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五十六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五十六 宋 王钦若等 撰
  奉使部
    立功  招抚
   立功
周官行人著用节之制小雅四牡歌有功之来斯盖膺
出疆之选者能奋奇略以集巨伐繇是申劳徕之典形
风雅之咏焉自汉而后或殊邻猾夏申严禦备德教未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b 页
洽逆节萌超或羁縻之不绝或反侧以犹斗桀骜滋炽
草窃群聚捐负盟约凭恃险固然后奉诏告驰传遽践
不测之境申风谕之旨见机有作岂俟乎终日徇死无
贰所期于必胜用能素定奇计布昭天声纠合异俗徵
发士伍大则悬戎首于稿街次则穷叛党于巢穴系累
驱获捷音亟至克宣威信底靖疆场故虽矫借王命擅
持利器诚足尚其可专而懋以赏典也
汉傅介子北地义渠人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a 页
杀汉使者昭帝元凤中介子为骏马监使大宛因诏令
责楼兰龟兹介子杀丐奴使者还奏拜中郎迁平乐监遂
请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
(艾读/曰乂)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附近而亲就/言不相猜阻)
(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
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
外国为名至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
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遍往/赐之)王不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b 页
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帛以不译译还报王王贪
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
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谓密有/所谕)王起随介子入帐中
屏语(屏人而独/共语也)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
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
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
矣遂持王首还诣阙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宣帝夲始中从军击丐奴军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a 页
罢为郎初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或贪污为外国
所苦(苦谓困/辱也)是时乌孙大有击丐奴之功而西域诸国
新辑(辑与集同/集和也)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
将军韩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
修城(伊修城在鄯善国汉于/其中置屯田吏士也)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
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莎车国名万年其/王名也莎素和反)并杀汉
使者奚充国时丐奴又发兵攻车师城不能下而去莎
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丐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b 页
歃盟畔汉从鄯善以西皆绝不通(鄯音/善)都护郑吉校尉
司马意皆在北道诸国冯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
亟击之则莎车日彊(亟急也音/居力切)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
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
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
威振西域奉世乃罢兵以闻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
所举得其人奉世遂至大宛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
他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言马形/似龙)帝甚说(说读/曰悦)下议封
卷六百五十六 第 4a 页
奉世
常惠为光禄大夫先是乌孙公主上言匈奴发骑田车
(车师西域/国名也)车师与丐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
养士马议欲击丐奴宣帝夲始二年遣惠使乌孙公主
及昆弥皆新遣使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
延恶师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昆弥
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
出兵救公主昆弥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
卷六百五十六 第 4b 页
(祁连将军田广明蒲类将军赵充国武牙/将军田顺渡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以惠为校
