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九十二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九十二 宋 王钦若等 撰
  牧守部
   招辑
小雅鸿雁之作美其能劳来安集使离散者宁其居鳏
寡者得其所也若乃总列城之任膺民社之寄或仍岁
凶荒民居流徙或师旅之后疮痍未复或寇盗群萃侵
扰封部或夷狄狙犷密迩亭障乃能怀辑化诱循抚爱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b 页
养俾襁负者相属而至安堵者无改其旧推以恩信凶
戾为之革音敦以仁惠殊俗因而款附下兴乐国之咏
上有长城之赖斯固道德齐礼之馀风招携怀远之美
政也
汉王成宣帝时为胶东相流民自占八万馀(占谓隐度/名数而来)
(附业/也)帝下诏褒之爵关内侯(事具牧守/褒宠门)
龚遂为渤海太守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遂乘
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a 页
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钩锄田器者皆为良民
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
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及闻遂教令皆即时
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
王尊为益州刺史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服其
威信
后汉郭伋光武时为渔阳太守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
颍川盗贼群起徵拜颍川太守召见辞谒帝劳之曰贤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b 页
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并蒙福也君虽
精于追捕而山道险阨自斗当一士耳深宜慎之伋到
郡招怀山贼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皆束手诣
伋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后
宏吴等党与闻伋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
络绎不绝
夏恭为太山都尉和集百姓甚得其欢心
应奉汝南人为郡决曹吏和帝时大将军梁冀举奉茂
卷六百九十二 第 3a 页
才先是武陵蛮詹山等四千馀人反叛执县令屯结连
年诏下公卿议四府举奉才堪将帅永兴元年拜武陵
太守到官慰纳山等皆悉降散
虞诩安帝时为武都太守先是羌寇武都诩掩击破之
乃占相地势筑营壁二百八十所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
遂以安诩始到都户裁盈万及绥聚荒馀招还流散二
三年间遂增至四万馀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一云诩/始到榖)
(石千盐石八千见户万三千视事三岁米八十盐/四百流人还归郡户数万人足家给一郡无事)
卷六百九十二 第 3b 页
汝郁为鲁相以德教化百姓称之流人归者八九千户
霍谞为金城太守性明达笃厚能以恩信化诱殊俗甚
为羌胡所敬服
张乔顺帝时为交阯太守先是日南象林徼外蛮夷攻
烧城寺杀长吏乔至开示慰诱并皆降散
祝良为九真太守单车入贼中设方略招以威信降者
数万人皆为良筑起府寺繇是岭外复平
李固为梁商从事中郎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
卷六百九十二 第 4a 页
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盗寇前衅
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馀人自縳
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信法半岁间馀
类悉降州内清平
种皓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
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槃木唐菆
邛𤏡诸国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皓至乃复举种向

