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四十八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八 宋 王钦若等 撰
  贡举部
   对策第三
晋郤诜济阴人博学多才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诏
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济阴太守文立举诜应选诏曰
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至于三代礼乐大备制度
弥繁文质之变其理何繇虞夏之际圣明系踵而损益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b 页
不同周道既衰仲尼犹曰从周因革之宜又何殊也圣
王既没遗制犹存霸者迭兴而翼辅之王道之缺其无
补乎何陵迟之不反也岂霸德之浅欤期运不可致欤
且夷吾之智而功止于霸何哉夫昔人之为政革乱亡
之弊建不刋之统移风易俗刑措不用岂非化之盛欤
何修而向兹朕获承祖宗之休烈于兹七载而人未服
训正道罔述以古况今何不相逮之远也虽明之弗及
犹思与群贤虑之将何以辩所闻之疑昧获至论于谠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a 页
言乎加自顷戎狄内侵害灾屡作边氓流离征夫苦役
岂政刑之谬将有司非其任欤各悉乃心䆒而论之上
明古制下切当今朕之失德所宜振补其正议无隐将
敬听之诜对曰伏惟陛下以圣德君临犹垂意于博采
故招贤正之士而臣等薄陋不足以降大问也是以切
有自疑之心虽致身于阙庭亦僶俛矣伏读圣策乃知
下问之旨笃焉臣闻上古推贤让位教同德一故易简
而人化三代世及季末相承故文繁而后整虞夏之相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b 页
因而损益不同非帝王之道异救弊之路殊也周当二
代之流承雕伪之极尽礼乐之致穷制度之理其文详
备孔子因时宜而曰从周非殊论也臣闻圣王之化先
礼乐五霸之兴勤政刑礼乐之化深政刑之用浅勤之
则可以小安堕之则遂以陵迟所繇之路殊故所补之
功不侔也而齐桓失之葵丘夷吾沦于小器功止于霸
不亦宜乎策曰建不刋之统移风易俗使天下和洽何
修而向兹臣以为莫大于择人而官之也今之典刑匪
卷六百四十八 第 3a 页
无一统宰牧之才优劣异绩或以之兴或以之替此盖
人能弘政非政弘人也舍人务政虽勤何益臣切观乎
古今而考其美恶古人相与求贤今人相与求爵古之
官人君责之于上臣举之于下得其人有赏失其人有
罚安得不求贤乎今之官者父兄营之亲戚助之有人
事则通无人事则塞安得不求爵乎贤苟求达达在修
道穷在失义故静以待之也爵苟可求得在进取失在
后时故动以要之也动则争竞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
卷六百四十八 第 3b 页
罔诬罔则臧否失实真伪相冒主听用惑奸之所会也
静则贞固贞固则正直正直则信让信让则推贤推贤
不伐相下无餍主听用察德之所趋也故能使之静虽
曰高枕而人自正不能禁动虽复夙夜俗不一也且人
无愚智咸慕名宦莫不适正于外藏邪于内故邪正之
人难得而知也任得其正则众正益至若得其邪则众
邪亦集物繁其类谁能止之故亡国失正者未常不为
众邪所积也方其初作必始于微微而不绝其终乃著
卷六百四十八 第 4a 页
天地不能顿为寒暑人主亦不能顿为隆替故寒暑渐
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当今之世宦者无关梁邪门启
矣朝廷不责贤正路塞矣得失之源何以甚此所谓责
贤使之相举也所谓关梁使之相保也贤不举则有咎
保不信亦有罚故古者诸侯必贡士不贡者削贡而不
适亦削矣士者难知也不适者薄过也不得不责彊其
所不知也罚其所不适深其薄过非恕也且天子于诸
侯有不纯臣之义其责之矣施刑之道宁纵不滥之矣
卷六百四十八 第 4b 页
今皆反是何也夫贤者天地之纪品物之宗其急之也
