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四十五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四百四十五 宋 王钦若等 撰
  将帅部
    无谋  逗挠  军不整
   无谋
夫将帅者民之司命而安危之主也非夫内怀英略独
负奇计策虑先定机权吻合亦何以畅乎善志而保其
必胜哉乃有膺爪牙之寄当旗鼓之任董率戎旅袭行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b 页
于讨伐保捍徼塞式遏于寇雠而闇然寡谋率尔轻进
失于贞律之义愆夫固圉之术措置非当豫备乖宜以
至启钞暴之端贻丧败之辱良繇昧于前筹短于应变
犹豫无决以成乎厉阶听纳不明致紊于军志昔人有
言曰置将不善一败涂地授受之际良可戒哉
孙良夫为卫大夫卫侯使良夫与石稷宁相向禽将侵
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
而还将谓君何(言无以/答君)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a 页
不如战也既战卫师败绩石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
惧尽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殒子
辱矣子以众退我此乃止(我于此止/禦齐师)且告车来甚众齐
师乃止
汉韩安国武帝时为材官将军屯渔阳捕生口虏言匈
奴远去即上言方佃作时(安国上奏也佃治/田也音与田同)请且罢屯
罢屯月馀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馀人
出与战安国伤入壁匈奴虏略千馀人及畜产去帝怒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b 页
使使责让安国徙益东屯右北平
后汉马援为伏波将军讨武陵五溪蛮夷军次下隽有
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崄从充则涂夷而运远
(壶头山名充县名属/武陵郡音昌容切)帝初以为疑及军至中郎将耿舒
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扼其喉咽充
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
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耿舒与兄
好畤侯弇书曰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
卷四百四十五 第 3a 页
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拂郁
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
殄灭伏波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
疫皆如舒言弇得书奏之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
驿责问援会援卒
吴张悌为丞相军师护军孙震丹阳太守沈莹当晋之
讨吴吴遣悌等率众三万济江围城阳都尉张乔于杨
河桥众才七千闭栅自守举白接告降吴副军帅诸葛
卷四百四十五 第 3b 页
靓欲屠之悌曰强敌在前不宜先事其小且杀降不祥
靓曰此等以救兵未至而力少故先伪降以缓我非来
伏也因其无战心而尽坑之可以成三军之义若舍之
而前必为后患悌不从抚之而进晋讨吴护军张翰等
乘之吴军以次瓦解张乔又出其后大败吴军于板桥
晋王澄为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时京师危逼澄率众
赴难会王如寇襄阳澄前锋至宜城遣使诣山简为如
党严嶷所获嶷伪使人从襄阳来而问之曰襄阳拔未
卷四百四十五 第 4a 页
答云昨旦破城已获山简乃阴缓澄使令得亡去澄闻
襄阳陷以为信然散众而还既而耻之托粮运不赡委
罪长史蒋俊而斩之竟不能进
甘卓为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假节镇襄阳王敦作逆敦
