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三十七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百三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谏诤部
   直谏第四
后汉张浩为廷蔚安帝废皇太子为济阴王浩与太常
桓焉太仆来历廷诤之不能得浩退而上疏曰昔贼臣
江充造搆谗逆至令戾园兴兵终及祸难后壶关三老
一言上乃觉悟虽追前失悔之何逮今皇太子春秋方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b 页
始十岁未见保傅九德之义宜简贤辅就成圣质书
奏不省
左雄为尚书令顺帝初废为济阴王乳母宋娥与黄门
孙程等共议立帝帝后以娥前有谋遂封为山阳君邑
五千户又封大将军梁商子冀襄邑侯雄上封事曰夫
裂土封侯王制所重高皇帝约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
侯孝安皇帝封江京王圣等遂至地震之异永建二
年封阴谋之功又有日食之变数术之士咸归咎于封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a 页
爵今青州饥虚盗贼未息民有乏绝上求廪贷陛下乾
乾劳思以济民为务宜循古法宁静无为以求天意以
消菑异诚不宜追录小恩亏失大典帝不听雄复谏曰臣
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䛕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
忠正得罪谗䛕蒙倖者盖听忠难从䛕易也夫刑罪
人情之所甚恶贵宠人情之所甚欲是以时俗为忠者
少而习䛕者多故令人主数闻其美稀知其过迷而不
悟至于危亡臣伏见诏书顾念阿母旧恩欲特加显赏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b 页
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王圣为
野王君圣造生谗贼废立之祸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
海内所欢快桀纣贵为天子而庸仆羞与为比者以
其无义也夷齐贱为匹夫而王侯争与为伍者以其有
德也今阿母躬蹈约俭以身率下群僚蒸庶莫不向
风而与王圣并同爵号惧违本操失其常愿臣愚以为
凡人之心理不相远其所不安古今一也百姓深惩王
圣倾覆之祸民萌之命危于累卵常惧时世复有此类
卷五百三十七 第 3a 页
怵惕之念未离于心恐惧之言未绝于口乞如前议岁
以千万给奉阿母内足以尽恩爱之欢外可不为吏民
所怪梁冀之封事非机急宜过菑厄之运然后平议
可否会复有地震缑氏山摧之异雄复上疏曰先帝封
野王君汉阳地震今封山阳君而京城复震专政在阴
其菑犹大臣前后瞽言封爵至重王者可私人以财不
可以官宜还阿母之封以塞尤异今冀已高议山阳君
亦宜崇其本节雄言虽切至娥亦畏惧辞让而帝恋恋
卷五百三十七 第 3b 页
不能已卒封之后阿母遂以交遘失爵
黄琼为尚书仆射顺帝时连有菑异琼上疏曰间者
以来封位错谬寒燠相干蒙气数兴日暗月散原之天
意殆不虚然陛下宜开石室案河雒外命史官悉条上
永建以前至汉初菑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
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
功德者宜皆斥黜
张纲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职危心纲尝感激
卷五百三十七 第 4a 页
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
生吾不愿也退而上书曰诗曰不愆不忘率繇旧章
寻大汉初隆及中兴之世文明二帝德化尤盛观其理
易循易见但恭俭守节约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过
两人近倖赏赐裁满数金惜废重人故家给人足夷
狄闻中国优富信任道德所以奸谋自消而和气感应
而顷者以来不遵旧章无功小人皆有爵官富之骄之
而复害之非爱人重器承天顺道者也伏愿陛下少
卷五百三十七 第 4b 页
留圣恩割损左右以奉天心书奏不省
胡广为尚书仆射时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
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决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
敞上疏谏曰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
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恃神
