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三十二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二 宋 王钦若等 撰
  陪臣部
   智识
古人有言曰智者心之符又曰识洞机先则知智识之
为用也德必有邻道无不在奉国之主当为政之先经
济之有成故动静而无爽言以见志可威强敌之兵默
以成谋乃挫邻国之势至于立功遂事出言有章为当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b 页
时之规范垂后世之鉴戒信为霸者之佐焉
士蔿晋大夫也庄公二十七年晋侯将伐虢士蔿曰不
可虢公骄若骤得胜于我必弃其民(弃民不/养之)无众而后
伐之欲禦我谁与夫礼乐慈爱众所畜也夫民让事乐
和爱亲哀丧而后可用也(止之使民以义让不/可哀乐为本言力彊)虢弗畜
也亟战将饥(言虢而不畜/让而力战)
荀息晋大夫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
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屈邑产骏马/垂棘出良璧)公曰此晋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a 页
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
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此谓璧/马之属)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
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
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宫之奇/虞之贤)
(大/夫)必不使受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懦/弱)
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明达之人言则举纲领要/不言提其耳则愚者不悟)
懦则不能彊諌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
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b 页
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
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
而借之道宫之奇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欤
(语谚/言也)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
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郤叔虎晋大夫也晋献公田见翟祖之氛(田猎名祖国/名氛灾气凶)
(象也凶曰/氛吉曰祥)归寝不寐(欲伐翟祖/寐瞑也)郤叔虎朝公语之(语以/寝不)
(寐郤叔父晋大夫/郤芮之父郤豹)对曰床第之不安邪(笫/箦)抑骊姬之不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a 页
在侧邪公辞焉出遇士蔿曰今夕君寝不寐必为翟祖
(君意在/翟祖)夫翟祖之君好专利而不忌(忌难/也)其臣竞謟以
求媚其进者壅塞(其臣竞谄故进者则壅/塞其上使不闻过也)其退者距违
(其退去者则/距违其君)其上贪以忍(忍为不/义也)其下偷以幸(偷苟也/幸是徼)
(倖/)有纵君而无谏臣(纵放/也)有冒上而无忠下(冒怯冒/言贪)
是处国不亦难乎君若伐之可克也吾不言子必言之
(不言让/其上)士蔿以告公说乃伐翟祖
史苏晋大夫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b 页
曰何谓也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遇见也挟会也骨/所以鲠刺人猾弄)
(也齿牙谓兆端左右亹坼有似齿牙中有从画故曰衔/骨骨在口中齿牙弄之以象谗口之为害也礼卜师作)
(龟大夫占/色史占墨)戎夏交捽(兆有二画外象戎内象诸夏夏谓/晋也兆端会齿牙有似捽交对也)
交捽是交胜也臣故云且惧有口携人国移公焉公曰
何口之有口在寡人寡人弗受谁敢兴之对曰苟可以
携其人也必甘逞而不知胡可壅也公不听遂伐骊戎
尅之获骊姬以归有宠立为夫人公饮大夫酒令司正
实爵与史苏曰饮而无肴夫骊之役女曰胜而不吉故
卷七百三十二 第 4a 页
赏女以爵罚女以无肴克国得妃其有吉孰大焉史苏
卒爵再拜稽首曰兆之有臣不敢蔽蔽兆之纪失臣之
官有二罪焉何以事君大罚将及不惟无肴抑君亦乐
其吉而备其凶凶之无有备之何害若其有之备之为
瘳臣之不信国之福也何敢惮罚饮酒出史苏告大夫
曰有男戎必有女戎若晋以男戎胜戎而戎亦必以女
戎胜晋其若之何里克曰何如史苏曰昔夏桀伐有施
氏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
卷七百三十二 第 4b 页
亡夏殷辛伐有苏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
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人有褒人以褒
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叔甫比逐太子
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
周于是乎亡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
之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我卜伐
骊龟往离散以应我夫若是贼之兆也非吾宅也离则
有之不跨其国可谓挟乎不得其君能衔骨乎若跨其
卷七百三十二 第 5a 页
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弗从诸夏从戎
非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郭偃曰夫三
季王之亡也宜民之主也纵惑不疚肆侈不违流志而
行无所不疚是以其亡而不获追鉴今晋国之方偏侯
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虽欲纵惑未获专也且夫口三
五之门也是以谗口之辞不过三五且大家邻国将师
保之多而骤立不其集亡虽骤立不过五矣夫挟小鲠
也可以小戕而不能丧国当之者戕焉于晋何害虽谓
卷七百三十二 第 5b 页
之挟而猾以齿牙口弗堪也其与几何晋国惧则甚矣
亡犹未也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
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
而祗离舍也虽骊之乱其离咎而已其何服吾闻之以
乱得聚者非谋不卒时非人不免难非礼不终年非义
不尽齿非德不及世非天不离数今不据其安不可谓
能谋行之以齿牙不可谓得人废国而向己不可谓礼
不度而过求不可谓义以宠贾怨不可谓德少族而多
卷七百三十二 第 6a 页
敌不可谓天吾观君夫人也若为乱其犹𨽻农也虽获
沃田而勤易之将弗克飨为人而己士蔿曰戒莫如豫
豫而后给夫子戒之抑二大夫之言其皆有焉既而骊
姬不克晋正于秦五立而后平(正者为秦所辅正谓以/兵纳惠公文公杀吕郤)
(之属也五立谓奚齐卓子/惠公怀公至文公乃平)