尉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将翎侯以下五万馀骑(翎即/翕字)
(也翕侯乌/孙官号也)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谷音鹿/蠡音黎)获单于父行
及嫂居次(行胡/浪切)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
羸橐驼五万馀匹羊六十馀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惠
从吏卒十馀人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
节惠还自以当诛(谓失印绶及/节为辱命)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
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复遣惠持金币还赐
卷六百五十六 第 5a 页
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
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
从事(言至前所传命而/行也风读曰讽)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
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
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
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
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置犹/放也)王执姑翼诣惠
惠斩之而还
卷六百五十六 第 5b 页
陈汤字子公元帝时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
校尉先是宣帝时匈奴乖乱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
与郅支单于俱遣子入侍汉两受之后呼韩邪单于身
入称臣朝见郅支以为呼韩邪疲弱降汉不能自还即
西收右地会汉发兵送呼韩邪单于郅支繇是遂西破
呼偈坚昆丁令(呼偈小国名在匈奴/北偈起属切令音零)兼三国而都之怨
汉拥护呼韩邪而不助已困辱汉使者江乃始等初元
四年遣使奉献因求侍子愿为内附汉议遣卫司马谷
卷六百五十六 第 6a 页
吉送之御史大夫贡禹博士匡衡以春秋之义许夷狄
者不一而足(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乡/读)
(曰向不杂曰/醇醇今厚也)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吉
上书言中国与夷狄有羁縻不绝之义今既养全其子
十年德泽甚厚空绝而不送近从塞还示弃捐不畜(畜/谓)
(受养/也)使无乡从之心(乡读曰向向从谓/向化而从命也)弃前恩立后怨
不便议者见前江乃始无应敌之数知勇俱困以致耻
辱即豫为臣忧臣幸得彊汉之节承明圣之诏宣谕厚
卷六百五十六 第 6b 页
恩不宜敢桀(言郅支畏威当/不敢桀黠也)若怀禽兽加无道于臣则
单于长婴大罪(婴带/也)必遁逃远舍不敢近边(舍止/也)没一
使以安百姓国之计臣之愿也愿送至庭(单于/庭)帝以示朝者
禹复争以为吉往必为国取悔生事不可许右将军冯
奉世以为可遣帝许焉既至郅支单于怒竟杀吉等自
知负汉又闻呼韩邪益彊遂西奔康居康居王女妻郅
支郅支亦以女予康居甚尊敬郅支欲倚其威以胁诸
(倚音于/绮切)郅支数借兵击乌孙深入至赤谷城杀掠人
卷六百五十六 第 7a 页
民欧畜产(欧与驱同/下皆类此)乌孙不敢追西边空虚不居者且
千里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威名尊重又乘胜骄不为康
居王礼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
赖水中(支解谓截其四支/也都赖郅支水名)发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岁
乃已又遣使责阖苏大宛诸国岁遗(康居北河一千里/有国名奄蔡一名)
(阖苏然则阖苏即奄蔡也岁遗/者言尝所献遗之物遗戈季切)不敢不予汉遣使三辈
至康居求谷吉等死(死尸/也)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诏而
因都护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彊汉遣子入侍(故为此/言以调)
卷六百五十六 第 7b 页
(戏也归计谓归/附而受计策也)其骄嫚如此建昭二年汤与延寿出西
域汤为人沈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喜许/吏切)每过城邑
山川尝登望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
天性也西域夲属丐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
孙大宛尝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国北击伊
列西取安息南排月氐山离乌弋数年之间城郭诸国
危矣(山离乌弋不在三十六国中去国二万里谓西域/国为城郭者言不随畜牧迁徙以别于丐奴也)
且其人剽悍(剽轻悍勇也剽手妙/切又匹妙悍胡干切)好战伐数取胜久畜
卷六百五十六 第 8a 页
之必为西域患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彊
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欧从乌孙众兵(欧帅之令/从随也)直指
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之往保/安也)千载之
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汤曰国家
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言凡庸之人不能/远见故坏其事也)
