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五十七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四百五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台省部
   总序
三代之前职官之制罕存于载籍靡得而周详然考于
遗文观其大指卨作司徒以敷五教即周之地官也伯
夷作秩宗以典三礼夔典乐以和人神即周之春官也
咎繇作士以正五刑即周之夏官秋官也垂作共工以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b 页
利器用即周之冬官也龙作纳言出入帝命即周之内
史也虽其名未正然其职已同周之天官曰冢宰地官
曰司徒春官曰宗伯夏官曰司马秋官曰司寇冬官曰
司空是为六卿方于后世冢宰即今之吏部也司徒即
今之户部也宗伯即今之礼部也司马即今之兵部也
司寇即今之刑部也司空即今之工部也秦汉之制以
丞相御史大夫领朝政九卿分庶职其御史属官有二
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刺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a 页
史内领侍御史员外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事/具)
(宪官/门)又有符节御史主符玺位次御史中丞郎中令属
官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掌论议皆无员多至数
十人后改太中大夫为光禄大夫比二千石中大夫比
千石諌大夫比八百石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
比六百石少府属官有尚书武帝以游宴后庭以中官
主中书遂罢尚书之官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置尚
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秘记章奏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b 页
之事各有其任其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其
二曰二千石曹主刺史郡国事其三曰民曹主吏民上
书事其四曰主客曹主外国夷狄事后又置三公曹主
断狱分为五曹又置丞四人郎四人其一主匈奴单于
其一主羌夷吏民其一主户口垦田其一主财帛委输
又以左右曹诸吏平分尚书奏事又以大将军事骑将
军大司马领尚书事皆为枢要又有中书谒者又有侍
中中常侍入直禁中诸吏举非法散骑骑而散从无常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a 页
职给事中侍从左右无常员皆列侯将军卿大夫博士
已下加官焉又有议郎掌顾问应对侍中尚书谒者皆
有仆射古者重武官故有主射以督课之后汉以御史
大夫为司空中丞遂为御史台率其属有治书侍御史
二员(事具刑/法部)侍御史十五员(事具宪/官门)兰台令史六百石
掌奏及印工文书又有尚书令一员掌凡选署及奏下
尚书曹文书众事秩千石故公为之者秩二千石朝会
不陛奏事咸铜印墨绶属官有仆射一人秩六百石置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b 页
尚书事(至景帝分置/左右仆射)尚书六人秩六百石初分六曹一
曰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二曰吏部曹改前汉
常侍曹为之主选举祠祀事三曰民曹主缮修工作盐
池园苑事四曰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事五曰二千石
曹主辞讼事六曰中都官曹主水火盗贼事凡六曹并
令仆二人谓之八座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官号灵帝
以侍中梁鹄为选部于此始见曹名置左右丞各一人
郎三十四人秩四百石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五日于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a 页
建礼门内初从三署郎诣台试守尚书郎中岁方称尚
书郎三年称侍郎选有吏能者为之又和帝以太傅录
尚书事尚书始有录名其后以三公为之盖唐虞大麓
之职又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散骑给事中前后同两
汉尚书而下皆文𨽻少府而已魏置御史中丞治书侍
御史皆如汉制又置侍御史凡八人又置治书执法掌
奏劾又置殿中侍御中禁防御史(事具邦/宪部)又置尚书令
一人尚书仆射或一人或二人置二人则为左右若令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b 页
阙则左为省主又有选部左民客曹大兵度支五尚书
又置二丞又置殿中吏部驾部金部虞曹比部南主客
祠部度支库部农部水部仪曹三公仓部民曹二千石
中兵外兵都兵别兵考功定课凡二十三郎青龙二年
又置都官骑兵二郎每一郎缺白试诸孝廉能结文案
者五人谨封奏具姓名补之凡尚书令仆射尚书三品
左右丞郎中六品又置谒者十人仆射一人四品又置
侍中四人其加官则非数掌傧赞威仪大驾出则次在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a 页
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玺陪乘馀不𢃄剑皆骑从登殿
与散骑常侍对仗侍中居左常侍居右备切问近对拾
遗补阙又置给事黄门侍郎四人又置散骑常侍无员
掌规諌不典事貂珰侍中左插散骑右插又置员外散
骑常侍无员散骑侍郎四员与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共
平尚书奏事又置给事中无员凡侍中散骑常侍三品
给事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五品
武帝初为魏王又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文帝黄初初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b 页
改为中书置监令各一人(秘书事具/卿监门)又置通事郎次黄
门郎黄门郎已署事过通事郎乃置名色署奏入帝省
读书可其给事黄门侍郎并如汉制凡中书令三品中
书侍郎五品中书通事舍人七品符节御史别为一台
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晋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如魏
制侍御史置九人殿中侍御史四人江左减二人又有
检校御史(事并具/宪官门)又置尚书令秩千石铜印墨绶进贤
两梁冠纳言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食俸月五十斛受
卷四百五十七 第 6a 页
拜则册命之贾充以目疾表置省事吏四人省事盖自
此始也仆射与魏同又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
支六尚书咸亨二年省驾部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
太康中改置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又
置右民度支五尚书祠部常与右仆射通职不置祠部
则以右仆射摄之阙右仆射则以祠部摄知其事又以
左丞主台内禁令宗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急假
