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二十二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三百二十二 宋 王钦若等 撰
  宰辅部
   出镇
昔陆贾有言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汉宣亦
云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相也盖夫天子之宰弼谐
庶绩居乎内则镇国家抚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职处
乎外则握兵要司民政俾郡国县道承其风虽分任迭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b 页
处而周旋委赖其义均矣自旦奭以降斯可槩举施及
唐室并建戎镇繇台衡而领旌纛者或以式遏寇乱或
以均被劳逸出入更践悉得而数焉
周周公旦召公奭成王时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自陜以东周公主之(陜者盖今弘/农陜县是也)
毕公高康王时分居理成周郊(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成定东周郊境使有)
(护/)作毕命(言毕公见/命之书)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康王/即位)
(十二年六月/三日庚午)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朏至/三日)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a 页
(壬申王朝行自宗周至于/丰宗周镐京丰文王所都)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
(用成周之民众命毕公使/安理治正东郊令得所)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
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王述其事告毕公代/周公为太师为东伯)
(命之言文武布大德于天下/故天祐之用能受殷之王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
(言周公助先/王安定其家)毖殷顽民迁于雒邑密迩王室式化厥
(慎殷顽民恐其叛乱故使于/雒邑密近王室用化其教)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
方无虞予一人以宁(言殷民迁周已经三纪世代民易/顽者渐化四方无可虞之事我天)
(子用安矣十二年/曰纪父子曰世)道有升降政繇俗革不臧厥臧民罔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b 页
攸劝(天道有上下交接之义政教有因俗改更之理民/之俗善以善养之俗有不善厥法御之若不善其)
(善则民/无所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
祗师言(言公勉德能勤小物辅佐文武成康四世/为公卿正色率下下人无不敬仰师法)嘉绩
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公之善功多大先人之美/我小子为王垂拱仰公于)
(理言其上显父/兄下施孙子)王曰呜呼父师今予祗命公以周公之
事往哉(今我敬命公以周公所为之事/言非周公所为不敢任公往治)旌别淑慝表厥
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言当识别顽民之善恶表异/其居里明其为善病其为恶)
(立其善风/扬其善声)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其不循教道/之常则殊其)
卷三百二十二 第 3a 页
(井居田界使知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所以宣劝)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
(郊圻虽旧所规画当重分明之又当谨慎坚固/封疆之守备以安四海京圻安则四海安矣)政贵
有常辞尚体要不惟好异(政以仁义为常辞以理实为/要故贵尚之若异于先王君)
(上所/不好)商俗靡靡利口惟贤馀风未殄公其念哉(纣以靡/靡利口)
(惟贤覆邦家今殷民利/口馀风未绝公其念之)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
荡陵德实悖天道(特言我闻自古有之世有禄位而无/礼教少不以放荡陵邈有德者如此)
(寔乱/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言敝俗相化车服奢丽/虽相去万世若同一流)兹殷
庶士席宠惟旧怙侈灭义服美于人(此殷众士居宠日/久怙悖奢侈以灭)
卷三百二十二 第 3b 页
(德义服饰过制美/于其民者言僭上)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
惟艰(言殷众士骄恣过制务其所能以自侉大如此不/变将用恶自终虽今顺从周制未必厌服以礼闲)
(禦其心/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
古训于何其训(以富资而能顺义则惟可以常年命矣/惟有德义是乃大顺若不用古训典籍)
(于何其/能顺乎)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
厥德允修(言邦国所以安危惟在和此殷士而已治/之不刚不柔宽猛相济则其德政信修治)
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周公/迁殷)
(顽民以消乱阶能慎其始君陈弘周公/之训和其中毕公阐二公之烈成其终)三后恊心同底
卷三百二十二 第 4a 页
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三君合心为一终始相成同/致于道道至普洽政化治理)
(其德泽恩施乃浸润生民/言三君之功不可不尚)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
永膺多福(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发左衽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我小子常受多福)公其
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公其惟以是成/周之治为国家)
(立无穷之基业于公亦/有无穷之名闻于后世)子孙训其成式惟乂(言后世子/孙顺公之)
(成法惟/以治)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人之为政无曰不能/惟在尽其心而已)
罔曰民寡惟慎厥事(无曰人少不足治也惟/在慎政事无敢轻之)钦若先王
成烈以休于前政(敬顺文武成业以美于/前人之政所以勉毕公)
卷三百二十二 第 4b 页
后汉刘虞为幽州牧灵帝遣使就拜太尉封容丘侯
晋石苞为骠骑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武帝践祚迁大
司马加侍中自诸葛诞破灭苞便镇抚淮南士马强盛
以威惠服物
陈骞为太尉都督扬州诸军事转大司马咸宁三年求
入朝诏听留京城
贾充武帝时为侍中尚书令氐𦍑叛帝深以为虑侍中
任恺因进说请充镇关中乃下诏曰秦凉二境比年屡
卷三百二十二 第 5a 页
败胡虏纵暴百姓荼毒遂使暴类扇动害及中州虽复
吴蜀之寇未尝至此诚繇所任不足以内抚夷夏外镇
丑逆轻用其众而不能尽其力非得腹心之重推毂委
成大救其弊恐为患未已每虑斯难忘寝与食侍中尚
书令车骑将军贾充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折冲之
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域外使权统方任绥
静西夏则吾无西顾之忧而远近获安其以充为使持
节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侍中车骑将军如故假羽葆
卷三百二十二 第 5b 页
鼓吹给第一驸马(会荀勖侍宴论太子婚姻事因言充/女才质令淑宜配储宫及京师大雪)
(军不得发既而皇/储当婚遂不行)
刘琨为并州刺史悯帝遣兼大鸿胪赵廉拜琨司空都
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元帝转琨为侍中太尉馀如故
陶侃为侍中太尉荆州刺史后都督江州领刺史移镇
武昌
郤鉴成帝时为司空侍中贼帅刘徵聚众千数浮海抄
东南诸县鉴遂如京口加都督扬州之晋陵吴郡诸军
卷三百二十二 第 6a 页

