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九十五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九十五 宋 王钦若等 撰
  牧守部
    刺举  屏盗  折狱
   刺举
夫方伯之任民物是司必在当官而行临事而断不畏
权倖靡私亲昵纠发瑕衅考案是非使吏不能为奸民
不受其弊政事明举风威振肃共治之善于斯为要先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b 页
民有言养禾者去其稂莠其斯之谓与
汉盖宽饶为司隶校尉刺举不可回避
魏相为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
何武为扬州刺史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
者为亏除免之而已(亏减也减除其/状令免去也)不服极法奏之抵
(又云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馀贤不肖敬之如一)
后汉郅寿为冀州刺史冀部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
类不检节寿案察之无所容贷乃使部从事专住王国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a 页
又徙督邮舍王宫外动静失得即时骑驿言上奏王罪
及劾傅相于是藩国畏惧并为遵节视事三年冀土肃

徐璆字孟玉为荆州刺史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
太守因势放滥赃罪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遣中常侍
以忠属璆璆对曰臣身为国不敢闻命太后怒遽徵忠
为司隶校尉以威相临璆到州举奏忠赃馀一亿使冠
军县上簿诣大司农以彰暴其事又奏五郡太守及属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b 页
县有赃污者悉徵案罪威风大行
苏章字孺文为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
其奸赃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
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
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
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第五种为兖州刺史时中常侍单超兄子裔为济阴太
守负势贪放种欲收举未知所使会闻从事魏羽素抗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a 页
直乃召羽具告之曰闻公不畏彊禦今欲相委以重事
若之何对曰愿庶几于一割羽出遂驰到定陶闭门收
裔宾客亲吏四十馀人六七日中纠发其赃五六十万
种即奏裔并以劾超
蔡衍为冀州刺史中常侍贝瑗托其弟恭举茂才衍不
受乃收赍书者案之又劾奏河间相曹鼎赃罪千万鼎
中常侍腾之弟腾使大将军梁冀为书请之衍不答鼎
竟坐输作左校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b 页
羊陟为冀州刺史奏案贪浊所在肃然
陈翔字子鳞为扬州刺史举奏豫章太守王永奏事中
官吴郡太守徐参在职贪秽并徵诣廷尉参中常侍璜
之弟繇此威名大振
刘祐为扬州刺史时会稽太守梁旻大将军冀之从弟
也祐举奏其罪旻坐徵
王龚为青州刺史劾奏贪浊二千石数人安帝嘉之徵
拜尚书
卷六百九十五 第 4a 页
赵戒为荆州刺史时梁襄弟让为南阳太守恃椒房之
宠不奉法戒到州劾奏之后戒为南阳太守纠豪杰恤
吏人奏免中官贵戚子弟为令长贪浊者徵拜为尚书

种皓为益州刺史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
将军梁冀皓纠发追捕驰传上言
魏贾逵为豫州刺史是时天下初复州郡多不摄逵曰
州夲以御史出监诸郡以六条诏书察长吏二千石以
卷六百九十五 第 4b 页
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
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举天
下复何取正乎兵曹从事受前刺史假逵到官数月乃
还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文
帝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爵关内

后魏辛术为东南道行台尚书安州刺史时临清太守
盱眙蕲城二镇将犯法术皆按奏杀之
卷六百九十五 第 5a 页
武昌悼王鉴为徐州刺史先是京兆王愉为徐州王既
年少长史卢渊宽以驭下郡县多不奉法鉴表曰梁郡
太守程灵虬惟酒是耽贪财为事虐政残民寇盗并起
黩音悖响盈于道路郡境吁嗟佥焉怨酷梁郡密迩伪
畿丑声易布非直有点清风臣恐取嗤荒远请免所居
官以明刑宪诏免灵虬郡守徵还京师于是徐境肃然
薛虎子为徐州刺史时沛郡太守邵安下邳太守张攀
咸以赃污虎子案之于法
卷六百九十五 第 5b 页
唐孔若思为衡州刺史先是诸州别驾皆以宗室为之
不为刺史致敬繇是多行不法若思至州举奏别驾李
道钦罪犯请加鞫讯乃诏别驾于刺史致礼
嗣曹王皋为温州长史摄行州事州人李钧及弟锷弃
其亲不养凡十馀年时钧为殿中侍御史锷为京兆法
曹皋奏钧锷不孝皆除名勿齿
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司农少卿李彤前为
