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六十一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三百六十一 宋 王钦若等 撰
  将帅部
   机略第一
传曰兵凶器战危事又曰以正合以奇胜不得已而用
之属在主将而已故得其术于是为庙胜之师失其宜
不异驱市人而战用舍之要焕然明白若乃登坛受脤
临军对敌既知此而知彼或示弱而示缓亦有势同破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b 页
竹所谓夺人之心声如疾雷使之不暇掩耳因敌变化
不可谈悉虽复无名之举前王所慎黩武之事有国共
戒然则伐谋决策不战而屈人谅匪英才孰能必取军
志有之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兵其是之谓矣
公子突郑庄公子也北戎侵郑(鲁隐公/九年)郑伯禦之患戎
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徒步兵也/轶突也)公子突曰使
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尝试也勇则能/往无刚不耻退)君为三覆
以待之(覆伏/兵也)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a 页
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
继矣乃可以逞(逞解/也)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𣆀逐
(祝𣆀郑/大夫)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为三部伏兵祝𣆀帅/勇而无刚者先犯戎)
(而速奔以遇二伏兵至后伏兵起戎还走祝𥅆反/逐之戎前后及中三处受敌故曰衷戎师殪死也)戎师
大奔
栾枝晋大夫也晋楚战于城濮(僖公二/十八年)楚将子玉从晋
师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
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斗宜申将左斗勃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b 页
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陈/蔡)
(属楚/右师)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旆大旗也又建二大旗/而退使若大将稍却也)栾枝
使舆曳柴而伪遁(曳柴起尘/诈为众走)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
军公族横击之(公族公所/帅之军)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
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阳处父晋大夫也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
泜而军(泜水出鲁阳县东/经襄城定陵入汝)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
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a 页
(欲避楚使渡/成陈而后战)迟速唯命不然纾我(纾缓/也)老师费财亦无
益也(师久/为老)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
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乃退舍(楚退欲/使晋渡)
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楚师亦归
魏舒晋大夫也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崇卒
(崇聚/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阨(地险不/便车也)以什
共车必克(更增十人以/当一车之用)困诸阨又克(车每困于阨道今/去车故为必克也)
请皆卒(去车为/步卒也)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魏舒先自毁其/属车为步阵也)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b 页
五乘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为五陈以相
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距以诱
之狄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
孙叔敖楚令尹也晋楚战于邲晋魏锜赵旃请致师(鲁/宣)
(公十/二年)晋人惧二子之怒楚师也使軘车逆之(軘车兵/车名)
党望其尘使骋而告曰晋师至矣楚人亦惧王之入晋
军也遂出陈孙叔敖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元戎戎车在前也诗小雅/言王者军行必有戎车十)
卷三百六十一 第 4a 页
(乘在前开道/先人为备)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夺敌/战心)
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晋师败绩
养繇基楚大夫也吴侵楚(鲁襄公/十三年)养繇基奔命子庚以
师继之(子庚楚/司马)养叔曰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养叔/养繇)
(基/也)必易我而不戒(戒备/也)子为三覆以待我(覆伏/也)我请诱
之子庚从之战于庸浦(庸浦/楚地)大败吴师获公子党君子
以吴为不吊(不用天道/相吊恤)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言不/为昊)
(天所恤则/致罪也)
卷三百六十一 第 4b 页
中行献子晋大夫也献子伐齐(鲁襄公/十八年)军于平阴齐侯
登巫山以望晋师(巫山在卢/县东北)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
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斥堠也疏建旌旗/以为陈示众也)使乘车者
左实右伪以旆先(伪以衣服为人形也建也/旆以先驱多为阵示众)舆曳柴而从
(以扬/尘)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脱谓不张旗帜/也脱身而归)
胥梁带晋大夫也齐乌馀以廪丘奔晋(鲁襄公二/十六年)晋侯
使胥梁带讨之胥梁带使诸丧邑者具车徒以受地必
(诸丧邑谓齐鲁宋也周密/也必密来勿以受地为名)使乌馀具车徒以受封(乌/馀)
卷三百六十一 第 5a 页
(以地来故/诈许封之)乌馀以其众出(出受/封也)使诸侯伪效乌馀之封
(效致也使齐鲁宋伪/若致邑封乌馀者)而遂执之尽获之(皆获其/徒众)皆取
其邑而归诸侯诸侯是以睦于晋(传言赵文子贤故平/公虽失政而诸侯犹)
(睦/)
荀吴晋大夫也伪会齐师者(鲁昭公/十二年)假道于鲜虞遂入
昔阳(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秋八月壬午灭
肥以肥子绵皋归(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钜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
公子光吴公子也楚师大败吴师(鲁昭公/十七年)获其乘舟馀
卷三百六十一 第 5b 页
皇公子光请于其众曰丧先王之乘舟岂唯光之罪众
亦有焉请藉取之以救死(藉众之力/以取舟)众许之使长鬣者
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馀皇则对师夜从之三呼皆
迭对(迭更/也)楚人从而杀之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馀皇
以归
乌枝鸣齐大夫也宋华氏之乱(乌枝鸣助宋戍守/昭公二十一年)华登
以吴师救华氏乌枝鸣曰用少莫如齐致死齐致死莫
如去备(备长/兵也)彼多兵矣请皆用剑从之华氏北复即之
卷三百六十一 第 6a 页
(北败/走也)
公子期楚公子也吴师败楚师于雍澨(鲁定公/五年)秦师又
败吴师吴师居麇(麇地/名)子期将焚之子西曰父兄亲暴
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前年楚人与吴战多/死麇中言不可并焚)子期曰
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言焚吴复楚/则祭祀不废)岂惮
焚之焚之而又战吴师败又战于公婿之溪(楚地/名)吴师
