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六十九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百六十九 宋 王钦若等 撰
  掌礼部
   作乐第五
隋炀帝大业元年诏曰古先哲王经国成务莫不因人
心而制礼则天明而作乐昔汉氏诸庙既别所乐亦不
同至于光武之后始立共堂之制魏文承运初营庙寝
太祖一室独为别宫自兹之后兵车交争制作规模日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b 页
不暇给伏惟高祖文皇帝功侔造物道济生灵享荐宜
殊乐舞须别今若月祭时飨既与诸祖共庭至于舞功
独于一室交违礼意未合人情其详议以闻有司未及
陈奏帝又以礼乐之事总付秘书监柳顾言少府副监
何稠著作郎诸葛颍秘书郎袁庆隆等增多开皇乐器
大益乐员郊庙乐悬并令新制其后帝复难于改作其
议竟寝诸郊庙歌词亦并依旧制惟新造高祖庙歌九
首又遣秘书省学士定殿前乐工歌十首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a 页
二年突厥染干来朝帝欲誇之先是齐武平中有鱼龙
漫衍俳优侏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奇怪
异端百有馀物名为百戏周时郑译有宠于宣帝奏徵
齐散乐人并会京师为之盖秦角抵之流者也开皇初
并放遣之至是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初于芳华苑
积翠池侧帝帷宫女观之有舍利先来戏于场内须臾
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龟鳌水人虫鱼遍覆于地又有大
鲸鱼喷雾翳日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耸踊而出名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b 页
曰黄龙变又以绳系两柱相去十丈遣二倡女对舞绳
上相逢切肩而过歌舞不辍又为夏育扛鼎取车轮石
臼大盆器等各于掌上而跳弄之并二人戴竿其上有
舞忽然腾透而换易之又有神鳌负山幻人吹火千变
万化旷古莫俦染干大骇之自是皆于太常教习每岁
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
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
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缯䌽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a 页
环佩玉饰以花眊者殆三万人初课京兆河南制此衣
服而两京缯锦为之中虚初高祖定令置七部乐一曰
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
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又杂有疏勒扶南康国百
济突厥新罗倭国等伎至是乃定清商西凉龟兹天竺
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工衣创造既
成大备于兹矣帝又置宴飨设鼓吹依梁为十二架按
案别有錞于征铎军乐鼓吹等一部案下皆熊罴貙豹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b 页
腾倚承之以象百兽之舞其大驾鼓吹并朱漆画大鼓
加金镯羽葆鼓铙节鼓皆五彩重盖其羽葆鼓仍饰以
羽葆长鸣中鸣大小横吹五䌽衣幡绯掌画交龙五彩
脚大角亦如之大鼓长鸣大横吹节鼓及横吹后笛箫
筚篥笳桃皮筚篥等工人服绯地苣文为袍裤及帽金
钲棡鼓皆加八角紫伞小鼓中鸣其棡鼓小横吹及横
吹后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等工人服并青地苣文𫀆
裤及帽羽葆鼓铙及歌箫笛工人服并武弁朱褠衣革
卷五百六十九 第 4a 页
带大角工人平巾帻绯衫白皮大口裤其鼓吹督帅服
与大角同以下准督帅服亦如之棡鼓一曲一十二变
夜警用一曲俱尽次奏大鼓大鼓一十五曲供大驾一
十二曲供皇太子一十曲供王公等小鼓九曲供大驾
三曲供皇太子及王公等长鸣色角一百二十具供大
驾三十六具供皇太子十六具供王公等吹鸣色角一
百二十具供大驾十二具供皇太子一十具供王公等
大角第一曲起捉马第二曲被马第三曲骑马第四曲
卷五百六十九 第 4b 页
行第五曲入阵第六曲收军第七曲下营皆以三通为
一曲其词并本之鲜卑铙鼓十二曲供大驾六曲供皇
太子三曲供王公等其乐器有鼓并歌箫笳大横吹二
十九曲供大驾九曲供太子七曲供王公其乐器有角
节鼓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小横吹十二曲供大驾夜
警则十二曲供用其乐器有角笛筚篥笳桃皮筚篥六
年二月大括魏齐周陈乐人子弟悉配太常并于关中
为防置之其数益多前代是年诸夷大献方物突厥启
卷五百六十九 第 5a 页
民以下皆国主亲来朝贺乃于天津街盛陈百戏自海
内凡有奇伎无不总萃崇侈器玩盛饰文服皆用珠翠
金银锦罽絺绣其营费钜亿万关西以安德王雄总之
东都以齐王总之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
擪管以上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
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先是汉至梁陈乐工其大数
不相踰越及周并齐隋并陈各得其乐工多为编户至
是始大搜括焉柳顾言等又奏先都宫内四时祭享还