卷六百九十二 第 4b 页
傅燮为汉阳太守善恤人叛羌怀其恩化并来降附
赵温为蜀郡太守桓帝之世板楯数反温以恩信降服

刘虞为幽州刺史转甘陵相甚得东土戎狄之心又青
徐士庶被黄巾之难归虞者百馀万口皆收视温恤为
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
魏何夔仕汉为长广太守郡滨山海黄巾未平豪杰多
背叛袁谭就加以官位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馀家
卷六百九十二 第 5a 页
为寇害议者欲举兵攻之夔曰承等非生而乐乱也习
于乱不能自还未被德教故不知反善若兵迫之急彼
恐夷灭必并力战攻之既未易拔虽胜必伤吏民不如
徐喻以恩德使各自悔可不烦兵而定乃遣郡丞黄珍
往为陈成败承等皆请服夔遣使成弘领校尉长广县
丞等郊迎奉牛酒诣郡
刘繇仕汉兴平中为扬州牧时袁术据淮南繇乃移居
曲阿值中国丧乱士民多南奔繇携接收养与同忧剧
卷六百九十二 第 5b 页
甚得名称
刘表汉末为荆州牧荆州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骇震寇
贼相扇处处糜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治其奸猾宿贼
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
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饥皆得资全
张既汉末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怀之
钟繇汉末督关中百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
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太祖
卷六百九十二 第 6a 页
征关中得以为资表繇为前军师
苏则汉末为武都太守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
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安下辨诸氐通河西道徙为金城
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
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
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
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繇是
归附者日多
卷六百九十二 第 6b 页
杜袭为太祖丞相长史随到汉中讨张鲁太祖还留督
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
夏侯尚为荆州牧时荆州荒残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
水为境旧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七百馀里
山民蛮夷多服从者五六年间降附数千家
刘馥为太祖司徒掾会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
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
淮间郡县残破太祖表馥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车
卷六百九十二 第 7a 页
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怀绪等皆安集之贡献相继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南而归者以
万数
梁茂为御史时泰山多盗贼以茂为泰山太守旬月之
间襁负而至者千馀家
郭淮为雍州刺史安定羌大帅辟蹄反讨破降之每羌
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
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正始元年蜀将
卷六百九十二 第 7b 页
姜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彊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
案抚柔氐三千馀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
吕虔为泰山太守郡接山海世乱闻民人多藏窜袁绍
所置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辈保山为寇百姓苦
之虔将家兵到郡开示恩信祖等党属皆降服诸山中
亡匿者尽出安土业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
精兵冠各州郡
蜀王嗣为西安围督汶山太守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
卷六百九十二 第 8a 页
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安静
张嶷为越隽太守汉嘉郡界旄牛夷种类四千馀户其
率狼路欲为姑婿冬逢报怨遣叔父离将逢众相度形
势嶷逆遣亲近赍牛酒劳赐又令离姊逆逢妻宣畅意
旨离既受赐并见其姊姊弟欢悦悉率所领将诣嶷嶷
厚加赏待遣还旄牛繇是辄不为患
吴步骘为交州刺史时益州大姓雍闿等杀蜀所署太
守正昂与士燮相闻求欲内附骘因承制遣使宣恩抚
卷六百九十二 第 8b 页
纳繇是加拜平戎将军封广信侯
虞潭领庐陵太守绥抚荒馀咸得其所
钟离牧为海南太守揭阳县贼率曾夏等众数千人历
十馀年以侯爵杂缯千匹下书购募绝不可得牧遣使
慰譬登时首服自改为良民
晋鲁芝宣帝初为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
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旧境悉复又为
并州刺史以绥辑有方迁大鸿胪
卷六百九十二 第 9a 页
华轶为江州刺史甚有威惠州之豪士接以有道得江
表之欢心流亡之士赴之如归
刘弘为荆州刺史于时流人在荆州十馀万尸羁旅贫
乏多为盗贼弘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叙用
褚翜为丹阳尹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翜收集散亡甚
有惠政
曹摅为襄城太守时襄城屡经寇难摅绥怀振理旬月
克服
卷六百九十二 第 9b 页
王彪之为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民归者三
万馀口
桓宣镇襄阳宣遣步骑收南阳诸郡百姓没贼者八千
馀人以归
周处为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
宋张茂度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
不存一茂度创立城寺吊死抚伤收集离散民户渐复
在郡一周徵为太尉参军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0a 页
刘道产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有惠化关
中流民前后出汉川归之者甚多元嘉六年道产表置
陇西宋康二郡以领之又为襄阳太守善于临民在雍
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悉出
缘沔为居百姓乐业民户丰赡县此有襄阳乐歌自道
产始也
臧熹为临海太守郡经兵寇百不存一熹绥辑纲纪招
聚流散归之者千馀家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0b 页
陆徽文帝时为长沙内史母忧去职时张寻赵广为乱
于益州兵寇之馀政荒民扰元嘉二十三年乃遣徽为
持节益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隐恤有方威惠兼著
寇盗静息民物殷阜蜀土安悦至今称之
王僧虔为湘州刺史巴峡流民多在湘土僧虔表割益
阳罗湘西三县缘江分立湘阴县从之
王景文为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起兵以焦度为先锋
及事败逃宫亭湖中为寇贼朝廷闻其勇甚忧患之使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1a 页
景文诱降度等度将部曲出首景文以为巳镇南参军
寻领中直兵厚待之
张穆为交阯太守治有异绩会刺史死交土大乱穆以
威怀循拊境内以宁文帝嘉之
范述曾为永嘉太守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
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凡诸
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馀家自是商贾流通
居民安业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1b 页
梁萧敷初仕齐为随郡内史招怀远近黎庶安之以为
前后之政莫之及也
杨公则初自高祖举义师于雍州以公则为湘州刺史
初公则东下湘部诸郡多未宾从及公则还州然后诸
屯聚并散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
之户口克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安成康王秀为郢州刺史时司州叛蛮田鲁生弟鲁贤
超秀据笼来降高祖以鲁生为北司州刺史鲁贤北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2a 页
豫州刺史超秀定州刺史为北境捍蔽而鲁生超秀互
相谗有去就意秀抚喻怀纳各得其用当时赖之
王茂为江州刺史时九江新罹军寇民思反业茂务农
省役百姓安之
夏侯亶为豫州南豫二州刺史寿春久罹兵荒百姓多
流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民户充复
张缵为湘州刺史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
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至是向化在政四年流人自归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2b 页
户口增益十万馀州境大安
江革为都官尚书出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
革至郡惟有公给仗身二十人百姓皆惧不能静寇及
省游军尉民下愈恐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静
息民吏安之
臧严历监义阳武宁郡郡界皆蛮夷前郡守常选武人
以兵镇之严独以数门生单车入境群蛮悦服遂绝寇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3a 页
王褒为安城郡守及侯景渡江建业扰乱褒辑宁所部
见称
陈沈君理为吴郡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足
用咸资东境君理招集士卒修理器械民下悦附深以
干理见称
后魏于栗磾明元帝时为豫州刺史洛阳虽历代所都
久为边裔城阙萧条野无烟火栗磾刋辟榛荒劳来安
集德刑既设甚得百姓之心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3b 页
韦阆太武时为武都太守属告城镇将郝温及盖吴反
关中扰乱阆尽心抚纳所部
李祥大武时因南土未宾遣尚书韩元兴率众出青州
以祥为军司略地至于陈汝淮北之民诣军降者七千
馀户迁之于兖豫之南置淮阳郡以抚之拜祥为太守
加绥远将军流民归之万馀家
司马淮字臣之晋汝南王亮之后为广宁太守悦近来
远清俭有称大武嘉之赐布六百疋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4a 页
李佐为辅国将军行荆州事在州威信大行边民悦附
前后归之者二万许家寻为正刺史
秦明王翰曾孙祯孝文初为南豫州刺史淮南人相率
投附者三千馀家置之城东汝水之侧名曰归义坊
韦欣为彭城内史广陵侯元衍为徐州刺史又请为长
史带彭城内史抚绥内外甚得民和
裴宣为益州刺史善于抚绥甚得羌戎之心后晋寿更
置益州改宣所莅为南秦州先是有馀平曷酋扬孟孙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4b 页
拥户数万自立为王通引梁寇数为边患宣乃遣使招
喻晓以逆顺孟孙感恩即遣子诣阙武兴曷姜谟等千
馀人上书乞延更限宣武嘉焉
高绰为豫州刺史为政清平抑强扶弱百姓爱之流民
归附者三千馀户
崔鉴为奋武将军徐州刺史鉴欲安悦新附民有年老
者表假以守令诏从之
吕罗汉为秦益二州刺史秦益崄远南连仇池西接赤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5a 页
水诸羌恃崄数为叛逆自罗汉莅州抚以威惠西戎怀
德士庶帖然
伊利为兖州刺史善抚导在州数年边民归之五千馀

