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七十六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四百七十六 宋 王钦若等 撰
  台省部
   奏议第七
后唐李元龟末帝时为刑部郎中清泰元年上言以闻
开成格凡贬降官本处春秋以存亡报省如没于贬所
有骨肉许归葬如无骨肉本处便与埋葬乃下诏曰李
元龟官处法司次当候对以稍愆于时雪请特降于优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b 页
恩初则以贬谪官亡殁外州乞容归葬次则以亡殁者
儿孙绝嗣请本处瘗埋宜依所陈颁告诸道
周元枢为侍御史清泰元年陈十事其行者四诏曰请
再示赏罚提举县令事百里象雷之地一同制锦之人
期在养民岂宜失职诸州观察使刺史严切提撕请牢
笼俊又搜访贤良况选部贡闱每年慎择尚虑贞廉之
士愧趋躁竞之门诸道廉使更宜搜访请断无名率配
委三司使省奏举行请止急徵暴赋况秋夏徵科自有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a 页
常限宜令官吏不得踰违
清泰二年御史中丞卢损上言五事其一臣睹陛下勤
俭为本宵旰是专日新之德继声时病之忧渐息事才
达听言乃必行若有隐于圣明必贻咎于阴责器小而
诚难测海日下而但合倾心今欲晓谕中外臣寮载星
登车端门待漏寅初开钥日出排班中兴殿庶事未通
乞光降宣不坐冀视朝之制合古事君之礼得中匪懈
之诚咸专未明之求外显其二曰臣闻食以时则百骸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b 页
皆理失其言而驷马难追利便可行疏阔莫返况开阖
之制出入须常且贵贱而不分恃强壮而争进此后逐
日早辰军人百姓马群放牧令两掖门出广列尊卑其
三云帝居皇宅法象太微取则皆自于上玄隳度无违
于古道标正影端之语万世不踰从权就便之规一时
难守臣见九衢巷陌已是渐微兆庶街坊未止侵占陛
下仁恕在念约绝难行且乞五凤楼南定鼎门北禁止
搭掤篱圈笼树舍檐取土填街引渠秽路请指挥金吾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a 页
军巡止绝其四桥号天津名实帝道人臣履历尚合兢
趋牛车往来公然纵恣请止绝天津桥中道两头下关
驾出即开两傍之路士庶往来其车牛并浮桥路来往
其五朝廷所重名器为先叙礼乐道尊卑明贵贱伏见
禁门之内人马出入极多臣请凡官员除将被袋马外
其馀骑从并令于光政门外下马诏曰听政不坐礼仪
而合使先知牧马趋朝道路而宜令有异况民家占侵
于御路固合条流牛车来往于天津宜须禁止卢损益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b 页
深奉职言切为时详五件之封章俾四方之观政除光
政门外下马一件续有处分馀并从之是年又上言准
天成二年二月敕每年进士合有闻喜宴春关宴并有
司所出春关牒用绫纸并官给臣等以举人既成名第
宴席所费属私况国用未充枉有劳费请依旧制不赐
又准天成元年七月及四年十二月敕应中外官除授
不系品秩一例宣赐告身请依旧制合赐外各令自出
绫纸又准天成元年七月敕加每月十五日入閤罢五
卷四百七十六 第 4a 页
日起居臣等以中旬排仗有劳圣躬请只以月首入閤
五日起居如旧又天成元年八月敕除旨授令录皆令
内殿辞谢臣等以令录卑微不可内廷展谢请依旧制
正衙辞谢又天成三年五月长兴二年七月敕许节度
使带使相岁荐五人馀荐三人防禦团练使二人臣惟
州县员阙甚少若容荐举则每年铨选可以注拟请特
行釐革又长兴二年八月敕州县簿尉判司差充军巡
判官仍同一任自迩已来颇伤物论以为不当请行止
卷四百七十六 第 4b 页
绝依旧令衙前选任诏曰令录之任总六曹之纠辖系
百里之惨舒惠养吾民可以亲承顾问内殿辞谢可如
旧制藩侯郡守荐人或谙公事或有裨益不可全阻许
依天成敕带使相藩臣岁荐三人馀二人直属京州郡
防禦团练一人诸色官告举人春关冬集绫纸闻喜关
宴所赐钱并仍旧官给馀并从之
刘鼎为吏部员外郎清泰二年上疏臣见建中元年正
月敕中外文武臣寮授官上后三日举人自代事下中
卷四百七十六 第 5a 页
书如除官用人选所荐多者拟议多事已来此道久废
今后乞复施行诏曰设官分职为时主之敷恩推贤让
能乃朝臣之盛事是以诗称伐木史载弹冠俾拔茅连
茹之时见力行脩身之道刘鼎官居雉省立近龙墀因
贡谠言请行故事欲使子皮举善终明子产之贤鲍叔
让能不掩夷吾之略兼可以致同心协力表后己先人
克扬文子之风免有展禽之叹举实公当便可施行情
涉阿私理当比验
卷四百七十六 第 5b 页
许逊为右拾遗清泰二年上疏曰臣见上封事者多不
关时政得失或以事不合已或以位未及人但欲虚鼓
