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八十三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邦计部
   总序
天地以生物为大德圣人以富有为大业治国务本体
乎阜养之和聚人以财贵乎敛施之节食货之利不亦
博乎攸司之设其来久矣少昊氏以九扈为九农正随
其宜以教人事此其始也帝舜命弃播是百榖以为稷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b 页
官命伯益奏庶艰食实山虞之官帝禹代父鲧为司空
平水土之官以有天下夏商之制方册罕纪周文王之
在岐用平水土之法为治人之道建司马之法以为田
制武王成王绍兴统绪周公行政厥职大备天官太宰
之属大府下大夫(为王治藏之府/长若司农矣)掌以九贡九赋九功
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于受藏之府颁其贿于
受用之府(秦汉以来不置大府然其职在司农/少府至梁天监七年始置大府卿)又有玉
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又内府掌受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a 页
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用又外府
掌邦布之入出以贡百物而待邦之用又有司会中大
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主天下大计计官/之长若尚书矣)掌以九贡之法
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之
法令民职之财用以九式之法均节邦之财用掌国之
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
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又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
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以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b 页
叙其财受其币使入于职币又职内掌邦之赋入辨其
财用之物而执其总以贰官府都鄙之财入之数以逆
邦国之赋用又职岁掌邦之赋出以贰官府都鄙之财
出赐之数以待会而考之又职币掌式法以敛官府都
鄙与凡用邦财者之币振掌事者之馀财又地官大司
徒之职卿一人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民之数(若户部/尚书也)
(一云案户部之职与地官之任虽亦颇同若徵其沿袭/则户部合出于度支度支在算计之官算计之任本出)
(于天官之/司会矣)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及四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a 页
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又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
之教而听其治以国比之法以时稽其夫家众寡辨其
老幼贵贱废疾马牛之物辨其可任者与其施舍者掌
其戒令紏禁听其狱讼又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
教禁令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又州
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又党正各掌其党之政
令教治又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又地官载师掌
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又闾师掌国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b 页
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
时徵其赋又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旅之地域而辨
其夫家人民田菜之数及其六畜车辇之稽三年大比
则考群吏而诏废置又均人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职
均人民牛马车辇之力政又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
度禁令又质人掌城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又
廛人掌敛布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又
胥师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货贿宪刑禁焉又贾师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a 页
各掌其次之货贿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成而奠
其贾然后令市又司暴掌宪市之禁其斗嚣者与其暴
乱者又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布之不售货之滞于民
用者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又司关掌国货之节
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又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
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法又遂师各掌其遂之政
令戒禁以时登其夫家之众寡六畜车辇辨其施舍与
其可任者又遂大夫各掌其遂之政令以岁时稽其夫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b 页
家之众寡六畜田野辨其可任者又县正各掌其县之
政令徵比以颁田里以分职事掌其治讼趋其稼事而
赏罚之又鄙师各掌其鄙之政令又酂长各掌其酂之
政令以时校正登其夫家比其众寡又里宰掌比其邑
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又邻长掌相纠相受
又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间粟而用之以质剂致民
平颁兴其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又稍人掌令
丘乘之政令又委人掌敛野之赋敛薪刍土均掌土地之政
卷四百八十三 第 5a 页
以均地守以均地贡又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
