
(一作/城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一云魏山都/句阳有垂亭)焚林木伐麋
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
(平县属河南平或作乎字史记齐/阚止作监字阚在东平须昌县)所亡于秦者山南
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一作/百)名都数百(一作/十)秦乃在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4b 页
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有郑
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繇
此矣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
受兵三年秦挠之以讲识亡不听投质于赵请为天下
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
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
受楚赵之约赵挟韩之质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
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免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5a 页
与彊秦邻之祸也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
已通韩上党于共宁(朝歌有/宁乡)使道安城出入赋之是魏
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
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
以为县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
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

虞卿为赵上卿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5b 页
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长平不胜尉复死(复一/作系)寡人使
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古/后)
(切求和/曰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
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
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
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
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
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6a 页
曰寡人使平阳君为媾于秦秦已内郑朱矣卿以为奚
如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胜者皆在
秦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
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
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
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秦解邯郸围而赵王入
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
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6b 页
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
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
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
虞卿之言告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
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与秦来年复攻
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矣子能必使
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他日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7a 页
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
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攻于秦此王之
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后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王以
告虞卿虞卿曰郝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
内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
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
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
守终不失六城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7b 页
攻罢秦是我失之于天下而取偿于秦也吾国尚利孰
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强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攻赵
者必以为韩魏不救赵也而王之军必孤又以王之事
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地
尽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
秦祸也与之则无地以给之语曰强者善攻弱者不能
守今坐而听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
以益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且王之地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8a 页
(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
必无赵矣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
曰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
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闻夫公甫文
伯母乎公甫文伯仕于鲁病死女子为自杀于房中者
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
乎其母曰孔子圣人也逐于鲁而是人不随也今死而
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于长者薄而于妇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8b 页
人厚也故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
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今臣新从秦来
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
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入
见王曰此饰说也王慎(音/慎)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
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对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
其二夫秦赵搆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
弱矣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9a 页
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
下将因秦之强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矣何秦之
图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愿王以此决之勿复
计也虞卿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
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
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
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
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
卷七百三十六 第 39b 页
也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
此发声齐兵末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
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
先于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
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而秦
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于是封虞卿以一城
虞卿又谓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宁朝于人乎赵王曰
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虞卿曰夫魏为从主而违者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0a 页
范痤也今王能以百里之地君万户之都请杀范痤痤
死则从事可移于赵赵王曰善乃使人以百里之地请
杀范痤于魏魏主许诺使司空执范痤而未杀也痤献
书魏主曰臣闻赵王以百里之地请杀痤之身也夫杀
无罪痤薄故也而得百里之地大利也臣窃为大王美
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大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
也则王必为天下笑也臣窃以为与其死人市不若以
生人市便也又遗其后相信陵君(一作信/安君)书曰夫赵魏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0b 页
敌战之国也赵王以咫尺之书来而魏王轻为之杀无
罪之痤痤虽不肖故魏之免相也尝以魏之故得罪于
赵夫国内无用臣外虽得地势不能守然今能用魏者
莫如君矣王听赵杀痤之后强秦袭赵之欲倍赵之割
君将何以止之此君之累也信陵君曰诺遽言之王而
出之
孙膑齐臣也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
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宣王召大臣而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1a 页
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
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
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
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
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
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
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婴一/作盻)孙子为师救
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又/云)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1b 页
(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
(如蚤救之田忌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
(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
(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愬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
(田婴北面而朝田/侯田侯齐宣王也)
乐毅为燕亚卿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
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
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2a 页
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昭王问伐
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
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
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秦(啖进说/之意)以伐齐之利诸
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
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
惠施魏臣也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
之军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齐寡人之雠也怨之至死不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2b 页
忘国虽小吾尝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对曰不可臣闻之王
者得度而霸者知计今王所以告臣者疏于度与计王固先
属怨于赵而后与齐战今战不胜国无守战之备王又欲
起而攻齐此非臣之所谕也王若欲报齐乎则不如因
变服折节而朝齐楚王必怒矣王游人而令其斗则楚
必伐齐以休楚而伐罢齐则必为楚禽矣是王以楚毁
齐也王曰善乃使人报于齐愿臣畜而朝田婴许诺张
丑曰不可战不胜魏而得朝礼与魏和而下楚此可以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3a 页
大胜也今战胜魏覆十万之军而禽太子申臣万乘之
魏而卑秦楚此其暴戾定矣且楚王之为人也好用兵
而甚务名终为齐患者必楚矣田婴不听遂内魏王而
与之并朝齐使再至赵氏丑之楚王怒自将而伐齐赵
应之大败齐于徐州
 
 
 
卷七百三十六 第 43b 页
 
 
 
 
 
 
 
 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