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六十八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四百六十八 宋 王钦若等 撰
  台省部
   荐举
诗曰烝我髦士传曰举尔所知大易著汇征之训丘明
纪称善之说皆论荐之谓也乃有处机要之任当喉舌
之寄而能思报宠遇务询才杰旁洎通逸上达卿士察
其志行之忠亮知其学术之深厚或文可以丹青神化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b 页
道可以弥纶王度孜孜推进以助乎治推毂之义攸著
引翼之志斯笃上有同升之美下无滞才之叹济济之
咏繇是兴焉非夫乐善援能奉上尽节者其孰能与于
斯乎
汉陈咸为左曹王吉子骏以孝廉为郎咸荐骏父子经
明行修宜显以励俗
鲍宣为谏议大夫彭宣为右将军罢数岁宣数荐彭宣
会哀帝元寿元年正月朔日蚀宣复言帝乃召彭宣为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a 页
光禄大夫
后汉钟离意明帝时为尚书仆射上书荐刘平及王望
王扶(平初/名旷)曰臣窃见琅邪王望楚国刘旷东莱王扶皆
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修身行义应在
朝次臣诚不足知人窃慕推士进贤之义书奏有诏徵
平等特赐办装钱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
贾逵为侍中和帝时李尤少以文章显逵荐尤有相如
杨雄之风召诣东观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又荐中散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b 页
大夫鲁丕道艺深明宜见任用又杨终坐事徙北地贳
还逵荐终博达忠直徵拜郎中
韩棱为尚书令在朝数荐举良吏应顺吕章周纡等皆
有名当时
陈忠为尚书安帝始亲朝事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徵聘
贤才以宣助风化数上荐隐逸及直道之士冯良周燮
杜根成翊世之徒于是公车礼聘良燮等司徒刘恺致
仕会太尉马英策罢忠上疏荐恺曰臣闻三公上则台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a 页
阶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职恊和阴阳调训五品
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雷不惑位莫重
焉而今上司缺职未议其人臣窃差次诸卿考合众议
咸称太常朱伥少府荀迁臣父宠前参司空伥迁并为掾
属具知其能伥能说其经书而用心褊狭迁严毅刚直
而薄于艺文伏见前司徒刘恺沈重渊懿道德博备克
让爵土致祚弱弟躬浮云之志兼浩然之气频历二司
举动得礼以疾致仕侧身里巷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b 页
僚景式海内归怀往者孔光师丹近世邓彪张酺皆宰
相复序上司诚宜简练卓异以厌众望书奏诏引恺拜
太尉周兴为郎中兴少有名誉忠又上疏荐兴曰臣伏
惟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弘雅辞必温丽垂于后世
列于经典故仲尼嘉唐虞之文章从周室之郁郁臣窃
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著于闺门清厉之志闻于州
里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
属文著辞有可观采尚书出纳帝命为王喉舌臣策既
卷四百六十八 第 4a 页
愚闇而诸郎多文俗吏鲜有雅才每为诏文宣示内外转
相求请或以不能而专已自繇辞多鄙固兴抱奇怀能
随辈栖迟诚可叹惜诏乃拜兴为尚书郎
黄琼顺帝时为尚书仆射时连有灾异上疏曰臣前颇
陈灾𤯝并荐光禄大夫樊英太中大夫薛包及会稽贺
纯广汉杨厚未蒙御省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
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
是有诏公车徵错等
卷四百六十八 第 4b 页
史敞为尚书胡广为尚书仆射时陈留郡缺职敞与诸
尚书荐广曰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明试以功典谟
所美五服五章天秩所祚是以臣竭其忠君丰其宠举
不失德下忘其死窃见尚书仆射胡广体真履规谦虚
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
览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不务其能