庾冰成帝时为中书监扬州刺史都督扬豫兖三州军
事征虏将军假节康帝即位又进车骑将军冰惧权盛
乃求外出会弟翼当伐石季龙于是以本号除都督江
荆宁益梁交广七州豫州之四郡军事领江州刺史假
节镇武昌以为翼援
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又加扬州牧录
尚书事镇姑孰又领徐兖二州刺史温北伐还发州人
卷三百二十二 第 6b 页
筑广陵城移镇之后还镇姑孰
王坦之孝武帝时为中书令与谢安共辅少主寻迁丹
阳尹俄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兖二
州刺史镇广陵
谢安孝武帝时为中书监骠骑将军加侍中都督扬豫
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假节后为征讨大都
督以总统功进拜太保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
征乃进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
卷三百二十二 第 7a 页
州诸军事加黄钺(后会稽王导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搆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
(以避/之)
王恭孝武帝时自中书令为都督青兖幽并冀五州诸
军事前将军兖青二州刺史
宋谢晦少帝时为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等共辅朝政
帝既废晦乃行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
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袁粲前废帝时为司空顺帝初即位粲镇石头
卷三百二十二 第 7b 页
梁王茂为司空高祖天监十三年九月以茂为骠骑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
陈侯瑱为太尉文帝天嘉元年二月出镇湓城以拒周