武昌简王平原为齐州刺史善于怀抚边民归附者千
有馀家
临淮王昌弟孚为冀州刺史先是州人张孟都张洪建
马潘崔独怜张叔绪崔丑张天宜崔思哲等八家皆屯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5b 页
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
死效力
京兆王子推为征南大将军长安镇大将性沉雅善于
绥接秦雍之人皆服
安丰王猛子延明为都督徐州刺史频经师旅人物彫
残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尉诺为幽州刺史时改邑辽西燕土乱久民户彫散诺
在州前后数十年还业者万馀家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6a 页
裴庆孙为邰郡太守当郡都督民经贼乱之后率多逃
窜庆孙务安集之咸来归附
李仲璇为弘农太守先是宫牛二姓阻险为害仲璇示
以威惠并即归伏
房景伯为清河太守郡民刘简武曾失礼于景伯闻其
临郡阖家逃亡景伯督切属县追捕擒之即署其子为
西曹掾命喻山贼贼以景伯不念旧恶一时俱下论者
称之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6b 页
刘藻庄帝永安中为南郡主书号为称职时北地诸羌
数万家恃崄作乱前后牧守不能制奸异之徒并相依附
朝廷患之以藻为北地太守藻推诚布信诸羌咸来归
附藻稽其名籍收其赋税朝廷嘉之
刘桃符为豫州刺史善抚蛮夷为吏民所怀
裴他为荆州刺史蛮酋田盘石田敬宗等部落万馀家
恃众阻险不宾王命前后牧守虽屡征讨未能降款他
至州单使宣慰示以祸福敬宗等闻他夙德相率归附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7a 页
于是合境清晏寇贼寝息边民怀之襁负而至者千馀