邓州刺史坐赃钱百馀万仍自刻石纪功号为善政碑
卷六百九十五 第 6a 页
公绰以事闻贬吉州司马同正
   屏盗
夫养鸡者不畜狸牧兽者不育豺树木者忧其蠹保人
者除其贼故古之为邦者著诘盗之制垂去恶之训以
惠保于小民也矧乃百城共治之攸重万夫观政之所
属宽猛为术惨舒云系而能奋嫉恶之志竭刺奸之劳
勇略速成威信兼达广设科禁周深渊薮行反间之计
开自新之路悬告捕之赏恕既往之罪传檄敦谕歼厥
卷六百九十五 第 6b 页
凶渠厉兵掩击灭其党类或窜伏他境或悔归夲业澄
清所治震肃邻部路有遗而莫顾商次野而如室其或
饥民放僻犷俗贪残无假滋章不烦血刃推心布惠令
行禁止斯又尧舜之良吏也
汉王温舒为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往吏十馀人为爪
(豪杰而性果敢一往而/无所顾者以为吏也)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
贼快其意所欲得此人虽有百罪弗法(言其捕盗贼得/其人而快温舒)
(意者则不问其先所/犯罪也法谓行法也)即有避回夷之亦灭宗以故齐赵
卷六百九十五 第 7a 页
之郊盗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
赵广汉为颍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原褚二/姓也)
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
褚首恶郡中震剽
龚遂为渤海太守先是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闻新太
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
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
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
卷六百九十五 第 7b 页
劫掠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锄钩盗
贼于是悉平
严延年为涿郡太守时郡比得不能太守(比频/也)涿人毕
野白等繇是废乱大姓西高氏东高氏(东西高氏各以/其所居为号者)
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牾逆/也)咸曰宁负二千
石莫负豪大家宾客放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莫敢追
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延年至
遣掾蠡吾赵绣按高氏得其死罪绣见延年新将(谓郡/守为)
卷六百九十五 第 8a 页
(郡将者以其/兼领武事也)心内惧即为两劾欲先白其轻者观延年
意怒乃出其重劾延年已知其如此矣赵掾果白其轻
者延年索怀中得重劾即收送狱夜入晨将至市论杀
之先所按者死(在前高/氏者死)吏皆股栗更遣吏分考两高穷
竟其奸诛杀各数十人郡中震恐道不拾遗三岁迁河
南太守赐黄金二十斤豪彊胁息野无行盗威震旁郡
张敞为胶东相先是胶东盗贼起敞自请治之既辞之
官又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
卷六百九十五 第 8b 页
效者愿得一切比三辅尤异(一切权时也赵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史秩百石)
(左冯翊有二百石卒/史此之谓尤异也)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
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
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转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
平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
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
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
寖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宣帝以问敞敞以为
卷六百九十五 第 9a 页
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
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
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
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
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
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
馀发尽行法罚繇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枹击鼓/椎也)天子
嘉之后杀贼捕掾絮舜亡命数月冀州部中有大贼天
卷六百九十五 第 9b 页