参军乐道融恶敦背朝廷乃说卓诛敦卓虽从之而性
不果决且年老多疑计虑犹豫军次猪口累旬不前敦
闻卓已下兵卓兄子卬时为敦参军使卬求和于卓令
其旋军卓信之将旋主簿邓骞与道融劝卓曰将军起
卷四百四十五 第 4b 页
义兵而中废为败军之将窃为将军不取今将军之下
士卒各求其利一旦而还恐不可得也卓不从后为王
敦所害
桓修自部郎为左卫将军王恭将伐谯王尚之先遣何
澹之孙无终向句容修以左卫领振武将军与辅国将
军陶无忌距之修次句容俄而恭败无终遣书求降修
既旋军而杨佺期已至石头时朝廷无备内外震骇修
进说曰殷桓之下专恃王恭恭既破灭莫不失色今若
卷四百四十五 第 5a 页
优诏用玄玄必内喜则能制仲堪佺期使并顺命朝廷
纳之以修为龙骧将军荆州刺史假节权领左卫文武
之镇又令刘牢之以千人送之转仲堪为广州修未及
发而玄等盟于寻阳求诛牢之尚之并诉仲堪无罪独
被降黜于是诏复仲堪荆州刺史中丞江绩奏修承受
杨佺期之言交通信命宣转不尽以为身计疑误朝算
请收付廷尉特诏免官
梁王僧辩为车骑大将军平建业遣陈霸先守京口都
卷四百四十五 第 5b 页
无备防于顗屡以为言僧辩不听竟及于祸
隋于仲文高祖大业中为光禄大夫辽东之役率众屯
鸭渌水高丽将乙支文德诈降来入其营仲文先奉密
旨若遇高元及文德者必擒之至是文德来仲文将执
之时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固止之仲文遂舍文
德寻悔遣人绐文德曰更有言议可复来也文德不从
遂济仲文选骑渡水追之每战破贼文德遗仲文诗曰
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仲
卷四百四十五 第 6a 页
文答书谕之文德烧栅而遁
皇甫绾炀帝大业末为将军屯兵一万在枹罕薛举自
称西秦霸王选精锐二千人袭绾与绾军遇于赤岸陈
兵未战俄而风雨暴至初风逆举陈而绾不击之忽反
风正逆绾陈气色昏昧军中扰乱举策马先登诸军从
之隋军大溃遂陷枹罕时羌首钟利浴拥兵三万在峨
山界尽以众降举兵遂大振
唐姜宝谊高祖武德初为并钺将军时刘武周将黄子
卷四百四十五 第 6b 页
英往来雀鼠谷帝令宝谊击之子英数以轻兵挑战宝
谊兵才接子英径遁如是者再三宝谊悉众以逐之伏
兵发军遂大败宝谊为贼所擒后得逃归
郭孝恪太宗贞观末为安西都护时阿思那社尔既擒
龟兹王令孝恪守之其相那利仅以身免潜引西突厥
之众并其国兵万馀人来袭孝恪时孝恪营于城外有
龟兹人来谓孝恪曰那利我国相人心素归今亡在野
必思为变城中之人颇有异志公其备之孝恪不以为
卷四百四十五 第 7a 页
意那利率兵奄至孝恪始觉乃领部下千馀人将入城
而那利之徒已登城矣城中降胡与那利表里以击孝
恪自为前锋力战而入既失部分为西贼之所蹂躏战
于城门中流矢而死孝恪子待诏亦同死于阵
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既降铁勒部落副将杨
志追讨之反为所败有候骑告仁泰曰贼辎重在近畜
牧被野可往而擒也仁泰领骑一万四千人捲甲轻赍
倍道副之遂踰大岭至仙萼河竟不见贼粮且尽遂勒
卷四百四十五 第 7b 页
兵而还士卒饥甚又遇大雪凝冻弃其戈甲杀马以食
之强弱自为伍前后分散马尽人相食比入境馀才八
百人
哥舒翰玄宗天宝末为先锋兵马副元帅拒安禄山次
于灵宝县之西原与贼交战官军南迫险峭北临黄河
贼将崔乾祐以数千人先据险要翰及良丘等浮船中
流以观进退谓乾祐兵少轻之遂促将士令进争路拥
塞无复队伍因为凶徒所乘
卷四百四十五 第 8a 页
房琯肃宗至德初为吏部尚书平章事加持节招讨西
京兼防禦蒲潼两关兵马节度使遇贼于咸阳县之陈
涛斜时琯用春秋车战之法以车二千乘马步夹之既
战贼顺风扬尘鼓噪牛皆震骇因纵火焚之人畜挠败
为贼所伤杀者四万馀人存者数千而已琯用兵素非
所长而天子采其虚声冀成实效琯既自无庙胜乂以
虚名择将吏以至于败及与贼对垒琯欲持重以伺之
为中使邢延恩等督战苍黄失据遂及于败
卷四百四十五 第 8b 页
马燧为河东保宁等道节度德宗贞元二年三月来朝
初吐蕃将尚结赞既陷盐夏二州各留兵千馀人守之
结赞大众屯于鸣沙自冬及春羊马多死粮饷不继颇
无固志时诏遣华州潼关节度骆元光邠宁节度韩游
瑰统众与凤翔鄜坊及诸道戍卒屯于塞上又命燧率
师次于石州分兵济河与元光等犄角讨之结赞闻而
大惧累遣使请和仍约盟会帝皆不许又遣其大将论
颊热厚礼卑词求燧请盟燧以奏焉帝又不许惟促其
卷四百四十五 第 9a 页
合势讨之燧不虞其诈乃与颊热俱入朝盛言其可保
信请许盟约帝于是从之燧之赴朝也诸军但闭壁而