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夫岐嶷形于自
然伣天必有异表宜参良家简求有德德钧以年年
钧以猊稽之典经断之圣虑政令犹汗往而不反诏文
卷五百三十七 第 5a 页
一下形之四方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昩
陈闻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
杨伦为侍中顺帝时邵陵令任嘉在职贪秽因迁武威
太守后有司奏嘉赃罪千万徵考廷尉其所牵染将相
大臣百有馀人伦乃上书曰臣闻春秋诛恶及本本诛
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今任嘉所生狼籍未
受辜戮猥以垢身改典大郡自非案坐举者无以禁绝
奸萌往者湖陆令张叠萧令四贤徐州刺史刘福等衅
卷五百三十七 第 5b 页
秽既彰咸伏其诛而豺狼之吏至今不绝者岂非本举
之主不加之罪乎昔齐威之霸杀奸臣五人并及举者
以弭谤讟当断不断黄石所戒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
妇之言者犹尘加嵩岱雾集淮海虽未有益不为损
也惟陛下留神省察奏御有司以伦言公直辞不逊顺
下之尚书奏伦探知密事徼以求直坐不敬结鬼薪(结/正)
(其罪鬼薪取薪以/给宗庙三岁刑之)诏书以伦数进忠言特原之免归田

卷五百三十七 第 6a 页
郎顗举有道不就顺帝阳嘉二年正月就徵公车时灾
异屡见顗乃诣阙拜章曰臣闻天垂妖象地见灾符所
以谴告人主责躬修德使正机平衡流化兴政也易内
传曰凡灾异所生各以其政变之则除消之亦除伏惟陛
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旧务消祇悔方今
时俗奢佚浅恩薄义夫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
安上理人莫善于礼修礼遵约盖惟上兴革文变薄事
不在下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
卷五百三十七 第 6b 页
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天地之道其犹鼓籥以
虚为德自近及远者也伏见往年以来园陵数灾炎光
炽猛惊动神灵易天人应曰君子不思遵利兹谓无
泽厥灾孽火烧其宫又曰君高台府犯阴侵阳厥灾火又
曰上不俭下不节灾火并作烧君室自顷缮理西苑修
复太学宫殿官府多所构饰昔盘庚迁殷去奢即俭
夏后卑室尽力致美又鲁人为长府闵子曰仍旧贯何
必改作臣愚以为诸所缮修事可省减禀恤贫人赈
卷五百三十七 第 7a 页
赡孤寡此天之意也人之庆也仁之本也俭之要也焉
有应天养人为仁为俭而不降福者哉土者地祇阴性
澄静宜以施化之时敬而勿扰窃见正月以来阴闇连
日易内传曰久阴不雨乱气也蒙之比也蒙者君臣上
下相冒乱也又曰欲德不用厥异常阴夫贤者化之本
云者雨之具也得贤而不用犹久阴而不雨也又顷前
数日寒过其节冰既解释还复凝合夫寒往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此言日月相推寒暑相避以成物也今立
卷五百三十七 第 7b 页
春之后火卦用事当温而寒违反时节繇功赏不至而
刑罚必加也宜须立秋顺气行罚臣伏案非候参察众
政以为立夏之候当有震裂涌水之害又比荧惑失度
盈缩往来涉历舆鬼环绕轩辕火精南方夏之政也政
有失礼不从夏令则荧惑失行正月三日至乎九日三
公卦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政失其道则寒阴反节
节彼南山咏自周诗股肱良哉著于虞典而今之在位
竟托高虚纳累钟之奉忘天下之忧栖迟偃仰寝疾自
卷五百三十七 第 8a 页
逸被策文得赐钱即复起矣何疾之易而愈之速以
此消夫灾𤯝兴致升平其可得乎今选举牧守委任
三府长吏不良既咎州郡州郡有失岂得不归责举者
而陛下崇之弥优自下慢事愈甚所谓大网疏小网数
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以发愤忘食恳恳不
已者诚念朝廷欲致兴平非不能面誉也臣生长草野
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伏锧鼎镬死不敢恨
谨诣阙奉章伏待重诛书奏帝复使对尚书顗对
卷五百三十七 第 8b 页
曰臣闻明王圣主好闻其过忠臣孝子言无隐情臣备
生人伦视听之类而禀性愚悫不识忌讳故出死忘命
恳恳重言诚欲陛下修乾坤之德开日月之明披图
籍案经典览帝王之务识先后之政如有阙遗退而
自改本文武之业拟尧舜之道攘灾延庆号令天下此
诚臣顗区区之愿夙夜梦寐尽心所计谨修序前章畅
其旨趣条便宜七事具如状对一事陵园至重圣神攸
冯而灾火炎赫迫近寝殿魂而有灵犹将惊动宫殿官
卷五百三十七 第 9a 页
府近始永平岁时未积便更修造又西苑之设禽畜是
处离房别观本不常居而皆当修积土木营建无已消
功殚贿巨亿为计易内传曰人君奢侈多饰宫室其时
旱其灾火是故鲁僖遭旱修政自敕下钟鼓之悬休
缮治之官虽则不宁而时雨自降繇此言之天之应人
敏于影响(敏速/也)今月十七日戊午徵日也日加申风从
