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十四
卷五百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百十四  宋 王钦若等 撰
  宪官部
   刚正
书曰刚而塞强而义诗曰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矧夫风
宪之任抨弹攸属所以案举不法表正庶尹震肃纲纪
奋扬威望而能雅志公亮峻节猋厉举遵直道无所屈
挠善善恶恶不吐不茹使邪臣知惧懦夫有立须复逆
卷五百十四 第 1b 页
忤贵倖搆聚怨隙被以巧诋陷于深文亦无惮焉斯古
人所谓执德不回当官有守者也
汉严延年为御史掾举侍御史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
王尊立宣帝宣帝初即位延年劾奏光擅废立
无人臣礼不道奏虽寝然朝廷肃焉敬之
诸葛丰特立刚直元帝擢为司𨽻校尉时侍中许章以
外属贵幸奢淫不奉法度宾客犯事与章相连丰案劾
章欲奏其事适逢许侍中私出丰驻车举节诏章曰下
卷五百十四 第 2a 页
欲收之章迫窘驰车去丰追之章因得入公门自归上
(归自乞哀/于天子也)丰亦上奏于是收丰节司𨽻去节自丰始丰
上书谢曰臣丰驽怯文不足以劝善武不足以执邪陛
下不量臣能否拜为司𨽻校尉未有以自效复秩臣为
光禄大夫官尊贵重非臣所当处也又迫年数衰暮常
恐卒填沟渠无以报厚德使论议士讥臣无补长获素
飧之名(素空也言不举职/务空食禄俸而已)故常愿捐一旦之命不待时
而断奸臣之首县于都市编书其罪(编谓联次/简牍也)使四方
卷五百十四 第 2b 页
明知为恶之罚然后却就斧钺之诛诚臣所甘心也夫
以布衣之士尚犹有刎颈之交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仗
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
国家之政邪秽浊溷之气上感于天是以灾变数见百
姓困乏此臣下不忠之效也臣诚耻之亡已凡人情莫
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忠臣直士不避患害者诚为君
也今陛下天覆地载物无不容使尚书令尧(臣钦若等/曰尧史不)
(载/姓)赐臣丰书曰夫司𨽻者刺举不法善善恶恶非得专
卷五百十四 第 3a 页
之也免处中和顺经术意恩深德厚臣丰顿首幸甚臣
窃不胜愤懑愿赐清宴惟陛下裁幸帝不许是后所言
益不用
盖宽饶为司𨽻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平恩侯许伯入第
(许伯皇太子外祖也入第/者治第新成始入居之)丞相御史将军中二千石皆
贺宽饶不行许伯请之乃往从西阶上东乡特坐(言自/尊抗)
(无所/屈也)许伯自酌曰盖君后至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
狂丞相魏侯(臣钦若等曰/魏侯魏相也)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
卷五百十四 第 3b 页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属犹/佯也)酒酣乐作长信少府檀长卿
起舞为沐猴与狗斗(沐猴/狝猴)坐皆大笑宽饶不说仰视屋
而叹曰美哉然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所阅多
(言如客舍行客辄/过之故多所历也)唯谨慎为得久君侯可不戒哉因
起趋出劾奏长信少府以列卿而沭猴舞失礼不敬帝
欲罪少府许伯为谢良久帝乃解
孙宝字子严哀帝即位为谏大夫迁司𨽻初傅太后与
中山孝王母冯太后俱事元帝有郤(以当熊事/惭而嫉之)傅太后
卷五百十四 第 4a 页
使有司考冯太后令自杀众庶冤之宝奏请覆治傅太
后大怒曰帝置司𨽻主使察我冯氏反事明白故欲擿
觖以扬我恶(擿觖谓挑/发之也)我当坐之帝乃顺旨下宝狱尚
书仆射唐林争之上以林朋党比周左迁敦煌鱼泽障
候大司马傅喜光禄大夫龚胜固争帝为言太后出宝
复官
郑宾明法律为御史事贡公(贡禹/也)名公直
涓勋为司𨽻校尉时北地浩商为义渠长所捕亡(义渠/北之)
卷五百十四 第 4b 页
(县也商被县/长捕而逃亡)长取其母与猳猪连系都亭下(以深辱之/猳牡豕也)
商兄弟会宾客自称司𨽻掾长安县尉杀义渠长妻子
六人亡丞相御史请遣掾史与司𨽻校尉部刺史并力
逐捕察无状者(无状谓商及义渠/长本状之遣曲也)奏可勋奏言春秋之
义王人微者序乎诸侯之上尊王命也臣幸得奉使以
督察公卿以下为职今丞相宣(薛宣/也)请遣掾史以
宰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谓丞相掾史为宰士者言/其宰相之属官而信为士)
(也奉使命大/夫谓司𨽻也)甚悖逆顺之理(悖乖/也)宣本不师受经术因
卷五百十四 第 5a 页
事以立奸威案浩商所犯一家之祸耳印书欲专权作
威乃害于国不可之大者(周书洪范云臣之有作福作/威乃凶于乃国害于厥躬故)
(引/之)愿下中朝特进列侯将军以下正国法度议者以为
丞相掾不宜移书督趣司𨽻会浩商捕得伏诛家属徙
合浦
后汉鲍永建武中为司𨽻校尉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
事恢亦抗直不避彊禦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

