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二十六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百二十六 宋 王钦若等 撰
  諌诤部
   规諌第三
后汉陈龟桓帝时为京兆尹会羌胡寇边杀长吏驱略
百姓帝以龟世谙边俗拜为度辽将军龟临行上疏曰
臣龟蒙恩累世驰骋边垂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
庭魂骸不反荐享狐狸犹无以塞厚责荅万分也臣至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b 页
驽顽器无铅刀一割之用过受国恩荣秩兼优生年死
日永惧不报臣闻三辰不轨擢士为相蛮夷不恭挟卒
为将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上惭圣朝下惧素
餐虽殁躯体无所云补今西州边鄙土地塉埆(埆音觉/又音确)
(谓土/薄也)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
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自顷年以
来匈奴数攻营郡残杀长吏侮略良细战夫身膏沙漠
居人首系马鞍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a 页
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磬虽含生气实同枯朽往岁并
州水雨灾螟互生稼穑荒耗租更空阙老者虑不终年
少壮惧不困厄陛下以百姓为子品庶以陛下为父焉
可不日昃劳神垂抚育之恩哉唐尧亲舍其子以禅虞
舜者是欲民遭圣君不令遇恶主也故古公杖策其民
五倍文王西伯天下归之岂复舆金辇宝以为民惠乎
近孝文皇帝感一女子之言除肉刑之法体德行仁为
汉贤主陛下继中兴之统承光武之业临朝听政而未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b 页
留圣意且牧守不良或出中官惧违上旨取过目前呼
嗟之声招致灾害胡虏凶悍因衰缘隙而令仓库殚于
豺狼之口功业无铢两之效皆由将帅不忠聚奸所致
前凉州刺史祝良初除到州多所紏罚太子令长贬黜
将半致未踰时功效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改任牧
守去斥奸残又宜更选丐奴乌桓护羌中郎将校尉简
练文武授之以法令除并凉二州令年租更宽赦罪隶
扫除更始则善吏知奉公之祐恶者宽营私之祸胡马
卷五百二十六 第 3a 页
可不窥长城塞下无候望之患矣帝觉悟乃更选幽并
刺史自营郡太守都尉以下多所革易下诏为陈将军
除并凉一年租赋以赐吏民
赵典桓帝时任为大鸿胪时恩德诸侯以无劳受封群
臣不悦而莫敢谏典独奏曰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
忝下辱乱象干度(左传曰国无功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
(一则曰择人二曰从时前书曰成帝时同日封王氏五/侯其日天气赤黄雾四塞哀帝封丁氏日亦然是不用)
(善传人则/乱象干度)且高祖之誓非功臣不封宜一切削免爵土
卷五百二十六 第 3b 页
以存旧典帝不从
桓鸾为议郎上陈五事举贤才审授用黜佞倖省苑囿
息赋役书奏御忤内监故不省
蔡邕为议郎初直諌灵帝好学自造黄羲篇五十章因
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
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
护多引无行趋势之徒并待制鸿都门下憙陈方俗闾里
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市贾小民为宣陵孝
卷五百二十六 第 4a 页
子者复数十人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时频有雷霆疾风
伤树拔木地震陨雹蝗虫之害又鲜卑犯境役赋及民
六年七月制书引咎制群臣各陈政要当施行邕上封
事曰臣伏读圣旨虽周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勿祗
畏无以或加臣闻天降灾异缘象而至辟历数发(辟音/普历)
(切霹阳气/之动也)殆刑诛繁多之所生也风者天之号令所以
教人也夫昭事上帝则自怀多福宗庙致敬则鬼神以
著国之大事实先祀典天子圣躬所当恭事臣自在宰
卷五百二十六 第 4b 页
府及备朱衣(宰府谓司徒桥玄府也朱衣谓祭官也汉/官仪曰汉家赤行齐者绛绔袜音文伐切)
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之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
犹为疏废故皇天不悦显此诸异鸿范传曰政悖德隐
厥风发屋折木坤为地道易称安贞阴气愤盛则当
静反动法为下叛夫权不在上则雹伤物政有苛暴则
虎狼食人贪利伤民则蝗虫损稼去年六月二十八日
太白与月相迫兵事恶之鲜卑犯塞所从来远今之出
师未见其利上违天文下逆人事诚当博览众议从其
卷五百二十六 第 5a 页
安者臣不胜愤懑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表左谓陈/之于表左)
(也犹今云/如左如右)一事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及季夏之节迎
五帝于郊(天子居明堂各依其月布政故云明堂月令/四立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以其日天子)
(亲迎气于其方并祭其方之/帝季夏之末祭中央帝也)所以𨗳致神气祈福丰年
清庙祭祀追往孝敬养老辟雍示人礼化皆帝者之大
业祖宗所祗奉也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
