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三十一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百三十一 宋 王钦若等 撰
  谏诤部
   规谏第八
隋于宣敏开皇初为奉车都尉使奉抚慰巴蜀还上疏
曰臣闻磐石之宗汉室于是惟永建维城之固周祚所
以灵长昔秦皇置牧守而罢诸侯魏后昵謟邪而疏骨
肉遂宗社移于他族神器传于异姓此事之明甚于观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b 页
火然山川设险非亲勿居且蜀土沃饶人物殷阜西通
邛𤏡南属荆巫周德之衰兹土遂成戎首炎政失御此
地便为祸先是以明者防于无形治者制其未乱方可
庆隆万世年逾七百伏惟陛下日角龙颜膺乐推之运
参天贰地居揖让之期亿兆宅心百神受职理须树建
藩屏封植子孙继周汉之宏图改秦魏之覆轨抑近习
之权势崇公族之本枝但三蜀三齐各称天险分王戚
属今正其时若使利建合宜封树得所巨猾息其非望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a 页
奸臣杜其邪谋盛业洪基同天地之长久英声茂实齐
日月之炤临臣虽学谢多闻然情深体国辄申管见战
慄惟深帝省表嘉之谓高颎曰于氏世有人焉竟纳其
言遣蜀王秀镇蜀
何妥为通直散骑常侍纳言苏威兼领五职高祖甚亲
重之妥奏威不可信任又以掌天文律度皆不称职妥
又上八事以諌今所载者四事而已其一事曰臣闻知
人则哲惟帝难之孔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b 页
诸直则民不服由此言之政之治乱必慎所举故进贤
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察今之举人良异于此无论謟直
莫择贤愚志欲崇高则起家喉舌之任意须屈抑必白
首郎署之官人之不服实由于此臣闻爵人于朝与众
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伏见留心狱讼爱人如子每
应决狱无不询访群公刑之不滥君之明也刑既如此
爵亦宜然若有懋功简在帝心者便可擢用自斯以降
若选重官必须参以众议勿信一人之举则上不偏私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a 页
下无怨望其二事曰孔子云定察阿党则罪无掩蔽又
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所谓比者即阿党也
谓心之所爱既已光华荣显犹加提挈心之所恶既已
沉滞屈辱薄言必怒提挈既成必相掩蔽则欺上之心
生矣屈辱既加必有怨恨则谤讟之言出矣伏愿广加
逖访勿使朋党路开威恩自任有国之患莫大于此其
三事曰臣闻舜举十六族谓八元八凯也计其贤明理
优今日犹复择才授任不相侵滥故得四门雍穆庶绩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b 页
咸熙今官员极多用人甚少有一人身上乃兼数职为
是国无人也为是人不善也今万乘大国髦彦不少纵
有明哲无由自达东方朔言曰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
虏斯言信矣今当官之人不度德量力既无吕望傅说
之能自负傅岩渭水之气不虑忧深责重惟畏总领不
多安斯宠任轻彼权轴好致颠蹶盖此之由也易曰鼎
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臣闻穷力举重
不能为用伏愿更任贤良分才参掌使各行有馀力则
卷五百三十一 第 4a 页
庶事康哉其四事曰臣闻礼云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
左道以乱政者杀孔子曰仍旧贯何必改作伏见比年
以来改作者多矣至如范威漏刻十载不成赵翊尺秤
七年方决公孙济迂诞医方费逾巨万徐道庆回互子
午糜耗饮食常明破律多历岁时王渥乱名曾无纪极
张山居未知星位前已蹂藉太常曹魏祖不识北辰今
复辚轹太史莫不用其短见使自誇毗邀射名誉厚相
诬罔请今日已后有如此者若其言不验必加重罚庶
卷五百三十一 第 4b 页
令有所畏忌不敢轻奏狂简时苏威权兼数司先尝隐
武功故妥言自负傅岩渭水之气以此激上书奏威大衔之
枊彧为治书侍御史见高祖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
烦碎因上疏谏曰臣闻自古圣帝莫过唐虞象地则天
布政施化不为丛脞是谓钦明语曰天何言哉四时
行焉故知人君出令诫在烦数是以舜任五臣尧咨
四岳设官分职各有司存垂拱无为天下以治所谓劳
于求贤逸于任使又云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此言君臣
卷五百三十一 第 5a 页
体裁有别比见四海一家万机务广事无大小咸关圣
听留心治道无惮疲劳亦由群官惧罪不能自决取判
天旨闻奏过多至营造细小之事出给纤微之物一日
之内酬荅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中未寝动以文簿忧
劳圣躬伏愿思臣至言少减烦务以怡神为意以养性
为怀思武王安乐之义念文王忧勤之理若其经国大
事非臣下裁断者伏愿详决自馀细务责成所司则圣
体尽无疆之寿臣下蒙覆育之赐也高祖览而嘉之
卷五百三十一 第 5b 页
杨尚希为上仪同高祖每旦临朝日昃不倦尚希諌曰
周文王以忧勤事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愿陛下举大
纲责成宰辅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宜亲也帝欢然曰公
爱我
张羡仕后周为司城中大夫以年老致政高祖迁都龙
首羡上表劝以俭约上优诏荅之
裴肃仁寿中为贝州长史见皇太子勇蜀王秀左仆