已结赞惧悉其众弃夏州而归马既多死有徒行者及
是夏平凉之会竟渝盟焉燧亦繇此失兵柄而奉朝请

浑镐宪宗元和中为义武军节度讨王承宗定镇二州
相去九十里镐驱全师讨贼骤胜分压镇州北路而壁
焉镐之和门去承宗之牙三十馀里鼓角相闻贼徒恟
卷四百四十五 第 9b 页
恐而镐计虑不周但耀其军锋贼得分众潜入镐地烧
其城邑屠掠居人镐军始摇迁延内顾会中使督镐追
贼乃复出战三合而大败
严绶元和中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初宪宗以绶在太原
所发偏裨战讨多尅故移袁滋于江陵置绶于襄州临
吴元济绶自帅师至境上无威算以制敌到军日遽发
公藏赏士卒府藏之积悉以赂中贵人师徒冻馁闭壁
而已后裴度屡言其无军政故罢为太子少保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0a 页
索日进元和末为神策军合阳镇遏使蔡贼寇溵水镇
兵不能支部将死者三人焚刍藁而去初裴度遣使间
入蔡州得元济状元济已密有降款而日进隔河大呼
之遂令三军防元济繇是不果降
后唐王镕为镇州节度庄宗为晋王时梁将杜廷隐之
袭深冀也声言分兵就食汴人奔镇州者或以奸谋事
告镕惧为始祸犹豫未敢拒绝镕偏将石公立戍深州
欲杜关不纳请命于府镕遽令启关移兵于外公立禀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0b 页
镕命廷隐遂盗有州城公立既出指城闉而言曰朱氏狡恶不
仁篡唐宗社五尺童子亦知彼为人我公尚顾旧盟犹豫不
断开门纳盗后悔何追此城数万生灵坐为俘馘因投刀泣
下数日廷隐闭城门杀留镇兵士登陴拒守镕方命公立攻
之即有备矣及柏乡阵败两州之人悉为奴虏老弱者坑之
张廷裕同光中为新州节度使塞上多事廷裕无控制
之术边鄙常耸
汉慕容彦超晋末从高祖围杜重晖于邺下彦超累言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1a 页
于汉祖请急攻贼城汉祖信之乃亲督诸军四面齐进
自寅及辰官军伤者及万馀人死者千馀人乃抽军罢
攻议者无不归罪于彦超自是不复言及攻城矣
   逗挠
夫膺阃外之寄总戎昭之重固当决机制胜因时乘便
摧坚履险以思克敌而乃忘身先之训怀敌勍之畏或
屯留不进或引兵擅还或隐伏私嫌或顾望时事矫辞
饰伪以为解深沟高垒以自固致寇雠之滋长而威声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1b 页
之寖微盖繇性本懦怯不能武事亦或心非忠荩苟图
智免因此而下吏至于诛死者非不幸也
宋义为楚上将军秦章邯围赵王歇于钜鹿义所遇齐
使者高陵君显见楚怀王曰宋义论武信君必败数日
果败军未战先见败徵(徵證/也)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
计事而说之(说读/曰悦)因以为上将军羽为鲁公为次将范
增为末将诸别将皆属号卿子冠军(冠军言其在/诸军之上)北救
赵至安阳留不进(今相州/安阳县)秦三年羽谓宋义曰今秦军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2a 页
围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抟击也言以手/击牛之背可以)
(杀其上虻而不能破虱喻今将兵方欲灭秦不可/尽力与章邯即战或未能禽徒费力也何益哉)今秦
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罢读/曰疲)不胜则我引兵鼓行
而西必举秦矣(鼓行谓击鼓而/行无畏惧也)故不如先斗秦赵夫攻击
轻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因下令军中曰猛
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令者皆斩遣其子襄相齐
身送之无盐(县/也)饮酒高会(高会大/会也)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2b 页
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半菽
(士卒食蔬菜以菽/杂半之菽谓豆也)军无见粮(无见在/之粮)乃饮酒高会不引
兵渡河因赵食与并力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强秦之