延寿犹豫不听(与读/曰豫)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
兵车师戊巳校尉屯田吏士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
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沮止也/坏也音)
卷六百五十六 第 8b 页
(才好/切)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阵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
挍一(挍则别为部军故称挍耳汤时/新置此等诸挍名以为威声也)汉兵胡兵合四万
馀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即日引兵分
行别为六挍其三挍从南道踰葱岭径大宛其三挍都
尉自将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
阗池西而康居副王抱阗将数千骑寇赤谷城东(阗音/填)
杀掠大昆弥千馀人欧畜产甚多从后与汉军相及颇
寇盗后重(重谓辎重也/音真用切)汤纵胡兵击之杀四百六十人
卷六百五十六 第 9a 页
得其所掠民四百七十人还付大昆弥其马牛羊以给
军食又捕得抱阗贵人伊奴毒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
为寇(勿抄/掠)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间谓密/呼也)谕以威信与
饮盟遣去径行未至单于城可六十里止营复捕得康
居贵人贝色男子开牟以为导贝色子即屠墨母弟(母/之)
(弟即谓/舅者)皆怨单于繇是具知郅支情明日引行未至城
三十里止营单于遣使问汉兵何以来应曰单于上书
言居困厄愿归计彊汉身入朝见天子哀闵单于弃大
卷六百五十六 第 9b 页
国屈意康居故使都护将军来迎单于妻子恐左右惊
动故未敢至城下使数往来相答报延寿汤因让之(让/责)
(也/)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
(名王诸王之贵者受/事受教命而供事也)何单于忽大计失客主之礼也(忽/忘)
(也/)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且尽(罢度曰皮/度大各切)恐无以自
还愿单于与大臣审计策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
离城三里止营传陈(传读曰/敷度切)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
(帜读曰炽/音式志切)数百人被甲乘城(乘谓登之/备守也)又出百馀骑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0a 页
往来驰城下步兵百馀人夹门鱼鳞陈(言其相接次/形若鱼鳞)
习用兵城上人更招汉军曰斗来(更互也音/子行切)百馀骑赴
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
兵骑步兵皆入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薄迫/也)
面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卬
射城中楼上人(卬读/曰仰)楼上人下走土城外有重木城从
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夜数百骑欲
出外迎射杀之初单于闻汉兵至欲去疑康居怨已为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0b 页
汉内应又闻乌孙诸国兵皆发自以无所之(之往/也)郅支
已出复还曰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单于乃被
甲在楼上诸阏氏夫人数十皆以弓射外人外人射中
单于鼻诸夫人颇死单于下骑传战大内(下骑谓下楼/而骑马也传)
(战转战也大内单于之内/室言且战且行而入内室)夜过半木城穿中人郤入土
城乘城呼(乘登也呼火/切下亦同)时康居兵万馀骑分为十馀处
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环绕也音/患和卧切)夜数奔营不利辄郤
(奔古奔/字也)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大呼乘之(乘逐/也)钲鼓声动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1a 页
地康居兵引郤汉兵四面推卤楯并入土城中单于男
女百馀人走入大内汉兵纵火吏士争入单于被创死
军候假丞杜勋斩单于首得汉使节二及谷吉等所赍
帛书诸卤获以畀得者(畀予也各以与所/得人畀必寐切)凡斩阏氏太
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
千馀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赋谓班与之也所/发十五谓所发诸)
(国之兵为郅/支王者也)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
混为一(混同也音/胡夲切)昔有唐虞今有彊汉丐奴呼韩邪单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1b 页
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
为彊汉不能臣也(谓汉为不能使/郅支臣服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
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
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
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槁街街名蛮夷邸在此街也/邸若今鸿胪客馆也崔浩以)
(为槁当为槁街即铜驼街也此说/失之铜驼在雒阳西京盖无也)以示万里明犯彊汉
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繁/蒲)