射高颎俱废黜遣使上书曰臣闻事君之道有犯无隐
卷五百三十一 第 6a 页
愚情所怀敢不闻奏窃见高颎以天挺良才元勋佐命
陛下光宠亦已优隆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
长短者岂可胜道哉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
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
得罪已久宁无革心愿陛下弘君父之慈顾天性之义
各封小国观其所为若能迁善渐更增益如或不悛贬
削非晚今者自新之路永绝愧悔之心莫见岂不哀哉
书奏帝谓杨素曰裴肃忧我家事此亦至诚也
卷五百三十一 第 6b 页
苏威为民部尚书兼纳言文帝尝与文献皇后对觞召
威及高颎杨素广平王雄四人谓曰太史言朕祚运尽
于三年朕忧懑故举此酒耳今欲营南山险处与公等
固之以观时变将如何威进曰周文修德旋地动之灾
宋景一言星退三舍愿陛下恢崇德度享天之休若弃
德恃险同舟之人谁非敌国纵南山之阻安足固哉帝
善其言属之以酒又从焬帝征辽东领右禦卫大将军
杨元感之反也帝引威帐中惧见于色谓威曰此小儿
卷五百三十一 第 7a 页
聪明得不为患乎威曰夫识是非审成败者乃所谓聪
明元感粗疏非聪明者必无所虑但恐寖成乱阶耳威
见劳役不息百姓思乱微以此讽帝竟不悟后从幸雁
门为突厥所围朝廷危惮帝欲轻骑溃围而出威谏曰
城守则我有馀力轻骑则彼之所长陛下万乘之主何
宜轻脱帝乃止突厥俄亦解围而去车驾至太原威言
于帝曰今者盗贼不止士马疲敝愿陛下还京师深根
固本为社稷之计帝初然之竟用宇文述等议遂往东
卷五百三十一 第 7b 页
都时天下大乱威知帝不可改意甚患之属帝问侍臣
盗贼事宇文述曰盗贼信少不足为虞威不能诡对以
身隐于殿柱帝呼威而问之威对曰臣非职司不知多
少但患其渐近帝曰何谓也威曰他日贼据长白山今
者近在荥阳汜水帝不悦而罢寻属五月五日百僚上
遗多以珍玩威献尚书一部微以讽帝帝弥不平
唐孙伏伽万年县法曹武德元年初以三事上諌其一曰
臣闻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诤子虽无道
卷五百三十一 第 8a 页
不陷于不义故曰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
于君以此言之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故也隋后主所
以失天下者何也止为不闻其过当时非无直言之士
由君不受諌自谓德盛唐尧功高夏禹穷侈其欲以恣
其心天下之士肝脑涂地户口减耗盗贼日滋而不觉
知者皆由朝臣不敢告之也向使修严公之法开直言
之路选贤任能赏罚得中人人乐业谁能摇动者乎所
以前朝好为变更不师古训者止为天诱其咎将以开
卷五百三十一 第 8b 页
今圣唐也陛下龙举晋阳天下飨应计不旋踵大位遂
隆陛下勿以唐得天下之易不知隋失之不难也陛下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既
为竹帛所拘何可恣情不慎凡蒐狩须顺四时既代天
理安得非时妄动陛下二十日龙飞二十一日有献鹞
雏者此乃前朝之弊风少年之事务何忽今日行之又
闻相国参军事卢牟子献琵琶长安县丞张安道献弓
箭频蒙赏劳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卷五百三十一 第 9a 页
臣陛下必有所欲何求而不得陛下所少者岂此物哉
愿陛下察臣愚心则天下幸甚其二曰百戏散乐本非
正声有隋之末大见崇用此谓淫风不可不改近者太
常官司于人间借妇女裙襦五百馀具以充散妓之服
云拟五月五日于玄武门游戏臣窃思审实损皇猷亦
非贻厥孙谋为后代法也故书云无以小恶为无伤而
弗去恐从小至于大故也论语云放郑声远佞人又云
乐则韶舞以此言之散妓定非功成之乐也如臣愚见
卷五百三十一 第 9b 页
请并废之则天下不胜幸甚其三曰臣闻性相近而习
相远以其所好相染也故书云与治同道罔弗兴与乱
同事罔弗亡以此言之兴乱斯在所与皇太子及诸王
等左右群僚不可不择而任之也如臣愚见但是无义
之人乃先来无赖家门不能邕睦及好奢华驰猎驭射
专作慢游狗马声色歌舞之人不得使亲而近之也此
等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于拾遗补阙决不能为也臣
历窥往古下观近代至于子孙不孝兄弟离间莫不为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0a 页
左右之乱也愿陛下妙选贤才以为皇太子僚友如此
即克隆磐石永固维城矣高祖览之大悦以为治书侍
御史及平王世充窦建德大赦天下既而责其党与并
令配迁伏伽上表谏曰臣闻王言无戏自古格言去食
存信传诸旧典故书云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又论语云
一言出口驷不及舌以此而论言之出口不可不慎伏
惟陛下光临区宇覆育群生率土之滨谁非臣妾丝纶
一发取信万方使闻之者不疑见之者不惑陛下今月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0b 页
二日发云雨之制光被黔黎无所间然公私蒙赖既云
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与天下断当
许其更新以此言之但是赦后即无事因何王世充及
建德部下赦后始欲迁之此是陛下自违本心遣下人
若为取则若欲子细推寻逆城之内人谁无罪故书云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若论渠魁充等为首渠魁尚免胁
从何辜且古人云蹠狗吠尧吠非其主在东都城内及
建德部下及有与陛下积小故旧编发友朋犹尚有人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1a 页
