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九十七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百九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学校部
   总序
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然则有虞氏之米
廪夏后氏之序商之瞽宗周之頖宫皆学也(又云夏曰/校商曰序)
(周曰/庠)故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b 页
选皆造焉周官小司徒之职师氏掌以三德三行教国
子保氏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又春官大司乐掌
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大胥掌学
士之板以待致诸子小胥掌学士之徵令而比之太师
教以六诗六德六律籥师掌教国子舞羽吹籥皆其事
也秦置博士掌通古今汉兴武帝初置五经博士掌教
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本四百石升比六百石初文
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至是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a 页
遂罢传记博士平帝元始中立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
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
经师一人后汉光武爱好经术立五经博士凡有一十
四人太常差次总领焉取聪明有威重者一人为祭酒
秩六百石建武五年乃脩起大学稽式古典中元元年
初建三雍宫(明堂辟雍/灵台也)至明帝亲行其礼灵帝光和初
置鸿都门学魏文帝黄初中立太学置春秋谷梁博士
晋承魏制置博士十九人武帝咸宁四年初立国子学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b 页
以教生徒而𨽻属太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
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
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皆得召试元
帝初减国子祭酒博士助教为九人大兴中又置周易
仪礼公羊博士末年增仪礼春秋公羊博士各一人合
为十一人后又增为十六人不复分掌五经而谓之太
学博士秩六百石孝武太元中损国子助教为十员宋
国子祭酒若不置学则助教唯置一人明帝泰始中以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a 页
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真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
正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干一人门吏一人典观吏二
人齐高帝建元中有司奏置国学祭酒准诸曹尚书博
士准中书郎助教准南台御史选经学为先若其人难
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其下典学二人三品
准太常主簿户曹仪曹各二人五品白簿治礼吏八人
六品保学医威仪各二人其夏废学有司奏省助教以
下又有总明观祭酒一人掌治五礼大始六年以国学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b 页
废初置永明三年国学建遂省梁国子祭酒人班第十
三比列曹尚书又置国子博士二人为九班助教班第
二又置大学博士八人班第三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
陈国子祭酒秩中二千石品第三博士品第四秩千石
国子助教大学博士并品第八秩六百石律学博士秩
品亦同后魏道武始建都邑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
五经博士太武又别起太学于城东献祖又立郡学置
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后诏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
卷五百九十七 第 4a 页
次郡立博士助教各二人中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二人
下郡立博士助教各一人孝文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
明堂辟雍及迁都雒邑又立国子太学四门学宣武又
诏营国学树小学于四门国子祭酒本第四品上后增
为从三品国子博士从第五品上后增为第五品国子
助教五人从七品大学博士第六品后降为第七品大
学助教第八品中四门博士第九品律博士第六品中
后降为第九品上比齐国子寺掌训教胄子祭酒一人
卷五百九十七 第 4b 页
从三品又置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博士五人品第
五助教十人太学博士十人从第七品助教二十人从
第九品四门博士二十人正九品上亦有助教二十人
后周依周礼建六官之职春官太学博士下大夫四命
助教及小学博士上士三命皆国子监之属官也祭酒
无闻焉武帝又立露门学隋国子寺开皇中𨽻太常祭
酒一人属官有功曹主簿录事各一人统国子太学书
算学各置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
卷五百九十七 第 5a 页
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仁寿初罢国子
唯置太学炀帝改太学为国子监初置司业一人丞三
人唐置国子监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
祭酒一人司业二人属官有丞主簿录事府史亭长掌
固等员国子博士二人掌教文武官三品以上及国公
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之为生者属官有助教学生典
学庙干掌固等员大学四门亦然大学博士三人掌教
文武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之为生者
卷五百九十七 第 5b 页