故宁滥以保之无纵以失之也今则不然世之悠悠者
各自取辩耳故才行并不可必于公则政事纷乱于私
则污秽狼藉自顷长吏特多此累有亡命而被购悬者
矣有缚束而绞戮者矣贪鄙窃位不知谁升之者兽兕
出槛不知谁可咎者网漏吞舟何以过此人之于利如
蹈水火焉前人虽败后人复起如彼此无已谁止之者
风流日竞谁忧之者虽今圣思劳于夙夜所使为政常
卷六百四十八 第 5a 页
得此属欲圣世化美俗平亦俟河之清耳若欲善之宜
创举贤之典峻关梁之防其制既立则人慎其举而不
苟则贤者可知知贤而试则官得其人矣官得其人则
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
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是故寡过而远刑知耻以近礼
此所以建不刋之统移风易俗刑措而不用也策曰自
顷夷狄内侵灾𤯝屡降将所任非其人乎何繇而至此
臣闻蛮夷猾夏则皋陶作士此欲善其末而先其本也
卷六百四十八 第 5b 页
夫任贤则政惠使能则刑恕政惠则下仰其施刑恕则
人怀其勇施以殖其财勇以结其心故人居则资赡而
知方动则亲上而志勇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生道利
之者虽死不贰以佚道劳之者虽勤不怨故其命可授
其力可竭以战则克以攻则拔是以善者慕德而安服
恶者畏惧而削迹止戈而武义实在文惟任贤然后无
患耳若夫水旱之灾自然理也故古者三十年耕必有
十年之储尧汤遭之而人不困有备故也自顷风雨虽
卷六百四十八 第 6a 页
颇不时考之万物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或顷亩相
连而成败异流固非天之必害于人人实不能均其劳
苦失之于人而求之于天则有司惰职而不劝百姓殆
业而咎时非所以定人志致丰年也宜勤人事而已臣
诚愚鄙不足以奉对圣朝犹进之于廷者将使取诸其
怀而献之乎臣惧不足也若收不知言以致知言臣则
可矣是以辞鄙不隐也以对策上第拜议郎
挚虞京兆长安人才学通博郡檄主簿举贤良与夏侯
卷六百四十八 第 6b 页
湛等十七人策为下第拜中郎武帝诏曰省诸贤良答
策虽所言殊涂皆明于王义有益政道欲详览其对䆒
观贤士大夫用心因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
曰顷日蚀正阳水旱为灾将何所修以变大𤯝及法令
有不宜于今为公私所患苦者皆何事凡平世在于得
才得才者亦借耳目以听察若有文武器能有益于时
务而未见申叙者各举其人及有负俗谤议宜见洗濯
者亦各言之虞对曰臣闻古之圣明原始以要终体本
卷六百四十八 第 7a 页
以正末故忧法度之不当而不忧人物之失所忧人物
之失所而不忧灾害之流行诚以法得于此则物理于
彼人和于下则灾消于上其有日月之𤯝水旱之灾则
反听内视求其所繇远观诸物近验诸身耳目听察岂
或有蔽其聪明者乎动心出令岂或有倾其常正者乎
大官大职岂或有授非其人者乎赏罚黜陟岂或有不
得其所者乎河滨山岩岂或有怀道钓筑而未感于梦
兆者乎方外遐裔岂或有命世杰出而未蒙膏泽者乎
卷六百四十八 第 7b 页
推此类也以求其故询事考言以尽其实则天人之情
可得而见咎徵之至可得而救也若推之于物则无忤
求之于身则无尤万物理顺内外咸宜祝史正辞言不
负诚而日月错行夭厉不戒此则阴阳之事非吉凶所
在也期运度数自然之分固非人事所能供御其亦振
廪散滞贬食省用而已矣是故诚遇朝运则虽陶唐殷
汤有所不变苟非其运则宋卫之君诸侯之相犹能有
惑惟陛下审其所由以尽其理则天下幸甚臣生长荜
卷六百四十八 第 8a 页
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
畴答圣问擢为太子舍人
阮种字德猷陈留尉氏人察孝廉为公府掾是时西虏
内侵灾𤯝屡见百姓饥馑诏王公卿尹常伯牧守各举
贤良方正直言之士于是太保何曾举种贤良策曰在
昔哲王承天之序光宅宇宙咸用规矩乾坤惠康品类
休风流衍弥于千载朕应践洪运统位七载于今矣惟
德弗嗣不明于政宵兴惕厉未烛厥猷子大夫韫韣道
卷六百四十八 第 8b 页
术俨然而进朕甚嘉焉其各悉乃心以阐谕朕志深陈
王道之本勿有所隐朕虚心以览焉种对曰夫天地设
