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五十三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四百五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将帅部
    翻覆  怯懦
   翻覆
择善而从见几而作君子变通之道也徇利忘义先贞
后黩小人翻覆之行也若乃当百六之会遇屯夷之世
王纲绝纽戎马生郊九州瓜剖以豆分群雄豹变而鹊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b 页
起走原之鹿逐之者非一止室之乌瞻之者靡定于斯
时也则有居爪牙之列总旗鼓之任以英豪自处以方
略相高畜其济难之谋示兹伏顺之节勇冠群类名动
邻壤而有情深猜忍志在观望或因缘沮衄或凭恃险
阻或负衅以怀惧或乘隙以逞志繇是奸慝之迹斯露
飞扬之势莫返沦胥以败咎将谁执诗云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斯之谓矣
后汉高峻安定人为隗嚣将拥兵万人据高平第一(安/定)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a 页
(高平县有/第一城)光武使待诏马援招降峻繇是河西道开中
郎将来歙承制拜峻通路将军封关内侯后属大可马
吴汉共围嚣于冀及汉军退峻亡归故营复助嚣拒陇
坻及嚣死后据高平畏诛坚守
吕布字奉先献帝时司徒王允以布为奋武将军兴平
元年曹公东击陶谦其将陈宫说陈留太守张邈迎吕
布为兖州牧据濮阳曹公引军击破之布东奔刘备时
备领徐州居下邳与袁术相拒于淮上术欲引布击备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b 页
乃与布书曰术举兵诣阙未能屠裂董卓将军诛卓为
术报耻功一也昔金元休南至封丘为曹操所败(元休/名尚)
(京兆人同郡韦休甫弟五文休俱著名号为三休尚献/帝初为兖州刺史东之郡而太祖已临兖州尚依袁术)
(术僣号欲以尚为太尉不敢显言私使讽之/术亦不敢强也建安初尚逃还为术所害)将军伐之
令术复明目于遐迩功二也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
刘备备乃举兵与术对战冯将军威灵得以破备功三
也将军有三大功在术术虽不敏奉以死生将军连年
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非惟此止当骆驿复
卷四百五十三 第 3a 页
致凡所短长亦唯命布得书大悦即勒兵袭下邳获备
妻子备败走海西饥困请降于布布又恚术运粮不复
至乃具车马迎备以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布自号徐
州牧术惧布为己害为子求婿布复许之
魏孟达初为蜀宜都太守与副将军刘封不和封寻夺
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遂发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
平阳亭侯达与桓阶夏侯尚亲善文帝末桓尚皆卒达
卷四百五十三 第 3b 页
自以羁旅久在疆场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
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仪与达有隙密表
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机察之
又劝其入朝达惊惧遂反
公孙渊明帝时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吴嘉禾元年渊
称藩于吴大帝二年春正月大帝诏曰朕以不德肇受
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
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
卷四百五十三 第 4a 页
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
太守燕王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于国其路靡缘
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
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