败后始至者此等岂忘陛下皆云被拥故也以此言之
自外疏者窃谓无罪又书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上古
以来何代无君所以只称尧舜之善者何也直由为天
子者实难善名难得故也往者天下未平威权须应机
而作今四方既定设法须与人共之但法者陛下自作
之还须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之今自为无信欲遣
兆人若何信畏故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遍
王道平平赏罚之行达乎贵贱圣人制法无限亲疏如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1b 页
臣愚见世充建德下伪官经赦合免责情欲迁配者请
并放之则天下幸甚又上表请置谏官高祖皆纳焉
孔颖达为给事中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
言益见亲待太宗尝问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
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
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
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
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惟匹庶帝王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2a 页
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
测度不可知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具位居尊
极炫曜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
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深善其对
李大亮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太宗谓侍臣曰大亮可
谓忠直矣朕遣使至其所见有隹鹰讽令献朕大亮因
密表责朕云陛下久绝田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
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使罪其人朕览表嘉叹不能自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2b 页
已有臣若是朕复何忧于是赐之金壶以彰忠谠
戴胄为民部尚书太宗将修雒阳胄諌曰关中河外近
置军团富室强丁并从戎旅重以九城作使馀丁向尽
去京二千里内先配司农将作假有遗馀势何足纪乱
离俯尔户口单苦一人就役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
仗从役者责其糇粮尽室经营多不能济以臣愚见恐
致怨嗟今丁役既尽赋调不入费用不止帑藏甚虚且
雒阳宫殿足蔽风雨数年功毕亦谓非晚若顿修营恐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3a 页
伤劳扰上嘉之因谓其侍臣曰戴胄于我非骨肉之亲
但以忠直励行情深体国事有机要无不以闻
张元素为给事中太宗发卒修雒阳宫元素谏曰陛下
承百王之末属凋弊之馀必欲节之以礼制陛下宜以
身为先东都未有幸期即令补葺岂疲人之所望也陛
下初平东都之始层楼广殿皆令彻毁天下翕然同心
欣仰岂有初则恶其侈靡今乃袭其雕丽臣每承德音
未即巡幸此则事不急之务成虚费之劳国无兼年之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3b 页
积何用两都之好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
又乾阳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
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深恐甚于炀帝者矣愿陛下
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上大悦谓房元龄曰
本修雒阳意在便于百姓今元素上表实亦可依必事
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修宜即停之
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太宗问曰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
时谏舜禹者十馀人食器之间若谏何也遂良对曰彫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4a 页
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
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
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以为然因曰夫人君不忧百姓
而事奢淫危亡之机可反手而待也又皇子年幼者多