四门博士三人掌教文武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子之
为生者若庶人子为俊士生者国子直讲四人掌佐博
士助教之职专以经术讲授而已律学博士一人掌教
文武官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之为生者以律令为专业
格式法例所兼习之属官有助教学生典学等员书学
算学亦然书学算学各博士二人并掌教文武官八品
以下庶人子之为生者以书算自武德初以国子学𨽻
太尝寺又省国子司业及丞贞观初改国子寺为监六
卷五百九十七 第 6a 页
年复置国子司业一人龙朔二年改国子监为司成馆
祭酒为大司成司业为少司成博士为司成宣业又于
东都置国子监其学生于两京教授咸亨初年改司成
馆复为国子监大司成复为祭酒少司成复为司业本
一员至太极初年加一员光宅初改国子监为成均监
祭酒为成均祭酒长安四年国子监始置直讲焉神龙
初改成均监复为国子监成均复为祭酒天宝九年置
广文馆领国子监进士业者博士助教各一人五代因
卷五百九十七 第 6b 页
之教化之本学校为先振古以来历代而下莫不慎择
能者以居其任业专所以世守师严然后道尊驰辨彰
乎洽闻抗议明乎适变考论章句则析理惟精刋定阙
疑则伏膺罔倦因祖述而缀旧学次甲乙而总群纲小
道可观靡不覃究用被国奖实耀儒林若乃自负好胜
争名忌前亦著于篇以示惩艾凡学校十有五门
    选任  世业
   选任
卷五百九十七 第 7a 页
自汉承秦弊宗尚经术求稽古之士重学官之选历代
而下虽废置或异而授受之际未尝轻焉观其延登鸿
硕优隆体貌崇其位著厚其禄廪岂徒冗大官之食重
高门之地而已亦将以发挥典籍申明治具顾有益于
风教耳非夫大雅宏达博闻彊识究先王之法言蕴专
门之素业式可莫二籍甚有闻即何以称法师之望恢
教授之业敷畅先儒之微旨诱掖方来之俊士以丹青
帝载而化民成俗者哉
卷五百九十七 第 7b 页
汉叔孙通薛人秦时以文学待诏博士
张生济南人受尚书于伏生文帝时为博士
贾谊雒阳人河南守吴公为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
家之书文帝诏以为博士
韩婴燕人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文帝时为
博士(孙商至武帝/亦为博士)
董仲舒广川人以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
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卷五百九十七 第 8a 页
胡母生字子都齐人治公羊春秋为景帝博士与董仲
舒同业
辕固生齐人以治诗景帝时为博士
食子公河南人受韩生诗于同郡蔡谊昭帝时为博士
长孙顺淄川人受韩诗于昌邑王中尉王吉为博士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时人号
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
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与颜安乐俱事晆孟孟弟
卷五百九十七 第 8b 页
子百馀人唯彭祖安乐为明繇是公羊春秋有严颜之
学彭祖为宣帝博士
施雠字长卿沛人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王孙为博士
复从卒业宣帝时少府梁丘贺荐雠结发事师数十年
(从结发为童子即/从师学著其早也)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
江公瑕邱人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宣
帝时沛人蔡千秋能说榖梁为郎中户将会千秋病死
徵江公孙为博士刘向以故谏大夫通达待诏受谷梁
卷五百九十七 第 9a 页
欲令助之
周庆丁姓二人(姓名/也)宣帝时待诏保宫(少府属/官也)诏五经
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榖梁同异
庆姓皆为博士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受诗于免中徐公及许生式
为昌邑王师昌邑废式得减死归家后东平唐长宾沛
褚少孙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抠/衣)
(谓以手内举/令离地也)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皆素闻其贤
卷五百九十七 第 9b 页
共荐之诏除下为博士(下除官/之诏也)
张长安字幼君山阳人与唐长宾褚少孙事王式皆为
博士繇是鲁诗有张唐褚氏之学长安门人陈留许晏
亦为博士
殷嘉东海人姚平河东人乘弘(乘姓也音/食翰切)河南人受易
于京房成帝时皆为博士繇是易有京氏之学
士孙张字仲方平陵人受易于五鹿充宗为博士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善为礼春秋授后苍疏广世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0a 页
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喜喜后举孝廉为郎曲
台署长(曲台殿名署/者主供其事)
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受伏生尚书为博士其子世世
相传至曾孙高子阳为博士高孙地馀长宾以太子中
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论石渠
林尊字长宾济南人事欧阳高为博士论石渠
周堪字少卿齐人与孔霸俱事大夏侯胜霸为博士堪
译官令论于石渠经为最高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0b 页
张山拊字长宾平陵人事小夏侯建为博士论石渠
后苍字近君东海郯人事夏侯始昌始昌通五经苍亦
通诗礼为博士
后汉牟长字君高乐安临济人少习欧阳尚书不仕王
莽世光武建武初大司空宋弘特辟拜博士
洼丹(洼音/圭)南阳育阳人也世传孟氏易学义研深易家
宗之称为大儒建武初为博士
丁恭字子然山阳东缗人(东缗今兖/州金乡县)习公羊严氏春秋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1a 页
恭学义精明教授尝数百人州郡请召不应建武初为
博士
高诩字季回平原般人世传鲁诗建武初为符离长去
官后徵为博士
李封魏郡人建武初郑兴陈元传春秋左氏学时尚书
令韩歆上疏欲为左氏立博士范升与歆争之未决陈
元上书讼左氏遂以封为左氏博士
张兴字君上颍川鄢陵人习梁丘易建武中辟司徒冯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1b 页
勤府举孝廉为博士
张玄字君夏河内河阳人少习春秋颜氏兼通数家建
武中举孝廉为郎会颜氏博士缺玄试策第一拜为博

