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四十三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三百四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将帅部
   佐命第四
吴张昭字子布彭城人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
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模军中郎将升
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后汉献帝建
安五年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策谓/昭曰)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b 页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仲谋权字也)权哭未及息昭
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耶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
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
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
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
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权乃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
校各令奉职昭复为权长史权为吴王拜昭绥远将军
封繇拳侯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a 页
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
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
升堂拜母有无通共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江/表)
(傅曰坚为朱隽所表为佐军留家于寿春策年十馀岁/已交结知名声誉发间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迈夙)
(成闻策声问自舒来造焉便雅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瑜从父尚为丹阳
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
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b 页
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
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
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
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皆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
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
居巢还吴是岁汉献帝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
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顷之策欲取荆州
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复进寻阳破
卷三百四十三 第 3a 页
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会策薨权统军
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
还备官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
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曹公既破荆州得其水军船
步兵数十万议者皆欲迎之瑜请精兵三万进住夏口
遇之遂败曹公于赤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
汉昌浏阳丹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卒年三十六
卷三百四十三 第 3b 页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与居巢长周瑜相亲结瑜之
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城刘子扬
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
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
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
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肃答然其
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
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
卷三百四十三 第 4a 页
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
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
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
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
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
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
亦辞出乃独引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
云扰孤承父兄遗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
卷三百四十三 第 4b 页
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
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繇得为桓文乎肃
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
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
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
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会曹公
破荆州将水军船步兵数十万水陆俱下权与诸将议
卷三百四十三 第 5a 页
皆劝迎之肃曰将军迎曹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
用众人之议遂拒曹公任周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
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赤壁之/败也)瑜病困上疏乞以肃代
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
县皆属焉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拜汉昌太守偏将
军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后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
卒后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
谓明于事势矣
卷三百四十三 第 5b 页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
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策召见奇之
引置左右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策
薨从权讨丹阳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从征
黄祖以功为横野中郎将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
乌林围曹仁于南郡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还拜
偏将军领寻阳令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数进奇计又
劝权夹水口主坞所以备禦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蒙
卷三百四十三 第 6a 页
还寻阳末期而庐陵贼起令蒙讨之诛其首恶时蜀先
主令关侯镇守专有荆土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
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会
蜀先主请盟吴割湘水以零陵还之以寻阳阳新为蒙
奉邑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拒破之曹公引
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浏阳
汉昌丹陵与关公分土接境羽以兵围曹仁于樊留傅
士仁守公安蒙至南郡太守糜芳与士仁皆降遂入据
卷三百四十三 第 6b 页
城尽得公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之公还吏士无斗心会
权至众皆委公而降荆州遂定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
陵侯以疾卒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后汉献帝建安元年孙策临
郡察齐孝廉领永宁长代韩晏领南郡都尉八年建安
汉兴南平乱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迁新都太守加偏
将军十八年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
众万馀人齐讨平之迁奋武将军二十一年鄱阳民尤
卷三百四十三 第 7a 页