而为之守禁又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又泽
虞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以
时入于玉府颁其馀于万民又廪人掌九榖之数以待
国之匪颁赒赐稍食又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
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法又舂人掌共米物
槁人掌共内外朝冗食自天官太宰以下咸有大夫士
府史胥徒以属焉诸侯之国则齐用管仲制国以寓军
卷四百八十三 第 5b 页
政及谨正盐筴铁官之数越王勾践用范蠡计然之术
以胜吴魏文侯相李悝作尽地力之教平籴之法秦孝
公任商鞅废井田制阡陌至始皇并天下有治粟内史
掌榖货有两丞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其养属官
有太官汤官𨗳官若卢考工室东织西织东园匠令丞
胞人都水均官长丞又上林十八池监尚方御府官令
皆主货食工作之事汉高祖封张苍为北平侯迁为计
(能计故/号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以列使典授郡/国传书又云以)
卷四百八十三 第 6a 页
(其所主因以为官号与计/相同时所卒立非久施也)是时萧何为相国而苍乃自
秦时为柱下史时习天下图书计籍苍又善用算律历
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又有尚书郎四
人内一人主户口垦田一人主财帛委输景帝后元年
更名治粟内史为大农令丞亦二人或谓之中丞武帝
太初元年更大农令为大司农秩中二千石属官有大
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干官铁市两长丞郡国
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又有搜粟都尉武帝军
卷四百八十三 第 6b 页
官不尝置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属京兆尹又左都水铁
官及长安四市长丞皆属左冯翊右都水铁官属右扶
风孝武帝大兴征伐孔仅为大农上盐铁丞及东郭咸
阳奏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使仅及咸阳乘传行天下
盐铁作官附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初大农斡盐铁官
布多置水衡欲以主盐铁及杨可告缗上林财物众乃
令水衡主上林上林既充满乃分缗钱诸官而水衡少
府大仆大农各置官往往即郡县比没入田田之其没
卷四百八十三 第 7a 页
入奴婢分诸苑养狗马禽兽及与诸官益杂置多(谓杂/置掌)
(众官员/分事耳)后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请置大农部丞
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其水衡都
尉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楫棹
钟官技巧六厩辨铜九官令丞又有衡官水司空都水
农仓甘泉上林都水七官长丞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均
输四丞御羞两丞都水三丞禁圃两尉甘泉上林四丞
元帝时盐铁官及比假田官常平仓其后用度不足独
卷四百八十三 第 7b 页
复盐铁官成帝建始二年省技巧六厩官又置尚书五
人其三曰民曹典膳治功作盐池苑囿之事河平元年
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哀帝初少府省乐府平帝又
置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矣东汉承前制
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钱榖金帛诸货币郡国
四时上月旦见钱榖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
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丞一人比千
石部丞一人六百石部丞主帑藏属官有大仓令一人主
卷四百八十三 第 8a 页
受郡国转漕榖丞一人平准令一人掌知物贾主练染
作采色丞一人𨗳官令一人主舂御米及作乾糒丞一
人廪牺令一人掌祭祀牺牲雁骛之属丞一人雒阳市
长一人丞一人荥阳敖仓官中兴皆属河南尹馀均输
等皆省初郡国盐官铁官并属大司农中兴皆属郡县
少府卿一人中二千石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
之属少者小也故称少府王者以租赋为公用山泽陂
池之税以供王之私用丞一人比千石属官有太官令
卷四百八十三 第 8b 页
掌御饮食守宫令一人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
上林苑令一人及鸿德苑令主苑中禽兽颇有民居皆
主之濯龙监直里监各一人并主雒阳园中藏府令一
人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尚方令一人掌上方工作御
刀剑诸好器物及宝玉作器魏大司农因汉之制又置
典农中郎将主屯田典农中郎典农校尉所主如中郎
又置度支尚书掌军国大计又有度支金部虞曹比部
库部农部水部仓部民曹等郎皆主食货之事蜀吴多
卷四百八十三 第 9a 页
如旧制而蜀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属
官有典曹都尉晋受命罢农部置比部金部仓部度支
左民右民虞曹屯田起部水部等曹郎后又置运漕及
渡江无左民屯田运曹虞曹又省起部水部曹大司农
统太仓籍田𨗳官三令襄国都水长东西南北部护曹掾及
渡江省并都水孝武复置焉少府统材官校尉中左右
三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平准奚官等令左校坊
邺中黄左右藏油官等丞及渡江省并丹阳尹孝武复
卷四百八十三 第 9b 页
置焉宋有大司农一人丞一人掌九榖六畜之供膳羞
者属官有太仓𨗳官藉田等令丞又少府一人丞一人
掌服御之物领左右尚方御府东冶平准等令丞又度
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又有左民尚书自
此以降民曹或为左民或为右户又有比部水部郎中
其虞部郎中省都官尚书领水部焉南齐大司农水官
属并如晋制其少府又加领左右尚锻署梁高祖天监
七年以大司农为司农卿班第十一(是为春卿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0a 页
(至是/增焉)司农卿位视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统太仓𨗳官
籍田上林令又管乐游北苑丞左右中部三仓丞荚库
箬库丞湖西诸屯主九年又置劝农谒者亲殿中御史
又有司农主簿一人初置大府卿掌金部府帑统右藏
令上库丞掌大仓南北市令关津亦属焉又以少府为
夏卿统材官将军左右中尚方甄官平水南塘邸税库
东西治中黄细作炭库纸漆等署令丞属焉又置左右
尚书并掌户籍兼知工官之事其户部度支金部仓部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0b 页
