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四十四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三百四十四 宋 王钦若等 撰
  将帅部
   佐命第五
宋朱龄石初为高祖参军卢循至石头龄石领中军选
敢死之士数千人上南岸高祖遣龄石领鲜卑步稍过
淮击之龄石率厉将士皆殊死战杀数百人贼乃退龄
石既有武干又练吏职高祖甚亲委之卢循平以为宁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b 页
远将军宁蛮护军西阳太守晋安帝义熙八年高祖西
伐刘毅龄石从至江陵九年为伐蜀元帅蜀平进号将
军封丰城县侯十二年北伐为左将军十四年与桂阳
公义真为佛佛所杀
朱超石初归高祖为徐州主簿累迁中兵参军宁朔将
军沛郡太守西伐刘毅高祖使超石率步骑出江陵未
至而毅平及讨司马休之遣冠军将军檀道济及超石
步军出大薄鲁宗之闻超石且至自率军攻之未战而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a 页
江陵平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北伐超石为前锋大军进
克蒲坂以超石为河东太守及高祖自长安来除中书
侍郎封兴平县五等侯
檀韶字令孙世居京口初辟本州从事西曹主簿辅国
司马高祖建义韶及弟檀道济等从平京城行参高祖
建武将军事都邑既平为镇军将军加宁远将军东海
太守进号建武将军迁龙骧将军秦郡太守北陈留内
史以平桓玄功封巴丘县侯食邑五百户复参车骑将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b 页
军事加龙骧将军迁骑将中军咨议参军加宁朔将军
从征广固率向弥胡蕃等五十人攻临胊城克之及围
广固慕客超夜烧楼当韶围分降号横野将军城陷之
日韶率所领先登领北琅邪太守进号宁朔将军琅邪
内史从讨卢循于左里又有战功并论广固功更封宜
阳县侯食邑七百户降先封一等为伯减户之半二百
五十户赐次子臻坐六门内乘舆白衣领职晋安帝义
熙七年号辅国将军八年丁母忧起为冠军将军明年
卷三百四十四 第 3a 页
复为琅邪内史淮安太守将军如故镇姑熟寻进号左
将军领本州大中正十二年迁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新
蔡二郡诸军事江州刺史将军如故有罪免官高祖受
命以佐命功增八百户并前千五百户
檀道济韶之弟也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武帝建
置军事西讨平鲁山禽桓振累以义勋封吴兴县五等
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以道济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
讨平之又从刘道规讨桓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
卷三百四十四 第 3b 页
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
居多高祖北伐道济为前锋步自淮肥所至诸城戍望
风降服进尅许昌凡拔城破垒俘四千馀人皆释而遣
之于是夷戎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进据潼关与诸将
军共破姚绍长安既平以为征虏将军琅邪内史高祖
受命转护军领石头戍听直入殿寻以佐命功改封永
脩县公
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名与高祖同改称小
卷三百四十四 第 4a 页
字世居京口与高祖少旧从平京城参建武军事进平
京邑行参镇军事加宁远将军京邑虽平而群寇互起
弥与刘蕃孟龙符征破桓歆桓石康石绥于白茅攻寿
阳尅之晋安帝义熙三年迁建武将军秦郡太守北陈
留内史戍堂邑以平京城功封山阳县五等侯从征鲜
卑大战于临胊累日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
临胊城弥擐甲先登即时陷溃斩其牙旗贼遂奔走攻
拔广固弥又先登卢循屯据蔡州以亲党阮赐为豫州
卷三百四十四 第 4b 页
刺史攻逼姑熟弥率谯国内史赵恢讨之时辅国将军
毛脩之戍姑熟告急续至弥兼行进讨破赐收其辎重
除中军咨议参军将军如故卢循退走高祖南征弥为
前锋于南陵雷池左里三战并大捷军还除太尉咨议
参军下邳太守将军如故八年转游击将军寻督马头
淮西诸军事龙骧将军镇蛮护军安丰汝阴二郡太守
梁国内史戍寿阳以平广固卢循功封安南县男食邑