吏卒小污屡生忌故(小污谓病/及死也)窃见南郊斋戒未尝有
废至于他祀辄兴异议岂南郊卑而他祀尊哉孝元皇
卷五百二十六 第 5b 页
帝策书曰礼之至敬莫重于祀所以竭心亲奉以致肃
祗者也又元和故事复申先典(章帝元和二年制曰山/川百神应典礼者尚未)
(咸秩其议修群祀以祈丰年又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三年望祀华霍柴东岱宗为人祈福)前后制
书推心恳恻而近者以来更任太史忘礼敬之大任禁
忌之书拘信小故以亏大典礼妻妾产者斋则不入侧
室之门无废祭之文也(礼记曰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夫斋则不)
(入侧室/之门也)所谓宫中有卒三月不祭者谓士庶人数堵之
室共处其中耳(仪礼曰有死于宫中者/则为之三月不举祭)岂谓皇居之旷
卷五百二十六 第 6a 页
臣妾之众哉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二事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是
故先帝虽有圣明之资而犹广求得失又因灾异援引
幽隐重贤良方正敦朴有道之选危言极諌不绝于朝
陛下亲政以来频年灾异而未闻特举博选之旨诚当
思省述修旧事使抱忠之臣展其狂直以解易传政悖
德隐之言三事夫求贤之道未必一涂或以德显或以
言扬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尝被谤讪之诛
卷五百二十六 第 6b 页
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词郎中张文前独尽狂言圣听
纳受以责三司臣子旷然众庶解悦(汉名臣奏张文上/疏其略曰春秋义)
(曰蝗者贪扰之气所生天意若曰贪狼之人蚕食百姓/若蝗食禾稼而扰万民兽齧人者象暴政若兽而齧人)
(京房易传曰小人不义而反尊荣则虎食人辟历杀人/象暴政妄有喜怒政以贿成刑放于宠推类叙意探旨)
(求原皆象群下贪狼威教妄施或若蝗虫宜敕正众邪/清审选举退屏贪暴鲁僖公小国诸侯敕政修已斥退)
(邪臣尚获其报六月甚雨之应岂况万乘之主修善求/贤宜举敦朴以辅善政陛下体尧舜之圣秉独见之明)
(恢太平之业敦经好学流布远近可留须臾神虑则可/致太平招休徵矣诏曰下太尉司徒司空夫瑞不虚至)
(灾必有缘朕以不德秉统未明以招祅伪将何以昭显/宪法哉三司任政者也所当夙夜而各拱默讫未有闻)
卷五百二十六 第 7a 页
(将何以奉答天意敉宁我人其各悉/心思所崇改务消复之术称朕意焉)臣愚以为宜擢文
右职以劝忠謇宣声海内博开政路四事夫司𨽻校尉
诸州刺史所以督察奸枉分别白黑者也伏见幽州刺
史杨憙益州刺史庞芝凉州刺史刘虔各有奉公疾奸
之心憙等所紏其效尤多馀皆枉挠不能称职或有抱
罪怀瑕与下同疾纪纲弛纵莫相举察公府台阁亦复
默然五年制书议遣八使又令三公谣言奏事(汉官仪/曰三公)
(职采长吏臧否人所疾苦/条奏之是为举谣言是也)是时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
卷五百二十六 第 7b 页
者忧悸失色未详斯议所因寝息昔刘向奏曰夫执狐
疑之计者开群枉之门养不断之虑者来谗邪之口今
始闻善政旋复变易足令海内测度朝政宜追定八使
紏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三公岁尽差其殿最使
吏知奉公之福则众灾之原庶可塞矣五事臣闻古者
取士必使诸侯岁贡(尚书大传曰古诸侯之于天子三/年一贡士一适谓之攸好德再适)
(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注云适犹得也)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
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数路而
卷五百二十六 第 8a 页
(数路谓孝廉/文学之路也)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经国理政未有
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馀日观看篇章聊
以游意当代博奕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
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谕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
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臣每受教于圣化门差次
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既加之恩难复收
改但守俸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理人及仕州郡昔孝
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
卷五百二十六 第 8b 页
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
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当志其大者六事墨绶长吏
职典理人(汉官仪曰秩六百/石铜章墨绶也)皆当以利惠为绩日月为
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而今在任无复能省及其还者
多召拜议郎郎中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如有衅
故自当极其刑诛岂有伏罪惧考而反求迁转更相放
效臧否无章先帝旧典未尝有此可皆断绝以覈真伪
七事伏见前一切以宣陵孝子者有以为太子舍人臣