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十有馀年心
不外顾志不苟进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
卷四百六十八 第 5a 页
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抚宁方国陈留近郡今
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颓俗
束脩首善有所观仰广寻为济阴太守
左雄为尚书令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
虞诩为尚书仆射成翊世辟司空张皓府迁为议郎自
劾归诩雅重之欲引与共参朝政乃上书荐之徵拜议
郎后尚书令左雄仆射郭虔复举为尚书翊世在朝正
色百僚敬之又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议郎左
卷四百六十八 第 5b 页
雄数言事其辞深切诩以雄有忠公节上疏荐之曰臣
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
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数上
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厄以为警戒实有王臣蹇蹇之
节周公谟成王之风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辅弼之益
繇是拜雄尚书庞参为大鸿胪诩又荐参有宰相器能
顺帝以为太尉录尚书事
郭虔桓帝时与应贺并为尚书时平丘令周举上书言
卷四百六十八 第 6a 页
当世得失辞甚切正虔贺等见之叹息共上疏称举忠
直欲置章御座以为诫(章谓所/上之书)
陈蕃为尚书令胡广为仆射徐稚举有道家拜太原太
守皆不就延熹二年蕃等上疏荐稚及姜肱等曰臣闻
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繇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
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
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
卷四百六十八 第 6b 页
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徵之
并不至蕃又荐河内太守魏朗公忠亮直宜在机密徵
为尚书
羊陟为尚书令以前太尉刘宠司隶校尉许沐幽州刺
史杨熙凉州刺史刘恭益州刺史庞艾清亮在公荐举
升进帝嘉之
杨乔乌伤人为尚书同郡孟尝为合浦太守以病自上
表辞隐处穷泽桓帝时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
卷四百六十八 第 7a 页
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
然而已尝安仁引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
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
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
匿景藏采不扬华藻实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也
而沉沦草莽好爵莫及廊庙之宝弃于沟渠且年岁有
讫桑榆行尽而忠贞之节永谢圣时臣诚伤心私用流
涕夫物以远至为珍士以希见为贵槃木朽株为万乘
卷四百六十八 第 7b 页
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臣以斗
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思立微节不敢苟私乡曲窃感
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
朱穆为尚书延熹中长沙零陵贼入桂阳苍梧南海交
阯苍梧三郡皆没遣荆州刺史刘度击之军败桓帝诏
公卿举任代刘度者穆举度尚自右校令擢为荆州刺
史出兵三年群寇悉定
蔡邕灵帝时为郎中上封事曰夫求贤之道未必一涂
卷四百六十八 第 8a 页
或以德显或以言扬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
常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郎中张文前
独进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臣子旷然众庶解悦臣