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拜为冀州刺史敞起亡命复
奉使典州既到部而广川王国群辈不道贼连发不得
敞以耳目发起贼主名区处诛其渠帅广川王姬昆弟
及王同族宗室刘调等通行为之囊橐(言容止贼盗若/囊櫜之盛物也)
吏逐捕穷窘踪迹皆入王宫敞自将郡国吏车数百两
围守王宫搜索调等果得之殿屋重轑中(轑椽也重轑/重棼也重棼)
(即今之廊舍也一/边虚为两厦者也)敞传吏皆捕格断头(言敞自监护/吏而捕之)
其头王宫门外因劾奏广川王天子不忍致法削其户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0a 页
敞居部岁馀冀州盗贼禁止
王尊成帝时为京兆尹先是南山郡盗傰宗等数百人
为吏民害拜故弘农太守傅刚为校尉将迹射士千人
逐捕(迹射言能寻迹/而射取之也)岁馀不能禽或说大将军王凤贼
数百人在毂下发军击之不能得难以视四夷独选贤
京兆尹乃可于是凤荐尊为諌议大夫守京辅都尉行
京兆尹事旬月间盗贼清息
萧育为大鸿胪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辜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0b 页
(名贼者自显其名无/所避匿言其强也)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
薛宣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徙
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朱博为犍为太守先是南蛮若儿数为寇盗博厚结其
昆弟使为反间袭杀之郡中清平
后汉董宣为北海相坐杀人多滥左转宣怀令后江夏
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
曰朝廷以太守能禽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1a 页
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
郭伋为渔阳太守渔阳既罹王莽之乱重以彭宠之败
民多猾恶寇贼充斥伋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

鲁恭为乐安相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患之恭
到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
补博昌尉其馀遂自相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马棱为濮阳太守坐事抵罪后数年江湖多剧贼以棱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1b 页
为丹阳太守棱发兵掩击皆禽灭之
第五种为高密侯相永寿中徐兖二州盗贼群辈高密
在二州之郊种乃大储粮蓄勤厉吏士贼闻皆惮之桴
鼓不鸣流民归者岁中至数千家
度尚为泰山都尉寇贼望风奔亡及在长沙宿贼皆平
张霸为会稽太守始到越贼未解郡界不宁乃移书开
购明用信赏贼遂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童谣曰弃
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2a 页
樊晔为天水太守道不拾遗行旅至夜聚衣装道傍曰
以付樊公
阳球辟司徒刘宠府举高第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
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
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魏臧洪汉末为青州刺史洪在州二年群盗奔走
田豫为南阳太守时郡人侯音反聚数千人在山中为
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馀人表奏皆当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2b 页
死豫到郡悉见诸系囚慰喻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
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
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晋周玘为吴兴太守吴兴寇乱之后百姓饥馑盗贼公
行玘甚有威惠百姓敬爱之期月之间境内宁谧
陶侃为武昌太守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水劫掠侃令
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是西阳王羕
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贼侃整阵于钓台为后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3a 页
继羕縳送帐下二十人侃斩之自是水陆肃清
前秦苻融为司𨽻校尉及镇关东所在贼盗止息路不
拾遗
宋刘钟为高阳内史领石头戍事高祖讨司马休之前
军将军道怜留镇东府领屯兵治亭群盗数百夜袭钟
垒拒击破之
南齐虞欣祖为豫章王嶷中兵参军嶷为荆湘二州刺
史时义阳劫帅张群亡命积年鼓行为贼义阳武陵天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3b 页