李洪之为秦益二州刺史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
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馀步示以军行之
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
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
入十倍于常
史宁为东义州刺史州既邻接疆场百姓流移宁留心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7b 页
抚慰咸来复业
崔孝炜为赵郡太守郡经葛荣离乱之后民户丧亡六
畜无遗斗粟乃至数缣民皆卖鬻儿女夏椹大熟孝炜
教民多收之郡内无牛教其人种招抚遗散先恩后威
一周之后民大至
司马裔字遵府西魏大统六年为北徐州刺史八年入
朝文帝嘉之特蒙赏劳顷之河内有四千馀家归附并
裔之乡旧乃命领河内郡守令安集流人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8a 页
北齐尉长命为幽州刺史居北陲土荒民散长命虽多
聚敛然以恩抚民多得安集
尧雄为瀛州刺史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惟雄义
然后取复能接下以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卢潜文帝天保中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
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
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
寇邻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8b 页
源文宗孝昭皇建中为泾州刺史以恩信待物甚得边
境之和为邻人所钦服前攻破钞掠多被放还
独孤永业为洺州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选其
魁为爪牙
元景安后主天统中为豫州刺史景安之在边州邻他
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又管内蛮多华少景
安被以恩威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
者数万户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9a 页
后周长孙俭从太祖平侯莫陈悦为秦州长史时西夏
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和
乃举州归附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王雅为汾州刺史励精为治人庶悦而附之自远至者
七百馀家
元伟为成州刺史政尚清静百姓悦附流民复业者三
千馀家
杨雄为平州刺史时寇乱之后户多逃散雄在所慰抚
卷六百九十二 第 19b 页
民并安辑
元定为政州刺史威信兼济甚得豪羌之情生羌据险
不宾者至是并出山谷从征赋焉及代还羌豪等咸恋
慕之
刘璠为同和郡守璠善于抚慰莅职未期生羌降附者
五百馀家
辛昂为渠州通州刺史昂推诚布信甚得夷獠欢心秩
满还京首领皆随昂诣阙朝觐以昂化洽夷落进位骠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0a 页
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梁昕为东荆州刺史昕抚以仁惠蛮夷悦之流民归者
相继而至
贺兰祥为荆州刺史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
有政惠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
者日有十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欢