寅来丑时而止丑寅申皆徵也不有火灾必当为旱愿
陛下较计缮修之费永念百姓之劳罢将作之官减
卷五百三十七 第 9b 页
雕文之饰损庖厨之馔退宴私之乐易中孚传曰阳感
天不旋日(易中孚传曰阳感天不旋日言天子为善一/日天立应以善为恶一日天立应以恶也)
如是则景云降集𤯝殄息矣二事去年以来兑卦用事
类多不效易传曰有猊无实佞人也有实无猊道人也
寒温为实清浊为猊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
虚事上无佐国之实故清浊效而寒温不效也是以阴
寒侵犯消息(阳君阴臣侵消息者或/阴专政或阴侵阳也)占曰日乘则有妖
风日蒙则有地裂如是三年则致日食阴侵其阳渐积所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0a 页
致立春前后温气应节者诏令宽也其复寒者无宽之
实也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率土之人岂无贞贤未闻
朝廷有所赏拔非所以求善赞务弘济元元宜采纳良
臣以助圣化三事臣闻天道不远三五复反今年少阳
之岁法当乘起恐后年已往将遂惊动涉历天门灾成
戊巳今春当旱夏必有水臣以六日七分候之可知夫
灾𤯝之来缘类而应行有玷缺则气逆于天精感变出
以戒人君王者之义时有不登则损滋彻膳数年以来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0b 页
榖收稍减家贫户馑岁不如昔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水
旱之灾虽尚未至然君子远览防微虑萌老子曰人之
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故孝文皇帝绨袍革舄木器
无文约身薄赋时致升平今陛下圣德中兴宜尊前典
惟节惟约天下幸甚易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故高
宗以享福宋景以延年四事臣仰观天文太子不明荧
惑以去年春分后十六日在娄五度推步三统荧惑今
当在翼九度今反在柳三度则不及五十馀度去年八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1a 页
月二十四日戊辰荧惑历舆鬼东入轩辕出后星北东
去四度北旋复还轩辕者后宫也荧惑者至阳之精也
天之使也而出入轩辕绕还往来易曰天垂象见吉凶
其意昭然可见矣礼天子一娶九女嫡媵毕具今宫人
侍御动以千计或生而幽隔人道不通郁积之气上感
皇天故遣荧惑入轩辕理人伦垂象见异以悟主上昔
武王下车出倾宫之女表商容之闾以理人伦以表贤
德故天授以圣子成王是也今陛下多积宫人以违天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1b 页
意故皇子多夭嗣体莫寄诗云敬天之怒不敢戏豫方
今之福莫若广嗣广嗣之术可不深思宜简出宫女恣
其姻嫁则天自降福子孙千亿惟陛下丁宁再三留神
于此左右贵幸亦宜惟臣之言以悟陛下盖善言古者
合于今善言天者合于人愿访问百僚有违臣言者
臣当苟言之罪五事臣窃见去年闰十月十七日己丑
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春秋
曰有星孛于大辰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罚又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2a 页
为大辰北极亦为大辰所以孛一宿而连三宿者言北
辰王者之宫也凡中宫无节政教乱逆威武衰微则此
三星以应之也罚者白虎其宿主兵其国赵魏变见西
方亦应三辅凡金气为变发在秋节臣恐立秋以后赵
魏关西将有羌寇畔戾之患宜豫宣告诸郡使敬授人
时轻徭役薄赋敛勿妄缮起坚仓狱备守卫回选贤能
以镇抚之金精之变责归上司宜以五月丙午遣大尉
服干戚建井旟画玉版之策引白气之异于西郊责躬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2b 页
求愆谢咎皇天消灭妖气盖以火胜金转祸为福也六
事臣窃见今月十四日乙卯巳时白虹贯日凡日傍气色
白而纯者名为虹贯日中者侵太阳也见于春者政变
常也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其所考者或非急务又
恭陵火灾主名未立多所收捕备经考毒寻火为天戒
以悟人君可顺而不可违可敬而不可慢陛下宜恭己
内省以备后灾凡诸考案并须立秋又易传曰公能其
事序贤进士后必有喜反之则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3a 页
则谴在中台自司徒居位阴阳多谬久无虚巳进贤之
策天下兴议异人同咨且立春以来金气再见金能胜
木必有兵气宜黜司徒以应天意陛下不早禳之将负
臣言遗患百姓(时刘琦为司徒至/阳嘉三年策免)七事臣伏惟汉兴以
来三百三十九岁于诗三基(基当作期谓以/三期之法推之)高祖起亥
仲二年今在戍仲十年诗汜历枢曰卯酉为革政午亥
为革命神在天门出入候听言神在戌亥司候帝王兴