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秦强何敝之承且国
兵新破王生不安席扫境内而属将军(属委也音/之欲切)国家
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宴私非社稷之臣也
后遂杀义破秦军
汉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兵略定梁地项王南走阳夏(走/音)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3a 页
(奏夏音/攻雅切)越复下昌邑旁二十馀城汉王败使使召越并
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籍
所败
张成为大司农武帝时南粤平诸校留屯豫章闽粤王
馀善发兵距汉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成故山州侯齿
将屯(齿城阳恭王子/也旧封山州侯)不敢击郤就便处(郤退也音/五略反)皆坐
畏懦诛
路博德为彊弩将军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3b 页
击右贤王于天山武帝召骑都尉李陵欲使为贰师将
辎重陵见帝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帝壮
而许之因诏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
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
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
必禽也(浚稽山名时虏分居此/两山也浚音峻稽音鸡)书奏帝怒疑陵悔不欲
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
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胡来要/害道令)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4a 页
(博德遮之/走音奏)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鄣(鄣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
(候望之人所以自鄣蔽/而伺敌也遮虏鄣名也)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
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
(抵归也受降城本公孙敖所/筑休息也浞音促仕角反)因骑置以闻(骑置谓/驿骑也)所与
博德言者云何(天子疑陵教博德上/书求至春乃俱西也)具以书对陵于是
出兵
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宣帝遣五将出塞广明出塞千六
百里至鸡秩山斩首捕虏十九级获牛马羊百馀逢汉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4b 页
使匈奴还者冉弘等言鸡秩山西有虏众祁连即戒弘
使言无虏欲还兵御史属公孙益寿谏以为不可祁连
不听遂引兵还坐知虏在前逗遛不进下吏自杀
后汉祭肜以太仆将万馀骑与南单于左贤王信伐北
匈奴期至涿邪山信初有嫌于肜行出高阙塞九百馀
里得小山乃妄言以为涿邪山肜到不见虏而还坐逗
遛畏懦下狱免
郭襄以谒者领护羌校尉事到陇西闻凉州羌盛还诣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5a 页
阙抵罪
邓鸿为车骑将军出塞追叛胡逢侯坐逗遛下狱死
刘岱为兖州刺史时董卓废少帝岱与豫州刺史孔胄
广陵太守张超陈留太守张邈诸牧守共谋讨卓大会
酸枣设坛场而盟然诸军各怀迟疑莫适先进遂使粮
储单竭兵众乖散
晋汝南王亮武帝时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