屯田虞部并有侍郎郎中陈并因之其司农卿又有主
簿其户部尚书领屯田后魏初大司农第二品孝文太
和二十年改为第三品少卿第三品亦改为正第四品
上丞第五品中改为第七品下其主簿省之又改少府
为大府卿品第三后改少府复为太府其尚书省则祠
部尚书省之属有虞曹掌地图山川远近园囿田猎殽
膳杂味等事屯田掌籍田诸州屯田等事起部郎掌诸
兴造工匠等事都官尚书之属有比部掌勾检等事水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1a 页
部掌舟船津梁公私水事膳部掌侍官百司礼食肴馔
等事度支尚书之属统度支掌计令凡军国损益及军
役粮廪事仓部掌诸仓帐出入事左户掌天下计帐户
籍等事右户掌天下公私田宅租调等事金部掌权衡
量度内外诸库藏文帐等事库部掌戎仗器用所须事
北齐因之司农寺省卿少卿各一人掌仓市薪米园池
果实复置主簿其左右三尚方司染诸治及细作甄官
等署并𨽻太府后周司农上士一人掌三农九榖稼穑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1b 页
之政令属大司徒大府有中大夫掌贡赋货贿以供国
用属大冢宰又有计部大夫其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工
部屯田虞部水部咸准六官各以其差次属焉隋初司
农卿与北齐同太府寺卿一人统左藏左右内三尚
方司染右藏掌冶甄官等署各置令丞炀帝分太府等
置少府监管三尚方及司染掌治等署而太府寺管左
右藏及两市平准等署焉少府置监一人少监一人丞
二人统左尚内司织司染铠甲弓弩掌冶等署其后又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2a 页
改监为令少监为少令并司织司染为织染令铠甲弓
弩二署司农卿但统上林太仓钩盾𨗳官四署罢典农
上林二署以平准令𨽻司农寺掌苑囿薪刍炭市易度
支加司农少卿二人又尚书省兵部尚书之属有库部
都官尚书之属有工部度支尚书之属有度支户部金
部仓部工部尚书之属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等侍郎
并分掌兵仗勾检出纳国计户口金铁廪庾工役官田
山泽舟船之事焉唐制司农卿之职掌邦国仓储委积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2b 页
之事总上林太仓钩盾𨗳官四署与诸监之官属谨其
出纳而修其职务少卿为之贰少卿二人丞六人属官
有上林署令二人大仓署令三人𨗳官署令二人太原
永丰仓监一人龙门等诸仓每监一人司竹监一人汤
泉汤监一人京都苑总监监各一人京都苑四面监各
一人诸屯监监一人也凡城宫总监监一人太府寺卿
之职掌邦国赋货之事总京都四市平准左右藏常平
八署之官属举其纲目修其职务少卿二人丞四人两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3a 页
京储市署令各一人平准署令二人左藏署令三人右
藏署令二人常平署令一人少府监之职掌供百工技
巧之事总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之官属庀其
工徒谨其缮作少监为之贰少监二人丞四人中尚署
令一人左尚署令一人右尚署令一人织染署令一人
掌冶署诸冶监每冶监一人北都军器监一人甲坊署
令一人弩坊署令一人诸铸钱监各一人互市监每市
监一人咸有丞副主簿录事府史之徒以属焉户部尚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3b 页
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井田之政令其属曰户部度
支金部仓部户部郎中员外郎各二人掌领天下州县
户口之事分十道以总之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
支度国用租赋多少之数金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
库藏出纳之节金宝财货之用仓部郎中员外郎各一
人掌国之仓庾受纳赋税出给禄廪之事刑部尚书侍
郎之属曰比部郎中员外各一人掌勾诸司百僚俸料
调敛逋欠因知内外之经费工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4a 页
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其属曰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工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屯田郎
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郎中员外
郎各一人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水部郎中员外郎各
一人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咸有令史主事等员以
属焉(其官名沿革并/具卿监台省门)其后财货之任多专置使以主之
不独归于台阁睿宗景云二年以蒲州刺史充关内盐
池使盐铁之有使自此始也(其后朔方节度/常带盐铁使)明皇先天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4b 页
二年始以陜州刺史李杰充陜州水陆运使漕运之有
使自此始也是年又以豳州刺史强循充盐池使即盐
州池也开元二年又以河南尹李杰充水运使大兴漕
事明年毕搆为河南尹不带水陆运使又十一年以殿
中侍御史宇文融勾当租庸地税使十二年融迁御史
中丞充诸色案年户口使十八年拜户部侍郎裴耀卿
为江淮转运使仍以郑州刺史崔希逸河南少尹萧景
为之副转运盐铁之有副使自此始也二十一年以侍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5a 页
中裴耀卿充江南淮南转运使明年九月萧景除太府
少卿知度支事充江淮处置转运使二十三年以太府
少卿李元祐知度支使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罗文信
充诸道铸钱使是年又令诸屯𨽻司农寺明年以侍御
史杨慎矜充太府出纳使天宝二年陜郡太守韦坚加
兼知勾当租庸使又加兼勾当缘河及江淮转运处置使
三载以御史中丞杨慎矜充铸钱使又以李齐物除江
南尹复带水陆运使四载以户部郎中王鉷加勾当户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5b 页
口色役使又以殿中侍御史杨钊充司农出纳钱物使
又充水陆转运使五载诏以司农钱榖是司其官人等
并不在差使限又以侍御史杨钊充木炭使六载以户
部侍郎杨慎矜又充两京含嘉仓出纳使诸道铸钱使
仍加诸郡租庸使七载又以给事中杨钊兼御史中丞
专判度支八载废帐坊为户部员外厅次北为户部郎
中厅皆至宏丽又于省街东取都水监地以诸州籍帐
钱造考堂制度又过于省中移都水监于省西北割右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6a 页
武卫园地置之(乾元以后毁折并/尽今为户部园)十载度支使杨国忠
奏请自勾当陜郡水陆运加国忠陜郡水陆运使太守
崔无诐遂不𢃄使名十二载又诏陜运使宜令崔无诐
充使杨国忠充都使勾当肃宗至德元载以监察御史
第五琦充江淮租庸使乾元元年以度支郎中第五琦
又充河南五道度支使兼诸道盐铁使是年又充两京
司农太府出纳使及充诸色转运使是年升司农寺中
署为上署二年十二月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6b 页