里克晋大夫骊姬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公将黜太子申
生而立奚齐里克丕郑荀息相见里克曰夫史苏之言
将及矣其若之何荀息曰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
卷七百三十二 第 6b 页
闻违命君立臣从何贰之有丕郑曰吾闻事君者从其
义不阿其惑也惑则误民民误失德是弃民也民之有
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若之何其民之与处
而弃之也必立太子里克曰我不佞虽不识义亦不阿
惑吾其静也献公使太子伐东山里克諌曰君行太子
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今君居太子行未
有此也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寡人闻之立太子之道三
身钧以年年同以爱爱疑决之以卜筮子无谋吾父子
卷七百三十二 第 7a 页
之间吾以此观之公不说里克退见太子太子曰君赐
我以偏衣金玦何也里克曰孺子惧乎衣躬之偏而握
金玦令不偷矣孺子何惧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
得立且吾闻之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
子之间矣
卜偃晋大夫也僖公二十三年晋怀公杀狐突偃称疾
不出曰周书有之乃大明服(周书康诰言君/能大明则民服)己则不明
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民不见德而惟戮是闻其何后
卷七百三十二 第 7b 页
之有
舅犯晋大夫也与公子重耳同奔重耳自翟适齐过五
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举块以与之公子怒将鞭之子犯
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象十有二年必
获此土二三子志之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天
以命矣复于寿星必获诸侯天之道也由是始之有此
其以戊申乎所以申土也再拜稽首受而载之献公之
丧秦穆公使人吊重耳(献公杀其世子申生重耳辟/难出奔是时在翟就吊之)
卷七百三十二 第 8a 页
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言在丧/代之际)虽吾子俨
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
图之(劝其反国意欲纳之/丧谓亡失位孺稚也)以告舅犯(舅犯重耳之舅/犯偃也字子犯)
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宝谓善道可/守者仁亲亲)
(行仁/义)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欲反国求为/后是利父死)而天下其
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说谓/解也)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
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谢/之)
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
卷七百三十二 第 8b 页
起起而不私(他志谓/私心)子显以致命于穆公(使者公子絷/也卢氏云古)
(者名字相配/显当作韅)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
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
利也里克杀奚齐卓子丕郑使屠岸夷告公子重耳于
翟曰国乱民扰得国在乱治民在扰子盍入乎吾请为
子鉥重耳告舅犯曰里克欲纳我舅犯曰不可夫坚树
在始始不固本终必槁落夫长国者唯知哀乐喜怒之
节是以导民不哀丧而求国难因乱以入殆以丧得国
卷七百三十二 第 9a 页
则必乐丧乐丧必哀生因乱以入则必喜乱喜乱必怠
德是哀乐喜怒之节易也何以导民民不我导谁长重
耳曰非丧谁代我非乱谁纳我舅犯曰偃也闻之丧乱
有小大大丧大乱之剡也不可犯也父母死为大丧谗
在兄弟为大乱今适当之是故难公子重耳出见使者
曰子惠顾亡人重耳父生不得供备洒扫之臣死又不
敢莅丧以重其罪且辱大夫敢辞夫固国者在亲众而
善邻在因民而顺之苟众所利邻国所立大夫其从之
卷七百三十二 第 9b 页
重耳不敢违重耳在翟十二年狐偃曰自吾来此也非
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日奔而易达因而有资资以
择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著滞淫谁能兴
之盍速行乎吾不适齐楚避其远也蓄力一纪可以远
矣齐侯长矣而欲亲晋管仲没矣多谗在侧谋而无正
衷而思始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餍迩逐远远人入
服不为邮矣会其季年可也兹可以亲皆以为然乃行
又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0a 页
(公孙固/庄公孙)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先轸晋下军之佐原/轸也报宋赠马之施)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
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又云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宋则攻楚)
(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
(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胥臣晋大夫也文公问于胥臣曰吾欲使阳处父傅欢
也而教诲之其能善之乎对曰是在欢也蘧除不可使
俯戚施不可使仰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矇瞍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0b 页
不可使视嚚瘖不可使言聋瞆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
谋质将善而贤良赞之则济可俟也若有违质教将不
入其何善之为臣闻昔者太任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
牢而文王不加病焉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
烦事王不怒敬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太姒比于诸
弟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于是乎用四
方之贤良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咨于二虢度于闳
天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重之以周召毕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1a 页