卷五百六十九 第 5b 页
用太庙之乐歌功论德别制其词七庙同院乐依旧式
又造享宴殿庭宫悬乐器布陈簨簴大抵同前而于四
隅各立建鼓三按文设十二鏄钟别钟磬三架各依神
位为调合三十六架至于音律节奏皆依雅曲意在演
令繁会自梁武帝始也开皇时废不用至是又复焉柳
顾言复增房内乐益其钟磬奏议曰房内乐者主为王
后弦歌讽诵以事君子故以房室为名燕礼乡饮酒礼
亦取而用也故云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文王之风
卷五百六十九 第 6a 页
繇近及远乐以感人须存雅正既不设钟鼓义无四悬
何以取正于妇道也磬师职云燕乐之钟磬郑元曰燕
房内乐也所谓阴声金石备矣以此而论房内之乐非
独弦歌必有钟磬也内宰职云正后服位诏其礼乐之
仪郑元荐其入出宾客理亦宜同请以歌钟歌磬各设
二虡土革丝竹并副之并升歌下管总名房内之乐女
奴𨽻习朝燕用之制曰可于是内宫悬二十虡其镈钟
十二皆以大磬充去建鼓馀饰并殿庭同皇太子轩悬
卷五百六十九 第 6b 页
去南面设三镈钟于辰丑申三建鼓亦如之编钟三虡
编磬三虡共三镈钟为九虡其登歌减省二人簨虡金
三博山乐器应漆者朱漆之其二舞用六佾其杂乐鼓
吹多依开皇之故雅乐合十二器今列之如左金之属
二一曰镈钟每钟悬一簨虡各应律吕之音即黄帝所
命伶伦铸十二钟和五音者也二曰编钟小钟也各应
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钟悬于一
簨虡石之属一曰磬用玉若石为之悬如编钟之法丝
卷五百六十九 第 7a 页
之属四一曰琴神农制为五弦周文王加二弦为七者
也二曰瑟二十七弦伏羲所作者也三曰筑十二弦四
曰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者也竹之属三一曰
箫十六管长二尺舜所造者也二曰篪长尺四寸八孔
苏公所作者也三曰笛凡十二孔汉武帝时邱仲所作
者也京房备五音有七孔以应七声黄钟之笛长二尺
八寸四分四釐有奇其馀亦上下相次以为长短匏之
属二一曰笙二曰竽并女娲之所作者也笙列管十九
卷五百六十九 第 7b 页
于匏内施簧吹之竽大三十六管土之属一曰埙六孔
㬥辛公之所作者也革之属五一曰建鼓夏后氏加四
足谓之足鼓殷人柱贯之谓之楹鼓周人悬谓之悬鼓
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盖殷所作也栖翔鹭于
其上不知何代所加或曰鹄也取其声扬而远闻或曰
鹭鼓精越王勾践击大鼓于雷门以厌吴晋特遗于建
康有双鹭鼓而飞乎云或曰皆非也诗云振振鹭鹭
于飞鼓咽咽醉言归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辍
卷五百六十九 第 8a 页
饰鼓以鹭存其风流未知孰是灵鼓灵鼗并八面雷鼓雷鼗
六面路鼓路鼗四面鼓以桴击鼗贯其中而手摇之又
有节鼓不知谁所造也木之属二一曰柷如桶方二尺
八寸中有椎柄连底动之令左右击以节乐二曰敔如
伏虎背有二十七锄铻以竹长尺横栎之以止乐焉簨
虡所以悬钟磬横曰簨饰以鳞属植曰虡饰以裸及羽
属簨加木板于上谓之业殷人刻其上为崇牙以挂悬
周人画绘为䈉戴之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树于簨虡
卷五百六十九 第 8b 页
之角近代又加金慱山于簨上垂旒苏以合采羽帝又
博访知钟律歌管者皆追之时有曹士立裴文通唐罗
汉常宝全等虽知操弄雅郑莫分然总付太常详令删
定议修一百四曲其五曲在宫调黄钟也一曲应调大
吕也二十五曲商调太簇也十四曲角调姑洗也一十
三曲变徵调蕤宾也八曲徵调林钟也二十五曲羽调
南吕也一十三曲变宫调应钟也其曲大抵以诗为本
参以古调渐欲播之弦歌被之金石仍属戎车不遑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9a 页
正礼乐之事竟无成功焉
唐高祖武德初吏部郎中祖孝孙奏请作乐时军国多
务未遑改创每燕享因隋旧制奏九部乐(一燕乐二清/商三西凉四)
(扶南五高丽六龟兹七/安国八疏勒九康国)
九年正月命秘书监窦琎太常少卿祖孝孙修定雅乐
太宗贞观元年正月丁亥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之曲
太宗谓侍臣曰朕昔在藩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歌岂
意今日登于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繇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9b 页
致有今日所以被于乐章示不忘于本也尚书左仆射
封德彝进对曰陛下以圣武戮难立极安人功成化定
陈乐象德实弘济之盛烈将来之壮观文容习仪岂得
为比太宗曰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内外
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公谓文容不如蹈厉斯为过矣德
彝顿首曰臣不敏不足以知之其后令魏徵虞世南褚
亮李百药改制歌词
二年六月祖孝孙奏所制雅乐先是陈梁旧乐杂用吴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
古音作为大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按
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一
曲八十四调祭圆丘以黄钟为宫方泽以林钟为宫宗
庙以太簇为宫五郊朝贺享宴则随月用律为宫初隋
但用黄钟一宫唯扣七钟馀五钟虚悬而不扣及孝孙
建旋宫之法皆遍扣钟无复虚悬者矣祭天神奏豫和