卷五百二十六 第 9a 页
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惟继体之君父子至亲
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踰越今虚伪小
人本非骨肉既无私幸之恩又无禄仕之实恻隐思慕
情何缘生而群聚山陵假名称孝行不隐心义无依至
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恒思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
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乃伏其辜虚伪杂秽难得
胜言又前至得拜后辈被遗或经年陵次以暂归见漏
或以人自代以蒙宠荣争讼怨憾汹汹道路太子官属
卷五百二十六 第 9b 页
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
大焉宜遣归田里以明诈伪书奏帝乃亲迎气北郊及
行辟雍之礼又诏宣陵孝子为舍人者悉改为丞尉焉
卢植为尚书灵帝光和元年有日食之异植上封事諌
曰臣闻五行传曰晦而月见谓之朓王侯其舒此谓君
政舒缓故曰食晦也春秋传曰天子避位移时言其相
掩不过移时而间者日食自已过午既食之后云雾晻
暧比年地震彗孛互见臣闻汉以火德化当宽明近色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0a 页
信谗忌之甚者如火畏水故也按今年之变皆阳失阴
侵消禦灾凶宜有其道谨略陈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
禁三曰禦疠四曰备寇五曰修礼六曰遵尧七曰禦下
八曰散利用良者宜举州郡覈举贤良随方委用责求
选举原禁者凡诸党锢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
禦疠者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疠
之来皆由于此宜敕收拾以安游魂(后以王甫程阿所/横忧死父及兄弟)
(并被诛灵帝后梦见桓帝怒曰宋皇后何罪/而绝其命也诉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难救也)备寇者侯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0b 页
王之家赋税减削愁穷思乱必致非常宜使给足以防
未然修礼者应徵有道之人若郑玄之徒陈明洪范攘
服灾咎遵尧者今郡守刺史一月数迁宜依黜陟以章
能否纵不九载可满三岁禦下者请谒希爵一宜禁塞
迁举之事责成主者散利者天子之体理无私积宜弘
大务蠲略纳徵帝不省
孔融为少府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
祀天地拟斥乘舆诏书班行其事融上疏曰窃闻领荆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1a 页
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祀天地拟议社
稷虽昏僭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之何者万
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悬远禄位
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踰也每有一竖臣辄
去图之若行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愚谓虽有重戾
必宜隐忍贾谊所谓投鼠忌器盖谓此也是以齐兵次
楚唯责包茅王师败绩不书晋人前以露袁术之罪今
复下刘表之事是使跛牂欲窥高岸天险可得而登也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1b 页
按表跋扈擅诛列侯遏绝诏命断盗贡篚招呼元恶以
自营卫专为群逆主萃渊薮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
瓦解其势可见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魏刘魏国初建为黄门侍郎太祖在长安欲亲征蜀
上疏曰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故能成
功于千载者必以远察近智周于独断者不耻于下问
亦欲博采必尽于众也且韦弦非能言之物而圣贤引
以自规臣才智闇浅愿自比于韦弦昔乐毅能用弱燕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2a 页
破大齐而不能以齐兵定即墨者夫自为计者虽弱必
固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自殿下起军以来三十馀年
敌无不破彊无不服今以海内之兵百胜之威而孙权
负险于吴刘备不宾于蜀夫夷狄之臣不当冀州之卒
权备之籍不比袁绍之业然本初亡而二寇未捷非闇
弱于今而智武于昔也私自为计者与欲自溃者异势
耳故文王伐崇三驾不下归而修德然后服之秦为诸
侯所征必服及兼天下东向称帝匹夫大呼而社稷用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2b 页
隳是力毙于外而不恤民于内也臣恐边寇非六国之
敌而世不乏才分土之势此不可不察也天下有重得
有重失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
之此重失也于今之计莫若料四方之险择要害之处
而守之选天下甲卒随方面而岁更焉殿下可高枕于
广厦潜思于治国广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
安矣太祖遂进前而报曰非但君知臣臣亦当知君