大败
阳虎鲁人晋赵鞅纳卫太子于戚(鲁哀公/二年)齐人输范氏
卷三百六十一 第 6b 页
粟郑子姚子般送之(子姚即罕达/子般驷弘)士吉射逆之赵鞅禦
之遇于戚阳虎曰吾车少以兵车之旆与罕驷兵车先
(旆先驱车也以先驱/车益其兵车以示众)罕驷自后随而从之彼见吾貌
必有惧心于是乎会之必大败之从之郑师大败获齐
粟千车
孙膑齐人也显王二十八年魏与赵攻韩告急于齐齐
使田忌为将孙膑为师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
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
卷三百六十一 第 7a 页
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
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
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
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故知齐军怯入吾地三
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
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
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
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
卷三百六十一 第 7b 页
发庞涓果夜至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
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

乐毅为燕将昭王问以伐齐之事毅对曰齐霸国之馀
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
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秦
(啖进说/之意)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
卷三百六十一 第 8a 页
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
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
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
追至于临淄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
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淄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
之燕燕昭王大悦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
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
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
卷三百六十一 第 8b 页
十馀城皆为郡县以属燕
白起为秦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
安军将者斩赵将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败而
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
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
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
不利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边士皆
卷三百六十一 第 9a 页
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
百金之士五万人(管子曰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彀者十万人悉勒习
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
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
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䄡褴(音耽蓝胡/名在代北)破东胡降
林胡单于奔走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己而保莒城燕师长
卷三百六十一 第 9b 页
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今之东安平也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邑齐改为)
(安平秦灭齐改为东安平县属/齐郡以定州有安平故加东字)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
末而傅铁笼(傅音/附)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
以轊拆车败(轊车轴/头也)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
得脱东保即墨即墨城中以单习兵立为将军以即墨
拒燕顷之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
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
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0a 页
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
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
燕人士卒忿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
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
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
可以为师乎田单乃起引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
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
师乃宣言曰吾惟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0b 页
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
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
吾城外垄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其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
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
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
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1a 页
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繇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
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刅于其角而
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
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
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
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
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
