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三十七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铨选部
    公望  平直  振举
   公望
铨衡剧地总覈九流所以辩进官材翊赞邦治降自汉
人委授弥重莫不妙选明识登用能臣故有负高亮之
姿振清正之望鉴择髦俊动叶于至公抑退浮华靡私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b 页
于贵势俾时材各适其用天下共称其平诗云靖恭尔
位好是正直其是之谓与
魏贾诩为尚书典选举多选旧名以为令仆论者以此
多诩
崔琰字季圭清忠高亮雅识经远端方直道正色于朝
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馀年文武群才多
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
毛玠字孝先太祖为丞相玠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a 页
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繇本者终莫
得进务以俭率人繇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
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
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
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
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邺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
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白曰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
省东曹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b 页
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玠迁右军师魏国初建拜尚
书仆射复典选举(先贤行状曰玠雅亮公正在官清恪/其典选举拔贞实斥华伪进逊行抑)
(阿党诸宰官治民功绩不著而私财丰足者皆免黜停/废久不选用于时四海翕然莫不励行至乃长吏还者)
(垢面羸衣尝乘柴车军吏入府朝服徒行人拟壶飧之/洁家象濯缨之操贵者无秽欲之累贱者绝奸货之求)
(吏洁于上俗移于/下民到于今称之)
袁侃历选部郎中号为清平
晋李重与李毅同为吏部郎时王戎为尚书重以清尚
见称毅淹通有智识虽二人操异然俱处要职戎以识
卷六百三十七 第 3a 页
会代之各得其所
李裔为吏部清慎选举号为廉平
阮放字思度为黄门侍郎选吏部郎在铨管任甚有称

卢钦为尚书仆射领吏部举必以材称为廉平
周馥迁吏部郎选举精密论望益美
蔡克字子尼为东曹掾素有格量及居选官苟进之徒
望风畏惮
卷六百三十七 第 3b 页
宋王惠为吴兴太守少帝即位以蔡廓为吏部尚书不
肯拜乃以惠代焉惠被召即拜未尝接客人有与书求
官者得转聚置阁上及去职其封如初时谈者以廓之
不拜惠之即拜虽事异而意同也
谢庄代颜竣为吏部尚书竣留心选举自强不息任遇
既隆奏无不可而容貌严毅庄风姿甚美宾客喧诉常
欢笑答之竟多不行时人为之语曰颜竣嗔而与人官
谢庄笑而不与人官
卷六百三十七 第 4a 页
梁徐勉为吏部尚书勉居选官彝伦有序常与门人夜
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
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常服其无私(又云勉为尚书仆/射爰自小选迄于)
(此职常参掌衡/石甚得上心)
到溉掌吏部尚书时何敬容以吏参选事有不允溉辄
相执敬容谓人曰到溉尚有馀臭遂学作贵人敬容日
方贵宠人皆下之溉讦之如初溉祖彦之初担粪自给
故世以为讥云
卷六百三十七 第 4b 页
王泰为都官尚书能接人士士多怀慕每愿其居选官
顷之为吏部尚书衣冠属望
王亮为吏部郎铨序著称
后魏崔亮为给事黄门侍郎仍兼吏部郎领青州大中
正亮自参选事垂将十年廉慎明决为尚书郭祚所委
每云非崔郎中选事不办
北齐杨愔为给事黄门侍郎兼吏部郎中武定末以望
实之美起拜吏部尚书加侍中卫将军侍学典选如故
卷六百三十七 第 5a 页
辛术为吏部尚书迁邺以后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
有得失未能尽美文襄帝少年高朗所弊也疏袁叔德
沉密谨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辩给取士失于浮华唯
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新旧参举管库必