今欲使吾坐行西伯之德恐非其人也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3a 页
贾诩为大中大夫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有夺宗
之思太祖尝屏除左右问诩诩默然不对太祖曰与卿
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
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
子遂定
王朗文帝时为御史大夫上疏劝育民省刑曰起兵以
来三十馀年四海荡覆万国殄瘁赖先王芟除盗贼扶
育孤弱遂使华夏复有纲常鸠集兆民于兹魏土使封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3b 页
鄙之内鸡鸣狗吠达于四境蒸庶欣欣喜遇升平今远
方之寇未宾兵戎之役未息诚令复除足以怀远人良
宰足以宣德泽阡陌咸修四民殷炽必复过于曩时而
富于平日矣易称敕法书著祥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慎
法狱之谓也昔曹相国以狱市为寄路温舒疾治狱之
吏夫治狱者得其情则无冤死之囚丁壮者得尽地力
则无饥馑之民穷老者得仰食仓廪则无馁饥之殍嫁
娶以时男女无怨旷之憾胎养必全则孕者无自伤之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4a 页
哀新生必复则孩者无不育之累壮而后役则幼者无
离家之思二毛不戎则老者无顿伏之患医药以疗其
疾宽柔以乐其业威罚以抑其强恩仁以济其弱赈贷
以赡其乏十年之后既笄者必盈巷二十年之后胜兵
者必满野矣
辛毗为侍中文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諌曰吴楚之民险
而难禦道隆后服道污先叛自古患之非徒今也陛下
祚有海内夫不宾者其能久乎昔尉佗称帝子阳僣号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4b 页
历年未几或臣或诛何则违逆之道不久全而大德无
所不服也方今天下新定地广民稀夫庙算而后出军
犹临事而惧况今庙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六军不增于故而复循之
此末易见也今日之计莫若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
寄政则充国之屯田明仲尼之远怀十年之中强壮未
老童龀胜战兆民知义将士思奋然后用之则役不再
举矣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耶毗对曰昔周文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5a 页
王以纣遗武王惟知时也苟时未可庸得已乎帝竟伐
吴至江而还
高柔为廷尉魏初三公无事又希与朝政柔上疏曰天
地以四时成功元首以辅弼兴治成汤仗阿衡之佐文
武凭旦望之力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
膂此皆明王圣主任臣于上贤相良辅股肱于下也今
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无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
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诚非朝廷崇用大臣之义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5b 页
大臣献可替否之谓也古者刑政有疑辄议于槐棘之
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
三公朝朔望之日又可得延入讲论得失博尽事情庶
有裨起天听弘益大化文帝加纳焉至明帝即位为博
士是时禁杀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能觉告者厚加赏
赐上疏曰圣王之御世莫不以广农为务俭用为资夫
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蓄蓄财积谷而有忧患之虞者
未之有也古者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6a 页
寒中间以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
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民虽障防
力不能禦至如荥阳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
命实可矜伤方今天下生财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
多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灾将无以待之惟陛下览先
圣之所念悯稼穑之艰难宽放民间使得捕鹿遂除其
禁则众庶永济莫不悦豫矣又魏名臣奏载柔上疏曰
臣深思陛下所以不蚤取此鹿者诚欲使极蕃息然后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6b 页
大取以为军国之用然臣窃以为今鹿但有日耗终无
从得多也何以知之今禁地广轮且千馀里臣计其中
有虎大小六百头狼有五百头狐万头有大虎一头三
日食一鹿一虎一岁百二十鹿是为六百头虎一岁食
七万二千头鹿也使十狼日共食一鹿是为五百头狼
一岁共食万八千头鹿也鹿子始生未能善走使十狐
一日共食一子比至健走一月之间是为万狐一月共
食鹿子二万头也大凡一岁所食十二万头其雕鹗所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7a 页