之乐地祗奏顺和宗庙奏永和天地宗庙登歌俱奏肃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和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
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政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
元日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皇
帝祭享酌酒读祀文及饮福受胙奏寿和五郊迎气各
以月律而奏其音又郊庙祭享奏化康凯安之舞周礼
旋宫之义亡绝已久时莫能知一朝复古自此始也(太/宗)
(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治然治之隆岂此之/繇御史大夫杜淹对曰前代兴亡实繇于乐陈将亡也)
(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繇也太宗曰)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
(其民必然苦心所感故闻而则悲何有乐声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对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当为公奏)
(之知公必不悲矣尚书右丞魏徵奏曰古人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在人和不繇)
(音调太/宗然之)孝孙卒协律郎张文收善音律尝览萧吉乐谱
以为未详悉乃取历代沿革截竹为十二律吹之备尽
旋宫之义太宗召文收于太常令与少卿祖孝孙参定
雅乐大乐有古钟十二代唯用七馀有五钟俗号哑钟
莫能通者文收吹律调之皆响彻人服其能复采三礼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言孝孙虽创其端至于郊禋用乐事未周备诏文收与
太常掌礼官等更釐改于是依周礼祭昊天上帝以圜
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洗为羽奏豫和之舞若
封太山同用此乐祭地祗方岳以函钟为宫太簇为角
姑洗为徵南吕为羽奏和顺之舞禅梁甫同用此乐禘
祫宗庙以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钟为羽奏
永和之舞五郊日月星辰及类于上帝黄钟为宫奏用
豫和之曲大蜡大报以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等调奏豫和顺和永和之曲明堂雩以黄钟为宫奏豫
和之曲神州社稷籍田宜以太簇为宫雨师以姑洗为
宫山川以蕤宾为宫并奏顺和之曲享先妣以夷则为
宫奏永和之舞大享燕奏姑洗蕤宾二调皇帝郊庙食
举以月律为宫并奏休和之曲皇帝郊庙出入奏太和
之乐临轩出入奏舒和之乐并以姑洗为宫皇帝大射
姑洗为宫奏驺虞之曲皇太子奏狸首之曲皇太子轩
悬姑洗为宫奏永和之曲凡奏黄钟歌大吕奏太簇歌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应钟奏姑洗歌南吕奏蕤宾歌林钟奏夷则歌仲吕奏
无射歌夹钟黄钟蕤宾为宫其乐九变大吕林钟为宫
其乐八变太簇夷则为宫其乐七变夹钟南吕为宫其
乐六变姑洗无射为宫其乐五变仲吕应钟为宫其乐
四变天子十二钟上公九侯伯七子男五卿六大夫四
士三及成奏之太宗称善于是加级颁赐各有差
六年九月幸庆善宫宴三品已上赋五言诗于是起居
郎吕才请于乐府被之管弦名为功成庆善乐之曲令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童儿八佾皆进德冠紫裤褶为九功之舞冬正享宴及
国有大庆与七德之舞偕奏于庭是年诏褚亮虞世南
魏徵等分作乐章
七年正月帝制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
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令
起居郎吕才依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被甲执戟而习
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往来疾徐击刺之象以应
歌节数日而就更名七德之舞癸巳宴三品已上及州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牧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太宗谓侍臣曰四海和平天下
同乐自古帝王罕得事太上皇万福膝下之欢有倍常
庆于是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睹其抑扬蹈厉莫不扼
腕踊跃懔然震竦武臣烈将咸上寿云此舞皆是陛下
百战百胜之形容群臣咸称万岁蛮夷十馀种自请率
舞诏许之久而罢赐帛各有差
十四年正月陜州言河水变清又有景云见张文收采
古朱雁天马之义制景云河清歌名曰宴乐奏之管弦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为诸乐之首元会第一奏者是也(工人绯绫𫀆丝布裤/舞二十人分为四部)
六月诏曰殷荐祖考以崇功德比虽加以诚洁而庙乐
未称宜令所司详诸故实制定奏闻八座议曰七庙观
德义冠于宗祀三祖在天式彰于严配致敬之情允洽
大孝之道攸宜是以八佾具陈肃仪刑于缀兆四悬备
展被鸿徽于雅音考作乐之明义择皇王之令典前圣
所履莫大于兹伏惟皇帝陛下天纵感通率繇冥极孝