声名妄邀抽擢全非切当空事游词数件之中一无可
取不惟荧惑圣听兼属侮慢朝纲今后请除两省官合
上封事者其别班除论本司公事外请准太和二年敕
轮转待制给事合司封奏大凡食禄之道本在致君不
可独善一身归恶万乘惜暂时之逆耳贻他日之痛心
事切三思理实不可其切要言者或君上情耽酒色志
卷四百七十六 第 6a 页
好畋游言动稍乖理须论诤职司其事合在諌官况陛
下嗣位已来忧勤庶政鲜有过误无可陈论朝廷班外
之宜职在御史台如有愆违御史弹纠其馀鞫狱自有
法司事若有违他自论奏此外越局言事并望寝停诏
曰上书言事諌署旧规各有所司岂宜越局若思出于
位理或侵官言匪尽忠徒欲沽于謇直词多率意实有
望于指陈许逊所上封章请依近敕各司其事允叶旧

卷四百七十六 第 6b 页
李慎仪为考功员外郎清泰二年上言今春已来稍愆
雨泽陛下念稼穑之重深宵旰之忧倍轸圣心遍走群
望盈尺则告瑞于元朔如膏则润浃于暮春可卜丰穰
动谐响应请天下凡祠宇有益于人者下本处常令修
饰冀集洪休从之
李遘为刑部郎中清泰二年上言臣忝掌刑名合论法
律臣见比年已来有前州县官或假侵官不量事体皆
投匦乞官况大朝取士之门有举有选苟有长才茂器
卷四百七十六 第 7a 页
举选安敢滞留国家置匦之意本为诉冤士人乞官安
得造次又闾里浅识滥繇官路妄有求请不顾格律条
章所司以陛下方开言路不敢是非典法是国家大经
谁可析言轻议此后凡投匦上言乞官乱法者望下所
繇法司勘验可否从之
张守吉为吏部员外郎清泰三年上封事伏睹两道兴
兵所宜备虑臣恐京师天下州府所禁囚徒狱户不完
凶徒多狡或踰垣破械结党连群或聚绿林或奔逆垒
卷四百七十六 第 7b 页
以此为患事状非轻臣望所禁重囚除恶逆放火杀人
外可恕者量减本罪一等断遣兼州县近山泽人烟阔
远处量令州县置铺警巡以防聚集诏曰所奏除恶逆
外降罪一等下大理寺详简疾速施行
晋梁文矩为吏部尚书天福二年七月奏臣伏奉敕牒
令参详文武百官所进封事内宗正卿石光赞上章云
伏见荥阳县道左万石君庙本前汉大中大夫石奋之
庙德行意绩备列前书乞降封崇俾光宗祖者切以万
卷四百七十六 第 8a 页
石君播盛德于汉朝立严祠于郑圃爰开圣绪永叶昌
期石光赞所上公言备章职分深为允当望赐施行敕
汉大中大夫石奋德盛轩裳道光简素享万石休明之
禄成一门忠孝之名彰茂实于前脩契隆兴于景运宗
正卿石光赞特上章疏欲示封崇异表深源式昭丰祚
宜赠太傅八月又奏臣看详左拾遗任瑶所进封事切
见唐庄宗朝宰臣豆卢革韦说洎历数朝累行宥典俱
遂昭雪颇是分明然则河南令豆卢升南顿令韦涛因
卷四百七十六 第 8b 页
父配流遂停官爵况曾居郎署久在朝行或以被茜袍
或以纡紫绶前后十迁岁历八奉赦书至于尝赦不原
亦得乘时被宠况豆卢升等唐少帝之时刑部已得雪
牒便可却复旧官旋属伪廷却除宰子既尘墨绶须服
荷衣敢望明朝特加殊泽切以任瑶所进封章请复豆
卢升等官序服色望中书商议敕豆卢升等已经洗涤
又复官常俟著政能当行甄奖
曹国珍为吏部郎中天福三年十月隰州蒲县令窦温
卷四百七十六 第 9a 页
颜进策内一曰兵不可不战将不可不择每于月旦宜
令教习楚庄立功而心惧晋文战胜而色忧居安虑危
古之道也此乃鸿图永固霸业弥芳详定官等以其徵
引方拙未可奏闻国珍与其议以为可行乃上言曰臣
闻去华务实舍短从长片善不遗群材毕录切询古道
宛是良图将隆讲武之规宜举训戎之典故左氏春秋
传云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此所以昭宣
七德制服万邦又云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
卷四百七十六 第 9b 页
讲武事此所谓聿脩战法俾耀军威又云三时务农一
时讲武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所请每月旦教习事伏乞
宣驸马步军都指挥使简练驯阅甚为允当望赐施行
敕习战讲武历代通规选士练兵其来旧制宜以每年
农隙时讲武仍准令式处分
张恕为刑部郎中天福二年十月奏伏以革故从新方
恢于圣运赦过宥罪继洽于君恩故泽布九天无所不
及庆流万国无所不周伏惟皇帝义布幽明化均动植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0a 页
改秦隋之覆辙继周汉之昌图上简帝心荡荡方臻于
寿域下符民欲熙熙将返于淳风弥宽含垢之情遐广
推恩之道臣伏见去年闰十一月二十九日赦书节文
应为廷贬降官未量移者与复资责授官亦与复资应
徒流收管人并放还者又睹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德音
节文应自创业已来降黜者并与放还枯鳞再泳朽木
重芳是知弘贷之朝大举哀矜之典所有伪廷贬降官