戴凭字次仲汝南平舆人习京氏易年十六郡举明经
徵博士
伏恭字叔齐琅琊东武人明齐诗建武中为剧令青州
举为尤异太常试经第一拜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2a 页
甄宇字长文北海安丘人习严氏春秋教授尝数百人
建武中为州从事徵拜博士
桓荣为议郎会欧阳尚书博士缺光武欲用荣叩头让
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
帝曰俞往汝谐
周泽字稚都北海安丘人少事公羊严氏春秋建武末
辟大司马府署议曹祭酒数月徵试博士
董钧字文伯犍为资中人习庆氏礼建武中举孝廉辟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2b 页
司徒钧博通古今数言政事明帝永平初为博士
魏应字君伯任城人少好学诣博士受业习鲁诗明帝
永平初为博士
李育字元春扶风漆人也(漆县今幽/州辛平)少习公羊春秋沉
思专精博览书传知名大学章帝建初元年卫尉马廖
举育方正为议郎后拜博士诏与诸儒论五经于白虎

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习古文尚书安帝元初中郡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3a 页
礼请三府并辟公车徵皆辞疾不就后特徵博士
周防字伟公汝南汝阳人师事徐州刺史盖豫受古文
尚书经明举孝廉拜郎中撰尚书杂记四十万言安帝
初太尉张禹荐补博士
魏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博学有文章文帝初为五官
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
会临淄侯植亦求淳太祖遣诣植及文帝即位以淳为
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3b 页
苏林字孝友陈留人博学多通古今字指汉末为五官
将文学甚见礼待黄初中为博士帝作典论所称苏林
是也
蜀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汉
末入蜀尝为刘璋宾客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
礼毛诗论语汉末自交州入蜀时魏郡胡潜亦在益土
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4a 页
学慈潜并为博士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
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子宗传其业为博士
晋曹志字允恭魏陈思王植之子少好学以才行称武
帝时历乐平章武赵郡太守咸宁初诏曰甄城公曹志
笃行履素达学通识宜在儒林以弘胄子之教其以志
为散骑常侍国子博士后迁祭酒
杜夷字行齐庐江灊人博览经籍百家之书靡不毕究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4b 页
元帝为丞相教曰今大义颓替礼典无宗朝廷滞义莫
能攸正宜特立儒林祭酒官以弘其事处士杜夷栖情
遗远确然绝俗才学精博道行优备其以夷为祭酒夷
辞疾未就又除国子祭酒
谢沉字行思博学多识明练经史康帝即位朝议七庙
迭毁乃以太学博士徵以质疑滞
范弘之字长文安北将军汪之孙雅正好学以儒术该
明孝武时为太学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5a 页
宋徐广字野民好学尤精百家数术无不研览初仕晋
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
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
江湛字徽深文帝元嘉末为左卫将军时改选学职以
太尉江夏王义恭领国子祭酒湛及侍中何攸之领博