事吕禋充勾当度支使并转运使上元元年户部侍郎
勾当度支使刘晏又充勾当铸钱盐铁等使又以殿中
监李辅国加京铸钱使元年建子月以户部侍郎勾当
度支使元载充江淮转运及盐铁使宝应元年以侍御
史穆宁为河南道转运使租庸盐铁使又以通州刺史刘
晏为户部侍郎京兆尹勾当度支并转运使兼充勾当
铸钱使度支盐铁兼漕运自晏始也广德元年代宗居
陜御史中丞裴谞为河东道租庸盐铁等使二年第五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7a 页
琦充诸道盐铁铸钱转运使专判度支又以简校户部
尚书刘晏为河南及江淮以来转运使其年六月礼部
尚书兼御史大夫李岘充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永泰
元年正月刘晏充东都淮南浙江东西湖南山南东道
转运盐铁铸钱等使第五琦充京畿关内河东剑南山
南西道铸钱转运盐铁等使是年闰十月京兆尹黎翰
充木炭使(自后京兆尹/常𢃄此使)二年以刘晏为东道转运常平
铸钱盐铁使第五琦为关内河南剑南三川转运常平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7b 页
铸钱盐铁等使大历四年以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刘
晏充东都河南江淮山南东道转运盐铁铸钱使五年
停诸铁钱监监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副监以上
佐判之是年停木炭使又诏停关内河东三川转运常
平盐铁使自此刘晏与户部侍郎韩滉分领关内河东
山南剑南租庸青苗使至十四年天下财赋皆以晏掌
之德宗建中元年言事者称转运之职可罢乃罢刘晏
为右仆射天下钱榖皆归金仓两部委中书门下简两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8a 页
司郎官准格式条理于时天下钱榖归尚书省本司职
事久废无复纲纪徒收其名而莫总其任国用出入无
所统之是年三月以户部侍郎韩泗判度支金部郎中
杜祐权勾当江淮水陆运使行刘晏韩滉旧制十一月
又以杜祐兼御史中丞江淮水陆运使十二月停江淮
水陆运使转运事委度支处置三年八月分置汴东西
水陆运两税盐铁使(建中三年正月户部郎判度支杜/祐奏天宝以前户部事繁所以郎)
(中员外各二人判署自兵兴以后户部事简度支事繁/度支郎中员外各一人请回辍户部郎中员外各一人)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8b 页
(分判度支案待天下/兵革息却归本曹)十二月又分置汴东汴西水陆运
盐铁租庸使汴东以包佶为之汴西以崔纵为之贞元
元年以浙西节度使检校左仆射平章事韩滉为江淮
转运使又加诸道转运盐铁使藩镇领诸道盐铁始于
此也二年诸道水陆运使及度支巡院江淮转运使等
并停五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窦参充盐
铁度支使诸道转运等使八年以户部尚书班宏加转
判度支诸道盐铁使又诏东南两税财赋自河南江淮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9a 页
岭南东道至渭桥以户部侍郎张滂主之河东剑南山
南西道以户部尚书度支使班宏主之(子时宏滂互有/所短命宰相赵)
(景陆贽以其事上闻由是遵大/历故事如刘晏韩滉所分焉)其年七月司农少卿裴
延龄加权判度支九年张滂奏立税茶法郡国有茶山
及商贾以茶为利者委院司分置诸场茶之有税自滂
始也自后裴延龄专判度支度支与盐铁益殊涂而治
矣十年润州刺史王纬代张滂为盐铁使治于京口俄
兼诸道转运盐铁使十一年户部侍郎裴延龄充京西
卷四百八十三 第 19b 页
木炭采运使十二年户部尚书裴延龄判度支又以仓
部郎中判度支案苏弁除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副知
度支事立位于正郎之首副知之号自弁始也(度支自/贞元以)
(前他官未判者甚众自后多以尚书侍郎主之别官兼/者希矣故事度支案郎中判入员外判出侍郎总统案)
(而已官衔不言专判度支开元以后时事多故遂有他/官来判者或尚书侍郎专判乃曰度支使或曰判度支)
(使或曰知度支或曰知度支事或曰/勾当度支使虽名目不同其事一也)是月停木炭使十
三年以陜虢观察使于頔兼陜州水陆运使十六年置
𣙜盐使先是两池盐务𨽻度支及职使诸道巡院使弁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0a 页
以金部郎中主安邑解州两池弁主池务耻同诸院遂
奏署使(𣙜盐使一员推官一员巡官十员安邑院官一/员解院县官一员胥吏防池官健及池户若干)
(人其后杜祐兼领盐铁度支以度支既称使所/管不合更有使名遂与东渭桥使同奏罢之)十九年
太仓奏请依六典置太仓令二员丞六员监事十员支
计官驱使官三人典六人府使六人又乌池在盐州置
𣙜税使一员推官两员巡官两员胥吏一百三十人防
池官健及池户四百四十人顺宗即位有司重奏盐法
以杜祐判盐铁转运使治于扬州永贞元年以司空平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0b 页
章事杜祐再兼诸道转运使又兼诸道盐铁使宪宗元
和元年以兵部侍郎李巽充诸道转运盐铁使二年以
李巽代杜祐判盐铁转运使(先是李锜判使天下酤漕/运由其操割专事贡献守)
(其宠渥中朝秉事者悉以利之盐铁之利积于私室而/国用日耗巽既为使大正其事其堰埭先𨽻浙西观察)
(使者悉归之因循权置者尽罢之增置河阴敖仓置桂/阳监铸平阳铜山为钱又奏江淮河南陜西兖郓岭南)
(盐法院去年收盐价缗钱七百二十七万比旧法张其/估千七百八十馀万非实数也今请以其数除为煮盐)
(之外付度支收其数盐铁使/煮盐利系度支自此始也)三年七月判度支裴均以
两池职转繁剧后以留后为𣙜盐使八月司农少卿崔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1a 页
酆奏停仓丞一员监事二员十月度支使郑元奏当司
判案郎中官先有六员今请留四员为定四年加度支
判案郎中一员又诏其盐铁使杨子留后宜兼充淮南
浙西浙东宣歙福建等道两税使其江陵留使宜兼充
荆南山南东道鄂岳江西湖南岭南等道两税使度支
山南西道分巡院官兼充剑南东西川及山南西道两
税使其陜内五监旧属盐铁使宜割属度支使便委山
南西道两税使兼知粜货峡内盐铁属度支使自此始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1b 页
也五年诛李师道收复淄青十二州未定户籍诏命谏
议大夫王彦威充十州勘定两税使又诏停河南水陆
运使十四年郓青兖三州各置盐铁院又改河北税盐
使为𣙜盐使穆宗长庆三年十二月度支奏判案郎中
比有六人近减置四员请更置郎官一员判案以主客
员外郎白行简充从之四年诏东都江陵盐铁转运留
后并改为知院官(从盐铁使/王涯请也)敬宗初王播复以盐铁使
为扬州节度使(又云宝历元年正月王播为/淮南节度又充诸道转运使)文宗即位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2a 页
王播入觐以宰相判盐铁转运其后王涯复判二使太
和二年诏潼关以东度支分巡院宜并入盐铁江淮河
阴留后院及王涯以事诛而令狐楚以尚书右仆射主
茶法充诸道转运盐铁使以是年茶法复贞元之制开
成二年敕盐铁户部度支三使下盐院皆郎官御史为
之使虽更改院官不得移替三年诸道转运盐铁使户
部尚书杨嗣复以本官平章事主茶法多革钱榖盐院
之陈事(至宣宗大中壬申凡一十五年多任以元臣以/集其务崔珙自刑部尚书拜杜悰以淮南节度)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2b 页
(领之既而皆践公台薛元赏李执方卢洪正马植敬/晦五人于九年之中相踵理之植自是亦居相位)五年