等虽经量移尽思归复每望云天之泽常悬省责之心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0b 页
特冀圣慈更加念恤未敢希复序资品且乞令放还乡
闾所冀表明代之好生遂小人之怀土臣叨司刑典获
奉赦条愿回解网之仁用广垂衣之化从之
殷鹏为起居郎天福二年十二月上言切闻司封格式
内外文武臣寮才升朝籍者无父母便与追封追赠父
母在即未叙未封以臣所见诚为不可此则轻生者而
重死者弃今人而录古人其荣何有其理安在又云父
母在品秩及格者即与封其母不言其父便加邑号兼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1a 页
曰大君遂令妻则旁若无夫子则上若无父岂有父则
贱而母则贵夫则卑而妻则尊若谓其父未合加恩安
得其母受赐若谓以子便合从贵何得其父不先伏以
父尊母卑天地之道尊无二上国家同体今母受封父
无爵名教不顺莫大于兹臣伏乞自今后文武臣寮父
母在其父已有官爵者即叙进资品以及格式或不任
禄仕即可授以致仕或同正官所贵得以叙封妻室即
父母俱荣孝子无不逮之感闺门交映圣君覃庆赏之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1b 页
恩噫荷陛下孝治之风受陛下荣亲之禄者静而屈指
不过数人陛下得以特议举行编为令式劝天下之为
善令域中之望风自然见前代之阙文成我朝之盛典
况唐明宗朝长兴元年德音内一节应在朝中外臣寮
父母在并与加恩司封不行明制坚执前文傥布新恩
兼合旧敕庶使事君事父常遵一体之规为子为臣不
失两全之义臣又闻司封令式内外臣寮官阶及五品
已上者即封妻荫子固不分于清浊但祗言其品秩且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2a 页
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并是五品赞善大夫洗马
中允奉御等亦是五品若论朝廷之委任宰相之拟抡
出入之阶资中外之瞻望则天壤相悬矣及其叙封乃
为一贯相沿至此其理甚非而况北省为陛下侍从之
臣南宫掌陛下弥纶之务宪台执陛下纪纲之司首冠
群寮总为三署当职尤重责望非轻此则清列十年不
遂显荣之愿彼则杂班两任便承封荫之恩事不均平
理宜改革伏乞自今后应诸司官及五品已上者即依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2b 页
旧制施行应三署清望官及六品已上便与封荫清浊
既异秩品宜升仍下所司议为常式敕人子之道禄贵
在于及亲王者之恩事必从于尊本应内外文武臣寮
父母在如子品秩及格与加恩在朝行者父与致仕官
母与叙封郡邑号其外四品已上节度团练防禦使刺
史父与致仕官其馀与同正官母与叙封郡邑号如内
外官父已有致仕及同正官母已曾叙封子品高者更
与加进半俸续议指挥如父有职官不在此限馀并准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3a 页
格文处分仍编令式永著常规
边光范为太府少卿天福三年三月上书曰臣闻太宗
有言曰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
刺史则知此官实系治乱本须得人臣窃见今之刺史
或因缘世禄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询官序实
恐抚民寡术仰贪吏以无方以此牧民而望民安未可
得也特乞除此旧讹委其能吏将袪民病永召时和疏
留中不出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3b 页
李祥为中书舍人天福三年三月上疏曰臣闻除旧布
新故顺天而设教惟名与器不假人以树恩所以示宇
县之至公所以仰朝廷之大柄今则既逄英主未革前
踪是敢聊举一端轻尘四达酌其损益幸补涓埃伏睹
南北两班内庭诸局或有不文不武非旧非勋论伎术
则罔有所长语才行则罕闻其异但思月限以冒官常
俾五细以在庭使四方而何则有虚华级仍荫私门沗
荣更及于子孙禄利徒销于府库况今乃兴戎事久困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4a 页
生民因无用之官寮具员无阙计有限之财力帑藏正
虚若不去留空成耗蠹伏望略加澄汰稍辨幽明则支
分或减于殷忧内外庶成于通济又睹十年已来肆赦
频降诸道职掌一例奖酬藩方不守于规程奏荐罔论
其高下仆𨽻则动逾数百丝纶则皆示特恩所以仓场
管钥之微人曹局简札之小吏至于伶伦贱类洒扫庸
奴初命便假于贵阶银章青绶拜赐遽披于法服牙笏
紫袍乃致贵贱不分宠荣滥被虽雷雨作解渥泽恐遗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4b 页