荣亿宁百神而和柔万民故诗曰惠于宗公神罔时恫
若是则文王非专教诲之力也公曰然则教无益乎对
曰胡为文益其质故人生而学非学不入公曰奈夫八
疾何对曰官师之所材也戚施直镈蘧蒢蒙璆侏儒扶
卢矇瞍修声聋瞆司火僮昏嚚瘖僬侥官师之所不材
也以实裔土夫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
原以卬浦而后大(卬迎也言川己有原因开/利迎之以浦后能大也)
原轸晋大夫僖公三十三年初秦使孟明西乞白乙袭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1b 页
郑不克而还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
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言以君死/故忘秦施)先轸
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言秦/以无)
(礼加已施/不足顾)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
谓死君乎(言不可/谓背君)遂发命败秦师
赵衰晋大夫也文公二年秦孟明视败于彭衙秦伯犹
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赵成子言于诸大夫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2a 页
(成子/赵衰)秦师又至将必辟之惧而增德不可当也诗曰
毋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言念其祖考则宜述/修其德以显之毋念念也)孟明
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敌乎
荀林父晋大夫也文公七年晋襄子卒灵公少赵孟使
先蔑迎公子雍于秦穆嬴日抱太子以啼于朝赵孟患
之乃背先蔑立灵公而败秦师先蔑奔秦士会从之先
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太子犹在而外求君此
必不行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祸将/及己)摄卿以往可也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2b 页
何必子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弗听为贼板
之三章(板诗大雅其三章义取刍荛之言犹不可忽况/同寮乎僖二十八年林父将中行先蔑将左行)
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孥及其器用财贿于秦曰为
同寮故也
中行桓子晋大夫也赤狄伐晋围怀及邢邱(邢邱今河/西平皋县)
晋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骄则数战/为民使疾)以盈其
贯将可殪也(殪尽也贯/犹习也)周书曰殪戎殷(周书康诰也义/取周武王以兵)
(伐殷尽/灭之)此类之谓也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3a 页
荀首晋大夫楚围郑晋救郑及河闻郑楚平晋荀林父
欲还士会曰善先縠曰不可以中军佐济知庄子曰此
师殆哉(庄子/荀首)周易有之在师☷☵(坎下坤/上师)之临☷☱(兑/下)
(坤上临师初/六变而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此师卦初六爻/辞律法否不也)执事
顺成为臧逆为否(今彘子逆命不顺/故应否臧之凶)众散为弱(坎为众/今变为)
(兑兑/柔弱)川壅为泽(坎为川今变为兑/兑为泽是川见壅)有律以如己也(如从/也法)
(行则人从法法败则法从人坎为法象今为/众则散为川则壅是失法之用从人之象)故曰律否
臧且律竭也(竭败也坎变/为兑是法败)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3b 页
(水过天塞不得/整流则竭涸也)不行之谓临(水变为泽乃成临/卦泽不行之物)有帅
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譬彘子之违/命亦不可行)果遇必败(遇/敌)
(必/败)彘子尸之(主此/祸)虽免而归必有大咎晋师果败明年
晋杀先縠
伯宗晋大夫也宣公十五年楚子围宋宋使乐婴齐告
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
及马腹(言非所/当击)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
乎谚曰高下在心(度时/制宜)川泽纳污山薮藏疾(山之有林/薮毒害者)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4a 页
(居/之)瑾瑜匿瑕(言虽美玉之质/亦或居藏瑕秽)国君含垢(忍垢/耻)天之道也
(晋侯耻不救宋故伯宗/说小恶不损大德之喻)君其待之(待楚/衰)乃止又晋侯将
伐潞诸大夫皆曰不可酆舒有三隽才(酆舒潞相隽绝/异也言有才艺)
(胜人/者三)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隽才虽
多何补焉不祀一也嗜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民地三
(仲章潞贤人也黎民黎侯/国上党壶关县有黎亭)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
五也怙其隽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后之人将敬奉
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其固命(审其/政令)若之何待之不讨有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4b 页
罪曰将待后后有辞而讨焉毋乃不可乎夫恃才与众
亡之道也商纣繇之故灭(繇用/也)天反时为灾(寒暑/易节)地反
物为妖(群物/失性)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
(文字反其正/字即为乏字)伐果克之又与夏阳说卫孙良夫宁相郑
人伊雒之戎陆浑蛮氏侵宋(夏阳说晋大夫蛮氏戎别/种也河南新城县东南有)
(蛮城经唯书孙/良夫独卫吉也)以其辞会也师于针卫人不保(不守/备)
欲袭卫曰虽不可入多俘而归有罪不及死伯宗曰不
可卫唯信晋故师其在郊而不设备若袭之是弃信也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5a 页
虽多卫俘而晋无信何以求诸侯乃止师还卫人登陴
又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传驿/也)伯宗辞重曰辟传(重/载)
(之/辈)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捷邪/出也)问其所曰绛人也
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问将若之何曰山
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主谓所/主祭)故山崩川竭君
为之不举(去盛/馔)降服(捐盛/服)乘缦(车无/文)彻乐(息音/声)出次(舍/于)
(郊/)祝币(陈圭/帛)史辞(自罪/责)以礼焉(礼山/川)其如此而已虽伯
