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二十三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百二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谏诤部
   总序
传曰天子有诤臣七人又曰命百官箴王阙孔子之述
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直谏四曰诤谏五曰
赣谏盖古之王者莫不开谏诤之路延谠直之议思闻
已过以救时弊然后上下之情无壅大小之政咸叙以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b 页
臻夫至治者也太古之世朴略而无纪三五以降则轩
辕有明堂之议尧有衢室之问舜有进善之旌禹有五
声之听汤有好问之诰武王有大道之访咸所以详延
嘉话颇弥缝其阙故前史所载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
弟以补察其政至于朝夕起居不忘纳谏在舆有旅贲
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𥊍御
之箴临事有瞽史之诏燕居有史工之词至于大夫士
有规训传言之告庶人商旅有诽谤陈货之儆百工之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a 页
贱许执艺以献喻遒人之职专徇铎以采诗谅夫谏诤
之所繇来者旧矣汉氏之后居人上者何尝不遐迪古
训咨诹善道稽农博采虚己以延纳浚发嘉诏下及幽
隐退托不明求所裨益自秦置谏议大夫专掌论议汉
废其职至武帝复置谏大夫𨽻光禄勋无常员率用名
儒宿德以任其职周旋侍从参相讽议世祖增议事员
三十人魏氏遵之逮晋而罢江东唯梁陈有此官后魏
置谏议大夫七十𨽻集书省北齐因之后周之官府有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b 页
保氏大夫掌规谏又有諌议诚议等大夫隋置谏议大
夫七人属门下省炀帝废之唐武德初置四员属门下
龙朔中改为正谏大夫武后垂拱中又置补阙拾遗左
右各二人供奉左右箴规得失天授中左右各加三员
共十人神龙初复旧四员正议大夫复为谏议大夫开
元定制左右补阙拾遗各二员复有内供奉各一员凡
十二人左属门下右属中书贞元四年分置左右谏议
大夫各四员𨽻两省元和元年止置諌议大夫四员罢
卷五百二十三 第 3a 页
左右之名会昌二年复置左右以备两省员数无所加
朱梁至周无所改易咸以参侍亲近专职论諌大则廷
议小则上封秩序清峻推择精妙尸厥职者颇难其人
今兹考历代论诤之烈取古五諌之义第其品次垂为
训典若夫事君有勿欺之义廷諌有仗死之节危言以
期寤主逆耳而思益国是之谓直諌酌王度而纠谬攻
时病而尽规本献可替否之猷遵救恶弼违之训是之
谓规諌陈古义以喻今寓文辞而导意托事类以进说
卷五百二十三 第 3b 页
因访问而申对是之谓讽諌排奸罔避乎恶讦救危靡
俟乎旋踵蓄愤悱而有犯本质亮而不回是之谓强諌
含忠有素赍志将没忘躯而图国忍死以绪言是之谓
遗諌以是五者列而叙之凡率土之滨皆为臣子虽草
莱之沦贱士伍之卑冗咸被延纳得以言事今之所采
良无间然至有嘉其鲠亮特蒙奖遇申之赏赉存乎激
劝亦用论著备乎品目凡谏诤部六门云尔
   讽谏
卷五百二十三 第 4a 页
孔子曰谏有五吾从其讽盖所以因事托物寓情见意
冀言之者无罪而闻者之自戒尔三代而下良臣踵武
志存纳诲言思利国乃有陈之箴训形于风什敷引经
义援述古道假文以诠理藉辞而献规诚心内激精义
浚发周定䌷绎旨意微婉亦有曲终而奏雅劝百而风
一始于浮夸终于节俭又曷尝不感悟时主补其阙而
救其恶哉故人臣之礼不显谏者得事君之道矣
周辛甲武王时为太史命百官官箴王阙(阙过也百官/各为箴以诫)
卷五百二十三 第 4b 页
(王过/也)于虞人之箴曰(虞人掌/田猎者)芒芒禹迹画为九州(芒芒/远邈)
(也画/分也)经启九道(九道九州之/道也启开也)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
攸处德用不扰(人神各有归/故德不乱也)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冒/贪)
其国恤而思其麀牡(言但/念猎)武不可重(重犹/数也)用不恢于夏
(羿以好武虽有夏/家而不能恢大也)兽臣司原敢告仆夫(兽臣虞人也/告仆夫不敢)
(斥尊/也)
召康公成王时为太保作公刘泂酌卷阿以戒成王王
将涖政戒以民事美公刘之厚于民也(公刘后稷曾孙/夏末迫逐迁于)
卷五百二十三 第 5a 页
(邠而有居/民之道也)其诗曰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笃厚也/厚乎公)
(刘之为君也不以所居为居不/以所安为安邰国乃有疆埸也)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
橐于囊思辑用光(言公刘为夏人迫逐已之故不忍斗/其民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弃其馀)
(而去思在和其民人用光/大其道为今子孙之基)泂酌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
也其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泂远也餴/馏也饎酒)
(食也言远酌流潦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于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齐洁之诚以荐)
