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五十四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五十四 宋 王钦若等 撰
  奉使部
    奖恩  名望  廉慎 知礼
   奖恩
商诰有懋赏之文周书有报功之典皆所以奖励群品
申其智力者也若乃膺使乎之选将天子之命奉辞无
辱察廉不私适变制宜而事以堪济宣威布惠而下皆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b 页
柔服殊俗畏禀王灵畅洽还奏合旨机用周密既专对
而加敏且获考而有光斯可以使于四方谓之士矣繇
是畴其阀阅形于恩纪宠之以爵秩优之以赐予便蕃
渥缛以示敦劝盖夫载驰于役勤足以称出境安国任
斯为重至于褒赏之数又岂限乎彝等哉
汉陆贾以客从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贾赐佗印为南越王贾说令称臣奉汉约归报
高祖大悦拜贾为大中大夫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a 页
盖宽饶宣帝时为大中大夫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
使称意擢为司𨽻校尉
陈咸成帝时为冀州刺史奉使称意徵为谏大夫
平当为博士给事中使行流民幽州使者十一人为最
迁丞相司直
楼护为谏大夫使郡国使还奏事称意擢为天水太守
后汉杜诗为侍御史安集洛阳将军萧广放纵诗格杀
广还以状闻光武召见赐以棨戟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b 页
宋均为谒者会武陵蛮反围武威将军刘尚诏使均乘
传发江夏奔命三千人往救之既至而尚已没乃矫制
调伏波司马吕种守沅陵长命种奉诏书入虏营告以
恩信因勒兵随其后蛮夷震怖即共斩其大帅而降于
是入贼营散其众遣归本郡为置长吏而还均未至先
自劾矫制之罪光武嘉其功迎赐以金帛令过家上冢
其后每有四方异议数访问焉
雷义顺帝时守灌谒者(汉官仪谒者三十五人以郎中/秩满岁称给事不满岁称灌谒)
卷六百五十四 第 3a 页
(者/)使持节督郡县国行风俗太守令长坐者凡七十人
旋拜侍御史
第五种桓帝时以司徒掾清诏使冀州(三公府有清诏/员以承诏使也)
廉察灾害还以奉使称职拜高密侯相
蜀简雍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往来使命先主入益州
刘璋见雍甚爱之后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
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先主拜雍为昭德将军
吴是仪大帝时为侍中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拜尚
卷六百五十四 第 3b 页
书仆射
晋侯史武帝时为散骑常侍与皇甫陶荀廙持节循省
风俗及奏事称旨转城门校尉
宋裴松之为国子博士文帝元嘉三年诛徐羡之等分
遣大使巡行天下松之甚得奉使之义转中书侍郎
南齐苏侃为冠军录事参军时巴西人李承明作乱高
帝议遣侃衔命慰劳还除武宁监加建武将军
刘系宗武帝初为宁朔将军白贼唐宇之起宿卫兵东
卷六百五十四 第 4a 页
讨遣系宗随军慰劳还帝曰此役有征无战以时平荡
百姓安帖甚快也赐系宗钱帛
茹法亮永明初为龙骧将军诏曰茹法亮近在湓城频使
衔命内宣朝旨外慰三军义勇齐奋人百其气险阻艰难
心力俱尽宜沾茅土以甄忠绩封望蔡县男食邑三百户
裴昭明为祠部通直郎永明三年使后魏武帝谓之曰
以卿有将命之才使还当以一郡相赏还为始安内史
陈徐俭为中书侍郎太建初广州刺史欧阳纥举兵反
卷六百五十四 第 4b 页
宣帝令俭持节喻旨纥初见俭盛列仗卫言辞不恭俭
曰吕嘉之事诚当已远将军独不见周迪陈宝应乎转
祸为福未为晚也纥默然不答惧俭沮其众不许入城
置俭于孤园寺遣人守卫累旬不得还纥尝出见俭俭
谓之曰将军业已举事俭须还报天子俭性命虽在将
军将军成败不在于俭幸不见留纥于是遣俭从间道
驰还高宗仍以俭悉其势形敕俭监昭达军纥平帝嘉
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咨议参军兼
卷六百五十四 第 5a 页
中书通事舍人
后魏公孙表初为慕容冲尚书郎道武时归朝以使江
南称旨拜尚书郎
李顺为四部尚书时使沮渠蒙逊知蒙逊将死又聆其
对敏辨太武大悦于是赐绢千疋厩马一乘进号安西
将军
高允弟推为散骑常侍使宋南人称其才辩遇疾卒于
建业朝廷悼惜之丧还赠辅国将军临邑子谥曰恭赐