理昭懿先被于八埏爱敬纯深追崇于百叶永言锡祚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斯弘颂声钟律格音播铿锵于飨荐羽籥成列申蹈厉
于蒸尝爰诏典司加隆称谓循声覆实敬阐尊名窃以
皇灵滋庆浚源长委迈吞燕之生商轶扰龙之肇汉盛
韬光于九二渐发迹于三分高祖纽地补天重张区宇
反魂肉骨冉造生灵恢恢帝图与二仪而合大赫赫皇
道共七曜以齐明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
纬武敢有寄于名言敬备乐章式昭彝范皇祖弘农府
君宣简公懿王三庙乐请同奏长发之舞太祖景皇帝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庙乐请奏大基之舞世祖元皇帝庙乐请奏大明之舞
文德皇后庙乐请奏光大之舞七庙登歌请每室别奏
制可之
十六年十一月乙亥宴百寮奏十部乐(先是伐高昌收/其乐付太常乃)
(增九部为/十部也)
高宗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即位八月有司奏言谨按
太庙每室有乐舞太宗皇帝庙将禘祔庙未有舞名太
尉长孙无忌侍中于志宁议曰易云先王作乐崇德殷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荐上帝以配祖考请名崇德之舞诏从之
永徽三年五月有司奏言文德皇后庙乐请停光大之
舞唯进崇德之舞从之
显庆元年正月庚寅改破阵乐舞为神功破阵乐
三年十月辛亥太常奏白雪琴曲先是帝以琴中雅曲
古人歌之近代以来此声顿绝令所司简乐工解琴笙
者修习旧曲至是太常上言谨按礼记及家语云舜弹
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是知琴操曲弄皆合于歌又张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华博物志云白云是天帝使素娥鼓五十弦琴曲又楚
大夫宋玉对襄王云有客于郢中歌阳春白雪国中和
者数十人是知白雪琴曲本宜合歌以其词高人和遂
寡自宋已来迄于千祀未有能歌白雪者臣今准敇仿
琴中旧曲定其宫商然后教习并合于歌辄以御制雪
诗为白雪歌词又按古今乐府正奏曲之后皆别有声
君唱臣和事彰前史辄以侍中许敬宗等奉和雪诗以
为迭声合十六节今悉教讫并皆谐韵帝善之乃付太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常编于乐府
龙朔元年正月丙申朔帝欲伐辽诏李绩李义府任雅
相许敬宗许圉师张延师苏定方阿史那忠于阗王伏
闇上官仪等谋于雒城门观屯营新教之舞名之曰一
戎大定乐时欲亲征辽以象用武之势
麟德二年十月壬戌诏曰国家平定天下革命创制纪
旌功德久被乐章令郊祀四悬犹干戚之舞先朝作乐
韫而未伸其郊庙享宴等宫悬文舞宜用功成庆善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乐皆着履执拂依旧服裤褶童子冠其武舞宜用神功
破阵之乐皆衣甲持戟其执纛之人亦着金甲仍量加
箫笛歌鼓等于悬南列坐与宫悬合奏
咸亨四年十一月丙寅帝自制乐章有上元二仪三才
四时五行用之俄又诏有司诸大祠享并奏之
上元三年十二月敕新造上元之舞先令大祠享皆将
陈设自今已后圆丘方泽太庙祠享然后用此舞馀祭
并停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仪凤二年八月太常少卿韦万石奏曰据贞观礼郊享
日文舞奏豫和顺和永和等乐其舞人着委貌冠服手
执籥翟其武舞奏凯安其舞人着平冕手执干戚奉麟
德二年十月敇文舞改用功成庆善乐武舞改用神功
破阵乐并改器服但以庆善乐不可降神破阵乐又未
入雅乐虽改用器服其舞犹依旧迄今不改事既不安
恐须别有处分诏曰旧文舞武舞既不可废并其器服
总宜依旧若轩悬作上元舞日仍奏成功破阵乐及功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成庆善乐并殿庭用舞并须引出悬外而作其安置舞
曲宜更商量作安稳法并录凯安六变法象奏闻万石
又与刋正乐官等奏曰谨按凯安舞是贞观年中所造
武舞准贞观礼及今礼但郊庙祭享奏武舞之乐即用
之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尅静关中三变
象东夏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慑伏六变
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谨按贞观礼祭享日武舞惟作
六变亦如周之大武六成礼止按乐有因人而止如礼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云诸侯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悬兴揖让而升堂升
堂而乐阕是也有著成数者数终则止不得取行事赊
促为乐终早晚即礼云三阕六成八变九变是也今礼
奏武舞六成而数终未止既作非师古不可依行其武
舞凯安望请依古礼及贞观礼六成乐止立部伎内破
阵乐五十二遍修雅乐只有两遍名曰七德立部伎内
庆善乐七遍修大雅乐只有一遍名九功上元舞二十
九遍今入雅乐一无所减每见祭享日三献已终上元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舞犹自未毕今更加破阵乐庆善乐恐酌献已后歌舞
更长其雅乐内破阵乐庆善乐及上元舞三曲并望修
改通融令长短与礼相称冀望于事为便破阵乐有象
武事庆善乐有象文事先儒所传国家以揖让得天下
则先奏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则奏武舞望请应二舞
日先奏神功破阵乐次奏功成庆善乐先奉敇于圆丘
方泽太庙祠享日则用上元之舞臣据见行礼欲于天
皇酌献降复位已后即作凯安六变乐止有神功破阵