唐陆象先景云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先天三年出为
益州大都督长史仍为剑南道按察使
王晙开元十一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出镇
朔方制曰周建司马以申元法汉用丞相兼抚四夷伐
卷三百二十二 第 8a 页
叛柔服于是乎在朔方古郡寔曰新邦虽夷狄已平河
县无事境邻戎马地杂坰牧瞻言备豫深仗威谋王晙
学综九流才苞七德武称敌国文乃时宗忧边之诚所
怀必尽奉上之道知无不为出则守于四方入则式是
百辟辨兹旗物制我封疆赏不失劳举无遗德俾凭庙
堂之策克平邦国之事可持节兼朔方军节度大使其
河西陇右河东河北诸军征马并委晙检察置之
杜暹开元四年为黄门侍郎平章事十七年出为荆州
卷三百二十二 第 8b 页
大都督府长史
崔涣天宝十五载为黄门侍郎平章事至德二载出为
馀杭太守江东采访禦等使
张镐至德元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二载出为河南节
度使
王缙广德二年正月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八月加侍
中持节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兼东
都留守缙让侍中从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9a 页
杜鸿渐广德二年为黄门侍郎平章事永泰二年兼成
都尹持节充山南西道剑南东川等道副元帅充剑南
西川节度等使平郭英乂之难也
裴冕永泰四年自左仆射平章事充南都留守河南淮
西山南东道副元帅(代王/缙)
张镒建中二年七月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二年四月出
为凤翔尹陇右节度使
杜佑贞元十九年为检校司空平章事元和二年出为
卷三百二十二 第 9b 页
河中尹河中晋绛等州节度使平章事如故
袁滋永贞元年七月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八月以西川
刘辟拥兵自擅出为东西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十
月加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
察等使(滋惧而不进/贬吉州刺史)
杜黄裳永贞元年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元和二年正月
制曰昔周之周召出为二伯是以宗公而领方面也郑
之桓武入作三事是以诸侯而宰邦政也然则荷中外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0a 页
之宠享崇高之名不有盛德孰膺宠命门下侍郎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杜黄裳道惟无方才则不器陋龌龊之
廉谨本诚明而坦夷澄波纳宽瑞玉凝素夙以令望更
历达官论议必通于大经损益咸酌于中制代所准的
朝之羽仪爰授枢衡俾居左右所缉者坠典所陈者格
言色无面从志不枉挠弘兹冒远之化启彼夷凶之征
将明则然忠利斯在惟股肱之郡有节制之师兵威外
接于太平地形内错于左辅是用谋帅佥归硕人藉台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0b 页
陛之素风执戎钺以莅众示以严重广其封疆罢平阳
之十连复元侯之四履超鼎列足仍参庙谟增二象之
光辉霈一方之膏雨大邦雄屏群后所瞻尔其敬哉无
替旧绩可检校司空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河中
尹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等使
武元衡元和二年二月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十月诏曰
地有西蜀国之奥区百濮群蛮外匝于封域双流重阻
内固于襟带形胜所属统绥惟艰近者剪其凶魁镇以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1a 页
元勋实有威惠至于和宁而匪遑启居累布丹恳激恋
阙之深志将执圭而展仪谁其代之尤在能者乃听佥
议辍兹台臣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兼判户部侍郎事萧县开国伯武元衡器惟弘深行
本端敬圭玉不琢雷风有常夙彰嘉闻亟历华贯乃司
邦宪有遂物之诚乃践地官有阜财之积益振公望克
谐朕心擢于鼎司授以大柄谟繇外而不伐惧繇衷而
自彰展代工之勤弘冒物之化以道则直以心则和丙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1b 页
吉雅通于国体山甫诚补于衮职朝夕有恪毗予一人
眷兹西南忧寄方切非宽大无以莅众非慈惠无以厚
生非诚信无以抚夷蛮非忠贤无以奠邦国故我心膂
膺兹重任外分兵符以副于俞往中佩相印不离于具
瞻峻秩爰首于六官崇阶更登于七命且示加等仍疏
大封勉承宠光无替朕命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
尚书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都尹剑南西
川节度等使仍封临淮郡开国公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2a 页
李吉甫元和二年二月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二年九月
出为检校兵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充扬州大都
督府长史淮南等节度观察使是月吉甫赴镇扬州故事
宰臣出镇帝御通化门楼饯送百僚序班
张弘靖元和元年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十一年正月出
为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
等使
李逢吉元和十一年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十二年九月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2b 页
制曰蜀门南次梁部东分地束江南境绵賨濮非志怀
端重不可委以察廉非识度弘深不可付以节制聿求
公望爰自辅臣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逢吉
文以发华行惟居厚忠恳每形于造膝直方斯见于匪
躬自处台席载移星琯温然德器休有素风观其勤本
于仁足以敷王泽考其守归于正足以奉师贞乃眷梓
潼兹惟奥壤用去将明之任俾效藩宣之功予欲颁正
典于一隅故兼以夏卿之位予欲布宪章于列郡故假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3a 页
以副相之权尔其俭节以训俗澄清以检吏因土风之
刚悍使勇且知方就物产之殷充俾既富而教苟能积
实期有遐闻于戏朕于大臣进退示全其恩礼尔之报
国始终宜竭其肺肝身虽远出于山川心岂近忘于夙夜
服兹休命俞往戒哉可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
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静戎军等使(时朝廷/方讨淮)
(西宰相裴度身请自督战宪宗乃下制以度为淮西节/度逢吉与度不叶乃罢逢吉知政事出为东川御史)
宝历二年十二月又自右仆射平章事出为检校司空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3b 页
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
李夷简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出为检
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充淮南节度等使
裴度元和十三年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十四年四月制
曰忠利于国者效积而事章器用于物者志远而任重
况入调鼎鼐出镇藩垣荷中外之宠荣膺文武之重寄
将允佥望命兹辅臣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晋