害臣置不计以此推之终无从得多不如早取之为便也
和洽明帝时为光禄勋太和中散骑常侍高堂隆奏时
风不至而有休废之气必有司不勤职事以失天常也
诏书虚谦引咎博咨异同洽以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
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故废一时之农则失育命之
本是以先王务蠲烦费以专耕农自春夏以来民穷于
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复
之术莫大于节俭太祖建立洪业奉师徒之费供军赏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7b 页
之用吏士丰于资食仓府衍于谷帛犹不饰无用之宫
绝浮华之费方今之要固在省息劳烦之役损除他馀
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禦宜在备豫料贼虚实蓄
士养众算庙胜之策明攻取之谋详询众庶以求厥中
若谋不素定轻弱小敌军人数举举而无庸所谓玩武
无震古人之戒也
高堂隆为侍中明帝用法深重隆上疏曰夫拓迹垂统
必俟圣明辅世致治亦须良佐用能庶绩其凝而品物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8a 页
康乂也夫移风易俗宣明道化四表同风回首面内德
教光熙九服慕义固非俗吏之所能也今有司务纠刑
书不本大道是以刑用而不措俗弊而不敦宜崇礼乐
班叙明堂修三雍大射养老营建郊庙尊儒士举逸民
表章制度改正朔易服色布恺悌尚俭素然后备礼封
禅归功天地使雅颂之声盈于六合缉熙之化流于后
嗣斯盖至治之美事不朽之贵业也则九域之内可
揖让而治矣尚何忧哉苟不正其本而求其末譬犹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8b 页
棼丝非理政也可命群公卿士通儒造具其事以为

蒋济为中护军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敝古之至戒也往者
大臣秉事外内扇动陛下卓然自览万几莫不祇肃夫
大臣非不忠也然威权在下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陛
下既已察之于大臣愿无忘于左右左右忠正远虑未
必贤于大臣至于便辟取舍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辄云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9a 页
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
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
推移于事即亦因时而向之一有此端因当内设自完
以此众语私招所交为之内援若此臧否毁誉必有所
兴功负赏赐必有所易直道事上者或壅曲附左右者
反达因微而入缘刑而出意所狎信不复猜觉此宜圣
智所当蚤闻外以经意则形察自见或恐朝臣畏言不
合而受左右之怨莫适以闻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
卷五百二十六 第 19b 页
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
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然人
君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已明有所付三官任一臣非
周公旦之忠又非管夷吾之公则有弄机败官之弊当
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
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诏
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伏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
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就迁为护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0a 页
军加散骑常侍
钟毓为散骑常侍时蜀将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亲征
毓上疏曰夫策贵庙胜功尚帷幄不下殿堂之上而决
胜千里之外车驾宜镇守中土以为四方威势之援今
大军西征虽有百倍之威于关中之费所损非一且盛
暑行师诗人所重实非至尊动轫之时也迁黄门侍郎
时大兴雒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许
昌偪狭于城南以毡为殿备设鱼龙蔓延民罢劳役毓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0b 页
諌以为水旱不时帑藏空虚凡此之类可须丰年又上
宜复关内开荒地使民肆力于农事遂施行
王肃为散骑常侍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曰前志有
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㸑师不宿饱此谓平涂
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险阻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
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
而难继实行军之大忌也闻曹真发已踰月而行裁半