任都督刺史遂良上疏曰昔两汉以郡国理人除郡以
外分立诸子割土分疆杂用周制皇唐州县粗依秦法
皇子幼年或授刺史陛下岂不以遍王骨肉镇捍四方
此之造制道高前烈始臣愚见有小未尽何者刺史郡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4b 页
帅民仰以安得一善人部内苏息遇一不善人合州劳
弊是以人君爱恤百姓尝为择贤或称河润九里京师
蒙福或人兴歌咏生为立祠汉宣帝云与我共理者惟
良二千石乎如臣愚见陛下儿子内年齿尚幼未堪临
人者且留京师教以经学一则畏天之威不敢犯禁二
则观见朝仪自然成立因此即习自知为人审堪临州
然后遣出臣谨按汉明章和三帝能育爱子弟自兹已
降取为准的封立诸王各有国土年尚幼小者召留京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5a 页
师训以礼法垂以恩惠讫三帝世诸王数十百人惟二
王稍恶自馀餐和染教皆为善人此则前事已验惟陛
下详察太宗深纳之又太宗谓侍臣曰当今国家何等
为急遂良曰即日四方仰德谁敢为非取太子诸王须
有定分陛下宜为万代法以遗子孙太宗曰此言是也
朕年将五十已觉衰怠既以长子守器东宫弟及庶子
数将五十心常忧虑颇在此耳但自古嫡庶无良何尝
不倾败国家公等为朕搜访贤德以辅储宫爰及诸王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5b 页
咸求正士但事人岁久即分义情深非意窥𨵦多由此
作其王府官僚宜限以四方考而代也后为黄门侍郎
太宗于寝殿侧置一院令太子居之绝不令往东宫遂
良上疏谏曰臣闻周两问安三至必退汉储侍膳五日
乃来前贤作法规模弘远礼曰男子十年出就外傅出
宿于外学书计然则古之达者岂无私爱欲使成立凡
人尚犹如此况君之世子乎自当春诵夏弦亲近师傅
体人间之庶事识君臣之大道使翘足延首皆聆善声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6a 页
若献岁之有阳春玄天之有日月弘此懿德乃作元良
伏惟陛下道育三才功包九德新树太子莫不欣然既
云废昏立明须称天下瞻望而教成之道实深乖阙不
离膝下常居宫内保傅之说无畅经籍之谈蔑如且朋
友不可以深交交深必有怨父子不可以滞爱爱滞或
生愆伏愿远览殷周近遵汉魏不可顿革事须阶渐当
计旬日半遣还宫专学艺以润身布芳声于天下则微
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太宗从之又太宗伐辽将发遂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6b 页
良上疏曰臣旁求史籍讫于近代为人之主无自伐辽
人臣往征则有之矣汉则荀彘杨仆魏代则母丘俭王
颀司马懿犹为人臣慕容真僣号之子皆为其主长驱
高丽虏其人畜削平城垒陛下立功同于天地美化包
于古昔自当超迈百王岂止俯同六子陛下昔剪平寇
逆大有爪牙年齿未衰犹堪任用惟陛下之所使亦何
行而不尅今太子新立年实幼少自馀藩屏陛下所知
今一朝弃金汤之安渡辽海之外臣忽三思烦愁并集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7a 页
特乞天慈一垂省察
虞世南为秘书监虽容貌懦懦若不胜衣而志性抗烈
每论昔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贞观
中陇右山摧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多大水太宗以问
世南对曰春秋时山摧晋侯召伯宗而问焉对曰国主
山川故山摧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
币以礼焉梁山晋所主也晋侯从之故得无害汉文帝
元年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摧大水出令郡国无来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7b 页
贡献施惠于天下远近欢洽一不为灾后汉灵帝时青
蛇见御坐晋惠帝时大蛇长三百步见齐地经市入庙
案蛇宜在草野而入市朝所以可为怪耳今蛇见山泽
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也又山东足雨虽则
其常然阴淫过久恐有冤狱宜省系囚庶几或当天意
且妖不胜德惟修德可以消变太宗以为然因遣使者
赈恤饥馁申理狱讼多所原宥后有星孛于虚危历于
氐百馀日乃灭太宗谓群臣曰天见彗星是何妖也世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8a 页
南曰昔齐景公时彗星见公问晏婴对曰公穿池沼畏
不深起台榭畏不高行刑罚畏不重是以天见彗星为
公诫耳景公惧而修德后十六日而星没臣闻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
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何损于时然愿陛下勿以功高
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于始彗
星虽见未足为忧太宗敛容谓曰吾之抚国良无景公
之过但吾才弱冠举义兵年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而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8b 页
居大位自谓三代以降拨乱之主莫臻于此重以薛举
之骁雄宋金刚之鸷猛窦建德跨河北王世充据雒阳
当此之时足为勍敌皆为我所擒及逢家难复决意安
社稷遂登九五降服北夷吾颇有自矜之意以轻天下
之士此吾之罪也上天见变良为是乎秦始皇平六国
