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十四
卷七百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七百十四 宋 王钦若等 撰
  宫臣部
   规讽第三
后周刘休徵为齐王宪友休徵献王箴一首宪美之休
徵后又以此箴上高祖高祖甚悦其文
萧元肃建德三年为太子少傅元肃以任当师傅调护
是职乃作少傅箴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左史记言右
卷七百十四 第 1b 页
史记事莫不立太子为皇之贰是以易称明两礼云上
嗣东序养德震方主器束发就学宵(音/小)雅便𨽻朝读百
篇乙夜乃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视膳再饭寝门三至
小心翼翼大孝蒸蒸询谋记虑问对疑丞安乐必敬无
忘战兢夫天道益谦人道恶盈汉嗣不绝乎驰道魏储
回还乎邺城前史攸载后世扬名三善既备万国以贞
姬周长久实赖元良嬴秦短祚诚繇少阳虽卜年七百
有德过历而昌数世一万无德不及而亡敬之敬之天
卷七百十四 第 2a 页
惟显思光副皇极永固洪基观德审谕敢告职司太子
见而悦之致书劳问
隋柳肃高祖开皇中为太子仆学士刘臻尝进章仇大
翼于宫中为巫蛊事肃知而谏曰殿下帝之冢子位当
储贰诫在不孝无患见疑刘臻书生鼓摇唇舌适足以
相诳误愿殿下勿纳之太子不怿他日谓臻曰汝何故
漏泄使柳肃知之令面折我自是后言皆不用
唐长孙敞隋开皇末为晋王库直尝从猎于骊山见群
卷七百十四 第 2b 页
鹿骇轶王策马凌危逐之敞驰下马谏曰大王不虑垂
堂淫于原兽小人之情未见其可王乃忻然而止
李纲为太子詹事上书谏太子建成曰纲耄矣日顾时
流坟树已拱幸未就土托传圣躬无以酬恩请效愚直
伏愿殿下详之窃见饮酒过多诚非养生之术且凡为
人子者务于孝友以慰君父之心不宜听受邪言妄生
猜忌建成览书不怿而所为如故纲以数言事忤太子
旨道既不行郁郁不得志
卷七百十四 第 3a 页
李百药为右庶子时太子嬉戏无度乃作赞道赋以讽
谏之
于志宁为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志宁以太子承乾
数亏礼度志在规救撰谏苑二十卷讽之太宗大悦承
乾尝于盛农之时营造曲室累月不止所为多不法志
宁上书谏曰臣闻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
败德之本是以凌云槩日戎人于是致讥峻宇雕墙夏
书以之作诫昔赵盾佐晋吕望师周或劝之以节财或
卷七百十四 第 3b 页
谏之以厚敛莫不尽忠以佐国竭诚以奉君欲茂实播
于无穷英声被乎物听咸著简策以为美谈今所居东
宫隋日营建睹之者尚讥其侈见之者犹叹其华何
容此中更有修造财帛日费土木不停斧斤之工穷极
磨砻之妙且丁匠官奴入内比者曾无伏鉴此等或兄
犯国章或弟罹王法往来御苑出入禁闱钳凿缘其身
槌杵在其手监门本防非虑宿卫以备不虞直长既自
不知千牛又复不见牙爪在外厮役在内所司何以自安
卷七百十四 第 4a 页
臣下岂容无惧又郑卫之乐古谓淫声昔朝歌之乡回
车者墨翟夹谷之会挥剑者孔丘先圣既以为非通贤
将以为失顷闻宫内屡有鼓声大乐伎儿入便不出闻
之者股慄言之者心战往年口敕伏请重寻圣旨殷勤
明诫恳切在于殿下不可不思至于微臣不得无惧臣
自驱驰宫阙已积岁年犬马尚解识恩木石犹能知感
所有管见敢不尽言如鉴以丹诚则臣有生路若责其
忤旨则臣是罪人但悦意取容臧孙方之疾疢犯颜逆
卷七百十四 第 4b 页
耳春秋比之药石伏愿停工匠之作罢久役之人绝郑
卫之音斥群小之辈则三善允备万国作贞矣承乾不