(切/)以为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更胡/行切)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2a 页
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时(枯骨曰骼有肉曰胔/骼工客切胔才赐切)宜勿县车
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
君孔子诛之(夹谷地名即祝其也定十年公会齐侯于/夹谷孔子摄相事齐侯奏宫中之乐徘优)
(侏儒戏于前孔子历阶而上曰匹夫侮诸侯者罪应诛/于是斩侏儒首足异处齐侯惧有惭色施者优人之名)
(夹音/颊)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有诏将
军议是初中书令石显尝欲以姊妻延寿延寿不取及
丞相御史亦恶其矫制皆不与汤(与犹/许切)汤素贪所卤获
财物入塞多不法(不法者私自取/之不依军法)司𨽻校尉移书道上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2b 页
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
得禽灭万里振旅(师入曰振旅振/登也旅众也)宜有使者迎劳道路
(劳力/到切)今司𨽻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雠也帝立出
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
文忠为关都尉罽宾王乌头劳死子代立遣使奉献汉
使忠送其使王复欲害忠忠觉之乃与客屈王子阴未
赴共合谋攻罽宾杀其王立阴未赴为罽宾王授印绶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初为金城太守以病免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3a 页
岁馀乌孙小昆弥为国民所杀诸翕侯大乱徵会宗为
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使安辑乌孙立小昆弥兄末振
将定其国而还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
不加元延中复遣会宗发戊巳校尉诸国兵即诛末振
将太子番丘会宗恐大兵入乌孙惊番丘亡逃不可得
即留所发兵垫娄地选精兵三十骑径至昆弥所在召
番丘责以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㐲诛而死
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官属以下惊恐驰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3b 页
归小昆弥乌犁靡者末振将兄子也勒兵数千骑围会
宗会宗为言来诛之意令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
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昆弥以下复曰末振
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我令饮食之邪会宗曰
豫告昆弥逃匿之为大罪即饮食以付我伤骨肉恩故
不先告昆弥以下号泣罢去会宗遂奏事公卿议赐爵
为关内侯黄金百斤
后汉吴汉字子颜光武于广阿拜为偏将军光武将发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4a 页
幽州兵问邓禹可使行者禹因言汉即拜大将军持节
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
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
迎汉即撝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
望风弭从遂悉发其兵引而南
耿纯为前将军建武二年真定王刘杨造作符谶与绵
曼贼交通光武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徵杨杨
闭城不内副等乃复遣纯持节行赦令于幽冀所过并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4b 页
使劳慰王侯密敕纯曰刘杨若见因而收之纯从吏士
百馀骑与副隆会元氏俱至真定止传舍杨称病不谒
以纯真定宗室之出(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也)遣使与纯书欲相见
纯报曰奉使见王侯牧守不得先诣如欲面会宜出传舍
时杨弟林邑侯让及从兄细(细或/作绀)各拥兵万众人自恃
众强而纯意安静即从官属诣之兄弟并将轻兵在门外
杨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阁悉
诛之因勒兵而出真定震怖无敢动者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5a 页
班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后奉车都尉窦固出击
丐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髅海多斩
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
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
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
故也明者暏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
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
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5b 页
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