南齐王俭初仕宋为秘书丞初孝武好文章天下悉以
文采相尚莫以专经为业俭弱年便留心三礼尤善春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5b 页
秋明帝泰始六年置总明观于俭宅开学士馆以总明
四部书充之又诏俭以家为府及武帝永明三年以丹
阳尹领国子祭酒俭子暕暕子承其后皆为祭酒
张绪字思曼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高帝建元
末初立国子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武帝时累
迁太子詹事永明七年竟陵王子良为司徒领国子祭
酒帝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
为如何子良竟不拜以绪领国子祭酒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6a 页
梁孔休源字庆绪齐末举秀才为竟陵王西邸学士梁
台建与刘之遴同为太学博士当时以为美选
伏暅字玄曜临海太守曼客之子幼传父业仕齐为鄞
令高祖天监初兼五经博士与吏部尚书徐勉中书侍
郎周舍总知五礼事出为永阳内史复徵为国子博士
复为豫章内史徵拜黄门侍郎领国子博士
严植之字孝源少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治郑氏
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天监二年判后车骑兵参军事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6b 页
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
六年迁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
贺玚字德琏举明经扬州祭酒俄兼国子助教太学博
士天监四年初开五馆以玚兼五经博士
明山宾为治书侍御史右军记室参军掌治吉礼时初
置五经博士山宾首应其选后以东宫新置学士又以
山宾居之俄以本官兼国子祭酒
崔灵恩清河武城人遍通五经尤精礼传初仕后魏为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7a 页
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归国高祖重其儒术累迁步兵
校尉兼国子博士后为长沙内史还除国子博士
卢广范阳涿人少明经有儒术天监中归国拜国子博
士遍讲五经寻迁员外散骑常侍博士如故
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好学遍游讲肆遂博通五经
尤长三礼初为王国中尉稍迁侍郎并兼国子助教仆
射徐勉奏峻兼五经博士于馆讲授后为华容令还除
员外散骑侍郎复兼五经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7b 页
孔佥会稽山阴人通五经尤明三礼孝经论语讲说并
数十遍历官国子助教三为五经博士太清乱卒于家
佥子叔玄颇涉文学官至太学博士
陈沈文阿字国卫父峻以文学名于梁氏文阿少习父
业研精章句察孝廉为梁临川王国侍郎累兼国子助
教五经博士文帝时迁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
郑灼字茂昭东阳人仕梁为西省义学士孝元承圣中
除通直散骑侍郎兼国子博士高祖世祖之世累迁中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8a 页
散大夫兼国子博士
沈德威字怀远梁末遁于天目山笃学无倦遂治经业
文帝天嘉初授太学博士转国子助教每自学还私家
讲授寻迁太常丞兼五礼学士
顾越字思南说毛诗旁通奥义尤善持论梁末补五经
博士敬帝绍泰元年迁国子博士文帝以越笃学厚遇
之除给事黄门侍郎又领国子博士
后魏梁越字玄览博综经传无所不通国初以为礼经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8b 页
博士道武以其谨厚举动可则拜上大夫命授诸皇子

李䜣为中书学生聪敏机辨彊记明察初李灵为文成
博士咨议崔浩选中书学生器业优者为助教浩举其
弟子箱子与卢度世李敷三人应之给事高谠子祐尚
书段霸儿侄等以为浩阿其亲戚言于恭宗以浩为不
平闻之于太武太武意在于䜣曰云何不取幽州刺史
李崇老翁儿也浩对曰前亦言䜣合选但以其先行在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9a 页
外故不取之太武曰可待䜣还箱子等罢之䜣为太武
所识如此遂除中书助教博士
张伟字仲业学通诸经太武时与高允俱被辟命拜中
书博士
索敞字巨振燉煌人为刘炳助教专心经籍尽能传炳
之业凉州平入国以儒学见拔为中书助教博士
平恒字继叔研综经籍安贫乐道不以屡空改操徵为
中书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19b 页
穆弼涉猎经史孝文初定氏族欲以弼为国子助教弼
辞曰先臣以来蒙恩累世比较徒流实用惭屈孝文曰
朕欲敦厉胄子故屈卿光之白玉投泥岂能相污弼曰
既遇明时耻沉泥滓
祖莹范阳人为中书学生孝文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
陈大义帝嗟赏之莹出后孝文戏卢昶曰昔流共工于
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昶对曰当是才为世生
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0a 页
刘芳为通直常侍孝文诏以芳经学精洽超迁国子祭