位圣人成能王道至深所以行化至远故能开物成务
而功业不匮近无不听远无不服德逮群生泽被区宇
声施无穷而典垂百代故经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
化成宜师踪往代袭迹三五矫世更俗以从人望今率
土迁义下知所适播醇美之化杜邪枉之路斯诚群黎
之所欣想盛德而幸望休风也又问政刑不宣礼乐不
卷六百四十八 第 9a 页
立对曰政刑之宣故繇乎礼乐之用昔之明王唯此之
务所以防遏暴慢感动心术制节生灵而陶化万姓也
礼以体德乐以咏功乐本于和而礼师于敬矣又问戎
蛮猾夏对曰戎蛮猾夏侵败王略虽古盛世犹有此虞
故诗称猃狁孔炽书叹蛮夷帅服自魏氏以来夷虏内
附鲜有桀悍侵渔之患繇是边守遂怠障塞不设而令
丑虏内居与百姓杂处边吏扰习人又忘战受方任者
又非其才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利妄加讨戮
卷六百四十八 第 9b 页
夫以微羁而御悍马又乃操以烦策其不制者固其理
也是以群丑荡骇缘间而动虽三州覆败牧守不支此
非胡虏之甚劲盖用之者过也臣闻王者之伐有征无
战怀远以德不闻以兵兵凶器而战危事也兵兴则伤
农众集则费积农伤则人匮积费则国虚昔汉武之世
承文帝之业资海内之富役其材臣以甘心匈奴竞战
胜之功贪攻取之利良将劲卒屈于沙漠胜败相若克
不过当夭百姓之命填饥狼之口及其以众制寡令匈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0a 页
奴远迹收功祁连饮马瀚海天下之耗以过大半矣夫
虚中国以事夷狄诚非计之得者也是以盗贼䗬起山
东不振暨宣帝之时赵充国征西零冯奉世征南羌皆
兵不血刃摧抑强暴擒其首恶此则折冲厌难胜败相
辨中世之明效也又问咎徵作见对曰阴阳否泰六沴
之灾则人主修政以禦之思患而防之建皇极之首详
庶徵之用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天聪明自我民聪
明是以人主祖承天命日慎一日也故能应受多福而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0b 页
永世克祚此先王之所以退灾消𤯝也又问经化之务
对曰夫王道之本经国之务必先之以礼义而致人于
廉耻礼义立则君子轨道而让于善廉耻立则小人谨
行而不淫于制度赏以劝其能威以惩其废此先王所
以保乂定功化洽黎元而勋业长世也故上有克让之
风则下有不争之俗朝有矜节之士则野无贪冒之人
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丰壤良岁之有膏泽其生
物必油然茂矣若廉耻不存而惟刑是御则风俗凋弊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1a 页
人惟锥刀之末皆有争心虽峻刑严辟犹不胜矣其于
政也如农者之殖硗野旱年之望丰穑必不几矣此三
代所以享德长久风淳俗美皆数百年保天之禄而秦
二世而弊者盖其所繇之涂殊也又问将使武成七德
文济九功何路而臻于兹凡厥庶事曷后曷先对曰夫
文武经德所以成功丕业咸熙庶绩者莫先于选建明
哲授才任能令才当其官而功称其职则万机咸理庶
寮不旷书曰天工人其代之然则代天理物宁国安家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1b 页
非贤无以成也夫贤才之畜于国犹良工之须利器巧
匠之待绳墨也器用利则斲削易而材不病绳墨设则
曲直正而众形得矣是以人主必勤求贤而佚以任之
也贤臣之于主进则忠国爱人退则砥节洁志营职不
干私义出心必繇公涂明量度以呈其能审经制以效
其功此昔之圣王所以恭已南面而化于陶钧之上者
以其所任之贤与所贤之信也方今海内之士皆倾望
休光希心紫极惟明主之所趣舍若开四聪之听广畴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2a 页
咨之求抽群英延俊乂考工授职呈能制官朝无素餐
之士如此化流罔极树功不朽矣时种与却诜及东平
王康俱居上第即除尚书郎然毁誉之徒或言对者因