宗若之何伯宗请见之(见之于/晋君)不可(不肯/见)遂以告而从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5b 页
(从重/人言)
范武子晋大夫也郤献子聘于齐齐顷公使妇人观而
笑之郤献子怒归请伐齐范武子退自朝谓其子曰燮
乎吾闻之千人之怒必获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逞
于齐必发诸晋国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将致政焉以成
其怒无易内以外也尔勉从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
(乃告/老)
范文子晋大夫也秦晋为成将会于令狐晋侯先至焉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6a 页
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使史颗盟晋侯于河东(史颗/秦大)
(夫/)晋郤犨盟秦伯于河西(记盟/二城)范文子曰是盟也何益
齐盟所以质信也(齐一心/质成也)会所以信之始也始之不从
其可质乎秦伯归而背晋成晋人执鲁季文子鲁使叔
声伯请于晋文子谓栾武子曰季孙于鲁相二君矣(二/君)
(宣/成)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忠乎信谗慝而弃忠良
若诸侯何子叔婴齐奉君命无私(不受郤/犨清邑)谋国家不贰
(谓四日不食/以坚事晋)图其身不忘其君(辞邑不食皆/先君而后身)若虚其请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6b 页
是弃善人也子其图之乃许鲁平赦季孙又鄢陵之役
晋伐郑荆救之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栾武子
将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惟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
而服者众必自伤也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
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用战若胜乱
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武子曰昔韩之
役惠公不复舍邲之役三军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复
命晋国固有大耻三今我任晋国之政不损晋耻又以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7a 页
违蛮夷重之虽有后患非吾所知也范文子曰择福莫
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晋国固有
大耻与其君臣不相听以为诸侯笑也盍姑以违蛮夷
为耻乎栾武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于是
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杀三郤而尸
诸朝纳其室而分妇人于是乎国人弗蠲遂弑诸翼葬
之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
功烈多服者众也一说鄢陵之役晋伐郑荆救之大夫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7b 页
欲死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
武于外是以内和而外威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
钺不行也内犹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刑之过也过
由大而怨由细故以惠诛怨以忍去过细无怨而大不
过而后可以武刑外之不服者今吾刑外乎大夫而忍
于小民将谁行武武不行而胜幸也幸以为政必有内
忧且惟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
可偏而在外犹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难盍姑释荆与郑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8a 页
以为外患乎(释置/也)又厉公将伐郑范文子不欲曰若以
吾意诸侯皆畔则晋可为也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
侯难之本也得郑忧滋长安用郑郤至曰然则王者多
忧乎文子曰我王者之功也乎哉夫王者成其德而远
人以其方贿归之故无忧今我寡德而求王者之功故
多忧子见无土而欲富者乐乎哉(无土/求富)厉公败荆师于
鄢将归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弱诸臣不佞吾
何福以及此吾闻天道无亲惟德是授晋且以劝荆乎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8b 页
君与二三臣其戒也夫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
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又厉公败荆于鄢而反范
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
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令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
吾恐及焉凡吾宗祝谓我析死先难为免七年夏范文
子卒冬难作始于三郤卒及于公
范宣子晋大夫也襄公五年楚子囊为令尹(公子/贞)范宣
子曰我丧陈矣楚人讨贰而立子囊必改行(改子辛/所行)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9a 页
疾讨陈(疾急/也)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有陈非吾
事也无之而后可(言晋力不能及陈故/七年陈侯逃归也)
韩献子晋大夫也成公十五年楚子侵郑及暴隧隧侵
卫及首止郑子罕侵楚取新石(新石/楚邑)晋栾武子欲报楚
韩献子曰无庸(庸用/也)使重其罪民将叛之(背盟数/战罪也)无民
孰战遂止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使偏师与郑人侵/宋子重为后镇)
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为政(于是栾书卒韩/厥代将中军)曰欲求得
人必先勤之(勤恤/其急)成霸安强自宋始矣晋侯师于台谷
卷七百三十二 第 19b 页
以救宋(台谷/地阙)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畏晋强也/靡角宋地)
楚司马何忌鲁襄公三年侵陈四年春楚师为陈叛故
犹在繁阳(前年何忌之师侵陈犹未还/繁阳楚地在汝南鲖阳县南)韩献子患之言
于朝曰文王帅殷之叛国以事纣唯知时也(时未/可争)今我
易之难哉(晋力未能服楚/受陈为非时)
中行献子晋大夫也诸侯伐郑郑人恐乃行成(与晋/成也)