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1b 页
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馀城皆复为齐
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

汉韩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
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渡
袭安邑(以木椑縳罂缶以渡也罂缶谓缶之大腹小口/者也音一攻反临晋在同州朝邑县夏阳在韩)
(城县/界)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河东又信伐赵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2a 页
一赤帜从间道蓖山而望赵军(蓖音蔽依山/自覆蔽也)诫曰赵见
我走必空壁以逐我若疾入拔赵帜立汉帜令其裨将
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呒然阳应曰诺信谓军
吏曰赵已先据便地壁且彼未见大将旗鼓未肯击前
(行音胡/郎反)恐吾阻险而还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
兵望见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
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弃旗鼓走水上军复疾战
赵空壁争汉鼓旗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2b 页
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者候赵空壁逐利即驰
入赵壁皆拔赵旗帜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
耳等欲还壁壁皆汉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破赵王将
矣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弗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破
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信既破赵诸将效首虏休皆
(效致也谓各/致其所获)因问信曰兵法有右背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
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耳兵法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3a 页
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
素拊循士大夫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势非置死
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
乎诸将皆服曰非所及也后为相国击齐楚使龙且将
兵救齐与信夹潍水陈(潍音维潍水出/琅邪北箕县)信乃夜令人为
万馀囊盛沙以壅水上流引兵半渡击龙且阳不胜还
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遂追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
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3b 页
散走齐王广亡去信追北至城阳虏广楚卒皆降遂平

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高祖为汉王三年楚围汉
王于荥阳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东门楚因击之
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出去遂入关收聚兵而复东七
年从高祖击韩王信于代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用
陈平奇计得出(陈平使画工图美女间遣人遗阏氏云/汉有美女如此今皇帝困厄欲献之阏)
(氏畏其夺已宠因谓单于曰汉天子亦有神灵得/其土地非能有也于是匈奴閒其一角得突出去)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4a 页
李广为上郡大守从百骑追匈奴射雕者杀其二人生
得一人已缚之上山望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
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我去大军
数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尽耳今我留匈奴必
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广令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
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骑曰虏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
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去用坚其意有白
马将出护兵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4b 页
至其百骑中解鞍纵马卧时会暮胡兵终怪之弗敢击
夜半胡兵以为汉有伏军于傍欲夜取之即引去平旦
广乃归其大军
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武帝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吴吴起/也孙孙)
(武/也)对曰顾方略何如尔不至学古兵法匈奴单于怒浑
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故欲召诛浑邪
王浑邪王与休屠王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道犹言/也先为)
(要约来言之/于边界也)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5a 页
驰传以闻(传音张/恋反)帝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去病将
兵往迎之去病既渡河与浑邪众相望浑邪裨王将见
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去病乃驰入与浑邪王相
见斩其军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
在所尽将其众度河降者数万人号称十万
赵充国为后将军时叛羌䍐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
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
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遣归告种豪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5b 页
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言勿相和同/自取灭亡)天子
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
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
老小千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充国计欲以
威信招降䍐开及劫略者解散虏谋徼极乃击之(徼要/也要)
(其倦极者也/徼音工尧反)时上已发三辅太常徒弛刑(弛刑谓不加/钳钛者也弛)
(之言/解也)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
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各屯其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6a 页
郡者合六万人矣酒泉太守辛武贤奏言郡兵皆屯备