(之故/也)岂弟君子民之父母(乐以强教之易以悦安之/民皆有父之尊有母之亲)
阿言求贤用吉士也其诗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卷曲/也阿)
卷五百二十三 第 5b 页
(大陵也回风从长养之方来入之喻王/当屈体以待贤者贤者则猥来就之)岂弟君子来游
来歌以矢其音(矢陈也言王能待贤者如是则乐易君/子来就王游而歌以陈出其齐感王之)
(善心/也)
优旃者秦倡朱儒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
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曰汝欲
休乎陛楯者曰幸甚优旃曰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居
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
优旃曰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始
卷五百二十三 第 6a 页
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
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
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二世立又欲漆城
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漆城虽于百姓愁费
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
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无何二世杀优旃
归汉数年而卒
汉东方朔武帝时待诏公车帝欲起上林苑朔进谏曰
卷五百二十三 第 6b 页
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因奏泰阶之事帝乃拜
朔为大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
(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
(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祗皆获其宜天下大安是)
(为太平三阶不平则五神乏祀日有食之水润不浸稼/穑不成冬雷夏霜百姓不宁故治道倾天子行暴令好)
(兴兵甲修宫榭广苑囿则上阶为之奄奄/疏阔也以孝武皆有此事故朔为陈之)
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孝景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客
游梁作子虚赋时杨得意为狗坚因帝善此赋而荐之子
卷五百二十三 第 7a 页
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
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故虚藉此三人为辞
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
赋奏帝以为郎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通夜郎僰中巴
蜀民大恐帝遣相如使蜀时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之
不为用大臣亦以为然相如欲諌业已建之不敢乃著
书藉蜀父老为辞而诘难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
令百姓皆知天子意又相如从猎还过宜春宫奏赋以
卷五百二十三 第 7b 页
哀二世行失(宜春本秦之离宫胡亥于此为/阎乐所杀故感其处而哀之)又相如为
孝文园令见帝好仙因曰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
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
王之仙意也乃奏大人赋天子大悦
王褒蜀人也宣帝时徵褒既至诏褒作圣主得贤臣颂
末句云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侨松是时
帝颇好神仙故褒对及之官至谏大夫
枚皋为郎待诏卫皇后立皋奏赋以戒终
卷五百二十三 第 8a 页
扬雄成帝时待诏承明之庭帝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
后土以求继嗣雄奏甘泉赋以风甘泉本因秦离宫既
奢泰(本秦之林/光宫也)而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宫外近则
洪厓旁皇储胥弩阹远则石关封峦鳷鹊露寒棠梨师
得游观屈奇瑰伟(棠梨宫在甘泉苑垣外师得宫在栎/阳界其馀皆甘泉苑垣内之宫观也)
非木摩而不彫墙涂而不画周宣所考盘庚所迁夏卑
宫室唐虞采椽三等之制也(小雅斯干之诗序曰宣王/考室也考谓成盘庚殷王)
(名也迁谓都亳也唐虞谓尧舜也采/柞木也三等土阶三等言不过也)且其为已久矣非
卷五百二十三 第 8b 页
成帝所造欲諌则非时欲默则不能已故遂推而隆之
乃上比于帝室紫宫(帝谓/天也)若曰此非人力之所能为傥