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宣声海内博开政路
魏荀彧汉末为尚书令仲长统性倜傥敢言献帝在许
彧领典枢机好士爱奇闻统名启召以为尚书郎杜畿
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彧与纪比屋夜
闻畿言异之且遣人谓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
卷四百六十八 第 8b 页
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于朝魏太祖时为丞相
谓彧曰河东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
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彧称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其可试之)于是
拜畿为河东太守
王象为散骑常侍文帝践阼表荐南阳太守杨俊曰伏
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宏量体仁
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
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
卷四百六十八 第 9a 页
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
本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
卢毓文帝时吏部尚书会司徒缺毓举处士管宁帝不
能用更问其次毓对曰敦笃至行则太中大夫韩暨亮
直清方则司隶校尉崔林贞固纯粹则太常常林帝乃
用暨帝使毓自选代曰得如卿者乃可毓举常侍郑冲
帝曰文和吾自知之更举吾所未闻者乃举阮武孙邕
帝于是用邕
卷四百六十八 第 9b 页
夏侯惠文帝时为散骑侍郎刘劭为散骑常侍诏书博
求众贤惠荐劭曰伏见常侍刘劭深忠笃思体周于数
凡所错综源流弘远是以群才大小咸取所同而斟酌
焉故性实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静之人慕其玄虚退
让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法理之士明其分数精比
意思之士知其沈深笃固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制
度之士贵其化略较要策谋之士赞其明思通微凡此
诸论皆取适已所长而举其支流者也臣数听其清谈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0a 页
览其笃论渐渍历年服膺弥久实为朝廷奇其器量以
为若此人者宜辅翼机事纳谋帏幄当与国道俱隆非
世俗所常有也惟陛下垂优游之听使劭承清閒之欢
得自尽于前则德音上通辉耀日新矣
孟康为散骑侍郎崔林为司隶校尉明帝景初元年司
徒司空并缺康荐林曰夫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
得秉忠履正本德仗义之士足为海内所师表者窃见
司隶校尉崔林禀自然之正性体高雅之弘量论其所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0b 页
长以比古人忠直不回则史鱼之俦清俭守约则季文
之匹也牧守州郡所在而治及为外司万里肃齐诚台
辅之妙器衮职之良才也后年遂为司空
吴薛综为选曹尚书固让奉车都尉顾谭曰谭心精体
密贯通达微才照人物德允众望诚非愚臣所可越先
后遂代综
华覈为中书丞陆胤为左虎林有时名覈表荐胤曰胤
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还在交州奉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1a 页
宣朝恩流民归附海隅肃清苍梧南海岁有暴风瘴气
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自胤至
州风气绝息商旅平行民无疾疫田稼丰稔州治临海
海流秋咸裔又畜水民得甘食惠风横被化感人神遂
凭天威招合遗散至被诏书当出民感其恩以忘恋土
负老携幼甘心景从众无携贰不烦兵卫自诸将合众
皆胁之以威未有如胤结以恩信者也衔命在州十有
馀年宾带殊俗宝玩所生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家无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1b 页
文甲犀象之珍方之今臣实难多得宜在辇毂股肱王
室以赞唐虞康哉之颂江边任轻不尽其才虎林选督
堪之者众若召还都宠以上司则天工毕修庶绩咸熙