擢门伐不遗考之前后铨衡在术最为折衷其为当时
所称举如此
后周郑孝穆魏大统中为散骑常侍时文帝东讨除大
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军次潼关命孝穆与左长
卷六百三十七 第 5b 页
史孙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咨议刘孟良等分掌众务
仍令孝穆引接关东归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
抚纳铨叙咸得其宜
薛端为吏部尚书端久处选曹雅有人伦之鉴其所擢
用咸得其才
隋高构仁寿初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炀帝立召令复
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去职唯搆最有能名前后典
选之官皆出其下又云牛弘为吏部尚书高搆为侍郎
卷六百三十七 第 6a 页
最为称职
陆彦师开皇初为吏部侍郎时承周制官无清浊彦师
在职凡所任人颇甄别于士庶论者美之
唐杜如晦为吏部尚书寻为右仆射仍掌选事引用贤
良甚获当时之誉
刘林甫贞观初为吏部侍郎初隋代赴选者以十一月
为始至春即停选限所促选司多不究悉时选人渐众
林甫奏请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当时甚以为便时天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6b 页
初定州府及诏使多有赤牒授官至是停省尽来赴集
将万馀人林甫随才铨擢咸得其宜时人以林甫典选
比隋之高孝基
李安期前后三典选部颇为当时所称
杨纂为吏部侍郎铨叙人伦称为允当
高季辅为吏部侍郎凡所铨综时称允惬
裴行俭高宗朝为吏部侍郎与敬玄马载同时典选十
馀年甚有能名时人称焉
卷六百三十七 第 7a 页
李敬玄为司列少常伯典选累年铨综有序天下称其

姚璹武后时为天官侍郎善选补于今称之
卢从愿睿宗初为吏部侍郎以中宗之后选司颇失纲
纪从愿精心循理大称平允其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
状之类皆能擿发其事典选六年前后无及之者初高
宗时行俭马载为吏部最为称职及是从愿与李朝隐
同时典选亦有美誉时人称曰吏部前有裴马后有卢
卷六百三十七 第 7b 页

韦沆为刑部尚书频年典校京外官考使前后咸称允

宋璟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玄宗在春官又兼
右庶子先是外戚及诸公主等干涉朝政请托滋甚崔
湜郑愔等相次典选皆为权门所制九流失叙迎用两
年员阙注拟不足更置比冬选人大为士庶所叹至是
璟大革前弊取舍平允铨综由是有叙
卷六百三十七 第 8a 页
李林甫为吏部侍郎天下升平每岁选人填委林甫修
废举直甄别流品时议以为称职改黄门侍郎
徐浩为都官郎中掌选岭南以廉平称
于部为北部郎中常署考第于吏部以公当称
刘滋为吏部侍郎有经学善持论性廉洁劾理嫉恶常
掌选多所发擿更代诈伪者尤畏之
韦弘景为吏部侍郎铨录平允权邪惮其严劲不敢干
以非
卷六百三十七 第 8b 页
崔郾为吏部员外郎铨叙之美为时所称
后唐韦寂为水部员外郎判南曹移浚仪令累迁吏部
郎中复判南曹吏畏其明
   平直
夫政之败繇官之邪前典之深戒也若夫式叙流品铨
管人才汉魏以还实重其任乃有善于其职不懈其位
为官择人抑华崇本清浊有别名实以覈寒素无下品
之叹浮薄杜私谒之径不以亲疏而易意不为势力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9a 页
所夺介然不挠处事惟允考言底绩抱公灭私才能适
用怨亦不作繇是当时号为得士天下无有滞才兹所
谓邦之司直德服众望守公率职之善者欤
后汉鲁恭为光禄勋选举清平京师贵戚莫能枉其正
陈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
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
赵戬为尚书典选董卓数欲有所私授戬辄坚拒不听
言色强厉卓怒召欲杀之众人悚慄而戬辞貌自若卓
卷六百三十七 第 9b 页
悔谢释之
魏诸葛诞为吏部人有所属托辄显其言而承用之后
有当否则公议其得失以为褒贬自是群僚莫不慎其
所举
晋荀顗为尚书时顗甥陈泰卒顗代泰为仆射领吏部
顗承泰后加之淑慎综核名实风俗澄正
李密犍为人为州大中正性方直不曲意势位后失荀
勖张华指左迁汉中太守诸生多以为冤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0a 页
李重为吏部郎询朝众而斥华竞存公平而塞私谒是
以群才罔不毕举
刘毅为青州大中正铨正人流清浊区别其所弹贬自
亲贵者始
张辅为御史中丞梁州中正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
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贬预以清风俗论者
称之