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书不云乎一人
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
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令普天率土备闻斯庆三
月遣舒综还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
卷四百五十三 第 4b 页
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江表传载大帝/诏曰故魏使持)
(节车骑将军辽东太守平乐侯天地失序皇极不建元/恶大憝作害平民海内分摧群生堙灭周馀黎民靡有)
(孑遗方之今日乱又甚焉朕受历数君临万国夙夜战/兢念在弭难若涉渊水罔知攸济是以把旌仗钺剪除)
(凶虐自东徂西靡遑宁处苟力所及民无灾害虽贼虏/遗种未伏辜诛犹系囚枯木待时而毙惟将军天姿特)
(达兼包文武观时睹变审于去就踰越险阻显致赤心/肇建大计为天下先元勋巨绩侔于古人虽若窦融背)
(弃陇右卒占西河以定光武休名美实岂复是过钦嘉/雅尚朕实欣之自古圣帝明王建化垂统以爵褒德以)
(禄报功功大者禄厚德盛者礼崇故周公有夹辅之劳/太师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兼受备物今将军规万年)
(之计建不世之略绝僣逆之虏顺天人之肃济成洪业/功无与比齐鲁之事奚足言哉诗不云乎无言不雠无)
卷四百五十三 第 5a 页
(德不报今以幽青二州十七郡七十县封君为燕王使/持节守太常张弥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
(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圭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锡冢社方有戎事典统兵马以大将军曲盖麾幢督幽)
(州青州牧辽东太守如故今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三世相承保绥一方宁集四郡训及异俗民夷安业)
(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玄牡二驷君务在劝农/啬人成功仓库盈积官民俱丰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
(舄副焉君正化以德敬下以礼敦义崇谦内外咸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保边远远人回面莫)
(不影附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略官方任贤显/直措枉群善必举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戎马整)
(齐威震遐方紏虔天刑彰厥有罪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擒讨逆节折冲掩难是用锡君)
(彤弓一彤矢百旃弓十旃矢千君忠勤有效温恭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心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钦)
卷四百五十三 第 5b 页
(哉敬兹训典寅亮天工/相我国家永终尔休)举朝大臣自丞相雍以下皆谏
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
综帝终不听(臣松之以为大帝愎谏违众信渊意了非/有攻伐之规重愎之虑宣达锡命乃用万)
(人是何不爱其民昏虐之甚乎/此役也非惟闇塞实为无道)渊果斩弥等送其首于
魏没其兵资大帝大怒欲自征渊(江表传载大帝怒曰/朕年六十凡事难易)
(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不自截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尚书仆射薛综等切谏乃止渊后又遣使谢吴自称燕
王求为与国然犹令官属上书自直于魏曰大司马长
卷四百五十三 第 6a 页
史臣郭昕参军臣柳浦等七百九十八人言奉被今年
七月己卯诏书伏读恳切精魄散越不知身命所当投
措昕等伏自惟省蝼蚁小丑器非时用遭值千载被受
公孙渊祖考以来光明之德惠泽沾渥滋润荣华无尺
寸之功有负乘之累遂蒙褒奖登名天府并以驽骞附