缘假托武帝乃更延群士庭以问之诏曰前者对策各
指答所问未尽子大夫所欲言故复延见其具陈所怀
又比年连有水旱灾𤯝虽战战兢兢未能䆒天人之理
当何修以应其变人遇水旱饥馑者何以救之中间多
事未得宁静思以省息烦务令百姓不失其所若人有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2b 页
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又政在
得人而知之至难惟有因人视听耳若有文武隐逸之
士宜各举所知虽幽贱负俗勿有所限故虚心思闻实
事勿务华辞莫有所讳也种对曰伏惟陛下以圣哲玄
览降恤黎蒸将济元元同之三代旁求俊乂以辅至化
诚尧舜之用心也臣猥以顽鲁之质应清明之举前者
对策不足以畴塞圣诏所陈不䆒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臣闻天生蒸庶树君以司牧之人君道洽则彝伦攸叙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3a 页
五福来备若政有愆失刑理颇僻则庶徵不应而淫亢
为灾此则天人之理而兴废之繇也昔之圣王政道备
而制先具轨人以务致之于本是以虽有水旱之𤯝而
无饥馑之患也自顷阴阳隔并水旱为灾亦犹期运之
致不然则亦有司之不帅不能宣承圣德以赞扬大化
故和气未降而人事未叙也方今百姓凋弊公私无储
诚在于休役静人劝啬务农此其救也人之所患繇于
役烦网密而信道未孚也役烦则百姓失业网密则下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3b 页
背其诚信道未著则人无固志此则损益之至务安危
之大端也传曰始与善善进则不善蔑繇至孔子曰视
其所以观其所由人焉廋哉若夫文武隐逸之士幽贱
负俗之才故非愚臣之所能识谨竭愚以对策奏帝亲
览焉又擢为第一转中书郎
华谭广陵人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太康中徐州
刺史嵇绍举谭秀才谭至雒阳武帝亲策之曰今四海
一统万里同风天下有道莫斯之盛然北有未羁之虏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4a 页
西有丑施之氐故谋夫未得高枕边人未获晏然将何
以长弭斯患混清六合对曰臣闻圣人之临天下也祖
乾纲以流化顺风俗以兴仁兼三才以御物开四聪以
招贤故劳谦日异务在择才宣明嵓穴垂光隐滞俊乂
龙跃帝道以光清德凤翔皇化克举是以皋陶见举不
仁者远陆贾重汉远夷折节今圣朝德音发于帷幄清
风翔乎无外戎旗南指沔汉席捲干戈西征羌蛮慕化
诚辟四门之秋兴礼教之日也故髦俊闻声而向赴殊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4b 页
才望险而云集虚高馆以俟贤设重爵以待士急善过
于饥渴用人疾于影响杜佞謟之门废郑声之乐混清
六合实繇乎此虽西北有未羁之寇殊漠有不朝之虏
征之则劳师得之则无益故班固云有其地不可耕而
食得其人不可臣而畜来则惩而禦之去则备而守之
盖安边之术也又策曰吴蜀恃险今既荡平蜀人服化
无携贰之心而吴人趑雎屡作妖寇岂蜀人敦朴易可
化诱吴人轻锐难安易动乎今将欲绥静新附何以为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5a 页
先对曰臣闻汉末分离英雄鼎峙蜀栖岷陇吴据江表
至大晋龙兴应期受命文皇运筹安乐顺轨圣上潜谋
归命向化蜀染化日久风教遂成吴始初附未改其化
非为蜀人敦悫而吴人易动也然殊俗远境风土不同
吴阻长江旧俗轻悍所安之计当先筹其人士使云翔
阊阖进其贤才待以异礼明选牧伯致以威风轻其赋
敛将顺咸悦可以永保无穷长为人臣者也又策曰圣
人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今天成地平大化无外虽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5b 页
匈奴未羁羌氐骄黠将修文德以绥之舞干戈以来之
故兵戈载戢武夫寖息如此已可消锋刃为田器罢尚