南山北边空虚势不可久或曰至秋冬乃进兵此虏在
竟外之册(竟读/曰境)今虏朝夕为寇土地寒苦汉马不能冬
(能读/曰耐)屯兵在武威张掖酒泉万骑以上皆多羸瘦可益
马食以七月上旬赍三十日粮分兵并出张掖酒泉合
击䍐开在鲜水上者虏以畜产为命今皆离散兵即分
出虽不能尽诛亶夺其畜产虏其妻子(亶读/曰但)复引兵还
冬复击之大兵仍出虏必震坏(仍频/也)天子下其书充国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6b 页
令与校尉以下吏士知𦍑事者博议充国及长史董通
年以为武贤欲轻引万骑分为两道出张掖回远千里
(回谓路纡曲/也音胡梅反)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佗音徒何反凡/以畜产载负物)
(者皆/为佗)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
勤劳而至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商计/度也)逐水草入山林
(草古/草字)随而深入虏即据前险守后阸以绝粮道必有伤
危之忧为夷狄笑千载不可复(复音扶/目反)而武贤以为可
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殆仅/也)又武威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7a 页
县张掖日勒皆当北塞有通谷水草(日勒张/掖之县)臣恐匈奴
与羌有谋且欲大入幸能要杜张掖酒泉以绝西域
(要遮也/杜塞也)其郡兵尤不可发先零首为叛逆它种劫略(言/被)
(劫略而反叛/非其本心)故臣愚册欲捐䍐开闇昧之过隐而勿章
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罪选择
良吏知其俗者拊循和辑(拊古抚字/辑与集同)此全师保胜安边
之册天子下其书公卿议者咸以为先零兵盛而负䍐
开之助(负恃/也)不先破䍐开则先零未可图也乃拜侍中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7b 页
乐成侯许延寿为彊弩将军即拜酒泉大守武贤为破
𦍑将军(即就也就其/郡而拜之也)赐玺书嘉纳其册以书敕让充国
(让责/也)皇帝问后将军甚苦暴露将军计欲至正月乃
击䍐𦍑𦍑人当穫麦已远其妻子(徙其妻子令远居/而身来为寇也)
兵万人欲为酒泉燉煌寇边兵少民守保不得田作今
张掖以东粟石百馀刍藁束数十(皆谓钱直之/数言其贵)转输并
起百姓烦扰将军将万馀之众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
争其畜食(此畜谓畜产牛羊之属也食谓谷麦之/属也一曰畜食畜之所食者谓草也)欲至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8a 页
冬虏皆当畜食(此畜读曰蓄/蓄聚积之也)多藏匿山中依险阻将军
士寒手足皲瘃(皲坼裂也瘃寒创也/皲音军瘃音竹足反)宁有利哉将军不
念中国之费欲以岁数而胜微(久历年岁乃胜小/敌也数音所具反)将军
谁不乐此者(言凡为将军/者皆乐此)今诏破羌将军武贤将兵六
千一百人燉煌太守快将二千人长水校尉富昌酒泉
侯奉世将婼月氏兵四千人(婼音儿/遮反)亡虑万二千人(亡/虑)
(大计/也)赍三十日食以七月二十二日击䍐开羌入鲜水
北句廉上(句音钩句廉谓水/岸曲而有廉棱也)去酒泉八百里去将军可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8b 页
千二百里将军其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
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
当有瓦解者已诏中郎将邛将胡越佽飞射士步兵二
校尉益将军兵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五/星)
(所聚其下胜羌人/在西星在东为汉)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
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充国既得让以为将任兵在外便宜有守以安国家(言/为)
(将之道受任行兵于外虽受诏命/若有便宜则当固守以取安利也)乃上书谢罪因陈兵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9a 页
利害曰臣窃见骑都尉安国前幸赐书择羌人可使使
䍐开谕告以大军当至汉不诛䍐开以解其谋恩泽甚
厚非臣下所能及臣独私美陛下盛德至计亡已故遣
开豪雕库宣天子至德䍐开之属皆闻知明诏今先零
羌杨玉此羌之首帅名王将骑四千及煎巩骑五千阻
山石木候便为寇(谓依阻山之/石木以自保)䍐羌未有所犯今置先
零先击䍐释有罪诛无辜起一难就两害诚非陛下本
计也臣闻兵法攻不足者守有馀又曰善战者致人不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9b 页
致于人(皆兵法之书也致人引至而/取之也致于人为人所引也)今䍐羌欲为燉煌
酒泉寇宜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饬整也须待也/饬与敕同也)
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今恐二郡兵少不
足以守而发之行攻释致虏之术而从为虏所致之道
(失废/弃也)臣愚以为不便先零羌虏欲为背畔故与䍐开解
仇结约然其私心不能亡恐汉兵至而䍐开背之也臣
愚以为其计常欲先赴䍐开之急以坚其约先击䍐羌
先零必救之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害适使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0a 页
先零得施德于䍐羌坚其约合其党(施德自树/恩德也)虏交坚
党合精兵二万馀人迫胁诸小种附著者稍众莫须之
属不轻得离也(莫须小种/羌名也)如是虏兵寖多(寖渐/也)诛之用
力数倍臣恐国家忧累繇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累音/力瑞)
(反繇与/由同)臣得蒙天子厚恩父子俱为显列臣位至上卿
爵为列侯犬马之齿七十六为明诏填沟壑死骨不朽
亡所顾念缘思惟兵利害至熟悉也于臣之计先诛先
零已则䍐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先零已诛而䍐开不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0b 页
服涉正月击之得利之理又其时也以今进兵诚不见
其利唯陛下裁察六月戊申奏七月甲寅玺书报从充
国计焉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解读懈/弛放也)
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重音直/用反)道阨狭充国徐行
驱之或曰逐利行迟(逐利宜疾/今行少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
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谓更回还尽/力而死战)诸校皆
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馀人卤马牛
羊十万馀头车四千馀两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1a 页
后汉任光为信都太守光武初为大司马徇河北王郎
称号于邯郸光武至信都光迎入傅舍光武谓光曰伯
卿今势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刁子都(城头子路刁/子都皆贼之)
(号/也)兵中何如邪光曰不可光武曰卿兵少何如光曰可
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
兵可招而致也光武从之拜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
留南阳宗广领信都太守事使光将兵从光乃多作檄
文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刁子都兵百万众从东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1b 页
方来击诸反虏遣骑驰至钜鹿界中吏民得檄傅相告
语光武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堂阳今冀/州县也)使骑各持
火炬弥满泽中光燄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
即降旬日之间兵众大盛因攻城邑遂屠邯郸乃遣光
归郡
耿纯更始中为前将军从光武平邯郸又破铜马时赤
眉青犊上江大枪铁胫五幡十馀万众并在射犬光武
引兵将击之纯军在前去众营数里贼忽夜攻纯雨射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2a 页
营中(矢下/如雨)士多死伤纯勒部曲坚守不动选敢死二千