五百户十年迁冠军将军高阳内史临淮太守领石头
卷三百四十四 第 5a 页
戍事高祖西征司马休之以弥为吴兴太守将军如故
明年高祖北伐弥以本号侍从留戍碻磝进屯石门柏
谷迁督北青州诸军事北青州刺史将军如故高祖受
命以佐命功封曲江县侯食邑千户
刘怀慎始参高祖镇军将军事振威将军彭城内史从
征鲜卑每战必身先士卒及克广固怀慎率所领先登
从高祖拒卢循于石头屡战克捷加辅国将军晋安帝
义熙八年以本号监北徐州诸军事镇彭城寻加徐州
卷三百四十四 第 5b 页
刺史为政严猛境内振肃九年亡命王灵秀为寇讨平
之十一年进北中郎将以平广固卢循功封南城县男
食邑五百户十三年高祖北伐以为中领军征虏将军
宿卫辇毂坐府内相杀免官宋台建召为五兵尚书仍
督江北淮南诸军前将军南徐州刺史复徵为度支尚
书加散骑常侍高祖迁都寿春留怀慎督北徐兖青淮
北诸军事前军将军徐州刺史以亡命入广陵城降号
征虏将军永初元年以佐命功进爵为侯增邑千户进
卷三百四十四 第 6a 页
号平北将军
刘怀肃初为费令闻高祖起义弃县来奔京邑平定振
武将军刘道规追桓玄以怀肃为司马玄留何澹之郭
钦等戍桑落州进击破之玄既死从子振大破义军于
杨林义军退寻阳怀肃与江夏相张畅之攻澹之于西
塞破之伪镇东将军冯该戍夏口东岸孟山图据曾山
城桓仙客守月垒皆连壁相望怀肃与道规攻之躬擐
甲胄陷二城冯该走石城生擒仙客晋安帝义熙元年
卷三百四十四 第 6b 页
正月振败走道规遣怀肃平石城斩冯该及其子山靖
三月振复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出奔怀肃自云
杜驰赴昼夜兼行七日而至振勒兵三万旗帜蔽野跃
马横矛躬自突阵流矢伤怀肃额众惧欲奔怀肃瞋目
奋戈胆气益壮于是士卒争先临阵斩振首江陵既平
休之反镇执怀肃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伪辅国
将军符嗣马孙伪龙骧将军金符靓乐志等屯结中夏
怀肃又讨之枭乐志等道规怀肃督江夏九郡权镇夏
卷三百四十四 第 7a 页
口除通直郎仍为将军淮南历阳二郡太守二年又领
刘毅抚军司马军郡如故以建义功封东兴县侯食邑千

刘粹字道冲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为州从事高祖
克京城参建武军事从平京邑转参镇军事寻加建武
将军沛郡太守又领下邳太守复为车骑将军参军从
征广固战功居多以功封西安县五等侯军还转中军
咨议参军卢循逼京邑京口任重太祖时年四岁高祖
卷三百四十四 第 7b 页
使粹奉太祖镇京城转游击将军迁建威将军江夏相
卫将军毅粹族兄也粹尽心高祖不与毅同高祖欲谋
毅众并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军至粹竭其诚
力事平封滠县男食邑五百户母忧去职俄而高祖讨
司马休之起粹为宁朔将军竟陵太守统水军入河明
年进号辅国将军迁相国左司马侍中中军司马冠军
将军迁左卫将军永初元年以佐命功改封建安县侯
食邑千户
卷三百四十四 第 8a 页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或荐于高祖即召之既至与语甚
异焉以为青州治中从事行参中军太尉军事署前部
贼曹拒卢循于查浦屡战有功封博陆县五等子后以
讨刘毅功封汉寿县子食邑五百户又讨平蛮帅向博
柢根除游击将军高祖北伐镇恶行龙骧将军领前锋
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邵陵许昌望风奔散破虎牢及
柏谷坞斩贼帅赵玄军次雒阳伪陈留公姚洸归顺进
次渑池遣司马毛德祖攻伪弘农太守尹雅于蠡城生
卷三百四十四 第 8b 页
擒之仍行弘农太守方轨径据潼关伪大将军姚
绍率大众拒险深沟高垒以自固镇恶悬军远入转输
不克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
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绍又病死伪抚军将军姚赞代
绍守险众力犹盛高祖至湖城赞引退大军次潼关谋
进取之计镇恶率众水军自河入渭伪镇北将军姚强
屯兵泾上镇恶遣毛德祖击破之直至渭桥镇恶所乘
皆蒙冲小舰行船者悉在舰内羌见舰溯渭而进舰外
卷三百四十四 第 9a 页
不见有乘行船人北土素无舟楫莫不惊惋咸谓为神
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渭水流急倏忽间
诸舰悉逐流去时姚泓屯军在长安城下犹数万人镇
恶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泓众
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泓挺身逃走明日率妻子归降