卷六百五十四 第 5b 页
命服衣冠允为之作诔
古弼明元时为猎郎使长安称旨转门下奏事
李佐字季翼孝文初以兼散骑常侍衔命高丽以奉使
称旨还拜常山太守赐爵真定子
王嶷字道长为南郡大夫出使巡察青徐兖豫抚慰新
州观省风俗迁南部尚书
韦珍为尚书郎会蛮首桓诞归款珍奉使招慰之凡所
招降七万馀户置郡县而还以奉使称旨除左将军乐
卷六百五十四 第 6a 页
陵镇将赐爵霸城子
崔贤为中书侍郎延兴中受诏使齐州观省风俗行兖
州事以功赐爵桐庐县子
柳崇为尚书外兵郎中属荆郢新附南寇窥扰诏崇持
节与州郡经略兼加慰谕还迁太子洗马本郡邑中正
张彝为散骑常侍兼侍中持节巡察河南十二州甚有
声称使还以从征之勤迁尚书
封轨太和中为仪曹郎中使高丽先是契丹虏掠边民
卷六百五十四 第 6b 页
六十馀口又为高丽拥掠东归轨具闻其状移书徵之
高丽王云悉资给遣还有司奏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
权宜晓慰边民来苏宜加爵赏诏曰权宜徵口使人常
体但光扬有称宜赏一阶转考功郎中
尧暄为南部尚书于时始立三长暄为东道十三州使
更比户籍赐独车一乘厩马四匹
鹿悆字永吉庄帝为御史中尉悆为殿中侍御史时梁
豫章王综以徐州降悆请为使以观其虚实悆入徐州
卷六百五十四 第 7a 页
盟约乃固综降后诏曰日者法僧父子顽固自天长恶
不已窃城外叛职此乱阶遂使彭宋名籓翻为贼有虽
宗臣名将挥戈于泗滨虎士雄卒竦剑于汴渚然高墉
峻堞非可易登广涘深隍实为难践是用日昃忘食中
宵愤惋者也而衍(衍谓梁/武帝)都督豫章王萧综体运知机
欲归有道潜遣密信送款于都督临淮王于时事同夜
光能不案剑殿中侍御史监军鹿悆不惮虎口视崄若
夷便能占募人验虚实誓盟既固所图遂果返地复城
卷六百五十四 第 7b 页
息我兵甲亦是悆之力焉若不酬以荣禄何以劝励将
来可封定陶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除员外散骑常侍
王静为冠军将军岐州刺史赵郡王谧虐害城民怨叛
诏静以驿慰谕咸即降下以奉使称旨赐帛五百疋
邢祐为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宋以将命之勤除建威将

后周宇文测初仕后魏为司徒右长史孝武疑齐神武
有异图诏测诣太祖言令密为之备太祖见之甚欢使
卷六百五十四 第 8a 页
还封广川县伯邑五百户
杨檦仕西魏为抚军将军时东魏迁邺太祖欲知其所
为乃遣檦间行诣以观察之行还称旨授通直散骑常
侍车骑将军
杨荐为太祖帐内都督时蠕蠕请和亲遣荐与杨宽厚
并结婚而还进爵为侯
岑善方初为梁元帝刑狱参军元帝初请内附以善方
兼记室充使诣周应对娴敏深为太祖所嘉自此往来
卷六百五十四 第 8b 页
凡数十反高祖特录善方充使之功追其子之利之象
入朝授之利都督代王记室参军之象掌式中士
王庆为中将军使吐谷浑与其分疆仍论和好之事后
使突厥属其可汗暴殂突厥谓庆曰前后使来逢我国
丧者皆𠢐面表哀况今二国和亲岂得不行此事庆抗
辞不从突厥见其守正卒不敢逼武帝闻而嘉之录庆
前后功迁开府仪同三司兵部大夫
陆逞为司宗中大夫属北齐遣侍中斛斯文略中书侍
卷六百五十四 第 9a 页
郎刘逖来聘初修邻好盛选行人诏逞为使主尹公正
为副以报之逞美容止善词令敏而有礼齐人称焉还
届近畿武帝诏令辂车仪服郊迎而入时人荣之
隋元晖初仕周为武伯下大夫使突厥结和亲又武帝
之聘突厥后也令晖致礼焉加司宪大夫后平关东使
晖安集河北封义宁子邑四万户
长孙晟仕周为司卫上士送千金公主于突厥周察山
川形势部众强弱皆尽知之时高祖作相晟以状白高
卷六百五十四 第 9b 页
祖高祖大喜迁奉车都尉
辛彦之在周为开府仪同三司奉使迎突厥皇后还赉
马二百匹赐爵龙门县公邑千户
贺若谊初仕周为直阁将军使茹茹约其连和还太祖
嘉之拜车骑大将军略阳公府长史
韦师仕周为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诏于山东河南十
八州安抚大使奏事称旨赐钱三百万
苏孝慈仕周为都督聘于齐奉使称旨迁大都督其年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0a 页
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
柳裘周末为内史大夫高祖总百揆诏裘谕并州总管
李穆穆甚悦遂归心于高祖裘后以奉使功赐䌽三百
匹金丸环𢃄一腰
柳庄仕后梁为鸿胪卿高祖践祚庄入朝高祖深慰勉
之及为晋王纳妃于梁庄因是往来四五反前后赐物
数千段
长孙平开皇中为工部尚书时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0b 页