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
齐与陆逊讨破突斩首数千馀党震服丹阳三县皆降
料得精兵八千人拜安东将军封山阴侯出镇江上督
扶州以上至皖黄武初魏以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
因住新市为拒休等惮之引军还迁后将军领徐州牧
初晋宗为戏口将以众叛如魏还为蕲春太守图袭安
乐取其保质权以为耻忿因军初罢六月盛夏出其不
意诏齐督糜芳鲜于丹等袭蕲春遂生虏宗
卷三百四十三 第 7b 页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瑭人父柔为会稽东部都尉孙策
至吴柔举兵先附策表柔为丹阳都尉后为权车骑长
史权又以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因开
募召得精兵万馀人出屯牛渚稍迁偏将军蜀将关羽
围樊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及禽羽权置酒公安
顾琮曰君前陈此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封阳华亭侯
黄武元年魏以舟军大出洞口权使吕范督诸将拒之
军营相望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尝带甲仗兵伺候不休
卷三百四十三 第 8a 页
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迁琮
绥南将军(一云魏将曹休使臧霸以轻舟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十人将军全)
(琮徐臧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进封钱塘侯七年权至皖与辅国将
军陆逊击曹休破之于石亭黄龙元年迁卫将军左护
军徐州牧尚公主累加右大司马左军师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初为郡吏从孙坚征伐讨
黄巾于宛邓破董卓于阳人攻城野战身被创夷坚薨
复随孙策在淮南从攻庐江拔之还俱东渡策到横江
卷三百四十三 第 8b 页
当利破张英于麋等转下秣陵湖熟句容曲阿普皆有
功增兵二千骑五十匹进破乌程石木波门陵传馀杭
普功为多策入会稽以普为吴郡都尉治钱塘后徙丹
阳都尉居石城复讨宣城泾安吴陵阳春谷诸贼皆破
之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扦策驱马疾
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后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
太守从讨刘勋于寻阳进攻黄祖于沙羡还镇石城策
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周旋三郡平讨不服乂从征
卷三百四十三 第 9a 页
江夏还过豫章别讨乐安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昏
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
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周瑜卒代领南
郡太守权分荆州与蜀普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
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
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
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黄武元年迁左将军督公
卷三百四十三 第 9b 页
安假节封宛陵侯魏将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等于江
陵又分据中州瑾以大兵为之救援瑾性弘缓推道理
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权以此望之及春
水生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权
称尊号拜瑾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初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
之破南山贼北走董卓拜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
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0a 页
为守长后汉献帝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以功
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城邑乃以盖领太守
寇乱尽平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
将军病卒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以便弓马有膂力幸于孙坚
从征伐周旋数犯危难陷敌擒虏为别部司马及孙策
东渡从讨三郡迁先登校尉授兵二千骑五十匹从征
刘勋破黄祖还讨鄱阳领乐安长山越畏服后以中郎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0b 页
将与周瑜等拒破曹公又与吕蒙袭取南郡迁偏将军
永昌太守宜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涿乡
大破之徙威烈将军封都亭侯曹真攻南郡当保东南
在外为帅厉将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奉遵法令权
善之黄武二年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后
又加都督之号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讨丹阳贼破之
会病卒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孙策拜别部司马授兵与策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1a 页
周旋平定三郡又从定豫章累迁西部都尉会稽冶贼
吕合秦狼等为乱钦将兵讨击遂擒合狼五县平定徙
讨越中郎将贺齐讨黝贼钦督万兵与齐并力黝贼
平定从征合肥魏将张辽袭权于津北钦力战有功迁
荡寇将军领濡须督权征蜀钦督水军还道病卒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初随孙策为左右数战有功
策入会稽署别部司马权爱其为人请以自给权住宣
城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于左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1b 页
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泰奋击腾身卫权是日无
泰权几危殆策深德之补春榖长后从攻皖讨江夏皆
有功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荆
州平定将兵屯岑曹公出濡须泰复赴击拜平虏将军
后权破关侯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
阳侯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孙策入郡袭迎于高迁亭策
见而伟之署门下贼曹时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聚党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2a 页
数千人策自出讨袭身斩罗勃首还拜别部司马授兵
数千迁扬武都尉从策攻皖又讨刘勋于寻阳伐黄祖
于江夏策薨权统事鄱阳贼彭虎等众数千人袭
与凌统步骘蒋钦等各别分讨袭所向辄破旬日尽平
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权讨黄
祖袭与凌统俱为前部破斩之曹公出濡须袭从权赴
之使袭督五楼船夜暴风船败死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初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2b 页
用后转托黄祖又以凡人畜之于是归吴周瑜吕蒙并
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宁陈讣破黄祖权遂西果
擒祖尽获其士众乃授宁兵屯当口后随周瑜拒破曹
公于乌林攻曹仁于南郡又随鲁肃镇益阳拒关公以
功拜西陵太守从攻皖为外城督破获朱光拜折冲将
军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敌惊动遂退
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父操从孙策征伐常冠军履
锋及权统事从讨江夏中流矢死统年十五左右多称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3a 页
述者权亦以操死国事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
摄父兵后从破山贼权破保屯先还馀麻屯万人统与
督张异等留攻围之统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
诸将乘胜遂大破之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先搏其城
于是大获拜承烈都尉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遂
攻曹仁迁为校尉又从破皖拜荡寇中郎将领沛相与
吕蒙等西取三郡反自益阳从往合肥为右部督拜偏
将军卒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3b 页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客于吴为孙权别部司马授兵
五百人守柴桑拒黄祖以功迁校尉中郎将督校兵曹
公出濡须从权禦之魏使邢贞拜权为吴王权出都亭
候贞贞有骄色张昭既怒而盛忿愤顾谓同列曰盛等
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雒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
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贞闻之谓其旅曰江东将相
如此非久下人者也后迁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
太守赐临城县为奉邑蜀先主次西陵盛攻取诸屯所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4a 页
向有功曹休出洞口盛与吕范全琮渡江拒守以少禦
多敌不能克各引军退迁安东将军封芜湖侯
潘璋字文圭东郡发千人孙权为阳羡长始往随权因
使召募得百馀人遂以为将讨山贼有功署别部司马
累迁武猛校尉偏将军遂领百校屯半州权征关公璋
与朱然断公走道至临沮住夹口璋部下司马马忠禽
公并公子平都督赵累等权即分宜都至秭归二县为