九月敕税茶法起来年却付盐铁使收管武宗会昌元
年二月以南省六曹户部度支两司尚书侍郎多奏请
诸行郎官判钱榖文案遂令本司郎吏束手閒居至于
厅事皆他官所处自今以后其度支户部钱榖文案本
行郎官分判不在更请诸行郎官限仍委尚书侍郎同
诸行例便自于行内选择差判其户部一行郎官仍委
中书门下皆选择与公务相当除授如本行员数欠少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3a 页
亦任于诸行稍閒司中选才质资序相当者奏请转授
五年九月敕置备边库收纳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钱物
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诏改备边库为延资库内之度支
郎中判四年因收复河陇诏渑池盐令度支收管仍以
灵州分巡院官专勾当(置𣙜税使一员推官两员巡官/两员胥吏三十九人防池官健)
(及池户二百六十五人是年党项羌叛扰馈运不通/供军使请𣙜市河东白池盐共食其白池属河东节)
(度使不系度支胡雒池在丰州界𨽻河东供军使每年/采盐约一万四千馀石供振武天德两军及营田水运)
(官/健)又诏以宰相判延资库于是白敏中崔铉相继判(其/钱)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3b 页
(三司/率送)五年二月以刑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俄又
立税茶之法僖宗乾符四年六月以宣歙观察使高骈
为润州刺史诸道转运盐铁使六年移节淮南领使如
故中和元年车驾出狩兴元府以兵部侍郎萧遘中书
侍郎平章事韦昭度掌判盐铁(及命侍中王锷为行营/都统发出诸道之兵收)
(复京城虑调度不时/乃以昭度兼供运使)光启二年以刑部尚书孔纬充诸
道转运盐铁使是时所在征镇自擅兵赋皆不上供岁
时但贡奉而已由是江淮转运路绝国命所能判者唯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4a 页
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洎中官田令孜自蜀中扈从
召募新军号左右神策共四十四部并南衙官属仅万
馀三司转运无调发之所旧日两池𣙜盐税课盐铁使
时置盐官以总其事自乱离之后河东节度使王重荣
兼领𣙜务至是令孜以军食阙供乃举广明前故事请
以两池𣙜务归之盐铁诏下重荣上章论诉竟不能夺
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置建昌院以博王友文判院事
太祖在藩时四镇所管兵车赋税诸色课利按旧部籍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4b 页
而主之其年五月中书门下奉请以判建昌院事为建
昌宫使仍以东京太祖在龙旧宅为宫二年以侍中韩
建判建昌宫事又以尚书兵部李皎为建昌宫副使三
年九月以门下侍郎平章事薛贻矩兼延资库使判建
昌宫事乾化二年六月废建昌宫以河南尹魏王张宗
奭为国计使凡天下金榖兵戎旧𨽻建昌宫者悉主之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一月以左监门卫将军判内省
寺李绍宏兼内勾管天下钱榖簿书悉委裁遣自是州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5a 页
县供帐烦费议者非之二年诏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凡
关钱物并委租庸使管辖四年以吏部尚书李琦为国
计使自后废其名额不置明宗天成元年诏废租庸院依
旧为盐铁户部度支三司委宰臣一人专判长兴元年
以许州节度使张延明行工部尚书充三司使班右宣
徽之下三司置使自延明始也初延明自许州入再掌
国计白于枢密使请置三司使召宣中书议其事宰臣
以旧制覆奏授延明特进工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5b 页
等使兼判户部度支事从旧制也明宗不从终以三司
使为名此并唐室已后诸使掌钱榖之任者焉夫主计
之重治本攸系历代而下莫不决择贤彦资其经略故
有深明国体周知地利究消息盈虚之数而取之有时
辩耗登聚散之宜而用之有节必也平其轻重析其
毫杪无爽备预用成干济以兹荷宠无忝厥职其有掊
克以敛怨贪墨而徇私缔结党与矫诬县官因而速尤
诚取众弃若乃敦惠养之道下蠲除之令仰赖王者之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6a 页
泽则非臣下所专以时次之用明厥旨凡邦计部三十
九门
  选任  材略  褒宠
   选任
周以太宰节财用汉以丞相主国计所以总天下之要
会权岁杪之出入邦本攸重图任斯难在乎器识精通
机术周敏务持久之要道明兼济之大略经常而不阙
敛下而无刻俾贿货通流用度均赡斯为任职也是故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6b 页
选受之际慎拣斯至或以其义更烦剧博习书数平可
以操心枰细可以析秋毫或以其善商功利深识治体
著于行事形于论议故得时望充塞佥谋载洽应畴次
之命分内外之务然后盘结是解铁刅益精无忝于厥
服者矣
汉张苍高帝以代相迁为计相(以能计故号曰计相一/说专主计籍故号计相)
一月更以列为主计(去计相之名/更号主计)是时萧何为相国苍
乃自秦时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7a 页
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
东郭咸阳孔仅武帝时为大农丞(姓东郭名咸/阳姓孔名仅)领盐铁事而
桑弘羊贵幸咸阳齐之大䰞盐(䰞古/煮字)仅南阳大冶皆置产累
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
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仅使天下铸作器三
年中至大司农列九卿而弘羊为大司农中丞管诸会
计事后为治粟都尉领大农仅斡天下盐铁(斡本音/管亦作)
(干/)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7b 页
赵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圳音工犬切/或作畎垄也)岁代处故曰代
(代易/也)古法也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
民侯(沛蕲县也欲百姓之/殷实故取其嘉名也)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
耿寿昌宣帝时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于上(商度/也)
大司农中丞
魏任峻为骑都尉太祖每征伐峻尝居守给军是时岁
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8a 页
为典农中郎将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国中之饶
起于枣祗而成于峻也
晋安平王孚司马懿之弟也初仕魏为清河太守魏文
帝置度支尚书专掌军国支计朝议以征讨未息动须
节量及明帝嗣位欲用孚问左右曰有兄风不答云似
兄天子曰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转为度支尚书
张华字茂先武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