城内夷晋六万馀户镇恶宣扬国恩抚慰初附号令严
肃百姓安堵高祖将至镇恶于霸上奉迎高祖劳之曰
成吾霸业者卿也进号征虏将军
卷三百四十四 第 9b 页
赵伦之字幼成高祖起兵以军功封阆中县五等侯累
迁雍州刺史高祖北伐伦之遣顺阳太守傅宏之扶风
太守沈田子出峣柳大破姚泓于蓝田及高祖受命以
佐命功封霄城县侯安北将军镇襄阳
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高祖讨孙恩以乡里乐从
每有战功义旗将起彦之家在广陵临州武烈王道规
尅桓宏彦之时近行闻事捷驰归而道规已南渡江仓
卒晚方获济及至京口武帝已向邺孟昶居守留之及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0a 页
见高祖被责不自陈昶又不为申理故不加官晋安帝
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六年卢循逼都彦之与檀道
济掩循辎重与循党荀林战败免官后以军功封狼山
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骠骑将军道邻镇江陵以彦之
为骠骑咨议参军寻迁司马南郡太守又从文帝西镇
徐使持节南蛮校尉高祖受命进爵为侯
胡藩豫章人高祖召为员外散骑侍郎参军事从征鲜
卑贼屯聚临胊藩言于高祖曰贼屯军城外内守必寡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0b 页
今往取其城而斩其旗帜此韩信所以克赵也高祖乃
遣檀韶与藩等潜往既至即克其城贼见城陷一时奔
走还保广固累月未拔之夜佐史并集忽有鸟大如鹅
苍黑色飞入高祖帐里众皆骇愕以为不祥藩起贺曰
苍黑者胡虏之色胡虏归我大吉之祥也明旦攻城陷
之从讨卢循于左里频战有功封吴江县五等子除正
员郎寻转宁远将军鄱阳太守从伐刘毅毅初当之荆
州表求东道还京辞墓去都数十里不过拜阙高祖出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1a 页
倪塘会之藩劝于座杀毅高祖不从至是谓藩曰吾从
倪塘之谋无今举也又从征司马休之复为参军加建
武将军领游军于江津徐达(一作/走)之败没高祖怒甚即
日于马头岸渡江而江津岸峭壁立数丈休之临岸置
陈无繇可登高祖呼藩令上藩有疑色高祖奋怒命左
右擒来欲斩之藩不受命顾曰藩宁前死耳以刀头穿
岸劣容脚指于是直上随之者稍多既得登岸殊死战
之贼不能当引退因而乘之一时奔溃高祖伐羌假藩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1b 页
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飘辎重舰
渡北岸虏牵得此舰取其器物藩气厉心愤率左右十二
人乘小船径往河北贼骑五六百见藩来并笑之藩素
善射登岸射贼应弦而倒者十许人贼皆奔退悉收所
失而反又遣藩及朱超石等破索虏于平城虏骑数重
藩及超石所领皆割配新军不盈五千率厉力战大破
之又与超石等击姚业于蒲坂超石失利退还藩收超
石所舍资实徐行而反业不敢追高祖还彭城参相国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2a 页
军事时卢循馀党与苏淫等大相聚结以为始兴相论
平司马休之及广固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
虞丘进东海郯人晋安帝隆安中从高祖征孙恩频战
有功元兴元年从高祖东征临海于石步固与卢循相
守二十馀日二年又从高祖至东阳破徐道覆其年又
至临松穴破贼追至永嘉千江又至安固累战皆有功
三年从平京城定京邑除燕国内史义熙二年除龙骧
将军封龙川县五等侯从高祖伐广固于临胊破贼卢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2b 页
循逼京邑孟昶诸葛长民等建议奉天子过江进廷议
不可面折昶等高祖甚嘉之献计伐树树栅石头除鄱
阳太守将军如故统马步十八队于东道出鄱阳至五
亩桥循遣将莫纠为上饶令千馀人守故城进攻破之
循又遣童敏之为鄱阳太守据郡进从馀千步道趣鄱
阳敏之退走追破之斩首数百复随刘藩至始兴讨斩
徐道覆八年除宁蛮护军寻阳太守十年从征刘毅事
平补太尉行参军寻加振威将军九年以前后功封望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3a 页
蔡县男食邑五百户加龙骧将军讨司马休之又有战
功军还除辅国将军山阳太守宋台令书除秦郡太守
督陈留郡事将军如故元熙二年宋王令书以为高祖
第四子义康右将军司马
孟怀玉世居京口高祖东伐孙恩以怀玉为建武司马