隋焬帝富四海既骄且逸匪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又太宗狩于济源之凌山帝
曰古者先驱以供宗庙今所获鹿宜令所司造脯醢以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9a 页
充荐享世南谏曰陛下因听览之馀成顺天以杀伐将
欲摧班碎掌亲御皮轩穷猛兽之窟穴尽逸材之林薮
夷凶剪暴以卫黎元收革擢羽用充军器举旗效获或
遵前古然黄屋之尊金舆之贵八方之所仰德万国之
所系心清道而行犹虞衔橛斯盖重慎防微为社稷计
也是以马卿直谏于前张昭变色于后臣诚微未敢忘
斯义且矢弧罟罼所殪已多颁食肆获皇恩亦溥伏愿
时息猎车且韬长戟不拒刍荛之请降纳沟浍之流袒
卷五百三十一 第 19b 页
禓徒搏任之群下则贻范百王永光万世
高季辅贞观中为中书舍人上疏曰窃见密王元挠等
皆是懿亲陛下友爱之怀义高古昔分以车服委以藩
维须依礼仪以副瞻望比见帝子拜诸叔诸叔亦荅拜王
爵既同家人有礼讵合如此颠倒昭穆伏望一垂训诫
永循彝则
马周为监察御史贞观六年将幸九成宫周上疏曰伏
见明敕以四月二日幸九成宫臣窃惟太上皇春秋已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0a 页
高陛下所宜朝夕视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宫去京三
百馀里銮舆动轫严跸经旬非可以旦暮至脱太上皇
情或思感而欲即见陛下者将何以赴之且车驾今行
本为避暑而往然则太上皇尚留热所而陛下自遂凉
处温清之道臣窃未安然敕书既出业已成就愿示速
反之期以开众惑十一月从幸雒阳又上疏曰臣历观
前代自夏殷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者八百馀年
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叶恩结于人心岂无僻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0b 页
王赖前哲以免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
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
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故传嗣之主政教少
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分矣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
而称德日浅故当思隆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
有馀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
而已然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宽猛随时而大要
唯以节用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故其下爱之如日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1a 页
月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遐长而祸乱不作也今
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役徭
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
秋冬夏略无休时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
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
五年来百姓颇有嗟怨之言以为陛下不存养之昔唐
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可复行
于今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辍露台之役集上书囊以为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1b 页
殿惟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至景帝以锦绣纂组妨害
女功特诏除之所以百姓安乐至孝武帝虽穷奢极侈
而承文景遗德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
天下必不能全此于时代差近事迹可见今京师及益
州诸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
为俭臣闻昧旦丕显后世犹怠作法于理其弊犹乱陛
下少处人间知百姓辛苦前代成败目所亲见尚犹如
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万岁之后固圣虑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2a 页
所当忧也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
聚为盗贼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改悔未有重能安全
者凡修政教当修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