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遣将军刘旂骑督敬琰赴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5b 页
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旂当斩亮与军司曹囧上
言节度之咎繇亮而出乞丐旂死诏曰高平困急计城
中及旂足以相拔就不能径至尚当深进今奔突有投
而坐视覆败故加旂大戮今若罪不在旂当有所在有
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蔡豹元帝时为建威将军徐州刺史是时泰山太守徐
龛以郡叛归石勒诏征虏将军羊鉴临淮太守刘遐等
与豹共讨之鉴及刘遐等并疑惮不相听从互有表闻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6a 页
故豹久不得进尚书令刁协奏曰臣等伏思淮北征军
已失不速今方盛暑冒涉山险山人便弓弩习土俗一
人守扼百夫不当且运漕至难一朝粮乏非复智力所
能防禦也书云宁致人不致于人宜顿兵所在深壁固
垒至秋不了乃进大军诏曰知难而退诚合兵家之言
然小贼虽狡猾故成擒耳未战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
所忌且郡存已据贼垒威势既振不可退一步也于是
遣治书御史郝嘏为行台催摄令进讨豹欲遥进鉴执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6b 页
不听协又奏免鉴官委豹为前锋以鉴兵配之降号折
冲将军以青后效
宋臧质为雍州刺史时太祖北伐使质率所统见兵向
潼关质顿兵近郊不肯时发独遣司马柳元景屯兵境
上不时进军质又顾恋嬖妾弃营单马还城散用台库
见钱六百万为有司所糺帝不问也
南齐李安民为领军将军屯寿春时淮北四州闻太祖
受命咸欲南归至是徐州人桓摽之兖州人徐猛子等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7a 页
合义众数万砦险求援太祖诏曰青徐泗州义举云集
安民可长辔遐驭指授群帅安民赴救留迟虏急兵攻
摽之等皆没帝甚责之
梁邓元起武帝时为平西将军益州刺史诏以西昌侯
萧藻代之是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南郑叛引魏人
白马戍主尹天宝驰使报蜀魏将王景胤孔陵寇东西
晋寿并遣告急众劝元起急救之元起曰朝廷万里军
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7b 页
事匆匆便救长史庾黔娄等苦谏之皆不从高祖亦假
元起节征讨诸军将救汉中比是魏已攻陷两晋寿萧
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藻入城甚
望之因表其逗遛不忧军事收付州狱于是自缢
唐窦琮高祖义宁初为右领军大将军时隋河阳都尉
独孤武潜谋归国乃令琮以步骑一万自柏崖道应接
之迟留不进武见杀坐是除名
段志玄太宗时为左骁卫大将军遣率兵往青海掩吐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8a 页
谷浑良马志玄去青海三十里迟留不进坐免官
张文干行抚州刺史平壤道行军总官贞观十九年征
辽回次易州文干以渡海多覆舟船诏迫逗遛不赴斩

韦待价则天永昌初为安息道大总管与副大总管安
西大都护温古征吐蕃迟留不进待价配流绣州温古
处斩
李光弼为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荆南等道副元帅封临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8b 页
淮王广德初吐蕃入寇京畿代宗诏徵天下兵光弼与
程元振不协迁延不至十月西戎犯京师代宗幸陜
李正己为淄青节度使大历十年魏博节度田承嗣之
叛也正己与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同会于冀州之枣
强县进围贝州承嗣发精兵寇磁州为贝州援宝臣等
见承嗣兵出各退守行营淮西节度使李忠臣闻之弃
卫州偃月城济河而南屯于阳武
桂仲武宪宗元和十五年为安南都护先是安南兵乱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9a 页