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是贼便得以逸而待劳乃兵家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1a 页
所惮也言之前代则武王伐纣出关而复论之近事则
文武征权临江不济岂非所为顺天知时通于权变者
哉兆民知圣上以水雨艰剧之故休而息之后日有衅
乘而用之则所谓悦以犯难民忘其死者矣于是遂罢
何晏为尚书正始八年七月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
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习正则身正身正则不令而行
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
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1b 页
不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行也季
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佞
亵狎乱生近昵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
谆谆以为至虑舜戒禹曰邻哉邻哉言慎所近也周公
戒成王曰其明言慎所与也诗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可自今以后御幸式乾殿及游豫后园皆大臣侍从因
从容戏宴兼省文书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
晏乂为散骑常侍諌议大夫正始八年十二月奏曰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2a 页
礼天子之宫有斲砻之制无朱丹之饰宜循礼复古今
天下已平君臣之分明陛下但当不懈于位平公正之
心审赏罚以使之可绝后园习骑乘马出必御辇乘车
是天下之福臣子之愿也晏乂咸因阙以进规諌
程晓齐王嘉平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晓上疏曰
周礼之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春秋传曰天有十日人有
十等愚不得临贤贱不得临贵于是并建圣哲树之风
声明试以功九载考绩各修厥业思不出位故栾书欲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2b 页
拯晋侯其子不听死人横于街路邴吉不问上不责非
职之功下不务分外之赏吏无兼统之劳民无二事之
役斯诚为国要道治乱所由也远览典志近观秦汉虽
官名改易职司不同至于宗上仰下显明分例其致一
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昔武皇帝大业草创
众官未备而军旅勤苦民心不安乃有小罪不可不察
故置校事取其一切耳然检御有方不至纵恣也此霸
世之权宜非帝王之正典其后渐蒙见任复为疾病转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3a 页
相因仍莫正其本遂令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
职无方限随意任情惟心所适法造于笔端不依科诏
狱成于门下不顾覆讯其选官属以谨慎为粗疏以
詷为贤能其治事以刻暴为公严以循理为性弱外则
托天威以为声势内则聚群奸以为腹心大臣耻与分
势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锋芒郁结而无告至使尹谟
公于目下肆其奸慝罪恶之著行路皆知纤恶之过积
年不闻既非周礼设官之意又非春秋十等之义也今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3b 页
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司
隶校尉督察京辇御史中丞董摄宫殿皆高选贤才以
充其职申明科诏以督其违若此诸贤犹不足任校事
小吏益不可信若此诸贤各思尽忠效其区区亦复无
益各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则是中丞司隶重增一官
耳莫如旧选尹谟之奸今复发矣进退推算无所用之
昔桑弘羊为汉求利卜式以为独烹弘羊天乃可雨若
政治得失必感天地臣恐水旱之灾未必非校事之由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4a 页
也曹恭公远君子近小人国风托以为刺卫献公舍大
臣而与小臣谋定姜谓之有罪纵今校事有益于国以
礼义言之尚伤大臣之心又况奸回暴露而据不罢是
衮阙不补迷而不返也于是遂罢校事官
吴阚泽文帝时领中书权尝问书传篇何者为美泽欲
讽谕以明治乱因对以贾谊过秦论最善权览读焉
全琮为吴大司马右军师为人恭顺善于承颜纳规言
辞未尝切迕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琮以圣
卷五百二十六 第 24b 页
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隔绝瘴海水土气毒
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有疾病咸相污染往者惧不能
返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
有所不安权不听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权深悔之后言次及之琮对曰当是时群臣有不諌者
臣以为不忠
 
 册府元龟卷五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