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
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
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
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骇可殄尽矣灭此虏则
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
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之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
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6a 页
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馀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
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馀级
馀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
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
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
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赵岐献帝时为太仆奉迎车驾到陈留得笃疾遂不至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6b 页
兴平元年徵赵岐会帝当还雒阳先遣卫将军董承修
理宫室岐谓承曰今海内分隳惟有荆州境广地胜西
通巴蜀南当交趾年榖独登兵人差全岐虽迫大命犹
志报国家欲自乘牛车南说刘表可使其身自将兵来
卫朝廷与将军并心同力共奖王室此安上救人之策
也承即表遣岐使荆州督租粮岐至刘表即遣兵诣雒
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裴茂为尚书献帝建安初以奉使率导关中诸将讨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7a 页
儒有功封列侯
魏张既为议郎参钟繇军事及袁尚并州刺史高干举
并州反河内张晟众万馀人无所属寇崤渑间河东卫
固宏农张琰各起兵以应之太祖使既西徵诸将马腾
等皆引兵会击晟等破之斩琰固首干奔并州封既武
始亭侯
后魏奚斤为郑兵将军明元即位斤循行州郡问民疾
苦章武民刘牙聚党为乱斤讨平之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7b 页
周几为左部尚书泰尝初行唐民负险不供赋税几与
长孙道生宣示祸福于时郡县斩叛胡翟猛省于林虑
山猛省遗种窜于行唐及襄国几追讨尽诛之
李焕为治书侍御史孝文时杨泰叛任城王澄率并肆
兵以讨之遣焕单车入代出其不意泰等惊骇计无所
出焕晓喻逆徒示以祸福于是凶党离心莫为之用
于昕孝明时为武川镇将孝昌中使蠕蠕与阿那瑰擒
逆贼破雒汗听明出六斤等转辅国将军北中郎将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8a 页
后周伊娄穆初仕后魏为给事黄门侍郎废帝二年穆
使于蜀属伍城郡人赵雄杰与梓潼郡人王令公邓朏
等搆逆三万馀人阻涪水立栅进逼潼州穆遂与刺史
叱罗恊率兵破之增邑五百户
赵昶初仕后魏文帝为华州都督先是汾州胡叛再遣
昶慰劳之皆知其虚实及大军往昶为先驱遂破之以
功封章武县伯
辛昂明帝武成中为小吏部武帝天和初使蜀怀辑蜀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8b 页
民及使还属巴州万荣都民反攻围郡城遏绝山路昂
谓其同侣曰凶狡狂悖一至于此若待上闻或淹旬月
孤城无援必沦寇党欲救近溺宁暇远求越人苟利百
姓专之可也于是募通开二州得三千人倍道兼行出
其不意又令其众皆作中国歌直趣贼垒贼既出不虞
谓有大军赴救于是望风瓦解郡境获宁朝廷嘉其权
以济事诏梁州总管即于军中赏昂奴婢五十口缯䌽
四百疋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9a 页
隋赵仲卿初仕周为畿伯中大夫王谦作乱时仲卿使
在利州即与总管豆卢绩发兵拒守为谦所攻仲卿督
兵出战前后一十七阵及谦平进位大将军封长垣县
公邑一千户丈
裴矩为给事郎奏舍人事高祖开皇十年奉诏巡简岭
南未行而高知慧汪文进等相聚作乱吴越道闭帝难遣
矩行矩请速进帝许之行至南康得兵数千人时俚帅
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与大
卷六百五十六 第 19b 页
将军鹿愿赴之贼立九栅屯大庾岭共为声援矩进破
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又击破之遂斩师举进军
自南海援广州仲宣惧而溃散矩所绥集者二十馀州
又承制署其渠帅为刺史县令及还报帝大悦命升殿
劳苦之顾谓高颎杨素曰韦洸将二万兵不能早渡岭
朕每患其兵少裴矩以三千弊卒径至南康有臣若此
朕亦何忧以功拜开府赐爵闻喜县公
李景字道兴为鄜州刺史后与上明公杨纪送义成公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0a 页
主于突厥至恒安遇突厥来寇时代州总管韩洪为虏
所败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甚众
长孙晟为开府仪同三司仁寿元年诏杨素为军元帅
征突厥达头可汗晟为受降使者军次河北值贼帅思
力俟斤等领兵拒战晟与大将军梁默击走之转战六
十馀里贼众多降晟
唐谢叔方为左亲卫中郎将奉使灵州招辑突厥会失
哥逻禄等部落叛率兵三千于籁渎水上围叔方甚急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0b 页
叔方率厉奋击虏众乃解还至柔远县发伊州兵往谕
延陁与其游军会击大破之
李大亮为散骑侍郎时樊邓未平因遣大亮安集之所
下者四城拜安州刺史
契苾何力为左骁卫大将军高宗龙朔元年九姓叛以
何力为铁勒道安抚大使乃拣精骑五百驰入九姓中
贼大惊何力谓曰国家知汝被诖误遂有翻动使我舍