卷五百十四 第 5b 页
何敞为侍御史章帝时尚书仆射郅寿讥刺窦宪等辞旨
甚切宪怒陷寿以买公田诽谤下吏当诛敞上疏理之
曰臣闻圣王辟四门开四聪延直言之路下不讳
之诏立敢谏之旗听歌谣于路诤臣七人以自鉴
炤考知政理违失人心辄改更之故天人并应传福无
穷臣伏见尚书仆射郅寿坐于台上与诸尚书论击匈
奴言议过差及上书请买公田遂系狱考劾大不敬臣
愚以为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
卷五百十四 第 6a 页
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又台阁平事分争
可否虽唐虞之隆三代之盛犹谓谔谔以昌不以诽谤
为罪请买公田人情细过可裁隐忍寿若被诛臣恐天
下以为国家横罪忠直贼伤和气忤逆阴阳臣所以敢
犯严威不避夷灭触死瞽言非为寿也忠臣尽节以死
为归臣虽不知寿度其甘心安之诚不欲圣朝行诽谤
之诛以伤晏清之化杜塞忠直垂讥无穷臣敞谬豫机
密言所不宜罪名明白当填牢狱先寿僵仆万死有馀
卷五百十四 第 6b 页
书奏寿得减死论
宋意为司𨽻校尉和帝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兄弟贵盛
步兵校尉邓垒河南尹王调故蜀郡太守廉范等群党
出入宪门负势放纵意随违举奏无所回避由是与窦
氏有隙
周䊸初为洛阳令部吏止奸亭长霍延遮止拔剑肆詈
皇后弟窦笃坐免后为御史中丞又坐免窦氏贵盛兄
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笃等以䊸公正而怨隙有素
卷五百十四 第 7a 页
遂不敢害永元五年徵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
侯瑰犹尚在朝䊸疾之复乃上疏曰臣闻臧文仲之事
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
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
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搆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
忽天威侮慢王室又造作巡狩封禅之书惑众不道当
伏诛戮而主者营私不为国计夫涓流虽寡浸成江河
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履霜有渐可不惩革宜寻吕产专
卷五百十四 第 7b 页
窃之乱永惟王莽篡逆之祸上安社稷之计下解万夫
之惑
华松为司𨽻校尉是时贵戚专势有司软弱莫敢纠罚
松奏马氏三侯群豪敛手
桓典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
应奉为司𨽻校尉纠举奸伪不避豪戚以严厉名
虞诩顺帝永建中为司𨽻校尉数月间奏太傅冯石太
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号为
卷五百十四 第 8a 页
苛刻时中常侍张防特用权势每请托受取诩辄按之
而屡寝不报诩不胜其愤乃自系廷尉奏言曰昔孝安
皇帝任用樊丰遂交乱嫡统几亡社稷今日张防复弄
威柄国家之祸将重至矣臣不忍与防同朝谨自系以
闻无令臣袭杨震之迹(震为樊丰/所谮而死)书奏防流涕诉帝诩
坐论输左校防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狱吏劝
诩自引诩曰宁伏欧刀以示远近(欧刀刑人/之刀也)诩子顗与
门生百馀人候中常侍高梵车诉言枉状梵入言之即
卷五百十四 第 8b 页
日赦出诩
李膺桓帝时拜司𨽻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
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
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
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御亲临
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晋文公执卫
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礼云公侯有罪虽曰宥之有
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
卷五百十四 第 9a 页
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
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尅殄元恶退就鼎镬
始生之愿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𨽻何
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沭不敢
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韩演为司𨽻校尉奏中常侍左悹罪恶及其兄太仆南
乡侯称请托州郡聚敛为奸宾客放纵侵犯吏民悹称
皆自杀演又奏中常侍具瑗兄沛相恭赃罪徵诣廷尉
卷五百十四 第 9b 页
瑗诣狱谢上还东武侯印绶诏贬为都乡侯
袁绍为司𨽻校尉董卓议欲废立谓绍曰天下之主宜
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献帝/也)似可今当立之