人俱持彊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閒行绕出贼后齐声呼
噪彊弩并发贼众惊走追击遂破之驰骑白光武光武
明旦与诸将俱至营劳纯曰昨夜困乎纯曰赖明公威
德幸而获全光武曰大兵不可夜动故不相救尔
陈俊为彊弩将军光武初为萧王与五校战于安次五
校退入渔阳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
各自坚守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2b 页
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
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俊
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
铫期字次况更始中为贼曹掾从光武徇蓟时王郎檄
书到蓟蓟中起兵应郎光武趣驾出百姓聚观諠呼满
道遮路不得行期骑马奋戟瞋目大呼左右曰䟆(周礼/𨽻仆)
(掌䟆宫中之事郑众曰止行清/道也若今警䟆说文䟆与跸同)众皆披靡及至城门门
已闭攻之得出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3a 页
寇恂更始中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朱鲔闻光武北
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彊将兵三万馀人
渡巩河攻温(巩温并今雒州县也/临黄河故曰巩河也)檄书至恂即勒军驰
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军吏皆谏曰今雒阳兵
渡河前后不绝宜待众军毕集乃可出也恂曰温郡之
藩蔽失温郡不可守遂驰赴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
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
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至苏茂军闻之陈动恂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3b 页
因奔击大破之追至雒阳遂斩贾彊茂兵自投河死者
数千生获万馀人
岑彭为征南大将军建武三年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
万馀人南击秦丰拔黄邮(聚名在南/阳新都县)丰与其大将蔡宏
拒彭等于邓数月不得进帝怪以让彭彭惧于是夜勒
兵马申令军中使明旦西击山都(山都县名属南阳郡/旧南阳之赤乡秦以)
(为县故城在今襄/州义清县东北)乃缓所获虏令得逃亡归以告丰丰
悉率其军西邀彭彭乃潜兵度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4a 页
头山大破之(沔水源出武都东狼谷之中即汉/水之上源也阿头山在襄阳也)从川谷
间伐木开道直袭黎丘击破诸屯兵丰闻大惊驰归救
彭与诸将依东山为营丰与蔡宏夜攻彭彭豫为之备
出兵逆击之丰败走追斩蔡宏更封彭为舞阴侯秦丰
相赵京举宜城降
王霸建武四年为偏将军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
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馀人救建而先遣精骑遮
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从城中出兵来击武武恃霸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4b 页
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
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
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
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
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
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
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
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5a 页
耿弇为建威将军建武五年诏遣弇东讨张步弇悉收
集降卒结部曲置将吏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
引兵而东从朝阳桥济河以度(朝阳县名属济/南在朝水之阳)张步闻
之乃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故城在今之/济州历城县)又分兵屯
祝阿(济州/县名)别于太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弇弇渡河先
击祝阿自旦攻城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
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
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巨里聚名也一名/巨合在今济州)弇进兵先胁巨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5b 页
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塞坑堑数日有降者言邑闻
弇欲攻巨里谋来救之弇乃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
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归
者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馀人来救之
弇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邑耳今来适
其所求也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山脊/曰冈)
(坡者/曰阪)乘高合战大破之临陈斩邑既而收首级以示巨
里城中凶惧(凶音呼/勇力)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复收其积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6a 页
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馀营遂定济南时张步都
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县名属/齐郡也)诸郡太守合
万馀人守临淄相去四十里弇进军画中(邑名画音/胡麦反)
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名虽
大而实易攻乃敕诸校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晨夜
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未起而床/蓐中食也)会明至临
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
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临淄出不意而至必惊扰吾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6b 页
攻之一日必拔拔临淄即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
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
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引军还奔临淄并兵合势
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月之间不战而困
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
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建武六年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