可唯华赞成其计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8b 页
运漕决定庙算
杜预为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石鉴时为安西将军奏
预乏军兴遣御史槛车徵诣廷尉以预尚公主八议以
侯赎论会匈奴帅刘猛举兵反武帝诏预以散侯定计
省闼俄拜度支尚书又坐免官以侯兼本职数年复拜
度支尚书
后周寇隽初仕后魏孝明为左将军孝昌中朝议以国
用不足乃置盐池都将秩比上都前后居职者多有侵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9a 页
隐乃以隽为之
唐第五琦天宝末以北海郡录事参军奏事至蜀中得
谒见玄宗因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
所出江淮居多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
资不劳圣虑玄宗大喜即日拜监察御史勾当江淮租
庸使寻迁殿中侍御史肃宗乾元元年加江南等五道
度支使促办应卒事无违阙累迁度支郎中户部侍郎
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领河南等道度支都勾当转运
卷四百八十三 第 29b 页
租庸盐铁铸钱司农太府出纳山南东西江西淮南馆
驿等使二年以本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贬忠州刺
史入为太子宾客京兆尹代宗广德还琦专度支永泰
二年充京畿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转运常平铸钱
盐铁等使前后领赋十馀年
刘晏肃宗上元初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判度支号为称
职无何为酷吏敬羽所搆贬通州刺史宝应元年自通
州召至复为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京兆尹充度支转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0a 页
连盐铁诸道铸钱等使二年迁吏部尚书平章事代宗
广德初罢相为太子宾客诸道转运使寻加御史大夫
充东都河南江淮转运使永泰二年加东都畿内河南
淮南江南东西湖南荆南山南东道转运常平铸钱盐
铁转运等使
元载自洪州刺史除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
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
史中丞数月徵入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0b 页
穆宁代宗宝应初转侍御史为河南转运租庸盐铁等
使明年迁户部员外郎无几加兼御史中丞为河南江
淮转运使广德初迁库部郎中是时河南不通漕挽由
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代宗诏以宁为鄂州
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及淮东西鄂岳租庸盐铁缘江
转运使
韩滉代宗大历六年以尚书右丞改户部侍郎判度支
初自肃宗至德乾元以后所在军兴赋税无度帑藏给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1a 页
纳多务因循滉既掌计司清勤捡辖不容奸妄后为镇
海军节度使至德宗贞元二年来朝时右丞相元琇判
度支以关辅旱俭请运江淮租米以给京师德宗以滉
浙江西东节度素著威名加江淮转运使又加度支运
盐铁等使
杜佑以肃宗大历末为金部郎中充水陆转运使改金
部度支郎中兼和籴等使时方军兴馈运之务悉委于
佑迁户部侍郎判度支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1b 页
韩洄德宗建中元年以谏议大夫为户部侍郎判度支
先是大历末罢判度支并其务令转运使刘晏兼领之
晏既罢黜令天下钱榖各归尚书省令本司各废罢职
事久矣徒收其名而莫综其权国用出入未有所统故
复命洄还判度支而令金部郎中杜佑为权勾当江淮
水陆运使如刘晏韩滉旧制也
包佶建中二年以驾部郎中权勾当诸道轻货盐铁使
兼充江淮水陆运使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2a 页
崔纵建中末为汴西水陆运两税使兼充魏州四节度
行营都粮料使时马燧李怀光等计田悦久无功或以
军食不继为辞故命纵于泽潞之郊督促馈运
齐抗兴元初为工部员外郎充江淮宣慰判官会朱泚初平
旱蝗之后国用空耗转运使元琇以抗有才奏为仓部郎
中条理江淮盐务贞元初琇又奏抗为水陆运副使督
江淮漕运以给京师
班宏贞元初为吏部侍郎是岁仍岁旱蝗帝以赋调为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2b 页
急改户部侍郎为度支使韩滉之副
苏弁贞元中为仓部郎中仍判度支案时裴延龄卒德
宗闻其才特开延英面赐金紫授度支郎中副知度支
事仍命立于正郎之首副知之号自此始也
王绍贞元中为仓部员外郎时属兵革旱蝗之后令户
部收阙官俸兼税茶诸色无名之钱以为水旱之备绍
自拜仓部使准诏主判及迁户部郎中皆独司其务擢
拜户部侍郎寻加判度支至宪宗元和七年以兵部尚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3a 页
书权判户部
李巽贞元末为兵部侍郎时司徒杜佑判度支盐铁运
使以巽干理奏为副使累月代佑全领度支盐铁等使
孟简元和中代崔群为户部侍郎是官有二员其判使
案者别居一署谓之左户元和以还号为清重之最宰
辅登用多由此而去故群入相以简代焉
王遂元和中自司农卿出为柳州刺史数年用兵淮西
天子藉钱榖吏以集财赋知遂强干乃用为宣州刺史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3b 页
宣歙观察使淮蔡平王师东讨召拜光禄卿充淄青行
营诸军粮料使
薛王知柔昭宗乾宁二年以京兆尹兼户部尚书判盐
铁度支事制曰国家自盗螫中原兵缠九县支度牢笼
之务施张经制之宜率烦台臣旁综使务纲条既正丰
阜可期宜择通才俾继成绩佥曰叔父膺予拣求询谋
协同毗赖惟允即以虚位并而授之匪私吾宗示张王
室惟尔嗣同薛王知柔我之近属国之材人识大体以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4a 页
立朝蕴嘉谋而致用粤自典司宗祏尹正神皋庇本枝
而敦序有伦临帝甸而污莱尽辟政惟务本生灵怀衣
食之源令著先庾豪右屏椎埋之迹人怀其惠吏不敢
欺封畿新转置之规园寝备荐羞之礼府署完葺京师
底宁畴兹多能孰可加尔朕言念铜盐之重赋舆之殷
劳于钧衡多历年所今将授尔用展其材矧乃司存此
专郎吏乾元多难方委公卿离之合之各系缓急今我
用尔思复旧章惟简身可以律人惟奉上可以御下取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4b 页
舍勿因于利任使惟其所知无以公务结私恩无以公
方树私怨惟是六者竭乃一心副吾超拔之恩济我艰
难之运悉仍旧贯别示殊恩于戏朝廷之本军国之用
伫尔康济纾吾焦劳往佩宠光勉施才术苟不称是又
何敢以叔父私于天下哉
后唐孟鹄明宗天成二年以枢密院承旨充三司副使
权判三司鹄本魏州案吏也初庄宗初定魏博选干吏
以计兵赋鹄为度支孔目官掌邢洺钱榖司明宗时为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5a 页