国公裴度量惟弘深道在兼济大璞蕴连城之价长材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4a 页
负构厦之姿言必公忠义本诚罄自居钧轴叶赞机谋
匪躬以务其将明忧国不忘于造次当夷凶淮蔡仗节
于师旅之间及殄寇青齐运筹于帷幄之内勤劳靡替
弘益居多绩用是嘉撝冲逾恳东夏雄屏寔惟晋阳控
大卤之山川司北门之管钥横制獯虏远清疆陲是以
辍献纳于沃心抚方隅于注意倚属攸切勋庸可宣舟
楫尝赖其弼予鈇钺愿观其莅众励山甫之恪德成方
叔之壮猷式副具瞻勉扬休问务既兼于左揆秩仍践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4b 页
于中台尔其戒哉以服嘉命可检校尚书左仆射兼门
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等使文宗大
和四年九月又自司徒平章军国重事加侍中出为山
南东道节度使
崔群元和十四年十二月自中书侍郎平章事出为湖
南都团练观察使
韩弘元和十四年八月自宣武军节度使入为司徒兼
中书令十五年六月出为河中尹充河中晋绛慈隰等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5a 页
州节度使
段文昌穆宗即位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长庆元年二
月出为检校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成都尹剑南西川节
度等使
杜元颖长庆元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三年十月带平
章事除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穆宗御安福门临饯
元颖之镇
牛僧孺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宝历元年正月出为检校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5b 页
礼部尚书平章事充武昌军节度使僧孺居相位三年
尝以宠过为惧自前年十月抗疏乞罢帝以先朝旧相
园寝未终不许及穆宗祔庙毕又如前拜章帝以郊礼
在近职当辅导不许至是又固陈乞帝乃嘉其退让特
建武昌军额而命之太和四年复为兵部尚书平章事
六年十一月制为检校左仆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
南节度使
李程敬宗即位初为吏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宝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6a 页
历二年九月出为检校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使
窦易直敬宗即位初为户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左仆射
太和四年十月出为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充山南东
道节度等使
路随太和二年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加门下侍郎九年
四月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充镇海军节度等
使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6b 页
李宗闵太和三年为吏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七
年六月出为检校礼部尚书平章事兴元尹山南西道
节度使
李德裕太和七年为兵部尚书平章事八年十月以检
校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管内
观察处置等使武宗即位初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累
加太尉会昌元年宣宗即位出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江陵尹充荆南节度使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7a 页
李固言太和九年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九月以检校兵
部尚书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等使开成元年四
月复入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判户部二年十月出为剑
南西川节度依前守门下侍郎平章事
李石太和九年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开成三年正月制
曰翼亮之臣寄任攸重九功未叙则宜立于庙堂百度
既贞则兼制于方岳中外迭处式宠才贤中书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石元精降祥河岳钟秀文含大雅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7b 页
学茂全经睿智通理乱之源达识究古今之变望郁人
杰居为国桢顷者嘉其多能俾调鼎实动必随道知无
不为每竭虑于谋猷思致予于尧舜尝司转漕仍总财
役盘错之难铓刃不滞增台辉之光彩扬凤沼之波澜
坠典咸修远方毕服夙夜匪懈光我枢垣近者情在进
贤愿辞衮职诚不易夺朕所难违乃眷荆门东南巨镇
山川重险舟车要冲比罢节符是遵权便台臣往莅宜
复前规俾登大将之坛仍持上相之印尹正望府兼视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8a 页
雄藩增荣峻阶无忝朕命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兼江陵尹充荆南节度管内观察等使
陈夷行武宗即位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加右仆射
会昌三年八月出为检校司空兼河中尹充河中节度
使
李绅会昌元年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加左仆射兼门
下侍郎四年七月出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扬州大都
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8b 页
李回会昌五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门下侍郎六
年出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郑肃会昌五年为兵部尚书平章事累迁门下侍郎宣
宗即位初为河中尹节度使
白敏中宣宗即位初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司空门
下侍郎大中五年四月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出镇邠宁
招讨南山平夏时新复河湟故遣重臣抚之
卢商宣宗即位初为兵部侍郎平章事加工部尚书大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9a 页
中元年八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
夏侯孜大中十二年五月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右仆
射门下侍郎咸通五年以检校司空平章事成都尹剑
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周墀大中二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三年
三月出为检校刑部尚书剑南东川节度使
崔龟从大中二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
吏部尚书五年十一月出为检校左仆射充宣武军节
卷三百二十二 第 19b 页
度使
令狐绹大中五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咸
通元年二月以检校司空平章事河中尹充河中节度
使