纳承乾又令阉官多在左右志宁上书谏曰臣闻尧称
稽古功著于明扬舜曰聪明绩彰于去恶然开元立极
布政辨方莫不旌贲英贤驱除不肖理乱之本咸在于
兹况阉宦之徒体非全气便蕃阶闼左右宫阙托亲近
以立威权假出纳以为祸福昔易牙被任变起齐邦张
让执钧乱生汉室伊戾为诈宋国受其殃赵高作奸秦
卷七百十四 第 5a 页
氏钟其弊加以弘石用事京贾则连首受诛王曹掌权
何窦则踵武被戮遂使缙绅重足宰司屏气然顺其情
者则荣逮幼冲逆其旨者则灾及襁褓爰暨高齐都邺
亦嬖阉官邓长颙位至侍中陈德信爵隆开府外干朝
政内预宴私宗枝藉其吹嘘重臣仰其鼻息罪积山岳
靡挂于刑书功无涓尘已勒于钟鼎富踰金穴财甚铜
山是以家起怨嗟人怀愤叹骨鲠之士语不见听蹇谔
之臣言必被斥齐都颠覆职此之繇向使任谅直之臣
卷七百十四 第 5b 页
退佞给之士据赵魏之地拥漳滏之兵修德行仁养政
施化何区区周室而敢觊觎焉然杜渐防萌古人所以远
祸以大喻小先哲于焉取则伏惟殿下道茂重离德光
守器宪章古始祖述前修欲使休誉远闻英声遐畅臣
窃见寺人一色未识上心或轻忽高班或凌轹贵士便
是品命失序纲纪不立取笑通方之人见讥有识之士
然典内职掌唯在门外通传给使主司但缘阶闼供奉
今乃往来閤内出入宫中行路之人咸以为怪伏望狎
卷七百十四 第 6a 页
近君子屏出小人上副圣心下允众望承乾览书甚不
悦承乾尝驱使司驭等不许分番又私引突厥达哥支
入宫内志宁上书谏曰臣闻上天盖高日月以光其德
明君至圣辅佐以赞其功是以周颂升储见规毛毕汉
盈居震取资黄绮姬旦抗法于伯禽贾生陈事于文帝
莫不殷勤于端士恳切于正人昔邓禹名臣方居审谕
之任疏受宿望始陈辅导之官历代贤君莫不丁宁于
太子者良以地膺上嗣位处副君善则率土沾其恩恶
卷七百十四 第 6b 页
则海内罹其祸近闻仆寺司驭爰及驾士兽医始自春
初迄兹夏晚尝居内后不放分番或家有尊亲阙于温
凊或室有幼弱绝于抚养春则废其耕垦夏则妨其播
植事乖存育恐致怨嗟且突厥达哥支等人面兽心岂
得以礼教期不可以仁信待心则未识于忠孝言则莫
辨其是非近之有损于英声昵之无益于盛德引之入
阁人皆惊骇岂臣愚识独用不安臣下为殿下之股肱殿
下为臣下之君父君父以存抚为务股肱以匡救为心
卷七百十四 第 7a 页
是以苦口之药以奉身逆耳之言以安位古人树诽谤
之木以求己愆悬敢谏之鼓以思身过由是从谏之主
鼎祚克昌愎谏之君洪业隳坠承乾大怒
孔颖达为太子右庶子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
见意更广规讽之道学者称之后承乾不修法度颖达
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曰太子成长何宜
屡致面折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承乾不
能纳
卷七百十四 第 7b 页
王弘直为汉王元昌友元昌畋猎无度乃上书以谏其
略曰夫宗子维城之托者所以固邦家之业也大王功
无任城战尅之效行无河间乐善之心爵高五等邑富
千室当思答极施之洪慈保无疆之永祚其为计者在
乎修德冠履诗书畋猎史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
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居安虑危奈何列骑齐驱交
横垄亩野有游客巷无居人贻众庶之忧逞一时之乐
从禽不息实用寒心元昌览书而遽止然渐见疏斥
卷七百十四 第 8a 页
王圭为礼部尚书兼魏王师王问圭以忠孝圭答曰陛
下王之君也事君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也事父思尽孝