右丞掌台内库藏庐舍凡诸器物及廪振租布刑狱兵
卷四百五十七 第 6b 页
器督录远道文书章表奏事又置直事殿中祠部仪曹
吏部三公比部金部仓部度支都官二千石左民右民
虞曹屯田起部水部左右士驾部车部库部左右中兵
左右外兵别兵都兵骑兵左右士北主客南主客凡三
十四曹后又置运曹凡置郎二十三人更相统摄及江
左罢直事左民屯田车部别兵都兵骑兵左右士运曹
其后罢虞曹二千石有殿中祠部吏部仪曹三公比部
金部仓部度支都官左民起部水部主客驾部库部中
卷四百五十七 第 7a 页
兵外兵十八曹郎后又省主客起部水部共十五曹又
咸康中分置三录王导荀崧陆炜为之又有四录郎四
人参录又西朝张华江左庾亮并阙尚书七条又何充
参阙尚书自汉而后八座及郎初拜并集都座交礼迁
职又解官焉西朝八座丞郎朝晡诣都座江左唯朝而
退凡尚书令仆射尚书并三品左右丞郎并六品又置
侍中如魏制哀帝兴宁四年省二人后复旧又置给事
黄门侍郎四人又置通直散骑常侍二人并令员外散
卷四百五十七 第 7b 页
骑常侍与正员散骑常侍通直故谓之通直又置员外
散骑常侍侍郎元帝又置通直散骑侍郎二人后增置
四人散骑常侍给事黄门散骑侍郎皆如魏制江左始
罢其平尚书奏事又置中书令监而已下皆如汉制改
通事郎为中书侍郎江左初复曰通事郎俄复为中书
侍郎又武帝初置舍人通事各一人江左合为通事舍
人掌呈奏案后省之以侍郎直西省凡侍中散骑常侍
中书监令并三品给事中给事黄门散骑中书侍郎并
卷四百五十七 第 8a 页
五品门下中书舍人第七品宋置御史中丞治书侍御
史殿中侍御史如晋制(事具宪/官门)又置谒者台谒者仆射
一人掌大拜授及百官班次谒者十人掌小拜授及报
章先是晋省谒者仆射以谒者𨽻兰台江左复置俄省
大明中复置尚书寺有尚书令任总枢衡仆射尚书分
领诸曹仆射领殿中主客凡二曹吏部尚书领吏部删
定三公比部凡四曹祠部尚书领祠部仪曹凡二曹度
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凡四曹左民尚书领左
卷四百五十七 第 8b 页
民驾部凡二曹都官尚书领都官水部库部论功凡四
曹五兵尚书领中兵外兵凡二曹若营宗庙宫室则置
起部事毕省之又高祖置骑兵主客起部凡四曹合晋
十五为十九郎文帝元嘉十年省仪曹主客比部骑兵
四郎十一年并十八年增删定郎(事见刑/法部)三十年置功
论郎明帝省骑兵凡二十郎比部主法制度支主算都
官主军事刑狱其馀诸郎所掌各如其名自汉已后尚
书官上朝及下朝禁断行人丞郎见尚书呼曰明时郎
卷四百五十七 第 9a 页
见二丞呼曰左君右君其属有都令史令史书令史书
朝之名或减或益其制不常但八座解交丞郎已下不
复解交也孝武不欲威权外假故罢录焉其后或置或
否凡尚书令仆射尚书并三品丞郎并六品又置侍中
而下皆如晋制初散骑常侍与侍中通官其后渐替大
明虽革选比侍中而人情久习终不见重又置中书令
中书舍人各一人中书侍郎四人中书通事舍人四人
初以中书侍郎掌呈奏案及置通事舍人则侍郎之任
卷四百五十七 第 9b 页
轻舍人直内阁𨽻中书其下有主事本用武官宋改用
吏凡侍中散骑常侍中书监令并三品给事黄门散骑
中书侍郎并五品南齐之制置御史丞一人治书侍御
史二人侍御史十人谓之兰台(事见宪/官门)又置谒者仆射
一人谓之谒者台又置尚书令为内台主行遇诸王以
下皆禁驻无令则左仆射为台主与令同左仆射领殿
中客三曹通关诸曹事又置吏部尚书领吏部删定三
公比部凡四曹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凡四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0a 页
曹左民尚书领左民驾部凡二曹都官尚书领都官
水部库部功论凡四曹五兵尚书领中兵外兵凡二
曹祠部尚书领仪曹与右仆射通职领祠部二官不
并置起部尚书兴宫室宗庙权置事毕而省左丞掌宗
庙郊祠格制案弹选用等事右丞掌兵士百工库藏刑狱
诤讼等事白案右丞上署左丞次署黄案左丞上署右
丞次署凡二十四曹各置郎中令史以下又置都令史
又库部领武库令驾部领车府令丞起部领材官将军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0b 页
司马是谓之尚书台又置侍中祭酒(高功者/称之)侍中谓之
门下给事黄门侍中世呼小门下焉门下领公车令太
官太医令丞内外殿中监内外骅骝厩丞又置散骑通
直散骑员外散骑常侍散骑通直散骑员外散骑侍郎
给事中奉朝请驸马都尉谓之集书省又置中书监令
各一人侍郎四人通事舍人无员谓之中书省梁御史
台初置御史大夫天监元年复为中丞属官治书侍御
史殿中侍御史(事具宪/官门)又有符节令史员(事见宪/官门)谒者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1a 页
台署谒者仆射一人掌朝觐宾飨之事属官谒者十人
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傧赞等事谒者仆射六班尚书
省置令左右仆射吏部祠部度支在户部官五兵尚书
左右丞各一人吏部删定三公比部祠部仪曹虞曹主
客度支殿下金部仓部左右户驾部起部屯田都官水
部库部功论中兵外兵骑兵等郎二十三人尚书掌出
纳王命敷奏万机令总统之仆射副焉废置之制亦与
齐同凡尚书文书诣中书发者密事皆以契囊盛之封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1b 页
左丞印自晋以后八座及郎多不奏事天监元年始诏
曹郎依旧奏事三年又置侍郎诏通直郎凡郎中在职
勤能满三岁者迁为侍郎又有五都令史与左右丞共
事省中谓之尚书五都用人常轻九年革用士流视奉
朝请驾部别领车府署库部别领南北武库署凡尚书
令为十六班尚书仆射为十五班吏部尚书为十四班
列曹尚书为十三班吏部郎为十一班左丞为九班右
丞为八班侍郎为六班郎中为五班又门下省置侍中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2a 页
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掌侍符从左右傧相威仪尽规
献纳紏正违阙监合尝御药封玺书侍中高功者在职
一年诏加侍中祭酒与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凡
领公事大官太医司令骅骝厩丞集书省置散骑通直
散骑常侍散骑通直散骑侍郎各四人又置员外散骑
常侍给事中奉朝请无员并侍从左右献纳得失省诸
奏闻文书意异者随事为驳焉诸优文策文平处诸文
章诗颂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与侍郎高功者一人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2b 页
对掌禁令紏诸逋违天监六年又革常侍之选分门下
二局𨽻散骑常侍又令尚书案分曹入集书自是散骑
视侍中通直视中丞员外视黄门郎中书省置监令各
一人掌出纳帝命侍郎四人高功者一人主省事又有
通事舍人主事令史等员通事舍人入直内阁以才而
授不限资多以他官兼领其后除通事直云中书舍人
凡中书监为十五班中书令为十三班侍中散骑常侍
为十二班通直散骑常侍为十一班给事黄门员外散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3a 页
骑常侍为十班中书侍郎为九班散骑常侍为八班给
事中中书舍人通直散骑侍郎为六班员外散骑侍郎
为三班奉朝请为二班陈承梁制其国政事并繇中书
省中书有舍人五员领主事十人分掌二十一局各受
尚书诸曹是为上同总国内机要尚书听受而已被委
此官多擅权势后魏之初官号多同于晋而未具建国
初置内侍长四人若侍中散骑常侍后又置都统长自
侍中已下中散已上皆统之皇始元年始建省曹天兴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3b 页
元年置八部大夫散骑常侍待诏等官八部大夫皇城
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待诏侍
直左右出入王命二年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署凡
置三百六十曹令大人主之四年罢外兰台御史总属
