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七十五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五 宋 王钦若等 撰
  牧守部
   仁惠
易曰体仁足以长人书曰安民则惠用仁惠而亲百姓
者其惟良二千石乎繇汉以来循吏间作至于勤宣德
让专行宽厚哀此鳏寡赈其乏绝形恻隐之心术务平
反于刑典掩覆道骸保全生物夭厉之所及加之营恤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b 页
民赋之不登代其输送虽复犯矫诏之义冒画一之法
亦无惮焉自非安仁而知义果行而迈德以博济为已
任者亦恶能及是哉
汉黄霸为颍川太守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邮行书舍/如今之驿)
(馆乡官乡/所治处也)以赡鳏寡贫穷者许丞老病聋督邮欲逐之
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止颇重听何伤且
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龚遂为渤海太守盗贼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a 页
假贫民(假请/给与)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薛宣为左冯翊日至休吏(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贼曹掾张扶
独不肯休坐曹治事宣出教曰盖礼贵和人道尚通日
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
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殽请邻里一笑相乐(一笑谓/相为欢)
(笑/尔)斯亦可矣扶惭愧官属善之
刘德为宗正宽厚好施生(言好施恩惠于/人而生全之)每行京兆尹
事多所平反罪人(反罪人使/从轻也)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b 页
严诩为颍川太守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吏为师友有
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徵诩官属
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吏曰明府吉徵不宜若
此诩曰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徵必选刚
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尔
后汉崔篆为王莽建新太尹三年不行县门下掾倪敞
谏篆乃僵起班春所至之县狱犴填满篆垂涕曰嗟乎
刑罚不中乃陷人于阱此皆何罪而至于是遂平理所
卷六百七十五 第 3a 页
出二千馀人掾吏叩头谏曰朝廷初政州牧峻刻宥过
申枉诚仁者之心然独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邾文公
不以一人易其身君子谓之知命如杀一太尹赎二千
人盖所愿也遂称疾去
王望为青州刺史时州郡灾旱百姓穷荒望行部道见
饥者裸行食草五百馀人悯然哀之因以便宜出所在
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事毕上言明帝以望不先表
请章示百官详议其罪时公卿皆以为望之专命法有
卷六百七十五 第 3b 页
常条钟离意独曰昔华元子反楚宋之良臣不禀君命
擅平二国春秋之义以为美谈
袁安为任城令永光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
考明年三府举安能理剧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
及系者数千人明帝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
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
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
卷六百七十五 第 4a 页
帝感悟即许得出者四百馀家
黄香为魏郡太守郡有内外园田尝与人分种收榖岁
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
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入课令耕种时被水年
饥乃分俸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
出义榖助官廪贷荒民获全
张酺为东郡太守长吏有杀盗徒者酺辄按之以为令
长受赃犹不至死盗徒皆饥寒佣保何足穷其法乎
卷六百七十五 第 4b 页
任延为会稽都尉掾史贫者辄分俸禄以赈给之省诸
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
马棱为广陵太守时榖贵民饥奏罢盐官以利百姓
陈宠为广汉太守先是雒县城南(雒县名古城在今/益州雒县南也)
阴雨尝有哭声闻于府中积数十年宠闻而疑其故使
吏按行还言世衰乱时此下多死亡者而骸骨不得葬
傥在于是宠怆然矜叹即敕县尽收敛葬之自是哭声
遂绝
卷六百七十五 第 5a 页
盖勋为汉阳长史领太守事时人饥相渔食勋调榖廪
(调犹/发也)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馀人
谭显为豫州刺史时天下饥荒竞为盗贼州界收捕且
万馀人显悯其困穷自陷刑辟辄擅赦之因自劾奏有
诏勿理
第五访为张掖太守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