杀都护李象古朝廷以仲武简廉有材用委以缉绥仲
武既行遇南兵方扰逗遛不进贬安州刺史以裴行立
代焉
周王峻为枢密使讨并寇太祖广顺元年十二月峻遣
供奉官翟守素奏臣所差仇弘超等袭贼军至霍邑路
追及鼓噪蹙煞其贼党人骑投岸堕涧不可称计赐翟
守素币帛袍𢃄先是王万敢婴城拒贼攻之甚急太祖
命峻将兵先进欲因幸雒都更以禁军继之至是峻言
卷四百四十五 第 19b 页
刘崇一行弃甲而遁遣仇弘超掩袭逐至霍邑当险阻
之路也弘超无勇缓兵贼遂安然解去若弘超击疾雷
之势则彼无孑遗矣盖峻不能自率师而逐之致误大
事非将帅之才也
武守琦为左厢都校显德四年世宗幸淮南帝令守琦
帅骁骑数百径趋维扬路出于高邮高邮乃扬州大邑
素多储峙守琦利其粮草不时而进故吴人因得虏其
士马渡江南去后数日王人至扬州乃督众以救焚故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0a 页
其寺观庐舍仅有存者及阅其遗民惟残癃十数人而

   军不整
夫整军经武安民和众将帅之职也故先庚后甲以申
其号令铿金伐鼓以节其进退既有严而有翼且必诚
而必信俾等夷有序上下无哗靡犯于秋毫克贞于师
律者率是道也乃有失制胜之略无驭众之法或临敌
而先却或陈隙而自溃或虔刘于黎庶或剽掠于玉帛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0b 页
因缘纵暴猖狂莫遏卒使国威斯损民怨是敛采诸方
册咸用论次百代而下足为鉴戒者已
荀林父晋大夫(桓子/也)将中军鲁宣公十二年帅师及楚
子战于邲楚师车驰卒奔乘晋军桓子不知所为鼓于
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馀师不能军(不能成/营屯)宵济亦终
夜有声(言其兵众/将不能用)
季康子鲁大夫哀公七年秋伐邾师遂入邾处其公宫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1a 页
众师昼掠(虏掠取/财物也)邾众保于绎(绎邾山也/在邹县北)师宵掠以邾
子益来(益邾隐公也昼夜/掠传言康子无法)
后汉吴汉为大司马建武二年南郡人秦丰据黎丘董
䜣起堵乡许邯起杏又更始诸将各拥兵据南阳诸城
光武遣汉伐之汉军所过多侵暴时破虏将军邓奉谒
归新野怒汉掠其乡里遂反击破汉军
晋祖逖元帝时为徐州刺史寻徵军咨祭酒居丹徒之
京口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仪从皆暴桀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1b 页
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贼攻掠
富室逖抚慰问之曰比复南塘一出不或为吏所绳逖
辄拥护救解之谈者皆以此少逖然自若也
王敦元帝时为镇东大将军经略指麾千里之外肃然
而麾下扰而不能整
梁曹景宗仕齐为游击将军及高祖为雍州刺史景宗
深自结附高祖以景宗为军锋与王茂吕僧珍犄角破
王珍国于大航景宗军士皆桀黠无赖御道左右莫非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2a 页
富室抄掠财物略夺子女景宗不能禁
临州王宏为扬州刺史天监四年都督诸军侵魏军次
雒口宏部分乖方多违朝制九月雒口军溃宏弃众走
其夜暴风雨军惊宏与数骑逃亡诸将求宏不得众散
而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彊壮仅得脱身宏
乘小船济江夜至白石垒款城门求入临汝侯登城谓
曰百万之师一朝奔溃国之存亡未可知也恐奸人乘
间为变城门不可夜开宏无辞以对乃缒食饷之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2b 页
邵陵王纶为中卫将军侯景搆逆加征讨大都督纶与
前高州刺史李迁仕援兵至北岸百姓扶老携幼以候
王师才得过淮便竞剥掠贼党有欲自拔者闻之咸止
后周权景宣为荆州总管时陈湘州刺史华皎举州款
附表请援兵敇景宣统水军与皎俱下景宣到夏口陈
人已至而景宣以任遇隆重遂骄傲纵恣多自矜伐兼
纳贿赂指挥节度朝出夕改将士愤怒莫肯用命及水
军始交一时奔北船缆器仗略无孑遗时卫公直总督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3a 页
诸军以景宣负败欲绳以军法朝廷不忍加罪遣使就
军赦之寻遇疾卒
隋韦冲高祖开皇中为宁州总管其兄子伯仁随冲在