内省又复尚书三十六曹曹置代令史译令史各一人
奏史二人天赐二年复罢尚书三十六曹郎别置武师
修勤二职武师比郎中修勤比令史分主省务三年置
散骑侍郎四年置侍官侍直左右出纳诏命永兴元年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4a 页
置骐驎官四十人宿直殿省比常侍侍郎始光元年置
左民尚书神麚元年置左右仆射左右丞诸曹尚书二
十馀人各居别寺兴安二年置驾部尚书左士尚书太
和十一年置散骑官一百人朝请二百人十五年置侍
中黄门各四人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通直散骑常侍
郎员外散骑常侍侍郎各六人又置侍官一百二十人
孝文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台省之官有御史中尉
治书侍御史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捡校御史又有谒者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4b 页
仆射谒者又有尚书令仆射尚书左右丞郎中都令史
主事令史又有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又有散骑常侍通
直员外散骑常侍散骑通直员外侍郎给事中奉朝请
又有中书监令侍郎舍人又有諌议大夫而职局所治
本志不载北齐御史台掌察纠弹劾凡中尉一人治书
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中侍御史检校御史十二
人侍中四人领符节署令一人符玺郎四人(已上事见/宪官序)
谒者台掌诸吉凶之事导相礼仪凡仆射二人谒者三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5a 页
十人谒事一人尚书省置令仆射吏部殿中祠部五兵
都官度支等六尚书又有录尚书一人位在令上掌与
令同但不纠察令则弹纠见事与御史中丞更相廉察
仆射职为执法置二则为左右仆射皆与令同左纠弹
而右不纠弹录令仆射总理六尚书事谓之都省其属
官左丞掌吏部考功主爵殿中仪曹三公祠部度支主
客左右中兵左右外兵都官二千石度支左右户十七
曹并弹劾见事又主管辖台中有违失者兼驳之右丞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5b 页
掌驾部虞曹屯田起部都兵比部水部膳部仓部金部
库部十一曹亦管辖台中又主凡诸用度杂物脂灯笔
墨帏帐惟不弹纠馀悉与左同并都令史八人共掌其
事其六尚书分纠六曹吏部统三曹吏部掌褒崇选补
等事考功掌考等及秀孝贡士等事主爵赏封爵等事
殿中统四曹殿中掌驾行百官留守名帐宫殿禁卫供
御衣食等事仪曹掌吉凶礼制事三公掌五时读时令
诸曹囚帐断罪赦口建金鸡等事驾部掌车舆牛马厩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6a 页
牧等事祠部统五曹祠部掌祠祀医药死丧赐等事主
客掌诸番杂客等事虞部掌地图山川远近园囿田猎
诸膳杂味等事屯田掌籍田诸州屯田等事起部掌诸
兴造工匠等事祠部无尚书则右仆射摄五兵统五曹
左中兵掌诸督告身诸宿卫官等事右中兵掌畿内丁
帐手力蕃兵等事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巴东诸州丁
帐召兵征发等事右外兵掌河北及潼关巴西诸州所
典与左外同都兵掌鼓吹大乐杂户等事都官统五曹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6b 页
都官掌圻内非逆得失等事二千石掌畿外得失等事
比部掌诏书律令勾简等事水部掌舟船津梁公私水
陆等事膳部掌侍官百司礼食肴馔等事度支统六曹
度支掌计会凡军国损益事役粮廪等事仓部掌诸仓
帐出入等事左户掌天下计稼户籍等事右户掌天下
公私田宅租调等事金部掌权衡度量内外诸库藏文
帐等事库部掌凡是械杖器用所需等事凡二十八曹
吏部三公郎中各二人馀并一人凡三十郎吏部仪曹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7a 页
三公虞曹都官二千石比部左户各量事置掌故主事
员门下省掌献纳諌正及司进御之职侍中给事黄门
侍郎各六人录事四人通事令史八人统领左右局监
各二人直长四人掌宣传尚食局典御二人丞监各四
人掌御膳尚药局典御及丞各二人侍御师尚药监各
四人掌御药主衣局都统子各二人掌御服斋师局斋
师四人掌陈设洒扫统殿中局殿中监四人掌驾前奏
引行事中书省管司王言及司进御之音乐监令各一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7b 页
人侍郎四人又领舍人省掌署敕行下宣音劳问中书
舍人主书各十人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散骑
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六人諌议大夫七人散骑侍郎
六人员外散骑常侍二十人通直散骑侍郎六人给事
中六十人员外散骑侍郎一百二十人奉朝请二百四
十人又领起居省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散骑侍郎
通直散骑侍郎各一人校书郎二人凡其官品皆同后
魏后周追用成周之制有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8a 页
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并正
七命又小冢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
上大夫并正六命天官之属左右司命宗师左宫伯御
正御伯御膳太府计部等中大夫地官之属有乡伯左
右遂伯每方县伯每方畿伯每方载伯师氏等中大夫
春官之属有礼制守庙典祀内史太史大司乐等中大
夫夏官之属有军司马职方吏部左右武伯兵部大驭
司右驾部武藏等中大夫秋官之属有司宪刑部蕃部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8b 页
兵部等中大夫冬官之属有工部匠师司木司土司金
水部等中大夫并五命天官小宗师小左宫伯小御正
小膳部太医少医小计部等下大夫地官小乡伯乡大
夫每乡小遂伯遂大夫每遂小稍伯稍大夫每稍小县
伯县大夫每县小畿伯畿大夫每畿小载师小师氏保
氏司仓司门司市春官小守庙小典祀小内史外史典
命小史小司乐太学博士大小太祝司车路夏采等下
大夫夏官小职方小吏部小右武伯小兵部小驭戎驭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9a 页
齐驭小司右戎右齐右司射小驾部小武藏等下大夫
秋官小刑部掌朝布宪小蕃部小兵部司要田正司𨽻
下大夫冬官小匠师小司木小司土小司金小司水司
玉司皮司色司职司卉等下大夫并正四命天官司会
小宗师宗师宗正小右宫伯右侍中小御正主寝御伯
掌小膳部内膳外膳小医医正疡医太府王府内府外
府左府右府绛工药工小计部掌出司内奄等上士地
官民部吏小乡伯乡伯州长每州小遂伯遂正小稍伯
卷四百五十七 第 19b 页
稍正小县伯县正小畿伯畿正小载司司农司均司赋
司役小师氏保氏司諌司救司媒小司仓小司门小司
厩右厩典牲典牝典驰典革兽医司袍袄司弓矢司槊
司甲司刀等中士秋官司宪司判乡法遂法稍法县法
畿法方宪掌囚掌察司约司盟职金掌璧司厉循闾掌
墐禁杀戮禁游禁暴司寤掌交司正司仪东掌客南掌
客西掌客北掌客掌讶司环野庐象谞掌货贿司烜伊
氏司祚司难掌大司迹弋禽捕兽掌皮弭妖剪蠹掌罪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0a 页
𨽻掌夷𨽻掌蛮𨽻掌戎𨽻掌狄𨽻徒等中士冬官工部
内匠外匠司量司量准司度掌杖车工角工彝工器工
弓工箭工庐工复工陶工涂工典丱冶工铸工锻工函
工雕工掌津舟工典鱼典彘槌工磬工石工裘工履工
勒工韗工韦工胶工毳工缋工漆工油工弁工织丝织
采织枲织组竹工籍工罟工纸工等中士并正二命天