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
二万馀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7a 页
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
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𢗗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
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馀今先据城
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
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
击数十里大破之
臧宫为辅威将军建武十一年将兵至中卢屯骆越(中/卢)
(县名属南郡骆越人/徙于此因以为名)是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7b 页
大将军岑彭相拒于荆门彭等战数不利越人谋叛从
蜀宫兵少力不能制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
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越人候伺者闻
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大至其渠帅乃奉牛
酒以劳军宫陈兵大会击牛酾酒飨赐慰纳之(酾音所/宜切说)
(文下/酒也)越人繇是遂安
廉范为云中太守明帝永平中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
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傅檄求救范不听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8a 页
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
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
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
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馀人繇此不敢复向云中
邓训为护羌校尉章帝元和中迷唐烧当羌叛训于是
赏赂诸羌种使相招诱迷唐伯父号迷吾乃将其母及
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训因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
人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写一/作雁)斩首虏六百馀人得马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8b 页
牛万馀头迷唐乃去大小榆(两谷/名也)居颇岩谷众悉破散
其春复欲归故地就田业训乃发湟中六千人令长史
任尚将之缝革为船置于箄上以渡河(箄木筏也/音步惟切)掩击
迷唐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复追逐奔北会尚等夜为羌
所攻于是义从羌胡并力破之斩首前后一千八百馀
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馀头一种殆尽(一种谓/迷唐也)
迷唐遂收其馀部远徙庐落西行千馀里诸附落小种
皆背叛之烧当豪帅东号稽颡归死(东号/羌名)馀皆款塞纳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9a 页
质于是绥接归附威信大行遂罢屯兵各令归郡唯置
弛刑徒二千馀人分以屯田为贫人耕种修理城郭坞
壁而已
班超为西域将兵长史章帝章和元年发于阗诸国兵
二万五千人复击莎车而龟兹王遣左将军发温宿姑
墨尉头合五万人救之超召将校及于阗王议曰今兵
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阗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
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阴缓所得生口龟兹王闻之大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9b 页
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
于阗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鸡鸣驰赴莎车营
遂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馀级大获其马畜财物莎车
遂降龟兹等因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
虞诩为怀令安帝时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
略迁武都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
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钞
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馀里令吏士各作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0a 页
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
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
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
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
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既到郡兵不满
三千而羌众万馀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彊
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
诩于是使二十彊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0b 页
因出城奋击多所俘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
出北(一作/西)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
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馀人于浅水设伏候
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斩获甚众贼繇是败
散南入益州
度尚桓帝时为荆州刺史既击破长沙零陵郡贼而桂
阳渠帅卜阳潘鸿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穷追数百
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获珍宝而阳鸿等党众犹盛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1a 页
尚欲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斗志尚计缓之则不战逼
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于攻守今兵
寡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尔乃并力攻之申
令军中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皆相与从禽尚乃密
使所亲密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莫不泣涕尚
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世诸卿
但不并力尔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闻咸愤踊尚敕令
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阳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1b 页