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丼宁卒又并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4b 页
其军蜀先主出夷陵璋与陆逊并力拒之以功拜平北
将军襄阳太守权称尊号拜右将军
朱治字君理丹阳故鄣人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拜司
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
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
后知术德政不立乃劝策还江东时太傅马日磾在寿
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策为袁术攻庐江治使人于
曲阳迎太妃及权兄弟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后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5a 页
汉献帝建安七年权表治为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割
娄繇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定东南
禽截黄巾馀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二年
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本姓施氏初治未有子然年十
三乃启策乞以为嗣然尝与权同学书至权统事累迁
山阴令临川太守援兵二千人讨平山贼曹公出濡须
然备大坞及三关屯拜偏将军汉献帝建安二十四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5b 页
年从击蜀将别与潘璋到临沮有功迁昭武将军封西
安乡侯代吕蒙镇江陵黄武元年蜀先主攻宜都然督
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之然别攻破其前锋断其后道
遂破走之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遣曹真夏侯尚张
合等攻江陵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凡
六月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繇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
阳侯黄龙元年拜车骑将军领兖州牧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避乱富春孙策见而异之范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6a 页
遂自委质将私客百人归策从策攻庐江还俱东渡到
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小丹阳湖熟领湖熟相策定
秣陵曲阿收笮融刘繇馀众增范兵二千骑五十匹后
领宛陵令讨破丹阳贼还吴迁都督从攻祖郎于陵阳
太史慈于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曹公至赤壁
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迁建威将
军封宛陵侯领丹阳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曹
休领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6b 页
拒休等于洞口迁前将军封南昌侯黄武七年拜大司
马印绶未下疾卒
朱桓字休穆吴人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累迁荡寇
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
间得万馀人后丹阳鄱阳山贼蜂起攻没城郭杀略长
吏处处屯聚桓督领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稍迁裨
将军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
骑数万向濡须桓拒破之枭其将常雕生虏王双送武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7a 页
昌以功封嘉兴侯黄龙元年拜前将军领青州牧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因改焉)避乱
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徵仪专典机密吕蒙图袭关
羽仪善其计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拜裨将军
封都亭侯迁侍中黄武巾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
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进封都乡侯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少孤将母避难江东孙策领
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策薨权为讨虏将军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7b 页
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蜀先主下白帝权
以见兵少使综料诸县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综领右
部督吴将晋宗叛归魏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
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
将权为吴王封综为亭侯及都建业以综为侍中兼领
军进封乡侯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为郡县吏避乱南渡会孙权
统事岱诣幕府累迁馀姚长召募精健得千馀人会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8a 页
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权以岱为督军校尉与
将军蒋钦等将兵讨之遂禽合狼五县平定拜昭信中
郎将后汉献帝建安二十年督孙茂等十将取长沙三
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岱
攻围即降三郡克定权留岱镇长沙安成长吴砀及中
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乱砀据攸县龙在醴陵
权遣横江将军鲁肃攻攸县砀突走岱攻醴陵遂擒斩
龙迁庐陵郡太守时郁林夷贼攻围郡县岱讨破之是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8b 页
时桂阳贼王金合众于南海界上首乱为害权又诏岱
讨之生縳金傅送诣都斩首获生凡万馀人迁安南将
军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
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棠明诸王各遣使奉贡权嘉
其功进拜镇南将军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避难江东孙策创业遂委质焉表
为正议校尉与张昭并与参谋尝令一人居守一人从
征讨纮从讨丹阳策身临行阵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谋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9a 页
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
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后汉献
帝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曹公为策薨欲因丧
伐吴纮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
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从其言即表权为讨虏将军领
会稽太守以纮为会稽东部校尉后权以纮为长史从
征合肥合肥城不拔纮进计曰古之围城开其一面以
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9b 页
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小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
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驱挑战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纮
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今麾下恃壮盛之气忽彊
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
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
计权纳纮言而止初权于群臣多呼其字唯张昭曰张
公纮曰张东部(臣钦若等曰自晋宣帝至武帝四世专/政乃受魏禅不以干戈创业故无将帅)
(佐命元帝渡江佐命唯王导已入宰辅/门馀皆西晋旧臣故亦无将帅佐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0a 页
骆统会稽乌伤人也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
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会理权嘉之召为功
曹行骑都尉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常劝权
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享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
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
报之心权纳用焉出为建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
凌统死复领其兵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
统上疏权感统言深加意焉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0b 页
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
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
 
 
 
 
 
 册府元龟卷三百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