江灌为吏部郎时尚书谢奕铨叙不允灌每执正不从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0b 页
王彪之为吏部尚书时简文以会稽王辅政有命用秣
陵令典安远补句容令殿中侍御史奚朗补湘东郡彪
之执不从曰秣陵令三品县耳殿下昔用安远谈者纷
然句容近畿三品佳邑岂可处卜术之人无才用者邪
湘东虽复远小所用未有朗比谈者谓颇兼卜术得进
殿下若超用寒悴当令人才可拔朗等凡器实未足充
此选
王蕴为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1a 页
蕴无所是非时会稽王辅政蕴辄连状白之曰某人有
地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故不得者无怨焉
宋王球为吏部尚书接客甚希不视求官书疏而铨衡
有序朝野称之
庾炳之为吏部郎时王僧达举兄锡不协诉家贫求郡
太祖欲以为秦郡炳之曰王弘子既不宜作秦郡僧达
亦不堪莅民乃止
王琨为吏部郎吏曹选局贵要多所属请琨自公卿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1b 页
至士大夫例为用两门生江夏王义恭常属琨用二人
后复属遣琨答不许
江湛为吏部尚书在选职颇有刻覈之讥而公平无私
不受请谒论者以此称焉
王僧绰为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谙悉人物拔才
举能咸得其分
南齐陆慧晓为吏部郎曹中有都令史历政以来咨执
选事慧晓任巳独行未尝与语帝遣左右单景隽以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2a 页
诮问慧晓谓景隽曰六十之年不复能咨都令史为吏
部郎也帝若谓身不堪便当拂衣而退帝甚惮之
梁张充为吏部尚书居选称为平允
王泰为中书侍郎历给事黄门侍郎并掌吏部郎事俄
而即真自过江吏部郎不复典大选令史以下小人求
竞者辐辏前后少能称职泰为之通关求吏先至者即
补不为贵贱请属易意天下称平
王僧孺为尚书吏部郎参大选请谒不行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2b 页
何敬容为吏部尚书铨序明审号为称职
褚翔居小选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
陈徐陵天康初为吏部尚书以梁末以来选授多失其
所于是提举纲维综覈名实时有冒进求官諠竞不已
者陵乃为宣示之曰自古吏部尚书者品藻人伦简其
才能寻其门胄遂其大小量其官爵梁元帝承侯景之
凶荒王太尉接荆州之祸败尔时丧乱无复典章故使
官方穷此纷杂永定时圣朝草创干戈未息亦无条序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3a 页
府库空虚赏赐悬乏白银难得黄札易营权以官阶代
于钱绢义存抚接无计多少致令员外常侍路上比肩
咨议参军市中无数岂是朝章应其如此今衣冠礼乐
日富年华何可犹作旧意非所望也所见诸君多踰本
分犹言大屈未喻高怀若问梁朝朱领军异亦为卿相
此不踰其本分耶此是天子所拔非关选序梁武帝云
世间人言有目色我特不目色范悌宋文帝亦云人世
岂无运命每有好官缺辄忆羊元保此则清显职不繇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3b 页
选也秦有车府令赵高直至丞相汉有高庙令田千秋
亦为丞相此复可为例耶既忝衡流应须粉墨所望诸
贤深明鄙意自是众咸服焉时论比之毛玠
后魏任城王澄为吏部尚书及车驾北巡留澄铨简旧
例自公侯以下讫以选臣动有万数冗散无事澄品为
三等量其优劣尽其能否之用咸无怨者
元顺为吏部尚书时三公曹令史朱晖素事录事尚书
事高阳王雍雍欲以为廷尉评频烦托顺顺不为用雍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4a 页
遂下命用之顺投于地雍闻之大怒昧爽坐都厅召尚
书及丞郎毕集欲待顺至于众挫之顺日高方至雍攘
袂抚几而言曰身天子之子天子之弟天子之叔天子
之相四海之内亲尊无二元顺何人以身成命拔弃于
地顺须鬓俱张仰面看屋偾气奔涌长歔而不言久之
摇一白羽扇徐而谓雍曰高祖迁宅中土创定九流官
方清浊轨仪万古而朱晖小人身为省吏何令为廷尉
清官殿下既先皇同气且遵成旨日有短垣而复踰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4b 页
雍曰身为丞相录尚书如何不用一人为官顺曰庖人
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未闻有别旨令殿下
参选事顺又厉声曰殿下必如是顺当依事以闻雍遂
笑而言曰岂可以朱晖小人便相忿恨遂起呼顺入室
与之极饮顺之毅不挠皆此类也
陆俟为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当官而行无所屈挠
封轨渤海人宣武帝时为考功郎中本郡中正渤海太
守崔林入为吏部郎以凡考事于轨轨曰法者天下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5a 页
平不可以旧君故亏之也休叹其守正