衰得失厥善则昌厥恶则亡于易雄雌秘历今值困乏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3b 页
凡九二困者众小人欲共困害君子也经曰困而不失
其所其唯君子乎唯独贤圣之君遭困遇险能致命
遂志不去其道陛下乃者潜龙养德幽隐屈厄即位
之元紫宫惊动历运之会时气已应然犹恐妖祥未尽
君子思患而豫防之臣以为戍仲已竟来年入季文帝
改法除肉刑之罪至今适三百年宜因斯际大蠲法令
官名称号舆服器械事有所更变大为小去奢就俭机
衡之政除烦为简改元更始招求幽隐举方正徵有道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4a 页
博采异谋开不讳之路臣陈引际会恐犯忌讳书不尽
言未敢究畅台诘顗曰对云白虹贯日政变常也朝廷
率繇旧章何所变易而言变常又言当大蠲法令革易官
号或云变常以致灾或改旧以除异何也又阳嘉初建
复欲改元据何经典其以实对顗对曰方春东作布德
之元阳气开盛而养导万物王者因天视听奉顺时
气宜务崇温柔遵其行令而今立春之后考事不息秋
冬之政行乎春夏故白虹春见掩蔽日曜凡邪气乘阳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4b 页
则虹蜺在日斯皆臣下执事刻急所招殆非朝廷优宽
之本此其变常之咎也又今选举皆归三司非有周召
之才而当则哲之重每有选用辄参之掾属公府门巷
宾客填集送去迎来财货无已其当迁者竟相荐谒
各遣子弟充塞道路开长奸门兴致浮伪非所谓率繇
旧章也尚书职任机衡宫禁严密私曲之意差不得通
偏党之恩或无所用选举之任不如还在机密臣诚愚
戆不知折中斯固远近之伦当今之宜又孔子曰汉三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5a 页
百载计历改宪三百四岁为一德五德千五百二十岁
五行更用自春徂夏改青服绛者也自文帝省刑适三
百年而轻微之禁渐已殷积王者之法譬犹江河当使
易避而难犯也故易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
下之理得矣今去奢即俭以先天下改易名号随事称
谓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同归殊途一致百虑是知
变常而善可以除灾变常而恶必致于异今年仲竟来
年入季仲终季始历运变改故可改元所以顺天道也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5b 页
臣顗愚蔽不足以答圣问顗又上书荐黄琼李固并陈
便宜四事一事孔子作春秋书正月者敬岁之始也王
者则天之象因时之序宜开发德号爵贤命士流宽大
之泽垂仁厚之德顺助元气含养庶类如此则天文
昭烂星辰显列五纬循轨四时和睦不则太阳不光天
地混浊时气错逆霾雾蔽日自立春以来累经旬朔
未见仁德有所施布但闻罪罚考掠之声夫天之应人
疾于影响而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耀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6a 页
日者太阳以象人君政变于下日应于天清浊之占随
政抑扬天之见异事无虚作岂独陛下倦于万机帷幄
之政有所阙欤何天戒之数见也臣愿陛下𤼵扬乾刚
援引贤能勤求机衡之寄以获断金之利臣之所陈辄
以太阳为先者明其不可久闇急当改正其异虽微其
事甚重臣言虽约其旨甚广惟陛下乃眷臣章深留明
思二事孔子曰雷之始发大壮始君弱臣强从解起今
月九日至十四日大壮用事消息之卦也于此六日之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6b 页
中雷当发声发声则岁气和王道兴也易曰雷出地奋
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雷者所以开发萌芽
辟阴除害万物须雷而解资雨而润故经曰雷以动之
雨以润之王者从宽大顺春令则雷应节不则发动于
冬当震反潜故易传曰当雷不雷太阳弱也今蒙气不
除日月变色则其效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随时进退
应政得失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璇机
动作与天相应雷者号令其德生养号令殆废当生而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7a 页
杀则雷反作其时无岁(雷以冬鸣/则岁饥也)陛下若欲除灾招祉
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加斥黜以安黎元则大
皓悦和雷声乃发(大皓/天也)三事去年十月二十日癸亥太
白与岁星合明于房心太白在北岁星在南相离数寸
光芒交接房心者天帝明堂布政之宫孝经钩命决曰
岁星守心年榖丰尚书洪范记曰月行中道移节应期
德厚受福重华留之重华者谓岁星在心也今太白从
之交合明堂金木相贼而反同合此以阴陵阳臣下专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7b 页