豫义旗从平京城进定京邑以功封鄱阳县侯食邑千
户高祖镇京口以怀玉为镇军参军下邳太守晋安帝
义熙三年出为宁朔将军西阳太守新蔡内史除中书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3b 页
侍郎转辅国将军领丹阳府兵戌石头卢循逼京邑怀
玉于石头岸连战有功为中军咨议参军贼帅徐道覆
屡欲以精锐登岸畏怀玉不敢上及循南走怀玉与众
军追蹑直至岭表徐道覆屯结始兴怀玉攻围之身当
矢石旬月乃陷仍南追循循平又封阳丰县男食邑二
百五十户复为太尉咨议参军征虏将军
刘钟彭城人晋安帝隆安中高祖伐孙恩钟愿从每战
有功自义旗将建板为郡主簿从入京城将向京邑高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4a 页
祖命曰预是彭沛乡人赴义者并可依刘主簿于是立
为义队常在左右连战皆捷明日桓谦屯于东陵卞范
之屯覆舟山高祖疑贼有伏兵顾视左右正见钟谓之
曰此山下当有伏兵卿可率部下稍往扑之钟应声驰
进果有伏兵数百一时奔走桓玄西奔其夕高祖止桓
谦故营遣钟宿据东府转镇军参军督护桓歆寇历阳
遣钟助豫州刺史魏咏之讨之歆即奔迸除南齐国内
史封安丘县五等侯从征广固除振武将军广川太守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4b 页
卢循逼京邑钟率麾下距栅身被重疮贼不得入循南
走钟与辅国将军王仲德追之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
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钟自行觇贼天雾贼钩得
其舸钟因率左右攻舰户贼遽闭户拒之钟乃徐还与
仲德攻崇民崇民败走钟追讨百里烧其船乘又随刘
藩追徐道覆于始兴斩之补太尉行参军宁朔将军高
祖讨刘毅钟率军继王镇恶江陵平定与朱龄石伐蜀
平之以广固功封永新县男恭帝元熙元年终右卫将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5a 页

褚叔度为高祖咨议参军署中兵加建威将军从伐鲜
卑尽其诚力卢循攻查浦叔度力战有功循南走高祖
板行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
孙处字季高会稽永兴人少任气高祖东征孙恩季高
随高祖平定京邑以为振武将军封新夷县五等侯广
固之役先登有功
傅宏之字仲度高祖义旗建辅国将军刘道规以为参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5b 页
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卢循作乱桓石绥自上雒甲口
自号荆州刺史徵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袭据西
城时宏之父韶为梁州遣宏之讨石绥等并斩之除太
尉行参军从征司马休之署后部贼曹仍为建威将军
顺阳太守高祖北伐宏之与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军
自武关入伪上雒太守脱身奔走进据蓝田招怀戎晋
晋人庞斌之戴养胡人康横等各率部落归化为桂阳
王义真雍州治中从事西戎司马宁朔将军与义真同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6a 页
没佛佛
齐薛渊汾阴人从父安都为宋徐州刺史以彭城降魏
亲族皆入北太祖镇淮阴渊遁来南委身自结果干有
气力太祖使领部曲备卫帐内从征伐宋后废帝元徽
末以勋官至辅国将军右军将军骁骑将军军主封竟
陵侯沈攸之难太祖入朝堂豫章王嶷代守东府使渊
领军屯司徒左府分备京邑袁粲据石头豫章王嶷夜
登西门遥呼渊惊起率军赴难先至石头焚门攻战事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6b 页
平明旦众军还集杜姥宅街路皆满宫门不开太祖登
南掖门楼处分众军各还本顿至食后城门开渊方得
入见太祖且喜且泣太祖即位增邑为二千五百户除
淮陵太守加宁朔将军
陈显达仕宋为羽林监濮阳太守𨽻太祖讨桂阳王休
范举兵至新亭垒宋刘勔大衍败贼进杜姥宅及休范
死太祖欲还卫宫城或谏太祖曰桂阳虽死贼党犹炽
人情难固不可轻动太祖乃止遣显达率司空参军高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7a 页
敬祖自查浦渡淮缘石头北道入承明门屯东堂宫中
恐动得显达至乃稍定齐台建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