韦崇为司州及河南邑中正崇频尹衡品以平直见称
杨懿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之誉
宋弁字义和广平人为黄门侍郎兼司徒左长史为本
州大中正弁先与度支尚书李彪州里迭相祇好结管
鲍之交而以寒地处之殊不欲微相优假彪不以为恨
及郭祚为吏部彪与子志求官祚仍以旧地处之彪以
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拔之深用忿怨形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5b 页
于言色时论以此讥祚祚每曰尔与义和至交岂能饶
尔而怨我乎(一云郭祚为吏部所用者皆/量才称职时人以此归之)
李叔虎渤海人为国子博士本国中正摄乐陵中正性
清直甚有公平之称
北齐赵彦深为尚书令凡诸选举先令铨定提奖人物
皆以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
辛术为吏部尚书文宣常令术选百员官参选者二三
千人术题目士子人无谤讟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6a 页
阳休之为吏部尚书多识故事谙悉氏族凡所选用莫
不才地俱允
后周薛端为吏部郎中自居选曹先尽贤能贵游子弟
才劣行薄者未尝升擢之每启文帝云设官分职本康
时务苟非其人不如旷职帝深然之
隋卢恺为周小吏部染工上士王神欢者常以赂自进
冢宰宇文护擢为计部下大夫恺谏曰古者登高能赋
可为大夫求贤审官理须详慎今神欢出自染工更无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6b 页
殊异徒以家富自通遂与缙绅并列实恐维鹈之刺闻
之外境护竟寝其事
韦世康为吏部尚书选用平允请托不行出为襄州刺
史历安州信州总管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馀年
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
高搆为吏部侍郎时人以搆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
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时弘
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否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7a 页
牛弘为吏部尚书其选举先德行而后文才务在审慎
所进用多称职
唐高士廉贞观年为吏部尚书奖鉴人伦雅谙姓氏凡
所署用莫不人地俱允
韦承庆自天授以来三掌天官选事铨授平允海内称

高季辅为吏部侍郎凡所铨叙时称允当
崔元炜为天官侍郎介然自守绝于请谒为执政者所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7b 页
忌转文昌左丞选司令史乃设斋自庆武太后闻之复
拜为天官侍郎
刘奇为吏部侍郎注张文成司马锽为监察御史二人
因申屠玚以谢之奇正色曰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
见谢
吉顼为吏部侍郎陆象先本名景初为扬州参军秩满
调选顼擢授雒阳尉时象先父元方亦为吏部固辞不
敢当顼曰为官择人至公之道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8a 页
流所及实不以吏部之子妄推荐也竟奏授之
姜晦为吏部侍郎性聪悟识理体旧制吏曹舍宇悉布
棘以防令史与选人交通及晦领选事尽除之大开铨
门示无所禁私引致者晦辄知之召问莫不首伏初朝
廷以晦改革前规咸以为不可竟铨综得所贿赂不行
举朝叹伏
席豫为吏部侍郎玄宗谓之曰以卿前为考功职事平
允故有此授豫典选六年有令誉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8b 页
韦陟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阙员既少取士
良难正调者被挤伪集者冒进陟刚肠嫉恶风彩严正
选人疑其有瑕者陟按声盘诘无不首伏每岁皆剩得
数百员阙以待淹滞常谓所亲曰使陟知铨衡一二年
则无人可选矣又有一致仕官叙五品陟判之曰青毡
展庆并不立班朱绂承荣无宜卧拜时人推其强直
韦见素为吏部侍郎在职公平选士美之
苗晋卿为吏部侍郎拔异举废时称平允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9a 页
杨绾为吏部侍郎历典举选精覈人物以公平称
奚陟为刑部侍郎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
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
裴垍为吏部考功二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
考调判垍坚守不为时力所夺考覈皆务才实