鬼神可也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法从者/以言法)
(当从耳非失礼/一曰从法驾也)在属车间豹尾中(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
(之最后一乘县豹尾/豹尾以前皆为省中)故雄聊盛言车骑之众参丽之驾
非所以感动天地逆釐三神又言屏玉女郤虙妃以微
戒斋肃之事赋成奏之天子异焉三月帝将祭后土乃
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
卷五百二十三 第 9a 页
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
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还上河
东赋以劝十二月帝羽猎扬雄从以为昔在二帝三王
宫馆台榭沼池苑囿林麓薮泽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
充庖厨而已不夺百姓膏腴榖土桑柘之地女有馀布
男有馀粟国家殷富上下交足故甘露零其庭醴泉流
其唐(尔雅庙中/路谓之唐)凤凰巢其树黄龙游其沼麒麟臻其囿
神爵栖其林昔者禹任益虞而上下和屮木茂成汤好
卷五百二十三 第 9b 页
田而天下用足文王囿百里民以为尚小齐宣王囿四
十里民以为大裕民之与夺民也(裕饶/也)武帝广开上林
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
绕黄山濒渭而东穿昆明池象滇河营建章凤阙馺娑
(殿名/也)渐台泰液(渐台在泰/液池中)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莱
游观侈靡穷妙极丽虽颇割其三垂以赡齐民然至羽
猎田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太奢丽誇诩(诩大/也)
非尧舜成汤文武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复修前好不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0a 页
折中以泉台(鲁庄公筑泉台非礼也至文公毁之公羊讥/云先祖为之而毁之勿居而已今扬雄以)
(宫观之盛非成帝所造勿/修而已当以泉台折中也)故聊因校猎赋以风明年秋
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
张罗网罝罘捕禽兽载以轞车输长杨射熊馆(长杨宫/名在盭)
(厔县其中/有射熊馆)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帝还上长杨赋聊
因笔墨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刘向为光禄大夫挍中五经秘书成帝元舅阳平侯王
凤为大将军秉政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列侯时数有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0b 页
大异向以为外戚贵盛凤兄弟用事之应见尚书洪范
箕子为武王陈五行阴阳休咎之应向乃集合上古以
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连传
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号曰洪
范五行传论奏之天子心知向精忠故为凤兄弟起此
论然终不能夺王氏权又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
起微贱踰礼制(赵谓赵皇后昭/仪卫谓卫婕妤)向以为王教繇内及外
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1a 页
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后汉杜笃京兆杜陵人光武都雒阳以关中表里山河
先帝旧京不宜改营雒邑乃上奏论都赋后终从事中

张衡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不踰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
十年乃成
傅毅明帝时为大将军司马以帝求贤不笃士多隐处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1b 页
故作七激以为讽
班固初为兰台令史后为郎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
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东
方之徒造搆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
马融安帝永初中为挍书郎中诣东观典挍秘书是时
邓太后临朝大将军邓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
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
贼纵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2a 页
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諌