权之异也房心东方其国主宋石氏经曰岁星出左有
年出右无年今金木俱东岁星在南是为出右恐年榖
不成宋人饥也陛下宜审详明堂布政之务然后妖异
可消五纬顺序矣四事易传曰阳无德则旱阴僭阳亦
旱阳无德者人君恩泽不施于人也阴僭阳者禄去公
室臣下专权也自冬涉春讫无嘉泽数有西风反逆时
节朝廷劳心广为祈祷荐祭山川暴龙移市臣闻皇天
感物不为伪动灾变应人要在责己若令雨可请降水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8a 页
可禳止则岁无隔并太平可待然而灾害不息者患在此也
立春以来未见朝廷赏录有功表显有德存问孤寡赈恤
贫弱而但见雒阳都官奔车东西收系纤介牢狱充盈
臣闻恭陵火处比有光曜明此天灾非人之咎丁丑大
风掩蔽天地风者号令天之威怒皆所以感悟人君忠
厚之戒又连月无雨将害宿麦若一榖不登则饥者十
三四矣陛下诚宜广被恩泽贷赡元元昔尧遭九年之
水人有十载之蓄者简税防灾为其方也愿陛下早宣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8b 页
德泽以应天功若臣言不用朝政不改者立夏之后乃
有澍雨于今之际未可望也若政变于朝而天不雨则
臣为诬上愚不知量分当鼎镬书奏特诏拜郎中辞病
不就即去归家至四月京师地震遂陷其夏大旱秋鲜
卑入马邑城破代郡兵明年西羌寇陇右皆略如顗言

杜乔为大司农顺帝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
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陛下越从藩臣龙飞即位天人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9a 页
属心万邦攸赖不急忠贤之礼而先左右之封伤善害
德兴长佞䛕臣闻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世闇主
诛赏各缘其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
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赏为善失
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
位而物无亏苟遂私道岂伊伤政为乱而已丧身亡国
可不慎哉书奏不省
周举永和末为谏议大夫时连有灾异顺帝诏举于显
卷五百三十七 第 19b 页
亲门问以变𤯝举对曰陛下初立遵修旧典兴化致政
远近肃然顷年以来稍违于前朝多宠倖禄不序德观
天察人准今方古诚可危惧书曰僭常𤾉若夫僭差无
度则言不从而下不正阳无以制则上扰下竭宜密严
敕州郡察彊宗大奸以时擒讨其后江淮猾贼周生徐
凤等处处并起如举所陈
刘陶为太学生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专朝而桓帝无子
连岁凶荒饥菑异数见陶上疏陈事曰臣闻人非天地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0a 页
无以为生天地非人无以为灵是故帝非人不立人非
帝不宁夫天之与帝帝之与人犹头之与足相须而行
也伏惟陛下年隆德茂中天称号袭常存之庆循不
易之制目不视鸣条之事耳不闻檀车之声天灾不
有痛于肌肤震食不即损于圣体故蔑三光之谬轻
上天之怒伏念高祖之起始自布衣拾暴秦之敝追亡
周之鹿合散扶伤克成帝业功既显矣勤亦至矣流福
遗祚至于陛下陛下既不能增明烈考之轨而忽高祖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0b 页
之勤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群丑刑𨽻芟刈小民彫敝
诸夏虐流远近故天降众异以戒陛下陛下不悟竟令
虎豹窟于麑场豺狼乳于春囿斯岂唐咨禹稷益典
朕虞议物赋上蒸民之意哉又令牧守长吏上下交竞
封豕长蛇蚕食天下货殖者为穷冤之魂贫馁者作饥
寒之鬼高门获东观之辜丰室罹妖叛之罪死者悲
于窀穸生者戚于朝野是愚臣所为咨嗟长怀叹息者
也且秦之将亡正谏者诛䛕进者赏嘉言结于忠舌国命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1a 页
出于谗口擅阎乐于咸阳授赵高以车府权去已而不
知威离身而不顾古今一揆成败同势愿陛下远览强
秦之倾近察哀平之变得失昭然祸福可见臣又闻危
非仁不扶乱非知不救故武丁得傅说以消鼎雉之菑
周宣用申甫以济夷厉之荒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
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穆
前在冀州奉宪操平摧破奸党民清万里历典牧守
正身率下及掌戎马威扬朔北斯实中兴之良佐国家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1b 页
之柱臣也宜还本朝夹辅王室上齐七曜下镇万国臣