杨于陵为吏部员外郎判南曹时宰相有密亲调习文
书不如式于陵持而不与物论大归之迁右司郎中后
为吏部侍郎凡四周岁简察奸吏调补平允至今人称
卷六百三十七 第 19b 页

崔郾为吏部员外奸吏不敢欺孤寒无援者未尝留滞
铨叙之美为时所称
孔纬昭宗时为吏部侍郎居选曹动循格令权要有所
托私书盈几不之省执政怒之改太常卿
晋史圭为吏部侍郎分知铨事而圭素廉守大著公平
时有前栾城浩令者年踰七十不能拜起有重臣达意
且令与官圭不允其请人甚嘉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0a 页
   振举
振废滞拔英隽有司之职也故刈其翘楚形之于风什
扬彼侧陋著之于典训乃有雅望著于绅绂精识善其
人伦处选士之曹当持衡之重唯善所在靡遗于葑菲
类能而使必适于辕轮得其辨论之方尽诸藻鉴之美
繇是棫朴之诗载作薖轴之叹不兴者焉
后汉许靖为尚书郎典选举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
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0b 页
幽滞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拜尚书
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
阳太守陈留孔胄为豫州刺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
吴李肃字传恭为选部尚书选举号为得才
晋山涛武帝时为吏部尚书前后选用周遍内外而并
得其才涛再居选职十有馀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
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
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1a 页
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
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
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嵇绍以父得罪靖居私门涛
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却缺宜
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
但郎也乃发诏徵之起家为秘书丞又胡原练习兵马
涛称其才堪边任举为太尉长史
李重为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谒特留心隐逸繇是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1b 页
群才毕举拔用北海西郭汤琅邪刘珩燕国霍原冯翊
吉谋等为秘书郎及诸王文学故海内莫不归心时燕
国中正刘沉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沉又抗诣中
书奏原而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左长史荀组以谓寒素
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原为列侯显佩金紫先
为人间通流之士晚乃务学少长异业年踰始立草野
之誉未洽德礼无闻不应寒素之目重奏曰按如癸酉
诏书廉让宜崇浮竞宜黜其有履谦寒素靖恭求己者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2a 页
应有以先之如诏书之旨以二品系资或失廉退之士
故开寒素以明尚德之举司徒总御人伦实掌邦教当
务峻准评以一风流然古之厉行高尚之士或栖身岩
穴或隐迹丘园或克己复礼或耄期称道出处默语惟
义所在未可以少长异操用疑其所守之美而远同始
终之责非所谓儗人必于其伦之义也诚当考之州党
之伦审之于任举之主沉为中正亲执铨衡陈原隐居
求志笃学好古学不为利行不要名绝迹穷山韫韣道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2b 页
艺外无希世之容内全遁逸之节行成名立缙绅慕之
委质受业者千里而应有孙孟之风严郑之操始举原
先咨侍中领中书监华前州大中正后将军婴河南尹
轶去三年诸州还朝幽州刺史许猛特以原名闻拟之
西河求加徵聘如沉所列州党之议既举又刺史班诏
表荐如此而犹谓草野之誉未洽德礼无闻舍所徵简
之实而无明理正辞以夺沉所执且应二品非所求备
但愿定志穷山脩述儒道义在可嘉若遂抑替将负幽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3a 页
邦之望伤敦德之教如诏书所求之旨应为二品诏从

刘沉字道真燕国蓟人太保卫瓘辟为掾领本邑大中
正敦儒道爱贤能进霍原为二品及申理张华皆辞旨
明峻为当时所称
王济太原中都人与同郡张楚友善为本州大中正访