于万物而衣裳在笥贞规何法于百王此后或有溥恩
应诸道职员除主兵将校外其衙前职列伏乞明示条
章俾循事体节度州只许奏都押衙都虞候教练使客
将孔目官及有朱记大将十人仍取上名支郡则只许
荐都押衙都虞候孔目官其诸色人并委本道量转职
次则得之者感恩有异受之者与众稍殊寰区仰天子
之尊藩后知王泽之贵名器之重治乱是资伏惟皇帝
陛下俯回宸览略炤愚衷勿为小善不行勿谓旧弊难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5a 页
改失之在渐谋之在初傥或因此留神自可触类而长
宰臣奏李祥才光凤阁志奉龙图聪明有作诰之方名
器无假人之理以兹留意爰具上章乃是大纲且非小
善既叶圣人之教可嘉君子之言所奏节度刺史州衙
前职员等事望赐施行从之
刘皞为驾部员外郎知杂事天福三年三月上言曰藩
侯郡牧仗钺分符系千里之惨舒行一方之威福自古
选任须擢贤明近代统临为酬勋绩将邦域之生聚展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5b 页
将领之人情识分者附正营私黩货者严刑广取诸头
剥削多赡爪牙自黄巢已来伪梁之后公署例皆隳坏
编户悉是凋残或不近边陲不屯师旅无城郭郡邑非
控扼藩垣试任廉能且权尝理逐年属州钱物每季申
省区分支解有馀罄竭供进府库渐足黎庶稍苏纵有
过愆亦施惩责言虽鄙近望赐施行疏留中不出
赵仁奇为司天少监天福三年五月上言曰臣闻自古
创业之君开基之主设官分职革故鼎新必有强名用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6a 页
为公器以诱英彦皆不徒然伏见近年酬赏在京诸指
挥使皆遥授刺史得非朝廷以贵其地望优其禄利乎
臣以为大辂起推轮之始滥觞成方舟之流但恐滋深
不可改易非创业制命之所宜也今六军诸卫品秩皆
高不用酬勋是成虚设遂使掌禁军者鄙升朝之贵贪
外任者无恋阙之心稍涉官邪徒费国用其六军诸卫
官员伏望委宰臣约前唐故事依文班品第加以料钱
自此后非有军功不可轻授名器无假中外迭居岂唯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6b 页
正于等威抑亦省于经费时下中书行之宰臣奏云朝
廷所设环卫此掌禁军久属从权骤难改制望令将来
商议施行
赵远少帝时为刑部侍郎开运二年奏臣伏睹长兴四
年五月二十三日敕州县官在任日有覆推刑狱公事
雪得冤狱活人性命者准长兴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南
郊赦书节文便许非时参选特与超资注官仍赐章服
者宜令诸道州府凡有雪活冤狱州县官等依元敕点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7a 页
检给付公凭本官自赍赴刑部投状委刑部据状追取
本道雪活公案参验如事理合得元敕便仰给付优牒
此盖道弘激劝务绝罔欺在酬奖以甚优期刑杀而无
滥臣详元敕只言州县官员所许加恩未该内外职掌
臣又详前后请给优牒人等文案若系雪冤屈本道寻
合奏开例过五年十月本人方来论请须却寻追文案
劳扰公方于事难明于理未当伏惟皇帝陛下体尧仁
而御宇敷舜德以临民大阐化条克脩刑政旁询阙典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7b 页
用整弘纲功必赏而罪必诛善者进而能者劝起今后
但能雪活冤狱不限在朝职司亦乞量加旌赏应关诸
道州县官员雪活冤狱不虚委逐处长吏抄略指实案
节先具奏闻所付本人凭由官满到京便于刑部投状
不得隔越年岁方可论诉功劳庶内外以皆同使期程
而有守广亭毒好生之道尽高低察狱之明者敕旨理
冤申屈劳绩可加内职外官课最无异苟能雪活何吝
甄酬宜先录公文直具奏闻或官满到阙投状无到隔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8a 页
年庶绝滥讹用分真伪宜依仍付所司
汉卢擢为右拾遗天福十二年转对奏曰臣闻诗云哀
哀父母生我劬劳又仲由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
而亲不待皆以昊天所覆永报为难今陛下信及昆虫
孝理天下漏泉之泽傥尚拘于常制过隙之恨诚何慰
于孝思今请应在朝内外文武臣寮亡父亡母并请特
与追赠追封既存没以知荣则寰区而荷德敕曰卢擢
忠勤奉职谠直立言贡以封章举其坠典详观弘益尤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8b 页
切叹嘉宜下所司并令举奏
乾祐元年诏尚书省集议内外臣寮父在母承子荫叙
封追封合加太字否以闻尚书省奏议曰今详前后敕