则无益者也故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
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失是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
厉亦笑殷纣之灭隋焬帝大业之初又笑齐魏之失国
今之视焬帝亦犹焬帝之视齐魏也故京房谓汉元帝
云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此言之不可不诫也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2b 页
往者贞观之初率土霜俭一疋绢才得一㪷米而天下
怡然百姓知陛下甚忧怜之故人人自安曾无谤讟自
五六年频岁丰稔一疋绢得粟十馀石而百姓皆以为
陛下不忧怜之咸有怨言又今所营为者寔颇多不急
之务故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惟在百
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雒口仓而李密因之东
都积布帛而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
未尽向使雒口东都无谷帛则世充李密未必能聚大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3a 页
众但贮积者固是有国之常事要当人有馀力而后收
之岂人穷而强敛之更以资寇积之无益也然俭以息
人贞观之初陛下已躬为之故今行之不难也为之一
日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
傥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患狂狡因之一窃
发则有不可测之事非徒圣躬旰食晏寝而已古语云
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以陛下之明诚欲
厉精为政不烦远采上古之术但及贞观之初则天下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3b 页
幸甚昔贾谊谓汉文帝云可恸哭及长叹息者言当韩
信王楚彭越王梁英布王淮南之时使文帝即天子位
必不能安又言赖诸王年少傅相制之长大之后必生
祸乱历代以来皆以谊言为是臣窃观今诸将功臣陛
下所与定天下者皆仰禀成规备鹰犬之用无威略振
主如韩彭之难驾驭者而诸王年并幼小纵其长大当
陛下之日必无他心然即万代之后不可不虑自汉晋
以来乱天下者何尝不是诸王皆为树置失宜不预为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4a 页
节制以至于灭亡人主孰知其然但溺于私爱故使前
车既覆而后车不改辙也今天下百姓极少诸王甚多
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
昔魏武帝宠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
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疑而畏之也此则武帝宠陈思
适所以苦之也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
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须而每年别加优赐曾无纪
极里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今大圣创业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4b 页
岂惟处置见在子弟而已当制长久之法使万代遵行
又言临天下者以为人本欲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
县令既众未必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天
下刺史悉称贤则陛下端拱岩廊之上百姓不虑不安
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有擢升宰相必先试以
临人或从二千石入为丞相今朝廷独重内官县令刺
史颇轻其选刺史多是武夫勋人或京官不称职方始
外出而折冲果毅之内身材强者先入为中郎将其次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5a 页
始补州任边远之处用人更轻其材堪宰莅以德行见
称擢者十不能一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疏奏太宗
称善久之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
周遂奏请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
宗益加赏劳又城阳公主改适饶州刺史薛昱之子瓘
将成婚太宗使卜人卜之曰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
双悴若昼日行合卺之礼则终吉太宗将从之周谏曰
臣闻朝谒以朝思相戒也讲习以昼思相成也宴饮以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5b 页
昃思相欢也婚合以夕思相亲也是以上下有威内外
有规动息有时吉凶有宜先王之教不可黩也今陛下
欲谋其始而乱其纪不可为也夫卜筮者所以定犹豫