晋李重为吏部尚书武帝受禅曹嘉为东筦太守重启
云魏氏宗室屈滞每圣恩所存东筦太守曹嘉才干学
义不及志翕而良素修洁性业踰之(臣钦若等曰嘉白/马王彪子志陈思)
(王植子翕东/平王微子)又已历二郡臣以为优先代之后可以嘉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2a 页
为员外散骑侍郎于时内官重外官轻兼阶级繁多重
议之又上疏曰凡山林避宠之士虽违世背时出处殊
轨而先王许之者嘉其服膺高义也昔先帝患风流之
弊而思反纯朴乃咨询朝众搜求隐逸咸宁三年始以
太子中庶子徵安定皇甫谧四年又以博士徵南安朱
冲太康元年复以太子庶子徵冲虽皆以疾病不至而
朝野悦服陛下远迈先帝礼贤之日臣访冲州邑言其
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充壮耽道穷数老而弥新操尚贞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2b 页
纯所居成化诚山栖耆德足以表世笃俗者也臣以为
宜垂圣恩及其未没显加优命
山涛为吏部举散骑常侍阮咸典选曰阮咸贞表寡欲
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武帝
以咸耽酒浮虚遂不用涛为尚书仆射启事曰郿令诸
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隅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
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
以明事人之礼副梁益之论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3a 页
崔洪为吏部尚书荐雍州刺史郤诜代已为左丞诜后
纠洪洪谓人曰我举诜丞而还奏我是挽弩自射也诜
闻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以军法戮宣子之仆
宣子谓大夫曰可贺我矣吾选厥也任其事崔侯为国
举才我以才见举惟官是视各明至公何故斯言乃至
此洪闻其言而重之
荀勖守中书监侍中尤为武帝所信时太尉贾充司徒
李胤并薨太子太傅又缺勖表陈三公保傅宜得其人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3b 页
若使杨珧参辅东宫必当仰称圣意尚书令卫瓘吏部
尚书山涛皆可为司徒若以瓘新为令未出者涛即其
人帝并从之
胡济为尚书郎武陵人伍朝少有雅操閒居乐道不修
世事性好学以博士徵不就刺史刘宏荐朝为零陵太
守主者以非选列不听济奏曰臣以为当今资丧乱之
馀运承百王之遗弊进趋者乘国故以侥倖守道者怀
蕴椟以终身故今敦褒之化亏退让之风薄案朝游心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4a 页
物外不屑时务守静衡门志道日新年过耳顺而所尚
无亏诚江南之奇才丘园之逸老也不加饰进何以劝
善且白衣为郡前汉有旧宜听光显以奖风尚事可而
朝不就
陈准惠帝时为中书令张华为中书监属氐帅齐万年
反于关中众数十万诸将覆败相继准华以赵梁诸王
在关中雍容贵戚进不贪功退不惧罪士卒虽众不为
之用周处丧败职此之由上下离心难以胜敌以孟观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4b 页
沈毅有文武材用乃启观讨之观所领宿卫兵皆趫健
勇悍并统关中士卒身当矢石大战十数皆破之生擒
万年威慑氐羌转东羌校尉
王琨为尚书郎范乔有行元康中诏求廉让冲退履道
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琨乃荐乔禀德真粹立操高
洁儒学精深含章内奥安贫乐道栖志穷巷箪瓢咏业
长而弥坚诚当今之寒素著厉俗之清彦
纪瞻元帝时为仆射郤鉴据邹山屡为石勒等所侵逼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5a 页
瞻以鉴有将相之才恐朝廷弃而不恤上疏请徵之曰
臣闻皇代之兴必有爪牙之佐干城之用帝王之利器
也故虞舜举十六相而南面垂拱伏见前辅国将军郤
鉴少立高操体清望峻文武之略时之良干昔与戴若
思同辟推放荒地所在孤特众无一旅救援不至然能
绥集残馀据险历载遂使凶寇不敢南侵但士众单寡
无以立功既统名州又为常伯若使鉴从容台闼出内
王命必能尽抗直之规补衮职之阙自先朝以来诸所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5b 页
授用已有成比戴若思以尚书为六州都督征西将军
复加常侍刘隗镇北陈眕镇东以鉴年时则与若思同
以资则俱八座况鉴雅望清量一代名器圣朝以至公
临天下惟平是与是以臣寝顿陋巷思尽闻见惟开圣
怀垂问臣道冀有豪釐万分之一
江虨穆帝时为尚书仆射虨荐郤愔以为执德存正识
怀沉敏而辞职遗荣有不拔之操成务须才岂得遂其
独善宜见徵引以参政术于是徵为光禄大夫加散骑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6a 页