条凡母皆太字存殁并同此即是父殁母存即叙封追
封内加太字母殁追封亦加太字故云存殁并同若是
父在据敕格无载为母加太字处若以妻近敕因子贵
与父命官父自有官则妻从夫品可以封妻父在不合
以其子加母太字若虽有因子之官其品尚卑未得荫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9a 页
妻亦不合用子荫之限从之
麻麟乾祐元年为水部郎中上言臣闻汉朝除吏苟称
其职不数迁移自先朝开国已来牧守多酬勋旧以宠
劳臣窃见晋朝除刺史或数月骤替或一岁即移不惟
送故迎新转成烦扰其次廉能者未暇施政贪浊者转
急诛求以臣愚管望朝廷立定年限观其考课以议转

吕咸休为给事中乾祐元年上言臣见前朝闽浙入贡
卷四百七十六 第 19b 页
物色下船之后官差脚乘搬送到京臣悉谙知害民尤
甚比来贡奉自是勤王差扰贫民贡之何益以臣管见
凡此数处贡物并令自出脚乘不困贫民于理无爽
王易乾祐二年为尚书左丞上言尚书省名曰中台素
称会府列曹令式废坠多年两辖纪纲隳紊积岁或因
贡一时之浅见破千载之通规遂俾廨宇类乎衡门官
位等乎虚器若以从权改易应变弛张又未见国富时
康家给民足礼记曰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0a 页
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伏惟陛下
守文继统宰辅戮力致君立太平之基创无穷之业其
尚书省二十四司公事望准令式积渐施行所有唐末
艰难已来权立名目请皆停罢即守官有视事之方为
吏无虚名之役
于德辰为兵部侍郎乾祐二年上封九事其一文武两
班有年深不迁官不改服色者或遭丧阕而不追者今
遇圣朝幸均渥泽其二每年贡举人数极多登科者少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0b 页
伏恐淹滞贤能乞量增所放人数其三潭郡茶货只至
襄州客旅并不北来请三司差清强官于襄州自立茶
务收税买茶足以赡国其四湖南见食岭南盐请置官
纲于湖南立务权卖其五文武两班差使出入所令部
辖干济者聊加酬奖其六河朔缘边豪侠丁壮能抵拒
契丹斗战者官中访闻擢用其七臣伏见官禁牛皮条
流太重每请甲科合要皮请量于地亩上配纳若民间
牛死损亦从许货卖其皮价不得过钱五百其八昨山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1a 页
陵宜仗一行道路人户配米者未纳已纳并请放免其
九西道行营立功将卒早宜赏劳不报
梁文赞为户部员外郎乾祐二年上言臣窃见诸道州
府力及人户广置田园不勤耕稼唯为兴利以事末游
臣虑因循以成渐染请量为条教以塞源流臣请在处
官吏搜求此色户民令出代耕钱纳官以督农务
刘涛为中书舍人乾祐二年上言方镇之内土俗不同
山泽川原租赋各异任土作贡盖便黎民臣恐天下税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1b 页
赋上供土产各异恐于调度或未便安请敕诸道州府
于所部之内贡赋供输有未便特许上书论列以协物

边归谠初仕晋为给事中开运三年奏臣近以宣达丝
纶经过州县切见使臣于劵料外别要供侍以紊纪纲
乱索人驴自递行李挟命为势凌下作威或副应稍迟
即便恣行打棒既遭屈辱宁免怨嗟天听未闻无处披
诉伏乞潜令察访兼便明降指挥官吏秪供亦须精细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2a 页
使臣取索严示戒惩庶息烦苛渐期开泰者敕边归谠
近曾衔命经历邮亭见使臣踰违以公言上疏事为允
当理协规程其诸道州府馆驿宜体所奏施行仍付所
司又至隐帝时为刑部侍郎乾祐三年上言臣伏见诸
处有人抛无名文书及言风闻访闻之事不委根苗即
便追扰既非责实多是构虚穷理本之有伤渎化源之
无益遂使贪吏狡吏蓄私憾以雠人谗夫佞夫扇狂言
而害物请明行条制庶绝罔诬其受纳狱讼直须显有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2b 页
披论具陈名姓即据理详按无纵舞文其无名文书及
风闻访闻并望止绝不得施行俾存钦恤之风不失含
弘之体从之时史弘肇弄权杀害酷毒不循理体以罗
织成风归谠嫉之故有是奏
周太祖广顺三年正月兵部尚书言管诸道州府贡物
㨿元敕诸道州府合输土贡每年冬至后到京岁前点
简候正伏于殿廷乐悬南排列如不依期限到京者本
州录事参军殿罚勾押官典各料断当司每年坐敕文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3a 页
告报催促去年冬诸州府输贡物违敕限者丹绛登曹
等四州直至今年正月一日后方送贡物其本官典合