官会宗正右骑侍右宗侍右庶侍右勋侍主玺食医外
膳典庖典饎酒正肴藏掌醢司鼎俎掌兵主药正医疡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0b 页
医内小臣奄内司服奄内妇功奄巷伯奄等下士地官
党正每党司封掌盐掌典牧典牛土训神训神仓稷
仓黍仓稻仓豆仓麦仓禾仓盐仓典曲典舂典硙掌节
宫门城门司关均工平准泉府山虞泽虞林衡掌禽掌
囿掌圃掌炭掌刍等下士春官礼部小守庙奄司几筵
司樽彝掌郁司鬯充牺司鸡司社司郊掌次御史校书
典瑞典服司玄理礼司谒乐胥歌司钟磬司鼓司吹司
舞籥章掌散乐典夷乐典庸器龟占筮占占梦视祲司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1a 页
巫视祝丧祝甸祝诅祝神士典路司车司常小夏朱掌
墓职丧等下士夏官军司马旅土方山师川师怀方训
方右武贲倅长右旅贲倅长右射声倅长右骁卫倅长
右羽林倅长右游击倅长武候倅长司火司辰衔枚右
厩闲长典驰典羊兽医司祀袄司弓矢司槊司甲司刀
盾等下士秋官司宪旅小刑掌囚掌察司约司盟职金
掌璧司厉循闾掌墐禁杀戮禁游禁暴司寤小蕃司行
掌讶司环野庐象谞掌货贿司烜市小虞部等上士春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1b 页
官礼部小守庙小典祀司郊掌次小内史著作小典命
司寂小史冯相保章小司乐太学助教小学博士乐师
小卜小祝小司车路守陵等上士夏官军司马小职方
小吏部司士司勋司录小右武伯右武贲率右旅贲率
右射声率右骁骑率右羽林率右游击率小兵部武环
率武候率司固道驭田驭小司右宾右道右田右小司
射司仗小田驾部右厩典牝典牡兽医等上士秋官司
宪小刑部司刺乡法遂法稍法县法畿法方宪小掌朝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2a 页
掌察小布宪小蕃掌交司正小宾部司仪东掌客南掌
客西掌客北掌客小田正小司要小司𨽻等上士冬官
工部小匠师内匠外匠掌材小司木小司土小司金锻
工函工小司水典壅小司玉小司皮小司色小司织小
司卉等上士并正三命天官司会宗正右侍右前右后
侍主寝司服给事掌式内膳外膳典庖典膳酒正肴藏
掌醢司直俎掌水医正疡医王府内府外府左府右府
绛工染工掌纳掌出小司内小臣奄内司服奄典妇功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2b 页
奄巷伯等中士地官人部史小乡正州长每州小遂伯
遂正小稍伯稍正小县伯县正小畿伯畿正司封司农
司均司赋司役掌盐每池中士掌遗典牧典牛司諌司
救司媒士训诵训神仓黍仓稷仓稻仓豆仓麦仓米仓
盐仓典曲典舂典硙掌节宫门城门司关均工平准泉
府山虞泽虞林衡川衡掌禽掌囿掌薪掌刍等中士春
官礼部几筵樽彝掌郁司鬯充牺司鸡司郊司社御史
著作典瑞典服司寂司玄治礼司谒冯相保章小学助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3a 页
教乐胥司钟磬司歌司鼓司吹司舞籥章掌散乐典夷
乐典庸器龟占筮占视祲司巫丧祝诅祝神士典路司
车司掌守陵掌墓职丧等中士夏官军司马士方师川
师怀方训方司士司勋司录右武贲率右旅贲率右射
声率右骁骑率右羽林率右游击率侠长司固司火司
辰御牧司仗右伊耆氏司调司祚司难掌大司迹弋禽
捕兽掌皮弭妖剪蠹庶囊掌罪𨽻掌夷𨽻掌蛮𨽻掌戎
𨽻掌北狄𨽻掌徒等下士冬官工部旅司量司量准司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3b 页
度车工角工彝工器工弓工箭工庐工复工陶工涂工
典丱冶工铸工锻工函工雕工掌津舟工典鱼典彘槌
工磬工石工裘工履工鞄工韦工胶工毳工缋工漆工
油工弁工织丝织䌽织枲织组竹工籍工罟工纸工等
下士并正一命此虽名六官然后魏御史尚书中书之
任咸在其中矣隋初罢六官之制御史台大夫一人治
书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各
十二人录事二人仍依旧入直禁中(事具宪/官门)尚书省事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4a 页
无不总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
度攴工部等六曹事是为八座属官左右丞各一人都
事八人分司管辖吏部尚书统吏部侍郎二人主爵侍
郎一人司勋侍郎一人考功侍郎一人礼部尚书统礼
部祠部侍郎各二人兵部尚书统兵部职方侍郎各二
人驾部库部侍郎各一人都官尚书统都官侍郎二人
刑部比部侍郎各一人司门侍郎二人度支尚书统度
支户部侍郎各二人金部仓部侍郎各二人工部尚书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4b 页
统工部屯田侍郎各二人虞部水部侍郎各二人凡三
十六侍郎分司曹务直宿禁省如汉制及北齐已后置
行台省隋有令仆射丞(左右/丞)兵部(兼吏部/礼部)度支(兼都官/工部)
尚书及考功(兼部主爵/吏司勋)礼部(兼祠部/主客)膳部兵部(兼职/方)
部库部刑部(兼都官/司门)度支(兼仓/部)户部(兼比/部)金部工部屯
(兼水部/虞部)侍郎每行台省食货农圃武器百工监副监
各一人各置丞副监有差开皇三年诏尚书左仆射掌
判吏部礼部兵部三尚书事御史纠不当者兼纠之右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5a 页
仆射掌判都官度支工部三尚书事又知用度寻改度
支尚书为户部都官尚书为刑部凡尚书令正二品左
右仆射从二品尚书正三品左右丞从四品为上阶吏
部侍郎正四品前阶诸曹侍郎正六品上阶门下省纳
言二人给事黄门侍郎四人录事通事令史各六人又
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谏议大夫七人散
骑侍郎四人员外散骑侍郎六人通直散骑侍郎四人
并掌部从朝直又有给事二十人员外散骑侍郎一十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5b 页
人奉朝请四十人并掌同散骑常侍等兼出使劳问统
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等六局城门局监门校
尉二人直长四人尚食局典御二人直长四人食医四
人尚药局典御一人侍御医直长各四人医师四十人
符玺御府殿内局监各二人直长各四人内吏省置监
令各一人寻废监置令二人侍郎四人舍人八人通事
舍人十六人主书十人录事四人又增置通事舍人十
二人为二十四人凡纳言内史监正三品给事黄门侍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6a 页
郎内史侍郎正四品职事黄门侍郎为上阶散骑常侍
为从三品通直散骑常侍为正四品諌议大夫为从四
品散骑侍郎员外散骑常侍为正五品前阶通直散骑
侍郎为从五品上阶内史舍人正六品上阶通事舍人
给事为从六品上阶员外散骑侍郎为正七品上阶奉
朝请为从七品及焬帝即位官制多所改革殿内并
尚书门下内史秘书以为五省(殿内秘书事/具乡监门)增置谒者
司𨽻二台并御史为三台又有殿内御史增置监察御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6b 页
史一十六员开皇中御史直宿禁中至是罢之又置主
簿𨽻事各二人(事具宪/官门)谒者台置大夫一人掌受诏劳
问出使慰抚持节察受冤枉以申奏之驾出侍御史引
驾置司朝谒者二人以贰之属官有丞主簿各一人又
有通事谒者二十人即内史通事舍人之职也次有议
郎二十四人通直三十六人将事谒者三十人谒者七
十人皆掌出使其后废议郎通直郎将事谒者谒者等
人而置员外郎八十人又诏门下内史御史司𨽻谒者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7a 页
五人司监受以为常式不复专谒者矣又置散骑郎二
十人承议郎通直郎宣德郎宣义郎各三十员徵事郎
将仕郎常从郎奉信郎各五十人俄改常从为登仕奉
信为散从皆主出使量事大小据品以发之(丞议郎已/下至唐为)
(散官其/任轻矣)司𨽻台大夫一人掌巡察别驾二人掌分察御
史十四人分察所掌又置丞主簿录事各一人后罢司
𨽻台而留司𨽻从事之名不为常员(事具宪/官门)尚书省六