可汗相攻各遣使请援高祖使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
赐缣三百疋良马一匹而遣之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
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疋及还进所得马帝尽赐之
裴矩为内史侍郎时启民可汗初附令矩抚慰之还为
尚书左丞
房彦谦为监察御史陈平奉诏安抚泉括等十州以衔
命称旨赐物百段米百石衣一袭奴婢七口
柳彧为治书侍御史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1a 页
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馀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高祖
嘉之赐绢布二百疋毡三百领拜仪同三司仁寿初复
持节巡省太原道十九州及还赐绢百五十疋
许善心为礼部侍郎炀帝大业初副纳言杨达为冀州
刺史称旨赐物五百疋
卢昌衡为金州刺史奉诏持节为河南道巡省大使及
还以奉使称旨授仪同三司赐物二百段
柳謇之大业中为光禄少卿时启民可汗自以内附遂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1b 页
畜牧于定襄马邑间炀帝使謇之谕令出塞及还奏事
称旨拜黄门侍郎
唐襄武郡公琛高祖为唐王时使突厥结和亲还高祖
大悦进封郡王
郑元璹武德中以太常卿使突厥还高祖劳之曰卿在
边庭累载拘系苏武弗之过也拜鸿胪卿贞观中复使
突厥说颉利引军还太祖致书慰之曰知公已共可汗
结和遂使边庭停警烽火不然和戎之功岂止魏绛金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2a 页
奏之锡故当非远
崔敦礼为兵部侍郎频使突厥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崔琳为鸿胪卿玄宗开元十九年以奉使入蕃特加御
史大夫宠之也
信安郡王祎与嗣鲁王道坚牛仙客宋询刘日正班景
倩唐炤等为诸道采访使开元二十四年各赐一子官
赏其巡察之劳也
李皓为工部尚书东郡留守使吐蕃称职转兵部尚书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2b 页
李孝芳为御史大夫充和蕃使代宗广德三年使还加
礼部尚书录功也
崔伦前为御史中丞大历四年以使绝域功为尚书左

崔汉衡为捡校礼部员外郎大历六年为和吐蕃副使
还迁右司郎中德宗建中二年吐蕃请盟诏除殿中少
监兼御史大夫为和吐蕃使会宰相张镒与吐蕃盟于
清水使还迁鸿胪卿四年吐蕃使朝贡加检校工部尚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3a 页
书复使吐蕃兴元初居奉天吐蕃遣师佐浑瑊败朱泚
兵于武功以功转检校兵部尚书兼秘书监西京留守
李纾贞元初为兵部侍郎时诛李怀光兵会河中诏纾
宣慰以励节将还报合旨拜吏部侍郎
樊泽贞元中为都官员外充吐蕃和蕃使回迁金部郎
中山南节度行军司马
卢群为兵部员外郎使淮西以奉使称旨俄迁为检校
秘书少监义成军节度行军司马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3b 页
房式为给事中将命河朔式历使诸镇讽谕之还奏惬
旨除陜虢观察使
班宏为给事中使成德军李惟岳惟岳厚赂之宏皆不
受还报合旨迁刑部侍郎
关播为都官员外郎时湖南山洞中王国良聚众为盗
令播往宣谕之使回改兵部员外郎
袁滋为工部员外郎贞元十四年西川韦皋始通西南
夷蛮长异牟寻贡琛请吏朝廷方命使慰抚选郎吏可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4a 页
行者皆以西南之远惮之滋独不辞德宗深嘉之以本
官兼中丞持节入南诏未行迁祠部郎中使如故使还
擢为谏议大夫
柳晟为检校工部尚书宪宗元和初充入回鹘吊祭册
立使复命迁金吾大将军
孟简为司封郎中元和四年使荆襄湖南宣抚时简衣
绿遣使追赐绯袍银鱼
裴度为御史中丞元和十年五月自淮西行营宣慰还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4b 页
言军事多合帝意加兼刑部侍郎
柏耆将军良器之子元和中王承宗再以恒山叛朝廷
稍厌武事思用恩泽濡煦耆以处士于淮西行营以画
干裴度愿为是行承宗果请质二男献两郡宪宗酬其
功使除右拾遗
胡证为金吾大将军穆宗即位以太和公主出降回鹘
证以本官检校工部尚书充和亲使光禄少卿李宪为