门南平四界郡被其残破沈攸之连讨不能禽末乃首
用之攸之起事群从下郢于路先叛结砦于三溪依据
深险嶷遣祖为义阳太守使降意诱纳之厚为礼遗于
坐斩首其党数百人皆散四郡获安
王敬则为吴兴太守郡旧多剽掠有十数岁小儿于路
取遗物杀之以徇自此道不拾遗郡无劫盗又录得一
偷召其亲属于前鞭之令偷身长扫街路久之乃令偷
举旧偷自代诸偷恐为其所缉皆逃走境内以清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4a 页
梁王珍国为桂阳内史捕讨盗贼境内肃清
萧景为雍州刺史州内清肃缘汉水陆千馀里抄盗绝
迹又为郢州刺史齐安晋陵郡接魏界多盗贼景移
书告示魏即焚坞戍保境不复侵略
臧厥字献卿为晋安太守郡居山海常结聚逋逃前二
千石虽募讨捕而寇盗不止厥下车宣风化凡诸凶皆
襁负而出居民复业商旅流通
谢览为吴兴太守郡境多劫为东道患览下车肃然一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4b 页
境清谧
檀和之为豫州刺史和之先历始兴太守交州刺史所
在有威名盗贼屏迹每出猎猛兽伏不敢起
陈王猛为晋陵太守威惠兼举奸盗屏迹富商野次云
以付王府君郡人歌之以比汉之赵广汉
徐俭为浔阳内史为政严明盗贼静息
后魏莫题道武时为中山太守督司州之山东七郡事
车驾征姚兴次于晋阳而上党群盗秦颇丁零翟都等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5a 页
聚众于壶关诏题帅众三千以讨之上党太守捕颇斩
之都走林虑诏题搜穷讨尽平之
李曾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劫盗奔窜胡元嘉之
薛裔为河北太守郡𢃄山海路多盗贼有韩马两姓各
二千馀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乡闾裔
至都之日即收其奸魁二十馀人一时戮之于是群盗
慑气郡中清肃
韩均为冀州刺史广阿泽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土广民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5b 页
稀多有盗贼乃置镇以静之均在冀州劫盗止息
夏侯道为西平将军华州刺史转安东将军瀛州刺史
为政清严善禁盗贼
李安世为相州刺史初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残掠生
民前刺史薛道标亲往讨之波率其宗族拒战大破道
标军遂为逋逃之薮公私咸患百姓为之语曰李波小
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
如此男子那可逢安世设方略诱波及诸子侄三十馀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6a 页
人斩于邺市境内肃然
高祐为西兖州刺史设禁贼之方令五户相保若盗发
皆连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
广阳王嘉子深孝明初拜肆州刺史预行恩信胡人便
之劫盗止息
李崇为兖州刺史兖土旧多劫盗崇乃村置楼楼悬一
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
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各击数千槌诸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6b 页
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盗发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外
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诸州置楼悬
鼓自崇始也
崔休为渤海太守性严明雅长治体下车先戮豪猾数
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
清身率下渤海大治
崔延伯为荆州刺史荆州土险蛮左为寇每有结聚者
延伯辄自讨之莫不摧殄繇是穰土帖泰无敢为患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7a 页
辛纂为荥阳太守民有姜洛生康乞得者旧是太守郑
仲明左右豪猾偷窃境内为患纂伺捕擒获枭于郡市
百姓欣然
李洪之为河内太守河内北连上党南接武牢地险人
悍数为劫害长吏不能禁洪之至郡严设科防募斩贼
者便加重赏勤劝务本盗贼止息诛锄奸党过为酷虐
北齐王峻为营州刺史营州地接边城贼数为民害峻
至州远设斥候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要击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7b 页
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
苏琼为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贼及琼至民吏肃然奸
盗止息或外境奸非辄从界中行过者无不捉送之
宋世良为清河太守郡东南有曲堤成公一姓阻而居
之群盗多萃于此人为之语曰宁渡东吴会稽不历成
公曲堤世良施八条之制盗奔他境民又谣曰曲堤虽
险贼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迹
后周泉企为东雍州刺史蜀人张国隽聚党剽劫州郡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8a 页