曹各置侍郎一人以贰尚书之职又增左右丞与六侍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7b 页
郎并正四品诸曹侍郎并改为郎又改吏部为选部郎
礼部为仪曹郎刑部为宪部郎工部为起部郎以异六
侍郎之名又废诸司员外郎增曹郎为二员都司郎各
一员又置都事主事令史随曹閒剧每十令史置一主
事不满十者亦置一人其馀四省三台亦皆曰令史馀
则府令史后又改主客郎为司蕃郎俄又减曹郎一人
置承务郎一人同员外之职门下省置黄门侍郎员外
二人去给事之名又移给事郎置四人从五品次黄门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8a 页
省读奏案废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諌议大夫散骑
侍郎等员又改符玺监为郎置二人从六品又以城门
殿内尚食尚药御府等五局𨽻殿内省十二年又改纳
言为侍内内史省置侍郎二人减内史舍人为四人加
置起居舍人二人改通事舍人𨽻谒者台减主书员置
四人十二年又改内史为内书唐置御史台置大夫一
员掌扬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列中丞二人为贰属
官侍御史四人殿中侍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8b 页
一人又东都留台置中丞侍御史各一人殿中侍御史
二员监察御史三员(事具宪/官门)尚书省龙朔二年改为中
台光宅初改为文昌台神龙初复旧领二十四司一曰
吏部领主爵司勋考功二曰户部领度支金部仓部三
曰礼部领祠部主客膳部四曰兵部领职方驾部库部
五曰刑部领都官比部司门六曰工部领屯田虞部水
部龙朔二年改吏部曰司列主爵曰司封考功曰司绩
户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仓部曰司庾礼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9a 页
部曰司礼祠部曰司禋膳部曰司膳兵部曰司戎职方
曰司城驾部曰司舆库部曰司库刑部曰司刑都官曰
司仆比部曰司计工部曰司工屯田曰司田虞部曰司
虞水部曰司川咸亨元年并复旧光宅元年改吏部为
天官户部为地官礼部为春官兵部为夏官刑部为秋
官工部为冬官神龙元年并复旧天宝十一载改吏部
为文部兵部为武部至德二年复旧置令一人总领百
官仪刑端揆国初文皇帝为之自后不置左右仆射各
卷四百五十七 第 29b 页
一人以贰令之职后不置令以仆射总省事左右丞各
一员纪正省内左丞勾吏部户部礼部三司右丞勾兵
部刑部工部十二司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置侍郎各
二员礼部刑部工部置侍郎各二员吏部户部兵部各
置郎中员外二员司勋置员外郎二员左右司及司封
而下诸司各置郎中员外一员各分掌其所领之事龙
朔二年改左右仆射为左右康政左右丞为左右肃机
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小常伯左右司郎中为左右丞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0a 页
务郎中为大夫咸亨元年复改左右肃机为左右丞大
夫为郎中光宅元年改左右康政为文昌左右丞相神
龙元年改文昌左右丞相为尚书左右仆射开元元年
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天宝元年复改左右丞相为
左右仆射省又有都事主事令史书令史分行曹事尚
书令正二品左右仆射从三品左丞正四品上右丞正
四品下永昌元年升为从三品如意元年复旧尚书正
三品吏部侍郎正四品诸司侍郎中并从五品上员外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0b 页
郎并从六品上咸亨元年改为黄门门下省龙朔二年
改为东台光宅元年改为鸾台神龙元年复为门下开
元元年改为黄门省五年改为门下省置侍中二员掌
出纳帝命绰炤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
弼庶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也凡军国之务与中书
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行而举之此其大较也又置侍
郎二员掌二侍中之职给事中四员掌陪侍左右分判
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侍郎覆省给事中读而署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1a 页
之以较正违失制敕大事覆奏而请施行小事署而颁
之又置左右散骑常侍二人掌侍从规讽备顾问应对
左諌议大夫四员掌侍从赞相规諌讽谕起居郎二员
掌以修记事之史右补阙右拾遗各二员掌供奉讽諌
扈从乘舆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庭
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
条其事状而荐言之又置典议二员赞者十二人掌殿
上赞喝之事(事具宾/礼门)又置城门郎四员掌京城皇城宫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1b 页
殿诸门启闭之节及出纳管钥又置符玺郎四人掌入
宝及国之符节又有录事主事令史书令史传制楷书
门仆以分掌曹事先是武德初改隋之侍内曰纳言龙
朔二年改纳言曰东台左厢改左右散骑常侍曰左右
侍极给事中曰东台舍人起居郎曰左史咸亨中复曰
纳言左右散骑常侍给事中起居光宅初以东台曰鸾
台神龙初又改纳言曰侍中开元三年又改侍中曰黄
门监五年又改黄门监曰侍中天宝二年又改侍中曰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2a 页
左厢至德二年又改左厢曰侍中又领弘文馆武德初
置之名昭文馆后改为弘文馆又改为昭文馆开元七
年复曰弘文馆有大学士多以宰相领之又有学士无
员数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凡朝廷有制度沿革礼仪
轻重得参议焉校书郎二人掌校理典籍刋正错缪领
学生三十人中书省初沿隋制曰内书省武德三年改
曰中书省龙朔二年改曰西台光宅二年改为凤阁神
龙元年复为中书省开元元年改为紫微五年复为中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2b 页
书省置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
人入则告之出则奏之以利万邦以度百揆盖佐天子
而执政也又置侍郎二员掌贰令之职置舍人六员掌
侍奉进奏参议奏章凡诏旨中书令置侍郎奉舍人署
而行之(舍人事具/词臣门)又置右散骑常侍起居舍人左补阙
右拾遗各二员散骑而下并与左同起居舍人掌修缮
之史侍中中书令三品至德中升为二品两省侍郎初
正四品至德中升为正三品常侍初从三品广德中升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3a 页
为正三品给事中舍人正五品上諌议大夫初正五品
上会昌二年升为正四品下与丞相出入迭用起居郎
舍人从六品上左右补阙从七品上左右拾遗从八品
上有主书主事令史传判分行曹事焉先是武德初改
隋之内书令曰内史令乂改为中书令龙朔二年改中
书令为西台左厢起居舍人曰右史咸亨中复改为中
书令起居舍人光宅元年改中书令为凤阁令神龙初
改凤阁令曰中书令开元元年改中书令曰紫微令五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3b 页
年复为中书令天宝二载改中书令曰右相至德二年
复改右相曰中书令领四方馆置通事舍人十六人掌
朝见引纳及辞谢及四方通表华夷纳贡之事又领集