董徵字文发顿邱卫人从博陵刘献之遍受诸经数年
之中大义精练讲授生徒太和末为四门小学博士
崔景俊梗正有高风好古博涉以经明行修徵拜中书
博士
北齐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
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东魏末举秀才除太学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0b 页
博士文宣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
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
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
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
正国子博士
刁柔字子温渤海人综习经史尤留心礼仪高祖令教
授诸子文宣天保初除国子祭酒博士
张买奴平原人经义该博诸儒咸推重之历太学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1a 页
邢峙字士峻河南鄚人通三礼左氏春秋天保初郡举
孝廉授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又拜国子博士
张雕中山北平人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废帝乾明初除
国子博士琅琊王俨求博士精儒学有司以雕应选时
号得人累迁国子祭酒
马敬德河间人少好儒术留意于春秋左氏举秀才中
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
士后主天统初除国子博士武平初拜国子祭酒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1b 页
孙灵晖长乐武彊人举秀才射策高第后以儒术甄明
擢授太学博士累迁潼郡太守天统中敕令朝臣推举
可为南阳王绰师者吏部尚书尉瑾表荐之徵为国子
博士授南阳王经
刘轨思渤海人说诗甚精天统中任国子博士
鲍季详渤海人甚明礼兼通左氏春秋诸儒称之天统
中为太学博士
张思伯河间乐城人善说左氏亦治毛诗章句以二经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2a 页
教齐安王廓武平初拜国子博士
后周沈重字德厚吴兴武康人专心儒术博览群书尤
明诗礼及左氏春秋初仕梁高祖高祖置学官以崇儒
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选以重补国子助教大同二年除
五经博士
卢诞仕西魏为散骑常侍太祖以诞儒宗学府为当世
所推乃拜国子祭酒
薛慎为太祖丞相府墨曹参军太祖于行台省置学取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2b 页
丞郎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务晚就讲
习先大经后子史又于诸生中简德行纯悫者侍读书
慎与陇西李伯良辛韶武功苏衡谯郡夏侯裕安定梁
旷梁礼河东裴举薛同荥阳郑朝等十二人并应其选
又以慎为学师以知儒生课业
樊深字文深讲习五经昼夜不倦太祖置学于东馆教
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儒者推其博物后
除国子博士六官建拜太学助教迁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3a 页
萧撝字智遐博观经史雅好属文武帝时为上州刺史
及入朝属置露门学帝以撝与唐瑾元伟王褒等四人
俱为文学博士
熊安生字植之博通五经专以三礼教授北齐河清中
阳休之奏为国子博士武帝入邺令随驾入朝至京敕
令于大乘佛寺参议五礼宣政元年拜露门博士下大

乐逊字遵贤西魏废帝二年太祖召逊教授诸子讲孝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3b 页
经论语毛诗及服虔所注春秋左氏传授太学助教闵
帝元年治太学博士转治小师氏下大夫宣帝大象中
又为露门博士
隋房晖远字崇儒常山真定人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
周易尝以教授为务北齐南阳王绰为定州刺史闻其
名召为博士周武帝平齐搜访儒俊晖远首应辟命授
小学下士及高祖受禅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吏
部尚书韦世康荐之迁太学博士后为国子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4a 页
王頍初仕后周武帝引为露门学士每有议决多頍所
为高祖开皇初授著作佐郎于国子讲授会高祖亲临
释奠祭酒元善讲孝经頍与相论难词义锋起善往往
见屈高祖大奇之超授国子博士
马光字荣伯武安人尤明三礼为儒者所宗开皇初高