行献子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
(献子荀偃也恐楚/救郑郑复属之)知武子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0a 页
(敝罢/也)吾三分四军(分四军/为三部)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来/者)
(楚/也)于我未病楚不能矣(晋各一动而楚/三来故曰不能)犹愈于战(胜聚/战)
暴骨以逞不可以争(言争当以谋/不可以暴骨)大劳未艾君子劳心
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艾息也言当/从劳心之劳)诸侯皆不欲战乃
许郑成又襄公十四年卫侯出奔卫人立公孙剽晋侯
问卫故于中行献子(问卫逐君/当讨否)对曰不如因而定之卫
有君矣(谓剽/己立)伐之未可以得志而勤诸侯史佚有言曰
因重而抚之(重不可移/就抚安之)仲虺有言曰亡者侮之乱者取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0b 页
之推亡固存国之道也(仲虺汤/左相)君其定卫以待时乎(待/其)
(昏乱之时/乃伐之)冬会于戚谋定位也(谋定/立剽)
荀罃晋大夫也哀公十年宋公享晋侯于楚邱请以桑
(桑林殷天/子之乐名)荀罃辞(辞让/之)荀偃士丐曰诸侯宋鲁于是
观礼(宋王者后鲁以周公故/皆用天子礼乐故可观)鲁有禘乐宾祭用之(禘三/年大)
(祭则作四代之乐别祭/群公则用诸侯之乐)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言其/天子)
(乐/也)舞师题以旌夏(师帅也旌夏大旌也题识/也以大旌表识其行列)晋侯惧而
退入于房(旌夏非常卒见之/人心偶有所畏)去旌卒享而还及著雍疾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1a 页
(晋侯疾也/著雍晋地)卜桑林见(祟见于/卜兆)荀偃士丐欲奔请祷焉(奔/走)
(还宋/祷)荀罃不可曰我辞礼矣彼则以之(以用/也)犹有鬼神
于彼加之(言自当加/罪于宋)
韩宣子晋大夫襄公二十七年初宋向戍善于赵文子
又善于令尹子木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欲获息/民之名)如晋
告赵孟赵孟谋于诸大夫韩宣子曰兵民之残也财用
之蠹(蠹害物/之虫)小国之大菑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必将
许之(言虽知兵不得久/弭今不可不许)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1b 页
失为盟主矣晋人许之如楚楚亦许之如齐齐人难之
陈文子曰晋楚许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
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齐人许之告秦秦亦许之皆
告于小国为会于宋
叔向晋大夫也襄公二十一年诸侯会于商任齐侯卫
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
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又宋
向戍如晋请弭诸侯之兵为会于宋楚人衷甲赵孟患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2a 页
楚衷甲以告叔向叔向曰何害也匹夫一为不信犹不
可单毙其死(单尽也/毙踣也)若合诸侯之卿以为不信必不捷
矣食言者不病(不病者单/毙于死)非子之患也(楚食言当死晋/不食言故无患)
夫以信召人而以僣济之(济成/也)必莫之与也安能害我
且吾因宋以守病(为楚所病则/欲入宋城)则夫能致死与宋致死
虽倍楚可也(宋为地主致死助/我则力可倍楚)子何惧焉又不及是曰
弭兵以召诸侯而称兵以害我(称举/也)吾庸多矣非所患
(晋独取信/故其功多)宋之盟(弭兵/之盟)楚人固请先歃叔向谓赵文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2b 页
子曰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子若能以忠信质君
而裨诸侯之阙歃虽后诸侯将载之何争于先若违于
德而以贿成事今虽先诸侯将弃之何欲以先昔成王
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守燎
故不与盟(置立也蕝束茅而立所以缩酒也望祭/山川立木为表其位也鲜牟东夷国也)今将
与狎主诸侯之盟唯有德也子务德无争先务德所以
服楚也乃先楚人(让使/楚先)又昭公五年韩宣子如楚逆女
叔向为介郑子皮子太叔劳诸索氏(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太叔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3a 页
谓叔向曰楚王汰侈己甚子其戒之叔向曰汰侈己甚
身之灾也焉能及人若奉吾币帛慎吾威仪守之以信
行之以礼敬始而思终终无不复(事皆可/复行)从而不失仪
敬而不失威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以/先)
(王之礼/成其好)度之以二国(度晋楚/之势)虽汰侈若我何及楚楚子
朝其大夫将以韩宣子为阍叔向为司宫薳启疆曰不
可乃厚为其礼又昭十三年诸侯会于平丘晋侯使叔
向告刘献公(献公王卿/士刘子)曰抑齐人不盟若之何对曰盟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3b 页
以底信(底致/也)君苟有信诸侯不贰何患焉告之以文辞
董之以武师虽齐不许君庸多矣(董督也庸功也讨/之有辞故功多也)
子之老请帅王赋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天子大夫称老/元戎戎车在前)
(者启开也/行道也)迟速惟君(欲佐晋/讨齐)叔向告于齐曰诸侯求盟
己在此矣今君弗利寡君以为请对曰诸侯讨贰则有
寻盟若皆用命何盟之寻(托用命/以拒)叔向曰国家之败有
事而无业事则不经(业贡赋/之业)有业而无礼经则不序(行/礼)
(而有/次序)有礼而无威序则不共(礼须威严/而后共)有威而不昭共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4a 页
则不明(威须昭告神明/而后信义著)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繇倾覆
(信义不明则弃威不威弃礼无/礼无威无经无业故百事不成)是故明王之制使诸
侯岁聘以志业(志识也岁聘/以修其职业)间朝以讲礼(二年而一朝/正班爵之义)
(率长幼/之序)再朝而会以示威(六年而一会以训土/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再会而
盟以显昭明(十二年而一盟所以昭信义也凡八聘/四朝再会王一巡狩盟于方岳之下)
业于好(䀻/也)讲礼于等(朝/也)示威于众(会/也)昭明于神(盟/也)自古
以来未之或失也存亡之道常繇是兴晋礼主盟(依先/王先)
(公旧礼主/诸侯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齐盟之/牺牲)而布诸君求终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4b 页
事也(终竟/也)君曰余必废之何齐之有唯君图之寡君闻
命矣齐人惧对曰小国言之大国制之敢不听从既闻
命矣敬共以往迟速惟君叔向曰诸侯有间矣(间隙/也)
可以不示众八月辛未治兵(习/战)建而不旆(建立旌旗不/曳其旆旆游)
(也/)壬申复旆之诸侯畏之(军将战则旆故/曳旆以恐之)昭公十五年