忠孝之道可以立身可以成名当年可以享天祐馀芳
可以垂后叶王曰忠孝之道已闻教矣愿闻所习答曰
汉东平王苍云为善最乐
李义府自高宗在春宫时为太子舍人尝献承华箴以
申讽谕词甚典美
邢文伟咸亨中为典膳丞时皇太子久在内罕与宫臣
卷七百十四 第 8b 页
相接文伟辄减膳上疏谏曰窃见礼戴记曰太子既冠
成人勉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彻膳之宰史之义
不得不司过宰之义不得不彻膳皇帝式稽前典妙简
英俊自庶子以下至司议舍人及学士侍读等使翼佐
殿下以成圣德近者以来未甚延纳谈议不狎谒见尚
稀参朝之后但与内人独居何以发挥圣智使浚哲文
明者乎今史虽阙官宰当奉职忝备所司不敢逃死谨
守礼经微申减膳皇太子答曰顾以虚庸早向坟典每
卷七百十四 第 9a 页
欲研精政术极意书林但往在幼年未闲将卫竭诚眈
诵因即损心比日以来风尘更积中奉恩旨不许重劳
加以趋侍含元温凊朝夕承亲无自专之道遵礼以色
养为先所以屡阙坐论时乖学绪公潜申雅勖式荐忠
规敬寻来请良符宿志自非情思审谕义均弼谐岂能
尽此药言形于简墨抚躬三省感愧兼深伟自此益知

韦承庆为太子司议郎仪凤四年皇太子贤监国时太
卷七百十四 第 9b 页
子颇近声色户奴等与之款洽承庆上书谏曰臣闻太
子者君之贰国之本也所以承宗庙之重系亿兆之心
万国以贞四海属望殿下以仁孝之德明睿之姿岳峙
泉渟金真玉裕天皇升殿下以储副寄殿下以监抚欲
使炤无不及恩无不覃百僚仰重曜之辉万姓闻荐雷
之响夫君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君非人无以保其位
人非食无以全其生故有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
姓不足君孰与足自顷年以来频有水旱菽粟不能丰
卷七百十四 第 10a 页
稔黎庶自致煎穷今夏亢阳米价腾踊贫屡之室无以
自资朝夕弗遑惟忧馑馁下人之瘼实可哀矜稼穑艰
难所宜详悉天皇所以垂衣北极殿下所以守器东朝
为天下之所尊得天下之所利者岂惟上玄之幽赞亦
百姓之倚命也故百姓危则社稷不得独安百姓乱则
帝王不能独理古之明君饱而知人饥煖而知人寒每
以天下为忧不以四海为乐今关陇之外凶寇凭陵西
土边氓凋丧将尽干戈日用烽火荐惊千里有劳于馈
卷七百十四 第 10b 页
粮三农不遑于稼穑殿下为臣为子乃国乃家为臣在
于竭忠为子期于尽孝在家不可以自逸在国不可以
自康一物有亏圣上每留神念三边或梗殿下岂不兢
怀况当养德之秋非是任情之日伏承北门之内造作
不常玩好所营或有烦费娼优杂伎不息于前鼓吹繁
声亟闻于外既喧听览且黩宫闱兼之仆𨽻小人缘此
得亲左右亦既奉承颜色能不恃托恩光作福作威莫
不由此不加防慎必有愆非倘使微累德音于后悔之
卷七百十四 第 11a 页
何及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之事故高而不危所以长
守贵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是知高危不可不慎满溢
不可不持也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敬慎之谓
也在于凡庶能守而行之犹可以高振声华坐致荣禄
况殿下有少阳之位有天挺之姿片善而天下必闻小
能而天下咸服岂可不为尽善尽美之道以取可久可
大之名哉伏愿博览经书以广其德屏退声色以抑其
情静默无为恬虚寡欲非礼勿动非法不言居处服玩
卷七百十四 第 11b 页
必循节俭畋猎游娱不为纵逞正人端士必引而亲之
便辟侧媚必斥而远之使惠风溢于远近仁声翔于内