副使还证拜工部侍郎宪迁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太府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5a 页

崔瑝为监察御史敬宗宝历元年自镇武使回鹘延英
对问远地言朕如何瑝对曰四方皆言陛下纳谏如流
帝大悦命赐绯鱼袋
后唐薛仁谦为通事舍人庄宗即位三聘于吴得使乎
之体迁卫尉少卿引进副使
晋刘煦高祖时为给事中天福四年与给事中卢重自
契丹使还颁赐器币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5b 页
冯道为相以天福四年二月与左散骑常侍韦勋礼部
员外郎杨昭俭自契丹使回帝慰劳隆至锡赉丰厚
边光范为给事中天福八年与前登州刺史郭彦威使
于契丹各赐紫欹正旋襕衣著五十疋䌽一百疋钱五
十贯文银鞍辔马一匹
周裴羽初仕后唐为吏部郎中末帝清泰年再奉命闽
州还赐金紫迁太常少卿
   名望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6a 页
周官载行人之职汉家严使者之制历世妙拣式克允
济若乃持节殊俗展币与国或奉案察之寄是总黜陟
之权故有行实素优才用显著为他境之钦信见所至
之欣慕敦成邻好畅达威声罔失一介之辞无辱大臣
之命蔼然后望昭乎令誉岂惮烦于脂牵实增辉于原
隰者矣
汉张骞为郎应募使月氐匈奴得之留十馀岁归汉拜
大中大夫后封为博望侯汉通西域骞凿空(凿开也骞/始开通西)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6b 页
(域道也空孔也犹言始凿其孔以行故/此下言当空道而西域传谓孔道也)诸后使往者皆
称慱望侯以为质于外国(质信/也)外国由是信之
后汉周举为谏议大夫顺帝永和六年诏遣风俗巡行
皆选素有威名者乃拜举为侍中与侍中杜乔守光禄
大夫周栩前青州刺史冯美尚书栾巴侍御史张纲兖
州刺史郭遵大尉长史刘班并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
其刺史三千石有赃罪显明者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
辄收举其有清忠惠利为百姓所安宜表异者皆以状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7a 页
上于是八使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
蜀费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大帝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
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晋罗宪仕蜀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

李密少仕蜀为郎数使吴密有才辩吴人称之
梁范缜仕齐为尚书殿中郎武帝永明中与魏氏和亲
岁通聘好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缜及从弟云萧琮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7b 页
琅邪颜幼明河东裴昭明相继将命皆著名邻国
陈阮卓为德教殿学士副王话聘隋隋主夙闻卓名乃
遣河东薛道衡琅邪颜之推等与卓谈论赋诗厚礼遣

陆琰为直嘉德殿学士兼通直散骑常侍副琅邪王厚
聘齐及至邺下而厚病卒琰自为使主时年二十馀风
神韶亮占对閒敏
魏太原王陆睿与陇西公元琛并持节为东西二道大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8a 页
使褒善罚恶声称闻于京师
游明根假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乐安侯使于宋宋
使明僧皓相对前后三反宋武称其长者迎送之礼有
加常使
王椿为征虏将军都督慰劳汾胡汾胡与椿比州服其
声望所在降下
宋弁为中书侍郎兼员外常侍使于南齐南齐司徒萧
子良秘书丞王融等皆称美之以为气槩謇烈不逮李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8b 页
彪而体韵和雅举止周邃过之
李系少聪慧有才学为司徒咨议参军兼散骑常侍使
梁与其二兄前后将命时人称之
北齐魏收为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使梁昕风流文辩