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
鲁壶且求彝器籍谈归以告叔向叔向曰王其不终乎
吾闻之所乐必卒焉今王乐忧若卒以忧不可谓终王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5a 页
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天子绝期惟服三年故/后虽期通谓之三年丧)于是
乎以丧宾宴又求彝器乐忧甚矣且非礼也彝器之来
嘉功之繇非繇丧也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弗
遂宴乐以早亦非礼也(言今虽不能遂服犹当静/嘿而便宴乐又失礼也)礼王
之大经也一动而失二礼无大经矣(失二礼谓既不/遂服又设宴乐)
以考典(考成/也)典以志经忘经而多言举典将焉用之昭
公十三年楚灵王之弑也子干自晋归楚人立为君韩
宣子问于叔向曰子干其济乎对曰难宣子曰同恶相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5b 页
求如市贾焉何难(宣子谓弃疾亲恃子干共同好/恶故言如市贾同利以相求)对曰
无与同好谁与同恶(言弃疾不与子干同/好则亦不得同恶)取国有五难
有宠而无人一也(宠须贤/人而固)有人而无主二也(虽有贤人/当须内主)
(为/应)有主而无谋三也(谋策/谋也)有谋而无民四也众有民而
无德五也(四者既备/当以德成)子干在晋十二年矣晋楚之从不
闻达者可谓无人(晋楚之士从子/干游皆非达人)族尽亲叛可谓无主
(无亲族/在楚)无衅而动可谓无谋(召子干时楚/未有大衅)为羁终世可
谓无民(终身羁客在晋/楚是谓无民)亡无爱徵可谓无德(楚人无爱/念之者)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6a 页
王虐而不忌(灵王暴虐无所/畏忌将自亡)楚君子干涉五难以弑旧
君谁能济之(言楚借君子干以/弑灵王终无能成)有楚国者其弃疾乎君
陈蔡城外属焉(城方城也时穿封戍/既死弃疾并领陈事)苛慝不作盗贼伏
隐私欲不违(不以私欲/违民事)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先神谓/群望)
民信之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获神一也(当璧/拜)
有民二也(民信/之)令德三也(无苛/慝)宠贵四也(贵妃/子)居常五
(弃疾/季)有五利以去五难谁能害之子干之官则右尹
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其贵亡矣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6b 页
(位不/尊)其宠弃矣(父既/殁故)民无怀焉(非令/德)国无与焉(无内/主)
何以立宣子曰齐桓晋文不亦是乎(皆言/贱)对曰齐桓卫
姬之子也有宠于僖(卫姬齐/僖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
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齐桓出奔莒卫/有舅氏之助)有国高以为
内主(国氏高氏/齐上卿)从善如流(言其/疾也)下善齐肃(齐严也/肃敬也)不藏
贿(清/也)不从欲(俭/也)施舍不倦(施舍犹言/布恩德)求善不厌是以有
国不亦宜乎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好
学而不贰(言笃/志)生十七年有士五人(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五)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7a 页
(士从/出)有先大夫子馀子犯以为腹心(子馀赵衰/子犯狐偃)有魏犨
贾佗以为股肱(魏犨魏武子也称五人而说四士/贾佗又不在本数内盖叔向所贤)有齐
宋秦楚以为外主(齐妻以女宋赠以马/楚王享之秦伯纳之)有栾郤狐先以
为内主(谓栾枝却縠/狐突先轸也)亡十九年守志弥笃惠怀弃民(惠/公)
(怀公不/恤民也)民从而与之献无异亲民无异望(献公之子六/人惟文公在)
天方相晋将何以代文此二君者异于子干共有宠子
国有奥主(谓弃/疾也)无施于民无援于外去晋而不送归楚
而不逆何以冀国(言子干所以蒙弑君/之名弃疾所以得国)又昭公十一年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7b 页
周单子归韩宣子于戚(单子单/成公)视下言徐叔向曰单子
其将死乎朝有著定(著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著)会有表(野会设表/以为位)
衣有襘𢃄有结(襘领会结/𢃄结也)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
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襘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
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
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
不共不昭不从(貌正曰容/言顺曰从)无守气矣(为此年冬单/子卒起本)又叔
向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之曰自其父之死吾蔑与北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8a 页
面而事君矣昔者其父始之我终之我始之夫子终之
无不可者籍偃在侧曰君子有比乎叔向曰君子比而
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引党以封己利己而忘君别也
又楚令尹享赵孟事毕赵孟谓叔向曰令尹自以为王
矣何如(问将能/成否)对曰王弱令尹彊其可哉(言可/成)虽可不
终赵孟曰何故对曰强以克弱而安之彊不义也(安于/胜君)
(是彊而/不义)不义而彊其毙必速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彊不义也(诗小雅褒姒周幽王后幽王/惑焉而行不义是以灭之)令尹为王必求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8b 页
诸侯晋少懦矣(懦弱/也)诸侯将往若获诸侯其虐滋甚(滋/益)
(也/)民弗堪也将何以终夫以彊取(取不/以道)不义而克必以
为道(以不义/为道)道以虐淫弗可久也矣
女叔侯晋大夫也襄二十九年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
鲁治杞田(使鲁归前侵杞田/所归少故不书)弗尽归也晋悼夫人愠曰
齐也取货(夫人平公母杞女也谓叔侯/取货于鲁故不尽归杞田)先君若有知也
不尚取之(不尚叔侯/之取货)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杨
韩魏皆姬姓也(八国皆晋所灭焦在/陜县杨属平阳县)晋是以大若非侵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9a 页
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武公献公晋/始盛之君)谁得治
之杞夏馀也而即东夷(行夷/礼)鲁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