汝等过皆可自新罪在酋渠得之则已诸姓大喜共擒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1a 页
伪叶护及设特勒等同恶二百馀人以归何力数其罪
而诛之
裴行俭仪凤中为司列少常伯安抚大食使擒伪可汗
都支及遮匐还
柏耆文宗太和初为谏议大夫沧德李同捷叛宿师于
野者连年同捷穷䠞求降耆宣谕讫乃帅数百骑入沧
州取同捷与其家属赴京师至德州果谍言镇州王廷
凑来劫篡耆乃斩同捷首传而献捷百僚称贺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1b 页
梁马嗣勋唐末为太祖元从押牙嗣勋典客颇称任使
昭宗光化元年三月太祖令往光州说刺史刘存背淮
贼以向国又与李彦威收复黄州及武昌县获刺史瞿
章俄复使光州持币马以赐刘存会淮贼急攻光州存
与嗣勋率兵大战而走之又遣使于蜀及归得其助军
资实甚多天复中太祖迎昭宗于岐下军至华之西闉
使嗣勋入见韩建即时同出迎谒及罗绍威将杀牙军
遣使告于太祖求为外援时安阳公主初卒于魏太祖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2a 页
乃遣嗣勋率尝直官千人置兵仗于橐内肩舁以入于
魏声言来致祭会葬牙军不之觉天祜三年正月十六
日夜嗣勋与绍威亲军同攻牙军至曙尽殪之
后唐李严同光中为客省使于蜀时王衍专据坤维部
曲离心知其必可取使还具奏蜀主之状兴师之日必
有成功故平蜀之谋始于严郭崇韬起军之日乃以严
为三川招抚使严与先锋使康延孝将兵五千先驱阁
道或驰词说或灭以兵锋大军未及所在降下延孝在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2b 页
汉州王衍与书曰可请李司空先来予即举城纳款众
咸以为讨蜀之谋始于严衍甘言将诱而杀之欲不令
遽往严闻之喜曰俟魏王至吾两人大功立矣即驰骑
入益州衍见严于母前以妻母为托即令引蜀使欧阳
彬迎谒继岌(魏王/名也)三川平
   招抚
周官司马有憛人之职掌诵王志以巡天下之邦国而
语之使万民和说斯古道也若夫新造之邦民怀去就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3a 页
荐饥之岁下有攘夺或连城叛涣陷赤子于匪人或灵
旗濯征困齐民于物役以至殊俗款附勍寇荡平天灾
流行比屋凋弊繇是申择隽望奉宣国命布露恩诏导
扬德泽陈之以祸福譬之以逆顺用能定万众之反侧
悟积年之迷妄劳徕安集抚怀存恤使从乱者知归慕
化者无斁凶狡革虑逋播还复者焉向非穷理而达变
研几而适道周物之智罔滞临难之节不夺者又曷足
以膺是选哉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3b 页
汉司马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𤏡中(行取/日略)
(夜郎𤏡中皆/西南夷也)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
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渠大/也)巴蜀民大惊恐武帝闻之
乃遣相如责唐蒙等因告谕巴蜀民以非帝意檄曰告
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
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
征丐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屈膝请和康居西域重译
纳贡稽首来享(来入朝觐豫享祀/也一曰享献也)移师东指闽越相诛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4a 页
右吊番禺太子入朝(番禺南海郡治也东伐/越后至番故言右也)南夷之君
西𤏡之长尝效贡职不敢惰怠延颈举踵喁喁然(喁喁/众口)
(向上/也)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
自致(致至/也)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
往宾之发巴蜀之士五百人各以奉币卫使者不然(不/然)
(之变/也)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今闻其乃发军兴制(以/发)
(军之法为兴/众之制也)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
皆非陛下之意也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贼犹/害也)亦非人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4b 页
臣之节也夫边郡之士闻蜂举燧幡(蜂如覆米笕县著/契皋头有寇则举)
(之燧即薪有寇/则燔然之也)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摄谓张弓注/矢而驰之也)
汗相属惟恐居后(属连/也)触白刃冒流矢(冒犯/也)议不反顾
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
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编列编/户也)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
而乐尽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位为通
(析中分也白藏/天子青在诸侯)居列东第(东第甲宅也/居旁地之东)终则遗显号
于后世传土地于子孙行事尽忠敬居位甚安佚(佚乐/也)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5a 页
名声施于无穷功烈著而不灭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
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今奉币役至南夷即自贼
杀或亡逃抵诛(抵至也亡逃/而至于诛也)身死无名(无善/名也)谥为至愚
耻及父母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然此非
独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不先者/谓往日)