方武库之用未邪对曰夫唐尧历载颂声乃作文武相
承礼乐大同清一八纮绥荡无外万国顺轨海内晏然
虽复被发之乡徒跣之国皆习章甫而入朝要衣裳以
罄折夫大舜之德犹有三苗之征以周之盛猃狁为寇
虽有文德又须武备以预不虞古之善教安不忘危圣
人常诫无为罢武库之常职铄锋刃为农器自可倒戢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6a 页
干戈包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于散乐休风未为
不泰也又策曰夫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时险则峻
法以取平时泰则宽网以将化今天下太平四方无事
百姓承德将就无为而又至干律令应有所损益否对
曰臣闻五帝殊礼三王异教故或禅让以光政或干戈
以攻取至于兴礼乐以和人流清风以宁俗其归一也
今诚风教大同四海无虞人皆感化去邪从正夫以尧
舜之盛而犹设象刑殷周之隆而甫侯制律律令之存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6b 页
何妨于政若乃大道四达礼乐交通凡人修行黎庶励
节刑罚悬而不用律令存而无施适足以隆太平之雅
化飞仁风乎无外矣又策曰昔帝舜以二八成功文王
以多士兴周夫制化在于得人而贤才难得今大统始
同宜搜才实州郡有贡荐之举犹未获出群卓越之伦
将时无其人有而致之未得其理也对曰臣闻兴化立
法非贤无以光其道平世理乱非才无以宣其业上自
皇羲下及帝王莫不张皇网以罗远飞仁风以被物故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7a 页
得贤则教兴失人则教废今四海一统万里同风州郡
贡秀孝台府简良才以八纮之广兆庶之众岂当无卓
越隽逸之才乎譬犹南海不少明月之宝大宛不乏千
里之驹也异哲难见远效难睹故尧舜太平之化二八
繇舜而甫显殷汤革命之王伊尹负鼎而方用当今圣
朝礼亡国之士接遐裔之人或貂蝉于帷幄或剖符于
千里巡狩必有吕公之遇宵梦必有岩穴之感贤隽之
出可企踵而待也(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寻除郎中)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7b 页
纪瞻字思远丹阳秣陵人少以方直知名举秀才尚书
郎陆机策之曰昔三代明王启建洪业文质殊制而令
名一致然夏人尚忠忠之弊也朴救朴莫若敬殷人革
而修焉敬之弊也鬼救鬼莫若文周人矫而变焉文之
弊也薄救薄则反之于忠然则王道之反覆其无一定
邪亦所祖之不同而功业各异也自无圣王人散久矣
三代之损益百姓之变迁其故可得而闻邪今将反古
以救其弊明风以荡其秽三代之制将何所从太古之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8a 页
化有何异道瞻对曰瞻闻有国有家者皆欲迈化隆政
以康庶绩垂歌亿载永传于后然而俗变事弊而不随
时虽历圣哲无以易也故忠弊质野敬失多仪周监二
王之弊崇文以辨等差而流遁者归薄而无款诚款诚
之薄则又反之于忠三代相循如水济火所谓随时之
义救弊之术也羲皇简朴无为而化后圣因承所务或
异非贤圣之不同世变使之然耳今大晋阐元圣功日
隮承天顺时九有一贯荒服之君莫不来同然而大道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8b 页
既远人变繇久谓当今之政宜去文存朴以反其本则
兆庶渐化太和可致也又问在昔哲王象事备物明堂
所以崇上帝清庙所以宁祖考辟雍所以班礼教太学
所以讲艺文此盖有国之盛典为邦之大司亡秦废学
制度荒阙诸儒之论损益异物汉氏遗作居为异事而
蔡邕月令谓之一物将何所从对曰周制明堂所以宗
其祖以配上帝敬恭明祀永光孝道也其大数有六古
者圣帝明王南面而听政其六则以明堂为主又其正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9a 页
中皆云太庙以顺天时施行法令宗祀养老训学讲肄