以杞封鲁犹可而何有焉(何有/尽归)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
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书鲁之/朝聘)府无
虚月(无月不/受朝贡)如是可矣何必瘠鲁以肥杞且先君而有
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先君毋宁怪夫人/之所为毋用责我)
士文伯晋大夫鲁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士文伯
曰火见郑其火乎(火心星也周/五月昏见)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
卷七百三十二 第 29b 页
(刑器/鼎也)藏争辟焉火如象之不火何为(象类也同气相/求火未出而用)
(火相感/以致灾)六月丙戌郑灾(终文伯/之言)
祁午晋大夫也昭公元年诸侯盟于虢祁午谓赵文子
曰宋之盟楚人得志于晋(得志谓先歃/午祁奚子)今令尹之不信
诸侯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恐楚复/得志)子木之信称
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驾犹陵也/诈谓衷甲)况不信之尤者乎(尤/甚)
(也/)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晋国以为盟主于今
七年矣(襄二十五年始为政/以春言故云七年)再合诸侯(襄二十五年会/夷仪二十六年)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0a 页
(会澶/渊)三合大夫(襄二十七年会于宋三十/年会澶渊及二会虢也)服齐狄宁东
(襄二十八年齐/侯白狄朝晋)平秦乱(襄二十九年/秦晋为成)城淳于(襄二十/九年城)
(杞之淳于/杞迁都)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讟诽/也)诸侯无
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
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受午/言)然宋之
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
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僭不/信)非所害也武将信以
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穮是蓘(穮耘也壅/苗为蓘)虽有饥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0b 页
馑必有丰年(言耕耘不以水旱息/必获丰年之收也)且吾闻之能信不为
人下吾未能也(自恐未/能信)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
(诗大雅僭不/信贼害人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
不为患
史赵晋大夫也昭公八年楚师灭陈晋侯问于史赵曰
陈其遂亡乎对曰未也公曰何故对曰陈颛顼之族也
(陈祖舜舜/出颛顼)岁在鹑火是以卒灭陈将如之(颛顼氏以岁/在鹑火而灭)
(火盛而/水灭也)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繇(箕斗之间有天汉故/谓之析木之津繇用)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1a 页
(也/)且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物莫能/两盛)自幕至于瞽
瞍无违命(幕舜之先瞽瞍舜父从幕至/瞽瞍间无违天命废绝者)舜重之以明德
寘德于遂(遂舜后盖殷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于后)遂世守之及胡公
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诸陈继舜)
(后/)臣闻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
兆既存矣后陈灭而陈完之后复代齐
荀吴晋大夫也昭公十一年楚师在蔡荀吴谓韩宣子
曰不能救蔡物以无亲(物事/也)晋之不能亦可知也己为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1b 页
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遂救蔡晋侯以齐侯宴中
行穆子相(穆子/荀吴)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
(淮水名/坻山名)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
如渑有肉如陵(渑水出齐国临淄县/北入时水陵大阜也)寡人中此与君代
(代更/也)亦中之伯瑕谓穆子曰(伯瑕士/文伯)曰子失辞吾固
师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隽也(言投壶中不/足为隽异)齐君弱
吾君归弗来矣(欲与晋君代/兴是弱之)穆子曰吾军师彊禦卒乘
竞劝今犹古也齐将何事(言晋德不衰于古齐/不事晋将无所事)公孙叟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2a 页
趋进曰日旰君勤可以出矣以齐侯出(叟齐大夫传/言晋之衰)
司马寅晋大夫也初哀公十三年鲁哀公会单平公晋
定公吴夫差于潢池吴晋争先(争歃血/先后)吴人曰于周室
我为长(吴为太伯/后故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为侯/伯)赵鞅呼
司马寅曰日旰矣(旰晚/也)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大事盟/也二臣)
(鞅与/寅)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对曰请姑视
之反曰肉食者无墨(墨黑色下也肉/食之人气色下)今吴王有墨国胜
(国为敌/所胜)太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少待/无与)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2b 页
(争/)乃先晋人(盟不书诸/侯耻之故)
士鞅晋大夫也定公八年赵鞅言于晋侯曰诸侯惟宋
事晋好逆其使犹惧不至今又执之是绝诸侯也将归
乐祁士鞅曰三年止之无故而归之宋必叛晋(执乐祁/在六年)
献子私谓子梁曰(献子范鞅/子梁乐祁)寡君惧不得事宋君是以
止子子姑使溷代子(溷乐/祁子)子梁以告陈寅陈寅曰宋将
叛晋是弃溷也不如待之(留待勿以/子自代)乐祁归卒于大行
(大行晋/东南山)士鞅曰宋必叛不如止其尸以求成焉乃止诸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3a 页
(州晋/地)
訾祐范宣子家臣也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久而无成
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
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徵讯也问于孙
林父林父曰鲁人所以事子也惟事是待问于张老张