不能制企命收而戮之阖境清肃
李迁哲为直州刺史镇白帝黔阳蛮田乌度田都唐等
每抄掠江中为百姓患迁哲随机出讨杀获甚多由是
诸蛮畏威各送粮饩又遣子弟入质者千有馀家迁哲
乃于白帝城外筑城以处之并置四镇以静峡路自此
寇盗颇息军粮赡给
韩褒为北雍州刺史州𢃄北山多有盗贼褒密访之并
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厚加礼遇谓之曰刺史起自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8b 页
书生安知督盗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乃悉召桀黠少
年素为乡里患者署为主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
者以故纵论于是诸被署者莫不惶惧皆首伏曰前发
者并某等为之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隐匿者
亦悉言其所在褒乃取盗名簿藏之因大榜州门曰自
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
身籍没妻子以赏前首者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褒
取名簿校之一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繇是群盗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9a 页
屏息
宇文贵为益州刺史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
署为游军令其督捕繇是颇息
隋元景山为亳州总管先是州民王回洛张季贞等聚
结亡命每为劫盗前后牧守不能制景山下车逐捕之
回洛季贞挺身奔江南擒其党数百人皆斩之法令明
肃盗贼屏迹称为大治
阴世师为武贲郎将辽东之役出襄平道明年帝复击
卷六百九十五 第 19b 页
高丽以夲官为涿郡留守于时盗贼蜂起世师逐捕之
往往尅捷及帝还大加赏劳
杨子崇为离石太守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前后
捕斩数千人
河间王宏为蒲州刺史得以便宜从事时河东多盗贼
民不得安宏奏为盗者百馀人投之边裔州境帖然号
为良吏
麦铁杖为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0a 页
唐吕子臧仕隋为南阳郡丞性刚直有干用讨击群贼
往往克胜诸郡多荒残南阳殷实子臧之力也
楚王灵龟为魏州刺史为政严肃奸盗屏绝
左难当太宗贞观初为江州刺史时以江中盗贼劫掠
为商旅之害诏以难当为静江大使自是江路肃清
李栖筠代宗时为常州刺史时草贼帅张度因荒馑聚
徒于阳羡西山且地接宣城逼之则乌散坡谷缓之则
公行寇掠累岁为四境之患莫能剪除栖筠既至部设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0b 页
权略不踰时而覆其巢穴度子六七人一朝伏辜繇是
郡界无犬吠之虞而人知敬让
吕元膺宪宗元和中为东都防禦使时淄青节度使李
师道置邸于河南府兵谍杂以往来吏不敢辨因吴元
济北犯郊畿多警防禦兵尽戍伊阙师道潜以兵数千
百人内其邸谋焚宫阙而肆杀掠既烹牛飨众矣明日
将出会有卒杨进李再兴者谒元膺告急变元膺始自
伊阙追兵围之半日无敢进攻者防禦判官王荗元杀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1a 页
一人而进或有毁其墉而入者贼众突出杀数人围兵
奔骇贼得结伍中衢内其妻子于囊橐以甲胄殿而行
防禦兵罗观其后不敢追贼出长夏门杀行人而夺其
马转掠郊墅济伊水乃望山而逸元膺诫境上兵重购
以捕之数日有山棚鬻鹿于市贼遇而夺之山棚走而
徵其党或引官军共围之谷中尽获之穷验得其魁中
岳寺僧曰圆净年八十馀尝为史思明将伟悍过人初
执之使巨力者奋锤折其胫不能折圆净骂曰鼠子折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1b 页
人脚犹不能敢称健儿乎乃自置其足使折之如其教
乃折临诛乃曰误我事不得使洛城流血死者凡数千
人留守防禦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甘水驿卒三人皆
潜受其职而为之耳目自始谋及将败无知者初师道
多买田于伊阙陆浑之间凡十馀处故以舍山棚而衣
食之訾嘉珍门察者潜布分之以属圆净圆净以师道
钱千万伪理嵩山之佛光寺期以嘉珍窃发时举火于
山中集二县山棚入作乱及穷按之嘉珍门察皆称贼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2a 页
武元衡者也元膺密槛闻以送之
苏良嗣为雍州长史时京城人相食盗贼纵横良嗣为
政严肃盗发三日内无不擒获远近称为神明
崔郾为岳鄂安黄等州观察使江湖之间萑蒲是聚因
造蒙冲小舰上下千里期月而尽获群盗
梁蔡从训开平末权知汝州刺史杀山贼诛其首领李

后唐窦廷琬同光初为复州游奕使奸盗屏迹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2b 页
晋孙彦韬初仕后唐为濮阳刺史属清泰末群盗入郡
郡人大扰彦韬率帐下百人一呼破之
陆思铎为深州刺史群盗结聚与属邑为患思铎率数
十骑朝夕讨捕出必擒获境内肃然百姓赖之
周李榖汉末为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以中牟多盗诱
县人求其渊薮有刘德馀者梁时累摄簿尉于畿甸德
馀时閒居中牟宗正之刘继儒与之有旧因见而问曰