常侍
王珣孝武时为尚书仆射戴逵累徵常侍博士辞疾不
就珣上疏复请徵为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徵之复不
至后珣为尚书令徐广为员外散骑侍郎珣深钦重举
广为祠部郎
宋沈演之为吏部尚书建康令刘秀之性纤密善纠摘
微隐政甚有声演之每称之于太祖
徐爰为尚书左丞刘亮果劲便刀楯朝士先不相悉朝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6b 页
廷亦弗尝闻唯爰知之白太祖称其枭敢及孔觊反亮
每战以刀楯直荡往辄陷决
王彧为尚书仆射明帝泰始初周山图为殿中将军四
方反叛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
举军主侯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除员外郎加
振武将军
南齐沈渊为吏部郎沈约为中书郎沈麟士隐居教授
学者数十百人武帝永明六年渊约表荐麟士义行曰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7a 页
吴兴沈麟士英风夙挺峻节早树贞粹禀于天然博综
生乎笃习承世贫窭藜藿不给怀书而耕白首无倦挟
琴采薪行歌不辍长兄早卒孤侄数四摄尪鞠稚吞苦
推甘年踰七十业行无改元嘉以来聘召仍叠玉质逾
洁霜操日严若使闻政王庭服道槐掖必能敷朝规于
边鄙播德泽于荒垂诏又徵为太学博士不就
梁范云为吏部尚书周舍为奉常丞高祖即位博求异
能之士云与舍父颙素善重舍才器言之于高祖召拜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7b 页
尚书礼部郎许懋为文惠太子侍讲吏部尚书云举懋
参详五礼除著作待诏文德省
徐勉为吏部尚书孔休源为临川王府行参军高祖尝
问勉曰今帝业初基须一人有学艺解朝仪者为朕思
之谁堪其选勉对曰孔休源识具清通谙练故实自晋
宋起居注诵略上口高祖亦素闻之即日除兼尚书仪
曹郎中勉参掌机密大通三年以疾陈解因举何敬容
自代乃以敬容为尚书仆射又奏东宫通事舍人刘香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8a 页
为王府咨议高祖曰刘香须先经中书仍除中书侍郎
殿中郎缺高祖谓勉曰此曹旧用文章且居雁行之首
宜详择其人勉举太子舍人张缅充选
沈瑀为驾部兼尚书左丞荐族人沈僧隆僧炤有吏干
高祖并纳之
范岫为都官尚书表荐陆襄起家为著作郎杜之伟为
中书侍郎领著作姚察为原乡令之伟与察深相眷遇
表用察佐著作仍选史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8b 页
陈袁枢为吏部尚书陆瑀举秀才对策高第枢荐于世
祖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
蔡景历为中书舍人褚介为中书侍郎高宗太建中山
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景历曰
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
褚介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
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
徐陵自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陵抗表推周弘正王劢等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9a 页
高宗召陵入殿曰卿何为固辞此职而举人乎陵曰周
弘正从陛下西还旧藩长史王劢太平中相府长史张
种帝乡贤戚若选贤与旧臣宜居后固辞累日高宗苦
属之陵乃奉诏又荐陆琼于高宗曰新安王文学陆琼
见识优敏文史足用左西掾阙允膺兹选乃除司徒左
西掾时朝议北伐高宗曰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
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
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
卷四百六十八 第 19b 页
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
应声曰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
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
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陵避对曰定策出自圣衷非
臣之力也其年加侍中馀并如故
江总为尚书令时吏部尚书蔡徵移中书令后主方择