祖徵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孔笼窦士荣张黑奴
刘祖仁等俱至并授太学博士时人号为六儒
褚辉字高明吴郡人以三礼学称于江南炀帝时徵天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4b 页
下儒术之士悉集内史省相次讲论辉博辨无能屈者
于是擢为太学博士
唐徐文远雒州偃师人博览五经尤精左传隋开皇中
累迁太学博士大业初擢授国子博士时人称文远之
左氏为一时之最
陆德明苏州人陈宣帝大建中大徵四方名儒讲于承
光殿德明年弱冠往预焉后帝祯明中为国子助教炀
帝嗣位以为秘书学士大业中广召明经之士四方至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5a 页
者甚众遣德明与鲁达孔褒俱会门下省共相驳难无
出其右者授为国子助教高祖武德中补太学博士太
宗贞观中拜国子博士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
河内郡博士炀帝徵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
学士与之论难颖达为最补太学助教太宗在藩引为
秦府文学馆学士及即位擢授国子博士贞观六年累
除国子司业岁馀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与诸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5b 页
儒议历及明堂皆从颖达之说十二年拜国子祭酒
司马才章魏州贵乡人父烜博涉五经善纬候才章少
传其业隋末为郡博士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末学
者凋丧儒教凌迟唯陆德明徐文远为儒玄壸奥二三
年间相次殂殁岂有后进之士经业优洽而未深用者
乎因徵才章及王琰王恭俱拜为博士(才章为国子助/教王恭为太学)
(博/士)
盖文懿贝州宗城人武德初为国子助教时高祖别于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6a 页
秘书省置学教授王公之子以文懿为博士贞观中除
国子博士
许叔牙少精于毛诗礼记尤善讽咏贞观初累授晋府
参军兼侍王读书字迁太子洗马兼崇贤馆学士仍兼
侍读
马嘉运繁水人专精儒业贞观十一年召拜太学博士
弘文馆学士
罗道综少为太学生勤于学业高宗末为太学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6b 页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尤精三礼及史记中宗朝
累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脩文馆学士以母老请停官
归侍玄宗在东宫召拜国子司业兼皇太子侍读及即
位兼迁国子祭酒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天宝初以经业擢第调授四
门助教转博士司业德宗建中初又拜国子司业
冯伉京兆人少有经学累登五经秀才及博士三史科
德宗贞元中为皇太子及诸王侍读宪宗元和初拜国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7a 页
子祭酒后为散骑常侍复领太学
史回文宗太和初为四门馆助教四年闰十二月国子
监以回及处士成子野盖繇庚梁德方前越州参军疆
嘉徵等皆通经术准长庆元年赦书节文得以荐闻请
敕所在州府给将服许传递至都与太学诸生讲讫仍
乞委中书门下更加搜访如有此比准徵赴廷从之
周田敏初仕汉乾祐中为户部侍郎兼国子祭酒时桑
维翰执政时或有不悦敏者言未有学官兼丞郎者又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7b 页
言敏长于经义唯学官最称职维翰乃去户部侍郎祗
为祭酒加检校右仆射寻而复除右丞兼判国学
   世业
自夫子之以诗礼授伯鱼而有趋庭之训其后汉武表
章六经始立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学者
寖盛盖获利之使然尔故有父子讲习以著专门之称
世家祖述以成传业之美莫不达章句之要精诂训之
说克缵前绪见推当时以至历世祚之遐邈不坠其素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8a 页
风诲生徒以蕃炽益广乎遗教名家独出蔚为儒宗稽
古擅誉以阶荣爵盖韦贤有言斥籯金之非宝夏侯立
论谓朱紫之可拾斯不诬矣
汉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孔子生伯鱼鲤(名鲤/字伯)
(鱼先言其字者孔氏自/为谱系示尊其先也)鲤生子思伋伋生子上白白生
子家求求生子真箕箕生子高穿穿生顺顺为魏相顺
生鲋鲋为陈涉博士死陈下鲋弟襄为孝惠博士长沙
太傅襄生忠忠生武及安国武生延年延年生霸字次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8b 页
儒霸生光焉安国延年皆以治尚书为武帝博士安国
至临淮太守霸亦治尚书光位至丞相
士孙张字仲方受易于五鹿充宗官至给事中家世传