决嫌疑若渎礼乱常先王所不用也太宗又从其言而

岑文本为中书侍郎太宗谓侍臣曰当国家何等最急
各为我言之文本曰传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由斯而
言礼义为急贞观十一年文本从至雒阳宫会谷雒汎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6a 页
溢文本上封事曰臣闻创拨乱之业者其功既难守已
成之基者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
有卒所以隆其基也今虽亿兆乂安方隅宁谧既承丧
乱之后又接凋弊之馀户口减损尚多田畴恳开犹少
覆焘之恩著矣而创痍未复德教之风被矣而资产屡
空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纪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
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
必致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6b 页
渐有征役则随而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
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散之心生矣故帝舜曰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
失道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
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是以古之哲王虽休勿休日慎一
日者良为此也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
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系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
不肖闻过既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7a 页
信颐神养性省畋游之娱去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
方内而不求辟土载櫜弓矢而无忘武备凡此数者虽
为国之常道陛下之所常行臣之愚心惟愿陛下思之
而不倦行之而不怠则至道之美与三五比隆亿载之
祚随天地长久虽使桑谷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
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咎为祥况水雨之患阴
阳常理岂可谓之天谴而系圣心哉臣闻古人有言农
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知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7b 页
斧钺是时魏王盛修第宅文本以为侈不可长上疏盛
陈节俭之义言泰宜有抑损太宗并嘉之侯君集初破
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
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
其罪诏下狱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上疏
曰君集等或位居辅佐或职为爪牙并蒙拔擢受将帅
之任不能正身奉法以报陛下之恩举措肆情罪负盈
积实宜绳之刑典以肃朝伦但高昌昏迷人神共弃在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8a 页
朝议者以其地在遐荒咸欲置之度外惟陛下运独见
之明授决胜之略君集等奉行圣算遂得指期平弭若
论事实并是陛下之功君集等有道路之劳未足称其
勋力而陛下天德弗宰乃推功于将帅露布初至便降
大恩从征之人皆沾浩荡及其凯旋特蒙曲宴又对万
国加之重赏内外文武咸欣陛下赏不踰时而不经旬
日并付大理虽乃君集等自挂网罗而在朝之人未知
所犯恐海内又疑陛下惟录其过似遗其功臣以下才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8b 页
谬参近职既有所见不敢默然臣闻古之人君出师命
将克敌则获重赏不克则受严刑是以当其有功也虽
贪残淫纵必蒙青紫之宠当其有罪也虽勤躬洁己不
免鈇钺之诛故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
也昔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縻亿万之费经
四年之劳惟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之首而贪不爱
卒罪恶甚多武帝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广利海
西侯食邑八千户又校尉陈汤矫诏兴师虽斩郅支单于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9a 页
而汤素贪盗所收康居财物事多不法为司𨽻所系汤
乃上疏曰与吏士共诛郅支幸得擒灭今司𨽻乃收系案
验是为郅支报雠也元帝赦其罪封汤关内侯赐黄金百