(不教/之)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陛
下患使者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诚信/之人)
(以为/使也)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谕告/也)因数之以不忠死亡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5b 页
之罪(数责/也)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让责也责其/教诲不备)
今田时重烦百姓(重难也不欲/召取之也)已亲见近县(近县之人/使者已自)
(见而口谕之矣故为/檄文以示远所也)恐远所溪谷山泽之民不遍闻撽
到亟下县道(亟急也县/有夷曰道)咸谕陛下意毋忽(忽怠/忽也)
后汉鲍永初为更始尚书仆射将兵安集河东会更始
死永悉罢兵幅巾诣光武时攻怀未拔帝谓永曰我攻
怀三日而兵不下关东畏服卿可具将故人自往城下
譬之即拜永谏议大夫至怀乃说更始河内太守于是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6a 页
开城而降
伏隆琅邪东武人仕郡督邮建武二年诣怀宫光武甚
亲接之时张步兄弟各拥彊兵据有齐地拜隆为太中
大夫持节使青徐二州招降郡国隆移檄告曰乃者猾
臣王莽杀帝盗位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故群下推立圣
公以主宗庙而任用贼臣杀戮贤良三王作乱盗贼纵
横忤逆天心卒为赤眉所害皇天祐汉圣哲应期陛下
神武奋发以少制众故寻邑以百万之军溃散于昆阳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6b 页
王郎以全赵之师土分于邯郸大彤高胡望旗消靡铁
胫五校莫不摧破梁王刘永幸以宗室属籍爵为侯王
不知厌足自求祸弃遂封爵牧守造为诈逆今虎牙大
将军屯营十万已拔睢阳刘永奔迸家已族矣此诸君
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青徐郡盗得此惶怖获索
贼右师郎等六校即时皆降张步遣使随隆诣阙上书
献鳆鱼其冬拜隆光禄大夫复使于步并与新除青州
牧守及都尉俱东奏隆辄拜令长以下隆招怀绥辑多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7a 页
来降附帝嘉其功比之郦生
张纯安世之孙袭爵富平侯建武五年拜太中大夫使
将烦川突骑聚荆徐扬部督委输监诸将营安集
耿纯为东郡太守建武八年东郡济阴盗贼群起遣大
司空李通横野大将军王尝击之光武以纯威信著于
卫地(东都旧/卫地也)遣使拜太中大夫使与大兵会东郡东郡
闻纯入界盗贼九千馀人皆诣纯降与大兵不战而还
玺书复为东郡太守吏民悦服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7b 页
张堪为谒者建武十一年使诣吴汉伐公孙述成都既
拔堪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魏钟毓为廷尉高贵卿公正元中母丘俭文钦反毓持
节至扬豫州颁行赦令告喻士民
宋刘秀之为太子右卫率孝武大明五年雍州刺史海
陵王休茂反为土人所诛秀之以夲官慰劳分别善恶
事毕还都
梁韦载为冠军将军时侯景平寻奉使往东阳晋安招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8a 页
抚留异陈宝应等
后魏周几为左民尚书明元神瑞中并州饥民游食山
东诏几领众镇博陵之鲁口以安集之泰尝初白涧行
唐民数千家负崄不供输税几与安康子长孙道生宣
示祸福逃民遂还
张灵符为中书慱士文成和平中咸阳郡民赵昌聚党
作逆百姓骚动诏灵符宣旨慰谕民乃复业
李焕为司徒右长史以荆蛮扰动敕焕兼散骑常侍慰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8b 页
劳之降者万馀家
陆馛献文时袭父爵封为建安王宋司州刺史常珍奇
以悬瓠内附而新民犹怀去就馛衔旨抚慰诸有陷军
为奴婢者馛皆免之百姓忻悦民情乃定
韦珍为尚书郎孝文初蛮首桓诞归款朝廷思安边之
略以诞为东荆州刺史令珍为使与诞招慰蛮左珍自
悬瓠西入三百馀里至桐柏山穷淮源宣扬恩泽凡所
招降至郡县而还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9a 页
郑义为中书侍郎延兴初阳武人田阳度年十五妖惑
动众扰乱京索以义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义乘传
慰谕义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附
韩麒麟为给事黄门侍郎乘传招慰徐兖叛民归顺者
四千馀家
孟威为羽林监时四镇高车叛投蠕蠕孝文诏威晓谕
祸福追还逃散分配为民
卢同宣武时为咨议参军兼司马时秦州民反诏同兼
卷六百五十六 第 29b 页
通直常侍持节慰谕之多所降下后为抚军时会营州
民就德兴谋反除同度支尚书持节使营州慰劳听以
便宜从事同频遣人招谕皆为贼害乃遣贼家口三十人
并免家奴为良赍书喻德兴德兴乃降安辑其民而还
源怀为车骑大将军持节巡行北边自京师迁雒边朔
遥远加连年旱俭百姓困弊怀衔命巡抚存恤有方便
宜运转有无通济
高绰字僧裕孝明初为太尉司马其年秋大乘贼起于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0a 页
冀州都督元文遥率众讨之诏绰兼散骑常侍持节以白
虎幡军前招慰绰信著州里降者相寻
费穆为左军时蠕蠕主婆罗门自凉州归降其部众因
饥侵掠边邑诏穆衔命宣慰众皆款附
王静为冠军将军岐州刺史赵郡王谧虐害城民怨叛
诏静驰驿慰喻咸即降
崔亮为七兵尚书领廷尉卿徐州刺史元炳抚御失和
诏亮驰驿安抚亮至劾炳处以大辟劳赉绥慰百姓帖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0b 页

杨摽为车骑将军孝武入关稽胡恃险不宾屡行抄窃
以摽兼黄门侍郎往慰抚之摽颇有权略能得边情诱
化酋渠多来款附乃有随摽入朝者
北齐封隆之初仕东魏孝静为河南尹丞时青徐二州
士民反叛隆之奉使慰谕咸即降款后迁尚书右仆射
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叛遣使阴通消息于冀
州豪望使为内应轻薄之情颇相扇动诏隆之驰驿慰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1a 页