救其敝吏惧谴(谴责/也)争欲上言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
(须待/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榖赋人顺帝玺书
卷六百七十五 第 5b 页
嘉之繇是一郡得全岁馀官民并丰界无奸盗
戴封为中山相时诸县囚四百馀人辞状已定当行刑
封哀之皆遣归家与剋期日皆无遗者诏书美焉
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嵩以黄巾既平乃奏
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帝从之百姓歌焉(臣钦若/等日歌)
(其牧守具/谣颂闻)
史弼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举钩党(谓相钩/连也)郡国所奏相
连及者多至数百惟弼独无所上诏书前后切却州郡
卷六百七十五 第 6a 页
(切急也/却退也)髡笞掾吏从事坐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旨意
恳恻青州六郡其五有党近国甘陵亦考南北部平原
何理而得独无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
壤风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
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
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从事大怒即收郡僚职送狱
遂举奏弼会党禁中解弼以俸赎罪得免济活者千馀

卷六百七十五 第 6b 页
孔融为北海相国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
棺木而殡葬之
周昕为竹阳太守袁术遣吴景攻昕未拔景乃募百姓
敢从周昕者死不赦昕曰我则不德百姓何罪遂散兵
还本郡
魏陈矫为魏郡西部都尉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
弃市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
杜畿为河东太守徵为尚书初畿在郡被书录寡妇是
卷六百七十五 第 7a 页
时他郡或有已自相配嫁依书皆录夺啼哭道路畿但
取寡者故所送少及赵俨代畿而所送多文帝问畿前
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畿对曰臣前所录皆亡者妻今
俨送生人妇也帝及左右顾而失色
司马芝为河南尹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干辞不符
曹执为狱芝教曰凡物有相似而难分者自非离娄鲜
能不惑就其实然循行何忍重惜一簪轻伤同类乎其
寝勿问
卷六百七十五 第 7b 页
吴滕裔为丹阳太守徙吴郡会稽每听辞讼断罪法察
言观色务尽情理人有穷冤悲苦之言对之流涕
晋王浚为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
浚乃严其科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
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周处为楚内史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
邓攸为吴郡太守郡中大饥攸表赈贷未报乃辄开仓
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𩦎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
卷六百七十五 第 8a 页
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
李矩领河东平阳太守时饥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
抚恤百姓赖焉会长安群贼东下所在多虏掠矩遣部
将击破之尽得所掠妇女千馀人诸将以非矩所部欲遂
留之矩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彼此乃一时遣之
祖逖为豫州刺史收葬枯骨为之祭醊
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
甘卓为梁州刺史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
卷六百七十五 第 8b 页
二价州境所有渔池先常责税卓不利其利皆给贫民
西土称为惠政
虞潭为吴郡太守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
潭乃表出仓米赈救之
王浑为徐州刺史年荒岁饥浑开仓赈赡百姓赖之
郑默为东郡太守值岁荒民饥默辄开仓赈给自上待
罪朝廷嘉默忧国恤人诏书褒叹比之汲黯
孔沮为吴兴内史以岁饥运家米以赈穷乏百姓赖之
卷六百七十五 第 9a 页
陶回为吴兴太守时人饥榖贵三吴尤甚诏欲听相鬻
买以拯一时之急回上疏曰当今天下不普荒俭惟独
东土榖价偏贵使相鬻买声必远流北贼闻此将窥疆
场如愚臣意不如开仓廪以赈之乃不待报辄便开仓
及割府郡军资数万斛米以救乏绝繇是一境获全既
而下诏并敕会稽吴郡依回赈恤二郡赖之
王荟为吴国内史时年饥粟贵人多饿死荟以私米作
饘粥以饴饿者所济活甚众
卷六百七十五 第 9b 页
王蕴为吴兴太守甚有德政属郡荒人饥辄开仓赡恤
主簿执谏请先列表上待报蕴曰今百姓嗷然路有饥
馑若表上须报何以救将死之命乎专辄之愆罪在太
守且行仁义而败无所恨也于是大赈贷之赖蕴全者
十七八焉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阙讼之诏特左
降晋陵太守复有惠化百姓歌之