行殿责欲移本州勘责从之
窦俨为中书舍人显德四年上疏云伏以历代至理六
纲为首一曰明礼礼不明则彝伦不叙二曰崇乐乐不
崇则二仪不和三曰熙政政不熙则群务不整四曰正
刑刑不正则巨奸不慑五曰劝农农不劝则资泽不流
六曰经武武不经则军功不盛故礼有纪若人之衣冠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3b 页
乐有章若人之喉舌政有统若人之情性刑有制若人
之呼吸农为本若人之饮食武为用若人之手足斯六
者不可斯须而去身也陛下思服帝猷寤寐献纳亟下
方正之诏廓开艺能之路士有一技必得自效学攻百
端靡不明至故小臣不揆愚鄙欲有陈导于礼乐刑政
之内劝农经武之中相今所宜各具疏列其一曰夫礼
者太一之纪品物之崇与天地同其节与阴阳顺其道
协于分艺行于国家本之以忠孝文之以伦义君臣父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4a 页
子夫妇之制冠婚丧祭射御之容朝聘享宴之宜军旅
田猎之事各有宜称不相侵越所以讲信修睦所以洗
心防患上得之尊下得之安定亲疏而别同异明是非
而彰贵贱执之则致福缪之则招悔宪物成教崇政明
本未有不繇于礼者也自五帝之后三王以来有益有
损或因或革咸有章宪书于册书浩浩千编不可遽悉
越在唐室典章颇盛程轨量昭采物酌中古训垂法百
代则有开元礼在纪先后明得失次其沿变志其楷式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4b 页
则有通典在录一朝之事包五礼之仪义类相从讨寻
不紊则有会要在此三者圣教经制国之大综也爰自
梁朝之后仍世多故典台之官皆差使于公务礼直之
吏悉昧昏于捡按至今每有戎祀之事朝会之期多于
市廛草议定注前后矛楯卒多秕稗臣窃以保残守缺
因狭就寡乃暗主之事非明君所为岂可以光陛下超
世之宏图为大朝千载之盛美也所宜阐崇令猷以立
国典缀叙旧书以为邦纪义在精审理资端要可以范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5a 页
围五帝楷则万古彰陛下之圣明礼不虚道者也伏请
依唐会要所设门类上自五帝迄于圣朝凡所施为悉
令编次凡关礼乐无有阙漏开元礼通典之书包综于
内名之曰大周礼俾礼院掌之太常博士如得其人宜
久其职年深则兼官在任勿使旁转如是则助风教以
弥隆升典制于将替隐覈前轨声施无穷者也其二曰
夫乐者以德为本以声传御中出所以导志外扬所以
审政有天地辰宿有轨数形色有阴阳逆顺有离合隐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5b 页
见天数五地数六六五相合故十一月至生黄钟黄钟
者同律之主五音之元宫也元宫之谐于仲吕母子也
传于林钟夫妇也回于太簇父子也聚于南吕子妇也
两阳必争二阴必乖故抗衡者多异前五相追而后五
相随盖繇是也一章之中凡有七闰亥未巳丑酉午寅
者七闰之正也日有盈缩之度月有迟速之期故或进
于前或退于后阴阳之理也六钟六间十二节凡二十
有四位声气之大率也平分为七直而略其馀则子寅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6a 页
卯巳未酉戌谓之羽子寅辰午未酉亥谓之宫子丑卯
巳未申戌谓之角子卯辰巳未酉戌谓之商此四者靡
靡成章峻而清厉郑卫之音也与夫推历生律以律命
吕九六之偶旋相为宫三正生天地之美七宗固阴阳
之序者于其通人神宣岁功生成范宜之德纪协长大
之算则精粗异矣在乎审治乱察盛衰原性情应形兆
则殊涂而同归也三正者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七宗
者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6b 页
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角为木商为金宫为土变徵
为日变宫为月徵为火羽为水龙角元龟天豕井侯主
乎角平亢河鼓娄聚舆鬼主乎商天根须女庖俎鸟啄
主乎宫辰马阴虚旄头天都主乎变徵大火兵封天高
鸟翼主乎变宫龙尾玄窒四兵天倡主乎徵天津东壁
参伐輹车主乎羽角之数六十有四商之数七十有二
宫之数八十有一变徵之数五十有六变宫之数四十
有二徵之数五十有四羽之数四十有八极商之数九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7a 页
十阳之数一百二十有八阴之数一百一十有二五音
之数毕矣神无形而有化处乎声之门故昭之以音合
之以算音以定主算以来象触于耳而激于心然后可
言其乐也其音五其声十二其调六十雅部之乐也其
音四其声八其调二十有四胡部之乐也隋唐已来乐