老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问于祈奚
祈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取
是吾罪也若以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问于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3b 页
籍偃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
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问于叔鱼
叔鱼曰待吾为子戮之叔向闻之范宣子曰闻子与和
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于訾祐訾祐质直而
博直能端辩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吾闻
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咨于耇老而后行之宣
子问于訾祐訾祐对曰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
舆为贪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为司空以正于国国无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4a 页
败绩世及武子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后之人可
则是以受随范及文子成晋荆之盟丰兄弟之国今吾
子嗣位于朝无奸行于国无邪民无四方之患无内外
之忧赖三子之功而享其䘵位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
是加宠将何治为宣子说乃益和田而与之和訾祐死
范宣子谓献子曰鞅乎昔者吾有訾祐也吾朝夕顾焉
以相晋国且为吾家今吾观女也专则不能谋则无与
也将若之何对曰鞅也居处恭不敢安易敬学而好仁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4b 页
和于政而好其道谋于众不以贾好和志虽衷不取谓
是也必长者之繇宣子曰可以免耳
赵简子晋大夫也昭二十五年诸侯会于黄父简子令
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宋乐大心
曰我不输粟我于周为客(二王后/为宾客)若之何使客晋士伯
曰自践土以来(践土在僖/二十八年)宋何役之不会而何盟之不
同曰同恤王室子焉得辟之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宋
背盟无乃不可乎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右师乐/大心)士伯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5a 页
告简子曰宋右师必亡奉君命以使而欲背盟以干盟
主无不祥大焉(言不善无大于此者定/十年宋乐大心出奔)又简子有两白
骊而甚爱之阳城胥渠疾(阳城姓胥渠/名疾犹病)广门之官夜款
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广门邑之官小臣款叩/赵简子门简子晋大夫)
(称主/君)医教曰得白骊之肝病则止(止愈/也)不得则死谒者
入董安于御于侧愠曰嘻胥渠胥渠也欺吾君请即刑
(安于简子家臣也愠怒也/即刑请就胥渠而刑之)简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
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骊取其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5b 页
肝以予阳城胥渠处无几何病愈赵兴兵而攻习广门
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衣甲者/之首也)
傅叟晋赵简子属也晋赵鞅与郑师战郑师大败获齐
粟干车赵孟喜曰可矣傅叟曰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
艾也(言知氏将为难后/竟有晋阳之患)
赵襄子晋大夫也智伯攻赵襄子赵襄子出曰吾何走
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罢民力以困之又
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6a 页
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
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晋
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畔意赵襄子攻翟而胜之
尤人终人(尤人终人翟/之二邑也)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
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
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三日而/灭也)飘风暴
雨日中不须臾(言其不/能终日)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
两城下亡及其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6b 页
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所难者也贤主以
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絺疵晋大夫也初智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
之城下不沉者三版絺疵谓智伯曰韩魏之君必反矣
智伯曰何以知之絺疵曰以其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君
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今
城不浸者三版臼灶生蛙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韩魏
之君无喜志而有忧色是非反如何明日智伯以告韩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7a 页
魏之君曰疵言君之且反也韩魏之君曰夫胜赵而三
分其地城今且将拔矣夫二家虽愚不弃美利于首背
信盟之约而为危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是疵为
赵计矣使君疑二主之心而解于攻赵也今君听谓臣
之言而离二主之交为君惜之趋而出絺疵谓智伯曰
君又何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智伯曰子安知之对曰
韩魏之君视疵端而趋疾絺疵知其言之不听请使于
齐智伯遣之韩魏之君果反矣
卷七百三十二 第 37b 页
 
 
 
 
 
 
 
 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