宋临川王义庆为荆州刺史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
老不随在官舍者年听遣五吏饷家先是王弘为江州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0a 页
亦有此制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
杜慧庆为交州刺史岁荒人饥辄以私禄赈之
南齐戴僧静为北徐州刺史买牛给贫民令耕种甚得
边荒之情
豫章王嶷为荆湘二州刺史以榖过贱听民以米当口
钱优评斛一百
竟陵王子良为丹阳尹开私仓赈属县贫民
虞愿为晋平太守郡旧有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0b 页
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
里外山中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送乃不复归论者
以为仁心所致也
崔元祖为东海太守时青州刺史张仲启淮北频岁不
熟今秋始稔北境邻接戎寇弥须沃实乞权断榖过淮
南而徐兖豫司诸州又各私断榖米不听出境自是江
北荒俭有流亡之弊元祖乃上书谓宜丰俭均之书奏
见从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1a 页
梁王国珍仕齐为南谯太守治有能名时郡境苦饥乃
发米散财以赈穷乏齐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治国甚副
吾意也
顾宪之仕齐为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大
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
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
使纲纪营护之
始兴中武王憺为荆州刺史时军旅之后公私空乏憺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1b 页
厉精为治广辟屯田减省力役存问兵死之家供其穷
困民甚安之又州大水江溢堤坏亲率将吏冒雨赋丈
尺筑治之雨甚水壮众皆恐或请憺避焉憺曰王尊尚
欲身塞河堤我独何心以免乃刑白马祭神俄而水退
堤立邴州在南岸数百家见水涨遂惊走登屋缘树憺
募人救之一口赏一万估客数十人应募救焉其州民
皆以免又分遣行诸郡遭水死者给棺木失田与粮种
并赈赐之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2a 页
萧映为北徐州刺史在任弘恕人吏怀之常载粟帛游
于境内有遇贫者即以赈焉
任昉为义兴太守岁荒民散以私俸米豆为粥活三千
馀人时产子者不举昉严其制罪同杀人孕者供其资
费济者千室在郡所得公田俸秩八百馀石昉五分督
一馀者悉原儿妾食麦而已
鄱阳忠烈王恢为郢州刺史义兴初郢城内疾疫死者
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又遣四使巡行部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2b 页
境内治
安成康王秀为南徐州刺史州自崔慧景乱累被兵革
户民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值年饥以私财赡
百姓所济活甚多又为江州刺史时盛夏水暴至外司
请依旧僦渡收其钱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
之乎给船而已又为荆州刺史时值水暴长颇损民田
秀以榖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府州贫老单丁吏
一日散管五百馀人百姓甚悦又为郢州刺史先是夏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3a 页
口尝为兵冲露骸积骨于黄鹤楼下秀祭而埋之一夜
梦数百人拜谢而退每冬月常作繻裤以赐冻者
陈庆之为司豫都督豫州饥庆之开仓赈给多所全济
王志为丹阳尹京师有寡妇无子姑亡举债以敛葬既
毕而无以还之志悯其义以俸钱偿焉时年饥每旦为
粥于郡门以赈百姓民称之不容口
张允为吴郡太守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
萧景为兖州刺史会年荒计口赈恤又饘粥于路以赋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3b 页
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明山宾为青冀二州刺史太中正在州所部平陆县不
稔启出仓米以赡民后刺史简州曹失簿书以山宾为
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

王瞻为晋陵太守时大司马王敬则举兵作乱路经晋
陵郡民多附敬则军败台军讨贼党瞻言于朝曰愚人
易动不足穷法明帝许之所全活者万数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4a 页
张稷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
政称宽恕
陈宗元饶为南康内史以秩米三千馀斛助民租课存
问高年拯救乏绝百姓甚赖焉
后魏武昌王平原为齐州刺史岁频不登齐民饥馑平
原以私米三千馀斛为粥以全民命北州戍卒一千馀
人还者皆给路粮百姓咸称咏之州民韩疑之等千馀
人诣阙颂之孝文览而加叹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4b 页
任城王澄为定州刺史表减公园之地以给无赖贫口
薛虎子为徐州刺史境内遭水二麦不收上奏请贷民
粟民有车牛者求诣东兖给之并如所奏民得安堵
韦珍为郢州刺史有声绩朝廷嘉之迁龙骧将军赐骅
骝二匹帛五十疋榖三百斛珍乃召集州内孤贫者谓
曰天子以我能绥抚卿等故赐以榖帛吾何敢独当遂
以所赐悉分之