兼夷夏天宝之世雅部大备宝应之后音律渐衰郊庙
殿廷旧事失次洎黄巢荡覆京兆钟磬皆毁龙纪返正
之岁有司别创乐悬乘风虽存旋宫何在音范寖失至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7b 页
今阙然岂可以一时偶失之事为百代无穷之制何以
训正四方绥和百神轨物垂则示人之极也昔唐虞历
载颂声方作文武相继乐教大同陛下布昭圣武彰信
天下宗社灵祗聿监明德所宜宪章成式不失旧物原
始以要终体本以正末使乐与天地同和礼与天地同
节伏请命博通之士上自五帝迄于圣朝凡乐章沿革
揔次编录凡三弦之通七弦之琴十三弦之筝二十弦
之离二十五弦之瑟三漏之籥六漏之簥七漏之笛八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8a 页
漏之篪十三管之和十七管之笙十九管之巢二十三
管之箫皆列谱记对而合之类从声等虽异必通编于
历代乐录之后永为定式名之曰大周正乐俾乐寺掌
之依文教习务在齐肃如是则可以移风俗和上下和
顺之象著则嘉盛之德备则六变至幽深九奏达高明
知乐之为大者也其三曰夫政者正也以正率下下思
尽诚则上无阙政人能持政非政持人若失人而务政
则虽勤而何益故人道敏政政在择人择人之先自相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8b 页
而始登庸廊庙则有经启措置之权入侍帷幄则有将
迎承弼之任机事攸综号令攸发平章于百揆维制于
四方不可不重也唐末政出中要轻于爰立才处辅相
之任便兼公揆之官卿大夫奔竞公行礼让道息未得
之日则以致身富贵为驰骛既得之后则以与国休戚
为忧虞乃三缄于统要之司独善于兼济之职但思解
密勿之务守崇重之官逍遥林亭保安宗族于身之谋
甚利于国之效如何方今宰臣实罄忠力燮和元化则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9a 页
岁以之丰稔攸叙彝伦则时以之雍靖上无阙政下无
异议固能明举贤才罗济经略也伏请今宰臣于南宫
三品之中两省给舍已上有能经营国家宁卫社稷者
具名以举若陛下素谙才业上符定制则辅相公揆之
授诚亦得宜陛下向不知名或官品未称则令以本官
权知政事若尚书丞郎权知政事则兼散骑常侍之官
陛下岁年之间察其作为如能兴利除害献可替否进
贤才退不肖则迁其官加其秩官高者则受平章事末
卷四百七十六 第 29b 页
高者但循资而转且令权知如其非才即便守本官罢
知政事让其举主令廷谢知过亦繇子玉败军令尹当
责之义也书曰试可乃已又曰历试诸艰今班行之中
有员无职者大半可令量才授任临事制宜出则以公
务效试入则以旧位登叙任事者有赏不任事者当黜
黜陟既明天下自正此则为政之道毕矣其四曰刑者
五行之鞭策五性之权衡下民之堤防有国之纪律自
古五刑之设期于无刑仲尼曰民有轻辜必求其善以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0a 页
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辅其化如有死罪期使
之生则其善也刑肃俗弊礼谓疵国胜残去杀传称善
人昔汉文断狱四百殆致刑措唐朝贞观之世岁决死
罪二人今陛下恤刑慎狱义权情恕非不至也而天下
冒禁丽法者甚众殊死大辟者颇多盖繇未塞其原而
理其著者也省刑之要厥有二端一者谨吏二者息盗
谨吏在乎责长息盗在乎类取吴姬群笑孙武加戮于
队长此责长之明效也襄民不道班伯得贼于酋豪此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0b 页
息盗之良术也夫一县之政总于令长令长正下吏自
肃一州之权统于牧守牧守缪僚属必滥滥之与肃上
使然也近代下民之讼多讼令佐敢诉牧守十中或一
讼令佐者皆得理察讼牧守者十无一问纵或诘之而
归罪陪隶者众矣斧钺不用刀锯日弊古人耻之典刑
不阿贵贱贵犹当罚贱者自戒如是则官吏畏法刑损
其半矣而又除其寇盗使无逸越除盗之术大概有三
一者使贱人徒侣自相纠告纠告不虚则以所告贼产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1a 页
之半赏其告者或一人能告十贼亦以十贼半产与之
亲属之间比许容隐在于用权救弊亦可暂更今后有
骨肉为非许令首告然所被告者不可令至极刑伤宗
族之情失风教之义只令通指同行徒侣则除恶甚多
骨肉所首之人特与疏放如是则同恶自相疑阻争先
于陈告骨肉欲保其亲竞来于原首此息盗之上策也
二者如郑州新郑一县团结乡社之人名为义营分立
将佐一户为贼则累其一村一户被劫则罪其一将大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1b 页