外则可以克享终吉长保利贞为上嗣之称首奉圣人
之鸿业者矣承庆又上谕善箴以讽太子劳而遣之
薛元超永隆中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时皇太子在
京师颇以畋猎为事元超上启谏曰臣闻位隆载鼎居
之者匪易业峻承祧守之者为重伏惟殿下幼彰岐嶷
夙擅温文大孝因心不繇于外奖深仁植性禀之于自然
卷七百十四 第 12a 页
故能聿膺景福式光正绪皇基永固宸构克昌加以识
度几晤天姿独秀生知之量振古莫俦比者监守务殷
亲贤政事所关视听决断如流凡在朝行佥论极美况
臣委质阶陛齿迹宫闱恭闻喜跃实百常品区区所望
惟愿圣德日新励兹三善无忘四术伏见去年之内数
召学士等讨论经籍亹亹不倦此令问播于遐迩在外
闻者谁不欣然今夏以来接对讲艺之道有谢曩时臣
之事君在于无隐敢缘兹义辄献愚忠但臣智识庸浅
卷七百十四 第 12b 页
未足以发明雅训求之史传扬㩁而言焉昔汉苑招贤
高轩同敞曹园爱客飞盖连阴此乃副君之待士也亦
有推心郑众每伫于咨询隆礼桓荣用承于诲命此则
副君之尊师也魏太祖征并州留太子在邺颇出畋猎
崔季进书谏曰盘于游田书之所诫鲁侯观渔春秋讥
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也深惟储副以身为宝
今忽驰骛而陵险诚有识所惧晋明帝之在宫中庶子
温峤中书舍人阮放谏马射曰臣闻千金之子犹坐不
卷七百十四 第 13a 页
垂堂况万乘之贰若有骇驷之艰岂可不熟念哉殿下
纵一日之娱忘万代之基凡人犹知其不可况在圣明
乎太子答云省所陈明卿等忠至咸从卿等动静此则
副君之纳规谏不以为嫌者也非独一时之美事固亦
千载之芳猷且思患预防著于易象乐不可极陈之礼
经列圣垂模可为龟镜殿下昔在藩邸时以打毬为戏
当此之日已经坠马近取诸身足为深鉴又殿下仁孝
之德闻于四海自车驾发京天慈许入苑内臣窃惟殿
卷七百十四 第 13b 页
下之意既承恩旨始复出游以为上副圣怀非徇盘游
之乐顾以园苑之地草树极深绝磴危桥往往而有控
纤离之马拥太阿之剑截轻禽逐狡兔倘有衔橛之变
虽悔不追至如户奴等辈非是一种或反逆之嗣或破
亡之馀夷狄遗丑兼在其数密计凶谋理难悬测忽有
潜身翳荟侍卫不虞白龙鱼服事出虑表臣每一思至
此魂爽飞越夫为人子者不登高不临深恐近于危辱
也故乐正子春下堂伤足三月犹有忧色弟子问之子
卷七百十四 第 14a 页
春曰君子跬步不敢忘孝今孝之道失是以有忧色也
子春匹夫尚知爱其身体储后之尊何可以不慎焉倘
马逢佚驭微致毁伤岂不上贻二圣之忧下乖兆人之
望伏请打毬驰射深炤危机天皇所赐诫书殷勤切至
网罗今古罕得名言窃循旨要在于披怀虚己书云山
林隐逸草泽高人总萃春坊冀朝夕谭对采其裨赞广
纳忠规机务之馀游心坟籍莹襟灵于艺囿散耳目于
书林披帙横经克勤无怠此之至诫亦何不思殿下敦
卷七百十四 第 14b 页
崇儒术阐扬文艺爰徵学士奖收人物应斯举者若登
龙津莫不延颈企踵思承顾盼皆愿隳肝胆露款诚布
衣之交一言相托尚有怀知己之遇衔国士之恩殿下
数存接引与其切磋道义竭忠进善必日有异闻则玉
色弥光金声自远顷日时景炎郁不敢望有引召金商
戒序物侯渐凉伏乞听政馀閒留情坟典所读班史请
毕残功前者别敕赐物本缘殿下书进时请临池染翰
使笔力转遒仍请每月一两度总唤学士因为设食文
卷七百十四 第 15a 页
学张君相素明老庄命之谈说能畅玄风殿下假以温
颜人各申其艺业钩深理窟者思逞怀蛟摭实词条者
文成吐凤此亦一时之奇观可以澡虑怡神预在宫僚
人知自效便辟取容者疏之正直不挠者亲之弃不急
之务而省游娱绝无益之欲而敦节俭以儒墨为城池
翱翔其际以礼义为干橹栖息其间一则遵天皇诫书
不敢失坠二则挹古人遗范有所发挥岂不美欤岂不
盛欤伏乞燔翳捐褶以塞众望太子报曰昨奉嘉命广
卷七百十四 第 15b 页