领卫尉太祖即位迁中护军增邑千六百户转护军将

戴僧静少为太祖抚畜常在左右魏军围角城遣僧静
战荡数捷补帐内军主随还京师勋阶至积射将军羽
林监沈攸之事太祖入朝堂僧静为军主后袁粲据石
头太祖遣僧静将腹心先至石头时苏烈据仓城僧静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7b 页
将书与烈夜缒入城粲登城西南门列烛火乃分台军
至射之火乃灭回登东门其党辅军将军孙昙瓘骁勇
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馀人军主王天
生殊死拒战故得相持自亥至丑有流星赤色炤地坠
城中僧静率力攻仓门身先士卒率众溃僧静杀粲于
是外军烧门入僧静以功除前军将军宁朔将军宋顺
帝升明二年除游击将军攸之平论封诸将以僧静为
建昌县侯邑千户太祖即位增邑千二百户除南济阴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8a 页
太守
荀伯玉初为太祖冠军刑狱参军太祖为明帝所疑及
徵为黄门郎深怀忧伯玉劝太祖遣数十骑入魏界安
置摽榜于是魏游骑数百履行界上太祖以闻犹惧不得
留令玉卜伯玉断卦不成行而宋明帝诏果复太祖本任
繇是亲侍后为太祖骠骑中兵参济阳太守霸业既建
伯玉忠勤尽心常卫左右加前军将军随太祖太尉府
转中兵将军太守如故建元元年封南丰县子四百户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8b 页
转辅国将军武陵王征虏司马
曹虎字士威宋明帝时太祖为领军补防殿队主直西
斋苍梧废明日虎欲出外避难遇太祖在东华中门问
虎何之虎因曰故欲仰见明公耳仍留直卫太祖镇东
府以虎与戴僧静各领日直三百人累至屯骑校尉带
南城令豫平石头封罗江县男除前军将军太祖受禅
增邑为四百户直阁将军领细仗主寻除宁朔将军东莞
太守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9a 页
尹略淮南人少伏事太祖晚习骑射以便捷见使为将
宋顺帝升明中为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建元初封平
固男三百户
桓康北兰陵承人也勇果骁悍宋孝武大明中随太祖
为军容从世祖在赣县后为世祖冠军府参军除殿中
将军武骑常侍出补襄贲令桂阳事起康弃县还都就
太祖会事已平除员外郎宋元徽五年七月六日夜少
帝微行至领军府帝左右人曰一府皆眠何不缘墙入
卷三百四十四 第 19b 页
帝曰我今夕欲一处作适待明日夜康与太祖所养健
儿卢荒向黑于门间听得其语明旦王敬则将帝首至扣
府门康谓是变与荒黑拔白刃欲出仍随入宫太祖镇东
府除康武陵王中兵宁朔将军带兰陵太守常卫左右
建元元年封吴平县伯五百户转辅国将军左军将军
游击将军太守如故
周山图为宋左中郎将时武陵王赞为郢州太守令山
图领兵卫送世祖与晋熙王燮自郢下以山图为后防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0a 页
沈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世祖留
据湓城众议以湓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图曰今据
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
难也世祖使城局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
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世祖甚
嘉之授前军将军加宁朔将军进号辅国将军攸之攻
郢城世祖令山图量其势山图曰攸之见与邻乡承同
征伐悉其为人性度险刻无以结国士心如顿兵坚城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0b 页
之下适所以为离散之渐耳攸之既败平西将军黄回
乘轻舸从白服万馀人在军前下流缘叫湓城中恐须
臾知是回凯归乃安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
于见事矣还都太祖遣山图领部曲镇郢城镇戍诸军
悉受节度迁游击将军辅国将军如故建元元年封晋
兴县男邑三百户
梁沈约高祖在西邸与约有旧建康城平引为骠骑司
马征虏将军时高祖王业既就天人允属约尝扣其端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1a 页
高祖默而不应佗日又进曰今与古异不可以淳风期
万物士大夫攀龙附凤者皆望有尺寸之功以保其福