陈忠安帝时为尚书属常侍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
秉权任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忠内怀愤懑
而未敢陈諌乃作缙绅先生论以讽
赵岐灵帝时为司徒胡广所辟岐以纲维不摄阉竖专
权拟前代连珠之书四十章上之留中不出
魏刘劭明帝时为散骑常侍尝作赵都赋帝美之诏劭
作许都雒阳赋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2b 页
諌焉
晋张华惠帝时为侍中惧后族之盛作女史箴以为讽
贾后虽凶妒而知敬重华
庾羲穆帝时为吴兴内史帝颇爱文义羲至郡献诗颇
存讽諌因上表曰陛下以圣明之德方隆唐虞之化而
事役殷旷百姓凋残以数州之资经赡四海之务其为
劳弊岂可具言昔汉文居隆盛之世躬自俭约断狱四
百殆致刑措贾谊叹息犹有积薪之言以古况今所以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3a 页
益其忧惧陛下明鉴天挺无幽不烛弘济之道岂待瞽
言臣受恩奕世思尽丝发受任到东亲临所见敢缘弘
政献其丹愚伏愿听断之假少垂察览
桓伊为右军将军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捡行安恶
其为人每抑制之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
好利险谀之徒以安功名极盛而搆会之嫌隙遂成孝
武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不迁即吹为
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3b 页
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
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
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
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
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刋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
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南齐周颙明帝时为辅国府主簿时帝颇好言理以颙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4a 页
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直帝所为惨毒之事颙不敢
显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
后魏成淹献文时为著作郎帝于仲冬之月欲巡漠北朝
臣以寒甚固谏并不纳淹上按舆释游论帝览之诏尚
书李䜣等曰卿诸人不如成淹论通释人意乃敕停行
高允孝文时为镇军大将军领中书监允上酒训曰被
敕论集往世酒之败德以为酒训臣以朽迈人伦所弃
而殊恩过隆录臣于将殁之年勖臣于已坠之地奉命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4b 页
惊惶喜惧兼甚不知何事可以上答伏愿陛下以睿哲
之姿抚临万国太皇太后以圣德之广济育群生普天
之下罔不称赖然日昃忧勤虚求不已思监往事以为
警戒此之至诚感悟百灵而况于百官庶士万民乎臣
不胜踊跃谨竭其所见作酒训一篇但臣愚短加以荒
废辞义鄙拙不足观采伏愿圣慈体臣悾悾之情恕臣
狂瞽之意其辞曰自古圣王其为飨也玄酒在堂而醍
酒在下所以崇本重原降于滋味虽汎爵旅行不及于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5a 页
乱故能礼章而敬不亏事毕而仪不忒虽非斯致是失
其道将何以范时轨物垂之于世历观往代成败之效
吉凶繇人不在数也商辛耽酒殷道以之亡公旦陈诰
周德以之昌子反昏酣而致弊穆生不饮而身光或长
世而为戒或百代而流芳酒之为状变惑性情虽曰哲
人孰能自觉任官者殆于政也为下者慢于令也聪达
之士荒于听也柔顺之伦兴于诤也久而不悛致于病
也乃损其命谚亦有云其益于毫其损如刀言所益者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5b 页
不亦寡乎言所失者不亦夥乎无以酒荒而陷其身无
以酒狂以丧其伦迷邦失道流浪漂津不师不遵反将
何因诗不言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朋友之义也作官
以箴之申谋以禁之君臣之道也其言也善则三复而
佩之言之不善则哀矜而贷之此实先王纳规之意往
在有晋士多失度肆散诞以为不羁纵长酣以为高达
讽酒德之颂以相眩矅称尧舜有千钟百觚之饮著非
法之言引大圣为譬以则天之明岂其然乎且子思有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6a 页
云夫子之饮不能一升以此推之千钟百觚皆为妄也
今大魏应图重明御世化之所暨无思不服仁风淳洽
于四海太皇太后以至德之隆诲而不倦忧勤备于皇
诰训导行于无外故能道协两仪功同覆载仁恩下逮
罔有不遵普天率土靡不蒙赖在朝之士有位之人宜
尅已从善履正存贞节酒以为度顺经以为德悟昏饮
之美疢审敬慎之弥荣遵孝道以致养显父母而扬名