开正路翳已燔矣褶亦去焉师傅之言实获我心帝闻
元超有谏书遣使慰勉仍召赴东都
唐休璟则天时为夏官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孝和居
春官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以契丹入寇复拜夏
官尚书检校幽州都督及将行进启皇太子曰张易之
兄弟幸蒙宠遇数侍宴禁中纵情失礼非人臣之道惟
加防察
姚班为太子左庶子中宗太子重俊性明果少未有师
卷七百十四 第 16a 页
傅举事或不法班前后四上疏以谏其一曰臣闻贾谊
曰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使与太子居处
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
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习与不正人居不
能无不正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
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史诵诗工
诵箴谏大夫进谋故年与智长化与心成夫教得而左
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臣又闻之木从
卷七百十四 第 16b 页
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善言古者可以验于今伏惟殿下
睿德洪深天姿聪敏近代成败远古安危莫不悬览在
心动合典礼臣以庸朽滥居辅弼虚备耳目叨预股肱
辄荐尘露庶裨山海伏以内置作坊工巧得入宫闱之内
禁卫之所或言语内出或事状外通小人无知不识轻
重因为诈伪有玷徽猷臣望并付所司以停宫内造作
如或要须便近犹望宫外安置庶得工匠往来不于宫
禁出入其二曰臣闻汉文帝身衣弋绨足履革舄齐高
卷七百十四 第 17a 页
帝栏槛用铜者皆易以铁经侯带玉具剑环佩以过魏
太子不视经侯曰魏国亦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魏
之宝也经侯委剑佩而去太子使追还之谓曰珠玉珍玩
寒不可衣饥不可食无遗我贼经侯杜门不出臣观圣
贤经籍务以简素为贵皇王政化皆以菲薄为德伏惟
殿下留心恭俭靡尚浮奢臣愚犹望损之又损居简而
行简减省造作节量用度其三曰臣闻银榜铜楼宫闱
严秘门阁往来皆有簿历殿下时有所须唯遣门司宣
卷七百十四 第 17b 页
令或恐诈假之辈因此妄为增减脱有文状舛错事理
便即差违近日吕升之便乃代署宣敕伏赖殿下睿敏
当即觉察其奸伪自馀臣下庸浅岂能深辨真虚望请
墨令及覆事行下并用内印画署之后冀得免有诈假
乃是长久规模臣又闻之忠臣事君有犯而无隐明主
驭下纳谏以进德故书云有言逆于志必求诸道有言
顺于心必求诸非道伏惟殿下仁明昭著圣敬日跻通
幽洞微穷神索隐事之善恶毫釐靡差理有危疑锱铢
卷七百十四 第 18a 页
无爽臣以庸愚叨侍春闱职居献替岂敢缄默伏乞降
明离之德俯察微诚纡荐雷之威赐矜翘恳倘得摇山
益峻少海增深碎首縻躯其甘如荠轻尘视听伏待刑
书其四曰臣闻圣人不专其德贤智必有所师故曰与
善人言如入芝兰之室久自芬芳与不善人言如火销
膏不觉而尽伏惟殿下神逾藏往理冠生知留意篇章
研精典籍然而山岳不弃尘壤是以能高大江河不逆
细流所以成深广伏愿崇儒敬业访道稽疑是则品物
卷七百十四 第 18b 页
增晖怀生欣忭今司经见无学士供奉未有侍读伏望