厥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
文人事表革运之徵永元以来尤为彰著谶云行中水
作天子此又历然在记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苟是
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高祖曰吾方思之对
曰初起兵樊沔此时应思今王业已就何所复思昔武
王伐纣始入民便曰吾君武王不违民意亦无所思公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1b 页
自至京邑已移气序比于周武迟速不同若不早定大
业稽天人之望脱有一人立异便损威德且人非金石
时事难保岂可以建安之封遗之子孙若天子还都公
卿在位则君臣分定无复异图君明于上臣忠于下岂
复有人方更同公作贼高祖然之约出高祖召范云告
之云对略同约旨高祖曰智者乃尔暗同卿明早将休
文更来云出语约约曰卿必待我云诺许而约先期入
高祖令草其事约乃出怀中诏书并诸选置高祖初无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2a 页
所改俄而云自外来至殿门不得入徘徊寿光阁外但
云咄咄约出云问曰何以见处约举手向左云笑曰不乖
所望有顷高祖召范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
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为明识云曰公今知约不
异约今知公高祖曰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
有其劳然成帝业者乃卿二人也
王茂为雍州长史高祖以王佐许之事无大小皆询焉
人或谮茂帝弗之信谮者骤言之遣视其甲槊则虫网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2b 页
焉乃诛言者或云茂与帝不睦帝诸腹心并劝除之而
茂少有骁名帝乂惜其用曰将举大事便害健将此非
上策乃令腹心郑绍叔往候之遇其卧因问疾茂曰我
疾可耳绍叔曰都下杀害日甚使君家门涂炭今欲起
义长史那犹卧茂因掷枕起即裤褶随绍叔入见帝大
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发雍部遣茂
为前驱郢鲁既平从帝东下为军锋师次秣陵东昏遣
大将王珍国盛兵朱雀门众号二十万及战帝军引却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3a 页
茂下马单刀直前外甥韦欣庆勇力绝人执铁缠槊翼
茂而进故大破之茂勋第一欣庆力也建康城平以茂
为护军将军迁侍中领军将军
张惠绍字德继少有武干初仕齐为竟陵横桑戍主母
丧归乡里闻高祖起兵乃自归累有战功高祖践祚封
石阳县侯位骁骑将军直阁左细伏主时东昏馀党数
百人窃入南北掖门夜烧神兽门害卫尉张宏策惠绍
驰率所领赴战贼乃败走迁太子右卫率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3b 页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高祖为雍州刺史表为冠军将
军竟陵太守及义师起高祖至景陵以景宗与冠军将
军王茂济江围郢城自二月至于七月城乃降复帅众
前驱至南州领马步军取建康道至江宁东昏将李居
士以重兵屯新亭是日选精骑一千至江宁行顿景宗
始至安营未立且师行日久器甲穿弊居士望而轻之
因鼓噪前薄景宗景宗被甲驰战短兵裁接居士弃甲
奔走景宗皆获之因鼓而前径至皂荚桥筑垒景宗又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4a 页
与王茂吕僧珍犄角破王珍国于大航茂冲其中坚应
时而陷复与众军长围六门城平拜散骑常侍右卫将
军封湘西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
吕僧珍字元瑜高祖临雍州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
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高祖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
者万馀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以为止
舍多伐材竹沈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