龙托骥纡青拖紫飞腾云梯感恩惟报死不择地臣等
闻明君在上听政采言人臣在下得无隐情是以因缘
诉让冒犯愬冤郡在藩表密迩不羁平昔三州转输费
卷四百五十三 第 6b 页
调以供赏赐岁用累亿虚耗中国然犹跋扈虔刘边陲
烽火相望羽檄相逮城门昼闭路无行人州郡兵戈奔
散覆没渊祖父度初来临郡承受荒残开日月之光建
神武之略聚乌合之民埽地为业威震耀于殊俗德泽
被于群生辽土之不坏实度是赖孔子曰微管仲吾其
被发左衽向不遭度则郡早为丘墟而民系于虏庭矣
遗风馀爱永存不朽度既薨殂吏民感慕欣戴子康尊
而奉之康践统洪绪克壮徽猷文昭武烈迈德种仁乃
卷四百五十三 第 7a 页
心京辇翼翼虔恭佐国平乱效绩纷纭功隆事大勋藏
王府度康当值武帝休明之会合策明之计夹辅汉室
降身委质卑已事魏匪处小厌大畏而服焉乃慕托高
风怀仰盛懿也皇帝亦虚心接纳待以不次功无巨细
每不见忘又命之曰海北土地割以付君世世子孙实
得有之皇天后土实闻德音臣庶小大豫在下风奉以
周旋不敢失坠渊生有兰石之姿少含恺悌之训允文
允武忠惠且直生民钦仰莫弗怀爱渊纂戎祖考君临
卷四百五十三 第 7b 页
万民为国以礼淑化流行独见先睹罗结遐方勤王之
义视险如夷世载忠亮不陨厥名孙权慕义不远万里
连年遣使欲自结援虽见绝杀不念旧怨纤纤往来求
成恩好渊执节弥固不为利回守志匪石确乎弥坚犹
惧丹心未见保明乃卑辞厚币诱致吴使枭截献馘以
示无二吴虽在远水道通利举帆便至无所隔限渊不
顾敌雠之深念存人臣之节绝彊吴之欢昭事魏之心
灵祗明鉴普天咸闻陛下嘉美洪烈懿兹武功诞锡休
卷四百五十三 第 8a 页
命宠亚齐鲁下及陪臣普受介福诚以天覆之恩当卒
终始得竭股肱永保禄位不虞一旦横被残酷惟育养
之厚念积累之效悲思不遂痛切见弃举国号咷拊膺
泣血夫三军所伐蛮夷戎狄骄逸不虔于是致武不闻
义国反受诛讨盖圣主之制五服之域有不供职则修
文德而又不至然后征伐渊小心翼翼恪恭于位勤事
奉上可谓勉矣尽忠竭节还被患祸小弁之作离骚之
兴皆由此也就或佞邪盗言孔甘犹当亲览憎而知善
卷四百五十三 第 8b 页
谗巧似直惑乱圣听尚望文告使知所繇若信有罪当
垂三宥若不改悟计功减降当在八议而潜军伺袭大
兵奄至舞戈长驱冲击辽土犬马恶死况于人类吏民
昧死挫辱王师渊虽冤枉方临危殆犹恃圣恩怅然重
奔冀必奸臣矫制妄肆威虐乃谓臣等曰汉安帝建光
元年辽东属国都尉宠奋受二月乙未诏书曰收幽州
刺史冯焕玄莬太守姚光推案无乙未诏书遣侍御史
幽州牧考奸臣矫制者今刺史或傥谬承矫制乎臣等
卷四百五十三 第 9a 页
议以为刺史兴兵摇动天下殆非矫制必是诏命渊乃
俛仰叹息自伤无罪深惟上地所以养人窃慕古公杖
策之岐乃欲投冠释绂逝归林麓臣等维持誓之以死
屯守府门不听所执而七营虎士五部蛮夷各怀素饱
不谋同心奋臂大呼排门遁出近郊农民释其耨鏄伐
薪制梃改桉为橹奔驰赴难军旅成行虽蹈汤火死不
顾生渊虽见弃怨而不怒比遣敕军勿得干犯及手书
告语恳恻至诚而吏士凶悍不可解散期于毕命投死
卷四百五十三 第 9b 页
无悔渊惧吏士不从教令乃躬驰骛自往化解仅乃止
之一饭之惠匹夫知死况渊累叶信结百姓恩著民心
自先帝初兴爰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
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埋而掘之古
人所耻小白重耳衰世诸侯犹慕著信以隆伯业诗美
文王万邦作孚论语称仲尼去食存信信之为德固亦
大矣今吴蜀共帝鼎足而居天下摇荡无所统一臣等
每为陛下惧此危心渊据金城之固仗和睦之民国殷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0a 页
兵彊可以横行策名委质守死善道忠至义尽为九州
表方今二敌窥𨵦未知孰定是之不戒而渊是害茹柔
吐刚非王者之道也臣等虽鄙诚窃耻之若无天乎臣
一郡吉凶尚未可知若云有天亦何惧焉臣等况闻仕
于家者二世则主之三世则君之臣等生于荒裔之土出
于圭窦之中无大援于魏世𨽻于公孙氏报生与赐在于
死力昔蒯通言直汉祖赦其诛郑詹辞顺晋文原其死
臣等顽愚不达大节敬执一介披露肝胆言逆龙鳞罪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0b 页
当万死惟陛下恢崇既欲亮其控告使疏远之臣永有
保恃
梁侯景初为后魏河南大行台文帝大统十三年正月
齐神武薨文襄嗣位文襄与景有隙景不自安遣使请
举河南十六州附西魏七月景又密图附梁时周文帝
为西魏柱国大将军知其谋悉追前后所配景将士景
惧遂叛入梁
后魏夏侯道迁初仕南齐为南谯太守归国为骁骑将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1a 页
军戍合肥道迁弃戍南叛
北齐司马世云为颍川刺史侯景反世云举州从之景
于涡阳败后世云复有异志为景所杀
彭乐骁勇善骑初随杜雒周贼知其不立降尔朱荣从