阎庆为河州刺史州居河外地接戎夷庆留心抚纳颇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0b 页
称简惠
尉迟运为陇州刺史地带汧渭民俗难治运垂情抚纳
甚得时誉
泉仲遵为南洛州刺史留情抚接百姓安之流民归附
者相继而至初蛮帅杜青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
廷因其所据而授之仍𨽻东都青和以仲遵善于抚御
请𨽻仲遵朝议以山川非便弗之许也青和遂结安康
酋帅黄仲宝等举兵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1a 页
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先是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贪
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简处之群蛮率服
韦世康为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
康绥抚之士民胥悦
赵芬为能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

隋王长述初仕后周为广州刺史甚有威惠吏人怀之
在任数年蛮夷归之者三万馀户朝议嘉之就拜大将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1b 页

令狐熙开皇初为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
籍类不以实熙晓喻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
年风化大洽称为良二千石高祖以岭南夷越数为反
乱徵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熙至
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
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
归附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2a 页
卫玄仁寿初为卫尉少卿会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
以镇抚之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太牢镇玄单骑造其营
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诸
贼莫敢动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
附者十馀万口高祖大悦赐缣二千疋除遂州总管仍
令剑南安抚
刘权大业中为南海太守行至鄱阳会群盗起不得进
诏令权召募讨之权率兵与贼相逢不与战先乘单舸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2b 页
诣贼营说以利害而群贼感悦一时降附炀帝闻而嘉