朝诸侯而选造士备礼辨物一教化之繇也故取其宗
社之类则曰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室则
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太学取
其周水圜如璧则曰辟雍异名同事其实一也故蔡邕谓
之一物又问庶明亮采故时雍穆唐有命既集而多士
隆周故书称明良之歌易贵金兰之美此长世所以废
兴有邦所以崇替夫成功之君勤于求才立名之士急
卷六百四十八 第 19b 页
于招世理无世不对而事千载常背古之兴王何道而
如彼后之衰世何阙而如此对曰兴隆之政务在得贤
清平之化急于拔才故二八登庸则百揆序有乱十人
而天下泰武丁擢傅嵓之徒周文携渭滨之士居之上
司委之国政故能龙奋天衢垂勋百代先王身下白屋
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材野无伐檀之咏是以化厚
物感神祗来应翔凤飘飖甘露丰坠醴原吐液朱草自
生万物滋茂日月重光和气四塞大道以成序君臣之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0a 页
义敦父子之亲明夫妇之道别长幼之宜包九州被八
荒海内移心重译入贡颂声穆穆南面垂拱也今贡贤
之涂已闿而教学之务未广是以竞进之志常锐而务
学之心不修若辟四门以延造士宣五教以明令德考
绩殿最审其优劣厝之百寮置之群司使调物度宜节
宣国典必协济康哉符契往时明良来应金兰复存也
又问昔唐虞垂五刑之教周公明四罪之制故世叹清
问而时歌缉熙奸宄既殷法物滋有叔世崇三辟之文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0b 页
暴秦加族诛之律淫刑沦胥虐滥已甚汉魏遵承因而
弗革亦繇险泰不同而救世异术不得已而用之故也
宽尅之中将何立而可族诛之法足为永制与否对曰
二仪分则兆庶生兆庶生则利害作利害之作有繇而
然也太古之时化道德之教贱勇力而贵仁义仁义贵
则彊不凌弱众不暴寡三皇结绳而天下泰非惟象刑
缉熙而已也且太古之法所以远狱及其末不失有罪
是以狱用弥繁而人弥暴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书曰惟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1a 页
敬五刑以成三德叔世道衰既兴三辟而文公之弊又
加诛族淫刑沦胥感伤和气化染后代不能变改故汉
祖指麾而六合响应魏承汉末因而未革将以俗变繇
久权时之宜也今四海一统人思反本渐尚简朴则贪
夫不竞尊贤黜否则不仁者远尔则斟参夷之刑除族
诛之律品物各顺其生缉熙异世而偕也又问曰夫五
行迭代阴阳相须二仪所以陶育四时所以化生易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象之作相须之道也若阴阳不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1b 页
调则大数不得不否一气偏废则万物不得独成此应
同之至验不偏之明证也今有温泉而无寒火其故何
也思闻以辩之以释不同之理对曰盖闻阴阳升降山
泽通气初九纯卦潜龙勿用泉源所托其温宜也若夫
水润下火炎上刚柔燥湿自然之性故阳动而外阴静
而内内性柔弱以含容为资外动刚直以外接为用是
以金水之明内鉴火日之光外辉刚施柔受阳胜阴伏
水之受温含容之性也又问曰夫穷神知化才之尽称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2a 页
备物致用功之极目以之为政则黄羲之规可踵以之
革乱则玄古之风可绍然而唐虞密皇人之阔网夏殷
繁帝者之约法机心起而日进淳德往而莫反岂太朴
一离理不可振将圣人之道稍有降杀邪对曰政因时
以兴机随物而动故圣王究穷通之源审始终之理适
时之宜期于济世皇代质朴祸难不作结绳为信人知
所守大道既离智慧扰物夷险不同否泰异数故唐虞
密皇人之网夏殷繁帝者之法皆兴废有繇轻重有节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2b 页