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臣
始悲天下之可悲今天下亦悲臣之愚惑也书奏不省
袁著为郎中年十九见梁冀凶纵不胜其愤乃诣阙上
书曰臣闻仲尼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自伤卑贱不能
致也今陛下居得致之位又有能致之资而和气未应
贤愚失序者势分权臣上下壅隔之故也夫四时之用
功成则退高爵厚宠鲜不致菑今大将军位极功成可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2a 页
为至戒宜遵悬车之礼高枕颐神传曰木实繁者披枝
害心若不抑损权盛将无以全其身矣左右闻臣言将
侧耳切齿臣特以童蒙见拔故敢忘忌讳昔舜禹相戒
无若丹朱周公戒成王无若殷王纣愿除诽谤之罪以
閛天下之口书奏不省
杨秉为侍中尚书时桓帝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裔府
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秉上疏谏曰臣闻瑞繇德至菑
应事生故传曰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天不言语以菑异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2b 页
谴告是以孔子迅雷风烈必有变动诗云敬天之威不
敢驱驰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跸而行静室而止自非
郊庙之事则鸾旗不驾故诗称自郊徂宫易曰王假有
庙致孝享也诸侯如臣之家春秋尚列其诫(齐庄公如/崔杼家为)
(崔杼/所杀)况以先王法服而私出槃游降乱尊卑等威无序
侍卫守空宫级玺委女妾设有非变任章之谋上负先
帝下悔靡及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又以薄学充在讲
劝特蒙哀识见炤日月恩重命轻义使士死敢惮摧折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3a 页
略陈其愚帝不纳
应奉为司𨽻校尉桓帝时田贵人见幸帝有建立之议
奉以田氏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曰臣闻周纳狄
女襄王出居乎郑汉立飞燕成帝裔嗣泯绝母后之重
兴废之所因宜思关雎之所求远五禁之所忌帝纳之
李云为白马令桓帝延熹二年中常侍单超等五人皆
以诛梁冀功并封列侯专权选举又立掖庭民女亳氏
为皇后数月间后家封者四人赏赐巨万是时地数震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3b 页
裂众菑频降云素刚忧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
书移副三府曰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得其人则
五氏来备(五氏即史记所谓庶徵曰雨曰/𤾉曰燠曰寒曰风五者来备也)不得其人则
地动摇宫比年灾异可谓多矣皇天之戒可谓至矣高
祖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
姓陈项虞田许氏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
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梁冀虽持权
专擅虐流天下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扼杀之耳而猥封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4a 页
谋臣万户以上高祖闻之得无见非西北列将得无解
(列将谓皇/甫规等)孔子曰帝者谛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謟进
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是帝欲不谛
乎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云死黄门狱中
朱穆桓帝时坐忤宦者赵忠输作左校赦出居家数年
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于是徵拜尚书穆既深疾宦
者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乃上疏曰案汉故事
中常侍参选士人建武以后乃悉用宦者自延平以来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4b 页
浸益贵盛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天朝政事一更其