斤又晋龙骧将军王浚有平吴之功而王浑等论浚违
诏不受节度军人得孙皓宝物并烧皓宫及船浚上表
曰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武帝赦而
不推拜辅国大将军封襄阳侯赐绢万匹近隋新义郡
公韩擒虎平陈之日纵士卒暴乱叔宝宫内文帝亦不
卷五百三十一 第 29b 页
问罪虽不进爵拜擒虎上柱国赐物八千段由斯观之
将帅之臣廉慎者少贪求者众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
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
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知前圣莫不收人之长
弃人之短良为此也臣又闻之天地之道以覆载为先
帝王之德以含弘为美夫以区区汉武及历代诸帝犹
能宥广利等况陛下天纵神武振宠图以定六合岂独
正兹刑网不行古人之事哉伏惟圣怀自当已有斟酌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0a 页
臣今所以陈闻非敢私君集等庶以萤爝未光增辉日
月陛下降雨露之泽收雷电之威录其微劳忘其大过
使君集重升朝列复预驰驱虽非清贞之臣犹是贪愚
之将斯则陛下圣德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等愆过虽
蒙宥而过更彰足使立功之士因兹而皆劝负罪之将
由斯而改节矣疏奏乃释
刘洎为散骑常侍贞观十七年皇太子初立洎谓宜尊贤
重道以弘圣德上书曰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0b 页
学三让元良由是作贞斯皆屈主祀之尊申下交之义故
得刍言咸荐睿问旁通不出轩庭坐知天壤率由兹道永
固鸿基者焉是故周储上哲师望奭而加裕汉嗣深仁引
园绮而昭德原夫太子宗祧是系善恶之际兴亡斯在不
勤于始将悔于终是以晁错上书令先通政术贾谊献策
务前知礼教窃惟皇太子孝友仁义皆自天资非受审谕因
以华夷仰德翔泳希风矣然则寝门视膳已表于三朝艺
官论道宜弘于四术伏惟陛下诞睿膺图登庸历试多才多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1a 页
艺道著于正时允武允文功成于纂纪万方即序九国
清晏尚且虽休勿休日慎一日求异闻于振古劳睿思
于当年乙夜观书事高汉帝马上披卷勤过魏皇陛下
自励如此而今太子优游弃日不习图书臣所未谕一
也加以暂屏机务即寓雕虫纡宝思于天文则长河韬
映摛玉字于仙札则流霞成彩固以锱铢万代冠冕百
王屈宋不足以升堂钟张何偕于入室陛下自好如此
而令太子悠然静处不寻篇翰臣所未谕二也陛下备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1b 页
该众妙独秀寰中犹晦天聪俯询凡识听朝之隙引见
群官降以温颜访以古今得失朝廷是非里闾好恶凡
有巨细必关听览陛下自行如此而令太子久入趋侍
不接正人臣所未谕三也陛下若谓无益则何事劳神
若谓有成则宜申贻厥蔑而不急未见其可伏愿俯推
睿范训及储君授以良书娱之嘉客朝披经史观成败
于前踪晚接宾游访得失于当代间以书札继以篇章
则日闻所未闻日见所未见副德逾光群生之福也古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2a 页
之太子问安而退所以广敬于君父异宫而处所以分
别于嫌疑今太子一侍天闱动移旬朔师傅以下无由
接见假令供奉有隙暂还东朝拜谒既疏且事欣仰规
谏之道固所未暇陛下不可以亲教宫采无因以进言
虽列百僚竟将何补伏愿不循前躅稍抑下流弘远大
之规展师友之义则离辉克茂帝图斯广凡在黎元孰
不庆赖太子温良恭俭聪明睿哲含灵所悉臣岂不知
浅识勤思效愚忠者愿沧溟益润日月增华自此敕令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2b 页
洎与岑文本褚遂良往东宫与太子游处为宾客焉太
宗既慱总群书励精政术每与公卿言及古今必诘难
往复洎上书谏曰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
相悬拟伦斯绝是知课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
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
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
天辨饰辞以折其理援古以排其议欲令凡蔽何阶应
荅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君称大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3a 页
辨若讷庄生称至道无闻此皆不欲烦也且多记则损
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久必为
累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窃以今日升平皆
力行所致欲其久长非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
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至如秦政
强辩失人心于自矜魏文宏才亏众望于虚说此才辩
之累较然可知矣伏愿略兹雄辩浩然养气简彼缃图
澹焉怡目固万寿于南邱齐百姓于东户则天下幸甚
卷五百三十一 第 33b 页
皇恩斯毕
 
 
 
 
 
 
 册府元龟卷五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