破葛荣于滏又为都督从神武与行台仆射于晖讨破
羊侃于瑕丘后叛投逆贼韩楼封北平王及尔朱荣遣
大都督侯深击楼乐又叛楼降深神武出山东乐又随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1b 页
王琳在梁为湘州刺史及魏平江陵已立梁王察琳乃
为梁元帝发丧三军缟素遣别将侯平率舟师攻梁琳
屯兵长沙传檄诸方为进趋之计时长沙藩王萧韶及
上游诸将推琳主盟侯平虽不能渡江频破梁军又以
琳兵威不接翻更不受指麾琳遣将讨之不尅又师老
兵疲不能进乃遣使奉表诣齐并献驯象又使献款于
魏求其妻子亦称臣于梁
梁刘嗣彬知俊族子也幼从知俊征行累迁为军校及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2a 页
知俊叛以不预谋得不坐贞明末大军与晋王对垒于
德胜久之嗣彬率数骑奔于晋具言朝廷军机得失又
以家世雠怨将以报之晋王深信之即厚给田宅仍赐
锦衣玉带居一年复来奔龙德三年冬从王彦章战于
中都擒之晋王笑谓曰尔可还予玉带矣遂诛之
后唐康延孝北塞部落人初𨽻太原因得罪亡命于汴
梁末帝时频立军功段凝率众五万营于王府延孝时
为先锋指挥使率百骑来奔庄宗得之喜解御衣金带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2b 页
赐之问梁之兵机延孝备陈利害庄宗平梁颇有力焉
汉杜重威为魏博节度使高祖起义晋阳重威首献诚
款及入汴移领宋州重威拒命不行朝廷命上将高行
周督众问罪帝亲讨之声云驾至即降寻命给事中陈
观喻旨使其归命及至城又闭阖阻之繇是六师愤激
内粟渐空而守陴者杂以僧道掠米粮以给其食士庶
稍一事违其命者必族而食之左右思变咸欲加害惧
而请降与妻孥相次而出帝以宿旧释其罪命守太傅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3a 页
居班
   怯懦
夫专分阃之权处建牙之任训必胜之众练贾勇之夫
致讨不庭用威不轨必在见危致命临难忘身彰敢死
之名显尽忠之节者也若乃昧远大之略怀顾虑之疑
闻强敌而斯退知势弱而遂逃俾失众心蔑有斗志与
彼折轼于车下投盖于稷门者异矣辱命挫威将何以
塞其责欤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3b 页
子元楚大夫也以车六百乘伐郑入于秸秩之门(秸秩/郑远)
(郊之/门也)子元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为旆(子元自与三子/特造旆以居前)
(广充幅长寻/曰旐继曰旆)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三子在后/为反禦)众车入
自纯门及逵市(纯门郑外郭门也/逵市郑内道市)县门不发楚言而出
子元曰郑有人焉(县门施于内城郑示楚以閒暇故不/闭城门出兵而效楚言故子元畏之)
(不敢/进)诸侯救郑楚师夜遁
赵罗晋大夫也赵鞅禦郑师遇于戚将战邮无恤御简
子卫太子为右(邮无恤/王良也)登铁上(铁丘/名)望见郑师众太子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4a 页
惧自投于车下子良授太子绥而乘之曰妇人也(言其/怯)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毙踣/也)获其蜂旗(蜂旗/旗名)太子
救之以戈郑师北获温大夫赵罗(罗无勇故郑师/虽北犹获罗)
孟孺子泄鲁大夫也(孟懿子之/子武伯彘)齐国书帅师伐鲁孟孺
子泄帅右师冉求帅左师战于郊师入齐军(冉求/之师)右师
奔师获甲首八十(冉求/所得)齐人不能师(不能整/其师)宵谍曰齐
人遁(谍间/也)冉有请从之三季孙弗许孟孺子语人曰我
不如颜羽而贤于邴泄(二子与孟/懿子同车)子羽锐敏(子羽颜羽/锐精也敏)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4b 页
(疾也言/欲战)我不欲战而能默(心虽不欲/口不言奔)泄曰驱之(言驱马/欲奔)
赵鞅晋大夫围卫齐国观陈瓘救卫得晋人之致师者
子玉使服而见之(子玉陈瓘也释/囚服服其本服)曰国子实执齐柄
而命瓘曰无辟晋师岂敢废命(欲必/敌晋)子又何辱(言不须/来致师)
(自将/往战)简子曰我卜伐卫未卜与齐战乃还(畏子/玉)
荀瑶晋大夫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弘/驷)
(/子)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属会死事者之子/使朝三日以礼之)