吏士乘锐遂大破之
朱俊为镇贼中郎将灵帝时南阳黄巾张曼成起兵称
神上使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屯宛下百馀日后太守秦
颉击杀曼成贼更以赵宏为帅众寖盛遂十馀万据宛
城俊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合兵万八千围宏自六
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欲徵俊司空张温上疏曰昔秦
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已
有功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2a 页
日月责其成功灵帝乃止俊因急击宏斩之贼馀帅韩
忠复据宛拒俊俊兵少不敌乃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
城内因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俊自将精卒五千
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司马张
超及徐璆秦颉皆欲听之俊曰兵有形同而势异者昔
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
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
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2b 页
急攻连战不尅俊登土山望之顾谓张超曰吾知之矣
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
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
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易破之
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俊因击大破之乘胜逐北数
十里斩首万馀级忠等遂降而秦颉积忿忠遂杀之馀
众惧不自安复以孙夏为帅还屯宛中俊急攻之夏走
追至西鄂精山又破之复斩万馀级贼遂解散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3a 页
皇甫嵩为北地太守时黄巾起旬日之间天下向应京
师震动诏敕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召群臣会议嵩
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帝从
之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
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
万馀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俊前与贼波才
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
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3b 页
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
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
束炬乘城使锐士閒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
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
兵适至嵩操与朱俊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
嵩都乡侯嵩俊乘胜进讨汝南陈国黄巾追波才于阳
翟击彭脱于西华并破之馀贼降散二郡悉平又进击
东郡黄巾卜已于仓亭生擒卜已斩首七千馀级后为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4a 页
左将军灵帝中平五年梁州贼王国围陈仓复诏嵩督
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
听卓曰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
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
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
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馀有馀者动于九
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
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彊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4b 页
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
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
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遂不听王国围陈仓自冬迄
春八十馀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敝果自解去
嵩进兵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
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
乎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
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5a 页
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
馀级国走而死卓大惭恨繇是忌嵩
董卓为中郎将讨黄巾军败抵罪韩遂等起凉州复为
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
乏绝卓伪欲捕鱼堰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使水停满
数十里默从堰下过其军而决堰比羌胡闻知追逐水
已深不得渡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
公孙瓒为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下见鲜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5b 页
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者曰今不冲之则
死尽矣瓒乃自持两头矛刃驰出冲贼杀伤数十人瓒
左右亦亡其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陈登为广陵太守甚得江淮间欢心于是有吞灭江南
之志孙策遣攻登于匡琦城策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
以今贼众十倍于郡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
水人居陆不能久处必寻引去登厉声曰吾受国命来
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6a 页
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为邪吾其出命以报国仗
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
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
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指贼营步骑钞其
后贼周章方结阵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
遂大破皆弃船并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6b 页
 
 
 
 
 
 
 
 册府元龟卷三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