高祖践祚四方群盗屏息何国门之外惟中牟为患德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3a 页
馀素干事谓继儒曰如朝廷要捕贼假仆摄主簿或镇
时可剿绝矣继儒登时言于榖榖纳其言寻版署摄主
簿仅旬日榖请侍卫兵数十骑付德馀悉擒其党一人
县佐吏一人役御史台为其首也索其家得金宝犀玉
𢃄罗锦衣服颇多积年兄弟为贼自是中牟无道路之

王晏为徐州节度使晏滕人少以无赖攻剽为吏所搜
索乃从军洎为节将于故里徐方多盗前后帅守不能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3b 页
禁诘晏下车悉召故时僚友与之衣服鞍马谓之曰吾
乡有多盗之名后来者应出诸君之下为我召集遍谕
之当我镇抚时各宜禁戢由是自晏抚封闾井晏然枹
鼓之音顿息
   折狱
吕刑有折狱之文秋官有弊讼之义非夫明智绝俗临
事不惑又安能察微隐而辩疑似以厌乎人心者哉自
炎汉而下修举吏职亲民之重济以法术繇是按察捕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4a 页
劾著绩尤异若乃诘作折惑申冤讯盗断之以经义听
之以辞气济之以识略参之以奇谲靡待两造之备克
申片言之敏寘于宪法畏若神明斯固简孚阅实之可
尚也
汉隽不疑昭帝时为京兆尹时有一男子自称卫太子
诏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视不疑到叱从吏收缚或曰
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
瞆违命出奔辄拒而不纳春秋是之(蒯瞆卫灵公太子/辄蒯瞆子也蒯瞆)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4b 页
(得罪于灵公而出奔晋及灵公卒使辄嗣位而晋赵鞅/纳蒯瞆于戚欲求入卫鲁哀公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
(姑帅师围戚公羊传曰曼姑受命于灵公而立辄曼姑/之义固可以距蒯瞆也辄之义可以立乎曰可其子奈)
(何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也)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
罪人也遂送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
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
者皆自以不及也
魏国渊为魏郡太守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
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5a 页
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
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
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
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
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胡质为东筦太守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雠而
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
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5b 页
孙礼为冀州牧太傅司马宣王谓礼曰今清河平原争
界八年更二刺史靡能决之虞芮待文王而了宜善令
分明礼曰讼者据墟墓为验听者以先老为正而老者
不可加以夏楚又墟墓或迁就高敞或徙避仇雠如今
所云虽皋陶犹将为难若欲使必也无讼当以烈祖初
封平原时图决之何必推古问故以益辞讼昔成王以
桐叶封叔虞周公便以封之今图藏在天府便可于坐
上断也岂待到州乎宣王曰是也当别下图礼到案图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6a 页
宜属平原而曹爽信清河言下书云图不可用当参异
同礼上疏曰管仲伯者之佐其器又小犹能夺伯氏骈
邑使没齿无怨言臣受牧伯之任奉圣朝明图验地著
之界界实以王翁河为限而鄃以马丹侯为验诈以鸣
犊河为界假虚讼诉疑误台阁窃闻众口铄金浮石沈
木三人成市虎慈母投其杼今二郡争界八年一朝决
之者缘有解书图画可得寻按擿校也平原在两河向
东上其间有爵堤爵堤在高唐西南所争地在高唐西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6b 页
北相去二十馀里可为长叹息流涕者也案解与图奏
而鄃不受诏此臣软弱不胜其任臣亦何颜尸禄素餐
辄束𢃄著履驾车待放爽见礼奏大怒劾礼怨望结刑
五岁在家期年众人多以为言除城门校尉
前秦符融为司隶校尉京兆人董丰游学三年而返过
宿妻家是夜妻为贼所杀妻兄疑丰杀之送丰有司丰
不堪楚掠诬引杀妻融察而疑之曰汝行往还颇有怪
异及卜筮与否丰曰初将发夜梦乘马南渡水返而北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7a 页
渡复自北而南马停水中鞭之不去俯而视之见两日
在于水下马左白而湿右黑而燥寤而心悸窃以为不
祥还之夜梦如初问之筮者云忧讼狱远三枕避三沐
既至妻为具沐夜授丰枕丰记筮者之言皆不从之妻
乃自沐枕枕而寝融曰吾知之矣周易坎为水马为离
梦乘马南渡旋北而南从坎之离三爻同变变而成离