收词藻富逸梁主及其群臣咸皆敬异先是南北称和
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至此
梁主称曰卢李命世王魏中兴未知后来复何如
李浑为光禄大夫兼常侍聘使至梁梁武谓之曰伯阳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9a 页
之后久而弥盛赵李人物今实居多常侍曾经将领今
复充使文武不坠良属斯人
李湛字处元浑子也涉猎于文史有家风为太子舍人
兼常侍聘陈浑与弟绘伟俱为聘梁使至湛又为使副
是以赵郡人士目为四使之门
崔瞻为散骑常侍聘陈瞻辞韵温雅南人大相钦服乃
言常侍前朝通好之日何意不来其见重如此
后周崔彦穆为御正大夫陈氏请敦邻好诏彦穆使焉
卷六百五十四 第 19b 页
彦穆风韵閒旷器度方雅善玄言甚为江表所称
唐李大亮为凉州都督贞观八年发十三道大使巡省
天下大亮持节使剑南激浊扬清甚获当时之誉
马怀素为礼部员外郎与源乾曜卢怀慎李杰等充十
道黜陟使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
   廉慎
夫使于四方古所慎择廉以自守行之惟艰矧复交两
国之欢将出疆之命或巡行风俗或劳徕戎狄而操心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0a 页
有素执节弥厉临财无苟秉义益高斯固皇皇有光使
乎之美者矣
陈阮卓为鄱阳王录事时平欧阳纥交阯夷獠往往相
聚为寇抄卓奉使招慰交阯通日南象郡多金翠珠贝
珍怪之产前后使者皆致之唯卓挺身而还衣装无佗
时论咸伏其廉
北齐李绘初仕东魏典散骑常侍为聘梁使前后行人
皆通启求市绘独守清尚梁人重其廉洁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0b 页
袁聿修武成太宁初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
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刺史别后遣送白䌷为
信聿修退䌷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
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
责邢亦欣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
忽竟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
作清卿矣
唐苏世长为天策府学士太宗贞观初聘于突厥与颉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1a 页
利争礼不受赂遗朝廷称之
杜暹为监察御史玄宗开元中承诏往碛西覆究安西
副都护郭度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镇守使刘遐庆算
不叶更相执奏至碛西蕃人赍金以遗暹暹固辞不受
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失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
于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
之不及
归崇敬代宗大历初为仓部郎中充册立新罗王使故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1b 页
事使新罗者至海东多有所求或携资帛而往贸易货
物规以为利崇敬一皆绝之东夷称重其德
关播德宗贞元中为刑部尚书充送咸安公主及册可
汗使奉使来往皆清俭谨慎蕃人悦之
赵退翁贞元中为给事中充咸安公主出降回纥副使
前后使回者迄多私赍缯絮蕃中市马还以规利退翁
无所营求人叹美之
冯伉贞元中为膳部员外郎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卒充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2a 页
吊赠使抱真男遗伉帛数百疋不纳又专送至京伉因
表奏固请不受
后唐郭崇韬自庄宗为晋王时为中门使专典机务及
李存审牧镇州帝命崇韬慰抚之三军阅府库或有以
珍货遗赂者韬都无所受但以书籍数千卷归
陈乂性孤执尤廉于财明宗长兴中尝自舍人衔册晋
国公主石氏于太原晋高祖善待之但讶其高岸人或