独悟其旨亦私具橹数百张义兵起高祖夜召僧珍及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4b 页
张宏策定议明旦乃会众发兵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艛
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果争橹僧珍乃出
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及建康城平高祖命僧
珍率所领先入清宫与张宏策封简府库即日以本官
带南彭城太守迁给事黄门侍郎领武贲中郎将高祖
受禅以为冠军将军前军司马封平固县侯邑一千二
百户
夏侯详谯郡谯人也在齐为司州刺史辞不之职高祖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5a 页
义兵起详与萧颖胄同创大举西台建以详为中领军
加散骑常侍南郡太守凡军国大事颖胄多决于详及
高祖围郢城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详献议
曰穷壁易守攻取势难顿甲坚城兵家所忌诚宜大弘
经略询纳群言军主以下至于鄙夫皆令献其所见尽
其所怀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问寡
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窥彼人情权其形势若使贼
人众而食少故宜计日而守之食多而力众故宜悉众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5b 页
而攻之若使粮力俱足非攻守所屈便宜散金宝纵反
间使彼智者不用愚者怀猜此魏武之所以定大业也
若三事未可宜思变通观于人情计我粮榖若德之所
感万里同符仁之所怀远迩归义金帛素积粮道又充
乃可以列围宽守引以岁月此王剪之所以尅楚也若
围之不卒降攻之未可下间道不能行金粟无人积天
下非一家人情难可豫此则宜更思变计矣变计之道
实资英断谋之所深要难以纸宣辄布言于席卫尉特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6a 页
愿垂采高祖嘉纳焉天监元年徵为侍中车骑将军论
功封宁都县侯邑二千户
郑绍叔字仲明荣阳人高祖临司州命为中兵参军领
长流因是厚自结附高祖举义兵以为骁骑将军侍从
东下江州留绍叔监州事督江湘二州粮运无阙乏天
监初入为卫尉卿封营道县侯邑千户加冠军将军以
营道县户彫弊改封东兴县侯邑如故(绍叔自高祖临/司州为中兵参)
(军领长流因是厚自结附高祖罢州还京师谢遣宾客/绍叔独固请愿留高祖谓曰卿才幸自有用我今未能)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6b 页
(相益宜更思他途绍叔曰委质有在义无二心高祖固/不许于是乃还寿阳及高祖为雍州刺史绍叔间道西)
(归补宁蛮长史扶风太守东昏既害朝宰疑高祖绍叔/兄植为东昏直后东昏遣至雍州托以候绍叔实潜使)
(为刺客绍叔知之密以告高祖植既至高祖于绍叔处/置酒宴之戏植曰朝廷遣卿见图今日閒宴是见取良)
(会也宾主大笑令植登临城隍周观府署士卒器械舟/舻戎马莫不富实植退谓绍叔曰雍州实力未易图也)
(绍叔曰兄还具为天子言之若取雍州绍叔/请以此众一战送兄于南岘相持恸哭而别)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人为荆州西中郎参军高祖举义
师于雍州以为西中郎咨议中兵参军率众东下时湘
州行事张宝积发兵自守未知所附公则军及巴陵仍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7a 页
回师南讨军次白沙宝积惧释甲以俟焉公则到州抚
纳之湘境遂定齐和帝即位授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
湘州刺史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增山城主孙乐祖郢
州刺史张冲各据城未下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时荆州诸军悉受公则节度虽萧颖达宗室之贵亦𨽻
焉累进征虏将军左卫将军持节刺史如故郢城平高
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即
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7b 页