手权倾海内宠贵无及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
溢莫能禁御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
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
复往初率繇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
补其处即陛下可为尧舜之君众僚皆为稷契之臣兆
庶黎民蒙被圣化矣帝不纳后穆进见口复陈曰臣闻汉
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者尚书事黄门侍郎一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5a 页
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
公卿乃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自此以来权
倾人主穷困天下宜皆罢遣博选耆儒宿德与参政
事帝怒不应穆伏不起左右传出(声传/令出)良久乃趋而去
自此中官数因事称诏诋毁之穆素刚不得意居无几
愤懑发疽卒
陈蕃为光禄勋桓帝时封赏踰制内宠猥盛蕃上疏谏
曰臣闻有事社稷者社稷是为有事人君者容悦是为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5b 页
今臣蒙恩圣朝备位九列见非不谏则容悦也夫诸侯
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高祖之约非
功臣不侯而闻追录河南尹邓万世父尊之微功更爵
尚书令黄门隽先人之绝封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
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其功至乃一门之
内侯者数人故纬象失度阴阳谬序稼用不成民用不
康臣知封事已行言之无及诚欲陛下从是而止又比
年收敛十伤五六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6a 页
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
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是以倾宫嫁而天
下化楚女悲而西宫菑且聚而不御必生忧悲之感以
致兵革水旱之困夫狱以禁止奸邪官以称才理物若
法亏于平官失其人则王道有缺而今天下之论皆谓
狱繇怨起爵以贿成夫不有臭秽则苍蝇不飞陛下宜
采求得失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
赏各有所归岂不幸甚帝颇纳其言为出宫女五百馀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6b 页
人但赐隽爵关内侯而万世南乡侯延熹六年车驾幸
广成较猎(广成/苑名)蕃上疏谏曰臣闻人君有事苑囿唯仲
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
肆纵故皋陶戒舜无放逸游周公戒成王无槃于游田
虞舜成王犹有此戒况德不及二王者乎夫安平之时
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有三空之厄害田野空朝廷空
仓库空是谓三空加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
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岂宜扬旗耀武骋心舆马之观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7a 页
乎又前秋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
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齐景公欲观于海放
乎琅琊晏子为陈百姓恶闻旌旗舆马之音举首嚬眉
之憾景公感之不行周穆王欲肆车辙马迹祭公谋父
为诵祈招之诗以止其心诚恶逸游之害人也书奏不

襄楷平原人桓帝时宦官专朝政刑暴滥又比失皇子
灾异尤数楷自家诣阙上疏曰臣闻皇天不言以文象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7b 页
设教尧舜虽圣必历象日月星辰察五纬所在故能享
百年之寿为万世之法臣窃见去岁五月荧惑入太微
犯帝座出端门不轨常道其闰月庚辰太白入房心犯
小星震动中耀中耀天王也傍小星者天王子也夫太
微天廷五帝之座而金火罚星扬光其中于占天子凶
又俱入房心法无继嗣今年岁星久守太微逆行西至
掖门还切执法岁为木精好生恶杀而淹留不去者咎