贤殿书院掌判缉古今之经籍以辩明邦国之大典先
是梁武帝于文德殿藏书北齐有文林馆学士后周有
麟德殿学士明皇于西京乾元殿廊下驾部书于东都
丽正殿置修书使开元十三年改集仙殿为集贤殿改
丽正修书使为集贤书院置大学士初以尚书左丞相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4a 页
张说为之自后多以宰相兼领又置学士五品已上官
为之置学士六品已下官为之学士一人知院事一人
副知院事又置侍讲学士修撰校理待制直院检讨等
官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
则考最于外又领史馆掌修国史监修国史多以宰相
为之又置修撰多以外朝官为之又置直馆以未登朝
为之(事具国/史门)又领知匦使唐太后垂拱元年置以达冤
滞天宝九载改为献纳乾元元年复名知匦以谏议大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4b 页
夫及补阙拾遗一人充使受纳诉状每日暮进内向晨
出之又尚书省自至德之后以他官分判户部度支又
置盐铁转运使分六卿之职以成一时之务(事具邦/计门)
五代梁开平二年改左右丞为左右司侍郎三年升尚
书令为正一品后唐李琦以故相为御史大夫自后不
置长兴元年升右丞与左丞同并为四品晋天福五年
升御史中丞为清望正四品门下中书侍郎为清望正
三品左右諌议大夫为清望正四品七年又诏门下侍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5a 页
郎位在左散骑常侍之下先是开元已后两省侍郎皆
𢃄平章事罕有单为之者至是窦贞固自刑部侍郎迁
门下侍郎而不𢃄平章事故有是诏周显德五年又诏
諌议大夫改为正五品班在给事中之下大夫出入宫
闱陪侍左右或典治宪度或协佐枢机或赞相礼容或
出纳诏命或切问近对或献可替否盖朝廷之剧任公
台之历试也非夫器识通荗材行交修以慎密而基心
以明达而致用孰可膺眷简而处清要乎故称任者有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5b 页
公忠清任之节博洽谟猷之能充羽仪于台阁为圭璋
于簪冕焉至于非其才者有窥伺竞躁之心朋附贪黩
之迹故多士之所恶明廷之攸玷焉今总述其事以垂
于后庶使见其善而仰止惩其恶而自戒凡台省部二
十九门云
   选任
夫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大禹之训也慎简乃僚
其惟吉士周穆之命也盖邦国治乱在乎庶官选贤任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6a 页
能其来尚矣自舜命众职以熙帝载西汉之后政归尚
书机务所出推择斯妙或以政事用或以文学升内则
参侍左右论思治道外则坐曹夙夜修明官业厥职尤
重其才益难详求遗策博观历代曷尝不慎选众之举
致得人之庆哉
虞舜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问谁能顺我百工事/者朝臣举垂垂臣名)帝曰
俞咨垂汝共工(共谓供/其职事)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殳/斨)
(伯与三/臣名)帝曰俞往哉汝谐(汝能谐/和此官)帝曰畴若予上下草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6b 页
木鸟兽佥曰益哉(上谓山下谓泽若谓顺其政杀/之有时用之有节言伯益能之)帝曰
俞咨益汝作朕虞(虞掌山/泽之官)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
曰俞往哉汝谐(朱虎熊罴二臣名垂益所/让四人皆在元凯之中)帝曰龙朕堲谗
说殄行震惊朕师(堲疾殄绝震动也言我疾谗说绝/君子之行而动惊我众欲遏绝之)
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
(必以/信)
汉张安世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武帝行幸
河东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惟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7a 页
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帝奇其才擢为尚书令
孔光为博士成帝时博士选三科高为尚书次为刺史
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补诸侯太傅光以高第为尚书
后汉卫飒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
御史
胡广字伯始举孝廉试为天下第一旬日拜尚书郎
周举为諌议大夫顺帝时诏遣八使巡行风俗皆选有
威名者乃拜举侍中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7b 页
翟酺为侍中时尚书有缺诏将大夫六百石以上试
对政事天文道术以高第者补之繇是酺对第一拜尚

卢植为庐江太守岁馀复徵拜议郎与諌议大夫马日
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
补续汉纪灵帝以非急务转为侍中迁尚书
潘勖献帝时为尚书郎迁右丞诏以勖前在二千石曹
才敏兼通明旧事敕并领本职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8a 页
蔡邕举高第补侍御史迁尚书三月之间用历三台迁
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
张驯为议郎擢拜侍中典领秘书近署甚见纳异
魏孙资刘放文帝即位同转为左右丞数月放徙为令
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各加给事中
遂掌机密明帝即位尤见宠任
卢毓文帝时为侍中诏曰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
佐进可替否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可谓诚明有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8b 页
功不懈于位者也其以毓为吏部尚书使毓自选代者
曰得如卿者乃可毓举常侍郑冲帝曰文和吾自知之
更举吾所未闻者乃举阮武孙邕帝于是用邕
吴张纯字元基少厉操行学博才秀而切问捷对容止
可观擢拜郎中
李肃字伟恭南阳人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
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以此人服之权擢
为选曹尚书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9a 页
晋安平王孚宣帝弟也仕魏为清河太守初魏文帝置
度支尚书专掌军国支计朝议以征讨未息勤须节量
及明帝即位欲用孚问左右曰有兄风不答曰似兄帝
曰吾得司马一二人复何忧哉转为度支尚书
裴楷为尚书郎武帝为抚军以楷为参军事会吏部郎
缺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
选也于是以楷为吏部郎
羊祜为秘书监散骑常侍泰始初诏曰夫总齐玑衡允
卷四百五十七 第 39b 页
釐六职朝政之本也祜执德清劭忠亮纯茂经纬文武
謇謇正直虽处腹心之任而不总枢机之重非垂拱无
为委任责成之意也其以枯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给
本营兵
陈劭为燕王师泰始中诏曰劭清身洁静行著邦族笃
志好古博通六籍耽悦典诰老而不倦宜在左右以笃
儒教可为给事中