其人总等咸荐度支尚书姚察敕答曰非惟学艺优博
亦是操行清修典选难才今得之矣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0a 页
后魏高允为中书侍郎转中书令迁中书监自文成迄
于献文军国书檄多允文也允以中书侍郎高闾文章
富逸举以自代闾遂为献文所知及为尚书散骑常侍
献文平青齐徙其族于代允随其才能表奏申用时议
者皆以新附致异允谓仗政任能无宜抑屈高闾为中
书监李冲为侍中以著作郎杨㞐硕学博识举为国子
祭酒又孙惠蔚举郡对策为中书闾宿闻惠蔚称其英
辩因相谈荐为中书博士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0b 页
王衍为尚书时刘莩年十二诣衍与语大奇之遂与太
傅李延实秘书李凯上疏荐之拜秘书郎
任城王澄为尚书仆射曹世表少丧父举止有礼度性
雅正工尺牍涉猎群书孝文太和二十三年澄奏世表
为国子助教
崔光为黄门郎荐司徒司马宋弁自代孝文不许然亦
赏光知人未几以弁兼黄门寻即正兼司徒左长史光
为中书监刘芳为太常卿光表求以中书监让芳宣武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1a 页
不许房景先为太学博士光以当世儒宗叹其精博光
遂奏兼著作佐郎修国史张彝为秦州刺史废于家光
为侍中表荐曰彝及季韶朝列之中惟此二人出身官
次本在臣右器能干世文并为多而近来参差便成替
后计其阶途虽应迁陟然恐班秩犹未赐等昔卫之公
叔引下同升晋之士丐推长伯游古人所高当时见许
敢缘斯义乞降臣位一阶授彼品级齐行圣庭帖穆选
叙诏加征西将军冀州大中正光又与御史中尉李彪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1b 页
同撰国书彪以罪除名白衣修史光奏曰伏见前御史
中尉臣李彪夙怀美意创刋魏典臣昔为彪所致与之
同业积年其志力贞强考述无倦督劝群寮注缀略举
虽顷来契阔多所废离近蒙收录起综厥事老而弥厉
史才日新若勉复旧职专切不怠必能昭明春秋阐成
皇籍先帝既厚委任宿历高班纤负微愆应从涤洗愚
谓宜申以常伯正维著作停其外役展其内思研精岁
月纪册必就鸿声巨迹蔚乎有章盛轨懋咏铄焉无泯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2a 页
矣帝不许
李彪为秘书丞与宋弁州里迭相祗好弁自中散彪请
为著作佐郎
源怀为左仆射宋世景为尚书祠部郎怀引世景为行
台郎巡察州镇十有馀所黜陟赏罚莫不咸允迁徙七
镇别置诸戍明设亭堠以备北方怀大相委重还而荐
之于宣武曰宋世景文武才略当今寡俦清平忠直亦
少其比陛下若任之以机要终不减李冲也宣武曰朕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2b 页
亦闻之
城阳王徽为尚书仆射孝明欲亲讨荆州诏辛雄为行
台左丞与临淮王彧东趣邺城会右丞阙徽举雄乃除
辅国将军尚书右丞
侯刚为侍中熙平中侍中游肇出为相州刚言与灵太
后曰昔高氏擅权抗衡不屈先帝所知四海同见而出
牧一藩未尽其美宜还引入以辅圣主太后善之
李凯为秘书监裴景融为太学博士永安中凯以景融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3a 页
才学启除著作佐郎
北齐高隆之东魏孝静武定初为尚书仆射营搆大将
李业兴为通直散骑常侍隆之被诏缮治三署乐器衣
服及百戏之属乃奏请业兴共参其事
司马子如东魏末为尚书令赵隐(隐字/彦深)性聪敏不杂交
游为子如贱客供写书子如善其无误欲将入省隐靴
无毡衣帽穿敝子如给之用为书令史月馀补正令史
神武在晋阳索二史子如举彦深后拜子如开府参军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3b 页
超拜水部郎及文襄为尚书令选沙汰诸曹郎彦深以
地寒被出为沧州别驾辞不行子如言于神武徵补大
丞相功曹参军专掌机密文翰多出其手称为敏给子
如又荐吕思礼为尚书二千石郎中寻以地寒被出兼
国子博士
郭秀为守七兵尚书与卢恭道交款性温良颇有文学
及秀任事每称荐之神武亦闻其名天平初特除龙骧
将军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4a 页
杨愔文宣天保中为右仆射崔瞻为司徒属愔欲引瞻
为中书侍郎时卢思道直中书省因问思道曰我此日
多务都不见崔瞻文藻卿与其亲通理当相悉思道答
曰崔瞻文辞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
华见没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
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
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愔又荐卢思
道才学兼著解褐司空行参军长史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4b 页