设乘车两马系五邑焉(乘车两马大夫/服又加之五邑)召颜涿聚之子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5a 页
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以国之多难未女恤也今君命
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乃救郑及留舒违谷
七里谷人不知(言其整也留舒/齐地违去也)及濮雨不涉(濮水自陈/留酸枣县)
(傍河东北经济/阴至高平入济)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
今师不行恐无及也(子思/国参)成子衣制仗戈(制雨/衣也)立于阪
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知伯闻之乃还(畏其得/众心)曰我卜
伐郑不卜敌齐
汉杨仆为楼船将军武帝元封四年坐为将军击朝鲜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5b 页
畏懦入竹二万个赎完为城旦
后汉周鲂为护羌校尉明帝永平十三年秋与西羌迷
唐战周鲂还营自守明年鲂坐畏懦徵
陈瑀为扬州牧袁术为曹公所败于封丘南入投瑀瑀
拒之术走阴陵好辞以下瑀瑀不知权而又怯不即攻
术于淮北集兵向寿春瑀惧使其弟公琰请和于术术
执之而进瑀走归下邳
焦和为青州刺史是时英雄并起黄巾寇暴和务及同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6a 页
盟俱入京畿不暇为民保障引军踰河而西未久而袁
曹二公与董卓将战于荥阳败绩黄巾遂广屠裂城邑
和不能禦然军器尚利战士尚众而耳目侦逻不设恐
动之言妄至望寇奔走未尝接风尘交旗鼓也欲作陷
冰丸沈河令贼不得渡祷祈群神求用兵必利蓍筮尝
陈于前巫祝不去于侧人见其清谈如云出则混乱命
不可知州遂萧条悉为丘墟也
韩馥为冀州牧渤海太守袁绍以渤海起兵将以诛董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6b 页
卓自号车骑将军主盟与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遂遣
使奉章诣虞虞不敢受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
遂引兵会卓西入关绍还军延津因馥惶遽使陈留高
干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
之袁车骑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馥
曰为之奈何谌曰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
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
雄并力兵交于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7a 页
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
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于亲
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愿将军勿疑
馥素恇怯因然其计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
谏馥曰冀州虽鄙带申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
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奈何乃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
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从事赵浮程奂请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7b 页
以兵拒之馥又不听乃让绍遂领冀州刺史
晋卞敦为太子左卫率时石勒侵逼淮泗元帝备求良
将可以式遏边境者公卿举敦除征虏将军徐州刺史
镇泗口及石勒寇彭城敦自度力不能支与征北将军
王邃退保盱眙贼势遂张淮北诸郡多为所陷竟以畏
懦贬秩三等为鹰扬将军
王澄为荆州刺史益梁流人俱反推杜韬为主澄出领