莫不赖焉天监元年进号平南将军封宁都县侯
柳庆远为高雍州别驾从事齐方多难庆远谓所亲曰
方今天下将乱英雄毕起庇民定霸其吾君乎因尽诚
协赞及义兵起庆远尝居帷幄为谋主迁冠军征东长
史从军东下身先士卒高祖行营垒见庆远顿舍严整
每叹曰人人若是吾又何忧建康城平入为侍中领前
军将军城内常夜火禁中惊惧高祖时居宫中悉敛诸
钥问柳侍中何在庆远至悉付之其见任如此霸府建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8a 页
以为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
萧颖达兰陵人也为西中郎外兵参军高祖举义为冠
军将军及杨公则等率师随高祖曹景宗等围郢城颖
达会军于汉口与王茂攻郢城陷之随高祖平江州高
祖进溧州使与曹景宗先率马步进趋江宁破东昏将
李居士又下东城建康城平高祖以颖达为前军将军
丹阳尹及大论功赏封颖达吴昌县侯邑千五百户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8b 页
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阳人也为平南中兵参军高祖
义师东下为冠军将军率众与高祖会于夏口高祖命
王茂曹景宗及元起等围郢城结垒九里刺史张冲屡
战辄大败乃婴城固守齐和帝即位授节冠军将军平
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迁给事黄门侍郎移镇南堂总西
渚军事中兴元年七月郢城降以本号为益州刺史仍
为前军先定寻阳及大军进至京邑元起筑垒于建阳
门与王茂曹景宗等合长围身当锋镝建康城平进号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9a 页
征虏将军天监初封当阳县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庾域字司大高祖举义兵以为宁朔将军领行选从高
祖东下师次阳口齐和帝遣御史中丞宗史衔命劳军
域乃讽史曰黄钺未加非所以总率侯伯史反西台即
授高祖黄钺萧颖胄既都督中外诸军事论者谓高祖
应致笺域争不听乃止郢城平域及张宏策议与高祖
意同即命众军便下每献谋画多被纳用天监初封广
牧县子
卷三百四十四 第 29b 页
张宏策为高祖雍州录事参军带襄阳令高祖睹海内
方乱有拯济之心密为储备谋猷所及唯宏策而已及
义师将起高祖夜召宏策吕僧珍入宅定议旦乃发兵
以宏策为辅国将军军主领万人督后部军事西台建
为步兵校尉迁车骑咨议参军及郢城平萧颖达杨公
则诸将皆欲顿军夏口高祖以为宜乘势长驱直指京
邑以计语宏策与高祖意合又访宁朔将军庾域域又
同乃命众军即日上道沿江至建康凡矶浦村落军行
卷三百四十四 第 30a 页
宿次立顿处所宏策逆为图测皆在目中义师至新林
王茂曹景宗等于大航方战高祖遣宏策持节劳勉众
咸奋厉是日仍破朱雀军高祖入顿石头城宏策屯门
禁卫引接士类多所全免天监初加散骑常侍洮阳县
侯邑一千二百户(宏策文献皇后从父弟齐明帝建武/末从高祖宿酒酣徙席星下语及时)
(事宏策因问高祖曰纬象云何国家故当无恙高祖曰/其可言乎宏策因曰请言其兆高祖日汉北有失地气)
(浙东有急兵祥今冬初魏必动若动则亡汉北帝今以/疾多异议上下同衅诸部且乘机而作是以无成徒驱)
(除耳明年都邑有大乱死人过于乱麻齐之历数自兹/亡矣梁楚樊汉当有英雄兴宏策曰英雄今何在为己)
卷三百四十四 第 30b 页
(富贵为草茅高祖笑曰光武有云安知非仆宏策起曰/今夜言是天意也请定君臣之分高祖曰舅欲效邓晨)
(乎是冬魏军寇新野高祖将兵为援且受密旨仍代曹/武为雍州宏策闻之心喜谓高祖曰夜中之言独当验)
(矣高祖笑曰且勿多言宏策从高祖西行仍参帷幄身/亲劳役不惮辛苦及为高祖雍州录事参军时长沙宣)
(武王罢益州还仍为西中郎长史行郢州事高祖使宏/策陈计于宣武王宏策因说王曰昔周室既衰诸侯力)
(争齐桓盖中人耳遂能一匡九合于今称之齐德告微/四海方乱苍生之命会应有主以郢州居中流之要雍)
(部有戎马之饶卿兄弟英武当今无敌虎据两州三分/天下纠合义兵为百姓请命废昏立明易于掌握如此)
(则桓文之业可成不世之功可建无为竖子所败取笑/身后雍州揣之已熟愿图之天颇不怿而无以拒也)
蔡道恭字怀俭齐和帝镇荆州以为西中郎中兵参军
卷三百四十四 第 31a 页
辅国将军高祖举义师于雍州萧颖胄以道恭旧将素
著威略专相委任迁冠军将军西中郎咨议参军仍转
司马中兴元年迁右卫将军天监初论功封汉寿县伯
邑七百户
 
 
 
 
卷三百四十四 第 31b 页
 
 
 
 
 
 
 
 册府元龟卷三百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