卷五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乐功成庆善乐上元之舞二曲得修改讫以次通融作
之即得新旧并行前后有序诏从之时万石奏太乐博
士弟子等有遭丧者教习向成一朝回家随亦荒废又
此辈皆无别业虽放行服家舍必更鬻伎乡闾请百日
之后量追赴上侍御史刘思立劾之曰窃以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睦亲化人莫善于孝所以三年之礼贵贱咸
达金革之事始有墨缞纵此辈小人先无俯就犹欲凡
在其上勖之企及若遣释服作乐则甚紊礼经带绖理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音又全亏国体岂以其居家不能执礼遂欲曹司约为
非法万石身居礼乐之官辄昧吉凶之本颁之率土理
恐未安既爽风化之源请挂纠绳之末上方委任万石
竟不从思立所奏三年七月帝在九成宫于咸亨殿宴
集有韩王元嘉霍王元轨及南北军将军等乐作太常
少卿韦万石奏称破阵乐舞者是文皇发迹所繇宣扬
祖宗盛烈传之于后永永无穷自天皇临驭四海寝而
不作既缘圣情感怆群下无敢关言臣沗职乐司废坠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是惧依礼祭之日天子亲总干戚以舞先祖之乐与天
下同乐之也今破阵乐久废群下无所称述将何以发
孝思之情帝瞿然改容俯遂所请有制令奏乐舞既毕
帝歔欷感咽涕泗交流臣下悲泪莫能仰视久之顾谓
两王曰不见此乐垂三十年乍此观听实深哀感追思
往日王业艰难勤劳若此朕今嗣守洪业可忘武功古
人云富贵不与骄奢期骄奢自至朕谓时见此舞以自
诫勖冀无盈满之过非为欢乐奏陈之耳侍宴群臣咸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呼万岁
调露三年正月乙酉帝御雒城南楼赐晏太常奏新造
六合还淳之舞
则天光宅元年九月制高宗庙乐以钧天为名
天授中制天授乐舞四人画五䌽凤
长寿二年正月亲享万象神宫先是自制神宫大乐舞
用九百人至是舞于神宫之庭是时又制长寿乐武十
有二人画衣冠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延载元年正月制越古长年乐一曲又有鸟歌万岁乐
时宫中养鸟能人言尝称万岁为乐以象之舞三人绯
大袖并画鸲鹆冠作鸟像
大定元年幸京师同州刺史苏坏进圣主还京乐舞御
行宫楼观之赐以束帛令编于乐府
睿宗景云元年有司奏宗庙奏太和之舞
玄宗开元二年六月左拾遗蔡孚献龙池集公卿士已
下凡三百篇请付太常寺其间词合音律者为龙池乐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章以歌圣德从之初帝在籓与宋王等居于兴庆里时
人谓为五王子宅及景龙末宅内神池涌出泛滟清莹
流之不竭中有龟龙游焉故群臣歌之舞十二人冠饰
以芙蓉备用雅乐而无钟磬舞人蹑履
六年十月制睿宗庙乐奏景云之舞
八年九月瀛州司法参军赵盛言论郊庙用乐表曰祭
天地宗庙乐合用商音又周礼三处大祭俱无商调郑
元云此无商调者祭尚柔商坚刚也以臣愚知斯义不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当但商金声也周家木德金能尅木作者去之今皇唐
土王即殊周室五音损益须逐便宜岂可将木德之义
施土德之用又说者以商声配金即作刚柔理解殊不
知声无定性音无常主刚柔之体实繇其人人和则音
柔人怒则声烈故礼称怒心感人者其声丽以厉爱心
感者其声和以柔祗如宫声为君商声为臣岂以臣位
配金为臣道便为刚乎是知周制无商不为坚刚见阙
盖以扶木德忌金行故国祚灵长后叶昌盛卜代三十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卜年八百是去金之应也即人神之心可见刚柔之理
原乎圣人之情详夫作者之旨车服器械为易代之通
规郊禋声调避德王之刑尅此不疑之理也其三祭并
请加商调去角调又郊庙二舞人不依古制未恊人神
按周礼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咸大濩大武是知古
之舞者即诸侯子孙容服鲜丽故得神祇降福灵光烛
坛今之舞人并容貌蕞陋屠沽之流用以接神欲求降
福固亦难矣有隋之祭犹以品子为之号为二舞郎逮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乎圣朝遂变斯制诚愿革兹近误著复古道其二舞人
望取品子年二十以下颜容修正者充令太常博士主
之准国子学给科行事之外习六乐之道学五礼之仪
经十周年量文武授散官号曰云门生又按周礼奏太
簇歌应钟以享地祇注云地祇谓神州社稷也太簇阳
也位在寅应钟阴也位在亥故斗建亥则日月会于寅
斗建寅则日月会于亥是知圣人之制取合于阴阳歌
奏之仪用符于交会今之祭社稷乖古法乃下奏太簇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上歌黄钟但太簇黄钟俱是阳律上下歌奏不异仍是
阳合于阳非特违其礼经抑亦乖于会合其社坛歌黄
钟望改为应钟又五郊工人舞人衣服各依方色按周
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
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是知五天帝德色
王不同四时文物各随方变冀以同色相感同事相宜
阴阳交泰莫不繇此今祭器茵褥总随于五方五郊衣
服独乖其方色舞者常持皂饰工人常服绛衣以臣愚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知深为不便但五行相尅贤愚共悉绛为火色有忌于
金方皂为水位则妨于火德事理乖迕居然可明其工
人舞人衣服望各依方色其宗庙黄色仍各以所主礼
神又以乐理身心礼移风俗请立乐教以化兆人周礼
曰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其国子诸生望教以