文立为太子中庶子武帝诏曰立忠贞清寔有思理器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0a 页
干前在济阴政事修明后事东宫尽辅导之节昔光武
平陇蜀皆收其贤才以叙之盖所以拔幽滞而济殊方
也其以立为散骑常侍
王戎为议郎太熙元年诏曰夫总百揆之得失管王政
之通塞者端右之职也汉代以来每选此官必慎其人
议郎王戎可为尚书令
刘颂为淮南相元康初从淮南王允入朝会诛杨骏颂
屯卫殿中其夜诏以颂为三公尚书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0b 页
陆晔元帝时为太子詹事时帝以侍中皆北士宜兼用
南人晔以清贞著称遂拜侍中
谢尚镇雒阳都督豫州扬州之五郡军事在任有政绩
上表求入朝因留京师署仆射事
温峤为散骑常侍侍讲明帝手诏曰卿既以令望忠允
之怀著于周旋且文周而旨远宜居深密今欲以卿为
中书令朝论亦咸以为宜
王洽字敬和成帝时为中书令帝曰敬和清裁昔为中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1a 页
书郎吾尚小数见意甚亲之今以中书令欲共讲文章
之事也
宋徐湛之为尚书仆射初刘湛伏诛殷景仁卒文帝委
任沈演之庾炳之范晔等后又有江湛何瑀之晔诛炳
之免演之瑀之并卒至是江湛为吏部尚书与湛之并
居权要世谓之江徐焉
萧思话自雍州刺史徵为吏部尚书文帝诏思话曰沈
尚书暴病不救其体业贞审立朝尽公年时尚可方相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1b 页
委任奄忽不永痛惋特深铨管要机通塞所寄丈人才
用体国二三惟允
王景文为司徒左长史孝武以散骑常侍旧与侍中俱
掌献替欲高其选以景文及会稽孔觊俱南北之望并
以补之
孔觊为临海太守初晋世散骑常侍选望甚重与侍中
不异其后职任閒散用人渐轻孝建三年孝武欲重其
选诏曰散骑职为近侍事居规纳置任之本实惟亲要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2a 页
而顷选常侍陵迟未允宜授时良永寘清澈于是吏部
尚书颜竣奏曰常侍华选职任候才新除临海太守孔
觊意业闲素司徒长史王彧怀尚清理并任为散骑常
侍帝不欲威权在下其后分吏部尚书置二人以轻其
任侍中蔡兴宗谓人曰选曹要重常侍闲淡改之以名
而不以实虽主意欲为轻重人心岂可变耶既而常侍
之选复卑选部之贵不异觊领本州大中正
王彧为侍中时孝武选侍中四人并以风貌彧与谢庄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2b 页
为一双阮韬何偃为一双尝充兼假
南齐谢眺自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召复入为中
书郎
江敩转都官尚书领骁骑将军王晏启武帝曰江敩今
重登礼阁兼掌六军慈渥所覃寔是优荣但语其事任
殆同閒辈天旨既欲升其名位愚谓以侍中领骁骑望
实清显有殊纳言帝曰敩尝启吾为其鼻中恶今既以
何胤王莹还门下故有此回换耳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3a 页
梁孔休源为临川王府行参军武帝谓徐勉云今帝业
初搆须一人有学艺解朝仪者为尚书仪曹郎勉曰孔
休源识见清通详练故事自晋宋起居注略诵上口帝
亦闻之即日除兼尚书仪曹郎
张缅为太子舍人殿中郎缺武帝谓徐勉曰此曹旧用
文学且居雁行之首宜详其人勉举缅充选
刘孝绰为太子舍人兼尚书水部郎中启陈谢手敕答
曰美锦未可便制簿领亦宜稍习顷之即真(后自上虞/令迁秘书)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3b 页
(丞武帝谓舍人周舍曰第一官/当用第一人故以孝绰居此职)
到沆为洗马管东宫书记散骑省天监二年诏尚书郎
在职清能或人才高妙者为侍郎以沆为殿中曹侍郎
沆从父兄溉洽并有才名时皆相代为殿中当世荣之
萧介为散骑常侍会侍中阙选司举王筠等四人并不
称旨武帝曰我门中久无此职宜用萧介为之博物强
识应对左右多所规正帝甚重之迁都官尚书每军国
大事必先询谈于介焉帝谓朱异曰端古之才也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4a 页
王通为给事黄门侍郎侯景之乱奔于江陵元帝以为
散骑常侍迁守太常卿自侯景乱后台内宫室普皆焚
烬以通兼起部尚书归于京师专掌缮造
陈萧弘为黄门侍郎吏部侍郎缺所司屡举王宽谢燮
等帝并不用乃中诏用弘
姚察为吏部尚书雅允朝望初吏部尚书蔡徵移中书
令后主方择其人尚书令江总等咸荐察敕答曰姚察
非惟学艺优博亦是操行清修典选难才今得之矣乃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4b 页
神笔草诏读以示察察辞让甚切后主曰选士之举佥
议所归昔毛玠雅量清恪卢毓心平体正山涛举不失
才就卿而求必兼此矣且我与卿虽君臣礼隔情分殊
常藻镜人伦良所期寄亦以无惭则哲也
江总至德中授尚书令策曰于戏夫文昌政本司会治
经韦虎谓之枢机李固方之斗极况其五曹斯综百揆
是谐同冢宰之司专中台之任惟尔道业标峻宇量弘
深胜范清规风流以为准的辞宗文学衣冠以为领袖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5a 页
故能师长六官具瞻允塞明府八座仪型载远其端朝
握揆朕所望焉往钦哉懋建尔徽猷亮采我邦家可不
慎欤
后魏崔玄伯为尚书道武天兴元年十一月诏尚书吏
部郎中刘渊典官制立爵品定律吕协音乐仪曹郎中
董鉴撰郊庙社稷朝聘飨燕之仪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
申科禁太史令晁崇造浑仪考天象玄伯总而裁之
苟颓献文时为雒州刺史承明元年文明太后令百官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5b 页
举才堪干事人足委仗者于是公卿咸以颃应选徵拜
散骑常侍殿中尚书
宋弁为散骑常侍迁右卫将军领黄门弁屡让孝文曰
吾为相加者卿亦不可有辞岂得专守一官不助朕为
治且散骑位在中书之右常侍者黄门之粗冗领军者
二卫之假摄不足空存推让而弃大委后孝文车驾征
马圈留弁以本官兼祠部尚书摄七兵事及行执其手
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令卿绾摄二曹弁顿首辞谢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6a 页
裴夙字宵兴沉雅有器识仪望甚伟孝文见而异之自
司空主簿转尚书左主客郎中
范绍少聪敏颇涉经史孝文选为门下通事舍人迁录
事合掌奏文帝善之又为侍中李冲黄门崔光所知出
内文奏多以委之帝曾谓近臣曰崔光从容范绍之力
崔振为高阳内史孝文南讨徵兼尚书左丞留京振既
才干被擢当世以为荣
崔亮为尚书二千石孝文在雒欲创革旧制选置百官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6b 页
谓群臣曰为朕举一吏部郎必使才望兼允者给卿三
日假又曰朕已得之不烦卿辈也驰驿徵亮兼吏部郎
朱元旭为尚书度支郎中孝明神龟之末以郎选不精
大加沙汰元旭与陇西辛雄范阳祖莹泰山羊深西平
源子恭并以才用见留
辛雄神龟中除尚书驾部郎中转三公郎其年沙汰郎
官惟雄与羊深等八人见留馀悉罢遣后兼司州别驾
加前军将军冀州刺史侯刚启为长史孝明以雄长于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7a 页
世务惜不之用更除司空长史
羊深为尚书驾部郎中于时沙汰郎官务精才实深以
才堪见留在公明断尚书仆射崔亮吏部尚书甄琛咸
敬重之孝明行释奠之礼讲孝经深于侪辈中独蒙引
听时论美之
李业兴为通直散骑侍郎普泰元年沙汰侍官业兴仍
在通直
北齐宋游道初仕东魏为大将军司马文襄以吏部郎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7b 页
中崔暹为御史中尉以游道为尚书左丞谓暹游道曰
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崔昂为廷尉卿文宣幸东山百官预宴帝召昂于御座
前谕曰旧人多出为州我欲以台阁中相付当用卿为