问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
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3b 页
何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
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乂犍为费立皆西州
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馀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

韩康伯为吏部尚书初与吴隐之邻居隐之母死康伯
母每闻隐之哭声必辍飧投杼为之悲泣谓康伯曰若
居铨衡当举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隐之遂阶清级
宋沈演之为吏部尚书性好举才尤济屈滞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4a 页
王僧绰为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诸流品人物拔举贤能
咸得其分
南齐张岱为吏部尚书武帝为抚军岱选东阳太守王
绩为长史呈选牒太祖笑谓岱曰此素望也
梁张绪仕宋为吏部郎参掌大选后废帝元徽初东宫
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
秘书丞从之
王瞻为吏部尚书瞻性率亮居选所举其意多行刘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4b 页
遴年十五举茂才任昉见而异之瞻常候任昉值之遴
在昉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镜所宜
甄擢瞻即调为太学博士
萧子显为吏部尚书谢兰丁父忧毁瘠骨立服阕后子
显表其至行擢为王府法曹行参
张缵为吏部尚书初缵为吴兴太守时陆云公好学有
才思先制太伯庙碑缵罢郡经途读集文叹曰今之蔡
伯喈也至都掌选言之于高祖召兼尚书仪曹郎又王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5a 页
励为河东王功曹史王出镇京口励将随之藩缵时典
选举励造缵言别缵嘉其风采乃曰王生才地岂可游
于外府乎奏为太子洗马迁中书舍人缵居选其后门
寒素有一介皆见引拔不为贵要屈意人士翕然称之
后魏李冲为吏部尚书典选房景伯少丧父以孝闻家
贫佣书自给养母甚谨尚书卢渊称之于冲冲拔为奉
朝请司空祭酒
崔休为吏部郎中迁散骑常侍权兼选任休爱才好士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5b 页
多所拔擢
李韶为吏部尚书时张普惠为步兵校尉免官故事免
官者三载之后降一阶而叙若才优擢授不拘此限孝
明熙平中韶奏普惠有文有学依才优之例宜特显叙
敕除宁远将军司空仓曹参军朝议以不降阶为荣
北齐杨遵彦为吏部尚书铨衡甚慎选举秀才擢第罕
有甲科任城王湝为定州刺史举李德林秀才德林射
策五条考皆为上授殿中将军既是西省散员非其所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6a 页
好谢病还都废帝乾明初遵彦奏追德林入议曹
唐张锐为吏部侍郎高祖谓之曰今年选人之内岂无
才用者卿可简试将来欲縻之好爵于是锐以张行成
张知运等数人应命时人以为知人
高季辅为吏部尚书韦思谦弱冠举进士累补应城令
及岁满预选思谦在官颇有公事惩殿旧制多不进官
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
特超授监察御史繇是稍知名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6b 页
李敬玄为司列少常伯选人有杭州参军徐大玄者初
在任时同僚有张惠犯赃至死太玄哀其母老乃诣狱
自陈与吏同受赃惠数既少遂得减死太玄亦坐免官
不调十馀年敬玄大嗟赏之擢授郑州司功参军太玄
繇是知名后官至秘书少监以德行为时所重者以为
敬玄能举善也(一云敬玄为吏部侍郎咸亨二年有杨/炯王勃卢炤邻骆宾王并以文章见称)
(敬玄咸/为延誉)
裴行俭咸亨初为吏部侍郎典选十馀年甚有能名自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7a 页
掌选及为大总管凡遇贤俊无不甄采
郑杲则天圣历中为吏部郎注韩思复为太常博士元
希声为京兆士曹尝谓人曰今年掌选得韩元二子则
吏部不负朝廷矣
王丘玄宗开元中为吏部侍郎拔擢山阴尉孙逖桃林
尉张镜微湖城丞张晋明进士王冷然李昂等不数年
登礼闱掌纶诰焉
崔琳为吏部侍郎判铨日收选人卢怡裴敦复于孺卿
卷六百三十七 第 27b 页
等十数人无何皆入台省
卫次公为吏部侍郎选人有李绩者徐有功之孙名在
黜中次公召而问之曰子之祖先勋在王府岂限常格
并优秩而遣之
 
 
 
 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