军击杜韬次于作塘山简参军王冲叛于豫州自称荆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8a 页
州刺史澄惧使杜蕤守江陵澄迁于孱陵寻奔沓中郭
舒谏曰使君临州虽无异政未失众心今西收华容尚
义之兵足以擒此小丑奈何自弃澄不能从
曲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时刘曜攻北地允次于晋白
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于灵武以兵弱不敢

刘波为冠军将军南郡相时苻坚弟融围雍州刺史朱
序于襄阳波率众八千救之以敌彊不敢进序竟陷没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8b 页
波以畏懦免官
钟雅为骁骑将军苏峻之难诏为前锋监军假节领精
勇千人以拒峻雅以兵少不敢击退还
荀羡为北中郎将初段龛东屯广固自号齐王称藩于
建业慕容恪讨之龛所署徐州刺史王腾索头单于薛
云降于恪龛遣使诣建业请救穆帝遣羡赴之惮虏彊
迁延不敢进
司马流为左将军率众拒苏峻前锋遇于慈湖流性怯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9a 页
懦不闲军旅时率水部兵二千南上遇贼惧形于色临
阵方食不知口处问左右曰吾口何在既而合战败遇

桓冲为车骑将军时苻丕等寇襄阳攻朱序又遣荀池
石越毛当以众五万屯于江陵冲拥众七万为序声援
惮池等不进保据上明
刘迈刘毅兄也宋高祖起义师诛桓玄时迈先在京师
事未发数日高祖遣同谋周安穆报之使为内应迈外
卷四百五十三 第 19b 页
虽酬许内甚震惧安穆见其惶骇虑事必泄乃驰归时
玄以迈为竟陵太守迈不知所为便下船欲之郡是夜
玄与迈书曰北府人情云何卿近见刘裕何所道迈谓
玄已知其谋晨起白之玄惊惧封迈为重安侯既而嫌
迈不报安穆使得逃去乃杀之
后秦杨伯寿为姚兴将时仇池公杨盛扰祁山兴遣赵
琨与伯寿讨之盛率众与琨相持伯寿畏懦弗进琨众
寡不敌为盛所败兴斩伯寿而还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0a 页
宋江夏王义恭总督诸军出镇彭泗时后魏太武自瓜
步北走经彭城城下过遣人语城内食尽且去须麦熟
更来义恭大惧闭门不敢追虑虏期又至议欲芟麦剪
苗移民堡聚众论并不同义恭之议遂寝
任农夫为左卫将军时桂阳王休范在江州有异志朝
廷虑其下以农夫为辅师将军淮南太守戍姑孰以防
之休范寻率众向京邑奄至近道农夫弃戍还都
周峤为冠军将军时元凶劭弑立隋王诞举义诞檄又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0b 页
至峤素怯惶恛不知所从为府司马丘珍孙所杀
殷孝祖为兖州刺史抚军将军时贼据赭圻孝祖将进
攻之与大统王玄谟别悲不自胜众并骇怪
南齐张瑰为光禄大夫明帝方疑大司马王敬则以瑰
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以为之备及敬则反瑰遣将吏
三千人迎拒于松江闻敬则军鼓声一时散走瑰弃郡
逃民间事平瑰复还郡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永元初
复为前将军及义师下东昏假瑰节戍石头义师至新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1a 页
亭瑰弃城走还宫
梁曹景宗为平西将军郢州刺史魏军攻司州围刺史
蔡道恭城中负板而汲景宗望门不出但耀军游猎而
已及司城陷为御史中丞任昉所奏高祖寝而不治徵
为护军将军
元庆和为将望敌败退武帝责之曰言同百舌胆若鼯
鼠遂徙合浦
陈吴明彻为武州刺史天嘉元年周将贺若敦率马步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1b 页
一万奄至武陵明彻不敌引军还巴陵
北齐孙腾为尚书左仆射时西魏遣将寇南兖诏腾为
南道行台率诸将讨之腾性恇怯无威略失利而还
李神隽孝明末除镇军将军行相州事时葛荣南逼神
隽忧惧乃故坠马伤脚仍停汲郡有诏追还
傅灵庆父融有三子灵庆灵根灵越并有才力不能署
武将萧斌王玄谟寇碻磝时融始死玄谟虽引灵庆为
军主将攻城攻车为城内所烧灵庆惧军法诈云伤重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2a 页
令左右舆之还营遂与壮士数十骑遁还斌玄谟命追
之左右諌曰灵庆兄弟并有雄材兼其部曲多是壮勇
如彭超户生之徒皆一当十人援不虚发不可逼也不
如缓之玄谟乃止灵庆至家遂与二弟匿于山泽之间
贺悦征蠕蠕为别道将坐逐贼不进诈增虏级当斩赎
为庶人
寇猛为羽林中郎从高祖征南阳以击贼不进免官
尉世辩粲之子也周师将入邺令辩率千馀骑觇候出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2b 页