蹈闵曾之前轨遗仁风于后生仰以答所授俯以保其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6b 页
戒可不勉欤可不勉欤高祖悦之常置左右后又上大
都赋因以规讽亦二京之流
阳固为治书待御史曹武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
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咸阳王禧
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弊益
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称常代田渔声乐侈靡之事节以
中京礼仪之式因以讽諌
张彝宣武时为光禄大夫上历帝图表曰臣闻昊穹高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7a 页
朗尚假列星以助明洞庭渊湛犹藉众流以增大莫不
孤炤不诣其幽独深未尽其广先圣识其若此必取物
以自诫故尧称则天设谤木以晓未明舜称尽善悬諌
鼓以规阙少虞人献箴规之旨盘盂著举动之铭庶
几见善而思齐闻恶以思改眷眷于悔往之衢孜孜于
不逮之路用能声高百王卓绝中古经十世而不渝历
千祀以弥郁伏惟太祖拨乱奕代重光世祖以不世之
才开荡函夏显祖以温明之德润沃九区高祖大圣临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7b 页
朝经营云始未明求衣日昃忘食开剪荆棘徒御神县
更新风轨冠带朝流海东杂部之渠衡南异服之帅沙
西毡裘之戎漠北穹庐之野重译纳贡请吏称藩积德
懋于夏殷富仁盛于周汉泽教既周武功亦匝犹且浚
发明诏思求直士信是苍生荐言之秋祝史陈辞之日
况臣家自奉国八十馀年纡金锵玉及臣四世过以小
才藉荫出仕学惭专门武阙方略早荷先帝眷顾之恩
末蒙陛下不遗之施陪侍两宫官历常伯忝牧秦藩号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8a 页
兼安抚实思碎首膏原仰酬二朝之惠轻尘碎石远增
嵩岱之高辄私访旧书窃观图史其帝皇兴起之元配
天隆家之业修造益民之奇龙麟云凤之瑞卑宫爱物
之仁释网改祝之泽前歌后舞之应囹圄寂寞之美可
为辉光景行者辄谨编丹青以标睿范至如太康好田
遇穷后迫祸武乙逸禽罹震雷暴酷夏桀淫乱南巢有
非命之诛殷纣昏酣牧野有倒戈之阵周厉逐兽灭不
旋踵幽王遇惑死亦相寻暨于汉成失御莽新篡夺桓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8b 页
灵不纲魏武迁鼎晋惠闇弱骨肉相屠终使聪矅鹗视
并州勒虎狼据燕赵如此之辈罔不毕载起元庖羲终
于晋末凡十六代百二十八帝历三千一百七年杂事
五百八十九合成五卷名曰历帝图亦谤木諌鼓虞人
盘盂之类脱蒙置御座之侧时复披览冀或起于左右
上补未萌伏愿陛下远惟宗庙之忧近存黎民之念取
其贤君弃其恶主则微臣虽沉沦地下无异乘云登天
矣宣武善之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9a 页
北齐魏收后魏孝武时为中书侍郎帝常大发士卒狩
于嵩少之南旬有六日时天寒朝野嗟怨帝与从官及
诸妃主奇伎异饰多非礼度收欲言则惧欲默不能已
乃上南狩赋以讽焉虽富言淫丽而终归雅正帝手诏
报焉甚见褒美荣阳郑伯调之曰卿不遇老夫犹应逐

张晏之陪文宣后园宴坐客皆赋诗晏之诗云天下有
道主明臣直虽休勿休永贻世则文宣笑曰得卿箴讽
卷五百二十三 第 19b 页
深以慰怀
隋陆知命高祖时为仪同三司见天下一统劝高祖都
雒阳因上太平颂以讽焉
刘炫为殿中将军开皇中国家殷盛皆以辽东为意炫
以为辽东不可伐作抚夷论以讽焉当时莫有悟者及
大业之季三征不尅炫言方验
苏威为光禄大夫从炀帝幸雁门回属五月五日百寮
上馈多以珍玩威献尚书一部微以讽帝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0a 页
唐张蕴古贞观初自幽州记室直中书省以太宗初即
位上大宝箴深存规戒之体太宗嘉纳之赐以束帛焉
谢偃为王府功曹太宗闻而召见献惟皇诫德赋以申
讽諌
郭山恽中宗时为国子司业帝数与近臣及修文馆学
士宴游或令各效伎艺以为笑乐工部尚书张锡舞谈
容娘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左卫将军张洽舞黄獐
左金吾将军杜元琰诵婆罗门咒给事中李行言唱车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0b 页
驾西河中书舍人卢藏用效道士上章山恽独奏曰臣
无所解请歌古诗两篇帝许之山恽先歌鹿鸣篇曰呦
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
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
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又歌蟋蟀篇曰
蟋蟀在堂岁聿其暮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以太康职
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
不乐日月其迈无以太康职司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1a 页
蹶山恽奏此歌未毕中书令李峤以其辞规讽恐忤旨
遽催促止之
李景伯景龙中为諌议大夫中宗尝与宰臣贵戚内宴
酒酣遽唱回波乐甚喧杂失礼次至景伯歌曰回波尔
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礼饮只合三爵君臣杂混非宜
席为之散时人称之