辛衍为殿中尚书杨愔为右仆射时辛德源少有重名
衍愔见德源并虚襟礼敬因同荐之于文宣帝起家奉
朝请
崔昂为尚书举荐大行台郎中樊逊诏付尚书考为清
平勤干送吏部
刘逖武成时为中书侍郎上表荐辛德源曰弱龄好古
晚节逾厉枕籍六经渔猎百氏文章绮艳体调清华恭
慎表于闺门谦撝著于朋执实后进之辞人当今之雅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5a 页
器必能效节一官骋足千里繇是除员外散骑侍郎
陈元康为散骑常侍时高岳讨侯景未尅武成欲遣潘
相乐副元康曰相乐机变不如慕容绍宗且先王有命
称其堪敌侯景公但推赤心于此人则侯景不足忧也
是时绍宗在远世宗欲召见之恐其惊叛元康曰绍宗
知元康特蒙顾待新使人来饷金以致其诚款元康欲
安其意故受之而厚答其书保无异也世宗乃任绍宗
遂以破景赏元康金五十斤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5b 页
李神隽为吏部侍郎魏收初除大学博士神隽重收才
学奏授司徒记室参军
祖孝徵为尚书仆射荐太子舍人卢昌衡(字子/均)为尚书
金部郎孝徵每曰用卢子均为尚书郎自谓无愧幽明

隋高颎自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任寄益隆颎深避
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帝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
帝曰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6a 页
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
苏威开皇初为纳言民部尚书荐房恭懿为新丰令政
为三辅之最时雍州县令每朝谒帝见恭懿必呼至榻
前访以理人之术威重荐之超授泽州司马又柳庄初
仕后梁为太府卿梁国废授开府仪同三司寻除给事
黄门侍郎并赐以田宅庄明习旧章雅达政事凡所驳
正章莫不称善威重庄器识常奏帝云江南人有学业
者多不习世务习世务者又无学业能兼之者不过于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6b 页
柳庄威至大业初为鲁郡太守尝欲杀一囚司法书佐
陈孝意固谏止之及威再为纳言奏孝意为侍御史
杨素仁寿初为尚书仆射刘子翊为秦州司马参军事
十人入考素见而异之奏为侍御史又李百药追赴仁
寿宫素爱其才奏授礼部员外郎令袭父爵
杨玄感为礼部尚书时炀帝徵天下儒生集于东都讲
论令玄感主之孔颖达与诸儒论难咸为之屈诸儒嫉
之潜令刺客伺其便玄感深礼之知其如是延之于第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7a 页
待以上客荐为太学助教繇是显名
许善心大业元年转礼部侍郎奏荐儒者徐文远为国
子博士包恺陆德明褚徽鲁世达之辈并加品秩授为
学官
唐裴矩隋大业末为黄门侍郎以海南僻远吏多侵渔
百姓咸怨数为逆于是选淳良太守抚之矩因奏言天
水郡守丘和历居二郡皆以惠政著闻宽而不扰炀帝
从之追和为交阯太守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7b 页
李绩武德初为武候大将军后迁左监门大将军时
为检校定州别驾绩数荐亮于太宗房元龄亦言之
于是引为车骑将军渐蒙顾遇委以心膂
魏徵为尚书左丞贞观初杜正伦直文学馆徵表荐正
伦以为古今难匹遂擢授兵部员外
李靖贞观初为刑部尚书属平江陵时岑文本事萧铣
为中书侍郎掌机务至是授秘书郎直中书省靖骤
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8a 页
刘洎为黄门侍郎李义府贞观初进士举门下省典仪
洎与治书侍御史马周皆称荐之
刘恭甫为吏部侍郎临终上表荐贤太宗甚嘉悼赐之
绢二百五十匹
杜淹贞观中拜吏部尚书参议朝政前后表荐四十馀
人后多名者淹尝荐刑部员外郎邸怀道太宗因问淹
怀道才行如何淹对曰怀道在隋日作吏部主事甚有
清慎之名又炀帝向江都之日召百官问去住之计时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8b 页
行计已决公卿皆阿旨请去怀道官位极卑独言不可
臣目见此事
阎立本为工部尚书黜陟河南时狄仁杰为汴州判佐
为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观过知仁足下可谓海曲
之明珠东海之遗宝特荐之迁并州都督府司法
薛元超高宗永徽中为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
元超既擅文词兼好汲引寒酸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
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馀人繇是时论称美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9a 页