涂口登高西望遥见群乌飞起谓是西军旗帜即驰还
比至紫陌桥不敢回顾
后周庾信初在梁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侯景作乱梁
简文帝令信率宫中文武千馀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
信以众先退
隋段达大业初为金紫光禄大夫帝征辽东百姓苦役
平原祁孝德清河张金称等并聚为群盗攻陷城邑郡
县不能禦帝令达击之数为金称等所挫亡失甚多诸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3a 页
贼轻之号为姥后用鄃令扬善会之计更与贼战方致
克捷还京师以公坐免明年帝征辽东以达留守涿郡
俄而复拜左翊卫将军高阳魏刁儿聚众十馀万自号
历山飞寇掠燕赵达率涿郡通守郭绚击败之于时盗
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
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懦
唐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拒宋金刚于介州战始合
寂弃军而走兵遂大溃复令镇抚河东地寂恇怯无捍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3b 页
禦之才唯发使骆驿催督虞泰二州居人勒入城堡焚
其积聚百姓惶骇复思为乱
张瑾为羽林将军复遇突厥来寇瑾不敢战保于幽州
高祖以其年老拜冠军将军优以散秩
张亮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进兵屯于建安城下营垒
未固士卒多樵采贼众奄至军中惶骇亮素怯懦无计
策但踞胡床直视而无所言将士见之翻以亮有胆气
故众情稍安其副总管张金树等乃鸣鼓令士众击贼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4a 页
破之太宗亦知其无将帅之材而不之责
韦挺为太常卿先运粮河北既失支度令除名从军会
李绩击破盖牟城诏挺统兵镇守城去大军百有馀里
与高丽新城邻接高丽大兵或鼓噪至其城下挺素无
威略不堪其忧乃贻书于道术人公孙常置词怨望常
以他罪自杀于其囊中得挺所与常书太宗诏挺问之
对多不以实太宗尤责让之乃以宿经驱策不忍加诛
授朝散大夫守象州刺史病卒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4b 页
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以击吐蕃待价既无统领之
材遂狼狈失据士卒饥饿多转死沟壑时人冤之
李子和为灵州总管既绝梁师都又伺突厥间衅遣使
以闻为处罗可汗候骑所获处罗大怒囚其子于外第
子和自以孤危甚惧乃拔户口南徙诏以延州故城居

武懿宗为金吾大将军则天万岁通天中契丹贼帅孙
万斩寇河北命懿宗为神兵道大总管以讨之军次延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5a 页
州及闻贼将至冀州懿宗惧便欲弃军而遁
王君㚟判梁州都督时吐蕃寇陷瓜州执刺史田仁献
及㚟父寿杀掠人户并取军资及仓粮又进攻玉门军
及长乐县仍纵僧徒使归梁州谓君㚟曰将军尝欲以
忠勇报国今日何不一战君㚟闻父被执登陴西向而
哭竟不敢出兵
杜鸿渐肃宗至德中为荆南节度使襄州大将康楚元
张嘉延盗所管兵犯襄州城以叛刺史王政遁走嘉延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5b 页
南袭荆州鸿渐闻之弃城而遁澧朗峡归等州闻鸿渐
出奔皆惶骇潜窜山谷后为黄门侍郎平章事代宗永
泰元年成都裨将崔宁逐其帅郭英乂走死简州代宗
以鸿渐兼成都尹山南西道剑南道东川西川邛南等
道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鸿渐出骆谷有谋曰相公
驻车阆州遥制剑南数移牒述英乂过失言宁有方略
宁腹心摄诸刺史者皆奏正之命宁及将校不疑然后
与东川节度张献诚及诸贼帅合议数出兵掠扰宁既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6a 页
数道连出兵未经一年宁兵自然耗少宁穷必束身归
朝此上策也鸿渐畏懦计未决会宁使至辞礼卑敬且
送缯锦数千万鸿渐贪其利遂至成都日与判官杜亚
杨炎将吏等高会纵观军州政事悉委宁仍连表闻荐
先时张献诚数与宁战献诚屡败旌节为宁所夺朝廷
因鸿渐之请加宁成都尹兼西山防禦使西川节度行
军司马