离为中女坎为中男两日二夫之象坎为执法吏吏诘
其夫妇人被流血而死坎二阴一阳离二阳一阴相承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7b 页
易位离下坎上既济文王遇之囚羑里有礼而生无礼
而死马左而湿湿水也左水右马冯字也两日昌字也
其冯昌杀之乎于是推验获昌而诘之昌具首服曰本
与其妻谋杀董丰期以新沐枕枕为验是以误中妇人
又在冀州有老母遇劫于路母扬声唱盗行人为母逐
之既擒劫者返诬行人为盗时日垂暮母及路人莫知
孰是乃俱送之融见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
凤阳门者非盗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是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8a 页
盗何以诬人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
后魏司马悦字庆宗为豫州刺史有汝南上蔡董毛奴
者赍钱五千死在道路郡县疑民张堤为劫又于堤家
得钱五千堤惧拷掠自诬言杀狱既至州悦观色察言
疑其不实引见毛奴兄灵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
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灵之云惟得一刀鞘而已悦
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
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8b 页
悦收及祖诘之曰汝何故杀人取钱而遗其刀鞘及祖
引灵之又于及祖身上得毛奴所着皂𥜗及祖伏法悦
之察狱多此类也
宋世良为清河太守阳平郡移掩劫盗三十馀人世良
讯其情状惟送十二人馀皆放之阳平太守魏明朗大
怒云辄放吾贼及推问送者皆实放者皆非明朗大服
辛祥为并州平北府司马有白壁还兵乐道显被诬为
贼官属推处咸以为然祥曰道显面有悲色察狱以色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9a 页
其此之谓乎苦执申之月馀别获真贼
柳崇为河北太守初留郡郡民张明失马疑十馀人崇
见之不问贼事人别借以温颜更问其亲老存否农桑
多少而微察其辞色即获真贼吕穆等二人馀皆放遣
郡中畏服境内帖然
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
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
告各言已子并有邻證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令
卷六百九十五 第 29b 页
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之曰君儿
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咷
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
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弟思安背役
亡归庆宾惧后役追责规绝名贯乃认城外死尸诈称
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颇类思安见者莫辩又有女
巫杨氏自云见鬼说思安被害之苦饥渴之意庆宾又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0a 页
诬疑同军兵苏显甫李盖等所杀经州讼之二人不胜
楚毒各自款引狱将决矣崇疑而停之密遣二人非州
内所识者伪从外来诣庆宾告曰仆住在州北去此三
百里有一人见过寄宿夜中共语疑其有异便即诘问
迹其繇绪乃云是流兵背役逃走姓解字思安时欲送
官苦见求及称有兄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姓徐
君脱矜悯为往报若见申委曲家兄闻此必重相报所
有资财当不爱惜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是故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0b 页
相造指申此意君欲见顾几何当放贤弟若其不信可
见随看之庆宾怅然失色求其少停当备财物此人具
以报崇崇摄庆宾问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他尸庆宾
引伏更问盖等乃云自诬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縳送
崇召女巫视之鞭笞一百崇断狱精审皆此类也
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
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
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1a 页
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
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凡所察䆒多如此
类繇是吏民莫敢欺犯
北齐任城王湝为并州刺史有妇人临汾水浣衣有乘
马人换其新靴而去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召城外