儿宽受尚书于孔安国而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于
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子阳为博士(名/高)
(字子/阳)高孙地馀长宾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
论石渠地馀少子政为王莽讲学大夫繇是尚书世有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9a 页
欧阳氏学宽位至御史大夫
韩婴孙商为博士宣帝时涿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徵待
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
氏易深
满昌字君都通诗礼为詹事家世传业
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至子孙为博

徐良字游卿受大戴礼为博士家世传业
卷五百九十七 第 29b 页
夏侯胜其先夏侯都尉从济南张生受尚书以传族子
始昌始昌传胜胜又事同郡简卿儿宽门人胜传从兄
子建繇是尚书有大小夏侯之学胜位至太子太傅
桥仁字季卿受小戴礼为大鸿胪家世传业
韦贤治诗事大江公及许生(大江公即瑕/丘江公也)又治礼至丞
相传子玄成以淮阳中尉论石渠后亦至丞相玄成及
兄子赏以诗授哀帝繇是鲁诗有韦氏学
王中受严彭祖春秋为元帝少府家世传业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0a 页
尹更始授左氏传取其变理合者以为章句传子咸官
至谏大夫长乐户将
刘向为中垒校尉子歆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领校秘
书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室有才行为侍中
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幸贵复领五经卒父前

后汉洼丹世传孟氏易建武初为博士
高诩曾祖父嘉以鲁诗授元帝仕至上谷太守父容少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0b 页
传家学哀平间为光禄大夫诩以父任为郎中世传鲁
诗徵为博士
耿况以明经为郎子弇少好学习父业(袁山松书曰弇/少学诗礼明锐)
(有权/谋)
曹褒字叔通父充治庆氏礼(庆普字孝公为东平太傅/受礼于后苍号庆氏礼)
建武中为博士褒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充业博雅疏
通尤好礼事褒位至侍中
徐防祖父宣为讲学大夫以易教授王莽父宪亦传宣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1a 页
业防少习父祖学位至太尉
邓甫德为开封令学传父业
陈元父钦习左氏春秋王莽从钦受学以钦为厌难将
军元少传父业为之诂训锐精覃思至不与乡里通
欧阳歙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
伏湛字惠公琅琊东武人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南
伏生也湛父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
别自名学(为高密王宽傅也宽武/帝玄孙广陵王胥后也)湛性孝友少传父业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1b 页
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初自伏生以
后世传经业湛子翕翕子光光子辰辰子无忌无忌亦
传家学博物多识顺帝时为侍中永和元年诏无忌与
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中书内中/之书也)
桓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及
荣入授显宗减为二十三万言荣子郁复删省定成十
二万言繇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郁敦厚笃学传父
业以尚书教授门徒有数百人郁中子焉能传其家学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2a 页
焉孙典字公雅复传其家业以尚书教授颍川门徒至
数百人(一云伏氏自东西京相袭为名儒以取爵位而/桓氏尤盛自荣至典而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
(作帝师受其业者皆/至卿相显于当时)荣位至太常少卿
鲍永少有志操习欧阳尚书子昱少传父学客授于东
平永位终兖州牧
刘轶字君文父昆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教授弟子尝
五百馀人轶传父业门徒亦盛位至宗正
郑众字仲师从父授左氏春秋子安世亦传家业为长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2b 页
乐未央厩令
伏黯以明齐诗改定章句作解说九篇位至光禄勋子
恭少传黯学除剧令举尤异太常试经第一拜博士以
父章句繁多乃省减繁辞定为二十万言
薛汉世习韩诗父子以章句著名汉少传父业教授尝
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当世言诗者推汉为长
袁安祖父良习孟氏易安少传良学安子敞及京亦传
易经教授京作难记三十万言京子彭字伯楚少传父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3a 页
业彭弟汤字仲和亦传家学诸儒称其节多历显位安
位至太尉
甄宇习严氏春秋教授尝数百人位至太子少傅传业
子普普传子承承讲授尝数百人子孙传学不绝
刘丕博学号为通儒子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
李合字孟节汉中南郑人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合
习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雒风星当世称之
宋意字伯志父京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至辽东太守意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3b 页
少传父业
杨震字伯起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震中子
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尝隐居教
授秉子赐字伯献亦传家学笃志博闻尝退居隐约教
授门徒震少子奉奉子敷敦志博闻议者以为能世其
家敷早卒子众亦传先业震位至太尉
孔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弟奇博通经典作春秋
左氏删(删定其/义也)奋晚有子嘉官至城门校尉作左氏说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4a 页
(说犹今/之疏也)
牟长习欧阳尚书为博士子纾又以隐居教授门生千

曹曾从欧阳歙受尚书门徒三千人位至谏议大夫子
祉河南尹传父业教授
崔骃通诗易春秋子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
其父业年十八至京师从侍中贾逵质正大义逵善待
之窦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4b 页
贾逵父徽习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
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
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
家谷梁之说自为儿童尝游太学不通人间事位至侍

杨统曾祖父仲续代修儒学以夏侯尚书相传
郎顗父宗学京氏易能望气占候顗少传父业后拜郎
中辞不就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5a 页
翟酺四世传诗酺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位至将
作大匠
张酺少从祖父充受尚书能传其业又事太常桓荣勤
力不怠聚徒以百数位至太尉
孔僖二子长彦好章句学季彦守其家业门徒数百人
僖官至临晋令
马日磾字翁叔马融之族子少传融业以才学进与杨
彪卢植蔡邕等典校中书历位九卿遂登台鼎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5b 页
蜀许慈字仁笃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子勋传其业
复为博士
尹默字思潜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
史子宗传其业为博士
吴虞翻太尝时为骑都尉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闻六
经之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悬象而建八卦观变
动六爻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类万物臣高祖父故零
陵太守光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缵述其业至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6a 页
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
最有故书世传其业至臣五世
晋王愆期父接官至征虏将军尝注公羊又撰列女后
传愆期流寓江南缘父本意更注公羊又集列女后传