邢洺节度使军赋三分之一属霸府鹄于调弄之间不
苛急每事曲意承迎上心甚德之而度支使孔谦专典
军赋而于藩镇徵督苛急明宗尝切齿及即位鹄时为
租庸院勾官擢为客省副使枢密院承旨当年为三司
副使长兴二年迁左骁卫大将军充三司使
王玫悯帝即位初自光禄卿三司副使判院事充三司
使秦府之乱三司使孙岳死之故命玫权判帝自邺登
极复用玫焉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5b 页
晋刘处让初仕后唐为左骁卫大将军清泰三年夏魏
博屯将张令昭逐其帅以城叛朝廷命范延光领兵讨
之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
汉刘审交初仕后唐为北面转运使判官王都叛于定
州朝廷命王晏专师进讨审交为转运供军使都平
以为辽州刺史后为北面供军使晋高祖初践阼范延
光以魏州叛命杨光远总兵讨之复召审交为供馈使
邺中平命审交为三司使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6a 页
王章初事高祖为侍卫都孔目官从至河东专委钱谷
及即位初除三司使
周高防以世宗显德五年自户部侍郎为西南面水陆转
运制置使时帝将用师于西南故有是命
   材略
易曰聚人曰财语曰既富而教是知为国家者本乎邦
计故自炎汉而下必慎选其材所以典邦赋而裁制国
用者也若乃精心以运策励志以奉公百虑无失秋毫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6b 页
必举民不赋敛物皆阜积纲条以制经费以时军储有
馀岁会有羡史称逸于任人又曰国以人富斯可见矣
汉东郭咸阳(姓东郭/名咸阳)武帝时与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
事桑弘羊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

耿寿昌宣帝时为大司农中丞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
幸于帝(商度/也)
魏任峻汉末为典农中郎将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7a 页
满国中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臣钦若等按魏志羽/林监枣祗进置屯田)
(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
邓艾明帝时为尚书郎时欲广田畜榖为减赋资使艾
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
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漕运之道乃
著济河论以喻其旨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
事大军与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
艾所建也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7b 页
蜀诸葛亮后主时为右将军行丞相事建兴九年出祁
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悉大众繇斜谷出以流马运据
武功五丈原亮长于巧思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木牛流/马法具)
(总录功/巧门)
晋杜预武帝时为度支尚书奏立籍田建安边论处军
国之要又作人排新器兴常平仓定榖价较盐运制课
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者五十馀条皆纳焉
后魏崔亮为度支尚书自孝文迁都之后经略四方又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8a 页
营洛邑费用甚广亮在度支别立条格岁省亿计
朱元旭为度支郎中时关西都督萧宝寅启云所统十
万食唯一月于是孝明大怒召问所繇录令已下皆推
罪于元旭元旭入见于御座前屈指较计萧宝寅兵粮
乃踰一年事乃得释
后周达奚实仕西魏为中外府司马大军伐蜀以实行
南岐州事兼都督军粮先是山氐生犷不供赋役历世
羁縻莫能制御实导之以政氐人感悦并从赋役于是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8b 页
大军粮饩咸取给焉
赵肃仕魏为独孤信治中别驾信东讨肃率宗人为乡
导监督粮储军用不匮太祖闻之谓人曰赵肃可谓雒
阳主人也
权景宣为外兵郎中从开封府于仅援雒阳景宣督粮
课储军以周济
唐第五琦天宝末为北海郡录事参军因奏事至蜀中
得谒见因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9a 页
出江淮居多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
不劳圣虑玄宗大喜即日拜监察御史勾当江淮租庸
使乾元初为河南等道五道度支使促办应卒事无违

刘晏代宗永泰中为度支盐铁转运租庸等使先是肃
宗至德初为国用不足令第五琦于诸道𣙜盐以助军
用及晏代其任法益精密官无遗利初岁入钱六十万
贯季年所入逾十倍而人无厌苦李灵曜之乱也河南
卷四百八十三 第 39b 页
节帅所㨿多不奉法令征赋亦随之州县虽益减晏以
羡馀相补人不加赋所入仍旧议者称其能自诸道巡
院距京师重价募入疾足置递相望四方物价之上下
虽极远不四五月故知食货之重轻尽权在掌握朝廷
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得其术矣
韩滉大历六年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初自至德乾元已
后所在军兴赋税无度帑藏给纳多务因循滉既常司
计清勤检辖不容奸妄下吏及四方行纲过犯者必痛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0a 页
绳之又属大历五年已后藩戎南侵连岁丰稔故滉得
储积榖帛帑藏积实
崔纵德宗建中末为大理少卿汴西水陆运使及车驾
蒙尘四方握兵未至者纵先知之潜告李怀光说令奔
命怀光从之纵乃悉敛军财与怀光俱来调给甚备怀
光军士久战河外及次河中将迁延纵之货币先以渡
河纵谓众曰若济悉以分赐众利之乃西至奉天
杜佑贞元初为度支盐铁等使度支以制用惜费渐权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0b 页
百司之职广署吏员繁而难理佑始奏营缮归之将作
木炭归之司农染练归之少府纲条颇整公议多之
李巽宪宗元和初为度支盐铁等使𣙜筦之法号为难
重唯大历中仆射刘晏雅得其术赋入丰羡巽为之一
年征课所入类晏之多岁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
十万贯旧制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抵河阴久不盈
其数唯巽三年登焉巽精于吏职盖天性也虽在私家
亦置案读书勾检如公署人吏有过丝毫无所贷虽在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1a 页
千里外其恐惧尝若在巽之前
程异元和中为盐铁转运副使时方用兵国用不足命
异使江淮以调征赋且讽有土者以饶羡入贡至则不
剥下不浚财经费以赢人颇称之
王播元和中为刑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播长于