乐经同于礼传则人人知礼家家知乐然后移风易俗
灾害不生其乐经章目虽详稍乖旨要望委通明博识
修撰讫然后颁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十二年正月诏曰朕闻舞者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岂
徒誇诩时代眩曜耳目而已也自立云韶内府百有馀
年都不出于九重今欲陈于万姓冀与群公同乐岂独
娱于一身且珠翠绮罗孰非珍玩尝念百金之费每惜
十家之产是以所服之服俱非绮罗所冠之冠亦非珠
翠若至弋绨之制大帛之衣德虽谢于古人俭不忘于
曩哲庶群公等观此当体服之不奢
十三年诏燕国公张说改定乐章帝自定声度说为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词令太常乐工就集贤院教习数月方毕因定封禅郊
庙词曲及舞至今行焉十五年太常卿韦绦令博士韦
逌直太乐季尚冲乐正沈元礼郊社令陈处申怀操等
铨叙前后所行用乐章为五卷以付太乐鼓吹两署令
工人习之时太常旧相传有宴乐五调歌词各一卷或
云贞观中侍中杨恭仁赵方等所铨集词多郑卫皆近
代词人杂诗至是绦又令太乐孙元成更加釐革编为
七卷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二十九年六月太常奏曰准十三年东封太山所定雅
乐曰豫和六变以降天神顺和八变以降地祗皇帝行
用太和之乐其封太山也登歌奠玉币用肃和之乐迎
俎用雍和之乐酌福饮福用福和之乐送文迎武用夹
钟宫豫和之乐禅社首也送神用林钟宫顺和之乐享
太庙也迎神用永和之乐献祖宣皇帝酌献用光大之
舞懿祖光皇帝酌献用长发之舞太祖景皇帝酌献用
大政之舞代祖元皇帝酌献用大成之舞高祖神尧皇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帝酌献用大明之舞太宗文祖武圣皇帝酌献用崇德
之舞高宗天皇大帝酌献用均天之舞中宗孝和皇帝
酌献用大和之舞睿宗大圣真皇帝酌献用景云之舞
撒豆用雍和之舞送神用黄钟宫永和之乐臣以乐章
残缺积有岁时自有事东巡亲谒九庙圣情敦礼精祈
感通皆祠前累月考定音律请编诸史策万代施行帝
曰制礼作乐者古之人所用心孰免遗音兼之散失未
有举正曷感神明朕或得之于自然推之于律度卿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前请寻已施行今重彰闻宜编史策乃下制曰王者作
乐古之大猷盖以殷荐上帝严配祖考况顺天地之理
开山川之风发挥雅音导达和气揖让而理不其盛欤
自战国以来此道隳坏但纪铿锵之节宁探述作之源
历代因循莫之改革朕尝以听政之暇缅寻前典虽旧
制之空存而正声之多缺将何以列彼祠祀感于明灵
斯事体大谅资合度是用躬亲有以裁状定六律而为
本避五行之相尅哀慢淫过去其弊也清浊刚柔适其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中也亦既恊应颇为成文或得之于自然乃不知其本
故岂上皇幽赞俾正阙遗者哉方于六代之作亦各一
时之义也乃命奉常陈于祀事用昭诚敬且敦风俗而
王公卿士爰及有累诣阙上言请以唐乐为名者斯至
公之事朕安得而辞焉然则大咸大濩大夏皆以大字
表其乐章今之所请宜曰大唐乐(自弘农府君至大武/皇帝六庙贞观中诏)
(颜师古等定乐章舞号至是太常又奏所定献/祖宣皇帝至睿宗真皇帝九庙酌献用舞之号)是时有
立坐二部立部伎有八部一安乐后周平齐所作周代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谓之城舞二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子舞三破阵乐四
庆善乐五大定乐亦谓之八纮同轨乐太宗平辽时作
六上元乐高宗所作七圣寿乐武太后所作舞时行列
成字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八光
圣乐元宗所造自安乐已下每奏皆擂大鼓同用龟兹
乐兹立奏之其大定乐加以金钲唯庆善乐独用西凉
乐最为闲雅其破阵上元庆善三舞皆易其衣冠合之
钟磬以享郊庙坐部伎有六部一宴乐张文收所作也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又分为四部有景云庆善破阵承天等乐二长寿乐武
太后长寿年所作三天授乐武太后天授年所作四鸟
歌万岁乐武太后所作因养吉了鸟尝称万岁故为乐
以像之五龙池乐元宗所作大小破阵乐元宗所作生
于立部伎舞用四人被之金甲自长寿已下皆用龟兹
乐人皆着靴唯龙池用雅乐而无钟磬舞人尽蹑履而
(贞观中有裴神符者妙解琵琶唯作胜蛮奴大风倾/杯乐三世声度清美太宗深爱之高宗末其伎遂盛)
(于时自天后至神龙之际大增/加立坐部伎诸舞寻亦废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天宝元年命有司定玄元庙告享所奏乐太常奏降神
用混成之乐送神用太乙之乐从之
十三载七月十四日改诸乐名太簇宫时号沙陁调(龟/兹)
(佛曲改为金华洞真因度王改为归圣曲承天顺天景/云君臣相遇九真九仙天册永昌乐永代乐庆云乐冬)
(乐乐长寿乐紫极万国欢封禅曜日光舍佛儿胡歌改/为钦明引河东婆改为燕山骑俱伦仆改为宝伦光色)
(俱腾改为紫云腾摩醯首罗改为归真火罗鸧鸽监改/为白蛤监罗刹朱罗改为合浦明珠勿姜贱改为无疆)
(寿苏莫剌耶改为玉京春阿个盘弛改为元昭庆急龟/兹佛曲改为急金华洞真苏末遮改为万宇清舞仙鹤)
(乞娑婆改/为仙云升)太簇商时号大食调(破阵乐大定乐英雄乐/欢心乐山香乐年年乐)
卷五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武城升平乐兴明乐黄馻䮜人天云卷白云辽帝什婆/野娑改为九野欢优婆师改为泛金波半射渠沮改为)
(高唐云半射没改为庆维新耶婆色鸡改为司农宝鸡/野鹊监改为神鹊监捺利梵改为布春阳苏禅师胡歌)