樊子鹄为殷州刺史属岁旱俭子鹄恐民流亡乃劝有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5a 页
粟之家分贷贫者并遣人牛易力多种二麦州内以此
获安
李元护为齐州刺史值州内饥俭民人困弊志存隐恤
表请赈贷蠲其役赋
城阳王徽为并州刺史先是州界夏霜禾稼不熟民庶
逃散安业者少徽辄开仓赈之文武咸共谏止徽曰昔
汲长孺郡守尔尚辄开仓救民灾弊况我国家亲近受
委大籓岂可拘法而不救民困也先给后表孝明嘉之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5b 页
加安北将军
裴佗为赵郡太守所得俸禄分恤贫民
裴宣为司州别驾上言曰自迁都以来凡战阵之处及
军罢兵还之后道所有骸无人覆藏者悉命郡戍巡逻
简行埋掩并付出兵之乡其家有死于戎役者使皆招
魂摄魄祔祭先灵复其年租调身被伤痍者免其兵役
朝廷从之
薛真度为豫州刺史会大饥真度表曰去岁不收饥馑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6a 页
十五今又灾雪三尺民人萎馁无以济之臣辄日出州
仓米五十斛为粥救其甚者诏曰真度所表甚有忧济
百姓之意宜在拯恤陈郡储粟复不多亦可分赡尚书
量赈以闻
郭祚为青州刺史值岁不稔阖境饥馑矜伤爱下多所
赈恤虽断决掩留号为烦缓然士女怀其德泽于今思

裴庆孙为邵郡太守在郡之日值岁饥凶四方游客常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6b 页
有百馀庆孙自以家粮赡之
路邕为魏郡太守莅政清勤经年俭日出家粟赈赐贫

阎庆胤为东秦州敷城太守在政五年清勤厉俗频年
饥馑庆胤岁常以家粟千石赈恤贫穷民赖以济其部
民杨宝龙等一千馀人申讼美政有司奏按庆胤自莅
此郡惠政有闻又以已粟恤赡饥馑乃有子爱百姓之
义如少加优赉无以厉彼贫贱又按齐州东魏郡太守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7a 页
路邕在郡治能与之相符记其分赡又亦不殊而圣旨
优隆赐以衣马求情即理谓合同赏封叨为瀛州刺史
时乘寇乱之后百姓困乏四表求赈恤百姓赖之
武昌悼王鉴为徐州刺史属徐兖大水民多饥馑鉴表
加赈恤民赖以济
杨逸为光州刺史时灾俭连岁人多饿死逸欲以仓米
赈给而所司惧罪不敢逸曰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假令以此获戾吾所甘心遂出粟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7b 页
然后申表右仆射元罗以下谓公储难阙并执不许尚
书令临淮王彧以为宜贷一万诏听五万逸既出粟之
后其老少残疾不能自存活者又于州门煮粥饭之将
死而得济者以万数
北齐李元忠仕魏为光州刺史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
元忠表求赈贷至秋徵收被报听用万石元忠以为万
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耳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
十五万石以赈之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8a 页
苏琼为南清河太守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千馀
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其贷粟悉以给付饥者州
计户徵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累
府君琼曰余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
状使简皆免人户保安此等相抚儿子咸言府君生汝
在郡六年人庶怀之
徐远督楚州诸军事远为治务宽和有恩惠至东楚其
年冬邑郭大火城民亡产业远躬自赴救对之流涕仍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8b 页
为经营皆得安立
崔谦为济北太守恩信大行富者禁其奢侈贫者劝课
周给田多沃壤谦咸易之以给人又改鞭用熟皮为之
不忍见血示耻而已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为政何
如对曰府君恩惠古者所无舆人为歌曰崔府君能临
政给是田皮易鞭布威德人无争客曰既称恩化何须
复威对曰长吏惮其威严人庶蒙其恩惠故兼言之(牧/守)
(部有谣颂缘此二事/语意相二今亦两收)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9a 页
后周贺兰祥为荆州刺史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
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露暴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
岂仁者之为政邪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
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萧撝为上州刺史为政仁恕以礼让为本尝至元日狱
中所有囚系悉放归家听二日然后赴狱主者固执不
可撝曰昔虞延见称前史吾虽寡德窃怀景行导民以
信方自此始以之获罪弥所甘心幸勿虑也诸囚荷恩
卷六百七十五 第 19b 页
依限而至吏民称其惠化
隋乞伏慧封西河公为潭桂二州总管曾见人以簺捕
鱼者出绢买而放之其仁心如此百姓美之号其处曰
西河公簺
公孙景茂为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时属平陈
之役征人在路有疫疾者景茂撒减俸禄为饘粥汤药
分赈济之赖以全活者以千数高祖闻而嘉之诏宣告
天下后为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0a 页
不能自存者