刘审礼仪凤初为工部尚书荐魏元同有时务之才拜
岐州刺史
魏知古睿宗初为黄门侍郎表荐洹水令吕大一蒲州
司功参军齐干前右内率府胄曹参军柳泽及知吏部
尚书事又擢用密县尉宋遥左补阙袁晖右补阙封希
颜伊阙尉陈希烈后咸累居清要时论以为有知人之鉴
姚崇为夏官尚书出为灵武军使将行则天令举外
司堪为宰相者崇对曰秋官侍郎张柬之沉厚有谋能
卷四百六十八 第 29b 页
断大事且其人年老惟陛下急用之则天登时召见寻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李峤为内史及监察御史张廷圭并荐李邕词高行直
堪为谏诤之官繇是召拜右拾遗
张镐玄宗时为左拾遗安禄山叛逆诏朝臣举智谋果
决才堪统众者各一人镐荐赞善大夫来瑱有纵横才略
临事能断堪当禦侮之任表入即日召见称旨拜颍川
郡太守充招讨使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0a 页
萧昕为左拾遗常与布衣张镐友馆而礼之表荐曰如
镐者用之为王者师不用则幽谷叟尔玄宗擢镐为拾
遗不数年出入将相及安禄山反昕举赞善大夫来瑱
任将帅思明之乱瑱功居多
张渐为中书舍人时南诏閤罗凤叛宰臣杨国忠兼剑
南节度遥制其务屡丧师徒渐荐黔府督赵国珍有武
略习知南方地形国忠遂奏用之在五溪凡十馀年中
原兴师惟黔中封境无虞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0b 页
第五琦为殿中侍御史河南等五州度支使天宝末韦
伦为剑南行军司马中官毁谮之贬衡州司户属东都
河南并陷贼漕运路绝琦荐伦有理能乃拜商州刺史
兼御史中丞充荆襄等道租庸使
李季卿代宗大历中为吏部侍郎荐大理评事李纾徵
拜左补阙
杨绾为吏部侍郎荐涟水令刘滋堪备谏职拜右补阙
乂荐令狐峘自华原封拜右拾遗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1a 页
刘晏为户部侍郎判度支时颜真卿以文学正直出为
利州刺史晏举真卿自代焉大历中晏为吏部尚书盐
铁转运使苏州嘉兴人徐岱家世以农为业少好学六
籍诸子悉所探究乂聪辩问无不通难莫得屈表荐之
授校书郎又刘乃为宣州判官晏寻奏令巡覆江西多
所蠲免改殿中侍御史检校仓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充
浙西东留后佐晏徵赋颇有裨益晏甚重之又孔述睿
隐于嵩阳好学不倦晏联表荐述睿有颜闵之行游夏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1b 页
之学繇是累授协律郎
于邵为礼部侍郎建中元年尧山令樊泽举贤良对策
邵厚遇之邵与杨炎善荐为补阙
元琇德宗兴元初为尚书左丞江淮转运使时齐抗为
工部员外郎充江淮宣慰判官会朱泚初平旱蝗之后
国用空耗琇以抗有才奏为仓部郎中条理江淮漕运
以给京师
韦渠牟贞元中为谏议大夫茅山处士崔芉徵至阙下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2a 页
郑随自山人再至补阙冯伉自醴泉令为给事中充皇
太子及诸王侍读皆渠牟延荐之
李行修为殿中侍御史贞元中费冠卿及第归而父母
卒尝恨不及荣养遂绝迹不仕元和三年行修荐之授
右拾遗
李巽为兵部侍郎盐铁使元和初程异初以附王叔文
败贬郴州司马巽荐异晓畅钱谷请弃瑕录用繇是拔
为侍御史复充扬州留后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2b 页
李德裕穆宗时为御史中丞表荐处士李源曰臣伏见
贾谊云守圉捍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故曰圣人有金
城者此物此志也自天宝之后俗尚浮华士罕仗义人怀
苟免至有弃城郭委符节者其身不以为耻当代不以
为非臣恐风俗既成纪纲皆废此当今之急务教化所
宜先也臣访闻处士李源即故礼部尚书东都留守赠
司徒忠烈公憕之少子天与贞孝嗣兹忠烈以父死国
难衰纆终身自司农寺主簿绝心禄仕垂五十年放怀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3a 页
山泽罕至人落暨于衰暮多依慧林佛寺以其本憕别
业就寓残生从僧住持不举烟爨随僧一食以至五十
馀年嗜欲靡窥精粗同众寺之旧殿则憕之寝堂源过
必敬趋未尝登践其端心执孝无有不至忘形患苦绝
意贪缘迸斥浮虚就专志节则孰能挺操不易沉身无
声处薄自颐终老弥笃且憕之忠烈实冠古今当逆羯
屠陷飙驱响从而憕抗节誓心约义同列居朝守位抵
刃就终臣节之光繇憕益劝而源名销迹灭徵访不加
卷四百六十八 第 33b 页
实任职居方之臣历政之阙也况源尝守沉默不语是
非或心交静求理契深要一言开析百虑洗然致君阜
时指象如见抱此贞用弃于清朝臣窃为陛下深惜伏
乞就授一官召赴京阙仍以事迹宣付史馆则圣代有
求贤之盛朝廷美得材之难憕之贞烈如存源之承荷
不坠忠孝之美并集憕门光嗣德于一时激为臣于千
古疏奏帝欣纳之
 册府元龟卷四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