慕容三藏大业末为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
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
招纳绥抚百姓爱悦襁负而至吏民歌颂之
丘和为交阯太守抚诸豪杰甚得蛮夷之心
唐韦仁寿隋大业末为蜀郡司法书佐高祖入关遣使
定巴蜀使者承制拜仁寿巂州都督府长史时南宁州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3a 页
内附朝廷每遣使安抚类皆受贿边人患之或有叛者高
祖以仁寿素有能名令检校南宁州都督寄听政于越
巂使每岁一至其地以抚慰之仁寿将兵五百人至西洱
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法令肃清人
怀欢心
刘政会武德初以卫尉少卿留守太原内辑军士外和
戎狄远近莫不悦服
赵王元景武德中为安州大都督其旧安陆都民隋末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3b 页
流宕他所者皆归之
陈君宾贞观元年累转邓州刺史郡邑丧乱以后百姓
流离君宾至才期月皆来复业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
涝君宾一境独免当年多有储积蒲虞等州户口尽入
其境逐食太宗下诏劳之
党仁弘贞观初授南宁州都督夜郎之表声教久绝仁
弘下车招抚远近安辑
李素立贞观中累转扬州大都督府司马时突厥铁勒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4a 页
部相率内附太宗于其地置瀚海都护府以统之以素
立为瀚海都护又有阙泥孰别部犹为边患素立遣使
招谕降之夷人感其惠牵牛以馈素立素立惟受其酒
一杯馀悉还之为建立廨舍开置屯田
崔知温高宗时为兰州刺史会有党项三万馀众来寇
州城城内胜兵既少众大惧不知所为知温使开城门
延贼贼恐有伏不敢进俄会将军权善才率兵来救大
破党项之众馀首领乞降欲尽坑之以绝后患知温力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4b 页
语其下曰弗逆克奔古之善战诛无噍类祸及后世且山
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计又欲分降
者五百人以与知温知温曰向论安危之策乃公事也
岂图私利哉固辞不受党项馀众繇是悉皆降附
冯元常则天时授眉州刺史剑南先时火光贼夜掠居
人昼潜山谷元常至喻以恩信许其首露仍切加捕逐
贼徒舍器仗面缚自陈者相继又转广州都督便道之
任不许诣都寻属安南首领李嗣仙杀都护刘延祐剽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5a 页
陷州县敕元常讨之率士卒济南海先驰檄示以威恩
喻以祸福嗣仙徒党多相率归降因纵兵诛其魁首安
慰居人而还
裴怀古则天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
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才及岭飞书招诱示
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尔怀古知
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
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5b 页
喻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
持两端者尽皆款附岭外悉定
薛登本名谦光中宗时检校常州刺史属宣州狂寇钟
大臣作乱百姓奔走谦光严备安辑合境肃然在官未
期流人稍复鸡犬之音复相接矣
宋庆礼开元中累迁贝州刺史仍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
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6a 页
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
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
盛陈其利乃诏庆礼及太子詹事姜师度左骁卫将军
邵宏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
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馀所追
拔幽州及渔阳淄青等户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
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鲜于叔明代宗永泰大历间为东州节度使兵荒之后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6b 页
彫残颇甚叔明理之近二十年招抚其氓庶夷落皆获
安集
张延宾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路营田副使河雒久
当兵冲闾井邱墟延宾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
修筑宫庙数年间流庸归附邦畿复完诏书褒美之
崔灌大历中为澧州刺史下车削去烦苛以安人为务
居二年风化大行流亡襁负而至增户数万
韩滉德宗建中初继为苏州润州刺史安辑百姓均其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7a 页
租税未及踰年境内称理
张建封兴元初为亳寿庐等三州观察使大修葺城池
悉心绥抚远近悦附
袁滋贞元中出为华州刺史中丞潼关防禦镇国军使
以宽易清简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曰
义合里专以慈惠为本人甚爱之
曲环贞元中为陈许观察使时陈许州以李希烈扰乱
遭剽颇甚人多逃窜他邑以避祸环勤身恭俭赋役均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7b 页
平政令宽简不三二岁襁负而归者相属训农理戎兵
食皆丰羡
殷侑为沧景节度观察等使时沧州百战之馀野无人
烟侑至之日以仁惠为理襁负而归者众焉
姜谟为秦州刺史至州抚以恩信盗贼悉来归首士庶
安之
马植文宗开成中为安南都护上言当管羁縻州首领
或处巢穴自固为南蛮所诱久不招喻事有可虞臣自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8a 页
到镇约以信诚晓之逆顺今诸首领恳发忠言愿纳赋
税其武陆管伏请改为武陆州从之
梁韩建初仕唐为华州刺史河潼经大寇之后户口流
散建披荆棘辟污莱劝课农事树植蔬果出入闾里亲
问疾苦不数年流亡毕集军民充实
赵充裕唐末领亳郑二州刺史时关东藩镇方为蔡寇
所毒黎元流散不能相保充裕妙有农战之备复善于
绥怀民赖而获安者众太祖表为河南节度使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8b 页
成汭为荆州节度使是时荆州经巨盗之后居民才一
十七家汭抚辑凋残励精为理通商务农勤于惠养比
及末年仅及万户时韩建披荆棘以辑华州亦善于绥
抚故其时号北韩南郭郭即汭旧冒之姓也
张归厚权知洺州是郡尝两为晋人所陷井邑萧条归
厚抚之数月之内民庶翕然太祖自镇定还睹其辑理
之政大嘉赏之
高季兴为荆南兵马留后荆州自唐乾符之后兵火互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9a 页
集井邑不完季兴招辑离散流民归复太祖嘉之乃授
节钺
谢瞳为宣义军留后在滑州十三年部内增户约五万
益兵数千人
后唐李嗣昭为潞州节度使被围历年城中士民饥死
大半廛里萧条嗣昭缓法宽租劝农务穑一二年间军
城完集三面邻于敌境寇钞纵横设法枝梧边鄙不耸
李存贤为磁州刺史磁与晋绛接境存贤招怀控抚颇
卷六百九十二 第 29b 页
得邻和
汉王周初仕晋为泾州节度使先是前帅张彦泽在任
苛虐部民逃者五千馀户及下车革前弊二十馀事逃
民归复赐诏褒美
周刘禧广顺初为单州刺史自之任招复逃户二千四
百六十七
翟光邺广顺中为青州防禦使时郡民丧亡十之六七
而招怀抚喻视之如伤故期月之间流亡再集
卷六百九十二 第 30a 页
 
 
 
 
 
 
 
 
卷六百九十二 第 30b 页
 
 
 
 
 
 
 
 册府元龟卷六百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