郭衍为瀛州刺史遇秋霖大水其属县多漂没民皆上
高树依大家衍亲备船筏并赍粮拯救之民多获济衍
先开仓赈恤后始闻奏高祖大善之
辛公义开皇中为陜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
合家避之公义迎置厅事与之医疗后人有遇病者争
就使君其家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阖境
之内呼为慈母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0b 页
张须陁为齐郡丞会兴辽东之役百姓散失又属岁饥
榖米涌贵须陁开仓赈给官属咸曰待诏敕不可擅与
须陁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
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
开仓而后上状炀帝知之而不责也
唐王方翼为肃州刺史属蝗俭诸州平人死于道路而
肃州全活者甚众州人为立碑颂
李裕天宝中为义阳郡守上言所部遭损户一万八百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1a 页
三户请给两月粮充种子许之
嗣曹王皋肃宗时为温州长史摄行州事时岁俭皋擅
发仓赈州人而上闻诏书嘉之
窦思仁为华州刺史奏乏绝户请以永丰仓米赈给之
张延赏大历中镇扬州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
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此居而坐毙适
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恨彼也具舟楫而尽遣之俾
吏修其庐室已而逋债而归者增于其旧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1b 页
萧复建中初为同州刺史时州人阻饥有京畿观察使
储廪在境内复辄以赒贫人为有司所劾诏下削阶受
代亲友唁之复恬然曰苟利于人敢惮薄责
马燧为怀州刺史乘兵乱后其夏大旱人失耕种燧乃
务化将吏有父母者燧辄造之施敬收瘗暴骨
于頔贞元中为湖州刺史境土偏狭其送终者往往不
掩其棺槥頔收葬朽骨凡千馀所
袁滋贞元末为华州刺史以宽易清简为政百姓有至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2a 页
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名其居曰义合里人甚爱之专
以慈惠为本有过犯者皆纵而不理擒盗辄舍或以物
赏之
阳城贞元末为道州刺史土地产民多矮每年尝配乡
户贡其男号为矮奴城不平其以良为贱又悯其编氓
岁有离异之苦乃抗疏论免之自是停贡民皆赖之无
不泣荷
韩愈元和末为袁州刺史州氓以男女𨽻于人者愈悉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2b 页
计庸值而偿出之
高承简为邢州刺史观察使责时赋急承简代数百户
出其租
罗让为福建观察使甚著仁惠有以奴遗让者让访其
所自曰本某等家人兄娣九人皆为官所鬻其留者惟
老母尔让惨然焚其丹书以归其母
崔悛为湖南都团练观察使湖南旧法丰年货易不出
境邻部灾荒不相恤悛至谓属吏曰此非人情也无宜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3a 页
闭粜重困于民也自是商货流通
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观察等使属连岁旱俭人至相
食乐其惠化而无流亡者
王起太和中为河中节度观察等使遇岁旱乃令定价
计口出粟以济民
狄兼谟为郑州刺史属岁荒百姓阻饥以常平义仓粟
二万二百石逐便赈给讫事上闻
张仲方太和末为京兆尹时将相以甘露事从累者皆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3b 页
大戮仲方密令识之旋诏下许令收葬得认遗骸实仲
方之力也
卢均开元初为广州节度使管内多流窜者子孙贫困
未归均以俸俾营大事者数百家婚嫁孤弱赒惠困穷
梁王敬荛唐末为颍川刺史乾宁四年冬庞师古败于
青口败军逃归者甚众路出于颍时雨雪连旬军士冻
馁敬荛自淮燎薪相属于道郡中设糜糗饼饵以待之
全活者甚众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4a 页
后唐袁象先初仕梁为天平军两使留后时郓境再饥
户民流散象先即开仓赈恤蒙赖者甚众
晋高汉筠为亳州刺史有逃死百姓虚系税钱二百缗
计司累䜣不蠲岁使邻伍代纳汉筠在任三年以已俸
输之其惠恤多如此类
杨彦询为华州节度使在任二年属部内蝗旱道殣相
望彦询以官粟假贷州民赖之存济者甚众
安彦威为西州留守属连岁蝗旱河雒之间民多逐食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4b 页
彦威多方抚谕未尝绳之以法不忍去者亦大半焉至
有殍者必遣人收其遗骸掩之以蘧蒢复有冥钱酒食
奠而瘗之闻者美之
赵莹为晋昌军节度使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
一斗给禄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张筠初仕后唐为永平节度使性好施每出值贫民于
路则给以口食衣物境内除省赋之外未尝聚敛遂至
百姓不挠十年小康秦民怀惠呼为佛子后权领河南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5a 页
尹俄镇兴元所治之地咸用前政上下安之
汉王周为冀州刺史性宽恕不忤物情州城西桥败覆
民阻车周曰桥梁不饰刺史之过也乃还其所沉粟出
私财以修之民庶悦焉
周石仁赟为义州刺史言贫户残税无可输者臣以俸
代纳之
安审琦为兖州节度使言四县逃户租税臣自以粟帛
代纳诏褒之
卷六百七十五 第 25b 页
张昭瑀为博州刺史上言民饥欲赈贷诏从之
 
 
 
 
 
 
 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