有献可于乂宜陈一讴颂以称高祖之美可邀其厚贿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2b 页
耳乂曰人生贫富咸有定分未有持天子命违礼以求
利既损国纲且亏士行乂今生所不为也闻者嘉之
   知礼
古人有言曰明君之使臣也任以事而不制以辞是知
膺四牡之荣通二国之好苟非知礼勤王之士博闻强
识之流岂能宣扬德美恊和亲邻是以张旃入境拭玉
通好动咸遵于彝典言必恊于令则俾乎耸观不倦逖
听无讥增辉于夲朝变风于殊俗斯则见重于识者扬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3a 页
芳于史氏不其宜哉
管仲齐大夫齐侯使仲平戎于王(鲁僖公/十二年)使隰朋平戎
于晋(平和也前年晋敕周伐/戎故戎与晋周不和)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仲
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
(守臣皆/上卿也)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节时/也)陪臣敢辞
王曰舅氏(伯舅之使/故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
践乃职无逆朕命(功勋美德可谓正而不可忘者不言/位而言职者管仲位卑而执修政故)
(欲以职/尊之)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管仲不敢以职自/高卒受本位之礼)君子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3b 页
曰管仲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诗曰恺悌君子神
所劳矣
周公阅襄王时为宰(周公天子/三公冢宰)聘于鲁(鲁僖公/三十年)飨有昌
歜白黑形盐(昌歜昌蒲菹白熬稻/黑熬黍形盐形象虎)辞曰国君文足昭也
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
虎形(嘉谷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盐虎以象武也)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
孟献子鲁大夫聘于周(宣公/九年)定公以为有礼厚贿之
韩宣子晋大夫聘于周(鲁宣二/十六年)灵王使请事(问何事/来聘)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4a 页
曰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佗事矣(起宣子名礼诸/侯大夫入天子)
(因称士时事四时贡职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于宰旅不敢斥尊)王闻之曰韩氏其
昌于晋乎辞不失旧(阜大也言周衰诸侯莫/能如礼唯韩起不失旧)其后韩宣
子如楚送女反(鲁昭公/五年)郑伯劳诸圉(圉郑/地名)辞不敢见礼
(奉使君命/未反故)
叔弓鲁大夫聘于晋(昭公/二年)晋侯使郊劳(聘礼宾至近郊/君使卿劳之)
辞曰寡君使弓来继旧好固曰女无敢为宾彻命于执
事敝邑弘矣(彻遥/也)敢辱郊使请辞(辞郊/劳)致馆辞曰寡君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4b 页
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得通君命则/于已为荣)敢辱
大馆(敢不/敢)叔向曰子叔子知礼哉吾闻之曰忠信礼之
器也卑让礼之宗也(宗犹/主也)辞不忘国忠信也(谓称/旧好)先国
后已卑让也(始称敝邑之弘先国也/次称臣之禄后已也)诗曰敬慎威仪以
近有德夫子近德矣明年叔弓如滕葬滕成公子服椒
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忌怨也懿伯椒之叔/父敬子叔弓也叔弓)
(礼椒为/之辟仇)惠伯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乃先受
馆敬子从之(惠伯子椒也服/言叔弓之有礼)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5a 页
弃疾楚公子也如晋(鲁昭公/六年)过郑郑罕虎公孙侨游吉
从郑伯以劳诸祖辞不敢见(不敢当国君/之劳祖郑地)固请见之见