抚遂得安静
封子绘为都官尚书时冀州高归彦作逆文襄诏子绘
谓曰卿世载名德恩洽彼州故遣参赞军事随使慰抚
宜善加谋略以称所寄即以其日驰传赴军子绘祖父
世为夲州百姓素所归附既至巡城谕以祸福民吏降
款日夜相继贼中动静小大必知贼平仍敕子绘权行
州事
后周赵昶为中都督氐梁道显叛攻南繇太祖遣昶慰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1b 页
谕之道显等皆即款附东秦州刺史因徙其豪帅三十
馀人并部落于华州太祖即以昶为都督领之
辛昂为车骑将军时益州殷阜军国所资经途艰难每
苦劫盗诏昂使于梁益事无巨细皆委决焉昂抚导梗
化安置城镇数年之中颇得宁静天和初陆腾讨信州
群蛮(今蔓/州)历时未克高祖诏昂使于通渠等诸州运粮
馈之时临信诸州民庶亦多从逆昂谕以祸福赴者如
归乃令老弱负粮壮夫拒战咸愿为用莫有怨者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2a 页
隋贺若谊在魏为尚食典御时周太祖据有关中引之
左右常使诣杏城属茹茹种落携贰屯于河表谊因譬
以祸福诱令归附降者万馀口太祖深奇之赐金银百

宇文㢸初仕周为礼部上士常奉使邓至国及黑水龙
涸诸羌前后降附三十馀部后为尚书右丞时西羌内附
诏㢸持节安集之置盐泽蒲昌二郡而还
长孙晟为右骁卫将军频使突厥引其内附皆晟之力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2b 页

韦冲为散骑常侍岁馀发南汾州胡千馀人北筑长城
在涂皆亡炀帝呼冲问计冲曰皆繇牧宰不称所致请
以理绥静可不劳兵而定帝因今冲绥怀叛者月馀并
赴长城帝降书劳勉之寻拜石州刺史
崔颐为越王长史大业中山东盗贼蜂起炀帝令抚慰
高阳襄国归首者八百馀人
唐裴矩初仕隋为黄门侍郎大业初炀帝令矩往张掖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3a 页
引致西蕃至者十馀国三年帝有事于恒岳咸来助祭
帝将巡河右复令矩往燉煌矩遣使说高昌王曲伯雅
及伊吾吐屯设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及帝西巡次燕
支山高昌王伊吾设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
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諠噪复令武威张
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
盛帝见而大悦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
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帝谓矩有绥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3b 页
怀之略进位银青光禄大夫武德末建成被诛其馀党
尚保宫城与秦王决战诏矩令至东宫晓喻之宫兵乃

淮安王神通高祖从父弟也武德四年五月窦建德慱
州刺史王羡求降神通为使者慰抚山东下三十馀州
建德之地悉定
张河初为高祖大将军户曹参军从至贾胡堡令河还
镇并州寻遣慰抚山东燕赵之地争来款附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4a 页
殷矫初为太宗渭北道元师长史时关中群盗往往聚
结众无适从令矫招慰之所至皆下
李峤为监察御史时岭南邕严二州首领反叛发兵讨
击高宗令峤往监军事峤乃宣朝旨特舍其罪亲入獠
洞以招谕之叛者尽降因罢兵而还高宗甚嘉之
裴怀古则天时为监察御史时姚巂蛮首反叛诏怀古往
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
魁首而还后为司封郎中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4b 页
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才及岭飞
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偪乃举兵
耳怀古知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
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
其营以慰喻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纳于公府诸
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宋庆礼为大理评事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
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5a 页
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遂置镇
兵五千人
刘晏肃宗宝应二年为吏部尚书平章事时吐蕃犯长
安既平帝命晏充度支转运等使如上都宣慰晏至上
都奉宣诏旨百姓以晏旧京尹观者如堵既宣恩煦无
不忭跃
奚陟为中书舍人德宗贞元中江西淮南淮西大雨为
灾命陟劳问巡慰所在人安悦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5b 页
殷侑为虞部员外郎宪宗元和中王承宗在镇州拒命
宪宗命侑为使以招谕之承宗遂禀朝旨献德棣二州
及遣两子入觐
柏耆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镇州王承宗归国移镇滑
州朝廷赐成德军赏钱一百万贯令谏议大夫郑覃宣
慰军人赉钱未至浩浩然腾口穆宗诏耆往谕旨耆至
令承宗集三军宣导朝旨众心乃安
李逊为散骑常侍长庆中郓州李师道疑恐穆宗命逊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6a 页
驰赴东平谕之师道得其语意即请效顺旋为其下所
惑而止
崔戎为谏议大夫克剑南东西两川宣慰使西川承蛮
寇之后戎宣抚兼再定征税废置得所公私便安
晋华汤琪后唐初镇耀州庄宗同光末平蜀川获秦州
遣汤琪抚而莅之一境大称肃然
 
 
卷六百五十六 第 36b 页
 
 
 
 
 
 
 
 册府元龟卷六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