范宣尤善三礼尝以讲诵为业子辑亦以讲授为事宣
以太学博士散骑郎并徵不就
宋杜坦祖预注春秋左氏传坦与弟骥传其家业坦位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6b 页
至左将军
南齐裴昭明河东闻喜人祖松宋太中大夫父骃南中
郎参军昭明少传儒史之学为太学博士
梁明山宾为国子博士卒其子兴道亦传父业历官太
学博士
褚脩父仲都善周易天监中脩历官五经博士脩少传
父业兼通孝经论语
范缜字子真尤精三礼为中书郎国子博士卒官子胥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7a 页
字长才传父学起家太学博士
贺玚字德琏会稽山阴人祖道立善三礼为尚书三公
郎建康令玚少传家业为五经博士子革字文明少通
三礼及长遍治孝经论语毛诗左传
贺琛伯父玚为世硕儒授经于琛高祖闻琛学术召见
文德殿与语悦之谓仆射徐勉曰琛殊有世业仍补王
国侍郎俄兼太学博士
孔佥通五经尤明三礼历官国子助教三为五经博士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7b 页
子叔玄颇涉文学官至太学博士佥兄子元素又善三
礼有盛名
司马筠字贞素博通经术尤明三礼累加左丞出为始
兴内史卒官子寿传父业亦明三礼历官尚书祠部郎
出为曲阿令
沈峻为五经博士卒子文阿传父业尤明左氏传太清
中自国子助教为五经博士
陈杜之伟字子大吴郡钱塘人家世儒学以三礼专门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8a 页
父规梁奉朝请之伟有逸才七岁受尚书稍习诗礼略
通其学十五遍观文史仪礼故事时辈嘉其早成累迁
太中大夫
顾越字思南吴郡盐官人所居新坡黄堈世有乡校繇
是顾氏多儒学焉越少孤以勤苦自立说毛诗旁通异
义梁世补五经博士
贺德基字承业世传礼学祖文发父淹仕梁俱为祠部
郎并有名当世德基于礼记称为精明居以传授累迁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8b 页
尚书祠部郎德基虽不至大官而三世儒学俱为祠部
时论美其不坠焉
后魏李曾少治郑氏礼左氏春秋以教授为业三辟功
曹并不就子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孝伯兄祥字元
善学传家业乡党宗之
江式字法安陈留济阳人六世祖琼字孟琚晋冯翊太
守善虫篆诂训永嘉大乱琼弃官西投张轨子孙因居
凉土世传家业祖彊字文威后魏太延五年凉州平内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9a 页
徙代京上书三十条各有体例又献经史诸子千馀卷
繇是擢拜中书博士式少传家学兼著作郎
刘献之饶阳人善春秋毛诗每讲左氏尽隐公八年便
止云义例已了不复须解孝文幸中山诏徵典内校书
固以疾辞四子放古爰古参古修古并传父诗
北齐马敬德河间人少好儒术负笈随大儒徐遵明学
诗礼略通大义遂留意于春秋左氏为诸儒所称累授
助教博士侍讲东宫子元熙字长明传父业兼事文藻
卷五百九十七 第 39b 页
累迁散骑侍郎待诏文林馆后主武平中皇太子将讲
孝经有司请择师友帝曰马元熙朕师之子可令教儿
儒者荣其世载
颜之推字子介琅琊临沂人父协世善周官左氏梁湘
东王咨议参军之推早传家业博览群书无不该遍湘
东以为国左常侍
后周卢辨字景宣范阳涿人累世文学父靖太常丞辨
少好学博通经术举茂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未有
卷五百九十七 第 40a 页
解诂辨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世硕儒谓辨曰昔侍中
注小戴今尔注大戴庶纂前脩矣
隋包恺字和乐东海人其兄愉明五经恺悉传其业为
国子助教
庾季才为太史中大夫艺术精通子质复为太史令质
子俭亦传父业兼有学识
唐颜籀字师古琅琊临沂人祖之推仕北齐为黄门侍
郎有盛名父思鲁少以学业称武德初为秦府记室参
卷五百九十七 第 40b 页
军事师古少传家业博学群言多所详练尤精诂训善
属文累迁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卒
许孟容京兆长安人父鸣谦究通易象官至抚州刺史
孟容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后究王氏易登科授秘书
省校书郎
蒋乂字德源祖环太子洗马开元初弘文馆学士父蒋
明累迁国子司业集贤殿学士代为名儒乂史官吴兢
之离孙幼便记览弱冠博通群籍史才尤长宰相张益
卷五百九十七 第 41a 页
见而奇之署集贤小职
 
 
 
 
 
 
 
卷五百九十七 第 41b 页
 
 
 
 
 
 
 
 册府元龟卷五百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