如见王(见郑伯如见楚王/言弃疾贤而有礼)以其乘马八匹私面(私见/郑伯)
子皮如上卿(如见/楚卿)以马六匹见子产以马四匹见子大
叔以马二匹(降杀/以两)禁刍牧采樵不入田(不犯/田种)不樵树不
采蓻(蓻种/也)不抽屋不强丐誓曰有犯命者君子废小人
(君子则废黜不得居位/小人则退给下剧也)舍不为暴主不慁宾(慁患/也)
来如是郑三卿皆知其将为王也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5b 页
公孙青齐大夫(青顷公/之孙)盗杀卫侯之兄絷公如死鸟齐侯使
青聘于卫(鲁昭公/二十年)既出闻卫乱使请所聘公曰犹在竟内则
卫君也乃将事焉遂从诸死鸟请将事辞曰(将事行/聘事)亡人不
佞失守社稷越在草莽吾子无所辱宾曰寡君命下臣于朝
曰阿下执事(阿比也命已/使比卫臣下)臣不敢贰(贰违/命也)主人曰君若
惠顾先君之好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有宗祧在(言/受)
(聘当在/宗庙也)乃止(止不行/聘事)卫侯固请见(欲与青/相见)不获命以其
良马(以为相/见之礼)见为未致使故也(未致使故不/敢以客礼见)卫侯以为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6a 页
乘马(喜见敬已/故贵其物)宾相掫(掫行/反)主人辞曰亡人之忧不可
以及吾子草莽之中不足以辱从者敢辞宾曰寡君之
下臣君之牧圉也若不获捍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有相/亲友)
臣惧不免于戻请以除死亲执铎终夕与于燎
芋尹盖陈大夫楚子西子期伐吴(鲁哀公/十五年)及桐汭(宣城/广德)
(县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阳湖)陈侯使公孙贞子吊焉(吊为楚/所伐)
良而卒(良吴/地)将以尸入(聘礼若宾死未将命则既/敛于棺造于朝介将命)吴子
使太宰嚭劳且辞曰以水潦之不时无乃廪然陨大夫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6b 页
之尸(廪然倾/动貌)以重寡君之忧寡君敢辞上介芉尹盖对
(盖贞子/上介)曰寡君闻楚为不道荐伐吴国(荐重/也)灭厥民人
寡君使盖备使吊君之下吏(备犹/副也)无禄使人逢天之戚
大命陨坠绝世于良(绝世犹/言弃世)废日共积(废行道之日以/共具殡敛所积)
(聚之/用)一日迁次(一日便迁次/不敢留君命)今君命逆使人曰无以尸
造于门是我寡君之命委于草莽也且臣闻之曰事死
如事生理也于是乎有朝聘而终以尸将事之礼(朝聘/道死)
(以尸/行事)又有朝聘而遭丧之礼(遭所聘/之丧)若不以尸将命是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7a 页
遭丧而还也无乃不可乎以礼防民犹或踰之今大夫
曰死而弃之是弃礼也其何以为诸侯主(谓主/盟也)先民有
言曰无秽虐士(虐士/死者)备使奉尸将命苟我寡君之命达
于君所虽殒于深渊则天命也非君与涉人之过也吴
人内之(言芉尹/盖知礼)
蜀陈震字孝起建兴中为尚书令吴称尊号以震为卫
尉贺权践阼诸葛亮与兄瑾书曰孝起忠纯之性老而
益笃及其赞述东西欢乐和合有可贵者震入吴界移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7b 页
关候曰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申盟初好日新
其事东尊应保圣祚告燎受符剖判土宇天下响应各
有所归于此时也以同心讨贼则何寇不灭哉西朝君
臣引领欣赖震以不才得充下使奉聘叙好践界踊跃
入则如归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望必启告使
行人睦焉即日张旅诰众各自约誓顺流漂疾国典异
制惧或有违幸必斟诲示其所宜
吴纪陟大帝遣奉使如魏入境而问讳入国而问俗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8a 页
宋袁湛晋末为尚书左仆射时高祖北伐湛兼太尉与
兼司空散骑常侍尚书范泰奉九命礼物拜授高祖冲
让湛等随军至雒阳住柏谷坞泰议受使未毕不拜晋
帝陵湛独至五陵致敬时人美之
后周赵文表为车骑大将军使突厥迎皇后进山仪注
皆令文表典之文表斟酌而行皆合礼度
 
 
卷六百五十四 第 28b 页
 
 
 
 
 
 
 
 册府元龟卷六百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