此穷神之道知化之术随时之宜非有降杀也永康初
州又举寒素大司马辟东阁祭酒位终骠骑将军散骑
常侍
北齐樊逊字孝谦河东猗氏人为颍州长史天保四
年梁州表举逊为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升中纪号逊
对曰臣闻巡岳之礼勒载虞书省方之义著于羲易往
帝前王匪惟一姓封金刋玉亿有馀人仲尼之观梁甫
不能尽识夷吾之对齐桓所有未几然盛德之事必待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3a 页
太平苟非其人更贻灵谴秦皇无道致风雨之灾汉武
奢淫有奉车之害及文叔受命炎精更辉四海安流天
下辑睦剑赐骑士马驾鼓车乃用张纯之文始从伯阳
之说至于魏晋虽各有君量德而处莫能拟议蒋济上
言于前徒秽纸墨袁淮发论于后终未施行世历三朝
年将十祀启圣之期兹为昌会然自水德不竞函谷封
泥天马息歌苞茅绝贡我太祖收宝鸡之瑞握凤凰之
书体一德以端朝屈三分而事主荡此妖寇易如沃雪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3b 页
但既受命发乃行诛虽太白出高中国宜战置之度外
望其迁善伏惟陛下以神武之姿天然之略马多冀北
将异山西凉风至白露下北上太行东临碣石方欲吞
巴蜀而扫崤函苑长洲而池江汉复恐迎风纵火芝艾
共焚按此六军未申九伐夫周发牙璋汉驰竹使义在
济民非闻好战至如投鼠忌器之说盖是常谈文德怀
远之言岂识权道今三台令子六郡良家畜锐须时裹
粮待诏未若龙驾虎服先收陇右之民电转雷惊因取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4a 页
荆南之地昔秦举长平金精食昴楚攻钜鹿枉矢霄流
况我威灵能无协赞但使彼之百姓一睹六军似见周
王若逢司𨽻然后除其苛令兴其约法振旅而还止戈
为武摽金南海勒石山东纪天地之奇功被风声于千
载若令马儿不死子良尚存便欲按明堂之图草射牛
之礼比德论功多惭往列升中告禅臣用有疑又问求
才审官孝谦对曰臣闻雕虎画龙徒有风云之势金舟
玉马终无水陆之功三驾礼贤将收实用一毛不拔复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4b 页
何足取是以尧作虞宾遂全箕山之操周移商鼎不纳
孤竹之言但处士盗名虽云久矣朝臣窃位盖亦实多
汉拜丞相便有钟鼓之妖魏用三公乃致孙权之笑故
山林之与朝廷得容非毁肥遁之与宾王翻有优劣至
于时非蹈海而曰羞作秦民事异出关而言耻从卫乱
虽复星干帝座不易高尚之心月犯少微终存耿介之
志自我太岳之后克广洪基禹至神宗舜格文祖陛下
受天明命光华日月爰自纳麓乃格文祖仪天地以设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5a 页
官象星辰而布职汉家神凤惭用纪年魏氏青龙羞将
改号上膺列宿咸是异人下法山川莫非奇士所以画
堂甲观修德日新庙鼎歌钟王勋岁委循名责实选众
举能朝无铜臭之公世绝钱神之论昔百里相秦名存
雀箓萧张辅沛姓在河书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
治何欲不从未必稽首天师方闻牧马之术膝行山上
乃得治身之道但使帝德休明自强不息乙夜观书支
日通奏周昌桀纣之论欣然开纳刘毅桓灵之比终自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5b 页
含弘高悬王爵唯能是与管库靡遗渔盐毕录无令桓
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溘死于计掾则天下宅
心幽明知感岁精仕汉风伯朝周真人去而复归台星
折而还敛诗称多士易载群龙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
问释道两教孝谦对曰臣闻天道性命圣人所不言盖
以理绝涉求难为称谓伯阳道德之论庄周逍遥之旨
遗言取意犹有可寻至若玉简金书神经秘录三元九