崔光远乾元中为魏州节度使使将军李处崟拒贼贼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6b 页
大至处崟败投告光远贼随处崟至城下反间之曰处
崟召我来何为不出光远乃腰斩处崟处崟素善战众
皆倚之及死人用危惧魏州城自禄山反袁知秦能元
皓等皆缮完之甚坚峻光远不能守遂突围夜渡河而
南兵士多死没焉既归朝不罪之
刘德信德宗朝为神策应援淮西招讨使时李希烈德
信统招召子弟军戍阳翟德信以贼接近不敢至率众
赴汝州其后阳翟河阳皆陷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7a 页
杜彦先为盐州刺史贞元二年十二月吐蕃来寇彦先
使以牛酒犒之吐蕃谓曰我欲州城居之听尔率其人
而去彦先乃悉众奔鄜州吐蕃遂陷盐州
苏太平陇州将也贞元三年吐蕃围华亭守将王仙鹤
求救于陇州刺史苏清沔清沔令太平率一千五百人
赴之及中路其游骑百馀没于贼太平素恇怯寡谋遽
引众退归
韩全义出自行间少从军事窦文场及文场为中尉用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7b 页
全义为帐下偏将典神策兵在长武城贞元十三年为
神策行营节度长武城使代韩潭为夏绥银宥节度诏以
长武兵赴镇全义贪而无勇短于抚御制未下军中知
之相与谋曰夏州沙碛之地无耕蚕生业盛夏移徙吾
所不能是夜戍卒鼓噪为乱全义踰城而免杀其亲将
王栖岩赵虔曜等赖都虞候高崇文诛其乱首而止之
全义方获赴镇
孟准淮南大将也初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卒其子愔为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8a 页
三军所立诏淮南节度使杜佑兼徐泗节度委以讨伐
佑大具舟舰遣准先尝之准渡淮而败佑固境不敢进
仍诏以徐州授愔
袁滋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会韦皋殁刘辟拥兵自擅
命滋持节安抚中路拜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剑南西
川节度贼兵方炽滋惧而不进贬吉州刺史
杜淑良穆宗长庆中为沧德节度使时讨幽镇二叛遇
贼辄揣其无勇每先犯之既陷弓高县寻复奔败丧所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8b 页
持节贬为归州刺史
李听以文宗太和六年为徐州节度使听有苍头在徐
州为大将不欲听至听先使亲民慰劳徐人苍头遂害
使者听不敢言因以疾辞改太子太保
后唐夏鲁奇奏臣考限已满乞差替人惧董璋侵噬故

晋安崇阮仕后唐为夔州节度使时董璋寇峡内诸州
崇阮望风遁走弃城归阙待罪于閤门诏释之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9a 页
马全节为邺都留守少帝开运二年契丹赵延寿愓隐
羸骑万馀至汤阴而还议者以为如全节等军祗在相
州出精骑以蹑之则破之必矣及延寿等退去之日并
无一骑踵之失机断矣
景延广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少帝亲驻澶
渊延广为上将凡六师进退皆出胸臆少帝亦不能制
众咸惮而忌之寇既至城下使人宣言曰景延广唤我
来相杀何不急战一日高行周与蕃军相遇于近郊以
卷四百五十三 第 29b 页
众寡不敌急请济师延广勒兵不出是日行周幸而获
免及寇近延广犹闭栅自固士大夫曰昔与彼绝好言
何勇也今寇至若是气何惫也
汉杜重威为镇州节度使契丹连年入寇重威但闭壁
自守部内城邑相继破陷一境生灵坐受其屠戮重威
任居方面未尝以一士一骑救之每北骑数十驱汉人
千万过城下如入无人之境重威但登陴注目略无邀
取之意开运元年秋加北面行营招讨使二年大军下
卷四百五十三 第 30a 页
泰州满城契丹自古北口回军追蹑王师重威等狼狈
而旋至阳城为彼所困会大风猛烈军情愤激符彦卿
张彦泽等引军四出北师大溃诸将欲追之重威曰逢
贼得命更望复子乎遂收军驰归常山
张从恩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开运元年契丹前锋至邢
州镇州杜重威遣人间道告急少主将亲御六军渡河
会不豫乃令从恩邺都马全节河中安审琦等会合诸
道之师屯于邢州初赵延寿陷鼓城中多富族所得宝
卷四百五十三 第 30b 页
货之物延寿悉输于契丹王之母北人贪利北主乃自
将诸将继踵至于元氏朝廷知之乃诏从恩等引师渐
退军中遽闻人情震惧乃引还殆无行伍或弃兵甲一
路居人皆遭剽剥焚烧庐舍比至相州不能整肃繇是
行人皆归咎于从恩
 
 
 册府元龟卷四百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