绍曰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
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卓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
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跪对曰此国
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
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
卷五百十四 第 10a 页
东门而奔冀州
魏王观字伟台明帝幸许召观为治书侍御史典行台
狱时多有仓卒喜怒而观不阿意顺旨
吴徐愿为侍御史性忠壮好直言
晋何曾魏世为司𨽻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
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曾奏劾之朝廷称焉时步
兵校尉阮籍负才放诞居丧无礼曾面质籍于文帝座
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
卷五百十四 第 10b 页
之曹不可长也因言于帝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
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宜摈四裔无令污染华夏
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
甚切帝虽不从时人敬惮
刘毅魏末辟司𨽻都官从事京邑肃然毅将弹河南尹
司𨽻不许曰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毅曰既能攫兽又
能杀鼠何损于犬投传而去武帝咸宁初为司𨽻校尉
纠正豪右京师肃然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
卷五百十四 第 11a 页
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饶宽二人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
门毅以为不敬止之于门外奏劾保傅以下诏赦之然
后得入帝常因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
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
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
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
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散骑常侍邹湛进曰世谈以陛下比汉文帝人心犹不
卷五百十四 第 11b 页
多同昔冯唐答文帝云不能用颇牧而文帝怒今刘毅
言犯顺而陛下欢然以此相较圣德乃过之矣帝曰我
平天下而不封禅焚雉头裘行布衣礼卿初无言今于
小事何见褒之甚湛曰臣闻猛虎在田荷戈而出凡人
能之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夫
君臣有自然之尊卑言语有自然之逆顺向刘毅始言
臣等莫不变色陛下发不世之诏出思虑之表臣之喜
庆不亦宜乎时景皇后从父弟羊琇为中护军琇辄乘
卷五百十四 第 12a 页
羊车毅纠劾其罪琇典禁兵放恣犯法每为有司所贷
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
刘暾为侍御史武库火尚书郭彰率百人自卫而不救
火暾正色诘之彰怒曰我能截君角也暾勃然谓彰曰
君何敢恃宠作威作福天子法冠而欲截角乎求纸
笔奏之彰伏不敢言众人解释乃止彰久贵豪侈每出
辄从百馀人自此之后务从简素后兼中丞奏免尚书
仆射等十馀人朝廷嘉之遂以即真
卷五百十四 第 12b 页
崔洪武帝世为御史治书时长乐冯恢父为弘农太守
爱少子淑欲以爵传之恢父终服阕乃还乡里结草为
庐阳瘖不能言淑得袭爵恢始仕为博士祭酒散骑常
侍翟婴荐恢高行迈俗侔继古烈洪奏恢不敦儒业令
学生番直左右虽有让侯微善不得称无伦辈婴为浮
华之目遂免婴官朝廷惮之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
语曰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傅玄为司𨽻校尉性峻急不能有容每有奏劾或值日
卷五百十四 第 13a 页
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
台阁生风
刘乔为御史丞齐王囧腹心董艾势倾朝廷百僚莫敢
忤旨乔二旬之中奏劾艾罪衅者六艾讽尚书右丞苟
晞免乔官
周处字子隐为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奏征虏
将军石崇大将军梁王肜等正绳直笔权豪震肃
杜锡为卫将军长史赵王伦篡位以为治书御史孙秀
卷五百十四 第 13b 页
求交于锡而锡距之秀虽衔之惮其名高不敢害
江绩为御史中丞奏劾无所屈挠会稽世子元显专政
夜开六门绩密启会稽王道子欲以奏闻道子不许车
胤亦曰元显骄纵宜禁制之道子默然元显闻而谓众
曰江绩车胤间我父子遣人密让之俄而绩卒朝野悼