令仆勿望刺史卿六十外当与卿本州中间不可得也
天保十年策拜仪同燕于殿百司陪列昂在行中文宣
特召昂在御所曰历思群臣可纲纪省闼者惟冀卿一
人即日除为兼右仆射数日后昂因入奏事帝谓尚书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8a 页
令杨愔曰昨不与崔昂正者言其太速欲明年真之终
事除正何事早晚可除正仆射明日即拜为真
张景仁除通直散骑常侍及奏御笔点通直字遂以为
正常侍
后周乐逊为太学助教闵帝践阼以逊有理务才除秋
官府上士
章瑱自行台左丞出为郢州刺史复入为行台左丞瑱
明察有干局再左辖时论荣之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8b 页
李旭为御正中大夫时以近侍清要盛选国华乃以旭
及安昌公元则中都公陆逞临淄公唐谨等并为纳言
隋杨注为雒州长史高祖尝谓諌议大夫王达曰卿为
我觅一好左丞达遂私于注曰我荐君为左丞若事果
当以良田相报也注以达言奏之达竟以此获罪卒拜
注为尚书左丞
斛斯政炀帝时为尚书兵部郎辽东之役兵部尚书段
文振卒侍郎明雅复以罪废帝弥属意寻迁兵部侍郎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9a 页
唐卢承庆美风仪博学有才干贞观初为秦州都督府
户曹参军因奏河西军事太宗奇其明辩擢考功员外

李道裕太宗时为将作少监会刑部尚书张亮反帝命
百僚议其狱多言亮当诛惟道裕言亮反形未具明其
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斩于市籍没其家岁馀刑部侍郎
有阙令执政者妙择其人累奏皆不可太宗曰朕得其
人也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此言当矣时虽
卷四百五十七 第 49b 页
不即从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岑文本为中书舍人时中书侍郎颜师古以谴免职温
彦博言于太宗曰师古谙练政事长于文诰时无逮者
冀上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忧也于是以文
本为中书侍郎
杨弘礼为中书舍人太宗有事辽东以弘礼有文武才
擢拜兵部侍郎专权兵机之务
王及善则天时为益州都督府长史以老病致仕加光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0a 页
禄大夫后契丹作乱东山不安召授滑州刺史顾曰卿
比在外知国家事有何不稳及善陈理乱之宜十馀道
则天曰彼末事也此为本也卿不可行遂留拜内史
任雅相为右骁卫将军兵部侍郎高宗闻其廉正擢为
兵部尚书兼受将相之任
崔玄炜为天官侍郎每介然自守都绝请谒颇为执政
者所忌转文昌左丞经月馀则天谓曰自卿改职以来
选司大有罪过或闻令史乃设斋自庆此欲盛为贪恶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0b 页
耳今要复旧任又除天官侍郎
李昭德为凤阁侍郎长寿二年增置夏官侍郎三员时
选昭德与娄师德侯知一为之
席豫为吏部侍郎玄宗谓之曰以卿前为考功职事平
允故有此授
苏颋为工部侍郎玄宗谓宰臣曰有从工部侍郎得中
书侍郎否对曰任贤用能非臣等所及帝曰苏颋可中
书侍郎仍供政事食明日加知制诰有政事食自颋始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1a 页
也颋入谢帝曰常欲用卿每有好官阙即望宰相论及
宰相皆卿之故人卒无言者朕为卿叹息中书侍郎朕
极重惜自陆象先改后朕每思之无出卿者
赵退翁自湖南观察使受代归京师閤门静居不与人
交往久之特召对于别殿退翁多学问有词辩敷奏称
旨德宗悦之拜给事中
蒋乂为司勋员外郎贞元十八年时集贤阙学士求者
甚众会诏问神策军建置之繇相府讨求不知所出乃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1b 页
访于乂又徵引根源对甚详悉宰臣高郢郑珣瑜相顾
曰集贤有人矣翌日诏兼判集贤院事
赵宗儒贞元六年为司勋员外郎判考功宗儒复行贬
考之令自至德以来考绩之司事多失寔常参官及诸
州刺史未尝分其善恶悉以中上考褒之及是褒贬稍
明人知戒惧帝善之迁宗儒考功郎中
薛播贞元中为礼部侍郎朝廷难贡举之任以播素有
监裁遂膺其命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2a 页
李逊元和中为浙江东道观察使入朝宪宗曰諌官给
事中若除授有私政乖允当各令论驳举其职业以逊
浙东有政能迁为给事中
吕元膺元和中为给事中出为同州刺史及入谢宪宗
问以时政得失元膺论奏词甚激切帝嘉其刚正翌日
谓宰臣曰吕元膺谠言直气今欲留在左右使言得失
卿等以为何如李蕃裴垍进贺曰陛下纳諌超冠前王
乃宗社无疆之福臣等不能广求直士又不能数进直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2b 页
言孤负圣心合当罪责今请以元膺复为给事中以备
顾问帝悦而从之
孟简长庆中代崔群为户部侍郎是官有二员其判使
案者别居一署谓之左户元和以还号为清重之最宰
辅登用多繇此而去故群入相以简代焉
班肃为坊州刺史长庆初以肃为司封员外郎时宰臣
上言曰将欲清风俗必在厚人伦窃见皇甫镈惟位盛
时班行之中多所亲附及得罪后议论立变憎嫉如雠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3a 页
俗之衰薄一至于此惟班肃以曾为郎官判度支案终
始如一独送出城周行之间多美其事今郡秩已罢望
授一省官以表其行故有是拜
韦顗为户部侍郎长庆四年十月以顗为御史中丞兼
户部侍郎以御史中丞郑覃为权知工部侍郎以刑部
侍郎韦景为吏部侍郎以权知礼部侍郎李宗闵为权
知兵部侍郎以工部侍郎于敖为刑部侍郎以中书舍
人杨嗣复权知今年贡举是日尚书六曹无不更换人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3b 页
情异之
王播为河南尹太和二年十月以播为尚书右丞敕吏
部今年东都选事宜令播权判待铨试毕日领官吏赴
上都
柳公权以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书开成二年四月
以公权为諌议大夫知制诰学士侍书如初初上于便
殿召公权周墀对公权论事切直忤旨周墀为之惴慄
公权词气益坚帝徐谓公权曰朕知舍人不合却作諌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4a 页
议以卿论事有争臣之风今授卿諌议大夫翌日诏下
魏谟为起居舍人充弘文馆直学士开成四年以谟为
諌议大夫兼起居舍人充弘文馆直学士诏云朕以邦
国之大机务之多惠有所未周化有所未洽不有忠谠
之士左右辅益逮暗无烛不其难欤今即高选正人俾
居諌省朝政阙失期乎必闻是用简自朕心特申奖命
所期称职岂限赏资谟累疏让官帝遣宰臣宣旨谟乃
就官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4b 页
元晦为吏部郎中会昌三年二月除右諌议大夫制曰
昔汲黯薄淮阳守愿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则諌诤之任
实资谅直我求其比今得正人吏部郎中元晦往在内
廷曾感先顾奋发忠恳不私形骸俯伏青蒲至于零涕
数共工之罪不蔽尧聪辩垣平之诈益彰文德近因旌
别邪正宰弼上言以鲁公藏罟莫如寘革于左右汉后
葺槛孰若列云于公卿是用命尔登于文陛尔其副我
宠擢不替初心无沽小名以枉大节勉服官业期于有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5a 页

周世宗显德六年车驾幸沧州四月辛卯以前左諌议
大夫薛居正为刑部侍郎权判吏部铨司公事仍赐金
紫是时居正衔命先至沧州以均定民租为事帝既至
闻其干事故有是拜
 
 
 
卷四百五十七 第 55b 页
 
 
 
 
 
 
 
 册府元龟卷四百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