邓汪为长上果毅延载年检校内史李昭德用事为朝
野所恶汪著石论数千言备述昭德专权之状凤阁舍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1b 页
人逢宏敏遽奏上其书则天谓纳言姚璹等曰昭德官
为内史身备殊荣若其实如所言足是惭负家国竟坐
免为钦州南宾尉
李日知为黄门侍郎时安乐公主池馆新成中宗亲往
临幸从官皆陪赋诗日知独存规诫其末章曰所愿暂
思居者逸莫使人称作者劳论者多赏之
魏知古元宗时为侍中从猎于渭川因献诗讽曰尝闻
夏太康五弟训禽荒我后来冬狩三驱盛礼张顺时鹰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2a 页
隼击讲事武功扬奔走未及去翾飞岂暇翔非熊从渭
水瑞翟想陈仓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子云陈羽猎
僖伯諌渔棠得失鉴齐楚仁恩念禹汤邕熙谅在宥亭
毒匪多伤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
宋璟开元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玄宗置之
内殿出入观省
崔日用为吏部尚书尝采毛诗大雅小雅二十篇及拟
司马相如封禅书因玄宗生日表上之以申规讽并述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2b 页
告成之事玄宗省表嘉叹赐衣一副帛五十疋以酬其

裴谞建中初为金吾将军以法吏舞文多挟宿怨因献
狱官箴以讽
杜希积功至朔方军节度使尝献体要八章多所规諌
德宗深纳之
蒋乂本名武元和中尝因奏对为上言曰陛下今日偃
武修文臣下亦当顺承上意因请改名乂宪宗悦而从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3a 页
之时讨王承宗兵初罢乂恐天子易于用武故因以此
讽焉
柳公绰元和中为吏部郎中献太医箴曰惟天布寒暑
不私于人品类既一崇高以均惟人谨好爱能保其身
清静无瑕辉光以亲寒暑满天地之间浃肌肤于外好
爱溢耳目之前诱心志于内端洁为堤奔射犹败气行
无间隙不在大睿圣之姿清明绝俗心正无邪志高寡
欲谓天高矣氛蒙晦之谓地厚矣横流溃之圣情超越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3b 页
万方赖之饮食所以资身也过则生患衣服所以表德
也侈则生慢惟过与侈生心必随之气与心流疾亦伺
之圣心不惑孰能移之畋游恣乐流情荡志驰骋劳形
叱吒伤气惟天之重从禽为累不养其外前修所忌圣
心非之孰敢违之人乘气而生嗜欲以萌气离有患气
凝则成巧必丧真智必诱情去彼烦虑在此诚明为之
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心静乐行体知道
全然后能德施万物以享亿年圣人在上各有攸处庶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4a 页
政有官群艺有署臣司太医敢告诸御上深叹赏之降
中使劳问
韦处厚为中书舍人翰林侍讲学士时穆宗以幼主荒
怠不亲政务既居纳诲之地宜有以启道性灵乃铨择
经义雅言以类相从为二十卷谓之六经法言献之
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身居廉镇乃心王室遣使献丹
扆箴六首曰臣闻心乎爱矣遐不谓矣此古之贤人所
以笃于事君者也夫迹疏而言亲者危地远而意忠者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4b 页
忤然臣切念拔自先圣遍荷宠光若不爱君以忠则是
上负灵鉴臣顷事先朝属多阴沴常献大明赋以讽颇
蒙先朝嘉纳臣今日尽节明主亦繇是心昔张敞之守
远郡梅福之在遐徼尚竭诚尽规不避尤悔况臣尝学
旧史颇知官箴虽在疏远犹思献替谨献丹扆箴六首
仰尘睿鉴伏积兢惶德裕意在切諌不欲斥言托箴以
尽意宵衣讽坐朝稀晚也正服讽服御乖异也罢献讽
徵求玩好也纳诲讽侮弃谠言也辨雅讽信任群小也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5a 页
防微讽轻出游幸也敬宗虽不能尽用其言命学士韦
处厚殷勤答诏颇嘉纳其心焉
汉张允初仕晋为左散骑常侍天福初允以国朝频有
肆赦乃进駮赦论曰管子云凡赦者小利而大害久而
不胜其祸无赦者小害而大利久而不胜其福又汉纪
云吴汉疾笃帝问所欲言对曰惟愿陛下无为赦耳如
是者何盖行赦不以为恩不行赦亦不以为无恩为罚
有罪故也切观自古帝王皆以水旱则降德音而宥过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5b 页
开狱牢以放囚冀感天地以救其灾者非也假有二人
讼一有罪一无罪若有罪者见舍则无罪者衔冤衔冤
者彼何疏见舍者此何亲乎如此则是致灾之道非救
灾之术也自此小民遇天灾则喜皆相劝为恶曰国家
好行舍必舍我以救灾如此则是国家教民为恶也且
天道福善祸淫若以舍为恶之人而便变灾为福则又
是天助其恶民也细而察之必不然矣傥或天降之灾
盖欲警戒人主节嗜欲务勤俭恤鳏寡正刑罚不滥舍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6a 页
有罪不僭杀无辜使美化行于天下圣德闻于上则虽
有水旱亦不为沴矣岂以滥舍有罪而反能救其灾乎
彰其德乎是知赦之不可行也明哉明哉帝览而嘉之
降诏奖饰云张允位居近侍志奉远图属将来之助致
小康睹已往之频行大赦若惠奸稍甚则蠹政亦多推
恩务洽于华夷作解愤调于疏数所贡论宜付史馆
 
 
卷五百二十三 第 26b 页
 
 
 
 
 
 
 
 册府元龟卷五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