司马恬为御史中丞值海西废简文帝登阼未解
严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吹警角恬奏劾温大不敬请
卷五百十四 第 14a 页
科罪温视奏叹曰此儿乃敢弹我真可畏也恬忠正有
干局在朝惮之
宋荀伯子为御史中丞莅职勤恪有匪躬之称立朝正
色凡所奏劾莫不深相呵毁其言切直
郑鲜之仕晋为御史中丞性刚直不阿强贵明宪直绳
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
之尽心高祖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义熙六年鲜之
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曰上言傅诏罗道盛辄开
卷五百十四 第 14b 页
笺遂盗发密事依法弃市奏报行刑而毅以道盛身有
侯爵辄复停宥案毅勋德光重任居次相既杀之非已
无缘生之自由又奏之于先而弗请于后阃外出疆非
此之谓中丞鲜之于毅舅甥制不相纠臣请免毅官诏
无所问
孔琳之为御史中丞明宪执法无所屈挠
傅隆为御史中丞当官而行甚得司直之体
南齐王思远明帝辅政为御史中丞时临海太守沈昭
卷五百十四 第 15a 页
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帝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
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袁昂为御史中丞时尚书令王晏弟诩为广州多纳财
货依事劾奏不惮权豪当时号为正直
梁陆杲为御史中丞性婞直无所顾望山阴令虞肩在
职赃污数百杲奏收治中书舍人黄陆之以肩事托杲
杲不答高祖闻之以问杲杲答曰有人帝曰卿识陆之
不杲答曰臣不识其人时陆之在御侧帝指示杲曰此
卷五百十四 第 15b 页
人是也杲谓陆之曰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陆之失
色领军将军张稷是杲从舅尝以公事弹稷稷因侍宴
诉高祖曰杲是臣亲通小事弹臣不贷高祖曰杲职司
其事卿何得为嫌杲在台号称不畏强禦
到洽为御史中丞弹纠无所顾望号为劲直
张绾再为御史中丞加通直散骑常侍绾再为宪司弹
纠无所遁避
张缅为御史中丞居宪司推绳无所顾望号为劲直
卷五百十四 第 16a 页
江革为御史中丞弹奏权贵一无所避
刘潜为御史中丞在职弹纠无所顾望当时称之
刘览为尚书左丞当官清正无所私姊夫御史中丞褚
湮从兄吏部郎孝绰在职颇通赃货览劾奏并免官孝
绰怨之常谓人曰犬啮行路览啮家人
陈袁宪为御史中丞时豫章王叔英不奉法度逼取人
马宪依事劾奏叔英由是坐免黜自是朝野皆严惮焉
徐陵为御史中丞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
卷五百十四 第 16b 页
倾朝野直兵鲍叔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
者陵闻之乃为奏弹道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元帝
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状时
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
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徐俭为御史中丞俭性公平无所阿附尚书令江总望
重一时亦为俭所纠劾后王深委任之
褚玠为御史中丞刚毅有胆决甚有直绳之称
卷五百十四 第 17a 页
 
 
 
 
 
 
 
 
卷五百十四 第 17b 页
 
 
 
 
 
 
 
 册府元龟卷五百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