府掠人之妻士卒纵暴边人失望帝闻而大怒令蜀王
秀治其事益州刺史元岩性方正案冲无所宽贷冲竟
坐免
韩擒虎为庐州总管以平陈功进位上柱国有司劾擒
虎放纵士卒淫污陈宫坐此不加爵邑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3b 页
唐崔光远肃宗上元中为剑南节度使梓州刺史段子
章反东川节度使李奂败走投光远光远率将花惊定
等讨平之将士肆其剽劫妇女有臂串金银钏兵皆断
其腕以取之乱杀数千人光远不能禁
郭英乂为神策军节度使代宗初元帅雍王自陜统诸
军讨贼雒阳留英乂在陜为后殿东都平以英乂权知
东都留守时东都再经贼乱朔方军及英乂鱼朝恩等
军不能禁暴与回纥纵掠坊市及郑汝等州比屋荡尽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4a 页
人悉以纸为衣或有祼身者
李抱玉为凤翔节度使大历五年抱玉自凤翔移镇盩
厔县凤翔将士以移镇忿怨纵兵大掠凤翔坊市因烧
草积居人扰骇数日方定
李忠臣为淮南节度使大历二年同华节度周智光据
州反忠臣入觐次潼关闻智光阻兵驻所部将健儿禦之
及智光死忠臣进兵入华州大掠自赤水关二百里间
畜产财物殆尽官吏至有著纸衣或数日不食者又大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4b 页
历十一年与河阳三城使马燧各率所部官兵次于郑
州逆贼李灵耀盗张旗帜来犯我师淮西军骄而无谋
河阳军勇不设备及闻贼至忠臣惶遽退衄燧亦随之
顿军于荥泽淮西士卒溃者十五六西至汝叶北至河
雒道路相继郑州士庶悚骇窜避皆趣东都城郑州村
落殆空
刘昌为宣武军兵马使德宗贞元三年昌率其众自坊
州赴灵台既次三原遂纵掠一夕时淮西散兵百馀人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5a 页
隶于昌及是昌归罪淮西兵尽杀之
王朝干为浑瑊将吐蕃围陇州瑊遣朝干以众二千戍
凤翔及岐山遂纵剽掠信宿方定
刘悟穆宗时为昭义军节度使时监军刘承偕颇恃恩
权尝对众辱悟又纵其下以乱法悟不能平异日有中
使至承偕宴之请悟悟欲往左右皆曰往则必为其困
辱众因乱悟不止之遂擒承偕至牙门杀其二仆欲并
害承偕悟救之获免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5b 页
梁李思安为检校左仆射亳州刺史思安性勇悍每
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开平元年春率兵伐幽州营
于桑乾河虏获甚众燕人大惧及军回潞累月不克师
人多逸太祖怒甚诏疏其罪尽夺其官爵委本郡以民
户系焉踰岁起之复令领兵亦无钜绩可纪
胡规为北面招讨使乾化初河南尹张宗奭奏规修
河军人扰村闾杀树夺税户丝群众以石磔人太祖曰
我今以河南府积薪治败岸且有将领何敢是耶翌日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6a 页
命宣徽院使赵殷衡押领规及六军使已下往都外阅
视林木至榆林已来园林果木砍伐殆尽仍招伏军人
侵夺百姓财物下诏曰胡规比缘微效遂委剧权不能
禁戢诸军而敢侵凌百姓辄生狂计欲起乱阶备见包
藏何堪委用从来凶逆已露锋铓此际轻侮足量肝胆
苟无极断虑掇后艰胡规并男义方委宗奭准军令处
置其妇女任从所适都指挥使韩勍已下一十二人罚
俸有差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6b 页
后唐李存信为都指挥使初朱瑄朱瑾再乞师于武皇
武皇假道于魏州罗弘信委之乃令存信将步骑三万
与李承嗣史俨会军以拒汴人存信军于华与朱瑾合
势频挫汴军汴师患之乃反间魏人存信御兵无法稍
侵魏之刍牧者弘信乃与汴师通出师三万攻存信军
存信揭营而退保于雒州
晋丁审琪为延州节度使审琪部曲数千人失于简御
民甚苦之军校贺行政等与审部连结聚众攻城几遭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7a 页
屠灭赖邻道军救解幸获保全寻受代归阙
周马铎汉末为申州刺史监兵在尉氏县会太祖在澶
渊为众军迫请为主王峻在京以许州节度使刘信是
汉之宗室遣铎至许州图之铎至信自杀铎不能戢兵
而微有所掠太宗知而怒之不时任使
 
 
 
卷四百四十五 第 27b 页
 
 
 
 
 
 
 
 册府元龟卷四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