举鼓声之所壮丁云集贼徒至多不过一二十数义营
所聚动及百人贼人奔逃无有免者见今郑州封内唯
新郑独免敚𣀮顷岁尉氏强民潜往密县行劫回入新
郑疆界杀获苦无漏遗岂止自部之中不留凶慝兼令
涉境之寇难出网罗此息盗之中策也三者有贼之后
村人报镇镇将诣村验踪团保限外不能获贼罪罚镇
戍此息盗之下策也如是则奸盗渐息刑又损其半矣
何虑汉文之年贞观之世不在于今时邪其五曰农者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2a 页
至正之道自然之资为邦大本当今急务欲国家之康
济在府库之充盈欲府库之充盈在田畴之修辟人力
可以课致地利可以计生若地利有遗人力不劝欲邦
宁本固化洽时雍不可得也今宰牧怠职百姓怠业旷
土不垦履亩是忧但随宜以耕耘惟天时而是赖苟有
水旱其将奈何危殆之机在乎反掌晋朝开运之岁即
其验欤夫欲富国强兵爱民利物兴事任力崇德尊道
敷至化恢长御革颓风洽丰泽无不繇家给人足而驯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2b 页
致其道也家给人足始于务农务农之原实有三术一
曰广田二曰已债三曰节费广田则所获丰羡已债则
储积可保节费则岁计有馀今民不广田良有以也盖
虑无尽地之稼括为税簿则并竭所收输不满要谁不
惧也晋汉二代累发德音使民多种广耕只以旧额供
赋既种之后旋以见苗计租以至仓箱匮空乡井愁叹
先皇享御之始赦书节文之中亦劝民勤劳不殊前意
至今旷隙之地荒莱不开繇于诚信前失民无固志者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3a 页
也夫为政之先莫若著信商君移木岂礼也哉盖使人
信之则无不治也陛下宜散下明诏使民广田但输旧
租永不简案上言宗庙以表至诚令州郡悬法之所刻
石示民民必信之而田广矣田广则多获多获则民足
王者藏于天下实一国之富完此广田之上策也小亩
步百周之制也中亩二百四十汉之制也大亩三百六
十齐鲁之制也今所用者汉之中亩若步以大亩之田
输其中亩之税或额不敷旧则虚加满之逮于次年而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3b 页
田自多矣此广田之中策也前所言已债节费利莫大
焉今编户之氓以债成俗赋税之外罄不偿债收获才
毕率无囷仓官有科折之弊私有酺醵之缗倍称速息
半价速卖则利贷一斗而偿四斗矣欲民不困岂可得
哉此外乡闾之中常有酒食之耗謟僧佞佛相扇成风
且瑞雪甘雨和气所致非为一乡一里委曲而降小民
无知竞作斋赛一岁之内数数有之是则债利之劫民
也将倍于公赋斋赛之蠹民也又等于王租欲民之饶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4a 页
终不可致莫若已债节费归利于民起于来年不得通
债今岁见偿之者但令以本债偿之留其利馀为民不
债之备则民食资半矣夫阳秋之候豺獭尚祭民祭里
社自古而然宜于二社之辰得以祭馀共相饮食其馀
祈祷散赛之事严禁罢之则民食又资其半矣民食既
足则民力普存民力普存则穑事敦业穑事敦业财用
益丰因其利而利之则国富刑清天下知礼节矣其六
曰兵者所以成武功遏乱略行天讨顺人心混一区宇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4b 页
昭宣文德三五之代不能去兵故轩战阪泉尧征丹浦
西伯戡黎之诰成王践奄之誓即其前躅也陛下卜世
之数莫知其纪五德所正涖万方之率从未占而孚契
人心不戒而谋同时利唯淮南李景负固不宾陛下神
略内融大权潜运整军经武倏往忽来戎辂一巡则八
州降附灵旗再指则四塞荡平归命者一一皆存来战
者万万无免偏师献捷迨有百数仁赡交臂以请命寿
春全城而北迁淮上咽喉古来未有今以众击寡以尊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5a 页
伐卑以正破伪以强凌弱鲜不克矣然兵道贵速速则
惠民在敌境者免驱掠俘馘之无期处内地者免资粮
供亿之为役荆湖两浙并有舟师闻其水战之利胜于
淮寇皆未肯叶心齐力犄角成功者盖虑吞韩并卫灭
虞兼虢唇亡齿寒势之惧也陛下宜分命使臣谕其成
策锡之以丹书铁契质之以左宗右社其三方协同大
举如秣陵沦陷南服怀柔则元功盛勋当崇赏厚报俾
百世传袭保其江山旌旗服章僚属官秩咸用旧制朝
卷四百七十六 第 35b 页
廷弗询彼既得信誓之文又蒙宽大之诏必能禀大君
之神算藉清庙之灵祥亲督蒙冲横江长骛李景必分
兵禦拒首尾支离陛下乃躬御六师方轨南进驻跸江
北图惟厥成则濠庐等州可不攻而拔矣帝览而善之
 
 
 
 册府元龟卷四百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