(改为怀思/引万岁乐)太簇羽时号般涉词(太和万寿乐天统九胜/乐元妃真元妃乐监女)
(采乐真女采乐山水白鹘郎剌耶改为芳桂林移师都/改为大仙乐借渠沙鱼改为跃泉鱼俱伦朗改为日重)
(轮苏剌耶改为未央年叱钵罗改为芳林苑苑伎改为/泛兰丛悉你都改为琼台花春杨柳天禽宝引苏剌耶)
(胡歌改为/宝廷引)太簇角(大同乐六合来庭安平乐/成服来宾安公子红蓝花)林钟宫时
号道调(道曲垂拱乐万国欢九仙步虚飞仙景云钦明/引玉京宝轮光曜日光紫云腾刚改为神仙急)
(火凤改/为监)林钟商时号小食调(天地乂宝迎天欢心乐太/平乐破阵乐五更转圣明)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乐卷白雪凌波神九成乐汎龙舟月殿禅曲英雄乐山/香会仙迎祥翊圣司农宝鸡九野欢讫陵加胡歌改来)
(宾引胡残改仪凤苏罗密改丹朝阳须娑栗特改芳苑/墟拨雒背陵改为北戍还淳金波借席改为金凤厥磨)
(贼改为庆淳/风庆惟新)林钟羽时号平调(大风真大风急大风舞/媚娘长命两河三台监)
(行天急行天仆阳女神白马春杨柳无愁改为长欢因/地利支胡歌改为玉关引大仙都春台东祗罗改为祥)
(云飞文明新造胜/蛮奴改为塞尘清)林钟角调(红蓝花绿沉杯赤白桃李/花太白纻堂堂十二时天)
(下兵改为/荷来苏)黄钟宫(太封/山乐)黄钟商时号越调(破阵乐天授/乐无为倾杯)
(乐文武九华急九华大叠瑞蝉曲北雒归淳庆淳风杜/兰乌多回改为兰山吹孝寿改天长宝寿春莺转吹急)
(兰山高丽改为来宾引耶娑地调歌改为静边引婆罗/门改为霓裳羽衣思归进牟鸡胡歌改为金方引升朝)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阳三部罗改/为三辅安)黄钟羽时号黄钟调(火凤火急凤春杨柳/飞仙大仙都天统司)
(归达菩提梵改为洞灵章明凤乐真/鸣凤呵蓝堆百舌鸟改为濮阳女)中吕商时号双调
(破阵乐太平乐倾杯乐大麟乐迎天乐蝉曲山香月殿/大百岁老寿改天长宝寿五更转同昌还城乐庆惟新)
(金风汎金波司晨宝鸡金方引俱摩/尼佛改紫府洞真神雀监北雒归淳)南吕商时号水调
(破阵乐九野欢况金波陵波升朝阳苏莫/欢心乐蝉曲来宾引天地大宝五更转)金风调(苏莫/遮改)
(为感皇恩日天月天风天木天/火天五天婆伽儿改为流芳)时司空杨国忠左相陈
希烈奏中使辅璆琳至奉宣进止令臣将新曲名一本
立石刋于太常寺者今既传之乐府勒在贞珉仍望宣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付所司颁示中外敕旨所请依(元宗在位多年善乐音/若燕设酺会明御勤政)
(楼先一日金吾引驾仗北衙四军甲士未明陈伏卫尉/张设光禄造食候明百寮朝侍中进中严外办中宫素)
(扇天子开帘受朝礼毕又素扇垂帘百寮常参供奉官/贵戚二王后诸蕃酋长谢食就坐太常大鼓藻绘如锦)
(乐工齐击声震城阙太常卿引雅乐每色数十人自南/鱼贯而进列于楼下鼓笛鸡娄充庭考声太常乐立部)
(伎坐部伎依点鼓舞间以胡夷之伎日旰即内开厩引/蹀马三千馀使为倾杯乐曲奋首鼓尾从横应节又施)
(三层板床乘马而上休转如飞又令宫女数百人自帷/出击雷鼓为破阵乐太平乐庆善乐上元乐虽太常积)
(习皆不如其妙若圣首乐则回身换衣作字如画又五/坊使引大象入场或拜或舞动容鼓振中于音律尽日)
(而退元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元宗必觉而正之号为)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又/有别教院教供奉新曲太常每凌晨鼓笛乱发于太乐)
(署别教院廪食尝千人宫中居宜春院元宗又制新曲/四十馀又亲制乐谱每初年望夜又御勤政楼观灯作)
(乐贵臣戚里借看楼观望夜阑太常乐府悬散乐毕即/遣宫女于楼前缚架出眺歌舞以娱之若绳戏等伎诡)
(异巧妙固无其比及元宗西幸禄山遣其逆党载京师/乐器乐伎尽入雒城寻而肃宗尅复两京将行大礼命)
(礼仪使太常少卿于休烈使属吏于东京留台押领赴/于朝廷诏给钱使休烈造伎衣及大舞等服于是乐工)
(二舞始/备矣)
肃宗乾元元年三月帝以太常旧钟磬自隋以来所传
五声或有差错谓太常少卿于休烈曰古者圣人作乐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以应天地之和以合阴阳之序则人不夭札物不疵厉
且金石丝竹乐之器也以亲享郊庙每听乐声或宫商
不伦或钟磬失度可尽将钟磬来朕当于内自定太常
进入帝集乐工考试数日审知差错然后令冉造及磨
刻二十五日一部先毕召太常乐工帝临二殿亲观考
击皆合五音送太常二十八日帝又于内造乐音三十
一章送太常郊庙歌之中书门下及百寮上表称贺
代宗宝应二年六月庚辰太常奏元宗室请奏广运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舞调用太簇肃宗室请奏惟新之舞调用夷则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即位十一月礼仪使奏代宗室乐
用保泰之舞
贞元三年三月以昭德皇后庙乐章九首付有司初帝
令有司议庙舞之号礼宫请号坤元之舞从之(乐章初/令宰相)
(张延赏柳浑等撰之及进留中不/下又命翰林学士吴通元为之)
四年河东节度使马燧献定难曲帝御麟德殿命阅试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3a 页
四年五月诏有司补诸庙所缺乐章自开元以来外风
伯雨师为中祀及创置德明皇帝兴圣皇帝让皇帝武
成王庙假郊庙乐章并未奏撰及是有司以功绩各异
请补其缺词帝乃令其臣李泌撰之泌未及撰物故遂
命于邵包佶李舒等分为之
十三年十二月昭仪节度使王虔休上表曰臣闻于师
惟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音以知声审乐以知政则治
道备矣清明广大终始周旋与天地同其和与四时合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3b 页