在仁德不修诛罚太酷前七年十二月荧惑与岁星俱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8a 页
入轩辕逆行四十馀日而邓皇后诛其冬太寒杀鸟兽
害鱼鳖城傍竹柏之叶有伤枯者臣闻师曰柏伤竹枯
不出三年天子当之今雒阳城中人夜无故叫呼云有
火光人声正諠于占亦与竹柏同自春夏以来连有霜
雹及大雨雷而臣作威作福刑罚急刻之所感也太原
太守刘瓆南阳太守成瑨志除奸邪其所诛剪皆合人
望而陛下受阉竖之谮乃远加老逮三公上书乞哀瓆
等不见采察而严被谴让忧国之臣将遂杜口矣臣闻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8b 页
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陛下即位以来频行诛伐梁
寇孙邓并见族灭其从坐者又非其数李云上书明主
所不当讳杜众乞死谅以感悟圣朝曾无赦宥而并被
残戮天下之人咸知其冤汉兴以来未有拒谏诛贤用
刑太深如今者也求平旧典诛当重论皆须冬狱先请
后刑所以重人命也顷数十岁以来州郡玩习又欲避
请谳之烦辄托疾病多死牢狱长吏杀生自已死者多
非其罪魂神冤结无所归诉淫厉疾疫自此而起昔文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9a 页
王一妻诞致十子今宫女数千未闻庆育宜修德省行
以广螽斯之祚又七年六月十三日河内野王山上有
龙死可长数十丈扶风有星陨为石声闻三郡夫龙形
状不一小大无常故易况之大人帝王为符瑞或闻河
内龙死讳以为蛇夫龙能变化蛇亦有神皆不当死者
秦之将衰华山神操璧以授郑客曰今年祖龙死始皇
逃之死于沙丘王莽天凤二年讹言黄石山宫有死龙
之异后汉诛莽光武复兴虚言犹然况于实邪夫星辰
卷五百三十七 第 29b 页
丽天犹万国之附王者也下将畔上故星亦畔天石者
安类坠者失势春秋五石陨宋其后襄公为楚所执秦
之亡也石陨东郡今陨扶风与先帝园陵相近不有大
丧必有畔逆案春秋以来及古帝王未有河清及学门
自坏者也臣以为河者诸侯位也清者属阳浊者属阴
河当浊而反清者阴欲为阳诸侯为帝也大学天子教
化之宫其门无故自坏者言文德将丧教化废也京房
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人厉疫三者
卷五百三十七 第 30a 页
并时而有河清犹春秋麟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之以为
异也臣前上琅琊宫崇受于吉神书不合明听臣闻布
榖鸣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至信人有贱而
言忠臣虽至贱诚愿赐清问极尽所言书奏不省十馀
日复上书曰臣伏见太白北入数日复出东方其占当
有大兵中国弱四夷强臣又推步荧惑今当出而潜必
有阴谋皆繇狱多冤结忠臣被戮德星所以久守执法
亦为此也陛下宜承天意理察冤狱为刘瓆成瑨亏除
卷五百三十七 第 30b 页
罪避追录李云杜众等子孙夫天子事天不孝则日食
星阙比年日食于朔三光不明五纬错戾前者宫崇所
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
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嗣不兴孝冲孝
质类世短祚臣又闻之得主所好自非正道神为生虐
故周衰诸侯以力征相高于是夏育申休宋万彭生任
鄙之徒生于其时殷纣好色妲己是出叶公好龙真龙
游廷今黄门常侍天刑之人陛下爱待兼倍常宠系嗣
卷五百三十七 第 31a 页
未兆岂不为此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宫而在天市明当
给使主市里也今乃反处常伯之位实非天意又闻宫
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
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
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或言当时老子四入/夷狄始为浮屠之化)
屠不三宿桑下(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也)不欲久生恩爱
精之至也天神遣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
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今陛下媱女艳妇极天下
卷五百三十七 第 31b 页
之丽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奈何欲如黄老乎书上即
诏尚书问状楷曰臣闻古者本无宦官武帝末春秋高
数游后宫始置之耳后稍见任至于顺帝遂益繁炽今
陛下爵之十倍于前至今无继嗣者岂独好之而使之
然乎尚书上其对坐论司寇
 
 
 册府元龟卷五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