时因侍膳奏请置人所冀讲席谈筵务尽忠规之道披
文摘句方资审谕之勤臣又闻臣之事主必尽乃诚君
之进贤务求忠谠伏惟殿下养德储闱理以端静为务
恭膺守器必以学业为先经所以立德修身史所以谙
识成败雅诰既习忠孝乃成传记方通安危斯辨知父
子君臣之道识古今鉴诫之规经史为先斯乃急务至
于工巧造作寮吏直司实为末事无足劳虑
卷七百十四 第 19a 页
用原悌为太子洗马时玄宗在东宫原悌上启曰臣闻
事有可言者直臣所以抗议忠而见弃者志士所以太
息至于竭诚事君信而获罪怀禄辅国谄于取容二者
难明取舍或异臣窃为朝廷忧之伏惟殿下孝敬纯深
仁明善断有大功于天下继元良于社稷万姓所以拭
目百寮所以清耳皆欲王化之兴隆风俗之革易也顷
年以来天纲少紊小人趋竞内难屡起方当振纲张弦
之秋委才任士之日若推心得人则万目直举如托寄
卷七百十四 第 19b 页
非所则百度斯废故王者先择良臣复能任使均明同
日月无私并天地功高化洽地平天成又以为官择人
者理为人择官者乱理乱之由官人之职也自二月以
来敕令授官吏部注拟填塞府寺满盈台省其优劳当
作别敕放选或虚名邀功或非才侥倖日以增益布列
州县殚竭府库侵削黎元臣诚以为渐不可长也昔晋
政多门官以贿进刘毅忧其危傅咸恐其乱武帝终迷
而不悟卒有败官之尤十数年间亿兆涂炭是知古者
卷七百十四 第 20a 页
省吏以崇化不闻多官以致理臣以为惩其弊者归乎任
人者也故忠臣难进而易退无党而孤立守死善道执
心不移乃奸人之所嫉为国家之所利近者姚元之宋
璟居献替之职处铨衡之地用节员位颇立绳纪不为
权门黩货所拘而以平心汲引为务于时草泽之贤翘
足待用天下凛然复有升平之望也臣观二相为人励
己忠肃直身鲠亮虽有微疵又受黜责且守正之士志
节之人弃瑕录用今其时也昔叔向下狱祁奚讼之犹
卷七百十四 第 20b 页
将宥其十世以劝能者况其身不免乎往者易之三思
倾动朝政所赖柬之元忠戮力王室社稷殆危忠臣处
朝而获安神器将移贤者竭诚而必复岂非忠臣良士
力哉璟等行事无忝今古夫安必思危理则忧乱明王
之诫也忠臣处朝奸邪屏退兴邦之道也易曰雷雨作
解君子以赦过宥罪殿下诚能舍其无咎收彼众望因
主上之馀閒议朝政之臧否使并悔过令复旧职则举
善之美垂于无穷滥官之弊澄清匪日矣
卷七百十四 第 21a 页
贾曾为太子舍人睿宗景云三年八月太子屡遣访召
女乐宫臣就率更署阅乐多奏女妓曾进启谏曰臣闻
作乐崇德以感神人韶夏有容咸英有节妇人亵黩无
预其间昔鲁用孔子几致于霸齐人惧之遗以女乐鲁
君既受孔子遂行戎有由余兵彊国富秦人反间遗之
女妓戎王耽乐由余乃奔斯大圣名贤疾之已甚良以
妇人为乐必务冶容娃姣动心蛊惑丧志上行下效淫
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伏惟殿下神武命代文思
卷七百十四 第 21b 页
登庸宇内颙颙瞻仰德化而渴贤之美未被于民心好
伎之声已惑于人听岂足追启诵之徽烈袭尧舜之英
风者哉至若监抚馀閒宴私多豫后庭之乐古或有之
非以风人为敝犹隐至于所司教习章示众寮嫚妓淫
声实亏睿化愿下教令发德音屏倡优敦雅颂率更女
乐并令禁断诸采召一切皆停则朝野内外皆知殿下
放远邪佞辉光日新凡在含灵孰不欣戴皇太子令答
曰比尝闻公正直信亦不虚寡人近日颇寻典籍至于
卷七百十四 第 22a 页
政化遍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公之所言雅符本

归登为工部侍郎东宫诸王侍读献龙楼箴以讽
丁公著为水部员外郎充皇太子及诸王侍读著皇太
子及诸王训十卷
 
 
 
卷七百十四 第 22b 页
 
 
 
 
 
 
 
 册府元龟卷七百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