魏谟大中五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累加门下侍郎兼
户部尚书十年以检校户部尚书平章事出为成都尹
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裴休大中六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礼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0a 页
部尚书十年为检校户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
崔慎繇大中十年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十二年二月出
为检校礼部尚书充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杜审权咸通元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兼
门下侍郎寻出为检校司空镇海军节度使
毕諴咸通二年为兵部尚书平章事加工部尚书四年
十一月以疾辞位除检校吏部尚书河中尹充晋绛慈
隰节度使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0b 页
杨收咸通四年三月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门下侍
郎兼户部尚书八年三月以检校兵部尚书充浙江西
道观察使
曹确咸通四年十一月以兵部侍郎平章事加门下侍
郎兼户部尚书十一年以病求免除检校司空平章事
充镇海军节度等使
徐商咸通六年二月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门下侍
郎兼刑部尚书十年正月以检校兵部尚书出为江陵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1a 页
尹荆南节度等使
路岩咸通七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左仆射兼门
下侍郎十二年四月以检校司徒为成都尹充剑南西
川节度使
于琮咸通八年三月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右仆射
兼门下侍郎十三年二月以检校司空充山南东道节
度等使
刘瞻咸通十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门下兼刑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1b 页
部尚书十一年九月以检校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江
陵尹充荆南节度等使
王铎咸通十一年为礼部尚书平章事加吏部尚书乾
符元年正月以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充宣武军节度
使二年复为右仆射平章事五年以铎守司徒平章事
兼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充诸道兵马都统
刘邺咸通十三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累加吏部尚书
兼门下侍郎僖宗即位初以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兼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2a 页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赵隐咸通十三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
刑部尚书乾符三年三月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浙江
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
李蔚乾符三年为太常卿平章事加门下侍郎兼吏部
尚书五年九月以检校右仆射出为东都留守
郑从谠乾符五年为吏部尚书平章事加门下侍郎广
明元年二月以检校司空平章事兼太原尹北都留守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2b 页
充河东节度使
韦昭度中和三年为吏部尚书平章事加司空门下侍
郎昭宗即位以昭度检校司徒平章事兼成都尹剑南
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刘崇望龙纪元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加吏部尚书平
章事大顺二年汴州朱全忠与徐帅时溥争衡全忠谋
兼徐泗表请重臣镇徐乃以崇望为武宁军节度使
崔胤乾宁元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乾宁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3a 页
二年三月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河
中节度等使再入朝三年七月复以左仆射兼广州刺
史充清海军节度领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
徐彦若大顺元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二
年七月以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兼凤翔尹陇州节度
使(时李茂贞求兼领山南昭宗将加/兵问罪故以彦若代之终不赴镇)光化三年九月自
守太保兼门下侍郎除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清海军
节度岭南东道管内观察等使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3b 页
王溥景福二年为户部侍郎平章事加中书侍郎乾宁
元年十月为湖南节度使二年六月复平章事三年五
月自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出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
平章事充镇东军节度等使八月复入相
裴枢光化三年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加吏部尚书天复
三年十月以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充清海军节度等
使是月复入相
独孤损天复三年为兵部侍郎平章事累加门下侍郎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4a 页
兼户部尚书天祐二年三月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
事兼安南都护充静海军节度等使
梁韩建开平元年为司徒平章事累加侍中太保四年
三月除陈许节度使仍令中书不议除替
后唐赵凤明宗时为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长
兴三年出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安国军
节度等使
安重诲明宗时为太尉中书令充枢密使长兴中以检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4b 页
校太师兼中书令充河中节度使
晋王建立初仕后唐明宗使为右仆射中书侍郎平章
事天成四年出为青州节度使
桑维翰高祖时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天福四年七月出
为检校司空兼侍中相州节度使
周冯道初仕后唐天成中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加门
下侍郎左仆射末帝即位出为同州节度使未几入为
司空晋高祖入雒为首相累加司徒兼侍中少帝即位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5a 页
加太尉复出为同州节度使
 
 
 
 
 
 
 
卷三百二十二 第 25b 页
 
 
 
 
 
 
 
 册府元龟卷三百二十二