诸妪以靴示之绐曰有乘马人于路被贼劫害遗此靴
焉得无亲属乎一妪抚膺哭曰儿昨着此靴向妻家如
其语捕获一时称明察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1b 页
彭城王浟为沧州刺史有一人从幽州来驴驮鹿脯至
沧州界脚痛行迟偶会一人为伴盗驴及脯去明旦告
州浟乃令左右及府僚吏分市鹿脯不限其价其主见
识之推获盗者转都督定州刺史时有人被盗黑牛背
上有白毛长史韦道建谓中从事魏道胜曰使君在沧
州擒奸如神若捉得此定神也浟乃诈为上府市牛皮
倍酬价直使牛主认之因获其盗建等叹服又有老母
姓王孤独种菜三亩数被偷浟乃令人密往书菜叶为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2a 页
字明日市中看菜叶有字获贼尔后境内无盗政化为
当时第一
苏琼为南清河太守初零陵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
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子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双成诉云府君放贼去百姓牛何处可得琼不理其语
密遣访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
邻郡富人将财物寄置界内曰我物已寄苏公矣遂去
平原郡有妖贼刘黑狗搆结徒侣通于沧海所部人连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2b 页
接村居无相染累邻邑于此服其德后为左丞行徐州
事徐州城中五级寺忽被盗铜像一百区有司徵捡四
邻防宿及踪迹所疑逮系数十人琼一时放遣寺僧怨
诉不为推贼琼遣僧谢曰但且还寺得像自送尔后十
日抄贼姓名及赃处所径收掩悉获实验贼徒款引道
路叹伏
后周柳庆初仕后魏为雍州别驾有贾人持金二十斤
诣京师交易寄人停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3a 页
闭不异而失之谓是主人所窃诣县讯问主人遂自诬
服庆闻而叹之乃召问贾人曰卿钥常置何处对曰常
自𢃄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曰与人同饮乎曰向
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主人特以痛
自诬非盗也彼沙门乃真盗耳即遣吏逮捕沙门乃怀
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
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系者甚多庆以贼徒既众似是
乌合既非旧交必相疑阻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3b 页
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
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
榜居二日广阳王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推穷尽
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
无私辟高门可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于仲文为安固太守有任氏杜家各失牛后得牛两家
俱认州郡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㒞曰于安固少聪
察可令决之仲文曰此易解耳于是令二家各驱牛至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4a 页
郡乃放所认者遂同任氏群牛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
氏嗟怨杜家自若仲文于是词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隋元褒为原州总管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
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其盗寻发于他所
韦鼎为光州刺史有人客游通主家之妾及其还去妾
盗珍物于夜逃去寻于草中为人所杀主家知与客通
因告客杀之县司鞫问具得奸状因断客死狱成上于
鼎鼎览之曰此客实奸而杀非也乃某寺僧詃妾盗物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4b 页
令奴杀之赃在某处即放此客遣人掩僧并获赃物自
是部内肃然不犯咸称其有神道不拾遗
晋张希崇镇汾州日有民与郭氏为义子自孩提以至
成人因愎戾不受训遣之郭氏夫妇相次俱死郭氏有
嫡子已长时郭氏诸亲与义子相约云亲子欲分其财
助而讼之前后数政不能理遂成疑狱希崇览其诉断
云父在已离母死不至止称假子孤二十年抚养之恩
倘曰亲儿犯三千条悖逆之罪颇为伤害名教复敢理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5a 页
认田园其生涯并付血裔所讼人与朋奸者委法官以
律定刑闻者服其明
 
 
 
 
 
 
卷六百九十五 第 35b 页
 
 
 
 
 
 
 
 册府元龟卷六百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