转之奇绛雪玄霜之异淮南成道犬吠云中王乔得仙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6a 页
剑飞天上皆是凭虚之说海枣之谈求之如系风学之
如捕影而燕君齐后秦皇汉帝信彼方士冀遇其真徐
福去而不归栾大往而无获犹谓升遐倒影抵掌可期
祭鬼求神庶或不死江璧既返还入骊山之墓龙媒已
至终下茂陵之坟方知刘向之信鸿宝没有馀责王充
之非武帝比为不相又末叶已来大存佛教写经西土
画像南宫昆池地黑以为劫烧之灰春秋夜明谓是降
神之日法王自在变化无穷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6b 页
黍米盖理本虚无示诸方便而妖妄之辈苟求出家药
王燔躯波斯洒血假未能然犹当克念宁有改形易貌
有异世人恣意放情还同俗物龙宫馀论鹿野前言此
而得容道风前坠伏惟陛下受天明命屈已济民山鬼
效灵海神率职湘中石燕沐时雨而群飞台上铜乌愬
和风而杓转以周都洛邑治在镐京汉宅咸阳魂归丰
沛汾晋之地王迹始维眷言游幸且劳经略犹复降情
文苑斟酌百家想执玉于瑶池念求珠于赤水窃以王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7a 页
母献环繇感周德上天赐佩实报禹功二班勒史两马
制书未见三世之辞无闻一乘之旨帝乐王礼尚有时
而沿革左道怪民亦何疑于沙汰又问刑罚宽猛孝谦
对曰臣闻惟王建国刑以助礼犹寒暑之赞阴阳山川
之通天地爰自末叶法令稍滋秦篆无以穷书楚竹不
能尽载有司因此开以二门高下在心寒暑随意周官
三典弃之若吹毛汉律九章违之如覆手遂使长平狱
气得酒而始消东海孝妇因灾而方雪诏书挂壁有善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7b 页
而莫遵奸吏到门无求而不可皆繇上失其道民不见
德而议者守迷不寻其本钟繇王朗追怨张仓祖纳梅
陶共尤文帝便谓化尸起偃在复肉刑致治兴邦无关
周礼伏惟陛下待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
恩以孩百姓黄旗紫盖已绝东南白马素车将降轵道
若夫峻典深文臣实未悟何则人肖天地俱禀阴阳安
则愿存扰则图死故王者之治先务礼乐如有未从刑
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未有专任商韩而能长久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8a 页
昔秦归士会晋盗来奔舜举皋陶不仁者远但令释之
定国迭作理官龚遂文翁继为郡守科简律令一此宪
章欣闻汲黯之言泣断昭平之罪则天下自治大道公
行豸兽含牙苍鹰垂翅楚王钱府不复颁封汉狱冤囚
自然蒙理后服之徒既承风而慕化有截之内皆蹈德
而咏仁号以成康何难之有又问祸福报应孝谦对曰
臣闻五方易辨尚待指南百世可知犹须吹律天道秘
远神迹难原不有通灵孰能尽悟乘槎至于河汉唯睹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8b 页
牵牛假寐游于上玄止逢翟犬造化之理既寂寞而无
传报应之来固难得而妄说但秦穆有道勾芒锡年虢
公凉德蓐收降祸高明在上定自有知不可谓神冥昧
难信若夫仲尼厄于陈蔡孟轲困于齐梁自是不遇其
时宁关性命之理子胥无君马迁腐下受诛取辱何可
尤人至如协律见亲擢船得幸从此而言更不足怪周
王漂杵致天之罚白起诛降行已之意是以七百之祚
仍加姬氏杜邮之戮还属武安昔汉问上计不过日蚀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9a 页
晋策秀才止于寒火前贤往士咸用为难推古比今臣
见其易然草莱百姓过荷恩私三拆寒胶再游金马王
言昭贲思若有神占对失图伏深悚惧尚书擢第以逊
为当时第一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
逊为当时第一
 
 
 
卷六百四十八 第 29b 页
 
 
 
 
 
 
 
 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