吏术虽簿牍鞅掌剖析如流黠吏诋欺无不彰败
王彦威为户部侍郎判度支进古额图一轴彦威先因紫宸
殿奉所撰度支钱榖文书皆量入为出使经费必足无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1b 页
所尅簿奏且百口之家犹有年计而军国钱物一切通
用臣今悉随色额占定终岁支遣无毫釐之差傥臣一
旦愚迷欲自欺窃亦不可得矣
后唐孔谦庄宗为晋王时以谦为度支使河上用兵及
燕赵征讨前后十馀年飞挽徵取不至匮乏庄宗成霸
业谦有调发之力焉
晋韩祚天福初为尚书左丞高祖幸邺都祚留京师权
判三司祚有心计能判其事时百官委困国用不继祚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2a 页
必多方以时物给之谓吏曰昔四豪为小国之相皆能
养三千客且天子之廷执事者所请有几安能耗于国
乎人以斯言为当
汉王章隐帝乾祐初为三司使居无何蒲雍岐三镇叛
是时契丹犯阙之后国家新造物力未充章与史宏肇
杨邠等罢不急之务惜无功之费收聚财赋专事西征
军旅所资供馈无乏及三叛平赐与之外国有馀积
   褒宠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2b 页
王者备凶年之赈贷防殊俗之侵轶必将丰其财足其
食苟非宠心计精忠之志褒夙夜在公之勤何以委支
度之权专漕挽之任损有馀而补不足抚困穷而抑并
兼焦心苦思乘传举行既集军国之饶遂享便蕃之泽
者哉列之编次来者作程
汉孔仅武帝时与东郭咸阳(姓东郭/名咸阳)为大农丞领盐铁
事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举皆也普天之/下皆行之也)作官府(至䰞铁/及出纳)
(之/处)仅三年中至大司农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3a 页
耿寿昌宣帝时大司农中丞五凤中奏言宜籴三辅弘
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
半天子从其计漕事果便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
榖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榖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
平仓民便之帝乃下诏赐寿昌爵关内侯
魏任峻汉末为典农中郎将数年中所在积粟食廪皆
满军国之饶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
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3b 页
后周寇隽初仕魏为盐池都将永安初华州民史底
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
田给椿隽曰史底弱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
给有馀今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
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
咸谴责焉
唐韦挺贞观中为太常卿时太宗伐辽东令挺先运粮
河北诸州以便宜从事帝亲解貂裘及内厩马二疋赐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4a 页

韦坚天宝元年为陜西太守充水陆运使及江淮租庸
转运等使坚以漕运通于京师岁益钜万乃召水工审
地脉于咸阳拥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浐至渭而东至潼
关永丰仓下与渭合遂于苑东望春楼下穿潭以通舟
楫既成而元宗亲幸望春张乐宴群臣坚素备山东船
数百艘于潭侧每船皆标榜曰某郡船船中悉贮本郡
货物连亘数里观者如堵帝甚欢诏曰古之善政贵于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4b 页
足食将欲富国必先利人朕以关辅之间尤资殷赡比
来转输未免艰辛故置此潭以通漕运万代之利一朝
而成将允怀于永图岂苟求于纵观其郡太守韦坚始
终检校夙夜勤劳赏以有功则惟常典宜特加三品仍
改授一子三品京官兼大守其判官等则量与改转仍委
韦坚具名录奏应役人夫各酬庸直兼放今年地税且
启凿功毕舟楫已通其押运纲既涉远途又能先至各
赐一中上考船夫等共赐钱一千贯以充晏乐又赐其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5a 页
潭名广运坚遂加银青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其陜郡
太守水陆运使及江淮租庸转运等使如故
第五琦天宝末为监察御史勾当江淮租庸使寻加河
南等三道又度支促办应卒事无违阙累迁司金郎中
兼御史中丞于是创立盐法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迁
户部侍郎专判度支领河南等道支度勾当转运租庸
盐铁铸钱司农太府出纳山东南西江淮南馆驿等使
元载上元中为度支郎中知性敏悟善对肃宗嘉之委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5b 页
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数
月徵入迁户部侍郎充度支并诸道转运使
韩滉为镇海军节度使加江淮转运使令专督运务贞
元元年十一月癸卯日南至德宗祀昊天上帝于圜丘
礼毕诏曰江淮转运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韩滉励
精勤职夙夜在公漕挽资储千里相继可封晋国公明
年秋初江淮漕米大至京师帝嘉其功以滉专领度支
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6a 页
韦肇为剑南西川运粮使检校户部员外郎贞元十二
年加兼御史大夫员外郎兼大夫新例也
王绍贞元中为仓部员外郎时属兵革旱蝗之后令户
部收阙官俸兼税茶及诸道无名之钱以为水旱之备
绍准诏主判及迁户部郎中皆独司其务十三年擢拜
户部侍郎寻判度支二年迁户部尚书
李巽宪宗元和初为兵部侍郎领度支盐铁使掌使一
年征课所入类刘晏之多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6b 页
万贯迁兵部吏部尚书使任如故
崔俊为荆南道两税使程异为浙江东道两税使元和
七年七月俊赐金紫异赐朝散大夫以入计叙劳也
皇甫鏄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元和十一年方讨淮夷切
于馈饷鏄严急办集益承宠顾加兼御史大夫
后唐孔谦庄宗同光元年为租庸使守卫尉卿二年八
月赐丰财赡国功臣
乌震明宗天成中为冀州刺史兼北面水陆转运招抚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7a 页
等使契丹犯塞渔阳路梗震率师运粮三入蓟门擢为
河北道副招讨遥领宣州节度使
晋李象为驾部郎中少帝开运三年加朝议大夫周易
博士吕彦繇太府少卿董询并加朝散大夫吏部员外
郎曾震改祠部郎中左拾遗崔颂加朝议郎皆以监诸
道𣙜税溢额故也
 
 
卷四百八十三 第 47b 页
 
 
 
 
 
 
 
 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