其序岂止于钟鼓管磬云乎哉伏见开元中天长节著
于甲令每于是日海县欢娱称万寿之无疆乐一人之
有庆故能追尧接舜迈禹踰汤自周已后不能议矣今
陛下降诞之辰未有惟新之典无乃臣子之分或有所
阙愚臣不揆顽昧敢思祖述每私歌藉抃忘寝与食久
矣适遇有知音者与臣论其乐章探微赜奥穷理尽情
臣乃遣造继天诞圣乐一曲大抵以宫为调表五音之
奉君也以土为德知五运之居中也凡二十五遍法二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4a 页
十四气而足成一岁也每遍一十六拍象八元八凯登
庸于朝也冀于云门咸池永传于律吕空桑孤竹合荐
于宫悬不闻惉懘之声长作中和之乐可使九域之人
顿忘于肉味四夷之俗皆播于皇风与唐惟休终古尽
善臣不胜恳款屏营之至谨昧死陈献以闻其所造曲
谱谨同封进先时自太常乐人刘玠流落至潞州虔休
因令造此乐也
十四年帝自造中和乐御麟德殿奏之并制观新乐诗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4b 页
令太子书示百官
十六年正月南诏异牟寻作奉圣乐舞因西川节度韦
皋以进
十九年四月修德明兴圣及献懿二祖庙迁神主于庙
太常寺奏德明兴圣献祖懿祖庙乐用宫悬诏曰可
宪宗永贞元年十二月丙申有司奏德宗庙室酌献奏
文明之舞用黄钟为宫
元和元年有司奏顺宗初室奏大顺之舞中书侍郎同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5a 页
平章事段文昌撰乐章
八年九月诏太常习乐始复用大鼓先是德宗自兴元
以还关辅有李怀光吐蕃之虞而又都中屡惊初令习
乐者去大鼓及是太子少傅判太常卿郑馀庆奏复之
是月宣武军节度韩宏进新撰圣朝万岁乐等曲谱共
三百首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四月礼仪使奏宪宗皇
帝庙乐舞号臣得乐官阎叔逸状六月祔庙用当月均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5b 页
调林钟宫臣闻乐以表功舞以象德皇王大政被无穷
伏以宪宗皇帝道迈前古业崇丕搆忧勤庶绩夙夜惟
寅振扬武烈诛谋定命戡剪不乂廓清寰中功格上玄
德侔厚载缀八佾以成象昭万祀之徽音宪宗皇帝庙
乐请用象德之舞谨按律历志曰黄钟太簇林钟谓之
三正律皆音之君也今祔飨始于六月辛未声应林钟
之宫制可中书侍郎平章事段文昌进撰乐章
敬宗以长庆四年正月即位有司奏穆宗室奏和宁之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6a 页
舞中书侍郎平章事牛僧孺奉敕撰奏乐章
文宗以宝历二年即位有司奏敬宗庙奏大均之舞中
书侍郎平章事韦处厚撰乐章
太和三年八月太常礼院奏谨按凯乐鼓吹之歌曲也
周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奏凯乐注云献功之乐也又
大司马之职师有功则凯献于社注云兵乐曰凯司马
法曰得意则凯乐所以示喜也左氏传载晋文公胜楚
振旅凯入魏晋已来鼓吹曲章多述当时战功是则历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6b 页
代献捷必有凯歌太宗平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
执贺鲁李绩平高丽皆备军容凯歌入京都详简贞观
显庆开元礼书并仪注令参酌古今备其陈设及奏歌
曲之仪凡命将征讨有大功献俘馘者其日备策兵卫
于东门外如献俘尝仪其凯乐用铙吹二部笛筚篥箫
笳铙鼓每色二人歌工二十四人乐工等乘马执乐器
次第陈列如卤传之式鼓吹令其前导分行于兵马俘
馘之前将入都门鼓吹振作迭奏破阵乐等四曲(破阵/乐应)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7a 页
(圣期贺朝欢/君臣同庆乐)
九月庚辰太常卿王涯少府监庾承宪大常丞李廓等
领云韶乐工于梨园会昌殿献赐王涯锦䌽一百疋银
器三事又赐李廓及乐工等有差(文宗天资弘约自登/极绝不为畋游之戏)
(视朝之暇好古博雅务追古先圣哲之所尚且以近俗/郑卫之音促速惑人闻听乃命修复开元雅正之音以)
(为娱悦自后朝臣恩渥深/厚者往往就赐以示殊宠)
八年十月宣太常寺准云韶乐旧用人数令于本寺阅
习进来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7b 页
九年五月丁巳太常少卿冯定押进云韶乐官三百八
十人上于麟德殿观阅翌日以乐成颁赐有差
开成元年七月教坊进霓裳羽衣舞女十五已下者三
百人帝绝畋游驰骋之事思玉帛钟鼓之本语及音律
每谓丝竹自有正声人但趣于郑卫乃造云韶等法曲
遇内宴奏之顾大臣曰笙磬同音沈吟耽味不图为乐
之至于斯十月太常教成云韶乐
武宗以开成四年即位有司奏文宗庙室奏文成之舞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8a 页
中书侍郎崔洪撰乐章
宣宗以会昌五年即位武宗庙乐奏大定之舞
昭宗以文德元年即位将亲谒郊庙先是广明初黄巢
干纪乐工沦散金奏几亡至是有司请造乐悬询于旧
工莫知制度时太常博士殷盈孙按周官考工记䆒其
乐铣于鼓钲舞之法用算法乘除鏄钟之轻重高径乃
定悬下编钟正黄钟九寸五分下至登歌倍应钟三寸
三分半凡四十八等口项之量径衡之围悉为图进遣
卷五百六十九 第 38b 页
金工依法铸之凡二百四十口修奉使宰臣张浚求知
声者处士萧承训乐工陈敬言大乐令李从周令先较
定石磬合而击拊之八音克谐观者耸听
光化四年正月宴于保宁殿帝自制曲名曰赞成功(时/中)
(宫刘季述幽帝于西内监州雄毅军使孙德昭等杀季/述昭宗反正乃制曲以褒之又作樊哙排难戏以乐焉)
哀帝天祐元年即位昭宗祔太庙太常礼院撰定酌献
用咸宁之舞
 册府元龟卷五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